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与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陈战伟 吴瑶强 +2 位作者 王彦平 张德健 于福翔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2-798,共7页
背景与目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的关键免疫细胞之一,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调控肿瘤相关免疫应答,在肿瘤的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多重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中浆细... 背景与目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的关键免疫细胞之一,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调控肿瘤相关免疫应答,在肿瘤的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多重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丹东市第一医院普外一科因胃癌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术后淋巴结组织标本及临床病理学资料,并根据病理学分期和转移淋巴结直径将淋巴结分组。本研究经丹东市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DDSDYYY-LLSC-2025-02-18-019-01),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不同分组淋巴结中CD123阳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丰度,进一步分析其与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纳入本研究的116例胃癌患者的淋巴结组织中存在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浸润。随着分化程度降低、pT分期和病理学分期的升高,以及脉管和神经的侵犯,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CD123阳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平均数量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淋巴结阳性组织内CD123阳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数量多于转移淋巴结阴性的组织;pN1-3分期的宏转移淋巴结组多于微转移组;pN1-3分期的未转移淋巴结组多于pN0分期淋巴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病例中,2站淋巴结内CD123阳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数量多于1站(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中CD123阳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浸润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可能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前提条件。了解CD123阳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胃癌患者淋巴结中的分布情况,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其在胃癌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以CD123阳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为目标的靶向治疗,有望成为能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CD123 进展胃癌 淋巴转移 ptn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转移数对食管癌预后和国际TNM分期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合林 何明 +4 位作者 张方林 孟宪利 白世祥 平育敏 杜喜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数对食管癌患者预后和国际食管癌TNM分期标准的影响。方法:以1146例10年以上的资料完整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调查资料,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描述生存过程。以转移淋巴结数1枚和≥2枚的不同,...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数对食管癌患者预后和国际食管癌TNM分期标准的影响。方法:以1146例10年以上的资料完整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调查资料,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描述生存过程。以转移淋巴结数1枚和≥2枚的不同,对受区域淋巴结转移影响的Ⅱ、Ⅲ期的食管癌以新的标准进行TNM分期:Ⅱa期(T_2N_0M_0和T_3N_0M_0)、Ⅱb期(T_1N_1M_0和T_2N_1(1)M_0)、Ⅲa期(T_2N_1(2)M_0和T_3N_1(1)M_0)和Ⅲb期(T_3N_1(2)M_0和T_4N-M_0)。结果:①114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380例,转移率33.16%(380/1146);共清除淋巴结4270枚,其中转移807枚,总转移度18.9%(807/4270)。②0、1和≥2枚转移淋巴结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9.79%,33.38%和9.35%;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③1和≥2枚转移淋巴结的T_2N_1M_0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49%和24.12%;1和≥2枚转移淋巴结的T_3N_1M_0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1.16%和6.77%;组成间的生存率均有显著差异(P<0.001)、并且T_2N_1M_0期和T_3N_1M_0期的生存率有交叉现象。④新分法Ⅱa期,Ⅱb期,Ⅲa期和Ⅲb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06%,42.15%,28.57%和8.52%,各期之间的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淋巴结转移数明显影响着食管癌的预后,以0、1和≥2枚转移淋巴结分三个级别较为适宜,能够准确地反映淋巴结转移数和预后的关系;基于淋巴结转移数的新法分期标准(0期、Ⅰ期、Ⅱa期、Ⅱb期、Ⅲa期、Ⅲb期和Ⅳ期)能更好地反映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变化;本研究结果为食管癌TNM分期标准提供了修订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外科学 淋巴转移 tnm 预后/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RC3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下调及其与高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阚亮 张萌 何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5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LRRC3B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2011年于本院就诊的101例NSCLC患者的组织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纳入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入... 目的探讨LRRC3B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2011年于本院就诊的101例NSCLC患者的组织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纳入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入选标本中LRRC3B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NSCLC患者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LRRC3B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质。LRRC3B在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及肺泡细胞中均为阳性表达。在肺癌组织中,LRRC3B高表达62例(61.4%),低表达39例(38.6%),且LRRC3B的表达特点在不同TNM分期以及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组织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LRRC3B在NSCLC中表达下调,并与肿瘤高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RC3B 非小细胞肺癌 tnm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病理超分期检测肿瘤微转移在子宫颈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瀚元 朱晨辰 +4 位作者 申震 吴大保 朱靖 翁海燕 周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23-825,共3页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和病理超分期技术在子宫颈癌中检测微转移的应用。方法收集子宫颈癌淋巴结组织标本51例行病理超分期检测:组织标本连续切片20张,厚度4μm;第3、8、13、18切片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CK(...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和病理超分期技术在子宫颈癌中检测微转移的应用。方法收集子宫颈癌淋巴结组织标本51例行病理超分期检测:组织标本连续切片20张,厚度4μm;第3、8、13、18切片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CK(AE1/AE3),余行HE染色,镜下观察。结果51例患者SLN经病理超分期检测,5例(9.8%)检出肿瘤转移,其中2例(3.9%)微转移,3例(5.9%)孤立的肿瘤细胞。随访至今尚无肿瘤复发。结论病理超分期技术可以检出常规HE染色可能漏检的肿瘤微转移灶;SLN活检旨在作为盆腔淋巴结切除的可能代替治疗方案,以避免过度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前哨淋巴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转移率为基础的TRM分期在胃癌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宏根 梁寒 +3 位作者 邓靖宇 权继传 王力 焦旭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492-1496,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率(RML)为基础的TRM分期在胃癌预后中价值。方法:采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通过比较-2log likelihood值和hazard ratio(HR)值,比较TRM分期和TNM分期在胃癌预后评价中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率(RML)为基础的TRM分期在胃癌预后中价值。方法:采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通过比较-2log likelihood值和hazard ratio(HR)值,比较TRM分期和TNM分期在胃癌预后评价中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大体分型,分化类型,肿瘤浸润深度(UICC T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分期(UICC N分期),淋巴结转移率(RML)分期,TNM分期和TRM分期与胃癌预后相关;相同TRM分期中不同TNM分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NM分期ⅢB和ⅢC期中不同TRM分期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RM分期与TNM分期相比,HR值较高而-2log likelihood值较小。结论:TRM分期较TNM分期能更好的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转移 tnm TRM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TNM分期与舌苔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阙铁生 吕军影 +2 位作者 黄李平 蓝东 李佳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3,共2页
目的:通过恶性肿瘤患者TNM分期、舌苔及舌细胞凋亡的观察,分析各指标的变化及关系,探讨肿瘤患者舌苔形成机理。方法: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实验组,按TNM分期及苔质厚薄记录;30例健康人正常舌象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刮取舌苔送检舌上皮细胞... 目的:通过恶性肿瘤患者TNM分期、舌苔及舌细胞凋亡的观察,分析各指标的变化及关系,探讨肿瘤患者舌苔形成机理。方法: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实验组,按TNM分期及苔质厚薄记录;30例健康人正常舌象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刮取舌苔送检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实验组舌苔厚薄与TNM分期有关,Ⅳ期病人中厚苔占的比例高于薄苔;厚苔组与Ⅲ、Ⅳ期患者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分别少于薄苔组、Ⅱ期患者以及对照组,并且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TNM分期存在着负相关性。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舌苔的病理变化与舌上皮细胞凋亡及TNM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舌苔 细胞凋亡 tn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型与TNM分期及肿瘤抗原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付艳丽 屠洪斌 +2 位作者 董志毅 董昌盛 许玲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6期1210-1214,共5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TNM临床分期及肿瘤抗原的相关性,为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肺癌提供理论支持和用药指导。方法:将388例肺癌患者按照相关证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肺癌患者的证型分布情况及与TNM临床分期及肿瘤标志物之间的相... 目的:研究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TNM临床分期及肿瘤抗原的相关性,为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肺癌提供理论支持和用药指导。方法:将388例肺癌患者按照相关证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肺癌患者的证型分布情况及与TNM临床分期及肿瘤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临床TNM不同分期中,肺阴虚证在第I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第IV期;脾气虚证在第IV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第I期;肺气虚证、瘀阻肺络证、肺阴虚火旺证在不同分期中的发病率均无明显差异。2 CEA在肺阴虚火旺证中明显高于肺阴虚证、肺气虚证及瘀阻肺络证。NSE在肺阴虚火旺证中异常升高比例明显高于其它证型。CYFRA21-1在肺阴虚火旺证及瘀阻肺络证异常升高比例明显高于肺气虚证。结论:1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TNM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相关性。肺阴虚证贯穿于肺癌始终,在早期阶段尤为明显;脾气虚证则多见于肺癌的晚期阶段。2肺癌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肿瘤抗原CEA、NSE、CYFRA21-1的异常升高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型 tnm临床 肿瘤抗原 原发性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7版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分期方式的探讨及152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甄婵军 周志国 +2 位作者 乔学英 宋玉芝 李曼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58-1463,共6页
目的:分析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疗疗效及探讨第7版国际食管癌M分期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癌病例152例,其中食管原发灶放射治疗患者95例,手术治疗57例;食管原发灶治疗后... 目的:分析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疗疗效及探讨第7版国际食管癌M分期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癌病例152例,其中食管原发灶放射治疗患者95例,手术治疗57例;食管原发灶治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81例,首诊时发现71例;141例患者锁骨上淋巴结行放射治疗,11例未行放射治疗。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7(2~68)个月。放射治疗后近期疗效评价52.5%的患者达CR(74/141)、41.8%达PR(59/141)、3.6%达NC(5/141)、2.1%达PD(3/141)。至随访截止日期生存者40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1%、37.4%、24.0%。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间、单侧或双侧转移、近期疗效及是否合并内脏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第7版国际食管癌TNM分期按食管原发灶首诊时有无胸腔内及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分为N分期(39例)和M分期(71例)组,两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1%、54.1%、31.0%和56.3%、28.1%、21.7%(P=0.041)。按照第6版国际食管癌TNM分期,根据患者食管原发灶首诊时有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的M分期组71例分为M_(1a)20例与M_(1b)51例,两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0%、27.3%、27.3%和54.9%、28.7%、19.0%,(P=0.930)。单纯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04例)与合并内脏转移(48例)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1%、47.0%、32.9%和62.5%、17.5%、5.8%(P<0.001)。结论:胸段食管癌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与胸腔内淋巴结转移患者生存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单纯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与合并内脏器官转移患者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分期时是否应将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划分为M分期或N分期,还是分亚组需进一步研究;原发灶的位置对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预后影响不大;患者的年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间、单侧或双侧转移、近期疗效及是否合并内脏转移对预后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锁骨上淋巴转移 放射治疗 预后 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淋巴结微转移灶检测对分期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洪伟 李龙江 谢文扬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 :研究口腔鳞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3 6例口腔鳞癌患者在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淋巴结 ,运用免疫组化检测细胞角蛋白 (CK)的表达 ,检测微转移灶的存在。分析CK+ 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3 6例患者中 ,CK+ 和CK-... 目的 :研究口腔鳞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3 6例口腔鳞癌患者在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淋巴结 ,运用免疫组化检测细胞角蛋白 (CK)的表达 ,检测微转移灶的存在。分析CK+ 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3 6例患者中 ,CK+ 和CK-患者的生存期分别为 ( 3 6.76± 6.91)月、( 4 7.47± 11.3 5 )月 (P =0 .0 0 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显示 :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有无、病理分级均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 (P值分别为 0 .0 44和 0 .0 40 ) ,而临床分期并不能作为一项独立的预后因素 (P =0 .2 3 6)。结论 :淋巴结中微转移灶的检测可以补充目前口腔鳞癌的分期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微转移 预后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与机器学习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乔健一 李雅迪 +1 位作者 王鹏远 辛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1-426,共6页
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也是死亡率最高的肿瘤。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并已经成功应用于医疗健康等领域。机器学习、影像组学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方法。机器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学习改善具体算法的性能研究,影像组学指... 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也是死亡率最高的肿瘤。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并已经成功应用于医疗健康等领域。机器学习、影像组学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方法。机器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学习改善具体算法的性能研究,影像组学指高通量地提取大量描述肿瘤特征性的影像特征的方法。本文总结了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分期(N分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P-L3阳性肝细胞癌患者肿瘤分期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斌 廖慧芳 +4 位作者 黎东明 周奇 匡铭 沈顺利 彭宝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3-847,共5页
目的:分析小扁豆凝素结合型甲胎蛋白(AFP-L3)阳性的肝细胞癌患者肿瘤分期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改变,探讨AFP-L3水平与肿瘤分期及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采集60例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检测AFP及AFP-L3含量。根据外周血AFP-L3比例将60例原发... 目的:分析小扁豆凝素结合型甲胎蛋白(AFP-L3)阳性的肝细胞癌患者肿瘤分期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改变,探讨AFP-L3水平与肿瘤分期及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采集60例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检测AFP及AFP-L3含量。根据外周血AFP-L3比例将6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分为2组:AFP-L3(+)组和AFP-L3(-)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各淋巴细胞亚群(NK、CD4+、CD8+、CD4/CD8、Treg)的比例。结果:AFP-L3(+)组患者UICC分期Ⅲ+Ⅳ期为29例,AFP-L3(-)组为7例;AFP-L3(+)组患者BCLC分期C+D期为20例,AFP-L3(-)组为3例。AFP-L3(+)组患者发生血管侵犯为17例,远高于AFP-L3(-)组(1例)。AFP-L3(+)组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下降,CD8+T和Treg细胞显著比例上升。结论:外周血AFP-L3阳性的肝癌患者容易发生血管侵犯,且分期较差,可能与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变化、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甲胎蛋白 肿瘤 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_(1-2)N_0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竹山 杜烨 +3 位作者 朱珠 高品 李佳娓 范志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39-1244,共6页
目的:探讨cT1-2N0期乳腺癌患者临床及病理因素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阐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规律,发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cT1-2N0期乳腺癌患者687例,根据腋窝淋巴结病理结... 目的:探讨cT1-2N0期乳腺癌患者临床及病理因素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阐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规律,发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cT1-2N0期乳腺癌患者687例,根据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对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分层,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687例cT1-2N0期乳腺癌患者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156例(22.7%)。单因素分析,年龄、cT分期、pT分期、病理分型、脉管浸润、神经浸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分子分型等因素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年龄<35岁(r=3.440,P=0.010)、cT2(r=1.770,P=0.007)、浸润性导管癌(r=3.397,P=0.001)、脉管浸润(r=7.434,P=0.000)和Luminal型(r=2.212,P=0.015)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T1-2N0期乳腺癌患者中,年龄、cT分期、病理分型、脉管浸润和分子分型是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的危险因素,其中有无脉管浸润最为重要,术前全面分析和评估临床资料及术前获得的病理结果将有助于正确选择手术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 腋窝淋巴转移 超声诊断 脉管浸润 Luminal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晓路 王鑫 +4 位作者 徐岩 孙哲 鲁翀 王振宁 邢承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与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收集1999年11月至2012年7月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诊断明确并施行根治性手术的T2期直肠癌320例,回顾性分析其各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单... 目的探讨与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收集1999年11月至2012年7月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诊断明确并施行根治性手术的T2期直肠癌320例,回顾性分析其各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管血管浸润(P=0.000,OR=10.004,95%CI:2.855~35.065)、组织学类型(P=0.006,OR=1.518,95%CI:1.124~2.049)和浸润深度(P=0.039,OR=2.097,95%CI:1.038~4.237)是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本组淋巴结转移率为20.6%,浸润浅肌层和深肌层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2.2%和24.3%。结论淋巴管血管浸润、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对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T2 淋巴转移 局部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转移率对各pT分期胃癌患者生存状况的评估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封晓昆 韩悦 +2 位作者 石英 陈德喜 郭洪亮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5期58-60,共3页
目的探究淋巴结转移率(metastatic lymph node ratio,MLR)对各p T分期胃癌患者生存状况的评估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7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UICC/AJCC p N分期和MLR对胃癌患者预后的评... 目的探究淋巴结转移率(metastatic lymph node ratio,MLR)对各p T分期胃癌患者生存状况的评估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7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UICC/AJCC p N分期和MLR对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价价值,同时分析MLR对各p T分期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价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及其分化程度均为胃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Borrmann分型、p T分期、MLR分期和p N分期均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相关性,其中MLR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MLR各期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MLR分期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MLR、手术根治程度、p T分期均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 N各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比较具有差异性,p N分期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05)。结论 MLR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能够准确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且准确性高于p N分期,尤其对于p T2和p T3期胃癌患者的预后有良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转移 P T 胃癌 生存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1期非小细胞肺癌N2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屈日荣 别磊 +1 位作者 平伟 付向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究pT1期非小细胞肺癌N2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术中更加准确地行系统的淋巴结清扫以及术后准确的病理分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到2018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胸外科行肺癌根治术的48例... 目的探究pT1期非小细胞肺癌N2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术中更加准确地行系统的淋巴结清扫以及术后准确的病理分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到2018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胸外科行肺癌根治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38~70(57.8±7.2)岁。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N2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为跳跃转移组和非跳跃转移组,其中跳跃转移组15例,非跳跃转移组33例,分析N2淋巴结转移特点和跳跃转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pT1期N2淋巴结转移以腺癌(87.5%)、外周型病灶(70.8%)及pT1c(64.6%)期多见,主要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所有患者N2淋巴结转移率为16.3%,N1淋巴结转移率为11.7%,N2淋巴结转移更多发生在隆突下(27.8%)及上纵隔淋巴结(47.5%),发生下纵隔淋巴结转移概率极低(1.6%);上叶肺癌以上纵隔及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为主,下叶肺癌以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为主;右肺癌主要是2/3/4/7组淋巴结转移,左肺癌主要是6/7组淋巴结转移;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在术后病理分化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然而在年龄、性别、吸烟史、家族史、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及肿瘤病理类型上均无差异性。结论 pT1期肺腺癌及外周型病灶较容易发生N2淋巴结转移,在行肺癌根治术时,应重点清扫隆突下及上纵隔淋巴结;对于pT1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直径越大,越容易发生N2淋巴结转移;年龄、性别、吸烟史、家族史、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术前CEA水平及肿瘤病理类型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否发生N2淋巴结跳跃转移无明显的相关性,肿瘤分化程度的高低可能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发生N2淋巴结跳跃转移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1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转移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CEA,CA125,LDH及β2-MG变化与肿瘤临床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雅彬 张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0期1846-1848,1851,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乳酸脱氢酶(LDH)及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与肿瘤临床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自我院收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107例;另选择我院健康体检者6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乳酸脱氢酶(LDH)及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与肿瘤临床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自我院收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107例;另选择我院健康体检者6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CA125和CEA含量,采用速率法测定LDH含量,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β2-MG含量。结果:恶性淋巴瘤组血清CEA、CA125、LDH及β2-MG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III~IV期血清CEA、CA125、LDH及β2-MG水平高于I~II期,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存活组血清CEA、CA125、LDH及β2-MG水平低于死亡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检测血清CEA、CA125、LDH及β2-MG水平可作为病情、分期及预后的重要评价手段,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乳酸脱氢酶 Β2微球蛋白 肿瘤临床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血检查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分期与是否转移有望成为可能 被引量:1
17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范围内位居前列,每年新增病例约180万,5年生存率仅为16%。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约占80%,晚期诊断和远处转移是导致肺癌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现有检查手段如... 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范围内位居前列,每年新增病例约180万,5年生存率仅为16%。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约占80%,晚期诊断和远处转移是导致肺癌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现有检查手段如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组织活检和影像学检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检查手段 远处转移 肿瘤 血清肿瘤标志物 抽血 5年生存率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68例结直肠癌TNM分期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4
18
作者 易呈浩 葛维挺 +2 位作者 黄彦钦 周伦 郑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97-601,共5页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帮助判断预后。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对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 3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19个临床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帮助判断预后。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对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 3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19个临床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生存率差异。多因素分析时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得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按AJCC第七版TNM分期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分期。结果:1 368例患者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7.5%、60.2%、53.5%;根治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7.6%、69.9%、62.4%。按AJCC第七版TNM分期,I、Ⅱ、Ⅲ、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0.1%、72.6%、53.8%、10.4%。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送检淋巴结总数、邻近器官受累、远处转移、手术方式和术后感染等7个因素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尤其是ⅡC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44.8%)低于ⅢA期(79.6%)、ⅢB期(58.0%),上述各因素的生存曲线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送检标本淋巴结总数、邻近器官受累、远处转移、手术方式和术后感染等7个因素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对于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可能更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淋巴转移 tnm 远处转移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19
作者 张欢 潘自来 +4 位作者 宋琦 杜联军 凌华威 丁蓓 陈克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2-287,共6页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SCT)前瞻性地对胃癌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确定CT在术前分期中的作用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经胃镜证实的310例胃癌患者,于术前1周内行MSCT检查,所有患者在空腹或禁食4h后行MSCT检查。平扫后进行动态三期...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SCT)前瞻性地对胃癌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确定CT在术前分期中的作用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经胃镜证实的310例胃癌患者,于术前1周内行MSCT检查,所有患者在空腹或禁食4h后行MSCT检查。平扫后进行动态三期增强。术前MSCT检查由两名资深放射科医生双盲法进行TNM分期,评定时根据需要进行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重建。结果MSCT对于胃癌T分期的总体判断准确率为80.0%,其中T1期准确率65.8%、T2期61.5%、T3期88%和T4期85%。MSCT对N分期的判断准确率为72.2%,其中N075.0%、N168.7%和N272.3%。对总体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0%和75.0%。MSCT对远处转移判断准确率为92.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2%和97.6%。对胃癌TNM总体判断准确率为63.4%。结论动态三期增强MSCT薄层扫描可较准确地显示正常胃壁结构及胃癌侵犯胃壁的深度,通过其在不同时相中的强化特点显示病变累及的范围,同时可反映淋巴结转移情况,并对远处脏器的转移和播散做出较为准确的TNM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tnm 多层螺旋CT 术前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八版国际肺癌TNM分期修订稿解读 被引量:121
20
作者 叶波 赵珩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7-342,共6页
目前临床使用的肺癌分期是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于2009年1月颁布的第七版TNM分期。近年来,随着肺癌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个体化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精准治疗模式的改变,肺癌的生存率及预后也有了... 目前临床使用的肺癌分期是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于2009年1月颁布的第七版TNM分期。近年来,随着肺癌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个体化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精准治疗模式的改变,肺癌的生存率及预后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旧的分期标准已难以适应当前的快速发展的临床需求。因此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2015年对肺癌分期系统进行了更新,其修订稿发表于《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新版分期计划于2017年1月正式颁布实施。新分期标准采纳了来自16个国家的35个数据库,包含了自1999年-2010年间新发病的94,708例肺癌病例。新版分期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的显示患者的预后,对临床具有更高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tnm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