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RADS联合肿瘤基底接触长度检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如串 刘伟 +2 位作者 周冰妮 刘晓航 周良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0-266,共7页
背景与目的: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膀胱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Vesical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VI-RADS)在术前评估膀胱癌肌层浸润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得到认可,但当以3分为诊断阈值时仍存在较... 背景与目的: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膀胱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Vesical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VI-RADS)在术前评估膀胱癌肌层浸润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得到认可,但当以3分为诊断阈值时仍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肿瘤大小在肿瘤浸润评估方面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VI-RADS联合肿瘤大小用于评估膀胱癌肌层浸润方面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1月—2022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19例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膀胱癌患者(共159个病灶)的术前膀胱多参数MRI及临床资料。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对每个病灶进行VI-RADS评分以及肿瘤基底接触长度(tumor contact length,TCL)的测量,对于评分或大小存在差异的病灶由两名医师讨论后达成一致结论。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VIRADS、TCL及两者联合模型的肌层浸润诊断效能,在计算出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和诊断准确度后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病灶分别为75和84个。MIBC组平均TCL(6.15~6.23 cm)与NMIBC组平均TCL(2.26~2.35 cm)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RADS联合TCL在预测膀胱癌肌层浸润方面的特异度、PPV及诊断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单独应用以3分为诊断阈值的VI-RADS(P<0.05),但灵敏度和N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L(AUC=0.89)、VI-RADS(AUC=0.90)及VI-RADS联合TCL(AUC=0.91)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RADS联合TCL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VI-RADS 3分病灶在评价膀胱癌肌层浸润方面的假阳性率,有利于避免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肿瘤基底接触长度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