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靶点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安琪 赵佩然 +2 位作者 赵玉强 王锐 杨婧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9-1465,共7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肝脏疾病,是肝癌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然而,NAFLD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被完全阐明,且尚无特异性的有效治疗措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是一类重要的核转录因子,主要通过激活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肝脏疾病,是肝癌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然而,NAFLD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被完全阐明,且尚无特异性的有效治疗措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是一类重要的核转录因子,主要通过激活胆固醇、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合成及摄取的相关基因来维持体内脂质代谢的平衡,是治疗代谢性疾病的靶点。本文对SREBP参与NAFLD发病机制的最新进展以及SREBP靶向治疗NAFLD的最新证据进行综述。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研究发现SREBP抑制与自噬受损共同引发肝损伤。因此,过度抑制脂肪生成对NAFLD的治疗可能起反作用。总体而言,SREBP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NAFLD治疗靶点,其对脂质代谢的分子机制受多种因素的调控,而这些因素正在被深入探索和分析,对NAFLD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质 脂肪生成 炎症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 NS5A通过抑制p-AMPK并上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及HMG-CoA还原酶促进小鼠肝细胞胆固醇合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娟娟 刘强 乔玲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52-1160,共9页
已有研究证明,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可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本文报告,HCV NS5A刺激肝细胞胆固醇合成,引起脂代谢失调,促进肝脂肪变性。首先,我们构建了由小鼠甲胎蛋白增强子和小鼠白蛋白启动子驱动的NS5A及NS5A domain... 已有研究证明,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可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本文报告,HCV NS5A刺激肝细胞胆固醇合成,引起脂代谢失调,促进肝脂肪变性。首先,我们构建了由小鼠甲胎蛋白增强子和小鼠白蛋白启动子驱动的NS5A及NS5A domainⅠ、Ⅱ和Ⅲ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成病毒颗粒后通过尾静脉注射感染小鼠。小鼠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及肝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揭示,与模拟注射对照及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慢病毒颗粒处理小鼠比较,NS5A慢病毒颗粒处理小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肝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多。免疫组化和RTq PCR分析显示,胆固醇合成的关键调节酶HMG-CoA还原酶(HMGCR)在NS5A慢病毒处理的小鼠肝内表达显著升高。蛋白质印迹结果证明,与模拟注射及EGFP慢病毒颗粒处理的小鼠比较,NS5A慢病毒颗粒处理的小鼠肝细胞磷酸化的腺苷一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水平明显降低,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及其靶基因HMGCR的水平显著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NS5A domainⅡ慢病毒颗粒处理的小鼠肝细胞p-AMPK、SREBP-2和HMGCR表达水平与全长NS5A慢病毒处理的小鼠相似。上述结果提示,HCV NS5A蛋白可通过抑制AMPK磷酸化激活,上调SREBP-2而促进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R的表达,从而促进小鼠肝细胞胆固醇合成。上述结果还提示,NS5A domainⅡ可能是全长NS5A蛋白调节HMGCR基因表达的有效片段。总之,本研究证明,HCV NS5A可引起胆固醇代谢紊乱,这可能是慢性HCV感染引起肝脂肪变性的机制之一。很遗憾,在本研究中,尚未测定SREBP-1的靶基因乙酰Co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的表达,相关实验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非结构蛋白5 A 胆固醇合成/HMG-CoA还原酶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信号通路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被引量:9
3
作者 兰佳欣 付常振 刘庆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4-1020,共7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以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脂毒性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获得性代谢综合征。最新研究表明,NAFLD向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进展时,肝内胆固醇积累可能较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以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脂毒性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获得性代谢综合征。最新研究表明,NAFLD向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进展时,肝内胆固醇积累可能较甘油三酯更具有细胞毒性风险。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2,SREBP2)是脂质代谢重要的核转录因子之一,主要调控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和体内平衡。SREBP2及其靶基因调控的胆固醇异常是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认识SREBP2信号通路中,上下游各因素的表达调控作用与NAFLD发病机制之间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受SREBP2调控表达的靶基因的特点,着重介绍SREBP2调控胆固醇体内合成与平衡的信号通路与NAFLD发病机制之间关系,为研究和指导治疗NAFLD及其代谢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 胆固醇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基因对高寒草原饲养西门塔尔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4
作者 李新淼 王圆圆 +5 位作者 HESHUOTE Mailisi 白玉廷 包音都古荣·金花 呼格吉勒图 敖日格勒 薛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51-658,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基因对高寒草原饲养西门塔尔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其今后繁育中优良遗传基因的保留提供基础数据。试验使用血液样品来自高寒草原饲养的30头18月龄澳洲进口纯种西门塔尔公牛。利用... 本试验旨在研究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基因对高寒草原饲养西门塔尔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其今后繁育中优良遗传基因的保留提供基础数据。试验使用血液样品来自高寒草原饲养的30头18月龄澳洲进口纯种西门塔尔公牛。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液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血液SREBP-1基因相对表达量,并对SREBP-1基因进行测序。结果表明:高寒草原饲养的纯种西门塔尔牛血液共测得36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是棕榈酸(12.57%)、硬脂酸(21.76%)、油酸(22.11%)和亚油酸(29.53%)。血液SREBP-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呈正相关(P>0.05)。血液SREBP-1基因相对表达量对西门塔尔牛血液脂肪酸中的肉豆蔻酸、肉豆蔻油酸、棕榈酸、亚油酸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以及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MUFA/SFA)、C14指数、C16指数、C18指数和伸长指数有显著性影响(P<0.05)。SREBP-1基因在第5内含子84 bp处有插入缺失多态性,表现为LL和LS基因型;SREBP-1基因的LL和LS基因型对脂肪酸组成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由此可见,SREBP-1基因可以作为高寒草原饲养下西门塔尔牛品种培育和评估的重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原饲养 西门塔尔牛 血液脂肪酸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龙波 田章林 +2 位作者 熊密 董语涵 魏有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8-635,共8页
目的:探讨血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2,SREBP-2)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入住的134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4名健康体检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nzyme-linke... 目的:探讨血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2,SREBP-2)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入住的134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4名健康体检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SERBP-2浓度,并依据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和是否合并糖尿病进行亚组分析。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分析血清SREBP-2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使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的90 d功能预后,并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的血清SREBP-2浓度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SREBP-2是否与脑梗死预后相关。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清SREBP-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72.60(57.50,83.35)ng/mL vs.86.80(77.20,97.90)ng/mL,P=0.000]。血清SREBP-2浓度识别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人群的曲线下面积为0.782(P=0.000)。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血清SREBP-2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P=0.003,P=0.000)。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清SREBP-2高于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P=0.021)。血清SREBP-2浓度与入院NIHSS评分无相关性(P>0.05)。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组血清SREBP-2浓度较预后不良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REBP-2浓度与脑梗死90 d功能预后无关(OR=1.016,95%CI=0.991~1.042,P=0.205)。结论:血清SREBP-2浓度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下降。血清SREBP-2对识别脑梗死患者与健康人群具有一定的效能。然而,血清SREBP-2浓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 急性脑梗死 血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异常表达与心室重构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陆军 宣鸿燕 李伟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 研究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1,SIRT1)的异常表达与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目的 研究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1,SIRT1)的异常表达与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20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发生心室重构将研究组患者分为心室重构组38例和非心室重构组162例。检测并比较患者血清H-FABP、SIRT1表达水平,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H-FABP、SIRT1表达水平与心室重构的关系,用ROC曲线分析血清H-FABP、SIRT1诊断心室重构的价值,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心室重构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血清H-FA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SIR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心室重构组血清H-FAB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室重构组,SIRT1水平显著低于非心室重构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FABP水平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负相关(r=-0.569,P=0.001),血清SIRT1水平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511,P=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H-FABP、SIRT1水平诊断心室重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2(95%CI:0.821~0.933)、0.848(95%CI:0.786~0.89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FABP是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OR=1.848,95%CI:1.068~3.262,P=0.032),SIRT1是保护因素(OR=0.687,95%CI:0.409~0.935,P=0.015)。结论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清H-FABP异常高表达,SIRT1异常低表达,表达水平与心室重构严重程度呈相关性,是导致心室重构的影响因素,且对心室重构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 心肌缺血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在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马萍 彭颖 +1 位作者 杨静玉 李晓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00-906,共7页
酒精性脂肪肝(AFLD)为酒精性肝损伤的最初症状,对其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AFLD的预防和治疗。迄今研究发现,AFLD的发生发展主要与细胞色素P450 2E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腺苷酸活... 酒精性脂肪肝(AFLD)为酒精性肝损伤的最初症状,对其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AFLD的预防和治疗。迄今研究发现,AFLD的发生发展主要与细胞色素P450 2E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去乙酰化酶1、脂联素和胰岛素等通路相关。研究发现,酒精及代谢产物乙醛直接或间接抑制PPARα和AMPK并激活SREBP蛋白通路,导致肝脂质代谢紊乱、脂肪酸氧化能力降低和脂质堆积,最终形成AFLD。此外,本综述对这3个蛋白作为AFLD治疗靶点的治疗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疾病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PPARΑ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结合蛋白AUF1调控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其在肝癌中的潜在作用
8
作者 吴莎莎 黄顺梅 +3 位作者 韩群花 贾梦源 罗岁岁 朱丽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6-1076,共11页
目的:观察RNA结合蛋白AU富集元件RNA结合因子1(AU-rich element RNA-binding factor 1,AUF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并探讨AUF1通过调控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对HCC进展可能产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目的:观察RNA结合蛋白AU富集元件RNA结合因子1(AU-rich element RNA-binding factor 1,AUF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并探讨AUF1通过调控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对HCC进展可能产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含99例HCC样本和95例相应癌旁组织样本的组织芯片中AUF1的表达。使用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和验证AUF1表达与HCC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用siRNA敲减人肝母细胞瘤HepG2细胞中AUF1的表达,分析细胞表型改变,并进行转录物组和TMT定量蛋白质组分析,筛选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探讨其与HCC进展和预后的潜在关系。结果:HCC组织中AUF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HCC进展和不良生存预后相关。AUF1的敲减使得HepG2细胞活力减弱,凋亡增加。转录物组和蛋白质组联合分析显示,AUF1敲减后HepG2细胞中羧酸酯酶3(carboxylesterase 3,CES3)、纤维蛋白原γ链(fibrinogen gamma chain,FGG)和4-羟基-2-氧戊二酸醛缩酶1(4-hydroxy-2-oxoglutarate aldolase 1,HOGA1)表达上调,而核纤层蛋白B受体(lamin B receptor,LBR)、核黄素激酶(riboflavin kinase,RFK)、甾醇O-酰基转移酶1(sterol O-acyltransferase 1,SOAT1)和TWIST邻位子(TWIST neighbor,TWISTNB)表达下调。GEPIA和UALCAN临床数据分析提示,这些代谢相关基因在HCC中呈现相反的表达趋势。结论:AUF1在HCC中高表达,并可能通过调控一系列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参与HCC进展并导致患者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富集元件RNA结合因子1 肝细胞癌 HEPG2细胞 代谢调控 转录物组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敏感器SCAP功能失调通过上调P2X7受体表达促进THP-1源性巨噬细胞炎症小体活化 被引量:3
9
作者 伍莎莎 欧阳南 +1 位作者 何泉 周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327-1332,共6页
目的探讨胆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cleavage-activating protein,SCAP)功能失调促进THP-1源性巨噬细胞炎症小体活化及IL-1β成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基因转染方法在THP-1源性... 目的探讨胆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cleavage-activating protein,SCAP)功能失调促进THP-1源性巨噬细胞炎症小体活化及IL-1β成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基因转染方法在THP-1源性巨噬细胞中过表达SCAP,结合使用P2X7受体(P2X7 receptor,P2X7R)激动剂ATP(5 mmol/L)或抑制剂A438079(100μmol/L)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将细胞分为:(1)对照组、(2)ATP处理组、(3)A438079处理组、(4)ATP+A438079组、(5)过表达SCAP组、(6)过表达SCAP+ATP组、(7)过表达SCAP+A438079组、(8)过表达SCAP+ATP+A438079组。RTPCR检测过表达SCAP以及激动或抑制P2X7R对P2X7R、pro-IL-1β、NLRP3、pro-caspase-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P2X7R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CAP、pro-IL-1β、NLRP3、caspase-1(p20)以及培养上清中IL-1β的蛋白水平。同一实验在细胞水平重复4次。结果 (1)过表达SCAP组与对照组比较,其pro-IL-1β、P2X7R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细胞表面P2X7R表达明显上调。(2)P2X7R激动剂ATP与抑制剂A438079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SCAP及P2X7R m RNA表达无影响(P>0.05)。P2X7R激动剂ATP能够显著促进THP-1源性巨噬细胞pro-IL-1βm RNA表达(P<0.05),在过表达SCAP基础上激动P2X7R能够进一步激活pro-IL-1β基因转录(P<0.01),同时显著促进细胞内pro-IL-1β剪切成熟并向细胞外分泌(P<0.01),抑制P2X7R活性并不影响过表达SCAP致pro-IL-1β表达上调的作用,但将减少上清中成熟IL-1β的含量。过表达SCAP并不影响NLRP3及caspase-1表达(P>0.05),但在过表达SCAP基础上充分激动P2X7R将显著上调NLRP3及caspase-1基因及蛋白水平(P<0.01),上述变化能够被P2X7R抑制剂A438079抵消。结论胆固醇敏感器SCAP功能失调能够促进THP-1源性巨噬细胞内pro-IL-1β表达,同时通过上调细胞表面P2X7R表达激活NLRP3炎症小体,促进pro-IL-1β成熟及其向细胞外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 IL-1Β 炎症 P2X7R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C28蛋白激酶调节亚基2对卵巢癌A2780细胞丝足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倩玲 董梦梦 +6 位作者 易祎 胡锦辉 张米妮 朱琳 黄石榴 孙贤青 袁成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8-623,共6页
目的探讨CDC28蛋白激酶调节亚基2(CKS2)对A2780细胞丝足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的sh RNA敲除A2780细胞的CKS2基因,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丝足的变化;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A2780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 目的探讨CDC28蛋白激酶调节亚基2(CKS2)对A2780细胞丝足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的sh RNA敲除A2780细胞的CKS2基因,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丝足的变化;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A2780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CKS2敲除对CDC42两种剪接变异体(CDC42-V1和CDC42-V2)表达的影响,以及不同卵巢癌标本中CKS2、CDC42-V1和CDC42-V2剪接变异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CKS2表达抑制后,A2780细胞丝足明显减少,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0.05),CDC42-V1 m RNA表达降低,而CDC42-V2 m RNA表达升高(P<0.05)。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卵巢癌组织标本中CKS2及CDC42-V1的表达高于对应的正常卵巢组织,而CDC42-V2的表达低于对应的正常卵巢组织(P<0.05)。结论 CKS2通过调控CDC42的选择性剪接而影响细胞丝足的形成,进而影响卵巢癌细胞A2780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C28蛋白激酶调节亚基2 CDC42 GTP结合蛋白质 卵巢肿瘤 伪足 选择性剪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变性肝细胞胆固醇代谢及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汪晓红 范竹萍 +1 位作者 邱德凯 曾民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变性肝细胞胆固醇代谢及合成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以软脂酸诱导正常成人肝细胞株L-02脂肪变性,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分别于实验第3、6天收集细胞,同期设不含软脂酸培养的细胞作对照。试剂盒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 目的探讨脂肪变性肝细胞胆固醇代谢及合成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以软脂酸诱导正常成人肝细胞株L-02脂肪变性,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分别于实验第3、6天收集细胞,同期设不含软脂酸培养的细胞作对照。试剂盒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RT-PCR法检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及其靶基因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表达。结果软脂酸诱导第3天即可产生肝细胞脂肪变性,第6天脂肪变性加重。随造模时间延长,模型组细胞内TG、TC含量逐渐增多,SREBP-2、HMGCR、LDLR mRNA表达逐渐增强;第3天和第6天细胞内T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6天细胞内T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3天和第6天HMGCR、LDLR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6天SREBP-2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变性肝细胞内存在胆固醇积聚,其机制可能是胆固醇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脂肪变性 胆固醇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敏感器SCAP功能失调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欧阳南 杜晓刚 +1 位作者 陈利群 周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9-455,共7页
目的观察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cleavage-activating protein,SCAP)功能失调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脂质代谢及IL-1β、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SCAP的促炎作用是否依赖于其介导的... 目的观察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cleavage-activating protein,SCAP)功能失调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脂质代谢及IL-1β、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SCAP的促炎作用是否依赖于其介导的胆固醇稳态调节功能。方法采用基因转染方法在THP-1源性巨噬细胞中过表达SCAP或沉默SCAP,结合使用炎症刺激剂LPS(1μg/m L)或SCAP转位抑制剂Betulin(3μmol/L)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过表达SCAP组、沉默SCAP组、LPS组、沉默SCAP+LPS组、Betulin组以及过表达SCAP+Betulin组,RT-PCR法检测过表达SCAP或沉默SCAP对HMGCo AR、pro-IL-1β、MCP-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油红O染色观察不同组别细胞内中性脂质沉积的变化。酶法定量测定胞内胆固醇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SCAP、pro-IL-1β以及培养上清中IL-1β的蛋白水平。结果 1过表达SCAP组与对照组比较,其HMGCo AR、MCP-1、proIL-1β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1),细胞内pro-IL-1β及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蛋白含量均上升(P<0.05),且细胞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CE)含量上升(P<0.01)。2沉默SCAP组与对照组比较,HMGCo AR、MCP-1、pro-IL-1β基因表达水平下降(P<0.05),细胞内proIL-1β及培养上清中成熟IL-1β蛋白含量均降低(P<0.05),且细胞内中性脂质蓄积减少,TC及CE含量下降(P<0.05);沉默SCAP+LPS组与LPS组比较,MCP-1、pro-IL-1β基因表达下调(P<0.05),成熟IL-1β蛋白水平下降(P<0.05)。过表达SCAP+Betulin组与过表达SCAP组比较,HMGCo AR基因表达水平下降(P<0.05),其细胞内,TC及CE含量亦下降(P<0.05),但MCP-1、pro-IL-1β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上清中成熟IL-1β蛋白含量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固醇敏感器SCAP功能失调促进THP-1源性巨噬细胞内炎症因子IL-1β、MCP-1表达,增加成熟IL-1β的生成及其向细胞外分泌;SCAP这一新发现的功能不依赖于其介导的胆固醇稳态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 白介素-1&beta 炎症 脂质代谢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n-6PUFA高脂饮食对SD大鼠肝脏胆固醇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微 张涛 +3 位作者 李瑞生 安星兰 王志红 刘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高脂饮食对SD大鼠肝脏Srebp2及Hmgcr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NC)、n-3 PUFA组(TUF)及n-6 PUFA组(SUF),8周后测量血清总胆固醇(TCH)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Srebp2及Hmgcr基... 目的探讨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高脂饮食对SD大鼠肝脏Srebp2及Hmgcr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NC)、n-3 PUFA组(TUF)及n-6 PUFA组(SUF),8周后测量血清总胆固醇(TCH)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Srebp2及Hmgcr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SREBP2及HMGCR蛋白表达。结果 TUF组、SUF组血清TCH含量均显著降低(P<0.001),TUF组最低。TUF组、SUF组Srebp2及Hmgcr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07,P=0.012),SUF组Srebp2最高,TUF组Hmgcr最高。TUF组HMGCR蛋白表达显著高于NC组及SUF组,SUF组与NC组差异无显著性;三组SREBP2蛋白表达。结论 n-3、n-6PUFA降低血清胆固醇不是通过抑制Srebp2及Hmgcr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胆固醇合成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EBP2基因 rs2228314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血脂水平和肥胖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芳宏 宋洁云 +3 位作者 马军 尚晓瑞 孟祥睿 王海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5-359,共5页
目的:研究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基因(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2 gene,SREBP2) rs2228314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肥胖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前期工作中收集的两批样本,共2030名7岁至18岁中小学生... 目的:研究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基因(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2 gene,SREBP2) rs2228314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肥胖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前期工作中收集的两批样本,共2030名7岁至18岁中小学生,对这些学生进行身体测量和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的检测。采用基质支持的激光释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检测rs2228314多态性基因型。在显性模型下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基因型组间血脂水平(计量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s2228314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异常(分类资料)和肥胖的关系。结果:rs2228314多态性GC/CC基因型组的HDL-C水平低于GG纯合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0&#177;0.35 vs.0.14&#177;0.36,P=0.020),在显性模型下,调整研究样本、性别和年龄后,rs2228314多态性与 HDL-C 水平的异常相关( OR =1.400,95% CI:1.027~1.907, P =0.033)。调整研究样本、性别、年龄和HDL-C 水平后,rs2228314多态性与肥胖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OR =1.178,95%CI:0.971~1.430, P=0.096)。结论:携带SREBP2基因rs2228314多态性GC/CC基因型的儿童青少年发生HDL-C水平异常的风险高于GG基因型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质2 多态现象 遗传 肥胖症 血脂异常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对大鼠睾丸组织pCREB、CREM及CBP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浩宇 王水明 +6 位作者 彭瑞云 董霁 左红艳 王丽峰 高亚兵 徐新萍 苏镇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睾丸组织磷酸化环磷酸腺苷(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cAMP反应元件调节因子(CREM)及CREB结合蛋白(CBP)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辐射组(n=25)。辐射组接受30mW/cm2...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睾丸组织磷酸化环磷酸腺苷(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cAMP反应元件调节因子(CREM)及CREB结合蛋白(CBP)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辐射组(n=25)。辐射组接受30mW/cm2微波辐射5min,分别于辐射后6h,1、3、7、14d处死5只大鼠。对照组不接受辐射,于1d时活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睾丸组织pCREB、CREM及CBP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pCREB、CREM和CBP均主要表达于睾丸生精小管精子细胞核。微波辐射后6h^14d(pCREB在1d时除外),pCREB和CBP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辐射后6h^7d CREM表达亦明显下调(P<0.05或P<0.01)。结论 pCREB、CREM及CBP表达下调在微波辐射致生精细胞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辐射损伤 实验性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cAMP应答元件调节 CREB结合蛋白质 睾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CP2基因与SREBP1c基因多态性与腹型肥胖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岩 李娜 +7 位作者 何柳 陈卿 唐迅 陈大方 王晋伟 窦会东 刘红丹 胡永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2-306,共5页
目的:在2型糖尿病家系人群中探讨UCP2基因-866A/G、SREBP1c基因54G/C多态性与腹型肥胖的关联。方法:应用遗传流行病学家系研究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先证者并追踪其同胞与父母,对所有收集到的研究对象(包括先证者、同胞、父母)进行问卷调... 目的:在2型糖尿病家系人群中探讨UCP2基因-866A/G、SREBP1c基因54G/C多态性与腹型肥胖的关联。方法:应用遗传流行病学家系研究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先证者并追踪其同胞与父母,对所有收集到的研究对象(包括先证者、同胞、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常规体检、血清学检测与基因型鉴定。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estimating equation,GEE)进行多因素的回归分析与效应强度的估计。结果:募集到284个2型糖尿病家系,共762名研究对象。UCP2-866A/G多态性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0.459,等位基因G的频率为0.541。SREBP1c 54G/C多态性等位基因G的频率为0.822,等位基因C的频率为0.178。GEE回归分析显示,UCP2-866A/G的突变型(AG/GG)与腹型肥胖有关,OR值为1.8(P=0.042);SREBP1c 54G/C的突变型(GC/CC)与腹型肥胖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当以上两个多态性位点同时为突变型时,OR值为3.2(P=0.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家系人群中,单纯UCP2-866A/G多态性为突变型基因型可能是腹型肥胖的危险因素,SREBP1c 54G/C与UCP2-866A/G两个基因多态性均为突变型基因型时,个体患腹型肥胖的风险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糖尿病 2 多态现象 遗传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质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EBP-1和SREBP-2在Ⅰ型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7
作者 郝军 王晨 +4 位作者 吴海江 赵松 段建召 史永红 段惠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6-571,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脏脂质沉积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和-2(SREBP-1,SREBP-2)的表达。方法:以Wistar大鼠建立链脲佐菌素Ⅰ型糖尿病模型,测定肾组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采用油红O染色检测脂质沉积的定位;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脏脂质沉积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和-2(SREBP-1,SREBP-2)的表达。方法:以Wistar大鼠建立链脲佐菌素Ⅰ型糖尿病模型,测定肾组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采用油红O染色检测脂质沉积的定位;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REBP-1、SREBP-2蛋白的表达;SREBP-1 mRNA测定采用原位杂交技术。结果:成功构建了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甘油三酯含量在1、2、4、8周均出现了明显升高,而肾脏胆固醇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油红O检测发现糖尿病大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出现明显脂滴,而肾小球内未见有脂滴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SREBP-1定位于糖尿病大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胞浆,肾小球内未见有棕黄色颗粒。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检测了SREBP-1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在4个时点均呈高表达,相似地,SREBP-1 mRNA的检测应用原位杂交技术,结果证实其定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而肾小球内未见着色。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肾脏SREBP-1 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显著。结论:Ⅰ型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REBP-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肾脏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脂沉积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酸通过下调PCSK9的表达促进HepG2细胞摄取LDL-C 被引量:8
18
作者 欧露 麻燕妮 +6 位作者 张彩平 刘英 张敏 丁新新 段理人 龙石银 田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3-248,共6页
目的探讨烟酸对HepG2细胞摄取及代谢LDL-C的影响,寻找烟酸改善血脂异常,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相关分子机制,为其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蓄积;酶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荧光流式检测细胞表面LDLR丰度分布;... 目的探讨烟酸对HepG2细胞摄取及代谢LDL-C的影响,寻找烟酸改善血脂异常,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相关分子机制,为其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蓄积;酶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荧光流式检测细胞表面LDLR丰度分布;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LDLR、SREBP2以及PCSK9的mRNA及蛋白含量变化。结果经烟酸处理的HepG2细胞,油红O阳性细胞数及细胞内红染脂滴增多,细胞内TC、FC水平明显增高(P<0.05);LDLR mRNA含量无差异(P>0.05),而细胞膜表面LDLR分布丰度及细胞内LDLR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烟酸对SREBP2的表达无影响,却能明显下调PCSK9的表达。结论烟酸可能通过下调PCSK9的表达,减少PCSK9成熟体蛋白含量,使得LDLR降解减少,进而增加LDLR含量,促进HepG2细胞摄取LD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酸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 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型 人源性缺脂蛋白血清 25羟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SK9/LDLR通路介导姜黄素烟酸酯促进HepG2摄取脂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彩平 孙少卫 +6 位作者 龚勇珍 欧露 林丽美 郑兴 庹勤慧 雷小勇 廖端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25-832,共8页
为研究PCSK9/LDLR通路介导姜黄素烟酸酯(CurTn)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减少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的分子机制,用5、10、15μmo/L姜黄素烟酸酯与25 mg/L LDL共孵育Hep G2细胞24 h,分别采用油红O染色、胆固醇荧光定量试剂盒、Di ... 为研究PCSK9/LDLR通路介导姜黄素烟酸酯(CurTn)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减少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的分子机制,用5、10、15μmo/L姜黄素烟酸酯与25 mg/L LDL共孵育Hep G2细胞24 h,分别采用油红O染色、胆固醇荧光定量试剂盒、Di I-LDL摄取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及LDL摄取情况,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LDLR及SREBP2的m 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检测LDLR、SREBP2及PCSK9蛋白表达.随姜黄素烟酸酯作用浓度的增高细胞内脂滴显著增多,细胞内游离胆固醇(FC)、总胆固醇(TC)含量增高,细胞内胆固醇摄取增多;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发现,与对照组(Control)比较,5、10、15μmo/L姜黄素烟酸酯处理组LDLR蛋白表达增高,SREBP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CSK9蛋白表达降低,但对LDLR mRNA及SREBP2蛋白表达无影响.结果表明:姜黄素烟酸酯通过降低PCSK9、减少LDLR降解、升高LDLR蛋白表达,促进HepG2细胞胆摄取胆固醇.初步说明CurTn可能通过抑制PCSK9介导LDLR溶酶体降解,促进肝脏清除血浆LDL-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烟酸酯(CurTn)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 低密度脂蛋白(LDL) 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型(PCSK9)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型(SREB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EBPs的调节及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杜娆 谢梅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12-1415,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沉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目前NAFL在国内外的发病率正呈明显上升趋势。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s)是调控胆固醇、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及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关键转录调...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沉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目前NAFL在国内外的发病率正呈明显上升趋势。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s)是调控胆固醇、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及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关键转录调控因子,现将它的调节以及在NAFL形成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非酒精性脂肪肝 胆固醇 甘油三酯 脂肪酸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