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乙酰肝素酶基因表达及其内切酶活性调控对肿瘤细胞浸润、转移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怡 岑国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7-821,共5页
硫酸乙酰肝素酶是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现的唯一可以剪切胞外和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多糖侧链的葡糖苷酸内切酶.在恶性肿瘤、炎症细胞以及胚胎组织等具有侵袭性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肿瘤病人病灶部位的肝素酶mRNA表达量越高,病人... 硫酸乙酰肝素酶是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现的唯一可以剪切胞外和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多糖侧链的葡糖苷酸内切酶.在恶性肿瘤、炎症细胞以及胚胎组织等具有侵袭性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肿瘤病人病灶部位的肝素酶mRNA表达量越高,病人存活期越短.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肝素酶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活性受到启动子甲基化、变化转录剪切、转录因子、蛋白质加工、pH环境以及免疫因子释放等多种内源因素的精确调控,以防止机体非正常恶性变化的发生.目前就有关乙酰肝素酶基因表达调控、酶活性的调控机制作详尽的专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乙酰肝素酶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 基因调控 内切酶活性 肿瘤细胞浸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毒肽通过阻止NF-κB和AP-1依赖MMP-9的表达抑制PMA诱导肿瘤细胞浸润 被引量:2
2
作者 胡赟 李万瑶 《中国蜂业》 2011年第Z2期58-62,共5页
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中其中重要作用。本项研究检测了BV(蜂毒素)及其主要肽类,蜂毒肽(melittin)和蜂毒明肽(apamin),在Caki-1(肾癌细胞)中由PMA(乙酸肉豆蔻佛波酯)诱导的MMP-9的表达抑制作用。在Caki-1细胞中,B... 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中其中重要作用。本项研究检测了BV(蜂毒素)及其主要肽类,蜂毒肽(melittin)和蜂毒明肽(apamin),在Caki-1(肾癌细胞)中由PMA(乙酸肉豆蔻佛波酯)诱导的MMP-9的表达抑制作用。在Caki-1细胞中,BV和蜂毒肽,而非蜂毒明肽,可以通过阻止MMP-9表达,从而显著抑制PMA诱导浸润。而且,通过MMP-9启动子的分析也证实了,蜂毒肽通过阻断PMA激发的AP-1(激活蛋白-1)和NF-κB(核因子kappa B)活性,从而抑制了MMP-9基因的表达。除此之外,蜂毒肽也抑制了PMA诱导的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和JNK(c-Jun氨基末端激酶)的磷酸化,从而上调了NF-κB和AP-1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MMP-9表达的抑制成就了蜂毒肽的抗肿瘤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肽 AP-1 NF PMA 蜂毒明肽 基质金属蛋白酶 肾癌细胞 抑制作用 蜂毒素 肿瘤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单体调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赫名扬 王成志 +2 位作者 张山 李东东 刘培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67,I0007,共7页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免疫疗法已成为目前最具有潜力的免疫疗法之一,其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的优点,使其在临床治疗上越来越受欢迎。TILs是一种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免疫细胞,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免疫反应...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免疫疗法已成为目前最具有潜力的免疫疗法之一,其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的优点,使其在临床治疗上越来越受欢迎。TILs是一种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免疫细胞,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免疫反应,起到抑制肿瘤生长并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中医药在肿瘤治疗领域影响深远,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单体如桑黄多糖、雷公藤甲素、青蒿素、甘草酸等,通过促进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或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s)、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的功能,直接或间接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进而起到抗肿瘤作用。筛选总结近年来中药单体调控TILs抗肿瘤的研究成果,以TILs为着手点,详细介绍了中药单体调控TILs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以期促进中药单体调控TILs抗肿瘤的新药研发,开拓中医药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助力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成功走向现代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细胞 中药单体 肿瘤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用于预测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的常规MRI特征及合成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
4
作者 陈栋 娄莉 +2 位作者 吴莎莎 武希庆 李芹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索可用于预测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常规MRI特征及合成MRI(sy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114例女性单发乳腺癌,其中TIL低水平70例(L组,0~10%)、TIL高水平44例(H组,>10%);分析乳腺动态对比增强MRI(DCE-... 目的探索可用于预测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常规MRI特征及合成MRI(sy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114例女性单发乳腺癌,其中TIL低水平70例(L组,0~10%)、TIL高水平44例(H组,>10%);分析乳腺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所示乳腺癌病灶常规MRI特征,提取syMRI T1、T2及质子密度(PD)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包括第10和第90分位数(分别简写为10th、90th)、均值、熵值、峰度及偏度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TIL水平的sy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独立预测因子。结果H组Luminal A型乳腺癌占比低于、而HER2阳性型占比高于L组(校正P均<0.05),H组病灶边缘光整者占比高于L组(P<0.05)。H组T1-10th、T1-90th、T1-均值、T2-10th、T2-均值高于,而PD-偏度低于L组(P均<0.05),其中的T2-均值为TIL水平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0。结论常规MRI乳腺癌病灶边缘特征及sy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中的T2-均值可用于评估TI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争议与共识
5
作者 张文静 周毅 冀亮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4-247,共4页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如何更加有效、精准地诊断和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是乳腺癌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然而,其临床指导价值尚未得到广泛认同。TILs的临床应用仍...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如何更加有效、精准地诊断和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是乳腺癌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然而,其临床指导价值尚未得到广泛认同。TILs的临床应用仍然存在一系列瓶颈,如何实现评估标准化、TILs阈值的设定以及能否用无创检测的方法评估TILs等,这是TILs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存在争议的重要原因。TILs对于乳腺癌的预后评估、疗效预测等方面的价值不容忽视,有利于推动乳腺癌的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本文将综合分析目前TILs在乳腺癌诊治过程中的争议与共识,以期为TILs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乳腺癌 分子分型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mapping联合弥散加权成像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帆 袁军辉 +7 位作者 方少伯 张孝先 郭兰伟 陈天东 张宏凯 曲金荣 张仁知 陈学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观察T1 mapping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术前无创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43例浸润性乳腺癌并根据术后病理所见示TIL水平分为高水平组(TIL≥10%,n=73)与低水平组(TIL<10%,n=70)。记录... 目的观察T1 mapping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术前无创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43例浸润性乳腺癌并根据术后病理所见示TIL水平分为高水平组(TIL≥10%,n=73)与低水平组(TIL<10%,n=70)。记录临床-病理信息,观察乳腺癌病灶MRI特征,测量其平均T1值(T1 mean)、ADC值(ADC mean)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TIL水平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回归模型绘制列线图,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相比低水平组,高水平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占比较高(P<0.05),病灶呈圆形/椭圆形、边缘光整占比较高(P均<0.05),而瘤周水肿占比较低(P<0.05)。组间病灶强化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组T1 mean、ADC mean均高于低水平组(P均<0.05)。强化模式、T1 mean及ADC mean均为乳腺癌TIL水平的独立预测因素,以之联合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预测TIL水平的AUC为0.848,高于单一病灶强化模式(AUC=0.569;Z=5.384,P<0.05)及T1 mean(AUC=0.662;Z=3.876,P<0.05)而与ADC mean(AUC=0.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78,P=0.115)。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临床应用价值较好。结论T1 mapping联合DWI可于术前有效预测乳腺癌TI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性B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前景
7
作者 黄茗 陈锦秀 +3 位作者 张雨乐 董想 曹春雨 吴红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5-625,共11页
近年来,肿瘤浸润性B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B lymphocytes,TIL-B)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复杂且重要的角色。这些细胞通过多种机制参与抗肿瘤免疫反应,但同时也可能在特定刺激下获得抑制功能,转化为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 近年来,肿瘤浸润性B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B lymphocytes,TIL-B)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复杂且重要的角色。这些细胞通过多种机制参与抗肿瘤免疫反应,但同时也可能在特定刺激下获得抑制功能,转化为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进而抑制肿瘤免疫应答,促进肿瘤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IL-B不仅是抗肿瘤免疫治疗中有效的靶标,而且在疾病预后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TIL-B研究现状,总结了其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当前的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深入理解TIL-B的复杂性,可以为开发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和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性B淋巴细胞 肿瘤微环境 三级淋巴结构 免疫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相关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徐梦樊(综述) 梁新军(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88-691,共4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肺癌的80%以上。尽管近年来NSCLC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有所突破,但是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5年生存率仅15%。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肺癌的80%以上。尽管近年来NSCLC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有所突破,但是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5年生存率仅15%。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被批准用于治疗肺癌。虽然其具有高效、持久、低毒等优点,但仅少部分NSCLC患者从免疫治疗中持久获益。随着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在NSCLC中的预后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寻找更有效的预后指标成为了NSCLC研究的重点。本综述系统分析TILs在NSCLC免疫治疗疗效预测中的作用机制、临床证据及评估方法,旨在为未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预后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CD38表达对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石峰 赵艳杰 +1 位作者 高颖 宋清坤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5,共6页
目的探讨CD38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肿瘤免疫微环境及临床病理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至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进行食管切除术的142例ESCC患者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CD38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肿瘤免疫微环境及临床病理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至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进行食管切除术的142例ESCC患者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组织内CD38、CD4、CD8、Ki-67、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有淋巴结转移的ESCC患者中,CD38的表达率与总生存期有显著相关性(P=0.037),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个月和38个月。未经调整和调整的高CD38表达风险比分别为0.46(95%CI:0.21~0.98)和0.32(95%CI:0.13~0.76)。CD38的表达率与肿瘤细胞PD-L1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对于有淋巴结转移的ESCC患者来说,CD38高表达与更好的生存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 CD38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 免疫微环境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敲除PD-1的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回输对小鼠结肠癌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瞿紫微 李晓辉 +3 位作者 郭建辉 陈华涛 吴彪 孟庆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9-1196,共8页
目的:探讨应用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CRISPR/Cas9)技术敲除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回输对结肠癌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皮下注射CT26构建小鼠结肠癌模型,从3只模型小鼠肿瘤组织中提取TIL,并... 目的:探讨应用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CRISPR/Cas9)技术敲除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回输对结肠癌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皮下注射CT26构建小鼠结肠癌模型,从3只模型小鼠肿瘤组织中提取TIL,并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对TIL进行PD-1基因敲除;回输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输注淋巴细胞组(Lym)、输注荷瘤小鼠TIL组(TIL)、慢病毒空载对照组(pVSV-G-PX458-NC)组、PX458-PD-1-sgRNA1组(PD-1-sgRNA1),每组10只;测量各组小鼠肿瘤组织质量及肿瘤抑制率;TUNEL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TNF-α和IFN-γ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CD4+T、CD8+T细胞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增殖核抗原-67(Ki-6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PD-1及其主要配体PD-L1表达。结果:PD-1-sgRNA1能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细胞体内生长,抑制肿瘤组织Ki-67和VEGF表达及PD-1、PD-L1表达,提高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TNF-α、IFN-γ含量、CD4+T、CD8+T细胞表达(均P<0.05)。结论:CRISPR/CAS9敲除PD-1的TIL回输能明显抑制结肠癌小鼠肿瘤组织Ki-67和VEGF表达,增加CD4+T、CD8+T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PD-1 结肠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肿瘤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间质比和肿瘤间质浸润淋巴细胞对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影响
11
作者 张玲玲 张勐 +3 位作者 李赛男 蔡丽静 韩丹丹 刘月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4-1161,共8页
目的探讨肿瘤间质比(tumor-stroma ratio,TSR)和肿瘤间质浸润淋巴细胞(stromal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sTILs)对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疗效的预测意义。方法收集516例术前穿刺确诊为HER2阴性乳腺... 目的探讨肿瘤间质比(tumor-stroma ratio,TSR)和肿瘤间质浸润淋巴细胞(stromal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sTILs)对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疗效的预测意义。方法收集516例术前穿刺确诊为HER2阴性乳腺浸润性癌患者,均接受NAT后进行根治性手术。评估常规HE切片中TSR和sTILs的状态,术后标本进行残余肿瘤负荷(residual cancer burden,RCB)分级、Miller-Payne(MP)分级、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评估。采用Pearsonχ^(2)和趋势χ^(2)检验观察TSR、sTILs、TSR联合sTILs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TSR、sTILs、TSR联合sTILs与pCR率的关系。结果516例乳腺癌中高TSR(间质占比≤50%)者278例(53.9%),低TSR(间质占比>50%)者238例(46.1%)。NAT前高TSR组和高sTILs组的肿瘤与较高的MP分级、较低的RCB分级显著相关,pCR率高(P<0.05)。术前活检高TSR患者pCR的概率比低TSR患者高2.163倍(OR:2.163,95%CI:1.201~3.898,P=0.010)。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阴性组、高TSR对NAT后患者pCR率的OR值为2.999(95%CI:1.216~7.396,P=0.017)。高TSR、高sTILs组患者NAT后pCR率是低TSR、低sTILs患者的4.052倍(OR:4.052,95%CI:1.900~8.64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前活检中较高的TSR和sTILs状态与NAT后较高的MP分级和较低的RCB分级、较高的pCR率相关,术前联合评估两者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HER2阴性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肿瘤间质比 肿瘤间质浸润淋巴细胞 RCB分级 病理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免疫细胞浸润特征与临床病理参数具有相关性
12
作者 赵华轩 张桂潮 +4 位作者 刘家荣 莫富添 李韬恩 类成勇 吕世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0-1288,共9页
目的 考察中国人群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样本中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并分析免疫细胞浸润与疾病分期及免疫治疗应答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0年10月~2023年10月154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肿瘤样本和临床病理信息,通过免疫... 目的 考察中国人群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样本中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并分析免疫细胞浸润与疾病分期及免疫治疗应答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0年10月~2023年10月154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肿瘤样本和临床病理信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等方法鉴定肿瘤组织中浸润免疫细胞类型,并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其中22例患者的肿瘤组织构建了患者来源的肿瘤组织片段(PDTF)模型,利用PD-1单抗处理,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T细胞活化情况,评估患者免疫治疗应答。结果 我国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CD8^(+)T细胞、CD4^(+)T细胞和CD3^(+)T细胞浸润最丰富。病例相关分析表明,CD3^(+)T细胞(P=0.004)、PD-1^(+)T细胞(P=0.020)、CD68^(+)T细胞(P=0.049)、CD79^(+)T细胞(P=0.049)以及Tryptase^(+)细胞(P=0.049)的浸润与更大的肿瘤体积(≥5 cm)呈正相关;CD4^(+)T细胞浸润程与肿瘤分期成负相关(P=0.026)。高ISUP分级患者CD3^(+)T细胞(P=0.023)、CD8^(+)T细胞(P=0.045)、PD-1^(+)T细胞(P=0.014)、CD20^(+)B细胞(P=0.020)、CD79^(+)B细胞(P=0.004)浸润浸润水平较高,但具有较低的Traptase^(+)细胞浸润(P=0.001)。具有丰富免疫细胞浸润的患者也倾向更好的免疫治疗应答。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中国人群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发现不同患者免疫细胞浸润存在显著异质性,证实免疫细胞浸润程度与临床病理参数存在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 肿瘤免疫细胞浸润 患者来源的肿瘤组织片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血清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特异性杀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陈云飞 赵粹英 +1 位作者 陈汉平 秦慧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53-556,共4页
目的 :观察艾灸血清培养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s ,TIL)中CTL的杀伤活性、各组TIL对不同瘤株的杀伤活性以及艾灸血清对TIL诱生的IFN γ、TNF α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艾灸血清培养TIL ,通过3 H TdR释放法和ELIS... 目的 :观察艾灸血清培养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s ,TIL)中CTL的杀伤活性、各组TIL对不同瘤株的杀伤活性以及艾灸血清对TIL诱生的IFN γ、TNF α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艾灸血清培养TIL ,通过3 H TdR释放法和ELISA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艾灸血清能明显提高指数生长期TIL中CTL的杀伤活性 ,艾灸血清培养的TIL存在对同种异体的肿瘤有特异性杀伤的T细胞克隆 ,艾灸血清能促进TIL细胞诱生TNF α和IFN γ。显著提高TIL培养上清中的TNF α含量 ,一定程度上增强TIL产生IFN γ的水平。结论 :艾灸血清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TIL的特异性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血清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特异性杀伤 IFN-Γ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1通过IL-23/Th17信号通路对人胃早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易静 龚锦文 +3 位作者 赵静 詹云凯 段志刚 吕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mi R⁃71表达通过IL⁃23/Th17信号通路对人胃早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影响,以期为胃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抽取我院胃早癌患者的血清作为胃癌组和健康者的血清作为对照组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实验测定血清中miR⁃71的mRN... 目的探讨mi R⁃71表达通过IL⁃23/Th17信号通路对人胃早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影响,以期为胃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抽取我院胃早癌患者的血清作为胃癌组和健康者的血清作为对照组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实验测定血清中miR⁃71的mRNA表达;采用HE染色法检测人胃早癌肿瘤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及并依据浸润情况分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人胃早癌巨噬细胞和CD8+T细胞的浸润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和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miR⁃71表达对IL⁃23/Th17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胃癌组TEMⅠ期和TEMⅡ期患者血清miR⁃71的mRNA表达相较对照组组极显著下调(P<0.01)。在癌巢中央、癌巢周边和远离癌巢处均可见肿瘤免疫细胞分布,根据免疫细胞不同浸润深度分为T1⁃T4级,发现胃癌患者的miR⁃71血清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分级呈负相关趋势。CD8+T细胞和巨噬细胞也分布于癌内、癌周和远处,且巨噬细胞和CD8+T细胞数目:癌周>远处>癌内。TEMⅠ期组和TEMⅡ期组JAK⁃2和IL⁃23R蛋白表达水平相较对照组组极显著上调(P<0.01)。结论miR⁃71血清表达水平与人胃早癌肿瘤免疫细胞浸润深度呈负相关,而其机制与激活IL⁃23/Th17信号通路有关,有望作为胃早癌的生物分子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早癌 miR⁃71 肿瘤免疫细胞浸润 IL⁃23/Th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肿瘤出芽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曲少华 张杰 +4 位作者 张伟 黄炎华 张清 王宁霞 吕荣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00-1904,共5页
目的:研究肿瘤出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78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及肿瘤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乳腺癌组织病理切片中肿瘤... 目的:研究肿瘤出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78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及肿瘤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乳腺癌组织病理切片中肿瘤出芽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X^2检验分析肿瘤出芽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TILs的关系,Log-rank检验分析肿瘤出芽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高肿瘤出芽组患者淋巴结阳性数目多、组织性分级高、脉管癌栓更多;肿瘤出芽数较多的患者TILs的水平较低,而肿瘤出芽数较少的患者TILs水平较高;高肿瘤出芽患者比低肿瘤出芽患者预后较差。结论:乳腺癌肿瘤出芽水平与恶性程度高的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肿瘤出芽水平与TILs水平呈负相关,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出芽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胃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黎鹏 衣艳梅 李淑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3496-3500,共5页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较多,患者的肿瘤局部免疫反应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成为胃癌预后的热点研究。本文介绍了胃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亚型、临床分型及与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认为胃...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较多,患者的肿瘤局部免疫反应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成为胃癌预后的热点研究。本文介绍了胃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亚型、临床分型及与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认为胃癌内的调节性T细胞(Treg)通常与不利的预后相关,而肿瘤浸润的CD8+细胞毒性T细胞、CD45RO记忆T细胞、B淋巴细胞和淋巴小结通常与良好的胃癌预后相关,为进一步研究胃癌患者肿瘤局部免疫反应的关键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83^+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雷晓 余佩武 +4 位作者 饶芸 唐波 石彦 吴淼 周立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1-403,共3页
目的肿瘤组织浸润树突状细胞(tumorinfiltratingdendriticcells,TIDCs)数量和功能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床意义,但CD83+TIDC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尚不清楚,需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胃癌TIDCs的CD83... 目的肿瘤组织浸润树突状细胞(tumorinfiltratingdendriticcells,TIDCs)数量和功能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床意义,但CD83+TIDC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尚不清楚,需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胃癌TIDCs的CD83蛋白、CD83mRNA以及S100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免疫组化显示胃癌组织(42/45)中有S100+散在表达;CD83主要表达于胃癌组织癌旁及正常胃黏膜上。原位杂交显示CD83mRNA在少数标本中(7/45)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到低水平CD83表达(4%,45/45)。S100和CD83mRNA表达数量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浸润深度、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显著相关性。CD83蛋白免疫组化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显著负相关(r=-0.924,P<0.01);CD83流式细胞检查的表达率与胃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r=-0.879,P<0.01;r=-0.782,P<0.05)。结论胃癌TIDCsCD83表达与胃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临床研究指标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 胃癌 CD83 S-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宗勤 张小峰 +1 位作者 施乐华 殷正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2-375,共4页
淋巴细胞归巢受机体组织微环境的调控,肿瘤形成时机体微环境的变化影响淋巴细胞的迁移和浸润。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on lymphocyte,TIL)作为重要的抗肿瘤免疫细胞,其分布和浸润程度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淋... 淋巴细胞归巢受机体组织微环境的调控,肿瘤形成时机体微环境的变化影响淋巴细胞的迁移和浸润。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on lymphocyte,TIL)作为重要的抗肿瘤免疫细胞,其分布和浸润程度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的调节机制可能涉及肿瘤脉管对淋巴细胞浸润的正反两方面的调节,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介导淋巴细胞外渗、募集、肿瘤抗原定位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以及其他免疫细胞影响淋巴细胞浸润等。如何引导淋巴细胞向肿瘤迁移、能否创造利于瘤内浸润的微环境等,对于加速TIL临床转化,使肿瘤患者更大程度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淋巴细胞归巢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3在人非小细胞肺癌CD4^+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表达增强提示预后不良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吉芃 陈迪康 +5 位作者 卞建叶 夏瑞 宋心雨 文雯 张学光 朱一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8-811,共4页
目的研究负性共刺激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分子3(TIM-3)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56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浸润淋巴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并分析... 目的研究负性共刺激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分子3(TIM-3)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56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浸润淋巴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TIM-3在肿瘤浸润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28.64±10.46)%和(30.77±15.58)%,高于癌旁组织的(13.32±6.95)%和(12.98±8.19)%;TIM-3与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呈现共表达;TIM-3在肿瘤浸润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生存预后有关。结论TIM-3的表达在肿瘤免疫中起到负性调节作用,对患者的生存预后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共刺激分子 TIM-3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凋亡及其Fas、FasL表达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贾建军 王自能 +1 位作者 刘革修 王志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93-1696,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凋亡及其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的表达意义。方法利用S-100单克隆抗体和DNA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相结合,分析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IDC凋亡状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检测TIDC表面Fas/...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凋亡及其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的表达意义。方法利用S-100单克隆抗体和DNA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相结合,分析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IDC凋亡状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检测TIDC表面Fas/FasL分子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IDC凋亡发生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组织中树突状细胞凋亡发生率[(13.02±0.64)%vs(6.82±0.53)%,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TIDC膜表面Fas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7.88±1.05 vs 19.25±3.03,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TIDC膜表面FasL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2.95±2.25 vs 7.51±1.14,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IDC凋亡增加及Fas、FasL在TIDC上表达失衡,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免疫逃逸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 凋亡 FAS FA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