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甲基胞嘧啶RNA甲基化在非肿瘤性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晨 赵自霞 +2 位作者 吴私 栾军军 周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RNA甲基化修饰是基因表达转录后水平表观遗传学调控的关键过程。5-甲基胞嘧啶(m^(5)C)是RNA甲基化修饰的一种类型,是真核生物mRNA和其他非编码RNA中常见的转录后修饰,主要调控转运RNA稳定性,核糖体RNA组装和mRNA成熟、稳定性与翻译等生... RNA甲基化修饰是基因表达转录后水平表观遗传学调控的关键过程。5-甲基胞嘧啶(m^(5)C)是RNA甲基化修饰的一种类型,是真核生物mRNA和其他非编码RNA中常见的转录后修饰,主要调控转运RNA稳定性,核糖体RNA组装和mRNA成熟、稳定性与翻译等生物学过程。m^(5)C RNA甲基化修饰是动态可逆的,受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甲基化识别蛋白的调控。研究证实,m^(5)C RNA甲基化修饰异常与非肿瘤性肾脏疾病的发生相关。本文总结了m^(5)C RNA甲基化相关酶与非肿瘤性急慢性肾脏疾病之间的研究进展,有望为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RNA甲基化修饰 RNA 5-甲基胞嘧啶 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基因治疗系统对K562B细胞杀伤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雨生 王健民 翟勇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 :克隆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 (YCD)基因 ,观察 YCD/ 5氟胞嘧啶 (YCD/ 5 - FC)系统对转基因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方法 :扩增 YCD基因并构建 YCD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载体转染包装细胞获得高滴度病毒并转染高致瘤细胞K5 6 2 B,筛... 目的 :克隆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 (YCD)基因 ,观察 YCD/ 5氟胞嘧啶 (YCD/ 5 - FC)系统对转基因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方法 :扩增 YCD基因并构建 YCD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载体转染包装细胞获得高滴度病毒并转染高致瘤细胞K5 6 2 B,筛选并鉴定阳性转基因克隆 ;以 MTT法检测 5 - FC对 YCD转基因细胞的杀伤效应 ,测定转基因细胞裂解产物对5 - FC→ 5 - FU的转化。结果 :PCR法扩增出全长 YCD基因 ,经测序证实序列正确 ;构建了 MSCV - YCD- IRES- EGFP逆转录病毒载体 ,载体转染包装细胞Ф NX- A,获得滴度为 3.5× 10 6 CFU / m l的逆转录病毒 ;病毒转染 K5 6 2 B,转染率为 30 % ,经筛选获得转基因阳性克隆 YCD- K 5 6 2 B,RT- PCR检测显示 YCD- K5 6 2 B有 YCD基因的 m RNA表达 ,其细胞裂解产物可使 5 - FC转化为 5 - FU,表明其有 CD酶活性 ;MTT法检测低浓度 5 - FC(15μmol/ L )作用 96 h对 YCD- K5 6 2 B有明显的杀伤效应。 结论 :YCD/ 5 - FC系统对转基因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 5-胞嘧啶 白血病 杀伤效应 逆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K562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嘧啶脱氨酶基因与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裸鼠模型的实验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吕焕章 吴德政 +2 位作者 万永玲 顾斌 王嘉玺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59,共3页
探讨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与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C)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应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及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CD/5-FC体系的抗肿瘤作用.5-FC0.5和1.0g·L-1对转基因人乳... 探讨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与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C)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应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及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CD/5-FC体系的抗肿瘤作用.5-FC0.5和1.0g·L-1对转基因人乳腺癌细胞的克隆形成抑制率分别为90%和95%,显著高于未转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5-FC(0.5g·kg-1·d-1ip,14d)治疗组的转基因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瘤重和生长速度均显著低于未转基因的移植瘤.结果表明CD/5-FC体系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有显著的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基因治疗 胞嘧啶 胞嘧啶脱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嘧啶脱氨酶基因/5-氟胞嘧啶联合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研究
4
作者 王新红 殷莲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4-367,共4页
Cytosine deaminase (CD) gene is a kind of suicide gene, cytosine deaminase can catalyze the conversion from 5 - fluorocytosine (5 - FC) into 5 - fluorouracil (5 - FU), this combination therapy (CDgene/5 - FC) were wid... Cytosine deaminase (CD) gene is a kind of suicide gene, cytosine deaminase can catalyze the conversion from 5 - fluorocytosine (5 - FC) into 5 - fluorouracil (5 - FU), this combination therapy (CDgene/5 - FC) were widely used in cancer therapy. The results of many researches in different cancer cell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it can inhibit tumor growth significantly. The mechanism includes 5 - FU’s direct killing tumor cells and its bystander effect. It can also be used as a potential purging method for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cells transplantion after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CD/5 - FC combined with other therapies would be an important future research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因治疗 胞嘧啶脱氨酶 5-胞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转染胶质瘤细胞对5-氟胞嘧啶敏感
5
作者 吕彦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29-129,共1页
病毒介导的化学敏感基因的转染,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有希望的新途径,目前脑肿瘤的基因治疗集中在将包装携带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的细胞系植入肿瘤,其主要局限性是逆转录病毒在体内的转染几乎无效,即只有和包装细胞非常接近的胶质瘤细... 病毒介导的化学敏感基因的转染,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有希望的新途径,目前脑肿瘤的基因治疗集中在将包装携带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的细胞系植入肿瘤,其主要局限性是逆转录病毒在体内的转染几乎无效,即只有和包装细胞非常接近的胶质瘤细胞才易被转染,且TK基因疗法所产生的旁观者效应需依赖细胞间的直接接触。本文介绍通过复制缺陷的腺病毒载体介导将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转染至大鼠9L胶质瘤细胞,使其对在正常细胞没有毒性的核苷-5-氟胞嘧啶(5-Fc)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复制 缺陷型腺病毒载体 胞嘧啶脱氨酶 基因转染 胶质瘤细胞 5-胞嘧啶 敏感性 脑肿瘤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囊泡DNA中5-羟甲基胞嘧啶分子标志物对突发性聋的疗效预判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新建 时晰 +4 位作者 郭维维 林坚 陈航宇 陈伟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26,共6页
目的 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NHL)是一种急性感音神经性聋,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目前无有效疗效预测指标。5-羟甲基胞嘧啶(5hmC)是一种稳定的表观遗传标志,因其在不同身体状态下富集含量不同的特点可作为预测... 目的 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NHL)是一种急性感音神经性聋,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目前无有效疗效预测指标。5-羟甲基胞嘧啶(5hmC)是一种稳定的表观遗传标志,因其在不同身体状态下富集含量不同的特点可作为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通过寻找5hmC标志物,探索其对SSNHL疗效进行预测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SSNHL患者57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1例;根据治疗前后的听力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27例和无效组30例。使用队列研究方法,寻找5hmC富集水平与SSNHL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利用5hmC-Seal技术在患者治疗前的血浆胞外囊泡DNA中生成全基因组5hmC谱,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效果的5hmC谱,筛选出有价值的5hmC标志物,并进行相关功能和传导通路的初步探索。结果 共鉴定出11个5hmC标志物来预测治疗结果(曲线下面积为0.998),预测准确性较高。GO功能分析表明,调节GTPase活性、神经元投射发育、神经细胞发育等信号通路可能与内耳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结论 SSNHL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的5hmC谱存在明显差异,胞外囊泡DNA来源的5hmC有可能作为有效的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用于SSNHL的微创疗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DNA去甲基化 5-羟甲基胞嘧啶 治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宏 温海 +1 位作者 徐红 廖万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3-454,共2页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提出的标准,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对28株隐球菌和念珠菌进行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时各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几何均...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提出的标准,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对28株隐球菌和念珠菌进行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时各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几何均值比单独用药显著降低(P<0.01);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协同相加作用较为明显,而且未发现有拮抗作用,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的平均值为0.8。提示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对致病酵母主要表现为协同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5胞嘧啶 体外联合用药 药敏试验 抗真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胞嘧啶气相及水助质子转移异构化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任宏江 晏志军 +1 位作者 杨晓慧 王渭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29-1135,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B3LYP/6-311G**方法,对6种5-氟胞嘧啶异构体孤立分子的稳定性及质子转移引起的酮式-烯醇式、氨基式-亚胺式互变异构反应机理进行了计算研究,获得了零点能、吉布斯自由能及质子转移过程的反应焓、活化能、活化吉布斯自由能... 采用密度泛函B3LYP/6-311G**方法,对6种5-氟胞嘧啶异构体孤立分子的稳定性及质子转移引起的酮式-烯醇式、氨基式-亚胺式互变异构反应机理进行了计算研究,获得了零点能、吉布斯自由能及质子转移过程的反应焓、活化能、活化吉布斯自由能和速率常数等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气相中烯醇-氨基式FC4是最稳定的异构体。分子内质子转移设计了FC1→FC2和FC1→FC6两条通道,分别标记为P(1)和P(2),各通道速控步骤的活化能和速率常数分别为155.9 kJ.mol-1,4.70×10-15s-1和173.1 kJ.mo-l1,1.41×10-18s-1。水助催化时,相应通道P(3)和P(4)速控步骤的活化能和速率常数分别为51.0 kJ.mol-1,1.41×103s-1和88.2 kJ.mo-l1,4.53×10-3s-1。可见,水分子的加入极大地降低了质子转移的活化能垒。另外发现,水分子参与形成协同的双质子转移机理比水助单质子转移机理更利于降低活化能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胞嘧啶 质子转移 互变异构 密度泛函理论 活化能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胞嘧啶/胞嘧啶脱氨酶自杀基因疗法结合热休克蛋白多肽复合物治疗小鼠胃癌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平 陈志琳 +2 位作者 徐立春 孙振华 施诚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研究氟胞嘧啶 /胞嘧啶脱氨酶 (5 FC/CD)基因疗法与热休克蛋白 多肽复合物 (HSP70 PC)免疫疗法联合抗肿瘤效果。方法 :将携带C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注射到小鼠MFC瘤体内 ,腹腔注射 5 FC ,同时皮下接种HSP70 PC。结果 :经联合治疗... 目的 :研究氟胞嘧啶 /胞嘧啶脱氨酶 (5 FC/CD)基因疗法与热休克蛋白 多肽复合物 (HSP70 PC)免疫疗法联合抗肿瘤效果。方法 :将携带C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注射到小鼠MFC瘤体内 ,腹腔注射 5 FC ,同时皮下接种HSP70 PC。结果 :经联合治疗后 ,70 %荷瘤小鼠肿瘤体积缩小 ,消退 ,小鼠存活期延长 ,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增高 ,CD+ 4及CD+ 8T细胞浸润明显。结论 :5 FC/CD基因疗法结合HSP PC免疫疗法抗小鼠MFC瘤作用显著 ,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基因 热休克蛋白-多肽复合物 MFC胃癌细胞 胞嘧啶/胸嘧啶脱氨酶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双歧杆菌/胞嘧啶脱氨酶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20
10
作者 郭志英 易成 +1 位作者 王树人 王浩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 构建婴儿双歧杆菌 /胞嘧啶脱氨酶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系统。方法 PCR扩增胞嘧啶脱氨酶 (CD)基因 ,TSS法在大肠杆菌JM 10 9中扩增 pGEX 1LambdaT质粒 ,EcoRⅠ和BamHⅠ对CD基因和pGEX 1LambdaT质粒分别进行双酶酶切。琼脂糖电泳凝... 目的 构建婴儿双歧杆菌 /胞嘧啶脱氨酶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系统。方法 PCR扩增胞嘧啶脱氨酶 (CD)基因 ,TSS法在大肠杆菌JM 10 9中扩增 pGEX 1LambdaT质粒 ,EcoRⅠ和BamHⅠ对CD基因和pGEX 1LambdaT质粒分别进行双酶酶切。琼脂糖电泳凝胶分离并切取其中 4.9kb和 1.3kb两个片段长度的凝胶。凝胶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其中所含的DNA片段 ,T4DNA连接酶连接这两个片段 ,最后用电穿孔法将重组片段转染婴儿双歧杆菌 ,并挑选阳性菌落 ,提取质粒双酶切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应用电穿孔法转染婴儿双歧杆菌 ,获得含 6.2kbp重组质粒的阳性转染婴儿双歧杆菌。 结论 成功构建婴儿双歧杆菌 /胞嘧啶脱氨酶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双歧杆菌 胞嘧啶脱氨酶 肿瘤 靶向性 基因治疗系统 抗癌药 5-胞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修饰碱基5-甲基胞嘧啶和8-羟基鸟嘌呤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及质谱鉴定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元宗 祝其锋 +1 位作者 庄海旗 莫丽儿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5-299,共5页
探索了GC/FID定量分析DNA修饰碱基 5 甲基胞嘧啶和 8 羟基鸟嘌呤的实验条件 ,用GC/MS鉴定各有关成分。结果表明 ,DNA水解物中不同成分可被成功地衍生和分离 ;5 甲基胞嘧啶和 8 羟基鸟嘌呤的相对摩尔反应因子分别为 3 0和 1 3;灵敏度分... 探索了GC/FID定量分析DNA修饰碱基 5 甲基胞嘧啶和 8 羟基鸟嘌呤的实验条件 ,用GC/MS鉴定各有关成分。结果表明 ,DNA水解物中不同成分可被成功地衍生和分离 ;5 甲基胞嘧啶和 8 羟基鸟嘌呤的相对摩尔反应因子分别为 3 0和 1 3;灵敏度分别为 5 50× 1 0 9mV·s/ g和 7 59× 1 0 1 0 mV·s/ g ;检测限可分别达 36 4pg/s和 1 5 8pg/s ;整个分析流程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基胞嘧啶 8-羟基鸟嘌呤 GC/FID 分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嘧啶脱氨酶/氟胞嘧啶体系对人乳腺癌基因的实验治疗作用
12
作者 吕焕章 吴德政 +2 位作者 顾斌 万永玲 王嘉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研究胞嘧啶脱氨酶 (CD) /氟胞嘧啶 (5 FC)体系对人乳腺癌的实验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人乳腺癌细胞对 5 FC的敏感性。结果 :5 FC对导入CD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而对未导入CD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的毒... 目的 :研究胞嘧啶脱氨酶 (CD) /氟胞嘧啶 (5 FC)体系对人乳腺癌的实验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人乳腺癌细胞对 5 FC的敏感性。结果 :5 FC对导入CD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而对未导入CD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的毒性较低 ,5 FC对导入和未导入CD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的IC50 分别为 418μg/ml和 142 9μg/ml。 结论 :CD/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乳腺癌 胞嘧啶脱氨酶 胞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甲基胞嘧啶及其TET氧合酶在神经系统发育和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建 张凯翔 +1 位作者 芦国珍 赵湘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38-1149,共12页
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是多种因素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一旦特定因素失衡将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DNA去甲基化过程的一类中间产物5-羟甲基胞嘧啶(5-hydroxymethylcytosine,5hm C)作为一种新的表观遗传标记,在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是多种因素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一旦特定因素失衡将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DNA去甲基化过程的一类中间产物5-羟甲基胞嘧啶(5-hydroxymethylcytosine,5hm C)作为一种新的表观遗传标记,在神经系统中高水平分布,并参与认知、记忆等重要的神经功能。5hm C的形成由氧合酶家族分子(ten-eleven translocation protein,TET)催化,在多种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中,5hm C水平和TETs分子的表达都发生改变,提示TET-5hm C表观遗传机制在复杂的神经系统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外,作为基因表达调控的DNA标记物,5hm C的基因定位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就近年来5hm C和TET家族蛋白分子在神经系统发育和相关疾病方面的重要研究发现进行了综述总结,希望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深入开展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并为相关疾病设计治疗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胞嘧啶 TET氧合酶 神经发育 神经系统疾病 表观遗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甲基胞嘧啶及胞嘧啶无辐射失活的半经典动力学模拟和CASSCF计算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帅 马静 +2 位作者 张文英 舒坤贤 豆育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03-2808,共6页
采用半经典动力学方法模拟了5-甲基胞嘧啶(5m-Cyt)和胞嘧啶(Cyt)在267nm紫外光辐射下的光物理失活过程.模拟发现,5m-Cyt和Cyt的激发态通过C5-C6键的扭曲以及甲基(或H5)和H6原子平面外振动失活.失活时,甲基(或H5)和H6原子几乎与环面垂直... 采用半经典动力学方法模拟了5-甲基胞嘧啶(5m-Cyt)和胞嘧啶(Cyt)在267nm紫外光辐射下的光物理失活过程.模拟发现,5m-Cyt和Cyt的激发态通过C5-C6键的扭曲以及甲基(或H5)和H6原子平面外振动失活.失活时,甲基(或H5)和H6原子几乎与环面垂直并指向不同方向,形成"双自由基态".由于甲基的体积比H原子的大,振动频率较小,使得C5原子的变形受到抑制,导致5m-Cyt的激发态寿命比胞嘧啶更长.完全活性空间自洽场(CASSCF)计算显示,5m-Cyt的圆锥交叉(CI)点能量比Cyt高0.3eV,这也证明5m-Cyt演化至CI需要克服更大的能垒,因此激发态寿命长于胞嘧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基胞嘧啶 胞嘧啶 半经典动力学模拟 CASSCF 激发态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烟叶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分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峰 魏庆华 +3 位作者 杜铮 王彩霞 黄晓书 刘卫群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94-97,共4页
通过不同流动相、测定温度、流速的对比,优化了分离烟叶总DNA中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烤烟烟叶DNA采用CTAB法提取,高氯酸水解,用KOH调节pH到3—5,取上清液测定。色谱柱为NucleosilC18(250mm×4.6mm,5um)... 通过不同流动相、测定温度、流速的对比,优化了分离烟叶总DNA中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烤烟烟叶DNA采用CTAB法提取,高氯酸水解,用KOH调节pH到3—5,取上清液测定。色谱柱为NucleosilC18(250mm×4.6mm,5um)。优化后测定条件为:流动相采用甲醇:5mmol/L戊烷磺酸钠(10:90,V/V),流速0.7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3nm,进样量20山。该方法简化了流动相的配制,缩短了分离时间,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3.50%和96.67%,相对标准偏差为2.35%和2.80%。用该方法研究烤烟烟叶发育过程中总DNA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的含量,效果良好,符合烟叶生长发育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烤烟烟叶 5-甲基胞嘧啶 胞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氮杂-2’-脱氧胞嘧啶对乳腺癌细胞CDH4启动子去甲基化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正接 易文城 +3 位作者 尤俊 罗维远 曾岳岳 罗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78-582,共5页
背景与目的:钙黏素(cadherin,CDH)是一类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CDH4在恶性肿瘤中表达下降的重要机制之一是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本研究旨在探讨5-氮杂-2’-脱氧胞嘧啶(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 背景与目的:钙黏素(cadherin,CDH)是一类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CDH4在恶性肿瘤中表达下降的重要机制之一是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本研究旨在探讨5-氮杂-2’-脱氧胞嘧啶(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CDH4基因启动子去甲基化后该基因恢复表达情况及功能状态。方法:5-Aza-CdR作用MCF-7细胞后,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法检测5-Aza-CdR对MCF-7细胞CDH4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RT-PCR检测5-Aza-CdR作用前后MCF-7细胞中CDH4的表达,MTT法检测MCF-7细胞的存活率,并通过划痕试验检测5-Aza-CdR处理前后MCF-7细胞迁移力的变化。结果:5-Aza-CdR逆转了MCF-7细胞CDH4的甲基化状态,CDH4 mRNA表达恢复,且恢复表达程度与5-Aza-CdR药物浓度呈正比,经不同浓度(10、20和40μmol/L)处理后,MCF-7细胞的增殖速度明显减慢,与5-Aza-CdR浓度为0μmol/L的对照组比较,各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抑制了MCF-7细胞的迁移力。结论:CDH4启动子甲基化导致细胞株MCF-7中CDH4表达沉默,5-Aza-CdR能重新激活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中CDH4的表达,抑制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这可能是其引起乳腺癌细胞株MCF-7生物学行为改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DH4启动子 5-氮杂-2'-脱氧胞嘧啶 去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嘧啶与3,3’,5,5’-四溴间甲酚磺酞反应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迟燕华 白进伟 庄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39-1842,共4页
采用UV-Vis法对胞嘧啶(Cy)与3,3',5,5'-四溴间甲酚磺酞(XJFL)反应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温度、时间、离子强度等对反应体系的影响;测得反应的线性范围为0~32μg·mL-1,最大结合数n=16,摩尔吸光系数ε=1.32... 采用UV-Vis法对胞嘧啶(Cy)与3,3',5,5'-四溴间甲酚磺酞(XJFL)反应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温度、时间、离子强度等对反应体系的影响;测得反应的线性范围为0~32μg·mL-1,最大结合数n=16,摩尔吸光系数ε=1.32×103 L·cm-1·mol-1等;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了无机物,生物物质,表面活性剂对反应体系的干扰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嘧啶 3 3’ 5 5-四溴间甲酚磺酞 UV—Vis法 Tris-HCl缓冲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胞嘧啶致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永碧 曾凡荣 胡梦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11-311,共1页
由于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激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有时临床上易出现机会性感染,如内脏真菌病等。常用抗真菌药物5-和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等。其中5FC一般认为疗效好、毒副作用少,可以口服亦可以静脉用药,便于临床... 由于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激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有时临床上易出现机会性感染,如内脏真菌病等。常用抗真菌药物5-和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等。其中5FC一般认为疗效好、毒副作用少,可以口服亦可以静脉用药,便于临床使用。但我们使用5FC治疗一例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严重上消化道出血,现报道如下,以引起临床重视。 患者 某某,男7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5-胞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甲基胞嘧啶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李洁 徐玉乔 +4 位作者 张志文 章铭 张哲恺 张丰 李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5-羟甲基胞嘧啶(5hm C)在膀胱尿路上皮癌(UC)的表达情况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21例手术切除UC组织及癌旁尿路上皮组织中5hm C的表达情况。随后检测92例临床资料完善的手术切除UC组织中5hm C的表达情况,采... 目的探讨5-羟甲基胞嘧啶(5hm C)在膀胱尿路上皮癌(UC)的表达情况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21例手术切除UC组织及癌旁尿路上皮组织中5hm C的表达情况。随后检测92例临床资料完善的手术切除UC组织中5hm C的表达情况,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5hm C的表达和临床资料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5hm C在癌旁尿路上皮组织和UC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而5hm C在低级别和高级别的UC组织中,以及在TNM分级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别。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5hm C表达水平分别与UC患者的生存率及无复发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UC组织中5hm C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5hm C与UC的进展、预后和复发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胞嘧啶 膀胱 尿路上皮癌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生存预后 复发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学新标记—5-羟甲基胞嘧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方科 张凯翔 +2 位作者 王建 付志猛 赵湘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6-216,共11页
被称为"第六种碱基"的5-羟甲基胞嘧啶(5-hydroxymethylcytosine,5hm C),广泛分布于多种哺乳动物的组织和细胞中,与胚胎发育、神经系统功能以及肿瘤研究高度相关。与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 C)相比,5hm C在组织中含... 被称为"第六种碱基"的5-羟甲基胞嘧啶(5-hydroxymethylcytosine,5hm C),广泛分布于多种哺乳动物的组织和细胞中,与胚胎发育、神经系统功能以及肿瘤研究高度相关。与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 C)相比,5hm C在组织中含量更低,难以精确的检测。随着研究的深入,5hm C参与的重要生物学作用逐渐被人们发现,同时也促使着5hm C的检测和定量方法不断发展。为了区分5hm C与其他胞嘧啶衍生物,很多利用化学或者酶学修饰实现靶向检测或非靶向富集5hm C的方法应运而生。因此,选择并发展灵敏、准确、可靠的5hm C检测技术对于表观遗传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5hm C检测和测序技术,通过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研究人员选择特定合适的方法开展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5-羟甲基胞嘧啶 检测方法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