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的核医学精准诊疗
1
作者 王荣玺 朱朝晖 陈小元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2-816,共5页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GRPR)在多种恶性肿瘤(如脑胶质瘤、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中高表达,已成为肿瘤精准诊疗中重要的分子靶点。近年来,基于放射性核素标记的GRPR配体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GRPR)在多种恶性肿瘤(如脑胶质瘤、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中高表达,已成为肿瘤精准诊疗中重要的分子靶点。近年来,基于放射性核素标记的GRPR配体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的联合应用,在GRPR阳性肿瘤的无创诊断、精准分期及疗效监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同时,靶向GRPR的放射性核素治疗药物在临床试验中也展现出显著的治疗潜力及应用前景。这种一体化策略为GRPR高表达肿瘤的精准诊疗开辟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放射性药物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西汀抑制慢性应激诱导的小鼠海马胃泌素释放肽受体表达增高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建新 陈悦 +3 位作者 姚丽华 王高华 王晓萍 刘忠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66-1570,共5页
目的研究氟西汀对慢性应激小鼠海马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表达的影响,探讨氟西汀抗抑郁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模型组和氟西汀处理组。小鼠经CUS应激处理后,给予氟西汀或... 目的研究氟西汀对慢性应激小鼠海马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表达的影响,探讨氟西汀抗抑郁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模型组和氟西汀处理组。小鼠经CUS应激处理后,给予氟西汀或生理盐水,进行糖水偏好和旷场行为学测试;蛋白印迹分析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小鼠海马GRPR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CUS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好、总行程、平均移动速度及直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行为学指标均高于CUS模型组(P<0.01)。蛋白印迹与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US组小鼠海马GRPR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经氟西汀处理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氟西汀 海马 蛋白印迹分析 荧光定量PCR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孤独症的关联研究
3
作者 孙晓勉 陈艳妮 +2 位作者 王珏 李雅妹 郑崇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基因第二外显子1106C/T和1316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西安市汉族儿童中的分布特征及与孤独症(CA)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连反应(PCR)技术,对59例孤独症患儿、82名正常对照儿童的2个SNP位点的基因型进...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基因第二外显子1106C/T和1316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西安市汉族儿童中的分布特征及与孤独症(CA)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连反应(PCR)技术,对59例孤独症患儿、82名正常对照儿童的2个SNP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通过测序进行验证。用病例-对照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分析SNP位点等位基因的分布,并对2个SNP位点的连锁、单体型及与孤独症行为的表现进行分析。结果①CA组和正常对照组GRPR基因第二个外显子1106和1316位点均有多态性表现,以TT基因型为主,未发现其他多态性位点。其中正常对照组儿童TT、TC、CC三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8.3%、17.1%和14.6%,CA组分别为67.8%、16.9%和15.3%,各自按Hardy-Weinberg平衡温和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1、4.52,P均>0.05)。两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24,P均>0.05)。②CA组儿童性别间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6、2.37,P均>0.05);正常对照组男女间TT、CT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P<0.05),两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P>0.05)。③经秩相关性分析各基因型与描述儿童孤独症行为的ABC量表的总分和各因子分无相关性(rs=0.010~0.145,P均>0.05)。结论西安市汉族儿童中GRPR基因第二个外显子1106和1316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并以TT基因型为主。未发现孤独症患儿和正常儿童间GRPR基因第二个外显子1106和1316基因多态性存在差异。正常对照儿童性别间TT、TC两组等位基因间存在差异。ABC量表的总分和各因子分与该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孤独症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吗啡鞘内注射所致瘙痒大鼠脊髓内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衡冰冰 戴舒阳 +3 位作者 杨丹峰 Beekoo Deepti 连庆泉 上官王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7期759-765,共7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鞘内注射吗啡所致瘙痒大鼠脊髓膨大中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GRPR)的影响,并探讨其缓解瘙痒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8、16、24、32、60 min组5组,分别在40 ...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鞘内注射吗啡所致瘙痒大鼠脊髓膨大中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GRPR)的影响,并探讨其缓解瘙痒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8、16、24、32、60 min组5组,分别在40 μg/kg吗啡鞘内注射10 min后的第8、16、24、32、60 min处死,行Western blot检测脊髓膨大处GRPR蛋白表达水平。另将48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生理盐水组和脂肪乳剂组4组,经鞘内注射相同容量生理盐水或吗啡40 μg/kg后10 min,分别经颈内静脉注射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80 μL/kg、丙泊酚 0.8 mg/kg、生理盐水80 μL/kg或脂肪乳剂80 μL/kg。每组选择6只大鼠用摄像机记录注射生理盐水或吗啡前30 min和后60 min内的搔抓次数。其余大鼠在给药10 min后的第32 min处死,用于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脊髓膨大处GRP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2 min组大鼠GRPR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 P < 0.05 ),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生理盐水组及脂肪乳剂组相比,丙泊酚组搔抓次数减少( P < 0.01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对照组及丙泊酚组的GRPR蛋白表达量较低( P < 0.05 ),生理盐水组与脂肪乳剂组的表达量相近。结论:低剂量丙泊酚静注可缓解大鼠鞘内注射吗啡所致搔抓行为,并减少瘙痒大鼠脊髓膨大中GRPR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瘙痒 大鼠 吗啡 丙泊酚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在认知功能及行为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少旦 姚扬 臧大维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7-220,共4页
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GRP)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神经肽,它可以和细胞膜表面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GRPR)结合产生相应生理作用。GRPR是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的成员,其介导的信号可... 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GRP)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神经肽,它可以和细胞膜表面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GRPR)结合产生相应生理作用。GRPR是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的成员,其介导的信号可以调节神经及神经内分泌方面的许多重要功能,包括认知功能和行为等方面。研究发现GRPR表达的改变可以引起神经退行性变、神经发育、心理紊乱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GRPR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提示GRPR激动剂或者拮抗剂可能改善与神经疾病相关的认知和行为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释放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认知功能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组织中胃泌素释放肽及其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樊冬梅 史惠蓉 +2 位作者 陈志敏 刘惠娜 张瑞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0-553,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胃泌素释放肽(GRP)和其受体(GRP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8例卵巢癌、49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37例因子宫脱垂行子宫切除术要求切除一侧或双侧正常卵巢的卵巢组织中GRP和GRPR蛋白的表达,分析GR...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胃泌素释放肽(GRP)和其受体(GRP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8例卵巢癌、49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37例因子宫脱垂行子宫切除术要求切除一侧或双侧正常卵巢的卵巢组织中GRP和GRPR蛋白的表达,分析GRP和GRPR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在卵巢癌中表达的关联性。结果: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GRP和G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2%、6.1%和8.1%、5.4%,卵巢癌组织中分别为44.8%和87.9%,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89和98.289,P均<0.001)。卵巢癌组织分化越差,GRP蛋白表达越高(χ2=7.608,P=0.006);GRPR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腹水形成有关(χ2=6.849,4.700和8.026,P均<0.05)。卵巢癌组织中GRP和GRPR的表达无关联性(rp=0.194,P=0.131)。结论:GRP和GRPR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癌变和进展,GRPR还可能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释放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蛙皮素样肽家族及其受体氨基酸序列信息学比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树林 李璐璐 +2 位作者 孙小燕 阿迪莱·艾力 赵红琼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5-931,共7页
【目的】研究反刍动物蛙皮素样肽家族多肽及其受体的保守性。为不同动物,特别是反刍动物这2种蛙皮素样多肽及其受体蛋白抗原设计和活性多肽筛选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分析学的方法,通过UniProt数据库比较牛的蛙皮素样肽... 【目的】研究反刍动物蛙皮素样肽家族多肽及其受体的保守性。为不同动物,特别是反刍动物这2种蛙皮素样多肽及其受体蛋白抗原设计和活性多肽筛选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分析学的方法,通过UniProt数据库比较牛的蛙皮素样肽家族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GRP)和神经介素B(Neuromedin B, NMB)2种多肽及其特异性受体GRP-R和NMB-R与其他动物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性。【结果】13种动物成熟GRP多肽C-端的8个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牛GRP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猪和豚鼠最高,分别为88.7%、77.8%和77.8%,与其他动物相似性低于74.1%。10种动物成熟NMB多肽C-端10个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牛GRP-R与狗、马和猪等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6.1%、94.3%和94.0%,牛NMB-R与猪、人和马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2.3%、91.5%和91.0%;牛GRP-R与NMB-R相似性仅为62.2%。【结论】GRP和NMB的C-端氨基酸序列在不同动物之间均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而N-端为变化区域,且GRP-R和NMB-R氨基酸序列在动物之间保守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释放 神经介素B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神经介素B受体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痒觉信号通路与相关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雁 唐宗湘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9-215,共7页
痒是一种引起机体产生抓挠欲望的不愉快感觉.与疼痛一样,痒觉也是机体的一种自我防护反应,可以促使机体及时避免有害刺激,但持续较长时间的慢性痒往往是一种病理性特征,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已发现两条痒觉传导通路,组胺依赖的信... 痒是一种引起机体产生抓挠欲望的不愉快感觉.与疼痛一样,痒觉也是机体的一种自我防护反应,可以促使机体及时避免有害刺激,但持续较长时间的慢性痒往往是一种病理性特征,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已发现两条痒觉传导通路,组胺依赖的信号通路和组胺非依赖的信号通路.组胺、阿片类物质、大麻素、一些肽类物质及氯喹均可刺激相关受体诱导痒觉产生.痒觉产生的机制,有多种学说,比较有影响的是选择性学说和特异性学说.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痒觉信号通路及其相关受体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纤维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诱导瘙痒的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马芳 周培岚 苏瑞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瘙痒是临床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患者普遍存在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大量研究已经阐明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机制,但阿片类药物诱导瘙痒的机制尚不明确,瘙痒与镇痛之间的关系也模糊不清。目前的研究发现,阿片类药物作用于μ、κ及δ阿片受体后... 瘙痒是临床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患者普遍存在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大量研究已经阐明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机制,但阿片类药物诱导瘙痒的机制尚不明确,瘙痒与镇痛之间的关系也模糊不清。目前的研究发现,阿片类药物作用于μ、κ及δ阿片受体后,直接或间接影响瘙痒关键受体——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的功能,进而影响瘙痒信息传递。神经介素B、神经肽Y、B型利钠肽等神经肽,以及其他受体如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1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5-羟色胺受体等,在吗啡诱导的瘙痒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阿片类药物所致瘙痒的预防和治疗也是围手术期吗啡镇痛的难点和热点之一。因此,明确瘙痒的具体发生机制,对寻找新的研究思路及预防和治疗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瘙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诱导的瘙痒 瘙痒与镇痛 瘙痒机制 阿片受体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瘙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铃蟾肽致小鼠瘙痒下丘脑响应及PKA/creb信号参与机制
10
作者 张晶鑫 周琥 +2 位作者 石京山 王永安 王丽韫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88-689,共2页
目的研究铃蟾肽(BN)致瘙痒药理学作用特点,确定下丘脑参与其中枢调控瘙痒关键分子机制。方法观察KM小鼠经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BN(0.04,0.40和4.00μg)诱发的瘙痒效应;构建耦联荧光标签NBD(7-nitrobenz-2-oxa-1,3-diazole)的BN(NBD-BN),... 目的研究铃蟾肽(BN)致瘙痒药理学作用特点,确定下丘脑参与其中枢调控瘙痒关键分子机制。方法观察KM小鼠经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BN(0.04,0.40和4.00μg)诱发的瘙痒效应;构建耦联荧光标签NBD(7-nitrobenz-2-oxa-1,3-diazole)的BN(NBD-BN),并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示踪NBDBN在脑内的分布;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下丘脑BN受体神经介素B受体(NMBR)、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及受体信号PKA/CREB相关蛋白的表达,鉴定下丘脑内特异神经元c-FOS蛋白响应。结果KM小鼠经侧脑室注射BN(0.04,0.40和4.00μg)后,30 min观察期内产生显著瘙痒抓挠行为,抓挠次数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与对照组相比,BN 3个剂量组抓挠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P<0.01);荧光示踪结果显示,侧脑室给予BN后NBD-BN在30 min内在下丘脑特异性分布,且10 min时荧光强度达到峰值。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BN 2种受体亚型GRPR和NMBR在下丘脑特异性分布;侧脑室给予BN 4.00μg后,与对照组相比,下丘脑PKA,p-CREB和c-FOS蛋白均显著增加(P<0.01),且c-FOS蛋白在下丘脑背内侧核密集分布。结论BN具有强的中枢致瘙痒作用,侧脑室注射BN可致小鼠瘙痒并激活下丘脑BN受体依赖的PKA/CREB信号通路,诱导下丘脑神经元响应,表明下丘脑参与调控BN中枢致瘙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铃蟾 下丘脑背内侧核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NMBR神经介素B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孤独症临床分析及其与GRP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艳妮 王珏 +1 位作者 黄燕霞 邵冬冬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10-811,814,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孤独症接受康复治疗情况、社会因素及与遗传的关系。方法:对59例儿童孤独症进行了发现年龄、诊断年龄、接受康复治疗年龄、药物治疗史、ABC量表、社会适应量表、患儿家庭经济状况及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基因(GRPR)第二外显子... 目的:分析儿童孤独症接受康复治疗情况、社会因素及与遗传的关系。方法:对59例儿童孤独症进行了发现年龄、诊断年龄、接受康复治疗年龄、药物治疗史、ABC量表、社会适应量表、患儿家庭经济状况及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基因(GRPR)第二外显子多态性的测定。结果:儿童孤独症的发现年龄、确诊年龄及治疗年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儿童ABC行为量表的交往因子、运动因子与发现年龄有关(rs=-0.38,P<0.05;rs=-0.27,P<0.05);GRPR第二外显子基因型TT、CC间和CC、CT间社会行为量表的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儿童孤独症存在确诊和康复治疗不及时的现象;早发现与患儿的运动能力,特别是交往能力相关;GRPR基因第二外显子多态性与社会行为和适应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孤独症 社会因素 临床分析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干预对孕期应激仔鼠恐惧行为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静 宓秀菊 刘树青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研究音乐干预对孕期应激仔鼠恐惧行为和杏仁核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孕鼠16只随机分为应激组(n=8)和对照组(n=8)。应激组妊娠11-20 d每天将其置于窄小的固定器中并给予强光照射。对照组不给予刺激。... 目的研究音乐干预对孕期应激仔鼠恐惧行为和杏仁核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孕鼠16只随机分为应激组(n=8)和对照组(n=8)。应激组妊娠11-20 d每天将其置于窄小的固定器中并给予强光照射。对照组不给予刺激。应激组仔鼠出生后第1天起,予播放音乐(SM组)或相同分贝的白噪音(SW组),SC组不给予刺激。生后60 d行防御退缩试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杏仁核GRPR及其mRNA表达。结果与其他两组比较,SM组仔鼠潜伏期显著缩短(P〈0.001),出小室次数显著增多(P〈0.001);杏仁核GRPR阳性细胞计数及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01)。结论生后给予音乐干预可以纠正孕期应激仔鼠异常的恐惧行为,同时伴有杏仁核GRPR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应激 音乐疗法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杏仁核 防御退缩试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5-HT所致瘙痒模型大鼠与不同细胞系中5-HT1A及GRP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珍妮 金路 +1 位作者 谭张奎 陶春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688-3695,共8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瘙痒模型联合体外细胞培养,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止痒效果和对5-HT1a受体(5-羟色胺1a受体,Serotonin 1a receptor)、GRPR(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prague D...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瘙痒模型联合体外细胞培养,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止痒效果和对5-HT1a受体(5-羟色胺1a受体,Serotonin 1a receptor)、GRPR(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MLC)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取颈背部皮下注射2%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溶液建立大鼠瘙痒模型。造模完成1天以后,药物干预组大鼠采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溶液灌胃治疗14天,浓度分别为4.3 g·kg^(-1)、8.6 g·kg^(-1)、17.2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大鼠造模当天、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各组大鼠搔抓次数。治疗14天后取大鼠脊髓,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和免疫组化法检测5-HT1a受体和GRPR的表达水平及组织内分布情况。同时选用2种不同类型细胞系,分别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与干预组采用生理盐水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处理,48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5-HT1a受体与GRPR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瘙痒模型大鼠有止痒作用(P<0.05),其抑制5-HT1a受体及GRPR的表达水平(P<0.05),在细胞层面也下调5-HT1a受体及GRPR的表达。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可通过抑制5-HT1a与GPRP的表达进而达到止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瘙痒 5-羟色胺1A受体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