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用于预测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的常规MRI特征及合成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
1
作者 陈栋 娄莉 +2 位作者 吴莎莎 武希庆 李芹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索可用于预测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常规MRI特征及合成MRI(sy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114例女性单发乳腺癌,其中TIL低水平70例(L组,0~10%)、TIL高水平44例(H组,>10%);分析乳腺动态对比增强MRI(DCE-... 目的探索可用于预测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常规MRI特征及合成MRI(sy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114例女性单发乳腺癌,其中TIL低水平70例(L组,0~10%)、TIL高水平44例(H组,>10%);分析乳腺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所示乳腺癌病灶常规MRI特征,提取syMRI T1、T2及质子密度(PD)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包括第10和第90分位数(分别简写为10th、90th)、均值、熵值、峰度及偏度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TIL水平的sy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独立预测因子。结果H组Luminal A型乳腺癌占比低于、而HER2阳性型占比高于L组(校正P均<0.05),H组病灶边缘光整者占比高于L组(P<0.05)。H组T1-10th、T1-90th、T1-均值、T2-10th、T2-均值高于,而PD-偏度低于L组(P均<0.05),其中的T2-均值为TIL水平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0。结论常规MRI乳腺癌病灶边缘特征及sy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中的T2-均值可用于评估TI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性B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前景
2
作者 黄茗 陈锦秀 +3 位作者 张雨乐 董想 曹春雨 吴红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5-625,共11页
近年来,肿瘤浸润性B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B lymphocytes,TIL-B)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复杂且重要的角色。这些细胞通过多种机制参与抗肿瘤免疫反应,但同时也可能在特定刺激下获得抑制功能,转化为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 近年来,肿瘤浸润性B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B lymphocytes,TIL-B)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复杂且重要的角色。这些细胞通过多种机制参与抗肿瘤免疫反应,但同时也可能在特定刺激下获得抑制功能,转化为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进而抑制肿瘤免疫应答,促进肿瘤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IL-B不仅是抗肿瘤免疫治疗中有效的靶标,而且在疾病预后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TIL-B研究现状,总结了其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当前的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深入理解TIL-B的复杂性,可以为开发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和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性B淋巴细胞 肿瘤微环境 三级淋巴结构 免疫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争议与共识
3
作者 张文静 周毅 冀亮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4-247,共4页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如何更加有效、精准地诊断和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是乳腺癌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然而,其临床指导价值尚未得到广泛认同。TILs的临床应用仍...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如何更加有效、精准地诊断和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是乳腺癌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然而,其临床指导价值尚未得到广泛认同。TILs的临床应用仍然存在一系列瓶颈,如何实现评估标准化、TILs阈值的设定以及能否用无创检测的方法评估TILs等,这是TILs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存在争议的重要原因。TILs对于乳腺癌的预后评估、疗效预测等方面的价值不容忽视,有利于推动乳腺癌的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本文将综合分析目前TILs在乳腺癌诊治过程中的争议与共识,以期为TILs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乳腺癌 分子分型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mapping联合弥散加权成像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 被引量:1
4
作者 孟帆 袁军辉 +7 位作者 方少伯 张孝先 郭兰伟 陈天东 张宏凯 曲金荣 张仁知 陈学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观察T1 mapping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术前无创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43例浸润性乳腺癌并根据术后病理所见示TIL水平分为高水平组(TIL≥10%,n=73)与低水平组(TIL<10%,n=70)。记录... 目的观察T1 mapping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术前无创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43例浸润性乳腺癌并根据术后病理所见示TIL水平分为高水平组(TIL≥10%,n=73)与低水平组(TIL<10%,n=70)。记录临床-病理信息,观察乳腺癌病灶MRI特征,测量其平均T1值(T1 mean)、ADC值(ADC mean)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TIL水平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回归模型绘制列线图,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相比低水平组,高水平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占比较高(P<0.05),病灶呈圆形/椭圆形、边缘光整占比较高(P均<0.05),而瘤周水肿占比较低(P<0.05)。组间病灶强化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组T1 mean、ADC mean均高于低水平组(P均<0.05)。强化模式、T1 mean及ADC mean均为乳腺癌TIL水平的独立预测因素,以之联合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预测TIL水平的AUC为0.848,高于单一病灶强化模式(AUC=0.569;Z=5.384,P<0.05)及T1 mean(AUC=0.662;Z=3.876,P<0.05)而与ADC mean(AUC=0.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78,P=0.115)。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临床应用价值较好。结论T1 mapping联合DWI可于术前有效预测乳腺癌TI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相关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徐梦樊(综述) 梁新军(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88-691,共4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肺癌的80%以上。尽管近年来NSCLC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有所突破,但是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5年生存率仅15%。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肺癌的80%以上。尽管近年来NSCLC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有所突破,但是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5年生存率仅15%。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被批准用于治疗肺癌。虽然其具有高效、持久、低毒等优点,但仅少部分NSCLC患者从免疫治疗中持久获益。随着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在NSCLC中的预后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寻找更有效的预后指标成为了NSCLC研究的重点。本综述系统分析TILs在NSCLC免疫治疗疗效预测中的作用机制、临床证据及评估方法,旨在为未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预后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敲除PD-1的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回输对小鼠结肠癌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瞿紫微 李晓辉 +3 位作者 郭建辉 陈华涛 吴彪 孟庆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9-1196,共8页
目的:探讨应用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CRISPR/Cas9)技术敲除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回输对结肠癌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皮下注射CT26构建小鼠结肠癌模型,从3只模型小鼠肿瘤组织中提取TIL,并... 目的:探讨应用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CRISPR/Cas9)技术敲除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回输对结肠癌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皮下注射CT26构建小鼠结肠癌模型,从3只模型小鼠肿瘤组织中提取TIL,并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对TIL进行PD-1基因敲除;回输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输注淋巴细胞组(Lym)、输注荷瘤小鼠TIL组(TIL)、慢病毒空载对照组(pVSV-G-PX458-NC)组、PX458-PD-1-sgRNA1组(PD-1-sgRNA1),每组10只;测量各组小鼠肿瘤组织质量及肿瘤抑制率;TUNEL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TNF-α和IFN-γ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CD4+T、CD8+T细胞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增殖核抗原-67(Ki-6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PD-1及其主要配体PD-L1表达。结果:PD-1-sgRNA1能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细胞体内生长,抑制肿瘤组织Ki-67和VEGF表达及PD-1、PD-L1表达,提高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TNF-α、IFN-γ含量、CD4+T、CD8+T细胞表达(均P<0.05)。结论:CRISPR/CAS9敲除PD-1的TIL回输能明显抑制结肠癌小鼠肿瘤组织Ki-67和VEGF表达,增加CD4+T、CD8+T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PD-1 结肠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肿瘤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间质比和肿瘤间质浸润淋巴细胞对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影响
7
作者 张玲玲 张勐 +3 位作者 李赛男 蔡丽静 韩丹丹 刘月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4-1161,共8页
目的探讨肿瘤间质比(tumor-stroma ratio,TSR)和肿瘤间质浸润淋巴细胞(stromal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sTILs)对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疗效的预测意义。方法收集516例术前穿刺确诊为HER2阴性乳腺... 目的探讨肿瘤间质比(tumor-stroma ratio,TSR)和肿瘤间质浸润淋巴细胞(stromal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sTILs)对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疗效的预测意义。方法收集516例术前穿刺确诊为HER2阴性乳腺浸润性癌患者,均接受NAT后进行根治性手术。评估常规HE切片中TSR和sTILs的状态,术后标本进行残余肿瘤负荷(residual cancer burden,RCB)分级、Miller-Payne(MP)分级、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评估。采用Pearsonχ^(2)和趋势χ^(2)检验观察TSR、sTILs、TSR联合sTILs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TSR、sTILs、TSR联合sTILs与pCR率的关系。结果516例乳腺癌中高TSR(间质占比≤50%)者278例(53.9%),低TSR(间质占比>50%)者238例(46.1%)。NAT前高TSR组和高sTILs组的肿瘤与较高的MP分级、较低的RCB分级显著相关,pCR率高(P<0.05)。术前活检高TSR患者pCR的概率比低TSR患者高2.163倍(OR:2.163,95%CI:1.201~3.898,P=0.010)。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阴性组、高TSR对NAT后患者pCR率的OR值为2.999(95%CI:1.216~7.396,P=0.017)。高TSR、高sTILs组患者NAT后pCR率是低TSR、低sTILs患者的4.052倍(OR:4.052,95%CI:1.900~8.64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前活检中较高的TSR和sTILs状态与NAT后较高的MP分级和较低的RCB分级、较高的pCR率相关,术前联合评估两者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HER2阴性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肿瘤间质比 肿瘤间质浸润淋巴细胞 RCB分级 病理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代谢重编程与免疫耐药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苏佳琳 李雨凝 +5 位作者 张乐蒙 陈兴龙 刘佳司 江舟 罗永忠(综述) 谭树华(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6-371,共6页
免疫治疗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免疫治疗耐药的出现使大多数患者获益有限,如何逆转免疫治疗耐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存在大量T淋巴细胞,在增殖、活化和发挥效应的生物过程中,肿... 免疫治疗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免疫治疗耐药的出现使大多数患者获益有限,如何逆转免疫治疗耐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存在大量T淋巴细胞,在增殖、活化和发挥效应的生物过程中,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面临严峻的局部代谢压力而发生代谢重编程,以满足急剧增加的能量需求和生物合成需求。这种适应性改变自身代谢模式的过程与TILs的表型和功能密切相关,影响免疫治疗疗效并介导免疫治疗耐药。近年来,随着对TILs代谢的研究,寻找特异性的代谢调控点,靶向TILs代谢通路有望恢复其肿瘤杀伤功能,逆转免疫治疗耐药。本综述探讨TILs代谢重编程与免疫耐药的关系,为逆转免疫耐药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肿瘤浸润 T淋巴细胞 代谢重编程 免疫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胸/腹水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体外选择性CD8+T细胞扩增的培养体系建立及功能表型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佳梦 毛朝明 +1 位作者 叶飞 袁啸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1-317,共7页
目的探讨体外恶性胸/腹水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大量培养扩增方法并初步研究其分子表型及功能特征.方法无菌操作条件下抽取恶性肿瘤患者胸/腹水,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采用γ干扰素(IFN-γ)、抗CD3多克隆抗体OKT3和白细胞介素2(... 目的探讨体外恶性胸/腹水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大量培养扩增方法并初步研究其分子表型及功能特征.方法无菌操作条件下抽取恶性肿瘤患者胸/腹水,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采用γ干扰素(IFN-γ)、抗CD3多克隆抗体OKT3和白细胞介素2(IL-2)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扩增TIL,并记录其细胞形态及扩增速度.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扩增淋巴细胞的分子表型T淋巴细胞亚群中淋巴细胞激活信号分子F7(SLAMF7)、CD45RO、颗粒酶B(GZMB)、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CD57阳性细胞比例,CCK-8法检测其对肿瘤的杀伤能力.结果在本培养方案中,TIL细胞培养至第26天状态良好,第30天开始增殖速率下降.CD4^(-)CD8^(+)T细胞及CD8^(+)CD56^(+)T细胞比例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提高,CD4^(+)CD8^(-)T细胞的比例逐渐下降,CD4^(+)CD25^(+)T细胞始终保持低水平状态.与扩增前相比,SLAMF7、CD45RO、GZMB、PD-1阳性细胞比例均有显著提高,耗竭性T细胞标志CD57表达比例也逐渐升高.TIL源性扩增性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能力明显强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源性,当效靶比为10∶1时杀伤能力最强,且杀伤能力在肿瘤细胞类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建立了从癌性胸/腹水中大量扩增TIL的培养方案,方法简便易行、效率高、杀伤肿瘤能力强,其效应细胞主要为CD8^(+)T细胞,表型处于活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 肺癌 恶性胸/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人参皂甙对肺癌浸润淋巴细胞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李东复 葛焕琦 +2 位作者 太京华 张国荣 宋玉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96-298,共3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应用3H-TdR释放法,观察了黄芪、人参皂甙对肺癌浸润淋巴细胞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与人参皂甙均能显著增强TIL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二... 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应用3H-TdR释放法,观察了黄芪、人参皂甙对肺癌浸润淋巴细胞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与人参皂甙均能显著增强TIL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二者合用对TIL细胞具有协同正向调节作用,是较为理想的替代细胞因子、辅助TIL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天然免疫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 黄芪 人参皂甙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血清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特异性杀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陈云飞 赵粹英 +1 位作者 陈汉平 秦慧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53-556,共4页
目的 :观察艾灸血清培养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s ,TIL)中CTL的杀伤活性、各组TIL对不同瘤株的杀伤活性以及艾灸血清对TIL诱生的IFN γ、TNF α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艾灸血清培养TIL ,通过3 H TdR释放法和ELIS... 目的 :观察艾灸血清培养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s ,TIL)中CTL的杀伤活性、各组TIL对不同瘤株的杀伤活性以及艾灸血清对TIL诱生的IFN γ、TNF α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艾灸血清培养TIL ,通过3 H TdR释放法和ELISA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艾灸血清能明显提高指数生长期TIL中CTL的杀伤活性 ,艾灸血清培养的TIL存在对同种异体的肿瘤有特异性杀伤的T细胞克隆 ,艾灸血清能促进TIL细胞诱生TNF α和IFN γ。显著提高TIL培养上清中的TNF α含量 ,一定程度上增强TIL产生IFN γ的水平。结论 :艾灸血清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TIL的特异性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血清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特异性杀伤 IFN-Γ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肿瘤出芽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曲少华 张杰 +4 位作者 张伟 黄炎华 张清 王宁霞 吕荣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00-1904,共5页
目的:研究肿瘤出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78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及肿瘤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乳腺癌组织病理切片中肿瘤... 目的:研究肿瘤出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78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及肿瘤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乳腺癌组织病理切片中肿瘤出芽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X^2检验分析肿瘤出芽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TILs的关系,Log-rank检验分析肿瘤出芽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高肿瘤出芽组患者淋巴结阳性数目多、组织性分级高、脉管癌栓更多;肿瘤出芽数较多的患者TILs的水平较低,而肿瘤出芽数较少的患者TILs水平较高;高肿瘤出芽患者比低肿瘤出芽患者预后较差。结论:乳腺癌肿瘤出芽水平与恶性程度高的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肿瘤出芽水平与TILs水平呈负相关,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出芽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宗勤 张小峰 +1 位作者 施乐华 殷正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2-375,共4页
淋巴细胞归巢受机体组织微环境的调控,肿瘤形成时机体微环境的变化影响淋巴细胞的迁移和浸润。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on lymphocyte,TIL)作为重要的抗肿瘤免疫细胞,其分布和浸润程度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淋... 淋巴细胞归巢受机体组织微环境的调控,肿瘤形成时机体微环境的变化影响淋巴细胞的迁移和浸润。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on lymphocyte,TIL)作为重要的抗肿瘤免疫细胞,其分布和浸润程度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的调节机制可能涉及肿瘤脉管对淋巴细胞浸润的正反两方面的调节,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介导淋巴细胞外渗、募集、肿瘤抗原定位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以及其他免疫细胞影响淋巴细胞浸润等。如何引导淋巴细胞向肿瘤迁移、能否创造利于瘤内浸润的微环境等,对于加速TIL临床转化,使肿瘤患者更大程度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淋巴细胞归巢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3在人非小细胞肺癌CD4^+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表达增强提示预后不良 被引量:17
14
作者 吉芃 陈迪康 +5 位作者 卞建叶 夏瑞 宋心雨 文雯 张学光 朱一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8-811,共4页
目的研究负性共刺激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分子3(TIM-3)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56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浸润淋巴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并分析... 目的研究负性共刺激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分子3(TIM-3)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56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浸润淋巴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TIM-3在肿瘤浸润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28.64±10.46)%和(30.77±15.58)%,高于癌旁组织的(13.32±6.95)%和(12.98±8.19)%;TIM-3与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呈现共表达;TIM-3在肿瘤浸润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生存预后有关。结论TIM-3的表达在肿瘤免疫中起到负性调节作用,对患者的生存预后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共刺激分子 TIM-3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晚期卵巢癌组织中的浸润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型、免疫效能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丽南 林楠 +2 位作者 何科 蔡坚 杨建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18-1622,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癌组织中浸润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表型及免疫效能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分析175例低分化卵巢癌组织病理切片中TAM分布密...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癌组织中浸润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表型及免疫效能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分析175例低分化卵巢癌组织病理切片中TAM分布密度,以中位数为界限将病例分为TAM高密度组和TAM低密度组,对照组为32例良性卵巢病变组织;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AM高密度组与TAM低密度组中TIL的CD8+和CD25+表型变化情况;体外扩增培养TIL后取细胞培养上清液,ELISA法分析各组TIL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干扰素γ(IFN-γ)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结果:175例低分化卵巢癌组织中TAM平均浸润密度为62.8/高倍镜视野(HP,×400),中位数为53.3/HP,其中TAM高密度组87例,TAM低密度组88例;对照组TAM平均浸润密度10.5/HP(P<0.05)。CD8+在TAM高密度组中表达平均值为24%,在TAM低密度组中表达平均值为52%(P<0.05);CD25+在TAM高密度组中表达平均值为48%,在TAM低密度组中表达平均值为25%(P<0.05);对照组中CD8+和CD25+的TIL平均浸润密度为7%,TAM高密度组及TAM低密度组中CD8+和CD25+的TIL平均浸润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TAM低密度组比较,TAM高密度组中TIL的杀伤性细胞因子IL-2和IFN-γ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和TGF-β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高密度TAM浸润的卵巢癌组织中,CD25+的TIL表型增多,CD8+的TIL表型减少,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和TGF-β表达增加,杀伤性细胞因子IL-2和IFN-γ表达减少,提示TAM浸润密度与TIL表型及免疫效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卵巢肿瘤 肿瘤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间质比及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对晚期结直肠癌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溪 胡柏来 +2 位作者 吕震 马广贞 陈丽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肿瘤间质比(tumor-stroma ratio,TSR)及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手术切除的原发性Ⅱ...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肿瘤间质比(tumor-stroma ratio,TSR)及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手术切除的原发性Ⅱ、Ⅲ期结直肠癌218例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HE染色评估肿瘤组织中间质成分所占比例及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并分析不同分组对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结果:218例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中低TSR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高间质组(P<0.05)。TSR与各项临床特征及病理指标,如性别、年龄等无关(P>0.05)。TSR及TIL均为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高淋巴细胞浸润组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低淋巴细胞浸润组患者,在低间质组中高淋巴细胞浸润组的患者总体生存率高于低淋巴细胞浸润组患者(P<0.05)。结论:肿瘤间质比及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对结直肠癌预后均相关,在常规病理诊断中通过对这两项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作为辅助指标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预测、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间质比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立春 许祥裕 +3 位作者 吴明生 高继万 伏文钧 丁树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03-406,共4页
对胃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分离、制备、扩增、杀瘤活性、表型变化进行研究,对23例胃癌患者进行生物治疗。结果显示:TIL经15天培养后,杀伤活性达79%以上,TIL的扩增可达900倍。其收获率、活性与所取瘤组织及... 对胃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分离、制备、扩增、杀瘤活性、表型变化进行研究,对23例胃癌患者进行生物治疗。结果显示:TIL经15天培养后,杀伤活性达79%以上,TIL的扩增可达900倍。其收获率、活性与所取瘤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的大小及新鲜程度相关。TIL生物治疗晚期胃癌,可使患者瘤体部分缩小,存活期延长,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免疫功能显著提高,抗癌消瘤能力增强。本研究认为,对于晚期胃癌患者的综合治疗,TIL生物治疗是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浸润淋巴细胞 临床应用 生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胃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黎鹏 衣艳梅 李淑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3496-3500,共5页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较多,患者的肿瘤局部免疫反应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成为胃癌预后的热点研究。本文介绍了胃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亚型、临床分型及与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认为胃...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较多,患者的肿瘤局部免疫反应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成为胃癌预后的热点研究。本文介绍了胃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亚型、临床分型及与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认为胃癌内的调节性T细胞(Treg)通常与不利的预后相关,而肿瘤浸润的CD8+细胞毒性T细胞、CD45RO记忆T细胞、B淋巴细胞和淋巴小结通常与良好的胃癌预后相关,为进一步研究胃癌患者肿瘤局部免疫反应的关键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EBV相关性胃癌侵袭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珂 张声 +1 位作者 黄贞 陈余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探讨表达叉头框蛋白3(forkhead box P3,FOXP3)、CD8和CD4的浸润性淋巴细胞在EBV相关性胃癌进展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1例EBV相关性胃癌及299例EBV阴性富于淋巴间质胃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FOXP3、CD8和CD4的表... 目的探讨表达叉头框蛋白3(forkhead box P3,FOXP3)、CD8和CD4的浸润性淋巴细胞在EBV相关性胃癌进展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1例EBV相关性胃癌及299例EBV阴性富于淋巴间质胃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FOXP3、CD8和CD4的表达,计数阳性淋巴细胞,并分为高浸润组及低浸润组,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EBV相关性胃癌组中FOXP3^+、CD8^+和CD4^+浸润性淋巴细胞数及CD8^+/CD4^+比值均大于EBV阴性胃癌组(P <0. 001)。EBV相关性胃癌FOXP3^+和CD8^+淋巴细胞高浸润组比低浸润组肿瘤浸润深度浅,脉管内癌栓形成率较低,5年生存率高(P <0. 05)。EBV阴性富于淋巴间质胃癌中FOXP3^+、CD8^+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无明显相关。结论 EBV相关性胃癌具有独特免疫微环境,FOXP3^+和CD8^+淋巴细胞浸润均与其肿瘤进展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EBV相关性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FOXP3 CD8 CD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80腹水癌小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CD4^+CD25^+Treg细胞在肿瘤逃逸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历春 李欣 +2 位作者 贾婷 孙际童 付海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中CD4+CD25+Treg细胞及免疫监视功能的变化,探讨CD4+CD25+Treg细胞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S180腹水癌模型,采集S180腹水癌小鼠TIL、脾脏细胞及对照组小鼠脾脏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目的:研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中CD4+CD25+Treg细胞及免疫监视功能的变化,探讨CD4+CD25+Treg细胞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S180腹水癌模型,采集S180腹水癌小鼠TIL、脾脏细胞及对照组小鼠脾脏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数量及NKG2D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方法检测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CD8+T细胞的杀伤功能。结果:与对照组小鼠比较,S180腹水癌小鼠脾脏、TIL中CD4+CD25+Treg细胞数量和Foxp3 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并且肿瘤组小鼠TIL中CD4+CD25+Treg细胞数量和Foxp3 mRNA表达较肿瘤组小鼠脾脏均明显增高(P<0.05);TIL中CD8+T细胞数量明显增高(P<0.05),其杀伤功能却有所下降;TIL中NK细胞数量及NKG2D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肿瘤局部CD4+CD25+Treg细胞数量增加、功能增强,可能是肿瘤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TREG细胞 FOXP3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