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OD样受体3炎性小体通路对利拉鲁肽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玲 徐锐 +2 位作者 程新春 张占英 徐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1-606,共6页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炎症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NOD样受体3(NLRP3)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炎症小体。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利拉鲁肽通过拮抗...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炎症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NOD样受体3(NLRP3)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炎症小体。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利拉鲁肽通过拮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2022-03-25—05-19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取HUVEC加空白血清作为对照组,100μg/mL的ox-LDL干预HUVEC 48 h作为模型组,100μg/mL的ox-LDL干预HUVEC 24 h后分别加入100、200、400 nmol/L利拉鲁肽处理24 h作为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CCK-8法计算细胞增殖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焦亡细胞形态。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介素(IL)-1β、IL-18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NLRP3、接头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焦亡执行蛋白(GSDMD)、N端结构域的焦亡执行蛋白(N-GSDMD)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和利拉鲁肽中浓度组细胞增殖率低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细胞增殖率高于模型组(P<0.05)。细胞扫描电镜结果示模型组细胞焦亡明显,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细胞焦亡情况明显改善。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LDH活力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IL-1β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IL-1β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IL-1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IL-18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NLRP3、ASC、Caspase-1、GSDMD、N-GSDMD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ASC、Caspase-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NLRP3、ASC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NLRP3、ASC、Caspase-1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NLRP3炎性小体活化,并且能够抑制内皮细胞的焦亡,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硬化 利拉鲁 内皮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NOD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双受体激动剂替西帕肽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竞 侯艺林 +1 位作者 张朝姿 宋光耀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5-600,共6页
新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替西帕肽,临床显示具有较强的降糖效果,并且减轻体质量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同时具有优越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 新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替西帕肽,临床显示具有较强的降糖效果,并且减轻体质量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同时具有优越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D/NASH)的作用,并且副作用小,依从性好。替西帕肽作为双肠道激素激动剂对改善代谢水平显示出强大的潜力。该文就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替西帕肽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西帕 2型糖尿病 GLP-1类似物 胰高血糖素-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改善高果糖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脂质沉积机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高哲 段凯欣 +3 位作者 吕秀芹 马慧娟 张志梅 宋光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639-2646,共8页
背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但无特效药物,临床和基础研究显示降糖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能改善肝脏脂质沉积,但具体机制不明确。目的 探讨GLP-1受体激动剂改善高果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脂质沉积的机... 背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但无特效药物,临床和基础研究显示降糖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能改善肝脏脂质沉积,但具体机制不明确。目的 探讨GLP-1受体激动剂改善高果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脂质沉积的机制。方法 2016年1—4月选取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ND)组和造模组,ND组给予普通饲料、造模组给予高果糖饲料喂养,8周后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证实造模组胰岛素抵抗形成,继续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高果糖(HFD)亚组和高果糖+艾塞那肽(HFD+Ex)亚组,HFD+Ex亚组给予艾塞那肽注射液腹部皮下注射4周后,观察糖脂水平、胰岛素抵抗、肝脏脂质沉积、β-catenin表达和核转位以及脂质合成通路因子的变化。进一步用转染技术在HepG2细胞用小干扰RNA抑制β-catenin的表达观察细胞脂质沉积和脂质合成通路相关因子的变化,将HepG2细胞用25 mmol/L果糖和100 nmol/L exendin-4处理,未转染的细胞用作对照,全部细胞分为正常对照(Con)组、高果糖(HF)组、高果糖+exendin-4(HF+Ex4)组、高果糖+exendin-4+对照siRNA(HF+Ex4+Si-control)组、高果糖+exendin-4+β-catenin siRNA(HF+Ex4+Si-β-catenin)组。实验结束后收集大鼠体质量、肝指数、三酰甘油(TG)、肝脏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_(glu))、葡萄糖输注速率(GIR)、肝脏油红O染色,并测定大鼠肝脏及HepG2细胞固醇调节元素结合蛋白1(SREBP-1)和下游脂质合成的关键酶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硬脂酰CoA脱饱和酶1(SCD-1)以及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高果糖喂养8周后造模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肝脏TG水平均高于ND组,GIR低于ND组(P<0.05);药物干预4周后HFD亚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TG、FFA、ALT、FBG、FINS、AUC_(glu)高于ND组,GIR低于ND组(P<0.05);HFD+Ex亚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FFA、ALT、FBG、FINS、AUC_(glu)低于HFD亚组,GIR高于HFD亚组(P<0.05)。(2)HFD亚组大鼠肝脏TG水平高于ND组(P<0.05),油红O染色肝细胞内可见大量红色脂滴聚集;HFD+Ex亚组大鼠肝脏TG水平低于HFD亚组(P<0.05),肝细胞内红色脂滴减少。(3)HFD亚组大鼠肝脏SREBP-1、FAS、SCD-1、ACC蛋白表达均高于ND组(P<0.05);HFD+Ex亚组大鼠肝脏SREBP-1、FAS、SCD-1、ACC蛋白表达均低于HFD亚组(P<0.05)。(4)HFD亚组大鼠肝脏β-catenin的总蛋白及核内蛋白表达低于ND组(P<0.05);HFD+Ex亚组大鼠肝脏β-catenin的总蛋白及核内蛋白表达高于HFD亚组(P<0.05)。(5)HF+Ex4组、HF+Ex4+Si-control组HepG2细胞β-catenin总蛋白、核内蛋白表达均高于HF组,TG水平低于HF组(P<0.05);HF+Ex4+Si-β-catenin组HepG2细胞β-catenin总蛋白、核内蛋白表达低于HF+Ex4组,TG水平高于HF+Ex4组(P<0.05)。(6)HF+Ex4组、HF+Ex4+Si-control组HepG2细胞SREBP-1、ACC、FAS、SCD-1蛋白表达均低于HF组(P<0.05);HF+Ex4+Si-β-catenin组HepG2细胞SREBP-1、ACC、FAS、SCD-1蛋白表达高于HF+Ex4组(P<0.05)。结论 GLP-1受体激动剂可能通过调控β-catenin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脂质沉积,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潜在新药,β-catenin可能是药物治疗的重要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 果糖 胰高血糖素-1受体激动剂 β-catenin 肝脏脂质沉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PET/CT定位诊断胰岛素瘤的技术规范 被引量:5
4
作者 罗亚平 李方 +3 位作者 于淼 邢小平 张太平 赵玉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4期486-491,共6页
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依赖于准确的影像学检查定位。以胰腺β细胞为靶点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GLP-1R)是近年来胰岛素瘤影像研究中的亮点,推荐临床推广使用68Ga-exendin-4进行GLP-1R正电子发射... 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依赖于准确的影像学检查定位。以胰腺β细胞为靶点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GLP-1R)是近年来胰岛素瘤影像研究中的亮点,推荐临床推广使用68Ga-exendin-4进行GLP-1R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来定位诊断胰岛素瘤。本文介绍GLP-1R显像在胰岛素瘤中的应用概况,并以68Ga-exendin-4 GLP-1R PET/CT显像为例,介绍该技术的操作规范,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1受体 68Ga-exendin-4 胰岛素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基因3'非翻译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凤霞 张文文 +1 位作者 杨芳 管晓翔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基因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中miRNA结合区域的遗传突变能够影响基因的表达调控,文中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receptor,IGF2R)基因3'UTR的遗... 目的基因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中miRNA结合区域的遗传突变能够影响基因的表达调控,文中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receptor,IGF2R)基因3'UTR的遗传突变,并检测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多个在线数据库,获取IGF2R基因3'UTR中具有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inor allele frequency,MAF)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计算其在不同人种中的频率分布及各SNPs之间的连锁不平衡,并预测与其相应结合的miRNA。最后,检测在淋巴母细胞系中不同变体基因型对IGF2R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在IGF2R基因3'UTR的33个SNPs中,仅有5个SNPs(rs8191959、rs200237825、rs3832385、rs201568808、rs1050015)具有>0.05的MAF,其中只有rs1050015基因型突变对mRNA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IGF2R基因3'UTR的rs1050015突变能够促进其表达,可作为帮助预测癌症风险的遗传标志物及个体化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2受体基因 3'非翻译区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胆碱能神经刺激肽通过活化3型毒蕈碱受体促进INS-1细胞胰岛素释放
6
作者 高飞 陈宏 +3 位作者 张桦 郭南京 徐艳花 蔡德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0-582,共3页
目的明确海马胆碱能神经刺激肽(HCNP)对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影响,并对其可能作用的毒蕈碱样胆碱能受体途径进行分析。方法 INS-1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HCNP组、HCNP+佛波酯(PMA)组。对照组给予RPMI 1640液培养,HCNP组给予人工合成HCN... 目的明确海马胆碱能神经刺激肽(HCNP)对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影响,并对其可能作用的毒蕈碱样胆碱能受体途径进行分析。方法 INS-1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HCNP组、HCNP+佛波酯(PMA)组。对照组给予RPMI 1640液培养,HCNP组给予人工合成HCNP(50 pg/ml)与RPMI 1640液共培养,HCNP+PMA组予人工合成HCNP与RPMI 1640液共培养后,行胰岛素释放前18 h加入PMA(10 nmol/L);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各组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对照组、HCNP组HCNP前体蛋白(HCNP-pp)、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3型毒蕈碱样受体(3-typemuscarinic receptor,M3R)基因水平表达情况。结果浓度为3.3 mmol/L葡萄糖,三组间胰岛素含量无明显差异。浓度为5.6mmol/L、16.7 mmol/L葡萄糖作用下,HCNP组胰岛素含量均高于对照、HCNP+PM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CNP组INS-1细胞HCNP-pp、ChAT、M3R三者mR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CNP通过提高ChAT活性,推测影响乙酰胆碱合成,进一步活化M3R,促进胰岛素分泌,PMA可阻断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胆碱能神经刺激 INS-1细胞 胰岛素 3型毒蕈碱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α1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转录的调节 被引量:1
7
作者 裘佳 马晓骊 +2 位作者 王欣 陈虹 黄秉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61,222,共7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α1(TRα1)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转录作用的调节。方法采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拉下实验、免疫共沉淀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检测IGFBP-3与TRα1之...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α1(TRα1)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转录作用的调节。方法采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拉下实验、免疫共沉淀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检测IGFBP-3与TRα1之间的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种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采用双萤光素酶实验检测过表达IGFBP-3对甲状腺素T3激活的生长激素启动子的影响。结果谷胱甘肽-S-转移酶拉下实验、免疫共沉淀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结果证明IGFBP-3与TRα1在体内和体外都可以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IGFBP-3和TRα1可以共定位于HEK-293细胞的细胞核。通过双萤光素酶实验检测到过表达IGFBP-3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对生长激素启动子的激活作用(P<0.01)。结论 IGFBP-3通过与TRα1相互作用抑制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的转录,为IG-FBP-3在核内发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非依赖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甲状腺激素受体α1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生长激素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成员在早期自然流产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珺 郭颖 +2 位作者 宗实 刘彩霞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成员在早期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早孕及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IGF2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mRNA表达,并比较各...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成员在早期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早孕及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IGF2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mRNA表达,并比较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IGF2、IGFIR 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绒毛组织(P<0.01);两种绒毛组织中IGFBP3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绒毛组织中IGF2 mRNA表达量与IGF1R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r=0.345,P<0.01),与IGFBP3 mRNA表达量无相关性(r=0.22,P=0.292);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IGF2 mRNA表达量与IGF1R和IGFBP3 mRNA表达量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IGF家族成员IGF2和IGF1R mRNA表达的降低可能与早期自然流产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胰岛素生长因子2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在糖尿病小鼠脑内的分布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蓬文 杨芳 +2 位作者 盛树力 晋志高 陶之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30,T027,共5页
为了观察糖尿病小鼠脑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1( IGF-1R)的分布及 APP17肽对其分布的影响 ,本研究用链脲佐菌素诱发小鼠糖尿病模型 ,并向皮下注射 APP17肽 (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 319-335 )给予治疗 ,4周后取脑组织进行 IGF-1R免疫组... 为了观察糖尿病小鼠脑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1( IGF-1R)的分布及 APP17肽对其分布的影响 ,本研究用链脲佐菌素诱发小鼠糖尿病模型 ,并向皮下注射 APP17肽 (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 319-335 )给予治疗 ,4周后取脑组织进行 IGF-1R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显示 ,糖尿病组 IGF-1R阳性反应细胞广泛分布于皮层、海马、丘脑、下丘脑等部位 ,而正常对照组及 APP17肽治疗组仅在皮层、海马可见阳性反应细胞 ,且着色淡。结果表明 ,糖尿病小鼠脑内多个区域存在较多的 IGF -1R阳性神经元 ,而APP17肽能使 I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1 糖尿病小鼠 脑内 分布 APP17 糖尿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受体家族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蕊 黄昆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02-1109,共8页
胰岛素(insulin)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分别是由胰岛β细胞和肝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它们通过结合并激活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作为起始信号传导的第一步,胰岛素与IGF-1是如何与各自受体的膜... 胰岛素(insulin)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分别是由胰岛β细胞和肝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它们通过结合并激活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作为起始信号传导的第一步,胰岛素与IGF-1是如何与各自受体的膜外区域(ectodomain)结合并进一步激活受体的细胞膜内酪氨酸激酶活性一直属于科学研究的关键基础问题.本文概述了胰岛素受体家族(IR和IGF-1R)及其配体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和关系,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胰岛素受体家族复合体结构和功能上的研究手段和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胰岛素生长因子 胰岛素受体家族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对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C型利钠肽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于波 王俊祺 +2 位作者 王伟 孙曼青 肖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17βE2)对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C型利钠肽(CNP)、利钠肽受体B(NPR-B)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8只,于出生后14 d处死,分离胫骨上段骺软骨...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17βE2)对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C型利钠肽(CNP)、利钠肽受体B(NPR-B)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8只,于出生后14 d处死,分离胫骨上段骺软骨板,取得软骨细胞并培养48 h后,于培养液中加入17βE2,并使其终浓度分别为10^(-4)、10^(-6)、10^(-8)、10^(-10)和10^(-12) mol/L,同时设空白对照组。继续培养48 h。之后利用CCK8法测定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应用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CNP和IGF1的浓度,并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软骨细胞CNP、NPR-B及IGF1 mRNA的相对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17βE2对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有显著影响。当17βE2的浓度为10^(-8) mol/L时,其对软骨细胞的促增殖效应最强;当浓度进一步增至10^(-4) mol/L时,则抑制其增殖。随着17βE2浓度的增加,细胞培养液中CNP的浓度以及软骨细胞中CNP mRNA相对水平均出现明显差异,以10^(-8) mol/L组CNP的浓度和mRNA水平最高,10^(-4) mol/L组为最低。IGF1同样在10^(-8) mol/L组的浓度和mRNA表达水平达到最高,但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0^(-10) mol/L组和10^(-12) mol/L组。软骨细胞增殖水平与CNP的mRNA及蛋白浓度均呈正相关(均P=0.000),但与IGF1的mRNA及蛋白浓度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17βE2对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调控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呈现出高浓度抑制、一定浓度范围内(10^(-10)~10^(-8) mol/L)促进的作用;该作用与其调节生长板软骨细胞表达CNP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17&beta 雌二醇 生长板 软骨细胞 大鼠 C 型利钠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利钠受体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通过抑制Nod样受体蛋白3表达促进小鼠成骨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蔡俊 吕俊 +2 位作者 李适庭 高强国 张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作用下相关炎症体和信号因子的表达变化,探讨CGRP对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CGRP(0、10、30、100 ng·m L-1)加入到成骨细胞中,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细胞内Nod样受体蛋白3(... 目的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作用下相关炎症体和信号因子的表达变化,探讨CGRP对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CGRP(0、10、30、100 ng·m L-1)加入到成骨细胞中,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细胞内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m 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LRP3的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IL-1β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茜素红染色显示成骨细胞分化情况。结果随着CGRP浓度的增加,NLRP3和IL-1β的蛋白表达及m RNA表达均呈降低趋势(P<0.05),而且细胞内ROS浓度逐渐下降(P<0.05)。100 ng·m L-1CGRP实验组较0 ng·m L-1CGRP对照组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结论 CGRP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抑制细胞内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 Nod受体蛋白3 白介素1-β 活性氧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热蛋白结构域3炎性小体与牙周炎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娜娜 陈莉丽 丁佩惠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4-487,共4页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热蛋白结构域(NLRP)3被激活后形成炎性小体,NLRP3炎性小体活化半胱氨酸天冬酰胺特异蛋白酶-1并进一步活化白细胞介素(IL)-1β前体,促进IL-1β释放以介导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及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IL-1β...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热蛋白结构域(NLRP)3被激活后形成炎性小体,NLRP3炎性小体活化半胱氨酸天冬酰胺特异蛋白酶-1并进一步活化白细胞介素(IL)-1β前体,促进IL-1β释放以介导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及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IL-1β表达过量会造成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炎、牙槽骨丧失和口腔黏膜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龈下菌斑与牙周炎密切相关,在龈下菌斑密度较高时,NLRP3炎性小体表达降低,炎性因子分泌减少,宿主对细菌的抵抗及清除力降低,有利于细菌的继续生存与定植。在根尖周炎和牙周炎的骨质破坏过程中,NLRP3炎性小体作为胞壁酰二肽及其分解产物的受体参与骨质吸收。调控NLRP3炎性小体及其下游炎性因子的表达,可能成为牙周炎治疗的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家族热蛋白结构域3炎性小体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3炎症小体的活化调节与牙周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冷 王骏 +1 位作者 赵蕾 吴亚菲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0-714,共5页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质内的多蛋白质复合体,由其核心成分感知病原体和宿主危险信号后组装而成,通过激活半胱氨酸天冬酰胺特异蛋白酶-1致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成熟...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质内的多蛋白质复合体,由其核心成分感知病原体和宿主危险信号后组装而成,通过激活半胱氨酸天冬酰胺特异蛋白酶-1致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成熟与分泌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牙周病是由宿主和微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局部炎症反应,而IL-1β又是牙周炎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IL-1β的成熟和分泌与NLRP3炎症小体密切相关,且牙周致病菌可调节该炎症小体的表达及活化,因此NLRP3炎症小体对牙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NLRP3炎症小体的生物学功能、活化机制及其在牙周病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小体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3 半胱氨酸天冬酰胺特异蛋白 酶-1 白细胞介素 牙周疾病 免疫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璐 张校 +2 位作者 任亚丽 徐维田 张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76,共6页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 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MASLD)与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功能障碍相关,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在过去40年中,未有任何药物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但近期瑞美...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 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MASLD)与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功能障碍相关,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在过去40年中,未有任何药物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但近期瑞美替罗正式获批上市,打破了这一领域的空白。MASLD发病机制复杂,包括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肠道菌群、遗传易感等各方面。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药物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大量研究证明,GLP-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GLP-1RA)能促进脂肪酸氧化、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且抑制炎症发生,因此该类药物在治疗MASLD中也具有极大潜力。本文主要就MASLD发病机制,GLP-1RA改善MASLD的机制和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 胰高血糖素1受体激动剂 胰岛素抵抗 脂肪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通过抑制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抑制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层层 杨翠翠 +3 位作者 郜丹 郝晋萍 张兰 胡朝英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0-266,共7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靶向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抑制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细菌脂多糖(LPS)+干扰素γ(IFN-γ)诱导小鼠BV2小胶质细胞,构建拟神经炎症反应的小胶质细胞模型。BV2细胞用DMEM高糖培养基培...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靶向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抑制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细菌脂多糖(LPS)+干扰素γ(IFN-γ)诱导小鼠BV2小胶质细胞,构建拟神经炎症反应的小胶质细胞模型。BV2细胞用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分为细胞对照组、ICA 10μmol·L^(-1)组、模型组及模型+ICA 5,10和20μmol·L^(-1)组。细胞对照和模型组加入DMEM高糖培养基培,ICA组加入ICA 10μmol·L^(-1),模型+ICA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ICA,孵育24 h;随后模型和模型+ICA组加入LPS 100μg·L^(-1)和IFN-γ20μg·L^(-1),细胞对照和ICA组用等体积培养基代替,孵育18 h;最后模型+ICA组加入相应浓度的ICA,其他各组加入等体积培养基,继续孵育24 h。用Luminex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3(IL-3)、IL-5、IL^(-1)7和单核/巨噬细胞趋化因子11(CCL11)含量;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D16/CD32(M1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阳性和D206(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阳性细胞百分比;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和胱天蛋白酶原1蛋白表达。结果①Luminex法检测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相比,细胞+ICA组细胞上清中IL-3,IL-5,IL^(-1)7和CCL11水平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ICA 20μmol·L^(-1)组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均降低(P<0.05,P<0.01)。②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相比,ICA组CD16/CD32和CD206阳性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变化;模型组CD16/CD32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CD206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ICA 10和20μmol·L^(-1)组CD16/CD32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P<0.01),CD206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1)。③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相比,ICA组NLRP3、ASC、胱天蛋白酶1和胱天蛋白酶原1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模型组NLRP3、ASC和胱天蛋白酶1蛋白表达增多(P<0.05,P<0.01),胱天蛋白酶原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模型+ICA 5,10和20μmol·L^(-1)组NLRP3、ASC和胱天蛋白酶1蛋白表达减少(P<0.05,P<0.01),胱天蛋白酶原1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ICA可减轻LPS和IFN-γ联合诱导的BV2细胞拟神经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小胶质细胞 炎症反应 Nod受体家族蛋白3 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3(NLRP3)炎性体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芯育 钟海凤 +3 位作者 王俊锋 农林琳 徐绍业 邵晓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5-568,共4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典型的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点是黑质区多巴胺神经元死亡。目前,炎症细胞因子介导神经炎症引起神经元死亡被广泛关注。我们总结了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3(NLRP3)在PD中的活化方式以及对神经的...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典型的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点是黑质区多巴胺神经元死亡。目前,炎症细胞因子介导神经炎症引起神经元死亡被广泛关注。我们总结了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3(NLRP3)在PD中的活化方式以及对神经的保护作用和对PD发展的影响。此外,对调控NLRP3影响PD的相关靶点,包括活性氧(ROS)、钙离子与钾离子、微小RNA(microRNA)、泛素以及NLRP3单核酸多态性也进行了总结,以期为PD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受体家族3(NLRP3) 炎性体 中枢神经系统 帕金森病(PD)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调控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催乳素分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瑜 程茜 +3 位作者 王淑娴 戈榭 马汝钧 姚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目的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在子宫内膜中的生理性功能研究较少。文中旨在研究NLRP3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蜕膜化过程中的表达和调控作用。方法选自2020年4月至6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生殖中心20例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样本。收集人增殖期(... 目的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在子宫内膜中的生理性功能研究较少。文中旨在研究NLRP3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蜕膜化过程中的表达和调控作用。方法选自2020年4月至6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生殖中心20例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样本。收集人增殖期(n=10)及蜕膜期(n=10)的子宫内膜。另选用SPF级30只6~8周龄雌鼠和10只雄鼠,获取小鼠交配后见栓天数(dpc)0.5~7.5天的子宫内膜,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NLRP3的表达及定位。体外利用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A)和8-溴-环腺苷酸(8-Br-cAMP)联合诱导人间质细胞系T-HESCs蜕膜化,检测蜕膜化过程中NLRP3的表达情况。干扰NLRP3的表达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分别检测细胞及其培养上清中蜕膜化标志物催乳素(PRL)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人蜕膜期子宫内膜中,可见大量NLRP3阳性细胞,蜕膜期NLRP3的表达量较增殖期显著上升。Western blot结果所示,人蜕膜期子宫内膜较增殖期NLRP3显著高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所示,NLRP3在小鼠妊娠早期上调,dpc 3.5天表达最高,可见大量NLRP3阳性细胞表达,细胞质棕黄色深染,之后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所示,在小鼠妊娠早期,随着妊娠时间增加,NLRP3表达量先上升后下降,dpc 3.5天达到峰值,与dpc 0.5天和dpc 7.5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所示,随着诱导人间质细胞蜕膜化时间延长,NLRP3及caspase-1表达量显著升高。与12 h 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量(1.76±0.04、1.28±0.02)比较,0 h(1.00±0.01、0.98±0.01)明显降低,24 h(2.26±0.03、1.95±0.05)明显升高(P<0.05)。结论NLRP3可促进间质细胞蜕膜化过程中PRL的表达和分泌,为研究NLRP3在子宫内膜围种植期调控间质细胞蜕膜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受体家族蛋白3 蜕膜化 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催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炎性体抑制剂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星宇 狄乾乾 陈玮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3-377,共5页
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炎性体是由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及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组成的蛋白复合体,主要介导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的前体成熟参与炎症反应。NLRP3炎性体的异常活化与代谢紊乱、神经退行... 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炎性体是由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及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组成的蛋白复合体,主要介导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的前体成熟参与炎症反应。NLRP3炎性体的异常活化与代谢紊乱、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寻找并开发NLRP3炎性体的有效抑制剂成为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新策略。我们总结了已报道的在NLRP3炎性体活化的起始阶段和激活阶段发挥作用的抑制剂及其作用机制,期望为开发以NLRP3炎性体为靶点的抗炎药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pyrin结构域NOD受体家族3(NLRP3) 炎性体 抑制剂 炎症性疾病 凋亡相关斑点蛋白(ASC) 胱天蛋白酶1(caspase-1)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d样受体家族嘌呤结构域3炎症小体在口腔黏膜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思婷 钟雄 孟文霞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71-475,共5页
Nod样受体家族嘌呤结构域3(NLRP3)炎症小体作为一种胞浆大分子蛋白复合物,可识别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及多种危险信号,在机体免疫系统中抵抗病原体入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可通过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诱导促炎细胞因... Nod样受体家族嘌呤结构域3(NLRP3)炎症小体作为一种胞浆大分子蛋白复合物,可识别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及多种危险信号,在机体免疫系统中抵抗病原体入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可通过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诱导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释放,引起炎症反应。以往的研究已证实NLRP3炎症小体在自身免疫病和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感染等,然而目前关于NLRP3炎症小体在口腔黏膜病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简要总结NLRP3炎症小体与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如口腔扁平苔藓、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自身免疫性大疱类疾病等)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为NLRP3炎症小体在口腔黏膜病方面的深入研究及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受体家族嘌呤结构域3炎症小体 口腔扁平苔藓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自身免疫性大疱类疾病 Nod受体家族嘌呤结构域3炎症小体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