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突状细胞介导的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晓晗 薛磊 +4 位作者 徐慧 张旭晗 刘欣 朱薇波 王兴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50-1756,共7页
目的:初步探究靶向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TAA-CTL)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集患者自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使用含有多种肿瘤相关抗原(TAA)(NY-ESO-1,MAGE-A3,MAGE-A4,WT1,Survi... 目的:初步探究靶向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TAA-CTL)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集患者自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使用含有多种肿瘤相关抗原(TAA)(NY-ESO-1,MAGE-A3,MAGE-A4,WT1,Survivin,PRAME,LMP2A和LMP1)的混合多肽,负载树突状细胞(DC),刺激共培养细胞毒性T细胞(CTL),测定细胞产物表型,并对7例回输后的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同时,利用IFN-γELISpot试验检测输注前、后患者外周血中TAA-CTL含量的变化。结果:平均82.98%的TAA-CTL产物为CD3^+T细胞,包括42.09%的CD4^+T细胞和25.32%的CD8^+T细胞,其中70%表达效应记忆标记(CD45RO^+CD62L^-CCR7^-)。每例患者接受1-4次TAA-CTL回输,均无明显不良反应;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提示一定的疗效;细胞治疗后,患者外周血斑点形成细胞(SFC)数高峰期常出现在输注后2-3周左右。结论:TAA-CTL初步显示了其对MM和NH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还需更大样本量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 免疫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 非霍奇金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植入载有抗原的海绵中收集肿瘤特异性T淋巴细胞方法的应用
2
作者 储以微 何球藻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93-293,共1页
利用在小鼠皮下植入载有肿瘤抗原的海绵收集浸润的淋巴细胞(sponge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IL),经体外培养扩增后用于过继转输治疗恶性肿瘤。在免疫的C57BL/6小鼠皮下植入含灭活FBL-3瘤细胞(一种Friend病毒诱导的红白血病细胞)的... 利用在小鼠皮下植入载有肿瘤抗原的海绵收集浸润的淋巴细胞(sponge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IL),经体外培养扩增后用于过继转输治疗恶性肿瘤。在免疫的C57BL/6小鼠皮下植入含灭活FBL-3瘤细胞(一种Friend病毒诱导的红白血病细胞)的聚氨酯海绵小块,10天后,收集海绵中的SILs,经体外含rIL-2的培养系统中扩增后作特异性杀伤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 肿瘤 皮下 t淋巴细胞 抗原 治疗 扩增 海绵 病毒诱导 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抗原呈递细胞复合物体外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活化的研究
3
作者 毛汉文 刘文励 +2 位作者 周剑锋 耿哲 黄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55-658,共4页
本研究旨在以人工抗原呈递细胞(artifici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s,aAPCs)体外模拟树突状细胞生物学功能,探讨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作用。以磁性微珠为载体,选取慢性髓系白血病特异性抗原CML28作为目标抗原肽,通过抗原表... 本研究旨在以人工抗原呈递细胞(artifici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s,aAPCs)体外模拟树突状细胞生物学功能,探讨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作用。以磁性微珠为载体,选取慢性髓系白血病特异性抗原CML28作为目标抗原肽,通过抗原表位预测软件获取CML28表位序列(Vltfaedsv),并以该抗原表位与MHC分子(HLA-A2-Ig)偶联,作为第一信号分子,B7-1分子作为第二信号分子,将两种信号分子同时负载于磁珠表面,构建人工APC复合体;取HLA-A2+的健康骨髓捐赠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以磁珠分选出CD8+T淋巴细胞并与人工APC复合体系统共培养。培养过程中加入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5,6-carboxylfluoresc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ester,CFSE),并以此检测T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特异性T细胞增殖程度。结果发现:实验组中CML28-特异性T细胞增殖程度明显增高,实验组平均值为(17.34±0.35)%,对照组平均值为(2.25±0.4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人工APC复合体系统在体外能模拟人体抗原呈递细胞,刺激CD8+T特异性淋巴细胞活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抗原呈递细胞 异性t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慢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特异性TCR基因转导T淋巴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罗轶群 马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8-552,共5页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疗肿瘤的方法。传统的方法是将自然产生的特异性肿瘤杀伤细胞(CLT)在体外扩增后回输入患者体内[1]。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在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身上联合使用特异性肿瘤...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疗肿瘤的方法。传统的方法是将自然产生的特异性肿瘤杀伤细胞(CLT)在体外扩增后回输入患者体内[1]。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在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身上联合使用特异性肿瘤杀伤细胞(CLT)、淋巴细胞删除性化疗和IL-2能产生50%。70%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异性 细胞治疗 淋巴细胞 基因转导 tCR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肿瘤杀伤细胞 转移性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的体外扩增及杀伤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倩 刘欣 +4 位作者 王兴兵 汪健 李庆 杨璐璐 郭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4-820,共7页
目的:探索体外扩增白血病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tumor-associated antigen-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s,TAA-CTL)的可行性,并验证其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 目的:探索体外扩增白血病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tumor-associated antigen-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s,TAA-CTL)的可行性,并验证其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并负载白血病相关抗原WT1、PRAME、NY-ESO-1混合多肽,然后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培育,扩增出TAA-CTL。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AA-CTL表型及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率,细胞毒实验检测TAA-CTL对负载肿瘤相关抗原的自体靶细胞的杀伤力。结果:1体外诱导培养的TAACTL扩增倍数为3.81±1.61;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CD3+细胞平均为(97.22±0.71)%,CD3+CD4+占(41.47±27.08)%,CD3+CD8+占(56.40±11.15)%,CD3-CD56+占(0.50±0.31)%,CD19+仅占(0.14±0.20)%,与对照组细胞表型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流式细胞术检测经抗原刺激后TAA-CTL分泌的胞内细胞因子,CD8+TAA-CTL分泌的IFN-γ和TNF-α水平分别为(27.67±2.21)%和(34.2±0.71)%,CD4+TAA-CTL分泌的IFN-γ和TNF-α分别为(21.6±2.55)%和(9.97±3.44)%;对照组CD8+CTL分泌的IFN-γ和TNF-α水平分别为(1.36±0.04)%和(5.58±0.03)%,CD4+CTL分泌的IFN-γ和TNF-α分别为(0.91±0.06)%和(1.60±0.07)%,均明显低于TAA-CTL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A-CTL在效靶比为5∶1、10∶1、20∶1和40∶1时对负载TAA的自体靶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26.85±5.25)%、(60.55±2.45)%、(67.4±3.60)%和(77.00±1.00)%,对未负载TAA的自体靶细胞未见明显杀伤作用(P<0.05)。结论:来源于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可以成功诱导扩增出TAA-CTL并具有特异性杀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肿瘤相关抗原 细胞t淋巴细胞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L-2基因转染的小鼠肿瘤特异性T淋巴细胞进行过继免疫治疗的研究
6
作者 马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3-93,共1页
尽管过继免疫基因疗法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肿瘤基因治疗方法,但开展的研究并不多。因为遇到的一个主要困难是很难有效地向T淋巴细胞内进行基因转染。本研究应用新近发展起来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成功地将IL-2基因转染至肿瘤特异性CTL中,... 尽管过继免疫基因疗法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肿瘤基因治疗方法,但开展的研究并不多。因为遇到的一个主要困难是很难有效地向T淋巴细胞内进行基因转染。本研究应用新近发展起来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成功地将IL-2基因转染至肿瘤特异性CTL中,并证明IL-2基因转染的并能分泌IL-2的CTL能有效提高体内抗肿瘤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IL-2基因 t淋巴细胞 过继免疫治疗 小鼠肿瘤 异性 肿瘤免疫 分泌 重组腺病毒载体 研究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尹岭 宋春杰 +1 位作者 朱克 王鲁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4-186,190,共4页
目的 :研究用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 /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有效性和可能性。方法 :应用髓鞘蛋白脂质蛋白 (PLP) 139 15 1诱发EAE小鼠模型 ,通过转染方式建立具有高效表达IL 10特性的抗原特异性Th2 ... 目的 :研究用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 /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有效性和可能性。方法 :应用髓鞘蛋白脂质蛋白 (PLP) 139 15 1诱发EAE小鼠模型 ,通过转染方式建立具有高效表达IL 10特性的抗原特异性Th2 /Tr1样T细胞系 ,在EAE小鼠发病 6d后给予静脉注射。小鼠每天称体重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实验结束时 ,取脊髓进行PLP免疫组化染色 ,应用数字化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注射扩散性抗原决定簇MBP87 99特异性Th2 /Tr1样T细胞的治疗组小鼠的临床评分明显改善 ,并伴有复发率的下降、首次复发时间的延迟 (P <0 0 5 )。PLP免疫组化染色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 ,接受MBP87 99特异性Th2 /Tr1样T细胞治疗组小鼠脊髓内PLP像素水平为正常值的 94 37%± 0 5 2 %,而对照组小鼠为正常PLP水平的 91 94%± 0 5 0 %(P <0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小鼠脊髓内脱髓鞘病变下降 30 %。结论 :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 /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可明显减少脱髓鞘病变 ,改善EAE的临床症状 ,为多发性硬化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t淋巴细胞 trl细胞 表位扩散 免疫治疗 被动免疫 多发性硬化 MS 扩散性抗原决定簇异性th2/tr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IA1基因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2
8
作者 钟裕昌 阮笃激 +3 位作者 戴霖 王彪 曲颜 杨雪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8-1664,共7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TAMs)T淋巴细胞内抗原1(TIA1)基因对胃癌BGC-823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从胃癌组织中提取原代TAMs,采用IL-4和IL-13刺激TAMs诱导分化成M2-TAMs,再将TIA1基因过表达质粒(oe-TIA1)... 目的:探讨过表达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TAMs)T淋巴细胞内抗原1(TIA1)基因对胃癌BGC-823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从胃癌组织中提取原代TAMs,采用IL-4和IL-13刺激TAMs诱导分化成M2-TAMs,再将TIA1基因过表达质粒(oe-TIA1)及其空载质粒(Vector)转染至M2-TAMs中,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I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CD206和CD163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VEGF-A和Arg-1水平。通过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将转染后的M2-TAMs与胃癌BGC-823细胞共培养,并联用PI3K激动剂740Y-P进行干预,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I3K、p-PI3K、AKT、p-AKT、MMP-2和MMP-9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与原代TAMs比较,M2-TAMs中CD206和CD163表达水平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VEGF-A和Arg-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TI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TIA1基因过表达可显著降低M2-TAMs中CD206和CD163表达水平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VEGF-A和Arg-1水平(P<0.05)。②M2-TAMs中过表达TIA1基因可显著降低BGC-82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及p-PI3K/PI3K、p-AKT/AKT、MMP-2和MMP-9等蛋白表达水平(P<0.05)。③740Y-P可显著逆转M2-TAMs中过表达TIA1基因对BGC-823细胞迁移、侵袭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结论:过表达M2-TAMs中TIA1基因表达可通过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抗原1 胃癌细胞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抗原与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治疗
9
作者 陈卫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42-242,共1页
肿瘤的抗原性是肿瘤免疫学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免疫学家们对肿瘤细胞是否表达与正常组织所不同的抗原及其能否被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诱发特异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一直未能揭示肿瘤抗原的本质问题。关键原因乃... 肿瘤的抗原性是肿瘤免疫学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免疫学家们对肿瘤细胞是否表达与正常组织所不同的抗原及其能否被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诱发特异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一直未能揭示肿瘤抗原的本质问题。关键原因乃是受限于人们对肿瘤的发病学以及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分子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抗原 异性免疫治疗 t细胞 介导 肿瘤免疫 正常组织 发病学 分子机制 表达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陈复兴 武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z1期66-69,共4页
抗原特异性细胞毒 T细胞 (CTL)在控制病毒感染和某些肿瘤中具有重要作用。用 MH C- 类分子的 α链和β2 -微球蛋白、抗原肽和有荧光染料标记的联接蛋白组成的四聚体试剂 ,可以检测相应的抗原特异性 CTL。这项技术将对病毒性疾病和肿瘤... 抗原特异性细胞毒 T细胞 (CTL)在控制病毒感染和某些肿瘤中具有重要作用。用 MH C- 类分子的 α链和β2 -微球蛋白、抗原肽和有荧光染料标记的联接蛋白组成的四聚体试剂 ,可以检测相应的抗原特异性 CTL。这项技术将对病毒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病机制、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的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为这些疾病的细胞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异性细胞t细胞 病毒 肿瘤 流式细胞 四聚体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87a通过靶向调控TIA1对胃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抑制作用
11
作者 曲颜 戴霖 +3 位作者 王彪 阮笃激 钟裕昌 杨雪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738,共11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487a对胃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 M2型极化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对胃癌AGS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原发性胃癌患者胃癌组织TAMs及癌旁组织来源的正常巨噬细胞(NTMs),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THP-...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487a对胃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 M2型极化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对胃癌AGS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原发性胃癌患者胃癌组织TAMs及癌旁组织来源的正常巨噬细胞(NTMs),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THP-1分化为TAMs,将分化得到的M0、M1和M2型巨噬细胞经条件培养基(CM)刺激培养24 h,分别获取TAMs、M1-TAMs和M2-TAMs。转染TAMs,分为空白组、 inhibitor-NC组、 miR-487a inhibitor组、 miR-487a inhibitor+si-NC组和miR-487ainhibitor+si-TIA1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转染效率。将M2-TAMs与AGS细胞共培养,分为AGS组、AGS+inhibitor-NC组、AGS+miR-487ainhibitor组、AGS+miR-487ainhibitor+si-NC组和AGS+miR-487ainhibitor+si-TIA1组,RT-qPCR法检测胃癌组织TAMs和癌旁组织NTMs及各组TAMs中miR-487a和T淋巴细胞胞浆内抗原-1(TIA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胃癌组织TAMs和癌旁组织NTMs及各组TAMs中TIA1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AMs中CD206和CD163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TAMs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精氨酸酶1(Arg-1)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AGS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AGS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AGS细胞侵袭细胞数。结果:RT-qPCR法,与癌旁组织NTMs比较,胃癌组织TAMs中miR-487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TIA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TAMs比较,M1-TAMs中miR-487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TIA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M2-TAMs中miR-487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TIA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转染后,与空白组和inhibitor-NC组比较,miR-487a inhibitor组细胞中miR-487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提示细胞转染成功。Western blotting法,与癌旁组织NTMs比较,胃癌组织TAMs中TI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TAMs比较,M1-TAMs中TI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M2-TAMs中TI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共转染后,与inhibitor-NC组比较,miR-487a inhibitor组细胞中TI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miR-487a inhibitor+si-NC组比较,miR-487a inhibitor+si-TIA1组细胞中TI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与空白组和inhibitor-NC组比较,miR-487a inhibitor组细胞中CD206和CD163水平明显降低(P<0.01);共转染后,与inhibitor-NC组比较,miR-487a inhibitor组细胞中CD206和CD16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miR-487a inhibitor+si-NC组比较,miR-487a inhibitor+si-TIA1组细胞中CD206和CD163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ELISA法,与空白组和inhibitor-NC组比较,miR-487a inhibitor组TAMs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TGF-β、VEGF-A和Arg-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共转染后,与inhibitor-NC组比较,miR-487a inhibitor组TAMs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TGF-β、VEGF-A和Arg-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miR-487a inhibitor+si-NC组比较,miR-487a inhibitor+si-TIA1组TAMs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TGF-β、VEGF-A和Arg-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CCK-8法,与AGS组比较,AGS+inhibitor-NC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AGS+inhibitor-NC组比较,AGS+miR-487a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AGS+miR-487a inhibitor+si-NC组比较,AGS+miR-487a inhibitor+si-TIA1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1)。细胞划痕实验,与AGS组比较,AGS+inhibitor-NC组AGS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5);与AGS+inhibitor-NC组比较,AGS+miR-487a inhibitor组AGS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1);与AGS+miR-487a inhibitor+si-NC组比较,AGS+miR-487a inhibitor+si-TIA1组AGS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5)。Transwell实验,与AGS组比较,AGS+inhibitorNC组AGS细胞侵袭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与AGS+inhibitor-NC组比较,AGS+miR-487a inhibitor组AGS细胞侵袭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与AGS+miR-487a inhibitor+si-NC组比较,AGS+miR-487a inhibitor+si-TIA1组AGS细胞侵袭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结论:沉默miR-487a表达可通过靶向上调TIA1抑制胃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型极化,并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微小RNA-487a t淋巴细胞抗原1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M2型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中PSMA PET/CT衍生参数与循环肿瘤DNA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潘剑 叶定伟 +1 位作者 朱耀 王备合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0-685,共6页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和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的检测结果都是激素敏感...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和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的检测结果都是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HSPC)治疗决策的参考依据。本研究旨在分析HSPC患者中PSMA PET/CT衍生参数与ctDNA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且接受PSMA PET/CT和ctDNA测序的间隔≤2周、有完整病历记录的HSPC患者。排除存在除前列腺癌外的活动性恶性肿瘤,以及组织学特征支持纯神经内分泌癌或小细胞癌诊断的患者。本研究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注(伦理编号:1909207-12)。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价PSMA PET/CT衍生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总肿瘤体积(total tumor volume,TTV)、病灶摄取总量(total lesion uptake,TLU)与ctDNA分数(ctDN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60例HSPC患者,TP53(3.3%)、BRCA2(3.3%)和ATM(3.3%)是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在相关性分析中,ctDNA%与SUVmax有显著相关性(Spearman’s rho=0.272,P=0.036);ctDNA%与TLU(Spearman’s rho=0.160,P=0.222)和TTV(Spearman’s rho=0.162,P=0.215)无显著相关性。结论:SUVmax与ctDNA%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提示与无PSMA阳性病灶和低PSMA摄取病灶的患者相比,存在高PSMA摄取病灶的患者接受联合靶向治疗的概率增加,本研究结果有望作为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前列腺异性抗原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 循环肿瘤DNA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继转输的肿瘤特异性T杀伤细胞在小鼠体内维持杀伤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侯亚非 谢琪 何球藻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1-154,共4页
体外试验从免疫小鼠脾细胞中诱导出对FBL-3瘤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功能的T杀伤细胞,转输到同系正常小鼠体内后发现,同时给予肿瘤抗原刺激和7drIL-2作用,可使受鼠脾细胞获得杀伤FBL-3细胞的活性,其杀伤功能与转输的... 体外试验从免疫小鼠脾细胞中诱导出对FBL-3瘤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功能的T杀伤细胞,转输到同系正常小鼠体内后发现,同时给予肿瘤抗原刺激和7drIL-2作用,可使受鼠脾细胞获得杀伤FBL-3细胞的活性,其杀伤功能与转输的T杀伤细胞有关。若转输后连续21d只给予rIL-2,不能维持体内建立的杀瘤活性,而间断给予肿瘤抗原再刺激,并联合应用短程rIL-2,以14d为1周期,则可长期维持体内的肿瘤特异性杀伤功能,单独抗原再刺激或单独短程rIL-2应用均无此效应。结果表明,过继转输的肿瘤特异性T杀伤细胞在体内长期存活并保持功能需要肿瘤抗原和IL-2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异性 t杀伤细胞 肿瘤抗原 IL-2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对食管鳞癌患者血清SCC、CEA、CRFRA21-1、TAG72、CA199、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沙莎 于波 +4 位作者 舒钟琴 顾小伟 茅卫东 夏林云 秦建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7期2003-2006,2010,共5页
目的:探讨放疗对食管鳞癌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ncer,SCC)、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ntin-19-fragment antigen21-1,CRFRA21-1)、肿瘤相关糖蛋白72(tumor ass... 目的:探讨放疗对食管鳞癌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ncer,SCC)、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ntin-19-fragment antigen21-1,CRFRA21-1)、肿瘤相关糖蛋白72(tumor associated glycoprotein,TAG72)、糖类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确诊的60例食管鳞癌患者为实验组,另外同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6MV X线放射治疗。检测并比较实验组患者放疗前和放疗后1个月、对照组健康者血清SCC、CEA、CRFRA21-1、TAG72、CA199水平及外周血CD4+、CD8+细胞所占的比值。结果:治疗前,实验组患者血清SCC、CEA、CR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SCC、CEA、CRFRA21-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实验组患者上述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实验组患者外周血CD4^+、CD4^+/CD8^+所占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者,CD8^+细胞所占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外周血CD4^+、CD8^+细胞所占比值及CD4^+/CD8^+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实验组患者外周血CD4^+、CD4^+/CD8^+细胞所占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者,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放疗能明显降低食管鳞癌患者血清SCC、CEA、CRFRA21-1、水平,但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放疗 鳞状上皮细胞抗原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肿瘤相关糖蛋白72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疗效及对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CA19-9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0
15
作者 邓峰 张茹虎 朱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7期2011-2014,2018,共5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疗效及对血清糖类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细胞角蛋...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疗效及对血清糖类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ntin-19-fragment antigen21-1,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胃癌细胞清扫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FOLFOX化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XELOX化疗方案,14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3个疗程。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CA19-9水平以及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所占的比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及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及CA19-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患者上述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所占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所占比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患者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胃癌细胞清扫术后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及CA19-9水平,改善细胞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疗效 糖类抗原125 癌胚抗原 组织多肽异性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糖类抗原19-9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通过内在和外在双重机制抑制自身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致病作用
16
作者 陈永坚 钱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6-236,共1页
关键词 CtLA-4 抗原异性t细胞 致病作用 自身免疫耐受 抑制受体 淋巴细胞 致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瘤苗对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万红 张王刚 +4 位作者 何爱丽 王一理 耿宜萍 田玮 宋长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探讨自制的一种白血病疫苗对C57BL/ 6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 ,用自制的 3种不同的白血病疫苗进行预防或主动免疫治疗 ,用MTT比色法检测预防或治疗 2周、4周后小鼠CTL杀伤活性 ... 目的 探讨自制的一种白血病疫苗对C57BL/ 6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 ,用自制的 3种不同的白血病疫苗进行预防或主动免疫治疗 ,用MTT比色法检测预防或治疗 2周、4周后小鼠CTL杀伤活性 ,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①随着白血病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 ,小鼠的CTL杀伤功能受到严重抑制。②灭活肿瘤细胞 +IFA +细胞因子 (rGM CSF +rIL 2 +rIL 6)的肿瘤疫苗在提高小鼠CTL的杀伤功能方面 ,优于灭活肿瘤细胞 +IFA肿瘤疫苗 ,而仅含灭活肿瘤细胞的疫苗作用不明显。结论 灭活肿瘤细胞 +IFA +细胞因子 (rGM CSF +rIL 2 +rIL 6)的肿瘤疫苗可以激活以CTL为代表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白血病 肿瘤疫苗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张力丹 席永昌 +2 位作者 尤立强 张建阳 张建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 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白细胞分化抗原44变异型6(CD44V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的100例DT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TSH抑制疗法(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控制血清TSH水平低于0.1mU/L),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低,且实验组治疗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外周血CD3^+、CD4^+、CD8^+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CD4^+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高、CD8^+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低,且实验组治疗后血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TC行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后接受TSH抑制疗法能够有效降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 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tg)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肿瘤异性生长因子(tumors pecific growth factor tSGF) 细胞分化抗原44变异型6(CD44V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 sIL-2R)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血νδT细胞的动态分析
19
作者 李新燕 张学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41-341,共1页
νδT淋巴细胞是一群具有特殊功能的T细胞,在机体自身稳定和免疫反应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业已证实,νδT细胞具有MHC非限制性细胞毒作用,能够杀伤各种肿瘤靶细胞,包括NK敏感和NK抵抗细胞,Wright等已研究证实:从B淋巴瘤患者分... νδT淋巴细胞是一群具有特殊功能的T细胞,在机体自身稳定和免疫反应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业已证实,νδT细胞具有MHC非限制性细胞毒作用,能够杀伤各种肿瘤靶细胞,包括NK敏感和NK抵抗细胞,Wright等已研究证实:从B淋巴瘤患者分离得到的νδT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患者自体肿瘤细胞表面Ig的独特型抗原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患者 骨髓血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肿瘤 杀伤 异性识别 抵抗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进 王楠 +1 位作者 巴利民 齐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29,共3页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是体外检测T淋巴细胞功能的一种方法。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与特异性抗原或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共同培养,使淋巴细胞的代谢和形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可以使较小的淋巴细胞转化为体积较大、代谢旺盛,且能进行有...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是体外检测T淋巴细胞功能的一种方法。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与特异性抗原或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共同培养,使淋巴细胞的代谢和形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可以使较小的淋巴细胞转化为体积较大、代谢旺盛,且能进行有丝分裂的淋巴母细胞。转化的淋巴细胞不仅能呈现出成熟的母细胞形态及蛋白质和核酸的增加,还能合成和释放细胞因子。因此可以使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 增殖试验 体外培养条件 淋巴细胞转化 有丝分裂原 优化 异性抗原 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