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烫伤早期大鼠肾皮质细胞氧自由基、Ca^(2+)细胞化学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窦鸿 沙继红 +3 位作者 赵麟 冯伟华 黄海 魏尧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研究重度烫伤大鼠肾皮质细胞膜(质膜、内质网及线粒体膜)Ca2+-Mg2+-ATP酶活性、细胞内Ca2+定位和半定量及肾皮质内H2O2(氧自由基)定位,以探讨烫伤早期肾损伤的机制。方法:化学法和细胞化学法。结果:发现肾... 研究重度烫伤大鼠肾皮质细胞膜(质膜、内质网及线粒体膜)Ca2+-Mg2+-ATP酶活性、细胞内Ca2+定位和半定量及肾皮质内H2O2(氧自由基)定位,以探讨烫伤早期肾损伤的机制。方法:化学法和细胞化学法。结果:发现肾小管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在烫伤后60min达到高峰,Ca2+-Mg2+-ATP酶活性在60或120min为最低,并与亚细胞结构的损伤程度显著相关。烫伤后30min肾皮质间质毛细血管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出现H2O2细胞化学阳性沉积物,60min时消失。以上变化在观察时间内(5h)具有可恢复性。结论:严重烫伤时肾缺血,皮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氧自由基损伤,改变了血管通透性,引起组织水肿,继而Ca2+泵活性下降,Ca2+过载,进一步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肾皮质细胞 氧自由基 钙离子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总皂甙对高能冲击波肾皮质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廖勇彬 梅骅 +1 位作者 吴荣海 程洲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800-800,共1页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甙对高能冲击波肾皮质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大耳白兔制备动物模型,将动物分为 A,B,C,D 4组,每组 8只动物,冲击波次数为 2 300次,工作电压11kV,体外冲击波冲击后 24 h...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甙对高能冲击波肾皮质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大耳白兔制备动物模型,将动物分为 A,B,C,D 4组,每组 8只动物,冲击波次数为 2 300次,工作电压11kV,体外冲击波冲击后 24 h分别处死动物,用流式细胞计数法(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和Bcl-2,Bax,Fax的表达量。结果:FCM检测细胞凋亡(%)A组7.41±1.12,B组11.3±3.46,C组18.8±4.18,D组3.21±0.09(组间比较P<0.01或P<0.001)。结论:人参总皂甙可促使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高表达,相对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基因 Bax和 Fa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 脱噬作用 肾皮质细胞凋亡 相关基因 高能冲击波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R)羟基二十碳四烯酸与大鼠肾皮质细胞膜的特异结合
3
作者 翁福海 颜庭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7-158,共2页
12(R)羟基二十碳四烯酸与大鼠肾皮质细胞膜的特异结合翁福海,颜庭(天津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天津300070)12(R)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2(R)-hydroxyeicosatetra-enoicacid,12(R)... 12(R)羟基二十碳四烯酸与大鼠肾皮质细胞膜的特异结合翁福海,颜庭(天津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天津300070)12(R)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2(R)-hydroxyeicosatetra-enoicacid,12(R)HETE]是花生四烯酸经细胞色素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烯酸 大鼠 肾皮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高盐培养下双峰驼肾皮质细胞差异表达基因
4
作者 陈丽慧 萨日娜 +6 位作者 宝山 敖特根巴雅尔 朝鲁门格日乐 黄海峰 孙波 额尔敦木图 杨彬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14,共9页
为探讨双峰驼的高盐适应机制并筛选出受高盐调控的基因,本试验采用RNA-Seq技术对双峰驼肾皮质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试验分为2个组,等渗培养基处理的肾皮质细胞为对照组(Control),高渗培养基处理的肾皮质细胞为高渗组(HS),进行转录... 为探讨双峰驼的高盐适应机制并筛选出受高盐调控的基因,本试验采用RNA-Seq技术对双峰驼肾皮质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试验分为2个组,等渗培养基处理的肾皮质细胞为对照组(Control),高渗培养基处理的肾皮质细胞为高渗组(HS),进行转录组测序,从而筛选出一系列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用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对DEGs进行基因功能和途径的注释。结果显示,在高盐环境下双峰驼肾皮质细胞中共有4854个显著DEGs;GO富集分析显示,DEGs显著富集在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受体结合、核酸结合转录因子活性、质膜、离子通道的活动和免疫反应等功能中;KEGG通路富集显示,DEGs显著富集在信号传导、辅助因子和维生素代谢、信号分子相互作用、运输和分解代谢、免疫系统等通路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随机检测了参与高盐代谢的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表达趋势与RNA-Seq一致,可以验证RNA-Seq技术的准确性。因此,双峰驼肾皮质细胞的高盐耐受性可能与这些途径和通路中重要基因的调控有关。本试验结果将为进一步揭示双峰驼耐盐性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 双峰驼 肾皮质细胞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泊酚通过上调应激诱导蛋白2表达减轻肾脏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损伤
5
作者 刘美言 宋涛 +3 位作者 闵洁煜 应流念 刘磊 钟毅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8-754,共7页
目的探究环泊酚调控应激诱导蛋白2(SESN2)表达量及其在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诱导的HK-2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野生型及SESN2基因敲低的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株),将所选细胞分为五组:正常培养组(C组)、OGD/R组(O... 目的探究环泊酚调控应激诱导蛋白2(SESN2)表达量及其在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诱导的HK-2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野生型及SESN2基因敲低的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株),将所选细胞分为五组:正常培养组(C组)、OGD/R组(O组)、OGD/R+环泊酚50μmol/L组(OC组)、SESN2基因敲低+OGD/R组(SO组)和SESN2敲低+OGD/R+环泊酚50μmol/L组(SOC组)。其中O组、OC组、SO组和SOC组建立OGD/R细胞损伤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酶标仪检测ROS荧光强度。收集细胞,采用微板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采用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GSH)、半胱氨酸(Cys)含量;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脱氢酶(LDH)浓度。提取细胞蛋白和细胞RNA,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法检测SESN2、GPX4、FS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结果与C组比较,O组、OC组、SO组和SOC组细胞存活率、GSH、Cys含量、GPX4、FS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ROS水平、MDA含量、细胞培养上清液IL-6、TNF-α、LDH浓度、SESN2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O组比较,OC组细胞存活率、GSH、Cys含量、SESN2、GPX4、FS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ROS水平、MDA含量、细胞培养上清液IL-6、TNF-α、LDH浓度明显降低(P<0.05);SO组细胞存活率、GSH、Cys含量、SESN2、GPX4、FS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ROS水平、MDA含量、细胞培养上清液IL-6、TNF-α、LDH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OC组比较,SOC组细胞存活率、GSH、Cys含量、SESN2、GPX4、FS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ROS水平、MDA含量、细胞培养上清液IL-6、TNF-α、LDH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SO组比较,SOC组细胞存活率、GSH、Cys含量、SESN2、GPX4、FS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ROS水平、MDA含量、细胞培养上清液IL-6、TNF-α、LDH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环泊酚可以减轻HK-2细胞OGD/R损伤,降低铁死亡水平和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可能与上调SESN2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诱导蛋白2 人类 铁死亡 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氧糖剥夺/复糖复氧 环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JAK/STAT信号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史永红 段惠军 +3 位作者 王丽晖 任韫卓 刘青娟 李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30-123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p-JAK2、p-STAT1和p-STAT3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苯那普利治疗组。腹腔注射STZ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治疗组每日灌胃给予苯那...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p-JAK2、p-STAT1和p-STAT3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苯那普利治疗组。腹腔注射STZ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治疗组每日灌胃给予苯那普利10mg/kg,共2周。采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JAK2磷酸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皮质p-STAT1、p-STAT3和TGF-β1蛋白的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肾皮质细胞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肾皮质p-JAK2、p-STAT1、p-STAT3及其TGF-β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TGF-β1 mRNA表达亦明显强于对照组;苯那普利治疗组p-JAK2、p-STAT1和p-STAT3表达低于糖尿病组,同时TGF-β1蛋白及其mRNA表达亦低于糖尿病组。结论:JAK/STAT信号途径可能参与糖尿病早期肾脏变化的过程,苯那普利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影响JAK/STAT信号途径的激活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肾皮质细胞 蛋白磷酸化 苯那普利 信号途径 JAK/STAT TGF-Β1表达 blotting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泄浊汤改善肾纤维化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7
作者 吕森浩 李怀玉 +4 位作者 涂欣欣 欧阳毅 魏泽宏 李玮婷 杨军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12-3618,共7页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腺嘌呤灌胃致慢性肾衰竭(CRF)大鼠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干预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纤维化的影响,并从let-7b-5p微小RNA(let-7b-5p)/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βR1)轴探究其可能的作用...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腺嘌呤灌胃致慢性肾衰竭(CRF)大鼠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干预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纤维化的影响,并从let-7b-5p微小RNA(let-7b-5p)/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βR1)轴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18.75 g/kg、37.5 g/kg)组,每组组8只。采用腺嘌呤灌胃21 d构建CRF大鼠,中药组给予相应浓度肾衰泄浊汤灌胃,其余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28 d。HK-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0%含药血清组以及20%含药血清组,TGF-β_(1)处理HK-2细胞24 h以构建纤维化模型,含药血清组中加入相应浓度含药血清。检测大鼠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评估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中TGF-βR1、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α肌动蛋白(α-SMA)及纤连蛋白(FN)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法检测肾组织及HK-2细胞中let-7b-5p微小RNA(let-7b-5p)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HK-2细胞中TGF-βR1、CollagenⅠ、α-SMA、FN蛋白表达。结果:1)体内实验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水平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18.75 g/kg组、中药37.5 g/kg组血清Scr、BUN水平低(P<0.05);与中药18.75 g/kg组比较,中药37.5 g/kg组血清Scr、BUN水平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肾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化病变及结构破坏改善,结晶沉淀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R1、CollagenⅠ、α-SMA、FN蛋白表达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18.75 g/kg组、中药37.5 g/kg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R1、CollagenⅠ、α-SMA、FN蛋白表达低(P<0.05);与中药18.75 g/kg组比较,中药37.5 g/kg组大鼠肾脏组织中CollagenⅠ、FN蛋白表达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let-7b-5p表达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18.75 g/kg组、中药37.5 g/kg组大鼠肾脏组织中let-7b-5p表达高(P<0.05);与中药18.75 g/kg组比较,中药37.5 g/kg组大鼠肾脏组织中let-7b-5p表达高(P<0.05)。2)体外实验结果:含药血清干预HK-2细胞24、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81.35%、54.53%。因此设定后续给药时间为24 h,含药血清浓度为10%、20%。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K-2细胞let-7b-5p表达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10%、20%含药血清组HK-2细胞let-7b-5p表达高(P<0.05);与10%含药血清组比较,20%含药血清组HK-2细胞let-7b-5p表达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K-2细胞中TGF-βR1、CollagenⅠ、α-SMA、FN蛋白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10%、20%含药血清组HK-2细胞中中TGF-βR1、CollagenⅠ、α-SMA、FN蛋白表达低(P<0.05);与10%含药血清组比较,20%含药血清组HK-2细胞中TGF-βR1、CollagenⅠ、FN蛋白表达低(P<0.05)。结论:肾衰泄浊汤能减轻体内外模型的肾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let-7b-5p/TGF-βR1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衰泄浊汤 慢性衰竭 let-7b-5p微小RNA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 let-7b-5p微小RNA/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轴 大鼠 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亚型B14对HKⅡ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8
作者 马佳男 刘秋菊 +2 位作者 安伟 程飞 魏巍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9-132,共4页
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了姜黄素(Cur)及其亚型对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Ⅱ)的损伤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了不同浓度和时间条件下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HKⅡ细胞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影响,并建立了糖尿病肾病细胞模型... 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了姜黄素(Cur)及其亚型对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Ⅱ)的损伤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了不同浓度和时间条件下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HKⅡ细胞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影响,并建立了糖尿病肾病细胞模型;利用此模型研究了B14对HKⅡ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Cur及其亚型B13,B14对HKⅡ细胞均无毒害作用;以AngⅡ250nmol/L培养48h时,可建立最佳糖尿病肾病模型.B14对AngⅡ引起的HKⅡ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此种保护作用与PI3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亚型B14 血管紧张素Ⅱ 糖尿病 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