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通过cGAS-STING通路介导的免疫调控机制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孟元元 刘艳 +3 位作者 李俊 周民 王晶晶 龙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5-951,960,共8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通过环磷酸鸟苷-磷酸腺苷合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通路介导的免疫调控机制对胃癌(G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GC细胞株MGC-803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空白培养基处理)、DEX低浓度组(D...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通过环磷酸鸟苷-磷酸腺苷合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通路介导的免疫调控机制对胃癌(G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GC细胞株MGC-803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空白培养基处理)、DEX低浓度组(DEX-L组,1 ng/ml)、DEX中浓度组(DEX-M组,10 ng/ml)、DEX高浓度组(DEX-H组,100 ng/ml)和DEX高浓度+cGAS抑制剂RU.521组(DEX-H+RU.521组,100 ng/ml DEX+1.0μmol/L RU.521)。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细胞中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细胞cGAS、STING、Ⅰ型干扰素(IFN-Ⅰ)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GAS、STING、Bax、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蛋白(E-cadherin)、Caspase3、Caspase8及其剪切型蛋白表达和TANK结合激酶1(TBK1)、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磷酸化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DEX-M组、DEX-H组MGC-803细胞迁移率、细胞侵袭数目、TNF-α水平、CyclinD1、MMP9、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生长抑制率(48 h、72 h)、细胞凋亡率、IL-2、IFN-γ、Bax、E-cadherin、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蛋白表达水平、cGAS、STING、IFN-Ⅰ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TBK1和IRF3磷酸化水平显著上升(P<0.05)。RU.521减弱了DEX对G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减轻了对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结论:DEX可能通过激活cGAS-STING通路介导的免疫调控,抑制G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GC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环磷酸鸟苷-磷酸腺苷合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通路 免疫调控 胃癌 恶性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罗曦 彭守用 +4 位作者 黄肖雅 文灿平 尧红艳 吴子晨 王俊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5-222,共8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致死率和较差的预后。HCC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与生物学行为紧密相关,这些主要受组织病理特征、微血管转移模式、分子蛋白表达等因素影响。既往这些因素的...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致死率和较差的预后。HCC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与生物学行为紧密相关,这些主要受组织病理特征、微血管转移模式、分子蛋白表达等因素影响。既往这些因素的预测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分析,术前评估往往难以高效进行。随着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通过高通量提取肿瘤影像特征,术前可以有效预测HCC生物学行为相关影响因素。虽已有综述概括影像组学评估HCC相关生物学行为,但大多都是基于单个因素进行综述评估,缺少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深入分析。本文就影像组学评估组织病理特征、微血管转移模式及分子蛋白表达等HCC相关生物学行为展开综述,对各部分的研究现状及局限性深入分析总结后发现,当前研究多为小样本单中心单模态回顾性研究,且缺乏标准化流程的指南和共识,未来应聚焦于大样本、前瞻性、多模态、多中心研究,深度优化影像组学算法,并结合生物学、病理学和基因组学等其他学科,以挖掘更丰富、更深层次的信息,旨在为影像及临床医生提供有效指导,以便对HCC患者进行术前准确评估并制定最佳治疗决策,从而帮助患者从诊疗中受益,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影像组学 生物学行为 微血管侵犯 血管包绕肿瘤团簇 分子蛋白表达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质微血管密度对胃癌的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新 李玉林 张丽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探讨胃癌间质微血管密度 ( MVD)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 SP法 )对手术切除胃癌标本 74例及其癌旁正常组织 1 7例进行 MVD检测。结果 :胃癌间质 MVD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 P<0 .0 1 )。MVD与淋巴... 目的 :探讨胃癌间质微血管密度 ( MVD)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 SP法 )对手术切除胃癌标本 74例及其癌旁正常组织 1 7例进行 MVD检测。结果 :胃癌间质 MVD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 P<0 .0 1 )。MVD与淋巴结转移、癌浸润深度呈正相关。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浸润到肌层以下者 ,其 MV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MVD是判定胃癌生长、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间质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病理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EA术前术后水平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金锋 王舒宝 +3 位作者 徐惠绵 张文范 杨广育 刘晓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96-597,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CEA术前术后水平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McAbCEA -EIA法对 34例进行期胃癌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对比观察及 5年随访观察。结果 :进行期胃癌血清CEA术前术后均值在淋巴结彻底清除组与未彻底清除组之间 ,浸... 目的 :探讨血清CEA术前术后水平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McAbCEA -EIA法对 34例进行期胃癌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对比观察及 5年随访观察。结果 :进行期胃癌血清CEA术前术后均值在淋巴结彻底清除组与未彻底清除组之间 ,浸润深度S2 以内组与S3 以上组之间 ,存活高于 3年组与低于 3年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意义 ,与胃癌的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 :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CEA浓度可以发生变化 ,该变化与胃癌的淋巴结清除程度 ,胃癌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程度有关 ,对CEA进行动态观察可以评价胃癌根治术后的近期疗效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CEA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细胞EGFR基因过表达和突变通过介导CXCR4/CXCL12信号通路表达导致肿瘤生物学行为改变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冯佳 魏学燕 +4 位作者 李闯 郭明雄 彭敏 宋启斌 韩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03-512,共10页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FGR)突变与肺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CXCR4/CXCL12(chemokine receptor 4/chemokine ligand 12)生物学轴在肿瘤器官特异性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在肺腺癌转移过程中是...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FGR)突变与肺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CXCR4/CXCL12(chemokine receptor 4/chemokine ligand 12)生物学轴在肿瘤器官特异性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在肺腺癌转移过程中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EGFR过表达和不同位点突变对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构建EGFR过表达、EGFR-E746-A750缺失型(DEL,19号外显子突变)、EGFR-T790M突变型(790M,20号外显子突变)、EGFR-L858R的突变型(LR,21号外显子突变)及EGFR空载质粒,应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H1299肺腺癌细胞。应用细胞克隆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EGFR过表达和突变对H129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XCR4、CXCL12,以及该信号通路下游基因MMP-2和MMP-9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EGFR过表达和EGFR-E746-A750缺失组细胞克隆形成数目分别为28±2、28.33±4.16,且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P<0.05)。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显示EGFR过表达和EGFR-E746-A750缺失组CXCR4、CXCL12、MMP-2和MMP-9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EGFR基因过表达和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可通过上调CXCR4/CXCL12信号通路,促进MMP-2、MMP-9表达,从而引起肺腺癌细胞的肿瘤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并具有更强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 过表达 突变 生物学行为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同源基因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马娟 余莲英 +4 位作者 廖山婴 王蓓蓓 沙卫红 王启仪 刘庆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5-223,共9页
【目的】明确PDX1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模式,探讨PDX1表达上调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从而揭示PDX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芯片的PDX1蛋白表达,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3株胃癌细胞(AGS、SGC7901、BC... 【目的】明确PDX1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模式,探讨PDX1表达上调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从而揭示PDX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芯片的PDX1蛋白表达,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3株胃癌细胞(AGS、SGC7901、BCG823)PDX1 mRNA表达;构建PDX1正义表达载体,瞬时转染胃癌细胞,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后PDX1、Ki-67、PCNA、Caspase3的表达,同时检测转染后胃癌细胞的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筛选PDX1稳定表达株,评价胃癌细胞伤口愈合、克隆形成、移植瘤形成等生物学行为。【结果】胃癌组织芯片包括171例腺癌,12例黏液腺癌,6例印戒细胞癌,5例未分化癌,7例恶性间质瘤,1例类癌,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PDX1蛋白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腺上皮细胞的胞浆及胞核中高表达,胃癌组织中PDX1蛋白则表达下降甚至缺失(P<0.05);肿瘤分化级别越高,PDX1表达随之下降(P<0.05);与淋巴结无转移组比较,淋巴结转移组PDX1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相比,PDX1 mRNA和蛋白在胃癌细胞中表达微弱。瞬时转染PDX1正义表达载体后,PDX1表达明显上调,胃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Ki67和PCNA下降,增殖指数显著下降;凋亡蛋白Caspase3被激活,cleaved-Caspase3被诱导表达,凋亡指数显著增加。与空质粒对照组比较,PDX1稳定过表达抑制了体外胃癌细胞的伤口愈合率以及克隆形成率和体内裸鼠移植瘤形成率(P<0.05)。【结论】PDX1基因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下调,与癌组织淋巴结转移与分化程度有关;PDX1基因可能在胃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同源基因1 PDX1 胃癌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薛立娟 金宁一 +5 位作者 龚伟 王宏伟 孙大辉 罗琴芳 葛涛 李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1,34,共4页
目的:研究新城疫病毒(NDV)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空斑试验观察NDV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作用,通过细胞抑制试验、琼脂糖凝胶电泳、TUNEL染色、细胞骨架染色及细胞唾液酸含量测定等,观察NDV对肿瘤细胞的影响。结果:NDV对CEF、HeL... 目的:研究新城疫病毒(NDV)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空斑试验观察NDV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作用,通过细胞抑制试验、琼脂糖凝胶电泳、TUNEL染色、细胞骨架染色及细胞唾液酸含量测定等,观察NDV对肿瘤细胞的影响。结果:NDV对CEF、HeLa及Hep-2等肿瘤细胞可产生明显的病变,而对人的羊膜细胞(Wish细胞)无明显影响;对Hela细 胞和Hep-2细胞能产生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但无量效依赖关系。NDV还可导致以凋亡为主的细胞死亡,引起Hela细胞和Hep-2细胞的细胞骨架发生改变,以及去除肿瘤细胞表面唾液酸的作用。结论:NDV能选择性地作用于人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生物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肿瘤细胞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植入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巩艳 房殿春 +2 位作者 罗元辉 帖君 陈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88-791,共4页
目的研究外源端粒片段植入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初步探讨端粒影响细胞生物学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大规模制备含有端粒片段的质粒pSXneo1.6T2AG3,采用LipofectAMINTM2000介导的转染方式,将质粒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检测细胞周期... 目的研究外源端粒片段植入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初步探讨端粒影响细胞生物学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大规模制备含有端粒片段的质粒pSXneo1.6T2AG3,采用LipofectAMINTM2000介导的转染方式,将质粒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形态、细胞生长曲线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端粒片段能够成功导入SGC7901细胞,获得稳定的细胞株。端粒片段植入后细胞生长变慢,异型性减少,S期细胞减少,G0/G1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加,增殖指数减小,P21mRNA表达明显高于SGC7901细胞(P<0.05),caspase3mRNA在各组细胞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携带了1600bp端粒TTAGGG重复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pSXneo1.6T2AG3能够稳定转染至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使细胞增殖减慢,P21mRNA表达上调,但对caspase3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植入 肿瘤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16、p27异常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季加孚 焦春宇 +6 位作者 王怡 苏向前 徐卫国 张霁 谢玉泉 吕有勇 徐光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索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16、p27异常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16、p27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作出评价。结果:p16表达降低与胃癌分期增加、... 目的:探索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16、p27异常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16、p27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作出评价。结果:p16表达降低与胃癌分期增加、淋巴结转移及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27表达降低与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晚期胃癌、弥漫型胃癌及不良预后显著相关。结论:p16、p27异常表达与胃癌不良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关,可作为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抑制蛋白 胃癌 生物学行为 P16 P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4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海力 吴本俨 +3 位作者 朱旭东 尤纬缔 王卫华 王孟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6-509,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及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100A4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QRT-PCR检测20例胃癌及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100A4 mRNA的转录。构建胃癌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100A4蛋白在208例胃癌组织及... 目的研究胃癌及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100A4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QRT-PCR检测20例胃癌及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100A4 mRNA的转录。构建胃癌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100A4蛋白在208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正常胃黏膜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20例胃癌中,55%(11/20)S100A4转录水平升高,平均升高倍数为2.31倍,S100A4表达升高者多为有淋巴结转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208例胃癌患者中,S100A4在正常胃黏膜、癌灶、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阳性率依次为9.4%、28.1%、32.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癌灶中S100A4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浸润至肌层以下者表达阳性率高于浸润至黏膜和黏膜下层者(P<0.05);进展期胃癌中S100A4表达升高比例(29.3%)高于早期胃癌(9.4%,P<0.05);癌灶以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S100A4高表达者比低表达者预后差(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100A4在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水平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子。结论在胃癌的进展过程中存在S100A4的异常表达,该现象是一个散发的晚期事件;对转移淋巴结中S100A4蛋白表达的分析有助于胃癌的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S100A4基因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组织蛋白酶D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腹膜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众一 徐惠绵 +2 位作者 罗涛 钟琦 张建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20-722,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腹膜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5例胃癌MMP-2和CD表达情况。其中45例行腹腔脱落细胞...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腹膜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5例胃癌MMP-2和CD表达情况。其中45例行腹腔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MMP-2和CD与浸润深度、胃浆膜分型、腹腔脱落癌细胞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CD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MMP-2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但淋巴结转移阳性者MMP-2表达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结论:MMP-2和CD高表达胃癌具有更强的侵袭、淋巴结转移能力及腹膜转移倾向。MMP-2和CD能较好的反映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助于判断预后。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MMP-2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但淋巴结转移阳性者MMP-2表达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结论:MMP-2和CD高表达胃癌具有更强的侵袭、淋巴结转移能力及腹膜转移倾向。MMP-2和CD能较好的反映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助于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组织蛋白酶D 胃癌 生物学行为 腹膜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与转归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兴海 肖建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关键词 脊柱肿瘤 生物学行为 疾病转归 炎性反应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乐鸣 陈少茂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55例胃癌石蜡切片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全组阳性表达率为60%,细胞分化越差,组织浸润程度越深,淋巴经... 目的探讨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55例胃癌石蜡切片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全组阳性表达率为60%,细胞分化越差,组织浸润程度越深,淋巴经转移数越多,则p53蛋白的表达频率和水平越高。结论p53基因蛋白表达对胃癌有较好的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物学行为 P53蛋白 基因表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瘤中E-cadherin和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震 吕长虹 +1 位作者 司海鹏 李圆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Ecadherin(Ecad)和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体积、激素分泌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和nm23基因蛋白在23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和24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和nm23的表达在侵袭性垂体腺...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Ecadherin(Ecad)和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体积、激素分泌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和nm23基因蛋白在23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和24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和nm23的表达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低于非侵袭性组(P<0.05),Ecad表达在非分泌型垂体腺瘤组低于分泌型组且与肿瘤体积呈负相关(P<0.05),Ecad与nm23表达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Ecad与nm23表达降低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有关,Ecad表达降低可能影响垂体腺瘤细胞分化和促进细胞增殖,Ecad和nm23可作为评估垂体腺瘤侵袭能力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herin 蛋白表达 肿瘤生物学行为 侵袭性垂体腺瘤 E-cad NM23基因蛋白 免疫组化S-P法 NM23表达 肿瘤体积 非侵袭性 表达降低 cad表达 生物学指标 激素分泌 方法应用 非分泌型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侵袭能力 瘤组织 负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中BFGF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越 李俊 彭广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水平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0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及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bFGF含量,分析胃癌患者血清bFGF表达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水平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0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及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bFGF含量,分析胃癌患者血清bFGF表达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胃癌组术前血清bFGF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血清bFGF的浓度下降,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1)。胃癌组术前血清bFGF的浓度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血清bFGF浓度是影响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结论:血清bFGF水平能够反映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可作为预测胃癌转移、复发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ELISA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EAK及其受体Fn14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岚 邱丽华 狄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061-1063,共3页
1997年.Chieheportiehe等^[1]从人扁桃体和胎肝cDNA文库中筛选出一条长约1.3kb,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msis factor,TNF)家族成员相似的cDNA.并将其命名为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 1997年.Chieheportiehe等^[1]从人扁桃体和胎肝cDNA文库中筛选出一条长约1.3kb,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msis factor,TNF)家族成员相似的cDNA.并将其命名为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生物学行为 TWEAK apoptosis CDNA文库 受体 家族成员 扁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对胃癌某些生物学行为判断的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艳华 隋慧珍 +1 位作者 张国柱 彭春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1-63,共3页
超声检查对胃癌某些生物学行为判断的意义张艳华①隋慧珍张国柱彭春花近年来,对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已被国内外学者重视[1—4]。外科医师只有正确掌握胃癌病灶的生物学特性及进展程度,才能正确估计胃癌恶性程度,选择最佳治疗... 超声检查对胃癌某些生物学行为判断的意义张艳华①隋慧珍张国柱彭春花近年来,对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已被国内外学者重视[1—4]。外科医师只有正确掌握胃癌病灶的生物学特性及进展程度,才能正确估计胃癌恶性程度,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制定合理的手术术式,以提高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超声波诊断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基因转导的人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腾飞 陈诗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86-286,共1页
对细胞因子基因修饰的人肝癌和胃癌细胞用电子显微术进行了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及克隆形成率测定、以及细胞周期的测定,结果发现:1.与未经修饰原肿瘤及空白载体修饰肿瘤细胞相比,扫描电镜观察到细胞因子基因修饰肿瘤细胞... 对细胞因子基因修饰的人肝癌和胃癌细胞用电子显微术进行了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及克隆形成率测定、以及细胞周期的测定,结果发现:1.与未经修饰原肿瘤及空白载体修饰肿瘤细胞相比,扫描电镜观察到细胞因子基因修饰肿瘤细胞的表面形态及细胞形态有很大不同,如绒毛增多变细长、细胞变细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肿瘤细胞 基因修饰 基因转导 生物学行为 克隆形成率 人肝癌 扫描电镜观察 细胞形态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膜改变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19
作者 张树华 刘晓虹 +2 位作者 刘爱国 吴照敏 郑国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08-308,共1页
粘膜改变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1张树华1刘晓虹2刘爱国1吴照敏1郑国均作者单位:1滨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2566032滨州地区地直机关医院256600我们通过对胃癌和胃良性病变不同部位粘膜、粘膜肌和肌层的观察,试图对... 粘膜改变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1张树华1刘晓虹2刘爱国1吴照敏1郑国均作者单位:1滨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2566032滨州地区地直机关医院256600我们通过对胃癌和胃良性病变不同部位粘膜、粘膜肌和肌层的观察,试图对不同部位胃癌预后有别的原因作一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物学行为 粘膜 粘膜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肿瘤血管生成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20
作者 刘贤奎 孔垂泽 +2 位作者 王平 孙志熙 徐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6-178,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血管生成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证明肿瘤微血管密度可以 作为评估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指标。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血管生成 膀胱移行细胞癌 生物学行为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