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专家诊疗共识(2019版) 被引量:103
1
作者 史艳侠 +5 位作者 邢镨元 张俊 沈波 徐瑞华 石远凯 冯继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923-929,共7页
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为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和化疗周期等有关。CIT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剂量降低或化疗时间延迟,甚至需要输注血小板,从而增加治疗费用、降... 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为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和化疗周期等有关。CIT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剂量降低或化疗时间延迟,甚至需要输注血小板,从而增加治疗费用、降低化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影响预后。CIT的治疗主要包括输注血小板和给予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对高危患者进行一、二级预防有助于降低CIT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基于近期文献及临床研究,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和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制订了《中国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专家诊疗共识(2019版)》,旨在为中国肿瘤学医师提供更合理的诊疗方案以帮助CIT患者改善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抗癌协会 专家共识 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专家诊疗共识(2019版) 被引量:56
2
作者 冯继锋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51-58,共8页
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为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和化疗周期等有关。CIT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剂量强度降低或化疗时间延迟,甚至需要输注血小板,增加了治疗费用、... 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为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和化疗周期等有关。CIT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剂量强度降低或化疗时间延迟,甚至需要输注血小板,增加了治疗费用、降低了化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影响预后。CIT的治疗主要包括输注血小板和给予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对高危患者进行一、二级预防有助于降低CIT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基于近期文献和临床研究,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和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制定了《中国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专家诊疗共识(2019版)》,旨在为中国肿瘤学医师提供更合理的诊疗方案以帮助CIT患者改善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重组人白介素-11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中国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专家诊疗共识(2019 版) 被引量:3
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8-108,共1页
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为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和化疗周期等有关。CIT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剂量降低或化疗时间延迟,甚至需要输注血小板,从而增加治疗费用、降... 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为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和化疗周期等有关。CIT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剂量降低或化疗时间延迟,甚至需要输注血小板,从而增加治疗费用、降低化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影响预后。CIT的治疗主要包括输注血小板和给予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对高危患者进行一、二级预防有助于降低CIT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预防 化疗效果 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高危患者 chemotherapy 化疗周期 《中国肿瘤临床》 肿瘤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的评估及对抗肿瘤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战弋音 江华 翟兴月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88,192,共6页
肿瘤及其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肌肉减少症,肌肉减少症主要是由于肌肉稳态被破坏而导致肌肉过度萎缩和肌肉力量下降的一种综合征。对肿瘤病人而言,肌肉减少症反映的不仅仅是肌肉质量损失的一种状态,它也是肿瘤治疗效果和存活率的... 肿瘤及其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肌肉减少症,肌肉减少症主要是由于肌肉稳态被破坏而导致肌肉过度萎缩和肌肉力量下降的一种综合征。对肿瘤病人而言,肌肉减少症反映的不仅仅是肌肉质量损失的一种状态,它也是肿瘤治疗效果和存活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这种与肿瘤有关的肌肉减少症起病更为隐匿,往往肉眼不可见,容易被忽视,因此,有必要在整个肿瘤治疗过程中认识到肌肉减少症的危害,及早识别低肌肉质量。近年来,随着医务工作者对肌肉减少症的不断重视,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从对肌肉减少症的评估、诊断、干预以及其对抗肿瘤治疗的影响,都有了新的进展。故本文针对以上几点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 评估 肿瘤治疗的影响 干预肌肉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曲泊帕治疗生殖细胞肿瘤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李亚伟 杨守博 +2 位作者 尹硕 李文斌 陈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0-426,共7页
目的分析联合海曲泊帕治疗生殖细胞肿瘤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症(cancer 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TI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后合并CTIT≥Ⅲ级患... 目的分析联合海曲泊帕治疗生殖细胞肿瘤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症(cancer 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TI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后合并CTIT≥Ⅲ级患者的资料,筛选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33例,其中研究组为口服海曲泊帕联合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或白细胞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治疗,对照组为皮下注射rhTPO或IL-1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升血小板应答率、平均起效时间、下一周期治疗延长发生率的差异,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有提高,用药后第1、2、3天血小板计数升高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第(7±3)天血小板升高计数对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升血小板应答率有所升高。研究组用药平均起效时间3(3,5)d,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为4(3,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导致下一周期治疗时间延长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下一周期治疗时间延长发生率为81.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2名患者出现轻度可逆性肝功能异常。结论海曲泊帕联合rhTPO或IL-11治疗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化疗后CTIT症的疗效可靠,可显著提升血小板计数,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曲泊帕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 肿瘤治疗后血小板减少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白细胞介素-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9例犬血小板减少症流行病学调查
6
作者 何俊颖 王丹 +4 位作者 孙嘉徐 甘靖宇 李明远 陆梓杰 俞峰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22,共7页
为分析犬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规律和该病在北京地区的流行情况,本文收集了2022年10月—2023年4月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就诊的109例患有血小板减少症的患犬病例,对患犬的基础信息、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炎... 为分析犬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规律和该病在北京地区的流行情况,本文收集了2022年10月—2023年4月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就诊的109例患有血小板减少症的患犬病例,对患犬的基础信息、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炎症/感染性疾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39例(35.8%),肿瘤相关血小板减少症32例(29.4%),免疫相关血小板减少症14例(12.8%),其他疾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24例(22.0%)。炎症/感染性疾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中,子宫蓄脓占比较高(11例,28.2%);肿瘤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中,淋巴瘤占比较高(18例,56.3%);免疫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中,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IMT)占比较高(11例,78.6%),且该类患犬的血小板计数(中位数为1.6×10^(4)/μL)极显著低于其他3类疾病类型(P<0.01);其他疾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包括肾病(5例,20.8%)等。结果表明,炎症/感染性疾病是导致犬血小板减少症的最常见的疾病分类,IMT患犬常表现出显著的血小板计数降低和较高的出血风险。本文为犬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免疫介导 肿瘤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升血饮结合硒酵母预防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程先平 张美玲 +1 位作者 李白坤 李庆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3-226,共4页
目的 观察中药升血饮结合硒酵母预防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方法 纳入77例肿瘤化疗患者(2021年1月—2021年11月),将77例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与参照组(38例),参照组患者化疗结束后不采取预防治疗,允许采用挽... 目的 观察中药升血饮结合硒酵母预防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方法 纳入77例肿瘤化疗患者(2021年1月—2021年11月),将77例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与参照组(38例),参照组患者化疗结束后不采取预防治疗,允许采用挽救治疗(血小板计数≤10×10~9/L或临床医师认为应当开展挽救治疗),观察组患者化疗结束后24 h每日服用硒酵母+中药升血饮治疗。数据观察:临床治疗效果、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CIT)减少率、治疗前及治疗7 d后、治疗10 d后患者血小板(platelet, PLT)水平变化、中医证候积分(面色无华、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多梦易惊)变化、血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参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95%(30/38),低于观察组患者(94.87%,37/39)(P<0.05);观察组患者CIT减少率(92.11%)显著低于参照组(71.0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LT水平比较,P>0.05,治疗7 d后、治疗10 d后观察组患者PLT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面色无华、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多梦易惊)及IL-17、IL-18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面色无华、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多梦易惊)及IL-17、IL-18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面色无华、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多梦易惊)及IL-17、IL-18水平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1例发热,1例头晕,观察组1例胃肠道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P>0.05)。结论 中药升血饮结合硒酵母预防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效果较好,可较好提升患者PLT水平,患者治疗效果提升,症状缓解,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中药升血饮 硒酵母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Ⅱ/Ⅲ期及补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吴全睿 赵永强 +33 位作者 储大同 徐兵河 廖美琳 姜丽岩 徐建民 王华英 李进 侯梅 周清华 张力建 张树才 夏忠军 姜文奇 吕跃 翟明 孟凡义 王东星 王健民 陈正堂 关华军 王庆余 陈协群 刘基巍 张阳 宋善俊 刘文励 于世英 徐建明 宋恕平 徐健 李丽庆 张梅 孙红 江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5-653,共9页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组63例,Ⅲ期试验入组154例,补充临床试验入组59例;其后剔除5例、脱落41例,共有230例纳入符合方案(pre-protocol,PP)数据集;所有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患有实体肿瘤。Ⅱ期临床试验和补充临床试验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Ⅲ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按是否参加随机交叉对照分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部分和非随机交叉自身对照部分。将接受rh-TPO用药的试验周期定义为用药周期,未用rh-TPO的周期定义为空白对照周期,试验期间的化疗方案和剂量均维持不变。将所有临床试验数据合并并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意向性治疗人群(intention-to-treat,ITT)数据集及PP数据集均显示出非常显著的一致性变化(以ITT集数据为例)。与对照周期相比,rh-TPO治疗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损伤的程度[化疗后PLT下降的最低值:(63.02±46.48)×109vs(49.47±31.41)×109个/L,P=0.002],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恢复至75×109个/L以上需要的天数:(11.18±9.71)vs(17.8±10.46)d,P=0.000],大幅提高血小板恢复水平[末次随访时PLT检测值:(211.21±119.20)×109vs(138.13±71.54)×109个/L,P=0.000;化疗后PLT最高值:(262.78±162.60)×109vs(149.36±73.26)×109个/L,P=0.000;末次随访时PLT与基线的差值:(79.64±118.06)×109vs(-8.92±102.50)×109个/L,P=0.000]。rh-TPO还可降低PLT输注患者的比例(12.21%vs 19.85%,P=0.017),减少PLT输注例次(0.22±0.72)vs(0.37±0.90)次,P=0.010)和输注量[(1.66±6.09)vs(2.77±7.08)U,P=0.009];补充试验中,PLT输注患者比例减少更为显著(13.79%vs 33.93%,P=0.0082)。用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变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76例患者中仅出现11例次不良反应,多为发热(6例)或寒战(2例)。结论: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给予国产rh-TPO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的损伤程度,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大幅提高PLT水平,降低患者PLT输注的例次和数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实体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 随机对照试验 自身交叉 多中心临床试验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酸片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9
作者 沈志祥 马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876-879,共4页
目的:观察咖啡酸片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11家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1月22日至2017年1月10日收治... 目的:观察咖啡酸片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11家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1月22日至2017年1月10日收治的60例肿瘤化疗所致CIT患者。给予咖啡酸片/模拟剂治疗,均为3片/次,3次/d。第1个化疗周期(阴性对照期)于化疗开始第1 d给予咖啡酸片模拟剂;第2、3个化疗周期(药物治疗期)需要接受与第1个化疗周期相同方案及剂量的化疗,分别于化疗开始第1 d给予咖啡酸片。结果:药物治疗期最低血小板(platelet,PLT)的升高值显著高于阴性对照期(P<0.001);药物治疗期化疗后,PLT恢复后最高值显著高于阴性对照期(P<0.001);药物治疗期PLT<50×10~9/L的持续天数与阴性对照期无显著性差异,但有缩短趋势(P>0.05);药物治疗期化疗后PLT恢复至≥75×10~9/L和≥100×10~9/L,所需的天数较阴性对照期均明显减少(P<0.001);试验期间无患者行PLT输注。结论:咖啡酸片用于肿瘤化疗所致CIT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片 肿瘤化疗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 被引量:12
10
作者 彭绵 方伟强 +1 位作者 蔡举瑜 吕丽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072-3074,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入选的229例脓毒症且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干预组在基础治疗的...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入选的229例脓毒症且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干预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0.4 g/(kg·d),每天1次,连用5 d。统计两组患者在应用免疫球蛋白静滴第1、3、5、7天的血小板计数以及两组患者的ICU留治时间和28 d住院病死率。结果:干预组的患者在应用免疫球蛋白第5天后开始,其血小板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28 d住院病死率与存活患者的ICU留治时间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于严重脓毒症伴严重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其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显著,并能明显缩短患者ICU留治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洁 沈琳 +3 位作者 李燕 张晓东 李健 龚继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297-1299,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巨和粒#)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单中心、开放性、非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按NCI-CTC毒性分级标准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至Ⅱ度及以下者(即≤75(109/L)进行观察治...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巨和粒#)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单中心、开放性、非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按NCI-CTC毒性分级标准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至Ⅱ度及以下者(即≤75(109/L)进行观察治疗。治疗组给予巨和粒25μg/(kg·d),皮下注射,连续给药7~14天。随机选择未使用巨和粒的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者作为平行对照。观察28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血小板从最低值升至≥100×109/L平均需要8.1天,而对照组平均需要12.2天(P<0.01)。血小板≤50×109/L者,治疗组升至≥100×109/L平均需要8.9天,对照组平均需要12.9天(P<0.05)。有统计学差异。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发热、关节肌肉酸痛等,均为Ⅰ~Ⅱ级,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巨和粒#)对消化道肿瘤化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有治疗作用,可以促进血小板减少的恢复,且耐受性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血小板减少 消化道肿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何静媛 邵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30-532,共3页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指的是妊娠前无血小板减少的病史,妊娠期首次发现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100×10^9/L)。抗血小板抗体阴性,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正常。其特点为只发生于妊娠期间,多发现于妊娠中晚期,一般血小板减少的程度轻...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指的是妊娠前无血小板减少的病史,妊娠期首次发现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100×10^9/L)。抗血小板抗体阴性,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正常。其特点为只发生于妊娠期间,多发现于妊娠中晚期,一般血小板减少的程度轻,无明显出血表现及病史,产后血小板多在2-12周恢复正常,胎儿及新生儿多不发生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其诊断为排除性诊断,需与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作鉴别,其中与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鉴别尤为重要。本文就此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处理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鉴别诊断 临床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34a水平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红莉 阿迪娜·乌提库尔 +1 位作者 徐晓玮 石雨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84-789,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miR-34a水平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接受化疗的69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R-CHOP21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 目的:分析血清miR-34a水平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接受化疗的69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R-CHOP21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3周为1个周期,均化疗2个周期。依据化疗后血小板有无减少将患者分为减少组与未减少组,调查两组一般资料、检测实验室指标并比较,重点分析化疗前血清miR-34a与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关系。结果:69例DLBCL患者经R-CHOP21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52.17%(36例);减少组血清IL-11水平及miR-34a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未减少组(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前血清IL-11水平及miR-34a mRNA相对表达量与DLBC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有关,各指标低表达可能是DLBC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化疗前血清IL-11水平及miR-34a mRNA相对表达量单独及联合预测DLBC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风险的AUC均>0.80,预测价值均较理想,且以化疗前血清IL-11水平的cut-off值为42.094 pg/ml、miR-34a mRNA相对表达量的cut-off值为3.894时,联合预测价值最佳。结论:血清miR-34a mRNA相对表达量与DLBC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有关,可能是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风险因子,对预测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风险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化疗 MIR-34A 血小板减少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晓畅 邵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80-1184,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regnancy 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PAT)孕妇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PAT孕妇血小板减少程度与产后出血及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分析2012年9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PAT患者41例临床...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regnancy 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PAT)孕妇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PAT孕妇血小板减少程度与产后出血及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分析2012年9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PAT患者41例临床资料,检测其凝血象、血小板功能,测量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体质量。根据PAT孕妇血小板计数值分为3组:组1,血小板(80~99)×109个/L;组2血小板为(50~79)×109个/L;组3血小板<50×109个/L。结果:PAT孕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聚集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分娩者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组3)产后出血量显著高于中度血小板减少组(组2)和轻度血小板减少组(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质量与孕妇血小板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r=0.18(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PAT孕妇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均为正常。轻、中度血小板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并不高于正常孕妇,但是重度PAT孕妇更容易发生产后出血。PAT孕妇血小板减少程度不影响围生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凝血功能 血小板功能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系统肿瘤中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亮 孔春芳 金成豪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18,共6页
化疗是目前血液系统肿瘤治疗的主要基石。然而,足疗程、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常引起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其中血小板减少较为常见,可导致患者出血风险增加,延误后续治疗,增加治疗费用,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抗肿瘤药物可通过... 化疗是目前血液系统肿瘤治疗的主要基石。然而,足疗程、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常引起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其中血小板减少较为常见,可导致患者出血风险增加,延误后续治疗,增加治疗费用,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抗肿瘤药物可通过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自噬和铁死亡等途径介导血小板减少。因此,本文就近年来血液系统肿瘤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的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被引量:38
16
作者 白春梅 徐光勋 +2 位作者 赵永强 韩少梅 单渊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7-441,共5页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研究,154例实体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77例,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周期化疗。A组:第1个周期(用药周期)...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研究,154例实体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77例,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周期化疗。A组:第1个周期(用药周期)注射rhTPO,第二个周期(对照周期)不注射rhTPO;B组:第1个周期(对照周期)不注射rhTPO,第2个周期(用药周期)注射rhTPO。两组患者均于用药周期化疗结束后6~24 h皮下注射rhTPO 1.0μg·kg-1·d-1,连续用药最长14 d。监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胸片、心电图及血清抗rhTPO抗体。结果 A、B两组用药周期与对照周期血小板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差异无显著性。154例实体瘤患者用药周期与对照周期比较:(1)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最低值分别为(64.4±45.4)×109/L和(52.4±30.9)×109/L(P=0.000),血小板计数恢复后的最高值分别为(263.9±142.5)×109/L和(148.9±67.7)×109/L(P=0.000);(2)化疗后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分别为(2.5±3.9)和(3.7±5.7)d(P=0.04);(3)用药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恢复至75×109/L、100×109/L以上所需天数为(10.3±8.7)和(14.0±8.9)d,而对照周期为(15.9±10.5)和(21.1±9.5)d(P=0.000);(4)血小板平均输注量两周期比较无差异;(5)化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实体肿瘤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秋文 叶明 +2 位作者 肖文华 朱建华 张淑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预防应用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研究,2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2例,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个周期化疗。A组:第1个周期(对照周期)不注...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预防应用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研究,2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2例,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个周期化疗。A组:第1个周期(对照周期)不注射rhTPO,第2个周期(用药周期)化疗前3 d开始注射rhTPO;B组:第1个周期(对照周期)不注射rhTPO,第2个周期(用药周期)化疗后6~24 h内注射rhTPO。结果 24例恶性肿瘤患者用药周期与对照周期血小板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差异有显著性;A、B两组用药周期与对照周期血小板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提前给予国产rhTPO可明显提高化疗后血小板的最低值,以及缩短化疗后血小板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恶性肿瘤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28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万里新 单丽红 +3 位作者 王旸 王文廉 蔡政 李琮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66-967,共2页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11 恶性肿瘤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II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曹军宁 许立功 +7 位作者 吴晴 冯继锋 张沂平 秦凤展 徐建华 战榕 谭清和 吴昌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自身对照试验。对照周期单用化疗,治疗周期化疗后给予rhIL1150μg/(kg·d),皮下注射,连续给药10~14天,或PLT>300×...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自身对照试验。对照周期单用化疗,治疗周期化疗后给予rhIL1150μg/(kg·d),皮下注射,连续给药10~14天,或PLT>300×109/L后停药。结果:共入组106例患者,可评价疗效100例。PLT最低值(中位数)对照周期为49(5~76)×109/L,治疗周期为69(6~221)×109/L,P<0.001。PLT≤75×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7(0~26)天,治疗周期为3.5(0~28)天,P<0.001。PLT≤50×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2(0~20)天,治疗周期为0(0~23)天,P<0.01。PLT≤20×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0(0~9)天,治疗周期为0(0~5)天,P>0.05。从PLT最低点恢复到80×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5(1~18)天,治疗周期为2(0~28)天,P<0.001。对照周期输注血小板人数为6例,治疗周期为6例,无统计学差异。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心悸、水肿、肌肉关节痛、感冒样症状等。结论:rhIL11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有防治作用,临床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血小板减少 化疗 Ⅱ期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1例报道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芬琴 耿梅 +3 位作者 奚文崎 蒋劲松 楼谷音 叶正宝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方法 :本院住院恶性肿瘤合并血小板减少者30例 ,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及免疫功能 ,并给予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 :30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 11例血小板相关抗性 (PAIgG、PAIgA、PAGgM...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方法 :本院住院恶性肿瘤合并血小板减少者30例 ,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及免疫功能 ,并给予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 :30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 11例血小板相关抗性 (PAIgG、PAIgA、PAGgM)明显升高 ,特别腺癌中晚期病人 ,这些病人给予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后血小板数增加 ,出血症状改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 恶性肿瘤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相关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