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地尔辅助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的效果
1
作者 张瑞霞 左来孟 宋琼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507-511,共5页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辅助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AK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88例脓毒症伴AKI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观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辅助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AK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88例脓毒症伴AKI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接受CRRT单独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肾血流参数、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肾损伤分子-1(Kim-1)、微小核糖核酸(miR)-155、miR-233水平;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血流参数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BUN、U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Kim-1、miR-155、miR-23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11.36%比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辅助CRRT治疗脓毒症伴AKI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肾脏功能,减轻肾脏损伤及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前列地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总钙蛋白颗粒、骨桥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与血管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董丽明 李本皓 +2 位作者 李莉 米克热衣·艾孜买提 李寅辉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4期60-65,共6页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总钙蛋白颗粒(TCPP)、骨桥蛋白(OPN)、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与血管钙化的相关性、预测发生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CK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血管钙化分为钙化组(n=40)...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总钙蛋白颗粒(TCPP)、骨桥蛋白(OPN)、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与血管钙化的相关性、预测发生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CK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血管钙化分为钙化组(n=40)及未钙化组(n=80)。比较2组基线资料及血清生化指标(钙、磷、TCPP、OPN及Hcy)水平,分析血清TCPP、OPN及Hcy与CK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结果2组性别、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原发性疾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血清钙、磷、TCPP、OPN、Hcy水平以及年龄≥65岁占比均高于未钙化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钙、磷、TCPP、OPN及Hcy均是CKD患者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CPP、OPN、Hcy及三者联合预测CKD患者血管钙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824、0.803及0.932,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TCPP、OPN、Hcy单独预测(P<0.01)。CKD血管钙化患者血清TCPP、OPN及Hcy与钙、磷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TCPP、OPN及Hcy水平在CKD血管钙化患者中异常升高,与血管钙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 血管钙化 钙蛋白颗粒 骨桥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预测价值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洛尤单抗注射液致肾移植后慢性肾脏病患者急性肾损伤1例分析
3
作者 王松岚 孙颖 +1 位作者 陈爱群 纪立伟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为预防临床应用依洛尤单抗注射夜致急性肾损伤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肾移植后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注射液致急性肾损伤诊疗经过及因果关系,结合文献相关内容讨论发病机制。结果患者因冠心病、血脂异常接受阿托伐他汀钙... 目的为预防临床应用依洛尤单抗注射夜致急性肾损伤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肾移植后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注射液致急性肾损伤诊疗经过及因果关系,结合文献相关内容讨论发病机制。结果患者因冠心病、血脂异常接受阿托伐他汀钙片和依折麦布片调脂治疗。因血脂水平未达标,更换为依洛尤单抗注射液140 mg皮下注射,4个月内共应用5次。用药后血肌酐逐渐缓慢升高,由用药前144μmol·L^(-1)升高到218μmol·L^(-1),排除其他肾损伤因素后考虑与依洛尤单抗有关。停用该药54 d后血肌酐逐渐下降至156μmol·L^(-1),继续随访肾功能稳定。结论首次报道应用依洛尤单抗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临床该药用于高危患者需监测血肌酐水平,出现血肌酐明显升高应及时停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洛尤单抗 注射液 急性肾损伤 肾移植后慢性肾脏 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T结合PBL、CBL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肾脏病理临床教学的应用
4
作者 金华 张磊 +2 位作者 吕勇 章雪莲 胡岚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评价多学科协作(MDT)结合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BL)、案例教学法(CBL)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肾脏病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80人为授课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MDT结... [目的]评价多学科协作(MDT)结合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BL)、案例教学法(CBL)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肾脏病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80人为授课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MDT结合PBL、CBL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法(LBL)教学法。两组学生均进行理论考核,并进行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和教学满意度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认可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教学课程安排、教学资源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DT结合PBL、CBL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肾内科的肾脏病理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发挥了更优的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教学模式 多学科协作(MDT) 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BL) 案例教学法(CBL) 肾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脾肾亏虚证与湿浊证舌象特征研究
5
作者 张迪 郭玲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证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舌象特征数据,探析两类患者舌象特征的差异,通过融合现代计算机视觉技术,提高中医临床辨证客观性。方法采集辽宁中医药大学肾病科门诊2022年9月—2023年9月80例患者舌象,并提出舌象分区模型,通过...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证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舌象特征数据,探析两类患者舌象特征的差异,通过融合现代计算机视觉技术,提高中医临床辨证客观性。方法采集辽宁中医药大学肾病科门诊2022年9月—2023年9月80例患者舌象,并提出舌象分区模型,通过观察两种证型患者舌色、舌型、苔色、苔质、舌下络脉等,并结合数据分析其HSV色度空间参数,进而获取两种证型患者舌象特征信息。结果脾肾亏虚型患者以淡红舌为主,多伴齿痕、白苔,舌下脉络增粗、迂曲、颜色加深不明显;湿浊型以红舌为主,多伴齿痕、点刺、厚腻苔、舌下络脉增粗、迂曲、颜色加深明显。结论分区模型可以量化不同证型患者的舌象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舌诊的准确性和辩证的参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 舌象特征 舌诊 脾肾亏虚证 湿浊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氏乳杆菌CCFM1346通过调节尿酸代谢和改善肾脏炎症缓解小鼠的高尿酸血症
6
作者 张书灵 唐鑫 +4 位作者 毛丙永 张秋香 赵建新 陈卫 崔树茂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7,共6页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临床用药毒副作用大,益生菌作为一种天然的安全食品,可以辅助治疗HUA。该研究旨在探究益生菌缓解HUA及发挥肾脏保护的机制。格氏乳杆菌CCFM1346(5×109 CFU/g)活菌和死菌通过口服强饲法给予HUA模型...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临床用药毒副作用大,益生菌作为一种天然的安全食品,可以辅助治疗HUA。该研究旨在探究益生菌缓解HUA及发挥肾脏保护的机制。格氏乳杆菌CCFM1346(5×109 CFU/g)活菌和死菌通过口服强饲法给予HUA模型小鼠3周。检测小鼠生理生化指标、肾脏病理学切片、肝组织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和尿酸氧化酶(urate oxidase,UOX)活性以及肾脏转运蛋白、炎症小体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格氏乳杆菌CCFM1346活菌和死菌均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抑制肝脏XOD活性,并促进肝脏UOX活性(P<0.01)。HUA小鼠尿液中尿酸水平显著增加,肾脏重吸收交换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排泄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P<0.001)。活菌和死菌可以降低肾脏炎症小体NLRP3、ASC和Caspase-1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mRNA表达(P<0.01)。格氏乳杆菌CCFM1346活菌和死菌通过调节尿酸代谢和改善肾脏炎症来缓解HU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格氏乳杆菌 尿酸 肾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钙透析液和置换液的简化枸橼酸抗凝技术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前瞻性研究
7
作者 强靖雅 唐雪 +4 位作者 王芳 王蓓蓓 陈芳 陈志文 张凌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使用含钙透析液和置换液的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技术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CRRT)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四川... 目的观察使用含钙透析液和置换液的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技术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CRRT)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CRRT的患者,采用枸橼酸抗凝方案的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aemodiafiltra-tion,CVVHDF)模式。血管通路采用颈内/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起始血流量为150 ml/min,含钙透析液和置换液速度均为1000 ml/h,4%枸橼酸钠溶液以180 ml/h的起始速度泵入。治疗过程中分别在0、6、12、24、48小时测定滤前及滤后游离钙水平,收集体外循环管路寿命、治疗参数以及并发症等。结果共纳入28例患者,44例次体外循环管路,42例次按计划CRRT,平均体外循环管路寿命为(44.0±24.6)h,体外循环管路寿命<24小时共11例(26.2%),24小时≤体外循环管路寿命<48小时共13例(31.0%),48小时≤体外循环管路寿命≤72小时共18例(42.9%)。治疗6小时(t=0.612,P=0.969)、12小时(t=0.456,P=0.625)、24小时(t=0.848,P=0.298)、48小时(t=0.411,P=0.415)滤前钙离子水平与基线(0小时)外周血游离钙离子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6小时(t=0.294,P=0.774)、12小时(t=0.246,P=0.405)、24小时(t=0.191,P=0.853)、48小时(t=0.059,P=0.955)滤后钙离子水平与基线(0小时)滤后钙离子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1例次(2.3%)患者出现代谢性碱中毒,1例次(2.3%)出现枸橼酸蓄积。结论采用含钙透析液和置换液的RCA技术在CRRT中是安全且有效的,适用于含一体化枸橼酸抗凝系统的CRRT设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钙置换液 枸橼酸抗凝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热致癥”探讨铁死亡在糖尿病肾脏病中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陈荟溪 王耀献 +5 位作者 郑慧娟 刘伟敬 侠晨辉 张佳乐 吕杰 孙卫卫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24-28,共5页
糖尿病肾脏病是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铁死亡引起的病理损伤参与糖尿病肾脏病进展,如何抑制铁死亡进而延缓糖尿病肾脏病是目前学术热点。笔者团队在糖尿病肾脏病“阴虚燥热”理论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并提出“内热致癥”的核心病机理论,... 糖尿病肾脏病是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铁死亡引起的病理损伤参与糖尿病肾脏病进展,如何抑制铁死亡进而延缓糖尿病肾脏病是目前学术热点。笔者团队在糖尿病肾脏病“阴虚燥热”理论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并提出“内热致癥”的核心病机理论,阐释糖尿病肾脏病的一般发展规律。本文以糖尿病肾脏病“内热致癥”理论中“内热”“癥瘕”为切入点,探讨铁死亡主要病理损伤如激活炎症反应、增强氧化应激、促进纤维化等与“内热致癥”理论的内在机制联系,阐释糖尿病肾脏病“内热致癥”的科学内涵,以期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脏病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 内热致癥 铁死亡 炎症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探析慢性肾脏病病机与治法
9
作者 夏平 何伟明 +5 位作者 魏明刚 祝皓 唐玥 孙美娟 耿德春 孙伟 《国医论坛》 2025年第1期13-16,共4页
基于络病理论结合肾脏的解剖学特点,提出肾中气血汇聚之处为肾络。肾络血脉丰富,逐层分级,沟通肾表里内外,是实现化生和闭藏精气、调节水液、排泄废物等功能的基础。肾络受损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肾中气血濡养肾络,肾中气血亏虚则... 基于络病理论结合肾脏的解剖学特点,提出肾中气血汇聚之处为肾络。肾络血脉丰富,逐层分级,沟通肾表里内外,是实现化生和闭藏精气、调节水液、排泄废物等功能的基础。肾络受损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肾中气血濡养肾络,肾中气血亏虚则肾络失养,闭藏不能、精微外泄。因此肾脏亏虚、肾络损伤是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关键。慢性肾脏病的病机为肾脏亏虚、血瘀络阻,治疗大法为补益肾脏、化瘀通络,方选芪归益肾方益肾通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慢性肾脏 IGA肾病 蛋白尿 芪归益肾方 黄芪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线图构建儿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衰竭预测模型
10
作者 全梓林 尹燕 +8 位作者 崔冬梅 赵立艳 王方圆 王娟 何文静 胡宇航 陈诚 梁绮祯 宋利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过程中发生体外循环衰竭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1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CRRT的370例儿童患者数据,根据CRRT 24小...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过程中发生体外循环衰竭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1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CRRT的370例儿童患者数据,根据CRRT 24小时内是否发生体外循环衰竭分为衰竭组和非衰竭组。通过Lasso回归和临床判断筛选出与体外循环衰竭相关的主要变量,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结果最终基于体质量(OR=0.932,95%CI:0.910~0.954,P<0.001)、平均超滤速度(OR=1.012,95%CI:1.007~1.017,P<0.001)、血流量不足(OR=26.535,95%CI:12.507~56.297,P<0.001)和乳酸(OR=1.095,95%CI:1.014~1.183,P=0.021)构建的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1。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临床获益。结论体质量低、平均超滤速度快、血流量不足和乳酸高是儿童CRRT 24小时体外循环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体外循环衰竭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尿负荷试验:预测急性肾损伤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时机的潜力
11
作者 周洁容 侯启亮 +3 位作者 王森 袁子茜 高兴梅 李斌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3期222-225,共4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何时启动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医学界始终未能达成共识。近年来,速尿负荷试验(furosemide loading test,FST)显示出一定的预测潜力。FST阳性者宜早启动,阴性者则可延...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何时启动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医学界始终未能达成共识。近年来,速尿负荷试验(furosemide loading test,FST)显示出一定的预测潜力。FST阳性者宜早启动,阴性者则可延迟。但FST的应用仍有局限,需优化以提升预测准确性。未来可结合其他生物标志物和临床指标,构建更完善的AKI预测模型,以提供全面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肾脏替代治疗 速尿负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枸橼酸盐置换液研究进展
12
作者 童双 林乔轩 +1 位作者 王敏敏 王磊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成功的抗凝是保障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顺利实施的关键,国内外相关指南一致推荐局部枸橼酸抗凝作为首选。既往临床使用的传统局部枸橼酸抗凝剂操作复杂,并有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的潜在风险,... 成功的抗凝是保障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顺利实施的关键,国内外相关指南一致推荐局部枸橼酸抗凝作为首选。既往临床使用的传统局部枸橼酸抗凝剂操作复杂,并有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的潜在风险,导致局部枸橼酸抗凝临床普及受阻。新型枸橼酸盐置换液作为血液滤过置换液的同时,兼具抗凝功效,它的出现弥补了既往局部枸橼酸抗凝剂的不足。本文从抗凝效果、治疗效率、安全性等角度对枸橼酸盐置换液相关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其发展及现状进行全面的介绍,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局部枸橼酸抗凝 枸橼酸盐置换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准备度对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曾结 王诗雨 +1 位作者 李华 文红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度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3年6—11月纳入268例CKD 3~5期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度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3年6—11月纳入268例CKD 3~5期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评分等作为基线资料,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1个月时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出院准备度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根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亚组分析,探讨效应修饰作用。结果CKD 3期患者47例(17.54%),4期患者38例(14.18%),5期患者183例(68.28%)。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51.03±12.83)分,出院准备度的总分为(96.45±19.32)分。随着出院准备度总分的增加,CKD患者生活质量也不断增加[β=0.28,95%CI为(0.20,0.35),P<0.001]。亚组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工作状态、住院次数、透析状态的亚组中,出院准备度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是一致的(P交互>0.05)。结论出院准备度水平影响CKD 3~5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出院准备度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院准备度 慢性肾脏 生活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肾神经术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王赟昊 李文远 李维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84-88,共5页
肾脏全部或部分失去、中断、切除或移除传出神经的状态被称为肾脏失神经支配。去肾神经术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技术,通过破坏肾脏交感传入和传出神经,使肾脏出现失神经支配状态,以减弱肾脏和全身交感神经活性。通过经皮穿刺肾动脉行去肾神... 肾脏全部或部分失去、中断、切除或移除传出神经的状态被称为肾脏失神经支配。去肾神经术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技术,通过破坏肾脏交感传入和传出神经,使肾脏出现失神经支配状态,以减弱肾脏和全身交感神经活性。通过经皮穿刺肾动脉行去肾神经术的方法包括使用射频消融、超声波或透过肾动脉壁向血管周围间隙注射药物。肾脏疾病为肾脏本身疾病,以及由全身系统性疾病累及肾脏引起的疾病,包括慢性肾脏病、肾小球疾病、高血压肾损等。去肾神经术可通过调节交感神经活动、神经—体液免疫,减轻肾脏疾病炎症损伤反应,控制血压,减少抗高血压药使用,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延缓疾病发展,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不适症状,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肾神经术 肾脏失神经支配 肾脏疾病 慢性肾脏 肾小球疾病 肾脏囊肿性疾病 高血压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干预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子丹 王娟 +2 位作者 王政 张天旺 郝娜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92-198,共7页
中药黄芪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途径相关:(1)上调沉默信息调节相关酶1、微小RNA-16,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表达,抑制核因子-κB炎症信号通路,抑制核因子-κB p65去乙酰化;降低Toll样受体4表达,抑... 中药黄芪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途径相关:(1)上调沉默信息调节相关酶1、微小RNA-16,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表达,抑制核因子-κB炎症信号通路,抑制核因子-κB p65去乙酰化;降低Toll样受体4表达,抑制其激活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2)通过下调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表达,调控线粒体自噬,抑制炎症反应;调控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通路,抑制其与NOD样受体蛋白3小体结合,减少炎症因子;调控法尼醇X受体-NOD样受体蛋白3通路,上调法尼醇X受体的表达,抑制NOD样受体蛋白3小体,改善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3)参与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抑制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磷酸化,改善微炎症状态,发挥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4)参与调节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信号通路,降低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及转分化,减轻炎症反应;(5)调控调节性T细胞数量,产生抗炎细胞因子,提高白细胞介素-10表达,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慢性肾脏 微炎症状态 机制进展 实验研究 炎症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角在慢性肾脏病合并肌少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陈燕芬 王景福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生物电阻抗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是一种简单的、快速的、无创的评估身体成分的方法,相位角(phase angle,PA)作为BIA衍生物,可用于肌肉质量和肌肉强度测量,在肌少症的诊断和预测中存在价值。肌少症与慢性肾脏病(ch... 生物电阻抗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是一种简单的、快速的、无创的评估身体成分的方法,相位角(phase angle,PA)作为BIA衍生物,可用于肌肉质量和肌肉强度测量,在肌少症的诊断和预测中存在价值。肌少症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不良健康结局有关。有研究表明PA可能是评估CKD患者肌肉健康状况的主要标志。本文就PA在CKD合并肌少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在CKD患者筛查、评估、监测肌少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角 生物电阻抗分析 慢性肾脏 肌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泄浊法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
17
作者 曾静静 吕静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7-20,共4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是一类以肾脏结构或功能改变≥3个月为特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中医药在难治性疾病诊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扶正泄浊理论是一种...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是一类以肾脏结构或功能改变≥3个月为特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中医药在难治性疾病诊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扶正泄浊理论是一种指导临床治疗的常见中医治疗理论,旨在通过扶助正气、祛除浊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中医基于慢性疾病“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病机特点,运用“扶正泄浊”理论论治疗效显著。文章通过综述CKD病因病机、扶正泄浊法指导CKD治疗,阐述扶正泄浊法指导CKD治疗相关理论依据础,综述扶正泄浊法治疗CKD研究进展,分析其相关靶点、途径及机制;分析临床疗效及临床验案,探究扶正泄浊法治疗CKD的中医药特色。结果显示,扶正泄浊法能够通过改善免疫反应、减轻微炎症状态、降低氧化应激等多途径多靶点有效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减轻水肿、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指标等,且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泄浊 慢性肾脏 中医药理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活血汤对慢性肾脏病大鼠Ⅰ型、Ⅲ型胶原在肾组织中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侯兴 孙妲男 +6 位作者 李勇 徐丽 周鹏 褚宇鹏 代璇 杨灡 李敬槟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2期208-215,共8页
目的 探究解毒活血汤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大鼠Ⅰ型胶原(collagenⅠ, Col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ColⅢ)在肾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尿毒清对照组、解... 目的 探究解毒活血汤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大鼠Ⅰ型胶原(collagenⅠ, Col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ColⅢ)在肾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尿毒清对照组、解毒活血汤低剂量组、解毒活血汤中剂量组、解毒活血汤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腺嘌呤悬浮液灌胃并饲喂高磷饮食建立CKD大鼠模型,造模8周后开始药物治疗4周,药物剂量随大鼠体质量等比例加减,于第12周末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大鼠血钙(calcium, Ca)、血磷(phosphorus, P)、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olⅠ、ColⅢ在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全流程给药及分析后各组间进行比较。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P含量显著上升(P<0.05),血Ca含量有下降趋势(P>0.05);解毒活血汤高、中、低剂量组血清Scr、BUN、P、Ca含量显著上升(P<0.05);尿毒清对照组血清Scr、BUN、P显著上升(P<0.05),血Ca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解毒活血汤高剂量组血清Scr、BUN、P显著下降(P<0.05),血Ca显著增加(P<0.05);解毒活血汤中剂量组血清Scr、BUN、P显著下降(P<0.05),血Ca增加(P<0.05);解毒活血汤低剂量组血清Scr、BUN下降(P>0.05),血P下降(P<0.05),血Ca增加(P<0.05);尿毒清对照组血清Scr、BUN、P下降(P<0.05),血Ca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余各组肾组织中ColⅠ、ColⅢ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肾组织中ColⅠ、ColⅢ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和解毒活血汤低剂量组相比,解毒活血汤高剂量组、解毒活血汤中剂量组以及尿毒清对照组ColⅠ、ColⅢ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解毒活血汤在延缓CKD进程上具有一定的作用,并可降低ColⅠ、ColⅢ在肾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他用药组相比,解毒活血汤高剂量组效果更优,提示在本研究中药量与药效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活血汤 慢性肾脏病大鼠 去宛陈莝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英钧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浅析
19
作者 高卉 郑琳琳 +3 位作者 王新爱 张亚楠 陆艾阳子 丁英钧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4期17-21,共5页
丁英钧教授基于“肾络瘀阻”病机学说,提出慢性肾脏病(CKD)的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证,本虚责之于脾肾两虚,标实为湿、浊、毒、虚、瘀互结,病机关键为瘀血阻络,临床选用降浊通络方、芪苓通络方、癸水清等经验方治疗CKD,并辨证使用升阳益胃... 丁英钧教授基于“肾络瘀阻”病机学说,提出慢性肾脏病(CKD)的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证,本虚责之于脾肾两虚,标实为湿、浊、毒、虚、瘀互结,病机关键为瘀血阻络,临床选用降浊通络方、芪苓通络方、癸水清等经验方治疗CKD,并辨证使用升阳益胃汤、清心莲子饮加减化裁,取得较好临床疗效。该文介绍丁英钧教授治疗CKD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 肾络瘀阻 降浊通络方 芪苓通络方 升阳益胃汤 清心莲子饮 癸水清 丁英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稳定金纳米簇的肾脏清除
20
作者 王天缘 张华真 +2 位作者 赵聘 王凯 林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79,共8页
使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海藻酸钠作为金纳米簇的配体,制备了细胞毒性极低的海藻酸钠稳定的金纳米簇,其尺寸为(4.2±0.9)nm.海藻酸钠配体通过延缓金纳米簇的肾脏代谢过程,将金纳米簇的血液循环半衰期延长至(8.2±0.2)h,并将肿瘤的... 使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海藻酸钠作为金纳米簇的配体,制备了细胞毒性极低的海藻酸钠稳定的金纳米簇,其尺寸为(4.2±0.9)nm.海藻酸钠配体通过延缓金纳米簇的肾脏代谢过程,将金纳米簇的血液循环半衰期延长至(8.2±0.2)h,并将肿瘤的摄取效率提高到10.4%ID/g;当肿瘤区域存在高浓度的钙离子时,其与海藻酸钠的交联可将肿瘤摄取效率进一步提高到14.5%ID/g.通过对小鼠排泄物的监测,证明了金纳米簇主要通过肾脏过滤,经过尿液排出体外,代谢过程仅对肾功能产生可恢复的微小干扰,表明海藻酸钠稳定的金纳米簇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本文通过对配体功能性的探索,解决了纳米簇在生物安全性与肿瘤治疗效率之间的矛盾,也为其它高性能纳米诊疗试剂的功能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簇 肾脏清除 生物安全性 肿瘤摄取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