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对前列腺癌裸鼠模型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唐荣志 赖海标 +2 位作者 黄智峰 刘毅豪 吴惠妃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对前列腺癌裸鼠模型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方法清洁级雄性SCID小鼠48只,雄性,采用前列腺腺体背外侧包膜内注射人前列腺癌细胞株(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LNCaP)悬液的方法构建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对前列腺癌裸鼠模型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方法清洁级雄性SCID小鼠48只,雄性,采用前列腺腺体背外侧包膜内注射人前列腺癌细胞株(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LNCaP)悬液的方法构建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均分为模型组、雷帕霉素组、淫羊藿苷组、朝藿定C组,每组12只。于建模2周后,淫羊藿苷组予以10 mg·kg^(-1)淫羊藿苷,朝藿定C予以10 mg·kg^(-1)朝藿定C,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60 d。4组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各取6只小鼠肿瘤细胞生长情况评估,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 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表达水平,FCM检测组织Treg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bcl-2的表达。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雷帕霉素组、淫羊藿苷组、朝藿定C组瘤质量、瘤体积降低,抑瘤率增加(P<0.05);模型组治疗前后瘤质量、瘤体积、抑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雷帕霉素组、淫羊藿苷组、朝藿定C组瘤质量、瘤体积较低,抑瘤率较高(P<0.05);与雷帕霉素组相比,朝藿定C组瘤质量、瘤体积较高,抑瘤率较低(P<0.05);淫羊藿苷组与雷帕霉素组瘤质量、瘤体积、抑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雷帕霉素组、淫羊藿苷组、朝藿定C组血清IL-6、IL-8、TGF-β水平较低(P<0.05);与雷帕霉素组相比,朝藿定C组血清IL-6、IL-8、TGF-β水平较高(P<0.05),淫羊藿苷组与雷帕霉素组血清IL-6、IL-8、TGF-β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雷帕霉素组、淫羊藿苷组、朝藿定C组血清PSA水平、血液细胞Treg数量较低(P<0.05);与雷帕霉素组相比,朝藿定C组血清PSA、血液细胞Treg数量水平较高(P<0.05),淫羊藿苷组与雷帕霉素组血清PSA水平、血液细胞Treg数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雷帕霉素组、淫羊藿苷组、朝藿定C组caspase-3表达水平较高,Bcl-2表达较低(P<0.05);与雷帕霉素组相比,朝藿定C组caspase-3表达较低,Bcl-2表达较高(P<0.05),淫羊藿苷组与雷帕霉素组caspase-3、Bcl-2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可通过上调caspase-3,下调Bcl-2的表达,加速前列腺癌细胞凋亡,下调血中IL-8、Treg、TGF-β、PSA水平,从而一定程度上起到抗前列腺癌的作用,淫羊藿苷的作用效果优于朝藿定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朝藿定C 前列腺癌裸鼠 肿瘤细胞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垫状卷柏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及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被引量:5
2
作者 蔡蕊 于远洋 +3 位作者 谢宁 徐强 万慧慧 王世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507-1514,共8页
利用质谱引导的自动纯化分离系统对垫状卷柏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选择性分离纯化双黄酮类、炔酚类化合物。并利用MS、^(1)H NMR、^(13)C NMR、2D NMR等光波谱分析方法确定结构,结果得到四个双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扁柏双... 利用质谱引导的自动纯化分离系统对垫状卷柏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选择性分离纯化双黄酮类、炔酚类化合物。并利用MS、^(1)H NMR、^(13)C NMR、2D NMR等光波谱分析方法确定结构,结果得到四个双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扁柏双黄酮(1)、异柳杉双黄酮(2)、苏铁双黄酮(3)、穗花杉双黄酮(4),七个炔酚类化合物,分别为selaginellin(5)、selaginpulvilin A(6)、selaginpulvilin B(7)、selaginellin O(8)、selaginellin E(9)、selaginellin A(10)、selaginellin B(11)。采用MTT法评价了化合物1~11体外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SCLC)H322增殖活性,结果表明,除化合物4和7外,其他化合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322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和10抑制作用较强,IC_(50)值分别为16.70和9.54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垫状卷柏 分离纯化 双黄酮 炔酚 肿瘤细胞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不容生物碱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构效关系解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于蕾 姜春艳 +5 位作者 宋冬雪 于淼 尚东雨 姜波 季宇彬 王正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目的研究海南地不容(Stephania hainanensis H.S.Lo et Y.Tsoong)生物碱对人肝癌细胞Hep G-2、乳腺癌细胞MCF-7、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筛选出有效的抗肿瘤化合物以及其敏感细胞株;分析其生物碱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 目的研究海南地不容(Stephania hainanensis H.S.Lo et Y.Tsoong)生物碱对人肝癌细胞Hep G-2、乳腺癌细胞MCF-7、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筛选出有效的抗肿瘤化合物以及其敏感细胞株;分析其生物碱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海南地不容生物碱对人肝癌细胞Hep G-2、乳腺癌细胞MCF-7、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海南地不容生物碱抗肿瘤活性的基本构效关系。结果MTT结果显示荷包牡丹碱、氧化克班宁、去甲荷包牡丹碱和克班宁对人肝癌Hep G-2、乳腺癌MCF-7和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值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各给药组分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阳性对照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海南地不容生物碱结构中的1,2-亚甲二氧基、N-亚甲基等取代基以及其化学结构的平面性对其抗肿瘤活性有重要影响。结论海南地不容中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的生物碱为荷包牡丹碱、氧化克班宁、去甲荷包牡丹碱和克班宁,其敏感细胞株均为乳腺癌细胞MCF-7;通过分析海南地不容生物碱的结构和抗肿瘤活性的关系,初步明确了其抗肿瘤活性可能与其结构易于抑制DNA拓扑异构酶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地不容生物碱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构效关系 抑制DNA拓扑异构酶 细胞周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肠毒素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其表达产物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毛亚飞 徐水凌 +1 位作者 罗冬娇 严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3-558,共6页
构建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B,SE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了解重组表达产物rSEB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采用高保真PCR从金黄色葡萄球菌FRIS6B株DNA中扩增全长SEB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SE... 构建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B,SE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了解重组表达产物rSEB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采用高保真PCR从金黄色葡萄球菌FRIS6B株DNA中扩增全长SEB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SE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pET32α-SEB—E.coliBL2IDE3.采用SDS-PAGE检测rSEB表达产量,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SEB.采用TCID50法测定rSEB对Vero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并计算TCID50值.采用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rSEB体外对小鼠脾细胞、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促增殖作用以及对HepG2细胞(人肝腺癌细胞)、HeLa细胞(人宫颈癌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公布的相关序列比较,所克隆的SEB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100%.rSEB表达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40%.rSEB对Vero细胞的TCIC50为3.02μg.5.0~20.0μg/ml的rSEB对小鼠脾细胞和人PBMC均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5.0~20.0μg/ml rSEB作用的人PBMC上清均能有效地抑制HepG2细胞和HeLa细胞生长(P〈0.05).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rSEB高效原核表达系统.rSEB仍然具有生物学活性.所建立的细胞毒性、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检测方法,为以后减毒rSEB突变体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肠毒素B SEB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系统/构建 重组蛋白/表达 细胞毒性 淋巴细胞/增殖 肿瘤细胞/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海洋细菌PLM4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多糖的纯化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梁静娟 庞宗文 +3 位作者 王松柏 詹萍 马丽 白先放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2-56,共5页
红树林海洋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PLM4)的发酵液对人喉癌细胞Hep-2、肝癌细胞BEL-7404和舌癌细胞TCA8123的生长抑制活性分别为63.6%、59.2%和61.5%。PLM4发酵液经乙醇沉淀和凝胶柱层析纯化可得到多糖纯品。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 红树林海洋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PLM4)的发酵液对人喉癌细胞Hep-2、肝癌细胞BEL-7404和舌癌细胞TCA8123的生长抑制活性分别为63.6%、59.2%和61.5%。PLM4发酵液经乙醇沉淀和凝胶柱层析纯化可得到多糖纯品。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其分子量和纯度,硫酸-咔唑法、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氯化钡明胶比色法、茚三酮反应和气相色谱法等测定其组分。采用红外光谱分析、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等方法研究其结构。结果表明,该多糖分子量为116kd,由己糖醛酸、甘露糖、葡萄糖和丙酮酸组成,其摩尔比为31∶19∶6∶1,不含硫酸、乙酸和蛋白质。平均每100个己糖基中含有约42个1→3糖苷键、42个1→6糖苷键和/或非还原末端基、13.5个1→2糖苷键和2.5个1→4糖苷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海洋细菌PLM4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多糖 纯化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来源的抑制性细胞因子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微观流变特性并导致免疫应答恶化 被引量:4
6
作者 曾柱 王国涛 +8 位作者 许晓风 龙金华 邢俊杰 张颖娱 肖俊 段学燕 唐岩 唐军民 孙大公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8-555,共8页
现已证明,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司职抗原呈递的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存在缺陷和紊乱,从而导致了免疫系统的显著受抑和肿瘤的免疫逃逸.为了探索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利用生物物理学和微观流变学的方法研究了肿瘤来源因素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 现已证明,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司职抗原呈递的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存在缺陷和紊乱,从而导致了免疫系统的显著受抑和肿瘤的免疫逃逸.为了探索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利用生物物理学和微观流变学的方法研究了肿瘤来源因素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分化过程的影响.发现来源于肿瘤微环境的细胞因子等成分,导致DCs的渗透脆性增加、细胞膜脂流动性显著下降,而且细胞的转录水平和能量状态也明显改变,导致DCs的抗原摄取能力和活化幼稚T细胞的能力显著下降.所以,DCs的微观流变特性的改变也许是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一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肿瘤来源的抑制细胞因子 免疫逃逸机制 渗透脆性 膜流动性 细胞基因的转录水平和能量状态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增殖抑制基因(HSG)对肿瘤细胞系化疗敏感性的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萍 毋丽娜 +4 位作者 蒋春笋 李志新 张颖妹 陈光慧 邱晓彦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将人增殖抑制基因 (hHSG)用电子穿孔的转基因方式转染到体外培养的人肿瘤细胞系中,观察hHSG基因对内源性hHSG表达水平不同的肿瘤细胞系的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首先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系中hHSG的表达水平... 目的:将人增殖抑制基因 (hHSG)用电子穿孔的转基因方式转染到体外培养的人肿瘤细胞系中,观察hHSG基因对内源性hHSG表达水平不同的肿瘤细胞系的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首先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系中hHSG的表达水平,然后选择内源性hHSG表达水平较低的肺腺癌 (A549 )和内源性hHSG表达水平较高的宫颈癌(HeLaS3)细胞系,用电穿孔方法转染含有hHSG的真核表达载体 (pEGFP hHSG) 24h后,加入放线菌酮(CHX),采用细胞计数、MTT法观察hHSG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CHX的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hHSG在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系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pEGFP hHSG转染到两种内源性hHSG表达水平不同的肿瘤细胞系后,这两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都明显受到抑制,同时外源性的hHSG也增强了这些肿瘤细胞系对CHX的敏感性。结论:外源性hHSG可不依赖其内源性表达水平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CHX并用可增强肿瘤细胞对CHX的敏感性,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敏感性 抑制基因 肿瘤细胞 免疫组化方法 真核表达载体 增殖抑制作用 抑制肿瘤细胞 组织来源 内源性 CHX 体外培养 基因方式 放线菌酮 细胞计数 MTT法 不同程度 生长增殖 协同作用 外源性 水平 转染 G基因 H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多糖纳米硒的制备及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博文 陈建平 +5 位作者 黄文浩 钟赛意 李瑞 宋兵兵 刘晓菲 汪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2117-2126,共10页
探索岩藻多糖纳米硒(fucoidan-selenium nanoparticles,FD-SeNPs)的制备工艺条件,并进一步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以岩藻多糖(fucoidan,FD)为模板,采用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Vc)还原亚硒酸钠(Na_(2)SeO_(3))制备F... 探索岩藻多糖纳米硒(fucoidan-selenium nanoparticles,FD-SeNPs)的制备工艺条件,并进一步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以岩藻多糖(fucoidan,FD)为模板,采用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Vc)还原亚硒酸钠(Na_(2)SeO_(3))制备FD-SeNPs,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其工艺参数。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ED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进行结构表征;运用MTT法测定其对HepG2肝癌细胞和A549肺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D-SeNPs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为1 h、反应温度为35℃、抗坏血酸与亚硒酸钠的摩尔比为14∶1、FD浓度为0.8 mg/mL,在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FD-SeNPs粒径为(83.40±0.55)nm、电位为(-31.89±0.47)mV、含硒量达29.93%。经鉴定,FD-SeNPs的表面形貌为均一的球形,由77.59%Se、17.70%C和3.41%O元素组成。MTT实验结果表明,FD-SeNPs能显著抑制HepG2肝癌细胞和A549肺癌细胞的增殖,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上述结果表明,已成功制备FD-SeNPs并表现出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能力,为其在抗肿瘤临床药物的应用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多糖 纳米硒 结构表征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sin对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王占祥 章翔 +3 位作者 易声禹 费舟 张志文 杨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906-907,共2页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Inhibitor,RNasin)是体内的一种糖蛋白,对多种实体性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采用从人胎盘组织中提取制备的RNasin,体内、外观察其对人SHG44及大鼠...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Inhibitor,RNasin)是体内的一种糖蛋白,对多种实体性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采用从人胎盘组织中提取制备的RNasin,体内、外观察其对人SHG44及大鼠C6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1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胶质瘤 肿瘤细胞抑制 RNa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科学家发现多酚抑制肿瘤细胞机理
10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5-455,共1页
关键词 细胞机理 德科学家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天然抗癌物质 抗癌作用 多酚成分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抑制因子WT1对人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德贵 邹芳 +3 位作者 邬开朗 刘燕 朱应 吴建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07-1910,共4页
将人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hiNOS)启动子构建在带荧光素酶基因的载体pGL3-basic上,构建成用荧光素酶为系统的启动子,以研究载体p8.3iNOS.结果显示,肾母细胞肿瘤抑制因子(WT1)能够有效地抑制hiNOS启动子的转录;且WT1的4个选择性剪接本... 将人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hiNOS)启动子构建在带荧光素酶基因的载体pGL3-basic上,构建成用荧光素酶为系统的启动子,以研究载体p8.3iNOS.结果显示,肾母细胞肿瘤抑制因子(WT1)能够有效地抑制hiNOS启动子的转录;且WT1的4个选择性剪接本的抑制效果有所不同,其中WT1(-/-)在两种肝癌细胞(HepG2和Hep3B)中对hiNOS的表达均具有最强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效果具有剂量依赖性,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HepG2细胞中WT1(-/-)过量表达能下调hiNOS表达.以上结果说明WT1在肝癌细胞中对人的hiNOS具有转录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肿瘤抑制因子(WT1) 人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选择性剪接本 转录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新药厄洛替尼用于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东 张晓彤 李龙芸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关键词 肿瘤新药 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肿瘤分子生物学 生物学机制 生物学环节 特异性阻断 恶性肿瘤 分子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癌平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5
13
作者 李茂全 沈建华 +1 位作者 胥彬 陈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28-231,共4页
目的 探讨消癌平治疗胃癌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1.观察不同浓度消癌平对SGC 790 1胃癌细胞的抑制率并进行体外抑制试验 ;2 .取对数生长期的SGC 790 1细胞 ,浓缩体积到 1ml,先后加入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工作液使之形成细胞凝... 目的 探讨消癌平治疗胃癌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1.观察不同浓度消癌平对SGC 790 1胃癌细胞的抑制率并进行体外抑制试验 ;2 .取对数生长期的SGC 790 1细胞 ,浓缩体积到 1ml,先后加入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工作液使之形成细胞凝块 ,并将其切成等体积小块 ,将瘤体置于昆明种水鼠肾囊下。移植后次日开始采用消癌平 0 .4,0 .6 ,0 .8ml/kg浓度腹腔内注射 ,连续 7d。注射后第 8天处死小鼠 ,于显微镜下测量肿瘤的各径 ,以计算肿瘤体积和肿瘤抑制率 ,探讨对人胃癌SGC 790 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3.采用流质细胞仪观察消癌平对人体胃癌SGC 790 1细胞株的抑制机制。结果  1.体外抑制试验 :消癌平 5 0 ,40 ,30 ,2 0 ,10mg/ml浓度时对SGC 790 1胃癌细胞的抑制率为 10 0 % ,5 9 % ,2 9% ,19%和 15 % ,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明显。其高浓度的抑制率与HCPT(98% )相仿 ,药物作用 7d后的IC50 为 2 1mg/ml。 2 .昆明种水鼠胃癌细胞株移植后 ,采用的消癌平为 0 .4,0 .6,0 .8ml/kg ,腹腔内注射的肿瘤抑制率为 5 0 % ,5 3% ,71%。Logit法计算消癌平对荷瘤小鼠的ED50 为 0 .44 /kg ,t检验表明各用药剂量组的抑瘤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高剂量时消癌平的抑瘤率 (71% )与阳性对照组5 Fu的抑瘤率 (76% )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癌平 胃癌 实验研究 肿瘤细胞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短型细胞毒素Gelonin的分子构象和生物活性
14
作者 蘧艳峰 李卓玉 +3 位作者 郭晨云 郭素堂 史天良 袁静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0-395,共6页
为了探索免疫络合物中具杀伤靶细胞的毒素,gelonin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根据化学合成的gelonin基因序列和3维分子构象设计了N端区Gly,Leu,Asp和或C端区Asp,Lys,Asp,Pro,Lys缺失的gelonin.以重组质粒pEgel为模板,在相应引物存在下,用PCR... 为了探索免疫络合物中具杀伤靶细胞的毒素,gelonin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根据化学合成的gelonin基因序列和3维分子构象设计了N端区Gly,Leu,Asp和或C端区Asp,Lys,Asp,Pro,Lys缺失的gelonin.以重组质粒pEgel为模板,在相应引物存在下,用PCR法获得5′端区和或3′端区碱基序列缺失的gelonin基因片段.经克隆、表达和纯化得到3种截短型gelonin(GN3、GC5、GN3C5).CD谱和荧光谱表明,完整型gelonin(GO)与截短型gelonin的分子构象有明显的差异.它们的构象变化与类DNase活性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均为GO≥GN3>GC5>GN3C5.结果再一次证明了具有α+β型结构蛋白,gelonin的构象与生物活性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短型gelonin 纯化 构象 类DNase活性 肿瘤细胞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β-羟基熊果酸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15
作者 黄丽荣 陈磊 +3 位作者 杨小生 马琳 张建新 王道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33-1138,共6页
以熊果酸为原料,经C-3羟基氧化、C-28羧基苄酯化保护、C-2乙酰化及水解、还原、脱保护得到2β-羟基熊果酸,6步反应的总收率为60.1%。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MS测试技术确证。以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2β-羟基熊... 以熊果酸为原料,经C-3羟基氧化、C-28羧基苄酯化保护、C-2乙酰化及水解、还原、脱保护得到2β-羟基熊果酸,6步反应的总收率为60.1%。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MS测试技术确证。以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2β-羟基熊果酸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及人肺癌细胞A549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对2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2β-羟基熊果酸 合成 体外肿瘤细胞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磁场对人白血病细胞生物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玉琮 李旭 +2 位作者 郭佑民 陈葳 程小丽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385-387,共3页
用流式细胞术探讨了恒磁场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周期的影响,磁场与长春新碱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恒磁场可以引起HL-60细胞周期的改变,经700mT恒磁场作用后细胞的S%降低;而2260mT的磁场处理则使细胞的S%增加。上述场强的... 用流式细胞术探讨了恒磁场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周期的影响,磁场与长春新碱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恒磁场可以引起HL-60细胞周期的改变,经700mT恒磁场作用后细胞的S%降低;而2260mT的磁场处理则使细胞的S%增加。上述场强的恒磁场均可增加HL-60细胞对长春新碱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细胞周期 白血病 生物效应 肿瘤细胞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美舒利对胃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美虹 吴开春 +2 位作者 吴汉平 幺立萍 樊代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6-248,共3页
为比较尼美舒利与吲哚美辛抑制胃癌的作用及比较尼美舒利对COX 2反义核酸转染前后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并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 ,用不同浓度尼美舒利和吲哚美辛与SGC790 1共孵育 ;尼美舒利与SGC790 1、790 1 P、790 1 AS共孵育 ,MT... 为比较尼美舒利与吲哚美辛抑制胃癌的作用及比较尼美舒利对COX 2反义核酸转染前后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并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 ,用不同浓度尼美舒利和吲哚美辛与SGC790 1共孵育 ;尼美舒利与SGC790 1、790 1 P、790 1 AS共孵育 ,MTT法检测细胞活性。SGC790 1、790 1 P、790 1 AS各自分为尼美舒利组和对照组 ,FACS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电镜观察SGC790 1、790 1 AS及与尼美舒利共孵育后SGC790 1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 ,尼美舒利和吲哚美辛均可抑制胃癌体外增殖 ,效应呈剂量依赖性 ;尼美舒利对 790 1 AS比对亲本细胞的抑制率减少 (P<0 0 5 ) ,使胃癌G1期细胞比例增加(SGC790 1:73 5 %比 5 6 1% ;790 1 AS :76 7%比 66 5 % )。超微结构显示 ,尼美舒利作用的SGC790 1和 790 1 AS分化上发生良性转化 ,且出现凋亡。表明尼美舒利可抑制胃癌细胞体外增殖 ,其作用是COX 2依赖的。抑制胃癌的可能机制之一是抑制COX 2活性 ,进而影响细胞周期使之阻滞于G1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肿瘤 尼美舒利 抑制效应肿瘤细胞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齿围沙蚕化学成分及其浸膏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淑梅 马睿霄 +3 位作者 金枫清 佟长青 翟兴月 李伟 《河北渔业》 2015年第11期4-7,41,共5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薄层制备色谱等手段从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中分离纯化出2种化合物。对所获得的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波谱数据分析同文献对照的方法进行了结构鉴定。同时,采用CCK-8方法对双齿围沙蚕浸膏及乙酸乙酯...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薄层制备色谱等手段从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中分离纯化出2种化合物。对所获得的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波谱数据分析同文献对照的方法进行了结构鉴定。同时,采用CCK-8方法对双齿围沙蚕浸膏及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别进行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从双齿围沙蚕中分离得到2种化合物分别为:胆甾-4烯3α,6β醇(1)和(E)-17-(4,7-dimethyloct-5-en-2-yl)-10,13-dimethyl-2,3,4,7,8,9,10,11,12,13,14,15,16,17-tetradecahydro-1H-cyclopenta[a]phenanthren-3-ol(2),且化合物1是首次从沙蚕中分离得到。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测试表明,70%乙醇浸提获得的双齿围沙蚕浸膏及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对人胃癌细胞AGS、人肝癌细胞HepG2以及人卵巢癌细胞SKOV3均具有抑制细胞增殖作用,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可作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化学成分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抑制肿瘤细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酚及其衍生物——ApoG2抗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牛晓阁 汪森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226-4228,共3页
棉酚(gossypol)系存在于锦葵科棉属植物棉花的种子、叶、茎及根部等器官中的黄色多元酚类化合物。Tuszynski和Cossu首次发现其在一些组织培养的黑素瘤细胞系和结肠癌细胞系中能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抗癌效果。近年... 棉酚(gossypol)系存在于锦葵科棉属植物棉花的种子、叶、茎及根部等器官中的黄色多元酚类化合物。Tuszynski和Cossu首次发现其在一些组织培养的黑素瘤细胞系和结肠癌细胞系中能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抗癌效果。近年来棉酚的抗癌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对肿瘤细胞的显著杀伤作用在头颈癌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酚 肿瘤 衍生物 结肠癌细胞 抑制肿瘤细胞 多元酚类化合物 诱导细胞凋亡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晓光 李金瀚 罗荣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54-256,共3页
关键词 培美曲塞 临床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DISODIUM 二氢叶酸还原酶 2004年2月 恶性胸膜间皮瘤 胸苷酸合成酶 抑制肿瘤细胞 细胞分裂 抗叶酸制剂 DNA复制 酰基转移酶 抗代谢类 礼来公司 核糖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