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转移干细胞与抗转移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邓永键 丁彦青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7-556,共10页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能自我更新,分化形成异质性的肿瘤子代细胞群,是肿瘤复发与转移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干细胞(metastatic cancer stem cell,MCSC)具有CSC特性,同时伴有转移能力。肿瘤转移既发生于肿瘤晚期,也发生于早期...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能自我更新,分化形成异质性的肿瘤子代细胞群,是肿瘤复发与转移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干细胞(metastatic cancer stem cell,MCSC)具有CSC特性,同时伴有转移能力。肿瘤转移既发生于肿瘤晚期,也发生于早期。MCSC在起源、上皮-间质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间质-上皮转变(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MET)和靶器官小生境(niche)等方面与CSC不同,因而MCSC是肿瘤转移的基础。杀灭CSC、阻断EMT和MET、抑制MCSC微血管黏附和阻断MCSC依赖的小生境可构建抗肿瘤转移的治疗策略。本文主要介绍MCSC的可能来源,MCSC的生物学特性,MCSC近期研究中可能取得的突破,以及针对MCSC的抗转移策略,为肿瘤转移机制研究和抗转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转移 肿瘤转移细胞 转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方法的骨髓转移性肿瘤细胞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纯平 夏德深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9-71,共3页
利用改进的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MDS)融合骨髓显微图像、血像和临床信息 ,进行骨髓转移性肿瘤细胞的识别研究。实践证明此方法较好地模拟了病理专家知识 ,比较准确地识别出了骨髓中转移性肿瘤细胞 ,对骨髓转移性肿瘤细胞识别提供了... 利用改进的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MDS)融合骨髓显微图像、血像和临床信息 ,进行骨髓转移性肿瘤细胞的识别研究。实践证明此方法较好地模拟了病理专家知识 ,比较准确地识别出了骨髓中转移性肿瘤细胞 ,对骨髓转移性肿瘤细胞识别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肿瘤 肿瘤转移 信息融合 转移肿瘤细胞 细胞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微转移肿瘤细胞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Meta分析
3
作者 尹婧婧 周礼鲲 +1 位作者 李鸿立 巴一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6-732,共7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骨髓中微转移肿瘤细胞(disseminating tumor cell,DTC)在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全文网,收集DTC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研究,以无进展... 目的:系统性评价骨髓中微转移肿瘤细胞(disseminating tumor cell,DTC)在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全文网,收集DTC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研究,以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观察终点,采用Review Manager 5.1.4进行Meta分析。结果:14篇英文文献包含4 091例乳腺癌患者纳入荟萃分析。结果提示DTC阳性组较阴性组在PFS[HR=1.83(95%CI:1.51~2.22),n=12,I2=75%]和OS[HR=1.59(95%CI:1.39~1.83),n=12,I2=58%]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 01)。根据检测时间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提示术前、术中和术后组DTC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比DTC阴性者预后差;根据检测方法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用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CC)或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ns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T-qPCR)方法检测DTC阳性与其阴性者相比,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结论:术前、术中和术后DTC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较DTC阴性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肿瘤细胞 乳腺癌 预后 无进展生存期 总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特征与作用
4
作者 刘洋 曹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I0002-I0004,共3页
作者首先介绍了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分子与细胞组成及其调控机制。原位肿瘤在转移前能够在特定器官组织部位诱导形成有利于肿瘤细胞转移的微环境,该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需要肿瘤分泌因子、抑制性免疫细胞的动员募集以及该组织部位基... 作者首先介绍了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分子与细胞组成及其调控机制。原位肿瘤在转移前能够在特定器官组织部位诱导形成有利于肿瘤细胞转移的微环境,该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需要肿瘤分泌因子、抑制性免疫细胞的动员募集以及该组织部位基质组分炎性极化等三个主要因素的相互作用。此外,局部缺氧与细胞外基质重塑也会促进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微环境 细胞外基质重塑 肿瘤细胞转移 组织部位 细胞组成 诱导形成 原位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宋英健 纪玲 杨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859-1863,共5页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导致发生肿瘤远处转移和复发的必要前提。随着靶向治疗的不断进步,对于无法取得肿瘤组织的晚期癌症患者,CTCs可作为一种肿瘤组织替代物指导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精确计数以及分子生物学分...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导致发生肿瘤远处转移和复发的必要前提。随着靶向治疗的不断进步,对于无法取得肿瘤组织的晚期癌症患者,CTCs可作为一种肿瘤组织替代物指导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精确计数以及分子生物学分析对于肿瘤患者的预后判断、疗效评价以及个体化治疗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CTCs检测技术不断发展,CTCs检测的准确性明显提高。本文针对CTCs的检测技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CTCs)肿瘤转移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27对细胞迁移的调控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宝宏 谢飞 +1 位作者 任海军 刘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细胞迁移是多细胞生物的一项基本生理过程,不仅在血管重建、炎症反应、发育、伤口愈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与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有关.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27,HSP27)是小型热休克蛋白家族中研究最广泛的成员之一,普遍... 细胞迁移是多细胞生物的一项基本生理过程,不仅在血管重建、炎症反应、发育、伤口愈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与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有关.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27,HSP27)是小型热休克蛋白家族中研究最广泛的成员之一,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HSP27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可以通过黏着斑和肌动蛋白调节细胞迁移.另外,HSP27还可调控肿瘤早期的上皮间质转化,影响癌症转移.本文整理了近期关于HSP27参与细胞迁移及相应的肿瘤细胞转移方面的研究,探究HSP27在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27 细胞迁移 肿瘤细胞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迁移相关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宋海飞 林博文 +1 位作者 龚诚宸 崔映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9-109,共11页
蛋白酶在胚胎发育、免疫防御、损伤修复、血管新生及肿瘤转移等相关细胞迁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蛋白酶影响肿瘤细胞侵袭、迁移的机制研究渐成热点,但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增生、迁移、侵袭、异位定植等机制仍不明确,因此对相关蛋白... 蛋白酶在胚胎发育、免疫防御、损伤修复、血管新生及肿瘤转移等相关细胞迁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蛋白酶影响肿瘤细胞侵袭、迁移的机制研究渐成热点,但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增生、迁移、侵袭、异位定植等机制仍不明确,因此对相关蛋白酶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愈显重要.本文从蛋白酶的正常生理功能入手,综述肿瘤细胞迁移中相关蛋白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靶向肿瘤浸润和迁移过程的蛋白酶抑制剂类新药筛选和研发提供线索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迁移 肿瘤细胞侵袭转移 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