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胁迫萌发与不同水分胁迫强度下水稻对供氮形态的响应 被引量:7
1
作者 周毅 郭世伟 +2 位作者 陈贵 高迎旭 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2,共6页
采用营养液培养及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比较了3种供氮形态(NO3--N、NH4+-N和NO3--N与NH4+-N等体积混合)、3种水分条件(非水分胁迫、50 mg.L-1和100 mg.L-1PEG胁迫)和3种种子萌发方式(正常萌发、50 mg.L-1和100 mg.L-1PE... 采用营养液培养及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比较了3种供氮形态(NO3--N、NH4+-N和NO3--N与NH4+-N等体积混合)、3种水分条件(非水分胁迫、50 mg.L-1和100 mg.L-1PEG胁迫)和3种种子萌发方式(正常萌发、50 mg.L-1和100 mg.L-1PEG萌发)对水稻由苗期至分蘖期生长的响应。结果表明:在2种强度的水分胁迫条件下,3种供氮形态处理中始终以NH4+-N营养条件下水稻的生物量最高;在水分胁迫条件下,除NH4+-N外,其余2种供氮形态中水稻(包括正常萌发和胁迫萌发)光合同化物均被相对优先分配至根系;此外,胁迫萌发较正常萌发相比,不仅提高3种供氮形态下苗期至分蘖期水稻的生物量,而且还提高了水分胁迫条件下NH4+-N营养条件下水稻对氮、磷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氮形态 水分胁迫 胁迫萌发 胁迫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区域人类活动环境胁迫强度与空间效应——以三江源地区为例 被引量:22
2
作者 周侃 刘汉初 +1 位作者 樊杰 虞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8-279,共12页
随着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环境系统的影响持续增强,研究各类生产生活活动的环境胁迫强度及其空间效应,是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背景下精准实施环境管控、规范保护利用行为的科学基础,对提升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江... 随着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环境系统的影响持续增强,研究各类生产生活活动的环境胁迫强度及其空间效应,是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背景下精准实施环境管控、规范保护利用行为的科学基础,对提升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江源地区为例,在COD、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4类人为源污染物排放量测算基础上,定量评估县域环境胁迫指数,解析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区域人类活动的点—线—面环境胁迫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为源污染物排放对三江源地区的环境胁迫强度较低,且地域分异格局显著,中心城市(镇)胁迫强度较高,而国家公园所在的玛多、杂多、治多和曲麻莱4县仅为平均胁迫强度的1/2;2012—2016年间,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的环境胁迫呈显著"点状"空间效应,农牧业生产方式的"面状"效应突出,旅游和交通运输为由点及线的"线状"胁迫。建议从提升全要素环境设施承载能力、建立全覆盖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实施生产生活旅游活动全过程环境规制等方面,制定缓解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区域环境胁迫强度的管控与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环境胁迫强度 空间效应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 三江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胁迫对钝顶螺旋藻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思嘉 杨芳 +3 位作者 郑文杰 白燕 黄峙 周艳晖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6-711,共6页
在钝顶螺旋藻的对数生长期进行硒胁迫处理,研究硒胁迫强度和硒胁迫时间对钝顶螺旋藻抗氧化酶系统与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设置4个胁迫实验组,分别从第5天到第10天分次加硒,累计加硒量均为1000 mg/L。结果表明,硒胁迫实验组中钝顶螺旋... 在钝顶螺旋藻的对数生长期进行硒胁迫处理,研究硒胁迫强度和硒胁迫时间对钝顶螺旋藻抗氧化酶系统与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设置4个胁迫实验组,分别从第5天到第10天分次加硒,累计加硒量均为1000 mg/L。结果表明,硒胁迫实验组中钝顶螺旋藻的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或与对照组相当,其中GPX的变化最大,实验组Ⅰ中的GPX活性为对照组的20.5倍;SOD的变化趋势与GPX相近,但对较低的硒胁迫的响应不敏感;POD、CAT和APX的活性均随硒胁迫强度的减小而上升;各硒胁迫实验组中只有实验组Ⅰ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藻体对.OH的清除能力与藻体的MDA含量呈负相关,提示了硒对钝顶螺旋藻抗氧化系统的双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抗氧化酶 胁迫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白刺花种子大小与萌发对策 被引量:48
4
作者 王慧慧 王普昶 +3 位作者 赵钢 孙秋 龙忠富 张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5-341,共7页
种子大小与种子萌发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植物种子萌发对策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采用PEG模拟干旱法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强度(0,5%,10%,15%,20%)下,白刺花(Sophora davidii)种子萌发进程、种子大小与种子萌发及种子命运的关系。结... 种子大小与种子萌发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植物种子萌发对策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采用PEG模拟干旱法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强度(0,5%,10%,15%,20%)下,白刺花(Sophora davidii)种子萌发进程、种子大小与种子萌发及种子命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干旱胁迫下,白刺花种子具有相似的萌发进程,但中度干旱处理(10%PEG)萌发率显著高于零干旱(0%PEG)和重度干旱处理(P<0.05),重度干旱处理(20%PEG)种子萌发开始时间晚于零干旱和中度干旱处理;种子大小与种子萌发开始时间的关系表现为零干旱处理下呈极显著负线性关系,中度干旱处理(5%PEG,10%PEG)下无相关关系,重度干旱处理(15%PEG,20%PEG)下呈负二次曲线关系;种子大小对种子命运的影响表现为零干旱处理有利于大、小种子萌发和小种子休眠,中度干旱处理(10%PEG)增加中等种子萌发、大种子休眠和小种子死亡风险,重度干旱处理(15%PEG,20%PEG)增加大种子死亡风险、中等种子和小种子休眠。综合分析表明,白刺花种子大小与萌发行为及种子命运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环境依赖性,即种子萌发行为表现为顺境下种子越大萌发越快,逆境下小种子和大种子较中等种子萌发更快;种子命运表现为顺境增加种子死亡的风险,中度干扰有利于种子萌发,逆境则有利于种子休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花 种子大小 种子萌发对策 干旱胁迫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Ⅳ)胁迫对两种螺旋藻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小敏 杨芳 +2 位作者 白燕 周艳晖 郑文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在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和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um)接种的第5天至第10天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碲酸钠,研究Te(Ⅳ)胁迫对两种螺旋藻的生长、抗氧化活性系统和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添加碲的时间,可以有效... 在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和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um)接种的第5天至第10天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碲酸钠,研究Te(Ⅳ)胁迫对两种螺旋藻的生长、抗氧化活性系统和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添加碲的时间,可以有效地调节碲胁迫强度,随着加碲时间依次后移,碲胁迫强度逐渐减小,螺旋藻的最终生物量递增。碲对螺旋藻的生物效应与碲胁迫强度有关,也与添加碲时藻所处的生长期有关。实验组Ⅲ(分别在第7、8、第9天三天添加碲)的碲胁迫强度并不是最低的,两种螺旋藻的最终生物量也不是最大,但MDA的含量却是最低的,表明该实验组的生长状态是最佳的。各种抗氧化酶(SOD、GPX、CAT、APX和POD)的活性变化情况较复杂。其中,在碲胁迫下,GPX的活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抗氧化酶 胁迫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生长期水分胁迫和氮素对大豆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褚丽丽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1-35,共5页
为了揭示水分胁迫强度、历时和氮肥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机制,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设计了大豆营养生长期水、氮交互作用对大豆干物质和产量影响试验。根系生长量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强和胁迫历时延长呈单峰曲线变化,二者的交... 为了揭示水分胁迫强度、历时和氮肥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机制,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设计了大豆营养生长期水、氮交互作用对大豆干物质和产量影响试验。根系生长量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强和胁迫历时延长呈单峰曲线变化,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根系的影响更为显著,14d重度胁迫处理的根系达到最大值,为对照水平的1.33倍;地上干物质随氮素提高呈单峰曲线变化,在中度水分胁迫下,高氮处理的地上干物质平均为低氮处理的1.5倍;水、氮的交互作用对产量产生显著正效应,但符合报酬递减规律,14d各种水分胁迫及21d轻、中度水分胁迫下中、高氮处理的产量均产生显著的补偿效应,M14N3处理的产量达到最大值,为对照水平的1.18倍。水分胁迫强度、历时和氮素均是大豆产生补偿生长的关键因素,水分胁迫强度和历时的交互作用可以有效促进根系生长,而增施氮更利于茎叶的累积,正是由于水、氮的协同作用,使大豆处于更好的均衡生长状态,水肥资源获得更有效地利用,因而使产量产生了显著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强度 水分胁迫历时 氮素 干物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与城镇化的交互胁迫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聂春霞 田加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天山北坡城市群面临着水资源约束瓶颈。为研究其城镇化与水资源的交互胁迫作用,利用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城镇化水平与三次产业用水量的对数关系,并对其交互胁迫强度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发现:(1)空气质量与一产用水量呈正向... 天山北坡城市群面临着水资源约束瓶颈。为研究其城镇化与水资源的交互胁迫作用,利用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城镇化水平与三次产业用水量的对数关系,并对其交互胁迫强度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发现:(1)空气质量与一产用水量呈正向对数关系,三产水平与一产、二产用水量呈负向对数关系,三产水平与三产用水量呈正向对数关系。(2)城镇化率与一产用水量呈负向对数关系。(3)城镇化率与一产用水量为较强-较强胁迫,空气质量与一产、三产用水量为弱-弱胁迫,三产水平、城镇化率与三产用水量为弱-弱胁迫,城镇化率与二产用水量为弱-弱胁迫,空气质量与二产用水量为较强-弱胁迫,三产水平与一产、二产用水量为较强-弱胁迫。计算结果表明:一产用水量胁迫着城镇化进程和三产的发展,城镇化率胁迫着一产用水量的增加;二产的用水量胁迫着空气质量提高和三产的发展。研究成果对于保障天山北坡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城镇化 对数关系 交互胁迫强度 天山北坡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的胁迫力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聂春霞 秦春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7-62,共6页
为探索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胁迫力的变化规律,提出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的胁迫力呈倒U形变化的假设,根据2000—2016年面板数据,以城镇化率与用水量的偏离系数为胁迫强度,验证用水量对城镇化率的胁迫力是否符合假设。研究表明:2... 为探索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胁迫力的变化规律,提出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的胁迫力呈倒U形变化的假设,根据2000—2016年面板数据,以城镇化率与用水量的偏离系数为胁迫强度,验证用水量对城镇化率的胁迫力是否符合假设。研究表明:2000—2016年,用水总量对第三产业比重、用水总量对城镇化率、第一产业用水量对城镇化率的胁迫力呈倒V形变化,第一产业用水量对第三产业比重的胁迫力未呈现倒V形变化,水资源对城镇化的胁迫力经历了较强胁迫—强胁迫—弱胁迫(或较强胁迫)的变化过程。与假设不同是,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的胁迫力呈倒V形变化。鉴于天山北坡城市群第一产业用水量对第三产业比重的胁迫力不断增强,如何减少第一产业用水量,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城镇化 胁迫强度 天山北坡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的胁迫作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聂春霞 田加源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130-135,共6页
利用2004~2016年的面板数据,判断出城镇化水平与用水量间的对数函数关系,计算了用水量各指标对城镇化的胁迫强度,得出:空气质量与第一产业用水量存在较强的正向对数函数关系,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与第一产业用水量、第二产业用水量之间存... 利用2004~2016年的面板数据,判断出城镇化水平与用水量间的对数函数关系,计算了用水量各指标对城镇化的胁迫强度,得出:空气质量与第一产业用水量存在较强的正向对数函数关系,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与第一产业用水量、第二产业用水量之间存在较弱的反向对数函数关系,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与第三产业用水量存在较弱的正向对数函数关系,城镇化率与第一产业用水量间存在较弱的反向对数函数关系。第一产业用水量对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率的胁迫作用较强,第二产业用水量对城市群空气质量、第三产业发展的胁迫作用较强。因此,第一产业用水量过大将会导致该城市群城镇化进程缓慢,第二产业发展快、用水量大,导致该区域空气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城镇化 对数函数 胁迫强度 天山北坡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和施钾量对大豆叶片补偿效应影响研究
10
作者 乔鑫阳 杨鹏磊 褚丽丽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16期30-33,共4页
为了探寻干旱胁迫强度和施钾量对大豆叶片补偿效应的影响,以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生长速率为指标,设计了在大豆营养生长期施加水、钾不同梯度的盆栽试验方法。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强度和施钾量的一定范围内,单独增强干旱胁迫强度和施钾量... 为了探寻干旱胁迫强度和施钾量对大豆叶片补偿效应的影响,以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生长速率为指标,设计了在大豆营养生长期施加水、钾不同梯度的盆栽试验方法。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强度和施钾量的一定范围内,单独增强干旱胁迫强度和施钾量都会增加大豆叶片的补偿效应,但两者之间的耦合作用更为显著。如,LK3的叶面积指数仍为最高的14.67,MK2在复水后反超MK3达到最高的趋势,在14~21d叶面积指数LAI分别达到对照组的115.2%和113.36%,表现出了明显的补偿效应。中度干旱胁迫中度施钾量的MK2为本试验叶片补偿效应的极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土工程 干旱胁迫强度 施钾量 叶片补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