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血管抑制剂DX-1002结构的NMR确证
1
作者 陈芙蓉 宁欣 +4 位作者 张玉霞 李丹 林洁 雍智全 徐小平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5-58,共4页
该文采用核磁共振的氢谱、碳谱和相关谱技术,同时结合质谱和红外光谱等技术,对DX-1002的化学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DX-1002的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各个化学位移值与DX-1002各个氢原子和碳原子的归属一致;结合同核化学位移相关谱... 该文采用核磁共振的氢谱、碳谱和相关谱技术,同时结合质谱和红外光谱等技术,对DX-1002的化学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DX-1002的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各个化学位移值与DX-1002各个氢原子和碳原子的归属一致;结合同核化学位移相关谱(g COSY)、异核多量子关系谱(g HMQC)、核欧佛豪瑟效应频谱(NOESY)等综合分析,确定分子的空间结构;然后综合质谱和红外光谱确定DX-1002的化学结构为(E)-3-(3″-羟基-4″-甲氧苯基)-2-(3′,4′,5′-三甲氧基苯基)丙烯酸正丁铵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DX-1002 结构确证 肿瘤血管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血管抑制剂DX1002大鼠生物利用度的UPLC-MS/MS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钟卓伶 王睿 +3 位作者 雍智全 张传维 刘书瑶 徐小平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4-58,71,共6页
该文建立大鼠血浆中DX1002的浓度的UPLC-MS/MS法,研究DX100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及其生物利用度。DX1002分别经口给药和静脉给药100 mg/kg后,分别于设定的时间点采血,制备出的血浆通过预处理后采用UPLC-MS/MS法测定,色谱条件为UP... 该文建立大鼠血浆中DX1002的浓度的UPLC-MS/MS法,研究DX100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及其生物利用度。DX1002分别经口给药和静脉给药100 mg/kg后,分别于设定的时间点采血,制备出的血浆通过预处理后采用UPLC-MS/MS法测定,色谱条件为UPLC C18为色谱柱(50 mm×2.10 mm,1.7μm),流量:0.5 mL/min,流动相A相为0.1%甲酸,B相为0.1%甲酸乙腈,采用梯度洗脱;质谱条件为ESI源的MRM检测模式;检测到的血药浓度采用Analyst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DX1002在1.0~2000 ng/mL内线性良好(r^2≥0.9979),精密度、准确度均满足测定需要。口服条件大鼠下平均Cmax分别为35597.0 ng/mL,平均AUC0~24 h为47291.5 h·ng/mL,平均t1/2为2.42 h,平均Tmax为0.235 h;经静脉给药后,雌雄大鼠的平均AUC0~24 h为174043.5 h·ng/mL,平均t1/2为4.26 h。同等剂量下大鼠口服给药的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7.29%。最后,所建方法是大鼠体内DX1002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抑制剂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于Ⅳ型胶原α3、α6链的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晓 宋娜玲 贺欣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01-906,共6页
肿瘤抑素(Tumstatin)和Hexastatin是分别源于Ⅳ型胶原α3、α6链的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都依赖于新生血管的生成.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阻断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氧气及营养供给,肿瘤细胞便会发生凋亡.这... 肿瘤抑素(Tumstatin)和Hexastatin是分别源于Ⅳ型胶原α3、α6链的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都依赖于新生血管的生成.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阻断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氧气及营养供给,肿瘤细胞便会发生凋亡.这是肿瘤治疗的新策略.Tumstatin和Hexastatin是近年来研究比较多的两种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其中Tumstatin的结构、活性位点、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机制研究得比较清晰;Hexastatin虽与Tumstatin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该文就这两种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素 Hexastatin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学良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5-78,共4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血管生成治疗 肿瘤血管抑制剂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小鼠canstatin N端片段对鸡胚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侯卫红 贾岩龙 +5 位作者 王天云 柴玉荣 袁保梅 田芳 王建民 薛乐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91-995,共5页
为了研究重组小鼠canstatinN端片段的体内抗血管生成活性 ,通过PCR扩增小鼠canstatinN端片段cDNA ,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 pET30a (+)中 ,构建小鼠canstatinN端片段重组表达载体 pET mCanN ,转化E .coliBL2 1(DE3) ,IPTG诱导表达 ,SDS... 为了研究重组小鼠canstatinN端片段的体内抗血管生成活性 ,通过PCR扩增小鼠canstatinN端片段cDNA ,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 pET30a (+)中 ,构建小鼠canstatinN端片段重组表达载体 pET mCanN ,转化E .coliBL2 1(DE3) ,IPTG诱导表达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和蛋白质印迹检测小鼠canstatinN端片段的表达 .结果表明 ,IPTG诱导原核表达载体 pET mCanN在大肠杆菌E .coliBL2 1(DE3)中高效表达 ,小鼠canstatinN端片段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 18% ,小鼠canstatinN端片段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包涵体经过洗涤、裂解、Ni spincolumn亲合柱层析以及蛋白质复性等步骤纯化后 ,获得了纯度约为 92 %的重组小鼠canstatinN端片段 .鸡胚绒毛尿囊膜 (chickenembryochoriollantoicmembrane ,CAM)实验表明 ,原核表达的小鼠canstatinN端片段能有效地按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鸡胚新生血管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STATIN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药的抗肿瘤血管生长研究述略 被引量:12
6
作者 陶旭辉 唐德才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12期2085-2086,共2页
关键词 活血化瘀药 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更好地发挥内皮抑素抗肿瘤效果?
7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内皮抑素是一种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因子,不仅能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还能抑制肿瘤的浸润转移,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和低毒性,是目前作用最强、实验效果最好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但内皮抑素是一种蛋白多肽类药物,在体内容... 内皮抑素是一种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因子,不仅能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还能抑制肿瘤的浸润转移,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和低毒性,是目前作用最强、实验效果最好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但内皮抑素是一种蛋白多肽类药物,在体内容易被广泛分布的蛋白水解酶降解,同时容易被肾脏清除,导致其半衰期过短,难以在体内长时间保留,缺乏稳定性,从而无法充分发挥抗血管作用。目前有多项研究致力于延长内皮抑素的半衰期,与其他方法相比,纳米粒具有良好的肿瘤细胞靶向性、易被细胞摄取、并且能通过静脉给药,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效果 内皮抑素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蛋白多肽类药物 肿瘤活性 细胞靶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1-5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3
8
作者 侯卫红 柴玉荣 +3 位作者 王天云 王建民 贾岩龙 薛乐勋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7-622,共6页
为了研究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15(K15)的抗血管生成活性及其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PCR扩增人纤溶酶原K15cDNA,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K15,转化E.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杂交... 为了研究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15(K15)的抗血管生成活性及其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PCR扩增人纤溶酶原K15cDNA,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K15,转化E.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杂交检测K15的表达。鸡胚尿囊膜(CAM)实验和MTT实验分别检测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15对鸡胚新生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IPTG诱导原核表达载体pETK15在E.coliBL21(DE3)中的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32%,K15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过洗涤、溶解、Nispin亲合柱层析纯化以及蛋白质复性等步骤后,获得了纯度约为96%的重组K15蛋白。CAM实验表明,原核表达的重组人K15能有效地按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鸡胚新生血管的形成。MTT实验结果显示,重组人K15特异地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而对非内皮细胞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INGLE 1-5 纤溶酶原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 血管抑素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