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肝硬化预后评估和治疗中的作用
1
作者 汪彦平 郑亚 +3 位作者 张惠芳 王慧敏 马小彤 陈兆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8-1193,共6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作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的关键成员,主要在肝脏合成并广泛分布于人体,参与细胞增殖、分化、代谢及凋亡等生理过程。研究表明,IGF-Ⅰ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主要通过抑制肝纤维化、促进DNA损伤修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作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的关键成员,主要在肝脏合成并广泛分布于人体,参与细胞增殖、分化、代谢及凋亡等生理过程。研究表明,IGF-Ⅰ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主要通过抑制肝纤维化、促进DNA损伤修复、调控脂质代谢等多种途径影响肝硬化疾病进程。监测IGF-Ⅰ水平有望为改善肝硬化患者预后提供评估指标;刺激IGF-Ⅰ的作用途径或调节其表达水平有望成为肝硬化的治疗新方法。本文综述了IGF-Ⅰ在肝硬化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肝硬化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纤维化 胰岛素生长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余宗阳 欧阳学农 +2 位作者 杜建 季天海 李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38-640,共3页
背景与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是多种生长因子调控枢纽,在细胞生长、分化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IGF-ⅠR在肿瘤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并在肿瘤细胞分化分裂、增殖凋亡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 背景与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是多种生长因子调控枢纽,在细胞生长、分化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IGF-ⅠR在肿瘤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并在肿瘤细胞分化分裂、增殖凋亡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的IGF-ⅠR水平,Fisher精确检验和CMH检验对不同组织的染色结果和反应强度进行比较,Spearman相关分析IGF-ⅠR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IGF-ⅠR以细胞膜及胞质混合型表达为主。NSCLC组织阳性表达率占82.54%,其中强阳性表达占36.51%(23/63),正常肺组织以不表达或弱阳性表达为主。相关分析表明:IGF-ⅠR表达与分化程度密切相关,rs值为-0.41950,P=0.0006。结论:IGF-ⅠR表达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分化这一环节在NSCLC发生、发展、恶性表型的维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分化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苑春莉 王医术 +4 位作者 盛辉 李荷莲 马宁 王筱璐 曾晓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常规S-P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17例)、异位子宫内膜(30例)进行IGF-Ⅰ及其受体的检测,取2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常规S-P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17例)、异位子宫内膜(30例)进行IGF-Ⅰ及其受体的检测,取2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IGF-Ⅰ及其受体在3组子宫内膜的腺细胞强表达,IGF-Ⅰ在3组子宫内膜间质弱表达,IGF-Ⅰ受体在子宫内膜间质不表达。IGF-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的表达均强于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P<0.01)。IGF-Ⅰ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的表达强于其在位子宫内膜和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P<0.01)。结论:IGF-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胰岛素生长因子 受体 IGF1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思 刘隽 +5 位作者 周咏明 熊芳 李玥莹 刘伟 王萍 黄士昂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9-592,共4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的表达特点及抗IGF-ⅠR单克隆抗体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血病细胞和HL-60细胞表面IGF-ⅠR的表达,并用鼠抗人IGF-...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的表达特点及抗IGF-ⅠR单克隆抗体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血病细胞和HL-60细胞表面IGF-ⅠR的表达,并用鼠抗人IGF-ⅠR单克隆抗体(IGF-ⅠRMAb)作用于HL-60细胞,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IGF-ⅠR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HL-60细胞普遍表达,原始细胞比例越高,IGF-ⅠR表达越强(P<0.01)。0.001~10.000μg/ml的IGF-ⅠRMAb可抑制HL-60细胞生长,且随时间的延长和药物剂量的增大,这种抑制作用更加明显(P<0.05)。0.001~10.000μg/ml浓度范围内,IGF-ⅠRMAb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高,但对HL-60细胞周期无显著影响。结论IGF-ⅠR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中普遍表达,IGF-ⅠR的高表达可能与细胞的恶性转化和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有密切关系。IGF系统对肿瘤细胞的促增殖及抗凋亡作用能被IGF-ⅠR单克隆抗体所阻断,IGF-ⅠR有可能成为抗白血病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急性白血病 抗体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诱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和雌激素受体间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于正洪 姜恩泽 +5 位作者 赵红 上官俊杰 王新星 吕镗锋 陈礼朋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07-911,共5页
目的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与配体的结合导致非核效应,雌二醇可以在所有层面上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Ⅰ)系统。文中研究雌二醇和IGF-Ⅰ所诱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 目的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与配体的结合导致非核效应,雌二醇可以在所有层面上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Ⅰ)系统。文中研究雌二醇和IGF-Ⅰ所诱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IR)和ER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培养乳腺癌细胞MCF-7和NWTB3细胞,在ER和IGF-IR阳性的MCF-7细胞中转染空载体(NEO)导致IGF-IR下降,而在ER阴性的IGF-IR形成的NWTB3细胞中转染ER。免疫沉淀试验研究ER和IGF-IR相互结合,免疫印迹试验研究IGF-IR下游的信号通路激活情况,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GFR-ER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 MCF-7乳腺癌细胞转染IGF-IR反义cDNA(SX13),造成细胞膜上的IGF-IR减少了50%。在NEO的细胞中,雌二醇和IGF-Ⅰ诱导了ER与IGF-IR的快速结合,而在SX13细胞中,该相互作用被遏制。在用ER转染NWTB3细胞过表达IGF-IR后,ER与IGF-IR的相互作用在15 min内被雌二醇和IGF-Ⅰ诱导。结论 ER与IGF-IR的相互作用可能对ER的非核效应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胰岛素生长因子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α链靶向阻断对肺腺癌细胞SPC-A-1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余宗阳 杜建 +2 位作者 兰凤华 欧阳学农 李慧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α链靶向阻断对肺腺癌细胞SPC A 1的影响。方法 :应用亲和层析柱和杂交瘤技术分离和提取IGFⅠRα链单克隆抗体 (IGFⅠR αMab)。将实验细胞株SPC A 1细胞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 ,实验组给予 2 0、4 0...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α链靶向阻断对肺腺癌细胞SPC A 1的影响。方法 :应用亲和层析柱和杂交瘤技术分离和提取IGFⅠRα链单克隆抗体 (IGFⅠR αMab)。将实验细胞株SPC A 1细胞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 ,实验组给予 2 0、4 0、6 0、80、10 0、12 0、14 0、16 0、180、2 0 0ng/ml不同浓度的IGFⅠR αMab干预。分别于第 0、2 4、4 8、72小时取出一块培养板进行检测。观察不同浓度、干预时间对SPC A 1MTT曲线、细胞形态学、超微结构、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IGFⅠR αMab干预后细胞凋亡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 ,凋亡指数 (% )分别为 10 .5 2± 2 .6 6vs5 .73± 1.88(P =0 .0 0 9)。细胞增殖率受到抑制。 0~ 16 0ng/ml浓度范围内 ,随着抗体浓度的降低 ,其抑制率相应下降 ,存在明显的剂量 反映关系。当抗体浓度大于 2 0 0ng/ml时 ,增大浓度其抑制率未见明显提高 (约 80 %~ 85 %范围 )。结论 :本研究提取的IGF1 αR单克隆抗体对IGF1Rα链具有较好亲和力。通过靶向阻断IGF1R中的α链功能对抑制SPC A 1肺腺癌细胞株增殖、促进凋亡在体外是可行的 ;提示针对IG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单克隆抗体 细胞株 靶向治疗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成肌细胞对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及波形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卫宏图 陈世益 +3 位作者 李云霞 陈疾忤 张鹏 李宏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观察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Human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hIGF -Ⅰ)基因成肌细胞回输小鼠骨骼肌钝挫伤局部后,对小鼠骨骼肌愈合过程中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Chain -Ⅱb ,MHC -Ⅱb)及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 目的:观察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Human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hIGF -Ⅰ)基因成肌细胞回输小鼠骨骼肌钝挫伤局部后,对小鼠骨骼肌愈合过程中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Chain -Ⅱb ,MHC -Ⅱb)及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7~12周雄性C3H小鼠右下肢腓肠肌中段内侧实施急性钝挫伤后,随机分为自然愈合组、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和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挫伤后第3天,对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损伤局部分别注射等量单纯成肌细胞和转基因成肌细胞,并于损伤后第1、5、10、2 0、30天取材。检测不同时间点MHC -Ⅱb和VimentinmRNA表达水平,观察比较各组骨骼肌修复情况。结果:(1)在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期,3组小鼠骨骼肌MHC -ⅡbmRNA均明显升高,第2 0天达到峰值。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MHC -ⅡbmRNA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2 )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VimentinmRNA的表达水平始终在3组中表达最低。结论: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注射转基因成肌细胞能提高损伤后MHC -IIbmR NA表达水平,促进肌纤维的增生,加速骨骼肌愈合进程。同时,损伤局部注射转hIGF -Ⅰ基因的成肌细胞后,使得损伤局部VimentinmRNA表达低于另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人胰岛素生长因子-1 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 波形蛋白 成肌细胞 修复 胰岛素生长因子- 转基因成肌细胞 骨骼肌钝挫伤 肌球蛋白重链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喂时间影响大菱鲆幼鱼的生长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艺超 郑珂珂 +1 位作者 徐后国 梁萌青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7-392,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投喂时间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和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设3个组,分别于早上(06:00)、中午(12:00)、傍晚(18:00)3个不同的时间点投喂大菱鲆幼鱼[初始平均体重为(8.95±0.13)g],每个组3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研究投喂时间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和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设3个组,分别于早上(06:00)、中午(12:00)、傍晚(18:00)3个不同的时间点投喂大菱鲆幼鱼[初始平均体重为(8.95±0.13)g],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养殖试验周期为45 d。结果表明:06:00投喂组大菱鲆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3个投喂组间大菱鲆幼鱼的摄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06:00投喂组与12:00投喂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18:00投喂组(P<0.05);06:00投喂组大菱鲆幼鱼肝脏中IG F-Ⅰ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12:00和18:00投喂组(P<0.05),而投喂时间对大菱鲆幼鱼脑中IGF-Ⅰ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建议体重8 g左右的大菱鲆幼鱼的投喂时间为0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幼鱼 投喂时间 生长 胰岛素生长因子-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α链靶向阻断对人肺腺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余宗阳 欧阳学农 杜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71-873,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α链靶向阻断对人肺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IGFⅠ-αR单克隆抗体,经ProteinG柱纯化分离单克隆抗体;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IGFⅠ-αR单克隆抗体明显抑制IGFⅠ与细胞膜表面...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α链靶向阻断对人肺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IGFⅠ-αR单克隆抗体,经ProteinG柱纯化分离单克隆抗体;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IGFⅠ-αR单克隆抗体明显抑制IGFⅠ与细胞膜表面IGFⅠ-αR结合能力,抗体浓度在150ng/ml时抑制率达到90%;随着抗体浓度的降低,其抑制率相应下降,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IGFⅠ-αR单克隆抗体干预后,SPC-A-1、A549两组细胞均增长缓慢,分别与相应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本研究提取的IGFⅠ-αR单克隆抗体对IGFⅠ-αR具有较好亲和力,能明显抑制SPC-A-1、A549肺腺癌细胞株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I受体 单克隆抗体 肺腺癌细胞株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脑肿瘤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旭 姚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687-268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与各种类型脑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193例脑肿瘤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IGF-1水平并进行比较,其中颅咽管瘤43例,非侵袭性垂体瘤41例,胶质瘤36例,脑膜瘤33例,侵袭型垂体...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与各种类型脑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193例脑肿瘤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IGF-1水平并进行比较,其中颅咽管瘤43例,非侵袭性垂体瘤41例,胶质瘤36例,脑膜瘤33例,侵袭型垂体瘤22例,肺癌脑转移18例。结果非侵袭性垂体瘤组患者的血清IGF-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颅咽管瘤组、脑膜瘤组患者的血清IGF-Ⅰ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垂体瘤组、胶质瘤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GF-Ⅰ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IGF-1水平在不同种类的脑肿瘤中存在明显差异,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辅助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 生长激素 垂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NFC/NDF对奶山羊瘤胃上皮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向丽 刘大程 +2 位作者 孙鸽 高民 胡红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36-2043,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和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条件下,诱导奶山羊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过程中瘤胃上皮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的基因表达量的变化。选用12只泌...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和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条件下,诱导奶山羊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过程中瘤胃上皮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的基因表达量的变化。选用12只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试验分4期进行,每期15 d,依次饲喂NFC/NDF分别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的方式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并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对瘤胃上皮细胞中IGF-Ⅰ及IGF-ⅠR的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饲粮NFC/NDF的升高,IGF-Ⅰ及IGF-ⅠR的基因表达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Ⅱ期、Ⅲ期和Ⅳ期IGF-Ⅰ的基因表达量分别是Ⅰ期的1.70、2.71和9.61倍,IGF-ⅠR的基因表达量分别是Ⅰ期的1.88、3.09和10.19倍。饲粮NFC/NDF为2.58(即SARA期)时,与Ⅰ期相比,IGF-Ⅰ和IGF-ⅠR的基因表达量均出现极显著增加(P<0.01)。结果提示,以提高饲粮NFC/NDF的方法逐渐诱导SARA,IGF-Ⅰ及IGF-ⅠR的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SARA发生后,它们的表达量有大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瘤胃上皮细胞 实时定量PCR 胰岛素生长因子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玉林 王明婧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IGF-ⅠR)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6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IGF-Ⅰ与IGF-ⅠR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结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IGF-ⅠR)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6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IGF-Ⅰ与IGF-ⅠR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结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GF-Ⅰ及IGF-ⅠR的阳性表达率(70.18%和75.44%)明显高于正常喉黏膜上皮组织(37.50%和25.00%,P<0.05);喉鳞癌组织中IGF-Ⅰ和IGF-Ⅰ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喉鳞癌组织中IGF-Ⅰ与IGF-ⅠR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IGF-Ⅰ及IGF-ⅠR的高表达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癌 胰岛素生长因子-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海黄鸡连续3个世代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外显子3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慧华 王金玉 +3 位作者 李源 侯启瑞 张跟喜 施会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6-129,共4页
以7、8、9世代京海黄鸡母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IGF-Ⅰ基因外显子3多态位点进行研究,并计算基因型、基因频率、卡方值和部分遗传多态性指标。结果表明,A等位基因随着世代数的增加不断减少;3个世代之间基因型分布达到显著(P<... 以7、8、9世代京海黄鸡母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IGF-Ⅰ基因外显子3多态位点进行研究,并计算基因型、基因频率、卡方值和部分遗传多态性指标。结果表明,A等位基因随着世代数的增加不断减少;3个世代之间基因型分布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遗传杂合度随世代数的增加而升高;该位点3个世代均为中度多态。初步推断选留的确对IGF-Ⅰ基因31位点造成了影响,该位点可应用于育种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海黄鸡 胰岛素生长因子- SNP位点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宋姗姗 王雷 +2 位作者 荣敏 邢秀梅 杨福合 《特产研究》 2015年第2期61-64,共4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IR)是一种跨膜酪氨酸蛋白受体,与胰岛素受体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同源性。其广泛分布于机体的大部分组织,如大脑、肾脏、心脏、肺,在肝脏中分布最多。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可以调节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IR)是一种跨膜酪氨酸蛋白受体,与胰岛素受体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同源性。其广泛分布于机体的大部分组织,如大脑、肾脏、心脏、肺,在肝脏中分布最多。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可以调节体细胞有丝分裂、增殖和抗凋亡等。本文主要阐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结构、功能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和Ⅰ型受体的表达与性激素的调控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瑞瑾 周馥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3-166,177,共5页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IGF- )及其 型受体 (IGF- R)的表达 ,血清性激素的变化与子宫内膜接受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对 34例原因不明不孕患者 (研究组 )和 2 1...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IGF- )及其 型受体 (IGF- R)的表达 ,血清性激素的变化与子宫内膜接受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对 34例原因不明不孕患者 (研究组 )和 2 1例正常生育妇女志愿者或男性因素不孕妇女 (对组照 )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 ,行 IGF- 及 IGF- R m RNA检测 ,放射免疫法测定同期血清雌二醇 (E2 )、孕酮 (P)水平。结果 :研究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IGF- m RNA、IGF- R m RNA表达水平分别为 0 .6 6 2± 0 .371、0 .5 82± 0 .2 5 7,低于对照组 0 .96 1± 0 .389、0 .82 9± 0 .341(均 P<0 .0 5 )。研究组血清 P水平为 (2 3.782± 15 .4 5 9) nmol/ L ,显著低于对照组 (43.14 2± 16 .5 49) nmol/ L(P<0 .0 0 5 ) ,而两组 E2 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示两组 IGF- m RNA与 IGF- R m RNA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0 .92 3、0 .738(P<0 .0 5 )。两组 P与 IGF- m RNA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716、0 .5 88(P<0 .0 5 )。两组 P与 IGF- R m RNA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5 19、0 .5 0 5 (P<0 .0 5 )。结论 :原因不明不孕患者黄体中期孕激素不足可引起子宫内膜 IGF- 及 IGF- R基因表达减弱 ,影响子宫内膜蜕膜化而导致子宫内膜接受性低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 子宫内膜 胰岛素生长因子-Ⅱ I型受体 性激素 病理学 雌二醇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研究
16
作者 陈愉生 邵慧 +2 位作者 李鸿茹 韩丽丽 张祥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71,共7页
背景与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基因是调节细胞生长分化的重要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receptor,IGF-2R)基因是潜在的肿瘤抑制基因,本研究旨在探讨... 背景与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基因是调节细胞生长分化的重要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receptor,IGF-2R)基因是潜在的肿瘤抑制基因,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基因IGF-1R+1013(G/A)、IGF-2R+1619(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患者以铂类药物为基础化疗方案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经病理确诊的132例初治肺癌晚期患者经含铂方案化疗4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IGF-1R+1013(G/A)和IGF-2R+1619(G/A)的基因型,分析其基因多态性与化疗临床受益率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未发现IGF-1R+1013(G/A)基因多态性和IGF-2R+1619(G/A)基因多态性与化疗疗效有明显关系(P>0.05),联合分析未发现两基因多态性与化疗疗效有联合作用(P=0.975)。IGF-1R+1013(G/A)变异等位基因A携带者(GA+AA)的中位生存时间(middle survival time,MST)短于GG基因型携带者(P=0.017),IGF-2R+1619(G/A)变异等位基因A携带者(GA+AA)和GG基因型携带者的MS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5)。联合分析发现两基因多态之间存在联合作用,同时携带IGF-1R+1013(G/A)突变等位基因A和IGF-2R+1619(G/A)突变等位基因A的患者(GA+AA)的MST为12个月,明显短于携带其它基因型的患者(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IGF-1R+1013(G/A)基因多态性是影响N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P=0.020),IGF-1R+1013(G/A)和IGF-2R+1619(G/A)联合基因多态性也是影响N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P=0.025)。结论 IGF-1R+1013(G/A)基因多态性单独或联合IGF-2R+1619(G/A)基因多态性与晚期NSCLC生存期有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化疗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对肺癌NCI-H460细胞中该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李冰 王忠民 邱鹏晓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6-578,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肺癌NCI-H460细胞中IGF-Ⅰ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3条IGF-ⅠR反义寡核苷酸序列,转染NCI-H460细胞,另设无关的IGF-ⅠR反义寡核苷酸序列和空白培养液作对照,细...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肺癌NCI-H460细胞中IGF-Ⅰ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3条IGF-ⅠR反义寡核苷酸序列,转染NCI-H460细胞,另设无关的IGF-ⅠR反义寡核苷酸序列和空白培养液作对照,细胞培养48h后,蛋白酶消化收集细胞,滴于预处理的载玻片上。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各组NCI-H460细胞中IGF-ⅠR的蛋白表达。结果:3条IGF-ⅠR ASODN转染的NCI-H460细胞中IGF-Ⅰ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无关寡核苷酸转染组及空白培养液对照组(P<0.05)。结论:IGF-ⅠR ASODN可抑制肺癌NCI-H460细胞中IGF-ⅠR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I受体 肺肿瘤 NCI—H460细胞系 反义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IR)在MDS患者骨髓CD34阳性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青霞 贺琪 +4 位作者 郭娟 许峰 张征 杨莲萍 常春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9-853,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D34^+细胞表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IGF-IR)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8例正常对照及100例MDS患者CD34^+细胞表面IGF-IR的表达。结果:100例MDS患者骨髓CD34^+细胞IGF-IR的平均表...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D34^+细胞表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IGF-IR)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8例正常对照及100例MDS患者CD34^+细胞表面IGF-IR的表达。结果:100例MDS患者骨髓CD34^+细胞IGF-IR的平均表达率为(41.0±28.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中的IGF-IR表达率(4.3±1.8)%(P<0.0001),其中22例高危组患者CD34^+细胞IGF-IR表达率较低危组(78例)明显增高[(66.5±27.8)%vs(34.5±24.9)%](P<0.0001);23例有染色体异常患者的CD34^+细胞的IGF-IR表达率较染色体正常组患者(77例)明显增高[(56.0±30.9)%vs(36.9±26.2)%](P<0.01)。结论:IGF-IR在MDS患者CD34^+细胞中过度表达,提示IGF-IR可能参与MDS的起源、发生及发展。IGF-IR在高危组及染色体异常组增高更明显,提示IGF-IR可能与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有关,有望为MDS患者的预后与转归的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CD34阳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Reh细胞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彦如 张碧红 +1 位作者 陈环 陈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8-491,共4页
本研究探讨胰岛素对Reh细胞胰岛素受体(I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表达的影响及对Reh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用CCK-8法检测Reh细胞的增殖;采用实时PCR法检测Reh细胞IR和IGF-ⅠR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胰岛素对Reh细胞具有浓度... 本研究探讨胰岛素对Reh细胞胰岛素受体(I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表达的影响及对Reh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用CCK-8法检测Reh细胞的增殖;采用实时PCR法检测Reh细胞IR和IGF-ⅠR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胰岛素对Reh细胞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促增殖作用,当胰岛素浓度为10-9 mol/L时其促增殖作用最强,进一步提高浓度,胰岛素的促增殖作用不再增强。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胰岛素10-9mol/L作用24、48及72 h,IR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的比值分别为2.2520±0.7431、1.9956±0.9692和3.9766±1.3189,IGF-ⅠR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的比值分别为1.0803±0.2238、1.6026±0.6158和3.1013±0.1008。胰岛素刺激后IR和IGF-ⅠR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22和P=0.00)。结论:胰岛素能促进Reh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IR和IGF-ⅠR上调有关。IR和IGF-ⅠR的高表达与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生长因子I型受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Reh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在脑梗死模型的表达及Smad信号通路的参与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翠 吴孟海 多云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5,共5页
目的 探讨Smad信号通路机制在脑梗死模型大鼠中的作用以及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变化与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 目的 探讨Smad信号通路机制在脑梗死模型大鼠中的作用以及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变化与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梗死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颈内动脉后直接缝合皮肤,建模成功后1周评估各组大鼠的改良神经功能缺损(mNSS)评分。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对大鼠脑组织中IGFBP-3、Smad2、Smad4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大鼠脑组织中IGFBP-3、Smad2、Smad4 mRNA水平。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IGFBP-3、Smad2、Smad4、P21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脑组织水肿,表现为脑细胞排列紊乱,小胶质细胞数量变多,脑细胞核仁出现模糊,其中脑梗死面积为20.55%。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NSS评分、IGFBP-3、Smad2、Smad4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21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IGFBP-3 mRNA表达水平与mNSS评分、Smad2 mRNA、Smad4 mRNA呈显著正相关(r=0.568,r=0.623,r=0.597,P<0.01);IGFBP-3 mRNA表达水平与P21呈显著负相关(r=-0.573,P<0.01)。结论 脑梗死大鼠脑组织IGFBP-3水平显著升高,且IGFBP-3水平与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之间关系密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mad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3 模型 动物 脑梗死 SMAD蛋白质 数据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