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鲜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对单胎妊娠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
1
作者 孙丽娟 潘家坪 +4 位作者 梁珊珊 黄媚媛 朱凯丽 滕晓明 吴海霞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0,共8页
目的探讨新鲜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对单胎妊娠母儿妊娠结局的远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的1845例单胎妊娠者,根据移植日内膜厚度分为3组:A组≤8 mm,B组>8~14 ... 目的探讨新鲜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对单胎妊娠母儿妊娠结局的远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的1845例单胎妊娠者,根据移植日内膜厚度分为3组:A组≤8 mm,B组>8~14 mm,C组≥14 mm。主要观察指标:早产、出生体重及出生体重z-score、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极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比率;次要观察指标: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相关性。结果A组异位妊娠发生率显著增加。3组间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出生体重z-score值、早产、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示A组及C组新生儿不良结局与B组相比,无论校正前还是校正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鲜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日薄型子宫内膜异位妊娠发生率增加,但不增加新生儿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周期移植 卵裂期胚 子宫内膜厚度(EMT) 新生儿结局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评估双绒毛膜双胎孕妇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
2
作者 刘云 赵鹤 +2 位作者 栗河舟 吴娟 耿笑端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MAD)技术纵向评估正常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孕妇中孕期、分娩前、分娩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正常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孕妇32例,分别于中孕期、分娩前和分娩后(产后1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首...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MAD)技术纵向评估正常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孕妇中孕期、分娩前、分娩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正常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孕妇32例,分别于中孕期、分娩前和分娩后(产后1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首先获得左心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常规参数,再留存心尖四腔心、两腔心动态图像,应用QLab13.0分析软件中的TMAD技术获得心尖四腔心切面二尖瓣环室间隔位点位移、侧壁位点位移、二尖瓣环平均位移、二尖瓣环平均位移率,心尖两腔心切面二尖瓣环下壁位点位移、前壁位点位移、二尖瓣环平均位移、二尖瓣环平均位移率。对三个时期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与中孕期比较,产前及产后LVDD、LVDS、EDV、ESV、SV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中孕期比较,分娩前E峰、E/A降低,A峰升高,IVR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E峰、E/A降低,IVR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分娩前TMAD各参数较中孕期降低(均P<0.05);分娩后TMAD各参数较分娩前降低(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MAD相关参数在早期、敏感定量评估双绒毛膜双胎孕妇中孕期及分娩前、后母体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随孕周增加至分娩前、后母体心脏舒张功能出现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妊娠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假性单羊膜囊双胎1例
3
作者 刘芸 寇涂利 熊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7-408,共2页
1病例简介女,27岁,孕25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无侵入性羊膜腔操作史。孕12周时超声检查提示:宫内双活胎,单绒双羊。孕29周时超声检查提示(图1A、B):宫内双活胎,羊水适量,考虑单绒双羊;目前脐带及胎儿肢体位于两个羊膜囊腔内,羊膜囊分隔... 1病例简介女,27岁,孕25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无侵入性羊膜腔操作史。孕12周时超声检查提示:宫内双活胎,单绒双羊。孕29周时超声检查提示(图1A、B):宫内双活胎,羊水适量,考虑单绒双羊;目前脐带及胎儿肢体位于两个羊膜囊腔内,羊膜囊分隔中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羊膜 妊娠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多胎肉羊越冬管理现状及问题与对策
4
作者 皮志媛 谢鹏贵 +4 位作者 杨菊清 刘宜勇 李涛 古丽孜议娜·阿斯哈尔 玛里兰·毕克塔依尔 《畜禽业》 2025年第4期15-17,共3页
伊犁河谷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其多胎肉羊产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冬季的严寒气候对多胎肉羊的生长、繁殖及健康状况产生了不利影响。通过分析伊犁河谷多胎肉羊越冬管理的现... 伊犁河谷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其多胎肉羊产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冬季的严寒气候对多胎肉羊的生长、繁殖及健康状况产生了不利影响。通过分析伊犁河谷多胎肉羊越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升该地区多胎肉羊越冬管理水平、保障肉羊产业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肉羊 越冬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胎萨福克母羊体重与体尺的通径分析与回归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国智 李国保 +3 位作者 刘悦 司建军 李静 杨华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为了研究多胎萨福克羊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筛选与绵羊周岁体重相关的体尺指标,本研究以300只多胎萨福克母羊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周岁体重(Y)、体高(X_(1))、体长(X_(2))、胸围(X_(3))、胸深(X_(4))、胸宽(X_(5))、管围(X_(6)),对体重和体... 为了研究多胎萨福克羊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筛选与绵羊周岁体重相关的体尺指标,本研究以300只多胎萨福克母羊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周岁体重(Y)、体高(X_(1))、体长(X_(2))、胸围(X_(3))、胸深(X_(4))、胸宽(X_(5))、管围(X_(6)),对体重和体尺各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通过通径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周岁多胎萨福克母羊的体高、体长、胸围、胸深、胸宽、管围与体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性最强;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胸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胸宽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最大;体尺指标对体重的回归方程为Y=0.113X_(1)+0.149X_(2)+0.462X_(3)+0.086X_(4)+0.073X_(5)-0.823X_(6)-6.894,胸围指标对体重的回归系数呈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在多胎萨福克母羊的选育过程中要重视胸围的选择,以提高母羊的体重,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福克羊 体重 体尺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多胎多羔性状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正委 叶凯文 +8 位作者 赵月军 李超程 熊明福 刘亚星 李健 李云蕾 王权锋 董红 张永生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5期48-51,共4页
多胎多羔性状是羊的繁殖性能中重要的遗传特征,对于提升羊肉和羊毛产业的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近年,随着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转录组学及单细胞技术的发展,羊的多胎多羔性状的分子机制逐渐被揭示。该文综述了目前关于羊的多胎多羔... 多胎多羔性状是羊的繁殖性能中重要的遗传特征,对于提升羊肉和羊毛产业的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近年,随着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转录组学及单细胞技术的发展,羊的多胎多羔性状的分子机制逐渐被揭示。该文综述了目前关于羊的多胎多羔性状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涵盖了遗传学、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及基因编辑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特别是多胎多羔性状的相关基因、候选基因及其调控网络。通过深入探讨这些技术的研究成果,该文为羊的多胎多羔性状的精准育种及高效扩繁提供理论依据,并展望未来技术在这一领域的潜力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 育种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7
作者 卞雯 周文君 +7 位作者 吴天晨 朱培静 陈一诺 原鹏波 王学举 王颖 魏瑗 赵扬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2-598,共7页
目的:比较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 diamniotic,MCDA)双胎妊娠选择性减胎和自发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ngle intrauterine fetal demise,sIUFD)后的存活儿妊娠结局,并探索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21年8月北京大学第... 目的:比较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 diamniotic,MCDA)双胎妊娠选择性减胎和自发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ngle intrauterine fetal demise,sIUFD)后的存活儿妊娠结局,并探索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21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19例MCDA双胎妊娠中一胎宫内死亡病例,根据胎死方式分为自发sIUFD组(120例)和选择性减胎组(99例),采集孕期母体情况、宫内死亡胎儿情况和妊娠结局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自发sIUFD组和选择性减胎组的存活儿活产率分别为85.0%及81.8%,存活儿总围生期存活率则分别为73.3%及8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自发sIUFD组相比,选择性减胎组的分娩孕周更大,<37周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和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更低。以分娩孕周为结局变量,采用Cox回归分析发现,胎死方式并非影响存活儿分娩孕周的风险因素,而妊娠期高血压和胎死孕周为影响存活儿分娩孕周的独立风险因素;分别以是否出现<37周早产、存活儿宫内死亡和新生儿颅脑B超异常为结局变量,采用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胎死方式、胎死孕周、死胎位置和胎儿并发症等为影响上述存活儿结局的独立风险因素;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将上述风险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与单因素分析相同。结论:对于存在严重双胎并发症的MCDA双胎妊娠患者,进行选择性减胎术后的存活儿预后更好,积极的宫内干预治疗对于改善存活儿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 死宫内 选择性减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剩余采食量的多胎细毛羊在80~160日龄的饲料效率及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8
作者 王许 哈尼克孜·吐拉甫 +9 位作者 黄俊成 刘武军 陶维昆 林长春 李鹏飞 董桂花 闫娜娜 王博 吴伟伟 郑文新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061-6071,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多胎细毛羊在80~160日龄的生长发育特征、饲料效率及其剩余采食量(RFI)的变化规律与相关性,并进一步比较不同RFI的多胎细毛羊的差异。试验群体包括139只健康的多胎细毛羊公羔,进行标准化单栏饲养。羊只在56日龄断奶,试验... 本试验旨在探究多胎细毛羊在80~160日龄的生长发育特征、饲料效率及其剩余采食量(RFI)的变化规律与相关性,并进一步比较不同RFI的多胎细毛羊的差异。试验群体包括139只健康的多胎细毛羊公羔,进行标准化单栏饲养。羊只在56日龄断奶,试验分为过渡期(14 d)、预试期(10 d)和正试期(80 d)。在正试期内,每日记录采食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并每20 d记录体重(BW)及体尺数据,用以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和饲料转化率(FCR)等。根据个体RFI的平均值(80~160日龄)和标准差(SD)将试验羊群分为3组,分别为高RIF组(RFI>平均值+0.5SD,40只)、中RFI组(平均值-0.5SD≤RFI≤平均值+0.5SD,59只)和低RFI组(RFI<平均值-0.5SD,40只)。结果显示:1)在80~160日龄,多胎细毛羊的ADG为0.30 kg,FCR为5.11,ADFI为1.53 kg,代谢体重(MBW)为13.18 kg。随着日龄增长,BW及体尺逐渐增加,其变异系数逐渐降低。2)BW、体长(BL)、体高(BH)、胸围(ChC)等性状在对应的日龄阶段内与RFI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P<0.05或P<0.01)。RFI与ADG及ADFI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与FCR无显著相关(P>0.05)。同时,管围(CaC)、阴囊围(SC)与ChC、BH在不同日龄阶段与RFI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3)分组比较显示,全期低RFI组的RFI、ADFI和FCR均显著低于中RFI组(P<0.05),中RFI组显著低于高RFI组(P<0.05)。部分生长性状(如BH、BL、ChC和CaC)在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十字部高(WH)、胸宽(CW)、腰角宽(HW)及SC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与传统的FCR相比,以RFI作为评价指标不仅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饲料效率,还有助于合理调控动物的采食量。然而,动物的采食行为受到环境因素、个体生理特征以及饲粮品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采食量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毛羊 剩余采食量 饲料转化率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于胎龄儿构建目的印记基因的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方法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9
作者 俞可欣 王潇 +7 位作者 肖慧 刘仁超 吴冰冰 程国强 王来栓 胡黎园 董欣然 杨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09,I0002,共9页
背景小于胎龄儿(SGA)是围产期不良结局、生长发育迟缓、神经认知发育障碍的高危人群。在其遗传病因中,除了10%左右的单基因及染色体异常,印记区域/基因缺陷也是重要遗传病因之一。目的采用全基因组甲基化芯片检测,基于目的印记基因panel... 背景小于胎龄儿(SGA)是围产期不良结局、生长发育迟缓、神经认知发育障碍的高危人群。在其遗传病因中,除了10%左右的单基因及染色体异常,印记区域/基因缺陷也是重要遗传病因之一。目的采用全基因组甲基化芯片检测,基于目的印记基因panel,建立一套可应用于临床的数据分析流程,并应用于常规高通量测序检测阴性的SGA患儿,分析其印记基因/区域缺陷。设计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基于中国新生儿基因组计划(CNGP)队列,纳入2020年7~12月临床外显子检测结果阴性的SGA患儿作为病例组,以1∶1的比例行性别及胎龄匹配适于胎龄儿(AGA)作为对照组,采用Methylation 850K阵列进行全基因组甲基化检测。重点分析由269个印记基因组成的目的印记基因panel。利用AGA样本建立稳健的甲基化水平基线,逐个检测SGA个体的目的印记区域/基因甲基化水平,建立甲基化异常值检测分析流程,并使用甲基化特异性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S-MLPA)和焦磷酸测序对发现的差异甲基化区域(DMR)进行验证。主要结局指标SGA印记基因/区域中的DNA甲基化水平。结果SGA 50例,AGA 48例。患儿目的印记基因甲基化水平与AGA基线逐个比较后,在5例SGA中发现了3个既往已报道与SGA相关的DMR,其中3例检测到15q11.2-DMR(SNORD116、SNORD115、SNRPN、PWRN1、NDN基因),其中1例DMR区域在MS-MLPA的检测范围内,诊断为Prader Willi综合征。2例检测到20q13.12-DMR(L3MBTL1基因),其中1例同时检测到了7q34-DMR(SVOPL基因)。15q11.2-DMR使用MS-MLPA进行验证,20q13.12-DMR及7q34-DMR位点甲基化改变进行焦磷酸验证。结论构建的基于目的印记基因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流程,在SGA患儿中检测到3个与SGA相关的DMR,其中1例明确诊断。针对15q11-13区域的甲基化位点的分析,拓宽了该区域与SGA相关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甲基化 小于龄儿 差异甲基化区域 印记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胎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研究进展
10
作者 关木馨 王宇 +3 位作者 朱梦一 刘洋 张蓓 吴效科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100,共5页
早期先兆流产病因复杂,发生率具有显著升高趋势,临床治疗较为复杂,若失治误治,则会加大不良妊娠的风险。寿胎丸善治孕妇胎元不固及胎萎不长,保胎优势显著,其组方味少效专,喻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理,并具肝肾阴阳兼顾、气血冲任相... 早期先兆流产病因复杂,发生率具有显著升高趋势,临床治疗较为复杂,若失治误治,则会加大不良妊娠的风险。寿胎丸善治孕妇胎元不固及胎萎不长,保胎优势显著,其组方味少效专,喻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理,并具肝肾阴阳兼顾、气血冲任相资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方中药物可影响妊娠结局,预防和治疗先兆流产。在保胎机理方面寿胎丸作为中药复方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作用,能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子宫蜕膜蛋白表达、提高性激素水平、平衡炎症微环境、改善滋养细胞功能、介导水通道蛋白、调控细胞自噬、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焦亡及铁死亡等,机制清晰,作用明确,证实了寿胎丸的保胎作用。在临床研究中寿胎丸既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又可用于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等并发症,此外,同西药联合应用,更有增效减毒,未病先防的作用。从组方探析、药理学研究、保胎机理、临床研究四方面阐述寿胎丸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以期为保胎药物的研发以及为科学认识、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 早期先兆流产 研究进展 综述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粪性腹膜炎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的结局探讨
11
作者 吴莹 任红霞 +4 位作者 吴晓霞 赵宝红 靳园园 刘文跃 赵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1-355,共5页
目的探讨胎粪性腹膜炎(meconium peritonitis,MP)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的结局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24年7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1例MP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分为产前产... 目的探讨胎粪性腹膜炎(meconium peritonitis,MP)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的结局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24年7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1例MP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分为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组(27例)和产前产后非一体化诊治组(54例),比较两组患儿术前及术中一般资料、住院时间、病理类型、手术方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将所有MP患儿按照临床结局分为放弃/死亡组(21例)和存活组(60例),将一体化诊治作为自变量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对MP预后的影响。结果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组术前C反应蛋白水平、放弃/死亡人数分别为0.50(0.50,2.37)g/L、2例(7.04%),低于非一体化诊治组的9.91(2.07,25.84)g/L、19例(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7)。放弃/死亡组和存活组在是否接受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P=0.007)、病理分型(P=0.022)、术后并发短肠综合征(P=0.018)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OR=5.951,95%CI:1.175~30.144,P=0.031)为MP患儿预后较好的保护因素;合并短肠综合征(OR=0.199,95%CI:0.053~0.744,P=0.016)为MP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可有效控制MP的病情进展,降低放弃/死亡的发生率,对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性腹膜炎 围产期 疾病管理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治疗结果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受孕孕妇母胎依恋发展轨迹分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宋丹妮 蒲丛珊 +5 位作者 王义婷 胡双 朱蓉 何瑾 赵纯 单春剑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1-716,共6页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受孕孕妇母胎依恋发展轨迹分型及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制订相关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12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受孕的2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受孕孕妇母胎依恋发展轨迹分型及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制订相关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12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受孕的2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母胎依恋关系量表分别于研究对象妊娠10~14周、22~26周、34~38周进行调查,利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256例孕妇完成调查,其母胎依恋发展轨迹分为3个类别,分别是中依恋-上升型(65.2%)、低依恋-持续型(7.8%)、高依恋-平稳型(27.0%)。孕次、不良妊娠史、不孕原因、生育动机主要来源是辅助生殖受孕孕妇母胎依恋发展轨迹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辅助生殖受孕孕妇母胎依恋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制订提高辅助生殖受孕孕妇母胎依恋水平的干预措施,提高孕妇妊娠质量,促进母儿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依恋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甲胎蛋白胃癌生物学特征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雨清 马玲 束永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02-1210,共9页
胃癌的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中国因胃癌导致的疾病负担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死亡率在国内恶性肿瘤中排第3位。产甲胎蛋白胃癌(alpha⁃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 cancer,AFPGC)以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胃癌的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中国因胃癌导致的疾病负担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死亡率在国内恶性肿瘤中排第3位。产甲胎蛋白胃癌(alpha⁃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 cancer,AFPGC)以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异常升高或肿瘤组织免疫组化AFP阳性为特征,占国内胃癌的2.3%~4.6%。AFPGC较一般胃癌更易发生远处转移尤其是肝转移,预后更差,当前尚无规范的治疗指南,主要依赖传统的胃癌治疗方法。已有一些研究正在探索这一类型恶性肿瘤与一般胃癌发生发展的差异,以及相关临床特征和治疗疗效。文章围绕国内外关于AFPGC生物学特性、临床病理特征及当前治疗探索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甲蛋白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治疗 抗血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猪死胎和木乃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4
作者 周泰增 杨祎挺 +5 位作者 朱悦华 钱洪喜 刘一辉 甘麦邻 朱砺 沈林園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1241,共11页
旨在鉴定大白母猪初胎的死胎和木乃伊性状相关候选基因与遗传标记。本研究采用“中芯一号”50K SNP芯片对1805头大白母猪进行全基因组基因分型,经过数据结果的过滤与筛选,结合初胎死胎数和木乃伊数的表型数据,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旨在鉴定大白母猪初胎的死胎和木乃伊性状相关候选基因与遗传标记。本研究采用“中芯一号”50K SNP芯片对1805头大白母猪进行全基因组基因分型,经过数据结果的过滤与筛选,结合初胎死胎数和木乃伊数的表型数据,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研究结果表明,有24个SNPs与初胎死胎数、18个SNPs与木乃伊性状显著相关,并注释得到34个候选基因。其中,25个基因与死胎性状相关(如SIL1、FSTL4、DHX38、PLK2、PDE 4D等),9个基因与木乃伊性状相关(如LRRTM4、ERC2、ARHGEF3、U 6等)。通过猪QTL数据库(Pig QTLdb)进行比对分析发现,部分候选基因位于已有文献报道的与死胎和木乃伊性状相关的基因区域内,且显著SNPs存在连锁现象。GO和KEGG富集分析揭示了显著SNPs的上、下游注释基因与免疫反应、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凋亡与分裂以及疾病的产生等过程密切相关。此项研究筛选了大白猪群体的初胎死胎和木乃伊性状相关候选基因,并为分子育种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木乃伊 GWAS SNP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寄生水煎液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安胎作用的研究
15
作者 刘瑶 史银玥 +2 位作者 崔瑛 李玲玲 冯志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0-801,共12页
目的探讨桑寄生水煎液对先兆流产大鼠的安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SPF级雌雄比例为2∶1的SD大鼠合笼后,将48只孕鼠分为正常组、先兆流产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桑寄生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阳性对照组给予灌胃3.02 mg/kg的... 目的探讨桑寄生水煎液对先兆流产大鼠的安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SPF级雌雄比例为2∶1的SD大鼠合笼后,将48只孕鼠分为正常组、先兆流产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桑寄生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阳性对照组给予灌胃3.02 mg/kg的地屈孕酮,桑寄生水煎液低剂量、桑寄生水煎液中剂量、桑寄生水煎液高剂量分别给予2.5、5、10 g/kg桑寄生水煎液灌胃,正常组和先兆流产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10 d。第10天灌胃相应药液后,除正常组,其余各组灌胃3.75 mg/kg的米非司酮混悬液,观察桑寄生对阴道出血率、流产率等的影响;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sing hormone,LH)、雌激素(estrogen,E)、孕酮(progesterone,P)、睾酮(testosterone,T)、芳香化酶(aromata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大鼠卵巢E、P含量;免疫荧光法观察孕鼠子宫蜕膜组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CD31)阳性表达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米非司酮造模后,各组孕鼠阴道出血率和流产率均极显著升高,桑寄生治疗组能够有效降低大鼠的阴道出血率和流产率,能够升高血清E、P、VEGF和卵巢E、P的含量(P<0.05),降低血清LH含量、维持FSH的分泌,增强蜕膜组织中ER、PR、VEGFR2、CD31的表达活性。结论桑寄生水煎液对先兆流产大鼠有明显的安胎作用,作用机制与调整子宫上游HPG轴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P/PR/VEGF/VEGFR2、E/ER/VEGF/VEGFR2通路的下游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寄生 先兆流产 功效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孕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下返包胎面加筋挡土墙结构抗震性能模型试验研究
16
作者 马滨 王丽艳 +3 位作者 吉文炜 吴晗 蔡晓光 王炳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92-2804,共13页
为促进模块式废旧轮胎挡土墙在高烈度地震区域推广应用,提出返包胎面加筋挡土墙结构。基于土与结构动力相似比关系,设计返包胎面加筋挡土墙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考虑不同返包方式、轮胎间绑扎模式、基础埋深和加筋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促进模块式废旧轮胎挡土墙在高烈度地震区域推广应用,提出返包胎面加筋挡土墙结构。基于土与结构动力相似比关系,设计返包胎面加筋挡土墙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考虑不同返包方式、轮胎间绑扎模式、基础埋深和加筋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强震下的返包胎面加筋挡土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墙体加速度、侧向位移与墙背动土压力等动力响应特征,并与格栅条带式加筋胎面挡土墙以及传统挡土墙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揭示了影响返包墙体抗震性能的关键控制因素,得出返包无回折-全绑扎模式下的胎面挡土墙抗震性能最优。相较于基础埋深,加筋长度提升墙体抗震性能更显著。建立了格栅动应变与墙体局部变形的关系,形成了基于侧向位移的墙体设计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挡土墙 返包方式 绑扎模式 基础埋深 加筋长度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徐灵胎《咳论》学术思想发微
17
作者 汪天青 王宁 +1 位作者 杨智鑫 董宝强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33,共4页
通过比较历代名家对《咳论》中肺咳与五脏咳的认识,梳理经络之间的联系,结合徐灵胎的相关主张及《内经》有关内容,探讨发现咳嗽的产生多在于肝肺胃三者气机逆乱,而其根源在于寒热失宜而肝肺胃失其所养。针对于此,徐灵胎提出以清润为主,... 通过比较历代名家对《咳论》中肺咳与五脏咳的认识,梳理经络之间的联系,结合徐灵胎的相关主张及《内经》有关内容,探讨发现咳嗽的产生多在于肝肺胃三者气机逆乱,而其根源在于寒热失宜而肝肺胃失其所养。针对于此,徐灵胎提出以清润为主,施以清降之法,使气从以顺,升降相得,从根源上恢复三者的平衡而使咳嗽自解。面对现代多饮食无节伤于脾胃,起居无常等伤于肝的现象,为临床部分内伤咳嗽的辨治提供理论借鉴,丰富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论》 徐灵 清浊 气机升降 肝肺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属动物双胎妊娠的诊断及处置研究进展
18
作者 付诗懿 李靖 +7 位作者 杨洛 韦力煣 于杰 曲洪磊 朱怡平 刘亦婷 王子璇 刘波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15-4525,共11页
马属动物双胎妊娠主要来源于多次排卵导致的异卵双胎,易受品种、年龄、繁殖状态及季节等因素影响。部分品种如纯血马、加泰罗尼亚驴、猛犸驴的排双卵概率较高,老龄母马及空怀母马的双胎发生率亦较高。季节变化也会影响母马繁殖活跃度,... 马属动物双胎妊娠主要来源于多次排卵导致的异卵双胎,易受品种、年龄、繁殖状态及季节等因素影响。部分品种如纯血马、加泰罗尼亚驴、猛犸驴的排双卵概率较高,老龄母马及空怀母马的双胎发生率亦较高。季节变化也会影响母马繁殖活跃度,从而影响双胎妊娠发生率。双胎妊娠可导致马属动物发生流产、难产、新生驹死亡等问题,造成繁殖资源的浪费及马、驴产业的经济损失。因此,早期诊断与及时处置对提高马属动物产单胎存活率至关重要。双胎妊娠的最佳诊断时间为妊娠第14~16天,直肠超声是首选方法,能准确区分胚泡与子宫内膜囊肿。针对不同妊娠阶段,可采取相应的处置策略。妊娠<16 d时,人工手动减胎(胚泡破碎法)成功率最高,适用于单侧或双侧固定的双胎。妊娠第28~32天,可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抽吸术,减少对剩余胚胎的影响。妊娠>35 d后,胎儿器官发育逐渐成熟,常用的方法包括振荡法、胸腔按压术、颅颈脱位术及药物引产。对于妊娠晚期双胎妊娠的处置策略选择,应综合考虑母马健康、繁殖计划及术后监管,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笔者综述了马属动物双胎妊娠的来源、影响因素、诊断方法及处置策略,旨在提升兽医从业人员对双胎妊娠的认知,优化繁殖管理,减少双胎妊娠带来的损失,提高单胎存活率,进而促进马、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属动物 妊娠 诊断方法 处置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荒漠藜科一年生牧草散枝猪毛菜的胎萌特性
19
作者 芦娟娟 刘文雅 谭敦炎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1-838,共8页
为了解析荒漠植物胎萌特性及其生态适应意义,本研究以新疆北部荒漠藜科一年生牧草散枝猪毛菜(Salsola brachiata)为研究材料,观测了该物种在不同生境(沙漠、砾漠和盐漠)中2个萌发季(秋季和春季)的胎萌特性。结果表明:散枝猪毛菜在不同... 为了解析荒漠植物胎萌特性及其生态适应意义,本研究以新疆北部荒漠藜科一年生牧草散枝猪毛菜(Salsola brachiata)为研究材料,观测了该物种在不同生境(沙漠、砾漠和盐漠)中2个萌发季(秋季和春季)的胎萌特性。结果表明:散枝猪毛菜在不同生境中均存在春季胎萌,但并未见秋季的胎萌。春季胎萌的条件是春季融雪时母株上具宿存果实且这些宿存果实可被积雪覆盖;在观测样点中,春季胎萌时间持续约为一个月,胎萌百分率达46.6%。本研究证实了散枝猪毛菜的胎萌特性依赖于荒漠春季融雪时短暂的高湿环境,是该物种为适应新疆北部荒漠不可预测降水条件形成的一种特殊萌发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 藜科 散枝猪毛菜 种子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石墨适配体传感器结合酶信号放大检测甲胎蛋白
20
作者 张凤娇 贾超凡 +4 位作者 徐新秋 闫业浩 公维磊 张凯 魏胤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利用纳米石墨-适配体传感器结合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 I)信号放大策略检测了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通过将纳米石墨(NG)和DNase I加入到适体(aptamer)溶液中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荧光传感器NG/Aptamer。加入AFP后,AFP/aptamer复合物的形... 利用纳米石墨-适配体传感器结合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 I)信号放大策略检测了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通过将纳米石墨(NG)和DNase I加入到适体(aptamer)溶液中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荧光传感器NG/Aptamer。加入AFP后,AFP/aptamer复合物的形成导致aptamer从NG表面脱离,随后aptamer被DNase I分解,目标AFP被释放出来进行新一轮循环,从而实现了检测信号的明显放大。在最佳条件下,AFP浓度在3~150 pg·m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556 pg·mL^(-1)。此外,所开发的传感器对AFP具有高度特异性,不会受到其他结构类似物质的干扰。该传感器也可应用于人血清样本中AFP的检测,回收率为95.1~1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石墨 蛋白 适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