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曲泊帕治疗生殖细胞肿瘤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李亚伟 杨守博 +2 位作者 尹硕 李文斌 陈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0-426,共7页
目的分析联合海曲泊帕治疗生殖细胞肿瘤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症(cancer 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TI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后合并CTIT≥Ⅲ级患... 目的分析联合海曲泊帕治疗生殖细胞肿瘤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症(cancer 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TI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后合并CTIT≥Ⅲ级患者的资料,筛选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33例,其中研究组为口服海曲泊帕联合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或白细胞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治疗,对照组为皮下注射rhTPO或IL-1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升血小板应答率、平均起效时间、下一周期治疗延长发生率的差异,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有提高,用药后第1、2、3天血小板计数升高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第(7±3)天血小板升高计数对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升血小板应答率有所升高。研究组用药平均起效时间3(3,5)d,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为4(3,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导致下一周期治疗时间延长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下一周期治疗时间延长发生率为81.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2名患者出现轻度可逆性肝功能异常。结论海曲泊帕联合rhTPO或IL-11治疗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化疗后CTIT症的疗效可靠,可显著提升血小板计数,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曲泊帕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 肿瘤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白细胞介素-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周轩 邵静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8-516,共9页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小板破坏增加和血小板生成受损引起的孤立性血小板减少为特征。虽然多数患者预后相对良好,然而仍有10%~20%的儿童患者,以及高达75%的成...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小板破坏增加和血小板生成受损引起的孤立性血小板减少为特征。虽然多数患者预后相对良好,然而仍有10%~20%的儿童患者,以及高达75%的成人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CITP)。该类患者对多种治疗手段的效果均不明显,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当前,CITP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在内的一线疗法,以及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TPO-RA)、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免疫抑制剂和脾切除等二线疗法。近年来,随着对CITP研究的深入,一些新型生物药物和免疫疗法,例如Fcγ受体(Fcγreceptor,FcγR)信号转导抑制剂、新生儿Fc受体抑制剂、补体抑制剂、免疫细胞靶向治疗、血小板去唾液酸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等,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潜力。新型疗法通过针对CITP发病机制的不同环节进行干预,旨在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选择。该文就CITP的发病机制、二线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治疗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药物监测指导环孢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报告
3
作者 宋伟华 谢欣辛 魏强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1-465,共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继发免疫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以持续严重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征象为主要特征,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本例患者为34岁男性,有10余年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病史...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继发免疫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以持续严重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征象为主要特征,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本例患者为34岁男性,有10余年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病史,入院后诊断为SLE。患者先后接受过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包括泼尼松、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和靶向制剂托法替布与泰它西普,均无明显疗效,血小板计数持续低于50×10^(9)/L。全程监测环孢素的血药浓度来优化环孢素的给药剂量,并监测环孢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环孢素谷浓度维持在100~150 ng/mL,血小板计数维持在100×10^(9)/L以上,达到临床缓解,随访6个月未出现不良反应。环孢素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SLE继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安全有效,治疗药物监测有助于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血小板减少 环孢素 糖皮质激素 治疗药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伐曲泊帕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1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罗敏娜 张海涛 +3 位作者 赵思捷 李静 王雯娟 贺鹏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8-852,共5页
目的:探讨阿伐曲泊帕联合rhIL-11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真实世界中8例AML化疗后发生肿瘤治疗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CTIT)并应用阿伐曲泊帕联合rhIL-11治疗的患者的临床信息,同时以8... 目的:探讨阿伐曲泊帕联合rhIL-11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真实世界中8例AML化疗后发生肿瘤治疗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CTIT)并应用阿伐曲泊帕联合rhIL-11治疗的患者的临床信息,同时以8例AML化疗后发生CTIT单用rhIL-11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初步观察总结及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d3、d7血小板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d10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乏力、腹痛、疲劳、恶心、水肿等不良反应轻微,除观察组一例患者在发病前存在脑梗史,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外,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血栓形成事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阿伐曲泊帕联合rhIL-11能够促进AML化疗后CTIT患者血小板的恢复,与单用rhIL-11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血小板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用药后d10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伐曲泊帕 急性髓系白血病 肿瘤治疗诱导的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9例犬血小板减少症流行病学调查
5
作者 何俊颖 王丹 +4 位作者 孙嘉徐 甘靖宇 李明远 陆梓杰 俞峰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22,共7页
为分析犬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规律和该病在北京地区的流行情况,本文收集了2022年10月—2023年4月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就诊的109例患有血小板减少症的患犬病例,对患犬的基础信息、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炎... 为分析犬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规律和该病在北京地区的流行情况,本文收集了2022年10月—2023年4月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就诊的109例患有血小板减少症的患犬病例,对患犬的基础信息、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炎症/感染性疾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39例(35.8%),肿瘤相关血小板减少症32例(29.4%),免疫相关血小板减少症14例(12.8%),其他疾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24例(22.0%)。炎症/感染性疾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中,子宫蓄脓占比较高(11例,28.2%);肿瘤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中,淋巴瘤占比较高(18例,56.3%);免疫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中,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IMT)占比较高(11例,78.6%),且该类患犬的血小板计数(中位数为1.6×10^(4)/μL)极显著低于其他3类疾病类型(P<0.01);其他疾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包括肾病(5例,20.8%)等。结果表明,炎症/感染性疾病是导致犬血小板减少症的最常见的疾病分类,IMT患犬常表现出显著的血小板计数降低和较高的出血风险。本文为犬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免疫介导 肿瘤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的评估及对抗肿瘤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战弋音 江华 翟兴月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88,192,共6页
肿瘤及其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肌肉减少症,肌肉减少症主要是由于肌肉稳态被破坏而导致肌肉过度萎缩和肌肉力量下降的一种综合征。对肿瘤病人而言,肌肉减少症反映的不仅仅是肌肉质量损失的一种状态,它也是肿瘤治疗效果和存活率的... 肿瘤及其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肌肉减少症,肌肉减少症主要是由于肌肉稳态被破坏而导致肌肉过度萎缩和肌肉力量下降的一种综合征。对肿瘤病人而言,肌肉减少症反映的不仅仅是肌肉质量损失的一种状态,它也是肿瘤治疗效果和存活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这种与肿瘤有关的肌肉减少症起病更为隐匿,往往肉眼不可见,容易被忽视,因此,有必要在整个肿瘤治疗过程中认识到肌肉减少症的危害,及早识别低肌肉质量。近年来,随着医务工作者对肌肉减少症的不断重视,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从对肌肉减少症的评估、诊断、干预以及其对抗肿瘤治疗的影响,都有了新的进展。故本文针对以上几点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 评估 肿瘤治疗的影响 干预肌肉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唐川惠 文瑞婷 杨志刚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0-742,750,共4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一线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二线治疗疗效有限,尤其是难治性ITP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近年研究发现除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外,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功能受损也参与ITP发病。外源性输注MSCs或内源...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一线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二线治疗疗效有限,尤其是难治性ITP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近年研究发现除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外,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功能受损也参与ITP发病。外源性输注MSCs或内源性恢复MSCs的免疫调节功能有望成为ITP的有效治疗策略。因此,本文就MSCs的生物学特性、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ITP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阐明ITP的发病机制、探索ITP的有效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节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非心源性轻型脑卒中患者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冬娟 周欢 +10 位作者 胡梦梦 沈依蕾 李鸿飞 韦潋滟 徐婧 蒋壮壮 邵晓莉 奚振华 何松彬 楼敏 柯绍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3,共9页
目的:探讨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非心源性轻型脑卒中患者早期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方法:从多中心登记数据库中纳入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3分及以下且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排除需... 目的:探讨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非心源性轻型脑卒中患者早期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方法:从多中心登记数据库中纳入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3分及以下且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排除需要抗凝治疗或存在其他抗血小板治疗禁忌证者。短期安全性结局为院内出血事件,长期安全性结局为1年全因死亡,短期神经功能结局使用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评价。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抗血小板治疗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最终共1868例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非心源性轻型脑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相比未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单抗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出院时mRS评分0~1分的比例(OR=1.657,95%CI:1.253~2.192,P<0.01),且不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OR=2.359,95%CI:0.301~18.503,P>0.05)。而相比于单抗治疗,双抗治疗并没有带来更多的神经功能获益(OR=0.923,95%CI:0.690~1.234,P>0.05),反而增加了胃肠道出血风险(OR=2.837,95%CI:1.311~6.136,P<0.01)。对于血小板计数75×10^(9)/L及以下和90×10^(9)/L以上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显著改善了神经功能结局(均P<0.05),而对于血小板计数为(>75~90)×10^(9)/L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显著改善了1年生存曲线(P<0.05)。即使患者同时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单抗治疗也未增加各种类型出血风险(均P>0.05),且能改善神经功能结局(均P<0.01)。对于单抗药物的选择,无论使用阿司匹林还是氯吡格雷,在各类出血事件、1年全因死亡风险以及神经功能结局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非心源性轻型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仍是合理的,且单抗治疗相比双抗治疗神经功能结局改善效果相当、胃肠道出血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源性脑卒中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治疗 安全性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Ⅱ/Ⅲ期及补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吴全睿 赵永强 +33 位作者 储大同 徐兵河 廖美琳 姜丽岩 徐建民 王华英 李进 侯梅 周清华 张力建 张树才 夏忠军 姜文奇 吕跃 翟明 孟凡义 王东星 王健民 陈正堂 关华军 王庆余 陈协群 刘基巍 张阳 宋善俊 刘文励 于世英 徐建明 宋恕平 徐健 李丽庆 张梅 孙红 江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5-653,共9页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组63例,Ⅲ期试验入组154例,补充临床试验入组59例;其后剔除5例、脱落41例,共有230例纳入符合方案(pre-protocol,PP)数据集;所有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患有实体肿瘤。Ⅱ期临床试验和补充临床试验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Ⅲ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按是否参加随机交叉对照分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部分和非随机交叉自身对照部分。将接受rh-TPO用药的试验周期定义为用药周期,未用rh-TPO的周期定义为空白对照周期,试验期间的化疗方案和剂量均维持不变。将所有临床试验数据合并并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意向性治疗人群(intention-to-treat,ITT)数据集及PP数据集均显示出非常显著的一致性变化(以ITT集数据为例)。与对照周期相比,rh-TPO治疗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损伤的程度[化疗后PLT下降的最低值:(63.02±46.48)×109vs(49.47±31.41)×109个/L,P=0.002],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恢复至75×109个/L以上需要的天数:(11.18±9.71)vs(17.8±10.46)d,P=0.000],大幅提高血小板恢复水平[末次随访时PLT检测值:(211.21±119.20)×109vs(138.13±71.54)×109个/L,P=0.000;化疗后PLT最高值:(262.78±162.60)×109vs(149.36±73.26)×109个/L,P=0.000;末次随访时PLT与基线的差值:(79.64±118.06)×109vs(-8.92±102.50)×109个/L,P=0.000]。rh-TPO还可降低PLT输注患者的比例(12.21%vs 19.85%,P=0.017),减少PLT输注例次(0.22±0.72)vs(0.37±0.90)次,P=0.010)和输注量[(1.66±6.09)vs(2.77±7.08)U,P=0.009];补充试验中,PLT输注患者比例减少更为显著(13.79%vs 33.93%,P=0.0082)。用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变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76例患者中仅出现11例次不良反应,多为发热(6例)或寒战(2例)。结论: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给予国产rh-TPO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的损伤程度,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大幅提高PLT水平,降低患者PLT输注的例次和数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实体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 随机对照试验 自身交叉 多中心临床试验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酸片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沈志祥 马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876-879,共4页
目的:观察咖啡酸片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11家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1月22日至2017年1月10日收治... 目的:观察咖啡酸片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11家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1月22日至2017年1月10日收治的60例肿瘤化疗所致CIT患者。给予咖啡酸片/模拟剂治疗,均为3片/次,3次/d。第1个化疗周期(阴性对照期)于化疗开始第1 d给予咖啡酸片模拟剂;第2、3个化疗周期(药物治疗期)需要接受与第1个化疗周期相同方案及剂量的化疗,分别于化疗开始第1 d给予咖啡酸片。结果:药物治疗期最低血小板(platelet,PLT)的升高值显著高于阴性对照期(P<0.001);药物治疗期化疗后,PLT恢复后最高值显著高于阴性对照期(P<0.001);药物治疗期PLT<50×10~9/L的持续天数与阴性对照期无显著性差异,但有缩短趋势(P>0.05);药物治疗期化疗后PLT恢复至≥75×10~9/L和≥100×10~9/L,所需的天数较阴性对照期均明显减少(P<0.001);试验期间无患者行PLT输注。结论:咖啡酸片用于肿瘤化疗所致CIT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片 肿瘤化疗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和粒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海鸣 陈景胜 +1 位作者 吴昱冶 刘桂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873-874,878,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巨和粒)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6例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19例使用巨和粒皮下注射1.5mg/d,连用5~12d;B组(空白对照组)17例只使用一般...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巨和粒)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6例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19例使用巨和粒皮下注射1.5mg/d,连用5~12d;B组(空白对照组)17例只使用一般补血和提升血小板计数的普通药物。每周观察巨和粒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连续观察3周。结果:化疗结束后A组血小板计数[(42.00±12.29)×109/L]明显低于化疗前[(192.00±73.56)×109/L](P<0.05),B组血小板计数[(44.58±11.74)×109/L]亦明显低于化疗前[(203.37±75.28)×109/L(P<0.05)。A组治疗1周和2周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的比例(42.11%、100.00%)均明显高于B组(0、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19例患者未出现明显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论:巨和粒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患者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药物疗法 白细胞介素-11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被引量:38
12
作者 白春梅 徐光勋 +2 位作者 赵永强 韩少梅 单渊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7-441,共5页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研究,154例实体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77例,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周期化疗。A组:第1个周期(用药周期)...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研究,154例实体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77例,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周期化疗。A组:第1个周期(用药周期)注射rhTPO,第二个周期(对照周期)不注射rhTPO;B组:第1个周期(对照周期)不注射rhTPO,第2个周期(用药周期)注射rhTPO。两组患者均于用药周期化疗结束后6~24 h皮下注射rhTPO 1.0μg·kg-1·d-1,连续用药最长14 d。监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胸片、心电图及血清抗rhTPO抗体。结果 A、B两组用药周期与对照周期血小板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差异无显著性。154例实体瘤患者用药周期与对照周期比较:(1)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最低值分别为(64.4±45.4)×109/L和(52.4±30.9)×109/L(P=0.000),血小板计数恢复后的最高值分别为(263.9±142.5)×109/L和(148.9±67.7)×109/L(P=0.000);(2)化疗后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分别为(2.5±3.9)和(3.7±5.7)d(P=0.04);(3)用药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恢复至75×109/L、100×109/L以上所需天数为(10.3±8.7)和(14.0±8.9)d,而对照周期为(15.9±10.5)和(21.1±9.5)d(P=0.000);(4)血小板平均输注量两周期比较无差异;(5)化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实体肿瘤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表面脱糖效应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一线治疗疗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陶莉莉 汪嘉佳 +5 位作者 潘莹 王会平 陶千山 曾庆曙 倪合宇 翟志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0-464,共5页
目的: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脱糖标记物——鸡冠刺桐凝集素(ECL)、蓖麻凝集素(RCA-1)的结合水平,并与ITP一线治疗疗效进行相关性比较。方法:运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室温条件下检测48例ITP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脱糖水平(ECL... 目的: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脱糖标记物——鸡冠刺桐凝集素(ECL)、蓖麻凝集素(RCA-1)的结合水平,并与ITP一线治疗疗效进行相关性比较。方法:运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室温条件下检测48例ITP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脱糖水平(ECL、RCA-1)。结果:糖皮质激素和(或)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一线治疗疗效不同的各组ITP患者血小板脱糖水平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与脱糖的相关性分析提示二者呈负相关(P<0.01),即脱糖水平越高,一线治疗疗效越差。结论:ITP患者的血小板脱糖程度与一线治疗疗效相关,脱糖越显著的患者疗效越差,这间接提示了ITP患者血小板清除存在非FcR依赖途径,血小板脱糖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示ITP患者的一线治疗效果,为难治性ITP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 脱糖效应 一线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16例 被引量:18
14
作者 计成阜 何广胜 +1 位作者 周海侠 孙爱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789-3790,共2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原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传统观念认为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伴或不伴出血症状。早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原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传统观念认为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伴或不伴出血症状。早期的研究发现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被网状内皮系统清除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重要因素,因此糖皮质激素成为治疗ITP的一线药物。但临床上也有很多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的患者,这提醒学者们对ITP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探索,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了上述免疫因素外,血小板的生成不足在ITP的发病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环孢素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 难治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28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万里新 单丽红 +3 位作者 王旸 王文廉 蔡政 李琮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66-967,共2页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11 恶性肿瘤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置管溶栓治疗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及继发血栓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霜 楼文胜 +9 位作者 顾建平 苏浩波 何旭 陈亮 陈国平 施万印 宋进华 汪涛 赵伯翔 黄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抗凝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急性DVT合并HI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使用肝素治疗DVT期间出现血小板减少合并血栓范围扩大,立即...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抗凝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急性DVT合并HI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使用肝素治疗DVT期间出现血小板减少合并血栓范围扩大,立即停用肝素,给予阿加曲班抗凝治疗,同时给予阿替普酶置管溶栓治疗。结果对6例HIT患者行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溶栓综合介入治疗均有效,4例下肢肿胀完全消失,2例症状明显缓解。随访6~24个月,6例患者DVT均无复发。结论对于急性DVT接受肝素治疗后高度怀疑HIT者,应立即停用肝素,改用阿加曲班等替代抗凝药物,对于血栓范围扩大而尿激酶溶栓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改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 介入治疗 阿加曲班 阿替普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2
17
作者 胡兰 喻雕 +1 位作者 周泽平 刘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7-339,共3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eytopenia, ITP),既往命名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获得性血液系统疾病,以血小板减少及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骨髓中血小板生成减少、自身抗体产生、网状系统...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eytopenia, ITP),既往命名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获得性血液系统疾病,以血小板减少及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骨髓中血小板生成减少、自身抗体产生、网状系统血小板清除三种发病机制致病。根据2016年国际ITP工作组制定的难治性ITP明确定义为对脾切除无效,或脾切除后复发,呈现重型或高风险仍需治疗。有高达30%的ITP患者在接受激素及脾切除治疗后出现难治性,即使部分病例初治有反应,也容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难治性ITP 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液系统疾病 自身抗体产生 脾切除后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1例报道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芬琴 耿梅 +3 位作者 奚文崎 蒋劲松 楼谷音 叶正宝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方法 :本院住院恶性肿瘤合并血小板减少者30例 ,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及免疫功能 ,并给予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 :30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 11例血小板相关抗性 (PAIgG、PAIgA、PAGgM...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方法 :本院住院恶性肿瘤合并血小板减少者30例 ,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及免疫功能 ,并给予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 :30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 11例血小板相关抗性 (PAIgG、PAIgA、PAGgM)明显升高 ,特别腺癌中晚期病人 ,这些病人给予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后血小板数增加 ,出血症状改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 恶性肿瘤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相关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1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4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亚荣 夏大文 +1 位作者 胡春梅 赵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98-298,共1页
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常引起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尤其后者,严重时会引发出血,被迫终止化疗,影响系统化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以往常常口服氨肽素或输血小板,需时长,价格昂贵.我科自2003年8月~2004年2月使... 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常引起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尤其后者,严重时会引发出血,被迫终止化疗,影响系统化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以往常常口服氨肽素或输血小板,需时长,价格昂贵.我科自2003年8月~2004年2月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47例次肿瘤化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旨在探讨rhIL-11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肿瘤化疗 血小板减少 白细胞介素-11 例临床观察 氨肽素 RHIL-11 引发 影响系统 终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1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宝玲 夏轶姿 金栗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3971-3971,共1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累及血液系统,其中血小板减少最多见,发生率为7%-26%,其中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40×10^9/L)发生率为5%~10%,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死亡的重要原因。Feinglass等^[1]曾报道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的血小板...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累及血液系统,其中血小板减少最多见,发生率为7%-26%,其中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40×10^9/L)发生率为5%~10%,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死亡的重要原因。Feinglass等^[1]曾报道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应用白介素11(IL-11)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我们曾将IL-11应用于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有效,现将其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小板减少 白介素-11 疗效观察 治疗 严重血小板减少 IL-11 血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