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脂多糖对NIH3T3细胞增生、胞内游离钙及cAMP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闻平 戴赓孙 叶庆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295-297,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菌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 PS)对 NIH 3T3细胞增生、胞内游离钙及 c AMP浓度的影响。 方法 :以中性红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 ,酚试剂法检测细胞蛋白质合成 ,并动态检测 L PS对胞内游离钙和 c AMP浓度的影响。 结果 :1... 目的 :探讨细菌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 PS)对 NIH 3T3细胞增生、胞内游离钙及 c AMP浓度的影响。 方法 :以中性红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 ,酚试剂法检测细胞蛋白质合成 ,并动态检测 L PS对胞内游离钙和 c AMP浓度的影响。 结果 :1微量 L PS可促进细胞生长及蛋白质合成 ;2 L PS作用后 3~ 5 min可使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 ,作用 1 m in后使 c AMP浓度升高 ,并保持较高水平。 结论 :胞内游离钙 ([Ca2 + ]i)及 c AMP是 L PS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脂多糖 胞内游离钙 环磷酸腺苷 NIH3T3细 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建洲 惠延年 +5 位作者 王海燕 白建伟 徐渊 王雨生 胡丹 马吉献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2期886-889,共4页
目的观察内皮素(endothelin-1,ET-1)对体外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al epithelium,RPE)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10-12~0.1×10-6mol.L-1ET-1作用后fluo-3/AM负载的RPE细胞... 目的观察内皮素(endothelin-1,ET-1)对体外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al epithelium,RPE)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10-12~0.1×10-6mol.L-1ET-1作用后fluo-3/AM负载的RPE细胞[Ca2+]i的变化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与染料木黄酮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含钙溶剂DMEM液溶解的ET-1,RPE细胞[Ca2+]i随着ET-1浓度的增加,反应敏感(F=8.228,P<0.01)。无钙溶剂D-Hank液溶解的ET-1,RPE细胞[Ca2+]i随着ET-1浓度的增加,反应较差(F=1.843,P>0.05),而DEX和染料木黄酮抑制了1×10-9mol.L-1ET-1诱导的[Ca2+]i的升高(F=9.945,P<0.01;F=17.864,P<0.01)。结论ET-1刺激使[Ca2+]i升高,ET-1使[Ca2+]i升高可能主要来自细胞外Ca2+的内流;DEX和染料木黄酮抑制ET-1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胞内游离钙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 地塞米松 染料木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Y对大鼠心肌细胞胞浆及核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董颀 陈敏生 +2 位作者 黄少华 李晓云 李荧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限内神经肽Y(NPY)对心肌细胞胞浆及核内游离钙浓度的作用。方法:用Fluo3AM荧光标记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用NPY(100nmol/L)刺激WISTAR乳鼠心肌细胞,检测0min、5min、10min及24h内心肌细胞胞浆及核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结果:加... 目的:观察不同时限内神经肽Y(NPY)对心肌细胞胞浆及核内游离钙浓度的作用。方法:用Fluo3AM荧光标记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用NPY(100nmol/L)刺激WISTAR乳鼠心肌细胞,检测0min、5min、10min及24h内心肌细胞胞浆及核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结果:加入100nmol/LNPY即刻至10min内,心肌细胞胞浆及核内钙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经100nmol/LNPY刺激24h后,心肌细胞胞浆钙含量(16.81±2.1)明显高于对照组(7.45±1.96)(P<0.01),核内钙含量(30.65±4.06)也显著高于对照组(15.64±2.16)(P<0.01)。结论:较长时间的NPY刺激可导致心肌细胞胞浆及核内钙浓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心肌细 胞内游离钙 大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与缺血诱导培养海马和皮质神经元钙应答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峰 谢瑶 +2 位作者 冯志博 姚志彬 陈以慈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4-508,共5页
目的 :钙作为重要信使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代谢过程 ,而且在缺血性神经元损伤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模拟脑缺血的病理生化改变 ,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SCM)和Fluo 3荧光探针标记技术 ,观察低氧缺血状态下体外培养的海马、皮... 目的 :钙作为重要信使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代谢过程 ,而且在缺血性神经元损伤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模拟脑缺血的病理生化改变 ,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SCM)和Fluo 3荧光探针标记技术 ,观察低氧缺血状态下体外培养的海马、皮质神经元内钙浓度的变化。方法 :用 1 0 0 μmol/L氰化钠造成细胞低氧 ;1 0 0 μmol/L氰化钠和 3.5mmol/L碘醋酸盐模拟在体完全性脑缺血 ;1mmol/LL 谷氨酸模拟在体脑缺血时兴奋性氨基酸大量释放 ;无葡萄糖介质剥夺细胞能量代谢的底物。结果 :低氧使海马神经元 [Ca2 + ]i显著升高 ,但有两种不同的钙振荡现象。谷氨酸引起海马神经元 [Ca2 + ]i持续升高 ,但峰值低于低氧组。缺血组未见 [Ca2 + ]i大幅升高。葡萄糖缺如不引起 [Ca2 + ]i升高。结论 :低氧和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元损害是能量依赖性的。轻度酸中毒可阻止胞内Ca2 + 升高。糖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但单纯无糖引起的神经元损害与Ca2 + 超载机制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大脑皮质 海马 低氧 缺血 胞内游离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抗体对大鼠心脏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忠保 杨晓丽 +2 位作者 张苏丽 刘慧荣 赵荣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9期697-701,共5页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的抗体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胞浆钙离子浓度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人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合成AT1受体抗原肽段,以此肽段对大鼠进行主动免疫,获取抗AT1受体抗体;利用CCD钙离子成像系统...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的抗体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胞浆钙离子浓度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人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合成AT1受体抗原肽段,以此肽段对大鼠进行主动免疫,获取抗AT1受体抗体;利用CCD钙离子成像系统实时记录细胞内游离钙含量的变化;在离体灌流心脏上,应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左心室各项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抗AT1受体抗体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而阴性抗体组则无此作用。抗AT1受体抗体对离体灌流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有剂量依赖性的增强效应;血管紧张素-Ⅱ也显示有与抗AT1受体抗体相似的生物效应,而且二者对心脏的生物效应均可被AT1受体拮抗剂losartan所阻断。结论抗AT1受体抗体对心肌细胞游离钙含量和心功能具有显著的激动剂样效应,这可能是该抗体参与心脏疾患发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AT 受体 抗体 胞内游离钙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VNS对点燃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6
作者 樊友武 谭启富 印红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07-209,,212,,共4页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 (VNS)抗癫作用的细胞机制。 方法 :用戊四氮 (PTZ)行大鼠腹腔注射点燃制作癫模型 ,行迷走神经刺激抗癫 ,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浓度谷氨酸 (Glu)对正常、PTZ点燃及 VNS治疗动物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 (VNS)抗癫作用的细胞机制。 方法 :用戊四氮 (PTZ)行大鼠腹腔注射点燃制作癫模型 ,行迷走神经刺激抗癫 ,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浓度谷氨酸 (Glu)对正常、PTZ点燃及 VNS治疗动物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胞内游离钙升高的影响 ,同时观察 VNS对动物癫行为的影响。 结果 :VNS组动物胞内游离钙浓度较 PTZ点燃组明显降低 ,并对外源性 Glu的升高胞内游离钙有明显抑制作用 ,行为观察显示VNS能明显抑制癫发作的严重程度 ,延长癫发作的潜伏期。 结论 :VNS能明显抑制大鼠 PTZ的点燃效应 ,降低 Glu对神经元胞内游离钙的升高作用。 VNS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元兴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 癫痫 点燃 谷氨酸 胞内游离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与胰岛素合用促进去甲肾上腺素合成及其释放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炎 张丽结 +2 位作者 李珊 傅光翊 丁启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5-379,共5页
胰岛素和地塞米松近来被证实可能在胰岛素抵抗过程中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有关。将以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地塞米松与胰岛素及两者合用对于PC12细胞去甲肾上腺素合成及释放的影响及其机制。在给予相应药物孵育24h后,使用荧光分光光度... 胰岛素和地塞米松近来被证实可能在胰岛素抵抗过程中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有关。将以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地塞米松与胰岛素及两者合用对于PC12细胞去甲肾上腺素合成及释放的影响及其机制。在给予相应药物孵育24h后,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胞内游离钙离子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等指标变化。胰岛素与地塞米松共同作用时,PC12细胞合成及释放的NE较两者单用有显著性上升,胞内多巴胺含量较单用胰岛素时有明显下降;α-甲基-对位酪氨酸和米非司酮可明显拮抗地塞米松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尼莫地平和肝素可分别明显阻断胰岛素和地塞米松对胞内游离钙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塞米松可以与胰岛素分别通过电压门控型钙通道的IP3受体两种不同途径进一步增加PC12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并通过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β-羟化酶和糖皮质激素核受体途径来促进去甲肾上腺素合成及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 胞内游离钙离子 胰岛素 地塞米松 去甲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