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印戒细胞癌的H3K27me3沉默子重塑特征及转录调控功能
1
作者 杜艾贝 任原锋 +9 位作者 储召乐 刘碧颖 李先锋 向俊宇 陈东风 王涛 王斌 郭海英 张璇 李玉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7-425,共9页
目的通过表观遗传组学技术,解析胃印戒细胞癌(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 of the stomach,SRCC)的H3K27me3沉默子的全基因组特征及其对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以阐明SRCC恶性进展的表观调控机制。方法采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陆军特色... 目的通过表观遗传组学技术,解析胃印戒细胞癌(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 of the stomach,SRCC)的H3K27me3沉默子的全基因组特征及其对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以阐明SRCC恶性进展的表观调控机制。方法采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35例胃镜样本(正常胃窦/胃体15例,SRCC 20例)。采用以下多组学分析:染色质可及性测序(assay for transposase-accessible chromatin with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ATAC-seq)检测染色质开放区域;染色质靶向捕获测序(cleavage under targets and tagmentation,CUT&Tag)捕获H3K27me3沉默子区域;转录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NA-seq)分析转录组。测序于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完成(符合深度标准)。通过DESeq2筛选H3K27me3相关差异基因(|Log_(2)FC|>1,FDR<0.05),并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c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进行功能富集,Homer鉴定转录因子基序,Cytoscape构建调控网络,并使用免疫组化进行验证,探讨其调控机制。结果SRCC沉默子主要分布于基因组远端基因间区(占37.06%)。与正常组织相比,SRCC中H3K27me3沉默子信号显著降低(95%CI:1.34~2.30,P=0.007),共鉴定出6257个丢失位点(FDR<0.01)。CUT&Tag和RNA-seq整合分析显示,380个因沉默子丢失而上调的基因显著富集于免疫相关通路,如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OR=4.2,95%CI:2.8~6.3,P=0.002)。免疫组化验证表明,转录因子EHF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SRCC中存在H3K27me3沉默子重塑现象,转录因子EHF可能在SRCC恶性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 表观遗传 组蛋白修饰 沉默子 H3K27m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理亚型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沈亦敏 李元元 +6 位作者 王舟 徐伟 李金洲 穆彦熹 姚亚龙 汪文杰 陈晓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7-753,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亚型胃印戒细胞癌(GSR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232例GSR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WHO诊断标准进行分类,其中胃纯印戒细胞癌(pGSRC...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亚型胃印戒细胞癌(GSR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232例GSR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WHO诊断标准进行分类,其中胃纯印戒细胞癌(pGSRC)36例,胃混合印戒细胞癌(mGSRC)196例,随访截至2022年9月30日。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GSR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pGSRC和mGSR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1.0(6.0~70.0)个月、24.0(2.0~74.0)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合并贫血、神经侵犯、脉管侵犯、T分期、N分期、GSRC病理类型、CA125和肿瘤直径可影响GSRC患者根治术后总生存期(OS)(P<0.05),而Her-2、是否接受化疗等对GSRC患者根治术后OS无明显影响(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P=0.031)、合并贫血(P=0.028)、肿瘤直径>5 cm(P=0.009)、神经侵犯(P=0.002)、脉管侵犯(P=0.002)、病理类型为mGSRC(P=0.039)、T_(2)-T_(4)分期(P=0.001)、N_(1)-N_(4)分期(P=0.004)、p TNMⅢ期(P=0.044)、淋巴结清扫数目>30个(P=0.044)和CA125阳性(P=0.009)是GSRC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GSRC病理类型(P=0.035)、T_(2)-T_(4)分期(P=0.003)和CA125阳性(P=0.010)是GSRC患者根治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pGSRC相比,mGSRC在确诊时pTNM分期较高,侵袭性较强,中位生存时间较短。mGSRC病理类型、T_(2)-T_(4)分期和CA125阳性是GSR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细胞 混合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印戒细胞癌浸润转移与免疫超微结构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邹赛英 唐新萍 +2 位作者 刘旭明 王萍 张培谊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3-194,共2页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 浸润转移 免疫 超微结构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印戒细胞癌中HGF、TGF-β1及P选择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红 李乾 +2 位作者 邢璐 卢玉娟 谈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85-887,共3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TGF-β1与P选择素在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在转移与浸润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GF、TGF-β1与P选择素在72例胃印戒细胞癌和64例胃其他类型腺癌及30...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TGF-β1与P选择素在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在转移与浸润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GF、TGF-β1与P选择素在72例胃印戒细胞癌和64例胃其他类型腺癌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HGF、TGF-β1与P选择素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5),HGF与TGF-β1、TGF-β1与P选择素表达皆呈正相关(r=0.254,P<0.05;r=0.713,P<0.01)。TGF-β1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P选择素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HGF、TGF-β1与P选择素与胃印戒细胞癌转移浸润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胃印戒细胞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胃印戒细胞癌 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P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印戒细胞癌腹水转移的超微结构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培谊 邹赛英 唐新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5-325,共1页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 腹水转移 超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印戒细胞癌血管形成及超微结构特征与浸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邹赛英 唐新萍 张培谊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00-902,共3页
目的 :对胃印戒细胞癌微血管形成进行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观察 ,探讨胃印戒细胞癌浸润转移的生物学特征。方法 :对 5 3例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标本 ,进行CD34免疫组化检测及微血管密度 (MVD)测定 ,同时进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5 3例... 目的 :对胃印戒细胞癌微血管形成进行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观察 ,探讨胃印戒细胞癌浸润转移的生物学特征。方法 :对 5 3例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标本 ,进行CD34免疫组化检测及微血管密度 (MVD)测定 ,同时进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5 3例胃印戒细胞癌浸润区域组织CD34阳性 ,MVD值显著高于粘膜内癌 (P <0 0 1) ;超微结构显示 :印戒细胞癌组织中幼稚的微血管丰富 ,内皮细胞增生活跃 ,基底膜不完整。结论 :胃印戒细胞癌微血管形成具有高密度性 ,浸润的癌组织较原发癌灶血管程度活跃 ;新生血管化与浸润转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是印戒癌细胞较早发生浸润转移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 浸润转移 肿瘤 血管形成 超微结构 特征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ER、PR表达及与生物学特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戴春 瞿彩平 +1 位作者 谭明 于永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84-87,共4页
探讨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病理表达以及生物学特征关系。选取扬中市人民医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获取病患的肿瘤组织,并开展免疫组化检验,记录ERα、ERβ... 探讨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病理表达以及生物学特征关系。选取扬中市人民医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获取病患的肿瘤组织,并开展免疫组化检验,记录ERα、ERβ与PR临床表达,再分析其生物学特征关系。结果表明:本组样本的胃癌细胞组织中ERα与PR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β在胃癌细胞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项指标同病患性别、年龄、病灶位置、肿瘤直径及浸润深度等情况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但各项指标同病患肿瘤分型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存在密切相关性(P<0.05)。由此可见:ER、PR表达情况与胃印戒细胞癌的发生存在密切关联,可依据激素依赖性原理给予治疗措施,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生物学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晚期胃印戒细胞癌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赖曾珍 游泳 彭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2-382,共1页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 晚期 妊娠 病例报告 月经规律 末次月经 早孕反应 产前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印戒细胞癌宫颈转移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蒋斌 薛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1-431,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7岁,因经期延长5个月,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余入院。查体:优生四测正常。心肺听诊无异常,专科检查:双乳丰,乳头凸,有乳汁分泌,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阴道少量暗红色血性分泌物,无异味,宫颈肥大,光滑,质硬,无接触...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7岁,因经期延长5个月,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余入院。查体:优生四测正常。心肺听诊无异常,专科检查:双乳丰,乳头凸,有乳汁分泌,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阴道少量暗红色血性分泌物,无异味,宫颈肥大,光滑,质硬,无接触性出血。双合诊:宫颈管膨大,呈桶状,质硬,子宫平位,孕50d大小、饱满,质中,活动度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 宫颈转移 阴道不规则流血 接触性出血 临床资料 经期延长 心肺听诊 专科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汉两民族胃印戒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翠云 周宁 赛福丁.柯尤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胃印戒细胞癌(SRC)临床病理与生活情况之间的差异,并对维族胃SRC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胃SRC患者120例,其中维吾尔族57例,汉族63例,对...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胃印戒细胞癌(SRC)临床病理与生活情况之间的差异,并对维族胃SRC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胃SRC患者120例,其中维吾尔族57例,汉族63例,对维、汉族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术后中位进展时间、生活率进行比较。对维吾尔族胃SRC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的发病年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术后中位进展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肿瘤部位、大小、浸润深度及术后生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与汉族相比,维族发病年龄早,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多,术后中位进展时间早,进展风险高。(2)多因素分析显示,维族患者的性别、淋巴结N、浸润深度T是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点 维汉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印戒细胞癌中CD44v6,Survivin与PTEN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11
作者 丁玉平 邹赛英 +1 位作者 赵瑾 王宏丽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探讨黏附相关因子变异体CD44v6、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抑癌基因PTEN在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三者的关系。表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44v6、Survivin和PTEN蛋白在73例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黏附相关因子变异体CD44v6、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抑癌基因PTEN在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三者的关系。表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44v6、Survivin和PTEN蛋白在73例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印戒细胞癌中CD44v6、Survivin和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1%(57/73)6、3.0%(46/73)、34.2%(25/73)。CD44v6随胃印戒细胞癌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的转移逐渐上升(P<0.05);随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的转移、器官转移、临床分期增加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上升(P<0.01),而PTEN基因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P<0.05)。在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CD44v6与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214,P<0.05),Survivin与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r=-0.404,P<0.01),CD44v6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28,P<0.01)。因此可知,CD44v6、Survivin和PTEN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胃印戒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有关,PTEN和Survivin基因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胃印戒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CD44v6与Survivin的协同作用,以及两者与PTEN拮抗作用共同参与胃印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 CD44V6 SURVIVIN PTEN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印戒细胞癌伴发黑棘皮病1例报道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舒 张皓 +2 位作者 刘渊 沈晔华 陈其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3-467,共5页
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AN)最早由Pollitzer和Jaurorky在1890年报道并命名,是以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天鹅绒样增生,形成疣状赘生物为特征的皮肤角化性疾病,好发于皮肤皱褶部位,如腋窝、颈后、肘窝、腘窝、腹股沟及阴唇[1]... 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AN)最早由Pollitzer和Jaurorky在1890年报道并命名,是以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天鹅绒样增生,形成疣状赘生物为特征的皮肤角化性疾病,好发于皮肤皱褶部位,如腋窝、颈后、肘窝、腘窝、腹股沟及阴唇[1]。恶性AN是指伴有恶性肿瘤的AN,笔者诊治1例伴有胃印戒细胞癌的恶性AN,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 黑棘皮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变范围仅0.5 cm的胃印戒细胞癌1例报道
13
作者 岳彩飞 洪汝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1,共2页
1病史资料患者,女,58岁,因“体检发现胃黏膜病变1个月”入院,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体检行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黏膜病变(性质待定),随后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胃黏膜病变”收治入院,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2型糖... 1病史资料患者,女,58岁,因“体检发现胃黏膜病变1个月”入院,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体检行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黏膜病变(性质待定),随后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胃黏膜病变”收治入院,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病史,2015年因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医院体检 病史资料 黏膜病变 胃印戒细胞癌 镜检查 胆囊结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印戒细胞癌的分级与预后存在种族差异:一项SEER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的研究
14
作者 房尚萍 刘佳梦 +4 位作者 岳星辰 李欢 利琬柠 汤晓宇 包鹏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8期1706-1717,共12页
目的利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胃印戒细胞癌在不同种族间预后情况的差异。方法对2000~2020年美国SEER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胃印戒细胞癌患者,... 目的利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胃印戒细胞癌在不同种族间预后情况的差异。方法对2000~2020年美国SEER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胃印戒细胞癌患者,按种族分为白人、黑人、亚洲人或太平洋岛民、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土著队列。通过基线人口学分析、KM生存曲线、列线图等方法,评估胃印戒细胞癌的预后与治疗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58例患者,其中黑人占8.6%,白人占72.4%,亚洲人或太平洋岛民占16.6%,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土著占1.0%,其他种族占1.4%。肿瘤分级因种族而异,不同种族的患病率和生存率差异显著,白人队列的差异最为突出,且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的管理和预后结果也呈现出种族差异。结论胃印戒细胞癌的肿瘤分级和预后存在种族差异,这一特性具有潜在的临床特异性,这为优化临床诊疗策略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 种族差异 SEER分析 列线图 TCGA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