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癌HER-2/neu表达与肿瘤免疫细胞分布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朱芝玲 李大金 黄敏丽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 研究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原癌基因HER - 2 /neu表达与肿瘤微环境免疫活性细胞分布的关系 ,探讨过度表达原癌基因HER - 2 /neu的上皮性卵巢癌临床分期晚、预后差的可能原因。了解过度表达HER - 2 /neu基因的上皮性卵巢癌肿瘤微环境的... 目的 研究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原癌基因HER - 2 /neu表达与肿瘤微环境免疫活性细胞分布的关系 ,探讨过度表达原癌基因HER - 2 /neu的上皮性卵巢癌临床分期晚、预后差的可能原因。了解过度表达HER - 2 /neu基因的上皮性卵巢癌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细胞分布。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原癌基因HER - 2 /neu的表达 ,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微环境中LCA+ 、CD+ 3 细胞分布情况。结果  30 %卵巢癌细胞原癌基因HER - 2 /neu呈过度表达 ,且卵巢癌细胞原癌基因HER - 2 /neu表达与肿瘤微环境中LCA+ 、CD+ 3细胞分布呈负相关 ,前者r =- 0 .6 30 ,P =0 .0 0 0 1,后者r=- 0 .5 5 2 ,P =0 .0 0 0 9。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过度表达原癌基因HER - 2 /neu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浸润免疫细胞数减少 ,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可能发生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HER-2/NEU 基因表达 肿瘤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CD38表达对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石峰 赵艳杰 +1 位作者 高颖 宋清坤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5,共6页
目的探讨CD38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肿瘤免疫微环境及临床病理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至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进行食管切除术的142例ESCC患者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CD38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肿瘤免疫微环境及临床病理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至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进行食管切除术的142例ESCC患者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组织内CD38、CD4、CD8、Ki-67、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有淋巴结转移的ESCC患者中,CD38的表达率与总生存期有显著相关性(P=0.037),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个月和38个月。未经调整和调整的高CD38表达风险比分别为0.46(95%CI:0.21~0.98)和0.32(95%CI:0.13~0.76)。CD38的表达率与肿瘤细胞PD-L1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对于有淋巴结转移的ESCC患者来说,CD38高表达与更好的生存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 CD38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 免疫微环境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免疫细胞浸润特征与临床病理参数具有相关性
3
作者 赵华轩 张桂潮 +4 位作者 刘家荣 莫富添 李韬恩 类成勇 吕世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0-1288,共9页
目的 考察中国人群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样本中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并分析免疫细胞浸润与疾病分期及免疫治疗应答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0年10月~2023年10月154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肿瘤样本和临床病理信息,通过免疫... 目的 考察中国人群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样本中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并分析免疫细胞浸润与疾病分期及免疫治疗应答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0年10月~2023年10月154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肿瘤样本和临床病理信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等方法鉴定肿瘤组织中浸润免疫细胞类型,并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其中22例患者的肿瘤组织构建了患者来源的肿瘤组织片段(PDTF)模型,利用PD-1单抗处理,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T细胞活化情况,评估患者免疫治疗应答。结果 我国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CD8^(+)T细胞、CD4^(+)T细胞和CD3^(+)T细胞浸润最丰富。病例相关分析表明,CD3^(+)T细胞(P=0.004)、PD-1^(+)T细胞(P=0.020)、CD68^(+)T细胞(P=0.049)、CD79^(+)T细胞(P=0.049)以及Tryptase^(+)细胞(P=0.049)的浸润与更大的肿瘤体积(≥5 cm)呈正相关;CD4^(+)T细胞浸润程与肿瘤分期成负相关(P=0.026)。高ISUP分级患者CD3^(+)T细胞(P=0.023)、CD8^(+)T细胞(P=0.045)、PD-1^(+)T细胞(P=0.014)、CD20^(+)B细胞(P=0.020)、CD79^(+)B细胞(P=0.004)浸润浸润水平较高,但具有较低的Traptase^(+)细胞浸润(P=0.001)。具有丰富免疫细胞浸润的患者也倾向更好的免疫治疗应答。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中国人群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发现不同患者免疫细胞浸润存在显著异质性,证实免疫细胞浸润程度与临床病理参数存在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 肿瘤免疫细胞浸润 患者来源的肿瘤组织片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1通过IL-23/Th17信号通路对人胃早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易静 龚锦文 +3 位作者 赵静 詹云凯 段志刚 吕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mi R⁃71表达通过IL⁃23/Th17信号通路对人胃早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影响,以期为胃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抽取我院胃早癌患者的血清作为胃癌组和健康者的血清作为对照组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实验测定血清中miR⁃71的mRN... 目的探讨mi R⁃71表达通过IL⁃23/Th17信号通路对人胃早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影响,以期为胃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抽取我院胃早癌患者的血清作为胃癌组和健康者的血清作为对照组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实验测定血清中miR⁃71的mRNA表达;采用HE染色法检测人胃早癌肿瘤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及并依据浸润情况分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人胃早癌巨噬细胞和CD8+T细胞的浸润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和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miR⁃71表达对IL⁃23/Th17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胃癌组TEMⅠ期和TEMⅡ期患者血清miR⁃71的mRNA表达相较对照组组极显著下调(P<0.01)。在癌巢中央、癌巢周边和远离癌巢处均可见肿瘤免疫细胞分布,根据免疫细胞不同浸润深度分为T1⁃T4级,发现胃癌患者的miR⁃71血清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分级呈负相关趋势。CD8+T细胞和巨噬细胞也分布于癌内、癌周和远处,且巨噬细胞和CD8+T细胞数目:癌周>远处>癌内。TEMⅠ期组和TEMⅡ期组JAK⁃2和IL⁃23R蛋白表达水平相较对照组组极显著上调(P<0.01)。结论miR⁃71血清表达水平与人胃早癌肿瘤免疫细胞浸润深度呈负相关,而其机制与激活IL⁃23/Th17信号通路有关,有望作为胃早癌的生物分子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早癌 miR⁃71 肿瘤免疫细胞浸润 IL⁃23/Th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基因的恶性胸膜间皮瘤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其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
5
作者 陈梓林 杨思海 +4 位作者 马鸿辉 王咏仪 叶晓莹 黄浩宇 王雯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969,共9页
目的:筛选恶性胸膜间皮瘤(MPM)预后相关的铁死亡基因,探索铁死亡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联系,为MPM患者的靶向及免疫治疗提供新的视角。方法:分析GEO数据集中MPM肿瘤组和正常组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与铁死亡基因取交集得到MPM中铁死亡相关... 目的:筛选恶性胸膜间皮瘤(MPM)预后相关的铁死亡基因,探索铁死亡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联系,为MPM患者的靶向及免疫治疗提供新的视角。方法:分析GEO数据集中MPM肿瘤组和正常组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与铁死亡基因取交集得到MPM中铁死亡相关的DEGs(DE-FRGs);进行GO、KEGG功能富集和蛋白-蛋白互作(PPI)等分析明确DE-FRGs主要参与的信号通路;通过单因素COX分析鉴定出预后相关的铁死亡基因,LASSO回归分析筛选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的最佳DEFRGs,并通过多因素COX分析建立基于最佳DE-FRGs的风险预测模型,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一系列验证。最后通过CIBERSORT等算法对模型进行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及免疫微环境评价。结果:筛选出24个预后相关的DE-FRGs,主要富集于铁死亡、转录调控和对无机物的反应,建立并验证了1个基于5个铁死亡相关基因(ALDH3A2、CAV1、HRAS、CDCA3、RRM2)的MPM风险预测模型,模型中高风险组CD8+T细胞、巨噬细胞比例较高,而B淋巴细胞占比较低。此外,免疫检查点PD-1、CTLA-4及其配体在高风险组中有更高的表达状态。结论:建立了基于5个铁死亡相关基因的MPM风险预测模型,并明确了模型中的免疫状态。为MPM的靶向及免疫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该模型在MPM中的预测能力需要临床上进一步验证,以更好地预测疾病分层和治疗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恶性胸膜间皮瘤 风险预测模型 肿瘤免疫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表型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张日强 吕璘琳 +2 位作者 孙光 畅继武 张淑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59-862,共4页
背景与目的:对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分型有助于了解肿瘤局部的细胞免疫状态,对指导肿瘤免疫治疗具有一定意义。关于肾癌、卵巢癌、乳腺癌、结肠癌等肿瘤的免疫细胞表型已有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表型及临... 背景与目的:对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分型有助于了解肿瘤局部的细胞免疫状态,对指导肿瘤免疫治疗具有一定意义。关于肾癌、卵巢癌、乳腺癌、结肠癌等肿瘤的免疫细胞表型已有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表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58例膀胱癌标本肿瘤浸润免疫细胞进行分型,测定细胞密度及癌巢进入率,与肿瘤分期、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肿瘤组织内存在CD3+T细胞(CD3+)、CD8+T细胞(CD8+)、巨噬细胞(Mφ)、树突状细胞(DC)和自然杀伤细胞(NK),正常膀胱黏膜未见DC和NK。浸润肿瘤和低分化肿瘤CD3+、CD8+和Mφ密度分别高于浅表肿瘤和高分化肿瘤,差异有显著性。浸润肿瘤NK密度显著高于浅表肿瘤,与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DC密度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无相关性。浅表肿瘤CD3+癌巢进入率显著高于浸润肿瘤,与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浅表肿瘤、高分化肿瘤CD8+、Mφ和DC癌巢进入率分别高于浸润肿瘤、低分化肿瘤,差异有显著性。NK癌巢进入率与肿瘤分期、分级无相关性。结论:DC和NK是伴随膀胱癌发生特异性出现的免疫细胞。随着肿瘤进展,多种免疫细胞进入肿瘤组织,数量呈上升趋势,提示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发生积极的反应。但是多种免疫细胞的癌巢进入率却呈下降趋势,提示肿瘤进展可能使多种免疫细胞进入癌巢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VSIG4表达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刘杭丰 刘盛露 +3 位作者 段连瑞 昝丽坤 马彦杰 杨利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8-924,共7页
目的:探究VSIG4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ccRCC的RNA-seq数据和患者相应的临床数据;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ccRCC及正常肾组织中VSIG4 mRNA表达水平;Wi... 目的:探究VSIG4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ccRCC的RNA-seq数据和患者相应的临床数据;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ccRCC及正常肾组织中VSIG4 mRNA表达水平;Wilcoxon秩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VSIG4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VSIG4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究VSIG4在ccRCC中参与的信号通路;使用R软件运行CIBERSORT算法分析VSIG4表达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相关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人正常肾上皮细胞系293T和人肾癌细胞系ACHN、A-498、786-O、OS-RC-2中VSIG4蛋白表达。结果:VSIG4在ccRCC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VSIG4的表达与患者远处转移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分期显著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VSIG4高表达组患者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患者(P<0.05);GSEA富集分析结果显示,VSIG4主要在凋亡、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细胞黏附分子等信号通路富集;VSIG4表达与M1巨噬细胞呈负相关(r<0,P<0.05),而与M2巨噬细胞呈正相关(r>0,P<0.05);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肾癌细胞中VSIG4蛋白表达均高于人正常肾上皮细胞系。结论:VSIG4在ccRCC中高表达,且与预后呈负相关,可能成为ccRCC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 VSIG4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对于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7
8
作者 慕广 张文豪 +2 位作者 黄晶晶 陈志鹏 王俊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7-213,共7页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和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二者在肿瘤微环境中相互通信,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AFs具有很大的异质性,...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和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二者在肿瘤微环境中相互通信,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AFs具有很大的异质性,不同的CAFs亚群存在着不同的功能。同时其又可以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方式实现对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的调节,从而进一步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本文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CAFs在TME中对浸润性免疫细胞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肿瘤浸润型免疫细胞 免疫调节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组织中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模式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尧 巴宏军 +1 位作者 柳子川 周旻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6-580,共5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信息数据库下载58例正常甲状腺和44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及相应预后信息,采用CIBERSORT分析工具,利用标准化的基因表达数据,通过反褶积算法推断甲状...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信息数据库下载58例正常甲状腺和44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及相应预后信息,采用CIBERSORT分析工具,利用标准化的基因表达数据,通过反褶积算法推断甲状腺癌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22种免疫细胞的组成,通过Kaplan-Meier曲线进一步分析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与患者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癌组织中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分布具有差异(P<0.05)。低水平的活化的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及高水平的CD8+T细胞与较长的OS有关(P<0.05)。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活化的树突状细胞、M0巨噬细胞及单核细胞逐渐增加,而CD8+T细胞比例逐渐下降(P<0.05)。通过免疫细胞聚类分析将患者分为高免疫组和低免疫组,前者预后优于后者(P=0.039)。结论:甲状腺癌组织中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组成的差异与肿瘤的分期及预后有关,可以作为判断预后及治疗反应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 预后 基因表达谱 CIBERS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拮抗剂GREM1作为胃癌肿瘤微环境免疫活性预测指标的临床价值
10
作者 张旭东 李晓宁 +3 位作者 崔海康 杨希 杨兰 张文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1-751,共11页
目的:筛选出可预测胃癌(GC)肿瘤微环境(TME)免疫活性的预后基因。方法:收集55例GC患者术后石蜡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从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中共下载了976例GC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及临床数据;采用估计算法(ESTIMATE)和反卷积算法(C... 目的:筛选出可预测胃癌(GC)肿瘤微环境(TME)免疫活性的预后基因。方法:收集55例GC患者术后石蜡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从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中共下载了976例GC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及临床数据;采用估计算法(ESTIMATE)和反卷积算法(CIBERSORT)分别评估各样本中免疫/基质得分及免疫细胞浸润程度;R语言中的“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单变量Cox回归分析筛选具有预后价值的DEGs;qRT-PCR检测枢纽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GSEA探究GREM1的潜在生物学功能。采用TISIDB和CellMiner数据库分析GREM1与免疫特征分子及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免疫评分与GC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在免疫得分和基质得分高、低分组中共筛选出40个共享的TME相关DEGs;通过对DEGs进行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得到GREM1、SFRP2、CYP1B1和MGP共4个具有预后意义的共享DEGs。通过比较基因在肿瘤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及与免疫微环境的密切程度,发现GREM1最可能对TME中的免疫重塑发挥作用;GREM1的表达与G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TNM)呈正相关,而与生存率呈负相关;GSEA结果显示GREM1高表达组主要富集于免疫相关通路,GREM1的表达与M2型巨噬细胞呈正相关,而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GREM1与免疫抑制剂TGF-β1、免疫增强剂ENTPD1、趋化因子CCL14及受体CCR2呈正相关;GREM1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维莫德吉的治疗敏感性最强。结论:GREM1可作为反映GC TME免疫抑制状态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M1 胃癌 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 肿瘤免疫微环境 预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及其量化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芳远(综述) 冯学敏 苏秀兰(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33-941,共9页
近年来,随着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和免疫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TME中肿瘤浸润免疫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immune cell,TIC)已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对TIC进行量化分析有助于了解免疫系统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 近年来,随着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和免疫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TME中肿瘤浸润免疫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immune cell,TIC)已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对TIC进行量化分析有助于了解免疫系统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并对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见解和帮助。在传统的肿瘤组织测序分析结果中,基因表达往往忽略了组织中的细胞组成和类型,因此肿瘤组织中低丰度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会被掩盖。随着分析算法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具被开发应用于分析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实现对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成分进行计算和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 量化分析 反卷积 肿瘤微环境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佳雯 卫姣飞(综述) 李淑琴(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7-442,共6页
乳腺癌在女性中已经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现阶段对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为局部手术治疗联合放化疗,而在实施手术治疗之前行新辅助化疗(NACT)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只有小部分对NACT敏感的患者可从中获益,化疗耐药成为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在女性中已经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现阶段对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为局部手术治疗联合放化疗,而在实施手术治疗之前行新辅助化疗(NACT)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只有小部分对NACT敏感的患者可从中获益,化疗耐药成为乳腺癌患者获得病理完全缓解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找到对乳腺癌NACT敏感性的新兴预测指标迫在眉睫,这将会对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个性化制定大有裨益。研究表示,肿瘤周围浸润的免疫细胞的种类和数量与NACT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成为NACT敏感性和预后的重要预测因素。文章主要就乳腺癌中研究较多的几种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对NACT的预测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 化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肿瘤相关免疫细胞为标志物预测和评估抗PD-1/PD-L1疗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鲍昱霖(综述) 施明 刘丹(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391,共8页
研发生物标志物以准确预测或评估抗PD-1/PD-L1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DC、中性粒细胞、NK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等肿瘤相关免疫细胞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有些免疫细胞可以... 研发生物标志物以准确预测或评估抗PD-1/PD-L1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DC、中性粒细胞、NK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等肿瘤相关免疫细胞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有些免疫细胞可以作为预测指标,在治疗前预判肿瘤患者能否对抗PD-1/PD-L1治疗产生应答;有些免疫细胞可以作为疗效评估指标,在治疗早期判断患者从长期治疗中获益的可能性。本文主要就上述肿瘤相关免疫细胞对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影响以及预测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 肿瘤相关免疫细胞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构建胰腺癌预后和免疫治疗效果的风险评分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训东 邓俊杰 +2 位作者 左雯 马洁 汪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9期23-33,共11页
目的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在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极高。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胰腺癌的肿瘤免疫微环境,确定预后相关免疫生物标志物和潜在靶点。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胰腺癌数据库和基因表达综合... 目的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在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极高。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胰腺癌的肿瘤免疫微环境,确定预后相关免疫生物标志物和潜在靶点。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胰腺癌数据库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进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以评估肿瘤组织浸润24种免疫细胞类型的比例。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分析确定关键免疫细胞类型,并用于建立风险评分模型(risk scoring model,RSM)。结果RSM在TCGA队列中被验证为一种强有力的总体生存预后工具(P<0.05),1年、3年和5年总生存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0.764和0.887。此外,基于患者临床信息构建的列线图生成了拟合良好的校准曲线。通过分析免疫相关基因和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发现胰腺癌TMB与RSM评分高度相关,RSM评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免疫治疗的预后进行预测。RSM的可靠性通过GEO数据库中的GSE62452和GSE28735数据集成功验证。结论通过单样本基因集富集方法可预测胰腺癌浸润免疫细胞图谱,基于浸润免疫细胞建立了一个有效评估胰腺癌预后和免疫治疗反应的风险评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 胰腺癌 生物信息学分析 TCGA数据库 生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及其分布模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学周 周莉 张新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6-1160,共5页
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TIC)参与构成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肿瘤的生长,并影响患者的生存及抗肿瘤治疗的疗效。TIC分布模式的类型主要有冷肿瘤型、混合型和间质型。这3种分布类型在免疫细胞的种类、数量与比例和分布位置上呈现明显的差别。... 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TIC)参与构成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肿瘤的生长,并影响患者的生存及抗肿瘤治疗的疗效。TIC分布模式的类型主要有冷肿瘤型、混合型和间质型。这3种分布类型在免疫细胞的种类、数量与比例和分布位置上呈现明显的差别。在不同肿瘤、不同个体,甚至同一肿瘤的不同区域之间,TIC分布模式既有差异性也有规律性,既有模式相似但功能相异的差异性,也有模式不同但功能相近的规律性。TIC分布模式的分型体现的就是其差异性。近来研究发现,利用TIC分布模式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及抗肿瘤治疗的疗效,这体现的就是TIC分布模式的规律性。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 分布模式 肿瘤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模型的构建及初步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喻经纬 孟祥睿 +2 位作者 郎鸣晓 周世勇 张会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86-391,共6页
目的:探索免疫化疗时代基于多种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建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预后模型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ImmuCellAI算法计算DLBCL肿瘤微环境中24种免疫细胞的丰度,通过(least absolute shrin... 目的:探索免疫化疗时代基于多种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建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预后模型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ImmuCellAI算法计算DLBCL肿瘤微环境中24种免疫细胞的丰度,通过(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和Cox回归筛选预测变量并构建基于免疫细胞的风险评分模型(immune cells-based risk scores,IRS)模型。同时将IRS模型与患者临床因素相结合,构建IRSC模型。采用Kaplan-Meier法和ROC曲线评估该模型,采用列线图计算不同时间点的生存率。结果:IRS模型高风险组患者总生存时间(OS)明显低于低风险组[P=1e-15,HR=0.298(0.2176~0.4082)],基于患者1、3、5年生存情况的ROC曲线AUC值分别为0.728、0.711和0.615,且该模型风险评分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s)疗效呈负相关。IRSC模型较IRS模型预测效果更佳:高风险组预后显著差于低风险组P<2e-16,HR=0.170(0.1143~0.253)],基于患者1、3、5年生存情况的ROC曲线AUC值分别为0.797、0.809和0.792。结论:IRS模型能很好的预测DLBCL患者的预后及对ICPIs的疗效,而IRSC模型预后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模型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A可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标志物且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 被引量:6
17
作者 欧阳洋 李娟娟 +1 位作者 涂毅 孙圣荣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7-326,共10页
目的:借助多种癌症生物信息数据库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亚基α(HIF1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乳腺癌患者预后及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利用Oncomine、人类蛋白质图谱、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GEPIA)及TCGA数据库分析HIF1A基因... 目的:借助多种癌症生物信息数据库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亚基α(HIF1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乳腺癌患者预后及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利用Oncomine、人类蛋白质图谱、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GEPIA)及TCGA数据库分析HIF1A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在中国人乳腺癌组织标本(选用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93例乳腺癌组织和14例良性乳腺疾病组织)中进行验证。对HIF1A高低表达组间的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用Cibersort R软件评估HIF1A高低表达样本中免疫细胞浸润丰度差异。结果:生物信息数据显示,HIF1A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预示着患者DFS预后更好(P<0.05)。HIF1A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P)、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相关(均P<0.05)。GO生物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提示,HIF1A可能参与肿瘤免疫调节等生物活动。使用Cibersort分析结果显示,HIF1A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之间具有相关性(均P<0.01),发现活化记忆CD4+T细胞、M0和M1型巨噬细胞与HIF1A表达呈正相关,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Treg细胞、活化NK细胞、M2型巨噬细胞与HIF1A表达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HIF1A参与调节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活性,与乳腺癌患者DFS相关,其可能成为乳腺癌分级诊断、免疫治疗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免疫细胞浸润 无病生存期 缺氧诱导因子1亚基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3a受体1与低级别胶质瘤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开鑫 张叶磊 +4 位作者 侯晓翔 曲笑霖 张丹枫 王申浩 侯立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5-502,共8页
目的借助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研究低级别胶质瘤(LGG)组织中补体C3a受体1(C3AR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LGG患者预后及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514例LGG患者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和临床信息。比较C3AR1基因在LGG组织... 目的借助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研究低级别胶质瘤(LGG)组织中补体C3a受体1(C3AR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LGG患者预后及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514例LGG患者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和临床信息。比较C3AR1基因在LGG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WHO分级LGG组织样本中C3AR1基因的表达量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LGG患者临床特征和C3AR1基因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LGG组织中C3AR1基因表达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及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对与C3AR1基因表达呈正相关的基因群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LGG组织中C3AR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5)。C3AR1基因在WHOⅢ级LGG组织中的表达高于WHOⅡ级(P<0.05),C3AR1基因低表达组患者的预后优于高表达组(HR=1.7,95%CI 1.1~2.4,P=0.0036)。患者年龄、LGG级别和C3AR1基因表达水平是LGG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1)。C3AR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LGG的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呈正相关(P均<0.01),且后者影响LGG患者预后。与C3AR1基因表达呈正相关基因群的干扰素γ介导的信号通路、Ig/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保守位点、Ig样Cl型结构域、MHCⅠ/Ⅱ类抗原识别蛋白、连接肽特定区域、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参与调控LGG。结论C3AR1与LGG的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有关,可能成为LGG分级诊断、免疫治疗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3a受体1 低级别胶质瘤 预后 肿瘤免疫细胞浸润 肿瘤生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对直肠癌微环境浸润免疫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群 周春香 +4 位作者 韩宸 张颖 蒋玉娜 李镇江 马进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70-1276,共7页
目的检测新辅助同步放化疗(CRT)前后直肠癌组织中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数量和表型的变化,并分析它们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20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CRT前后的活检标本和术后病理标... 目的检测新辅助同步放化疗(CRT)前后直肠癌组织中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数量和表型的变化,并分析它们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20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CRT前后的活检标本和术后病理标本组织中CD3、CD4、CD8、CD56、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新辅助CRT后直肠癌肿瘤组织中CD3(21.8%vs 48.8%,P<0.001)、CD4(16.5%vs 42.2%,P<0.001)、CD8(8.3%vs 33.4%,P<0.001)和CD56(0 vs 7.6%,P=0.012)的表达均较前升高;Foxp3(26.0%vs 15.3%,P=0.005)表达较前下降;CD4/CD8(2.7 vs 5.1)比值较前无明显变化。多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CRT后CD3(HR=0.16,P=0.028)、CD8(HR=0.03,P=0.001)阳性细胞的增加与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正相关。结论直肠癌新辅助CRT后肿瘤组织中CD3、CD4、CD8、CD56阳性浸润免疫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增加,Treg淋巴细胞比例则明显下降,CD3、CD8阳性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的患者其术后无复发生存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LG是与浸润性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免疫和基质相关的预后标志物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丽 马银玲 +1 位作者 李婷 李金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67-1278,共12页
目的旨在寻找与浸润性乳腺癌(BRCA)发生相关的肿瘤微环境(TME)相关基因,以预测其预后并为临床提供治疗靶点。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检索到RNA转录组数据和临床相关数据。利用ESTIMATE算法计算基质评分和免疫评分。然后通... 目的旨在寻找与浸润性乳腺癌(BRCA)发生相关的肿瘤微环境(TME)相关基因,以预测其预后并为临床提供治疗靶点。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检索到RNA转录组数据和临床相关数据。利用ESTIMATE算法计算基质评分和免疫评分。然后通过取交集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和单变量COX回归分析来确定DEGs中的核心基因。选取一个核心基因进行GSEA集富集分析和CIBERSORT分析,以分别区分核心基因表达的功能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TICs)的比例。最终用Western blot和qRT-PCR对CD40LG的表达水平进行临床验证。结果从TCGA中提取了1222个样本(124个正常样本和1098个肿瘤样本)进行分析,共获得了487个DEG。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与免疫相关的途径中。进一步的交叉分析揭示了11个关键基因,包括CD40LG、ITK、CD5、CD3E、SPN、IL7R、CD48、CCL19、CD2、CD52和CD2711,这些基因被证明与乳腺癌TME状态相关。挑选了CD40LG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CD40LG高表达BRCA患者的总生存期(OS)比低表达BRCA患者更长(P=0.002),并且CD40LG表达在TNM分期、肿瘤大小方面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SEA和CIBERSORT分析表明CD40LG的表达与TME中的免疫活性有关。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显示CD40LG在乳腺癌细胞及癌组织中的蛋白及m RNA表达量均低于乳腺正常细胞及癌旁组织(P<0.05)。结论CD40LG在TME中高表达与BRCA患者的生存呈正相关,所以CD40LG可能是一种新的用于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其生物学行为可能促进我们对肿瘤进展的分子机制和靶向治疗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微环境 癌症基因组图谱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 CD40L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