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3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3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遗传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盈琳 沈暘 +4 位作者 王小强 柯霞 康厚墉 胡国华 洪苏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0-864,共5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3(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inducible protein 3,TNFAIP3)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30例AR患者和480例正常对照的血标本,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运用...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3(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inducible protein 3,TNFAIP3)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30例AR患者和480例正常对照的血标本,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从抗凝血中提取的DNA样本中TNFAIP3基因的4个多态位点(rs5029928,rs9494885,rs610604,rs7753873)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TNFAIP3基因的4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位点rs9494885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AR组TT基因型频率(PC=7.51×10-12)和T等位基因(PC=3.79×10-12)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CT基因型频率(PC=3.30×10-11)和C等位基因(PC=3.79×10-12)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此外,CACA单体型频率在AR患者中明显降低(PC=3.29×10-10),TCCA单体型在AR患者中明显升高(PC=2.18×10-3)。结论:AR的遗传易感性与TNFAIP3基因多态性有明显相关性,且TNFAIP3的rs9494885位点多态性与AR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3 变应性鼻炎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细胞增殖核抗原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翟一阳 马韵翼 +2 位作者 翟俊英 钮红丽 王颖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84,共6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96例EC患者、12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96例EC患者、12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患者及120例行全子宫切除或刮宫患者的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为EC组、正常子宫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三组均随访至2023年3月28日。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组织标本中TIPE2、Ki67表达水平,分析TIPE2、Ki67表达水平与EC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EC组患者癌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且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在FIGO手术病理分期为Ⅲ期、淋巴结有转移患者中高于Ⅱ期、淋巴结无转移患者(P<0.05),EC组织TIPE2表达水平在Ⅱ期、绝经及ER、PR阴性患者中高于Ⅰ期、未绝经及ER、PR阳性患者(P<0.05);EC组织Ki67表达水平在p53阳性患者中高于p53阴性患者(P<0.05),且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69,P<0.05)。与不良预后组相比,良好预后组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下调(P<0.05),且TIPE2、Ki67表达水平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05显著大于单一检测的AUC(P<0.05),敏感度为86.67%,特异度为87.88%,预测价值较高。结论EC组织中TIPE2、Ki67呈高表达水平,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其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对EC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 细胞增殖核抗原 临床病理 预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连接蛋白表达和分布在脓毒症大鼠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作用
3
作者 夏嘉鼎 张坤 +3 位作者 徐敏 李国斌 郑欣 滑立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脓毒症大鼠连接蛋白43(conenxin 43,Cx43)和连接蛋白40(conenxin 40,Cx40)表达和分布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的关系。方法:42只SD大鼠...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脓毒症大鼠连接蛋白43(conenxin 43,Cx43)和连接蛋白40(conenxin 40,Cx40)表达和分布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的关系。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脓毒症组、给药组、假手术组,每组14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给药组于术前6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泵入TNF-α螯合剂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3组术后48 h均应用程序刺激诱发房颤,记录各组诱发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浓度,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房肌组织TNF-α、Cx43、Cx40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NF-α、Cx43、Cx40的分布情况。结果: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给药组AF诱发率分别为7.14%、71.42%和21.40%,AF持续诱发时间分别为(79.21±4.10)s、(348.64±11.89)s和(294.50±37.28)s。通过ELISA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给药组的血清中TNF-α的浓度分别为74.149 pg/mL、104.497 pg/mL和89.059 pg/mL。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给药组的TNF-α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731±0.417、3.153±0.576和2.543±0.861,Cx40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207±0.230、0.970±0.170和1.010±0.164,Cx4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579±0.158、1.306±0.462和1.324±0.295。相对于假手术组,脓毒症组AF诱发率升高(F=5.394,P=0.003)且AF持续时间延长(F=335.577,P<0.001),血清TNF-α浓度升高(F=25.733,P<0.001),心房肌组织蛋白TNF-α表达增加(F=17.130,P<0.001),Cx40和Cx43表达降低(F=6.215,P=0.045;F=3.001,P=0.03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心房肌Cx40及Cx43分布紊乱;相对于脓毒症组,给药组AF诱发率降低(χ^(2)=1.292,P=0.028),且血清TNF-α浓度降低(F=18.192,P=0.004),心房肌组织蛋白TNF-α表达减少(F=28.078,P=0.017),心房肌组织Cx40和Cx43分布紊乱有所减轻。结论:脓毒症大鼠过表达的TNF-α可以诱导心房肌Cx43及Cx40表达异常和分布重构,其在脓毒症诱导AF的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房颤动 肿瘤坏死因子 连接蛋白40 连接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微小RNA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儿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林娜 张靖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298,共6页
背景 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机体免疫-炎症指标是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预后的常用指标,目前从微小RNA(miR)方面评估的研究较少,有待临床探究。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mi... 背景 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机体免疫-炎症指标是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预后的常用指标,目前从微小RNA(miR)方面评估的研究较少,有待临床探究。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miR在脓毒症并发AKI患儿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单纯脓毒症患儿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AA、IL-6、TNF-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21-3p、miR-182-5p、miR-128-3p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血清SAA、IL-6、TNF-α及miR水平与SOFA、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血清SAA、IL-6、TNF-α及miR水平对脓毒症并发AKI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观察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28 d后观察组74例患儿生存,26例患儿死亡。生存患儿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均低于死亡患儿(P<0.05)。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与SOFA、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预测的AUC为0.926(95%CI=0.856~0.969,P<0.05)。结论 脓毒症并发AKI患儿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异常高表达,临床检测各项指标水平对患儿预后评估有较高价值及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和叉头样转录因子3 mRNA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孔丽 张玉卓 +6 位作者 金萌 王闪闪 杜静华 张玉果 王荣琦 任伟光 南月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21-272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门诊及住院...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5例,同期选择健康自愿者35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PBMC中TIPE2 mRNA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肝脏血清生化指标、AFP、血白细胞及肿瘤大小、数量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2组患者ALT、AST、AST/ALT、TBil、WBC、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患者TIPE2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396±0.174 vs 1.045±0.330,t=12.187,P<0.01);而Foxp3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498±1.672 vs 1.922±1.297,t=7.746,P<0.01)。TIPE2 mRNA表达与血清ALT、AST、AST/ALT及AFP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52、-0.833、-0.992、-0.848,P值均<0.05),而Foxp3 mRNA表达与ALT、AST、AST/ALT及AFP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9、0.536、0.843、0.640,P值均<0.05)。TIPE2 mRNA表达与Foxp3 mRNA呈负相关(r=-0.821,P<0.01)。结论肝癌患者的TIPE2 mRNA表达下调,而Foxp3 mRNA表达上调,并与肝细胞损伤程度和AFP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TIPE2基因可能通过负性调控Treg介导的免疫反应参与肝癌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 叉头样转录因子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胃饥饿素、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水平及与预后不良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巴成磊 杜金龙 +2 位作者 纪强 丁相龙 孙刚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究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胃饥饿素(Ghrelin)、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水平及与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青岛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25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即为脊髓损伤组,... 目的探究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胃饥饿素(Ghrelin)、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水平及与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青岛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25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即为脊髓损伤组,根据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分为完全性脊髓损伤组(n=42)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n=83)。同期选取单纯脊柱骨折患者118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hrelin和CTRP3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Ghrelin、CTRP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Ghrelin、CTRP3联合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脊髓损伤组血清Ghrelin和CTRP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和完全性脊髓损伤组Ghrelin、CTRP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相比,完全性脊髓损伤组Ghrelin、CTRP3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的Ghrelin水平和CTRP3水平呈正相关(r=0.429,P<0.001)。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的Ghrelin和CTRP3水平显著降低(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hrelin、CTRP3联合评估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预后的AUC高于各指标单独评估的AUC值(P<0.001)。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Ghrelin和CTRP3呈低表达,两者与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相关,可以作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潜在的预后评估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胃饥饿素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和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表达与鼻咽癌组织放疗敏感的相关性 被引量:2
7
作者 邓香群 贺印旎 叶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9-284,共6页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和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Maspin)在放疗敏感及放疗抗拒鼻咽癌中的表达差异,探讨该表达差异与放疗抗拒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TNFAIP3和Maspin多点标记的DIG探针原位杂交方法检测TNFAIP3 m...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和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Maspin)在放疗敏感及放疗抗拒鼻咽癌中的表达差异,探讨该表达差异与放疗抗拒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TNFAIP3和Maspin多点标记的DIG探针原位杂交方法检测TNFAIP3 mRNA和Maspin mRNA在放疗敏感及放疗抗拒鼻咽癌中的表达。结果放疗敏感和放疗抗拒鼻咽癌中,TNFAIP3 mRNA中度和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50%和48.33%(P=0.037),Maspin mRNA中度和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0%和46.67%(P=0.040)。放疗抗拒鼻咽癌中,TNFAIP3 mRNA中度和强阳性表达率与TNM分期呈正相关(P=0.005),有远处转移者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者(70.00%比37.50%,P=0.018);Maspin mRNA中度和强阳性表达率与TNM分期呈正相关(P=0.039),与T分期亦呈正相关(P=0.021),有远处转移者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者(65.00%比37.50%,P=0.044)。结论 TNFAIP3可能参与放疗抗拒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Maspin可能参与放疗抗拒鼻咽癌的侵袭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 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放射治疗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3T3-L1脂肪细胞急性血清淀粉样蛋白A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叶夏云 宋锦文 +1 位作者 葛秀洁 赵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2-924,共3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3T3-L1脂肪细胞急性血清淀粉样蛋白A(A-SA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TNF-α(5、10、20μg/mL)处理3T3-L1脂肪细胞48h,20μg/mLTNF-α处理不同时间(6、12、24、48h)及罗格列酮预处理...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3T3-L1脂肪细胞急性血清淀粉样蛋白A(A-SA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TNF-α(5、10、20μg/mL)处理3T3-L1脂肪细胞48h,20μg/mLTNF-α处理不同时间(6、12、24、48h)及罗格列酮预处理的3T3-L1脂肪细胞与20μg/mLTNF-α作用48h后,用ELISA法检测各组A-SAA的表达。结果:TNF-α能显著促进3T3-L1脂肪细胞A-SAA的表达,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罗格列酮能部分减低TNF-α对3T3-L1脂肪细胞A-SAA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TNF-α可以通过促进3T3-L1脂肪细胞A-SAA的表达和分泌,参与胰岛素抵抗及血管并发症的形成;罗格列酮可部分减低TNF-α对3T3-L1脂肪细胞A-SAA表达的促进作用而发挥其抗炎、抗胰岛素抵抗及抗动脉粥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罗格列酮 3T3-L1脂肪细胞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环指蛋白11与核因子κB调控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相互作用蛋白1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付晓达 高美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泛素化是机体重要的蛋白质的修饰方式,人环指蛋白(ring finger protein,RNF)11是泛素连接酶家族成员之一,可能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相互作用蛋白1(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pro-tein 3-... 目的泛素化是机体重要的蛋白质的修饰方式,人环指蛋白(ring finger protein,RNF)11是泛素连接酶家族成员之一,可能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相互作用蛋白1(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pro-tein 3-interacting protein 1,TNIP1)是重要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B,NF-κB)调控蛋白,可通过多种途径调控NF-κB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文中研究RNF11下游功能及其与TNIP1之间的相互作用,明确RNF11的亚细胞定位。方法用PCR等方法构建人NFκB调控蛋白TNIP1全长及缺失不同位点的突变体,并观测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方法鉴定其与人RNF11的相互作用,并确定其结合位点,用共聚焦显微镜观测其亚细胞定位。结果成功构建了人TNIP1的全长及其缺失不同位点的突变体并使其在293T细胞中表达。证实RNF11与TNIP1存在相互作用并确定其相互结合位点位于TNIP1的第311至535位氨基酸,。确定RNF11的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结论人RNF11可与TNIP1在细胞内相互结合,其主要的结合位点位于311至535位氨基酸。RNF11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可能参与细胞内蛋白的降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指蛋白11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相互作用蛋白1 免疫共沉淀 亚细胞定位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与失眠严重程度和血清25-羟维生素D3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子幸 胡欣 +3 位作者 陶诗萌 何友军 蔡传云 江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8-334,共7页
背景慢性失眠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而关于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与失眠严重程度、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 背景慢性失眠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而关于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与失眠严重程度、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诊治的老年慢性失眠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入组前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老年抑郁量表(GDS-15)、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测试,并根据PSQI评分将患者按照失眠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其中轻度失眠组32例、中度失眠组38例、重度失眠组35例。运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评估患者客观睡眠质量,监测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及觉醒次数;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清25(OH)D3、TNF-α水平。结果重度失眠组睡眠潜伏期长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觉醒次数高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总睡眠时间少于轻度失眠组,睡眠效率低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中度失眠组睡眠潜伏期长于轻度失眠组,睡眠效率低于轻度失眠组(P<0.05)。重度失眠组MMSE、MoCA评分均低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中度失眠组MMSE、MoCA评分均低于轻度失眠组(P<0.05)。重度失眠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25(OH)D3水平低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P<0.05);中度失眠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轻度失眠组,25(OH)D3水平低于轻度失眠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MSE、MoCA评分与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25(OH)D3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失眠严重程度、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和TNF-α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与失眠严重程度及血清25(OH)D3水平降低、TNF-α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老年人 认知 25-羟维生素D3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感染与霍奇金淋巴瘤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及A20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玉秀 马东升 +1 位作者 王萌 杨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分析EB病毒(EBV)感染与霍奇金淋巴瘤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及其编码A20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5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理标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在肿瘤细胞丰富区制作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分析EB病毒(EBV)感染与霍奇金淋巴瘤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及其编码A20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5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理标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在肿瘤细胞丰富区制作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EBV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进行测定,并用原位杂交法对EBV编码的RNA进行测定以分析其感染状态。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表达进行测定,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EBV编码的A20蛋白表达进行测定。将所获数据纳入SPSS23. 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潜伏膜蛋白1阳性率为26. 15%(17/65),EBV编码的RNA阳性率也为26. 15%(17/65),二者符合率为100%。65例患者中A20蛋白表达丢失18例(27. 69%),存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纯合或杂合缺失14例(21. 54%)。仅1例出现A20丢失合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纯合缺失。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EBV感染阴性与A20蛋白表达丢失、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缺失并无显著关系(P> 0. 05)。结论:EBV阴性与阳性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均出现A20蛋白表达丢失、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缺失,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检测结果并非完全一致,究其原因可能与技术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EB病毒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 A20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相互作用蛋白1调控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IDH野生型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一鹏 周晓飞 +5 位作者 王剑 藏春光 张悦盼 辛雪 朱春丽 付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002-2008,共7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相互作用蛋白1(TNIP1)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IDH野生型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CGGA和TCGA数据库确定TNIP1在IDH野生型胶质瘤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用特定的siRNA敲低了N33细胞中的TNIP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相互作用蛋白1(TNIP1)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IDH野生型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CGGA和TCGA数据库确定TNIP1在IDH野生型胶质瘤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用特定的siRNA敲低了N33细胞中的TNIP1表达,并分析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通过免疫沉淀分析TNIP1与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相互作用及其对TRAF6的泛素化影响。分别将空载体、oe-TNIP1或si-TNIP1转染的U87细胞注射到裸鼠的大脑中,并通过BLI方法监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TNIP1表达与IDH野生型神经胶质瘤的较高恶性等级和较差的预后有关,但与IDH突变型神经胶质瘤无关。TNIP1敲低显著减弱了N3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5)。TNIP1与TRAF6相互作用,并且可以诱导TRAF6蛋白的去泛素化以激活NF-κB。与空载体的异种移植物相比,oe-TNIP1的异种移植物显示出加速肿瘤进展,而si-TNIP1的异种移植物则相反。结论TNIP1可以诱导TRAF6蛋白的去泛素化以激活NF-κB,进而促进IDH野生型胶质瘤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相互作用蛋白1 因子ΚB TNF受体相关因子6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家族与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涛 李敏 +1 位作者 姬新颖 朱玉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3-436,共4页
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能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促进中性粒细胞吞噬、抗感染、引起发热,诱导肝细胞急性期蛋白合成、促进髓样白血病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而且参... 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能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促进中性粒细胞吞噬、抗感染、引起发热,诱导肝细胞急性期蛋白合成、促进髓样白血病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而且参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TNFAIP)是一个包含有多种蛋白的蛋白质家族,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有关,对TNFAIP家族的研究可以为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与突发性耳聋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米雪芹 王媛玲 +4 位作者 潘庆春 徐瑞 张琪 胡雯静 李蓓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8-643,共6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的关系。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的关系。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搜集有关TNF-α、hs-CRP与SSNHL相关研究,时间范围为建库起至2022年4月。由2位独立评价者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Stata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6篇文献研究,SSNHL患者血清TNF-α、hs-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NHL患者血清TNF-α、hs-CRP升高,对疾病诊疗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与MAPK蛋白协同调节肿瘤坏死因子-α转录活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丽萍 姚咏明 +2 位作者 李杰萍 叶棋浓 盛志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03-1011,共9页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在体内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并观察其作用如何影响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在体内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并观察其作用如何影响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转录活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人Flag-p38和Flag-细胞外信号蛋白调节激酶2(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2,ERK2)中扩增出p38和ERK2基因,将其插入载体pcDNA3-HA中;用Westernblot方法在293T细胞中检测其表达后应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STAT3蛋白与p38/ERK2蛋白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然后应用报告基因技术检测这种相互作用如何影响TNF-α的转录表达,并在应用RNA干扰技术将STAT3通路抑制后,观察TNF-α启动子转录活性如何变化.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p38和ERK2基因序列正确,大小为1080bp,在293T细胞中正确表达大小约40ku的p38和ERK2蛋白.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证实,p38和STAT3蛋白以及ERK2和STAT3蛋白在体内相互作用.下游基因TNF-α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显示,p38和STAT3蛋白以及ERK2和STAT3蛋白复合物协同升高TNF-α的活性,应用STAT3的干扰RNA后其活性则明显下降.该研究表明,STAT3和p38/ERK2蛋白在体内存在相互作用,STAT3与p38、STAT3与ERK2均对TNF-α的表达发挥协同效应,在阻断STAT3通路后,STAT3与p38、STAT3与ERK2对TNF-α表达的协同效应将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信号蛋白调节激酶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激活ECV304钙激活钾通道及G蛋白的增强效应 被引量:10
16
作者 林琳 郑永芳 +1 位作者 屈金河 鲍光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ECV30 4钙激活钾通道 (BKca)的影响以及 G蛋白是否在此过程中起作用。方法 细胞贴附式膜片箝技术。结果 发现 ECV30 4细胞膜上存在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BKca) ,它的电导是 (2...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ECV30 4钙激活钾通道 (BKca)的影响以及 G蛋白是否在此过程中起作用。方法 细胞贴附式膜片箝技术。结果 发现 ECV30 4细胞膜上存在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BKca) ,它的电导是 (2 0 2 .5 4± 16 .6 2 ) p S,其活动可被 2 0 0 U / m l TNF-α增强 ,G蛋白在此过程中起介导作用。结论  TNF-α作用于内皮细胞 ,快速激活 BKca,促进钾离子大量外流 ,使细胞膜发生超极化 ,增大静息钙离子内流的电化学驱动力 ,开放静息钙通道升高静息胞内钙离子浓度。G蛋白可增强此激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激活钾通道 肿瘤坏死因子 G蛋白 增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苷合大黄素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肾系膜细胞C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朱晓玲 王永钧 +2 位作者 张迎华 杨汝春 卜爽剡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讨积雪草苷合大黄素干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BALB/C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补体核心成分-C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BALB/C第3~5代肾小球系膜细胞,模型组TNFα 5 ng·ml^-1诱导 24 h,治疗组在TNFα诱导的同... 目的:探讨积雪草苷合大黄素干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BALB/C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补体核心成分-C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BALB/C第3~5代肾小球系膜细胞,模型组TNFα 5 ng·ml^-1诱导 24 h,治疗组在TNFα诱导的同时,分别以积雪草苷1、2、4 μg·ml^-1合大黄素 0.1、0.2、0.4 μg·ml^-1进行干预,于 24 h 后分别提取细胞上清及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链免疫方法(ELISA)分别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C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BALB/C小鼠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一定的C3 mRNA和蛋白表达.经TNFα诱导后C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用上述3种不同浓度的积雪草苷合大黄素干预后,肾小球系膜细胞C3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积雪草苷合大黄素能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上调所致的肾局部C3过度产生,具有保护肾功能、延缓病程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苷合大黄素 肾系膜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补体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在肝脏及胃肠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孔丽 金萌 赵素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75-179,共5页
肝脏及胃肠道肿瘤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差。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可负性调控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具有维持免疫稳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TIPE2可通过影响多条信号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 肝脏及胃肠道肿瘤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差。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可负性调控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具有维持免疫稳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TIPE2可通过影响多条信号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抑制作用。简述了TIPE2的结构及功能,介绍了TIPE2对Ras、Ral、Rac等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分子的调控作用,并对TIPE2在肝脏及胃肠道肿瘤中的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 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 α诱导蛋白 8 样分子 2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通过活性氧诱导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志辉 刘尚喜 +4 位作者 侯凡凡 田建伟 王力 刘志强 陈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对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THP-1和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单核细胞模型,与用次氯酸氧化牛血清白蛋白(BSA)制备的AOPP-BSA共同培养,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TNFα的释放量,用V... 目的探讨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对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THP-1和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单核细胞模型,与用次氯酸氧化牛血清白蛋白(BSA)制备的AOPP-BSA共同培养,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TNFα的释放量,用VICTORWallac1420多标记分析系统检测细胞氧化2,7-二氢二氯荧光素产生的荧光量反映活性氧的产生量;用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和P38磷酸化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细胞,探讨AOPP诱导单核细胞分泌TNFα的可能机制。结果AOPP-BSA能诱导单核细胞TNFα的分泌和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用PDTC预处理细胞,可以清除AOPP-BSA诱导产生的ROS,同时抑制TNFα的分泌。用apocynin抑制NADPH氧化酶及用SB203580抑制P38磷酸化均能有效地抑制AOPP-BSA诱导的TNFα分泌。结论AOPP可能通过激活单核细胞NADPH氧化酶,释放ROS,使P38磷酸化,导致TNFα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单核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NADPH氧化酶 P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骨质及骨保护素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丽华 朱梦雅 +1 位作者 王丽芳 莫汉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20,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及其他慢作用药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骨密度及骨保护素的影响,探讨各种方案对骨代谢生化指标、骨质的改变。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雄性Wistar大鼠CIA模型,随机分... 目的研究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及其他慢作用药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骨密度及骨保护素的影响,探讨各种方案对骨代谢生化指标、骨质的改变。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雄性Wistar大鼠CIA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模型对照组、MTX联合强的松龙组、MTX联合羟氯喹和柳氮磺吡啶组、MTX联合益赛普组。分别于第10、21周予行大鼠四肢关节钼靶拍片及测骨保护素(OPG)。结果 CIA组大鼠第10周出现骨质疏松、关节软骨、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MTX+pred组大鼠出现骨质疏松,关节腔结构尚完整,MTX+HCQ+SSZ组大鼠出现骨质疏松、关节软骨、骨轻度破坏、关节间隙轻度狭窄,MTX+rhTNFR:Fc组大鼠则仅出现骨质轻度破坏;第21周时CIA组、MTX+pred组和MTX+HCQ+SSZ组大鼠骨质破坏加重,而MTX+rhTNFR:Fc组大鼠则未见骨质破坏加重。4组血清OPG水平在治疗前均出现降低,第10周时4组OPG水平均出现降低,但MTX+rhTNFR:Fc组降低较其他3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1周时CIA组、MTX+pred组和MTX+HCQ+SSZ组OPG水平均出现进一步降低(P<0.05),但MTX+rhTNFR:Fc组未见明显降低(P>0.05)。结论 rhTNFR:Fc能有效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骨质破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OPG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胶原诱导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Ⅱ型 骨保护素 骨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