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拉莫德抑制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减缓慢性移植肾间质纤维化
1
作者 杨铖铖 倪斌 +3 位作者 郑明 谭若芸 顾民 沈百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9-626,共8页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iguratimod,IGT)在慢性移植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构建并鉴定了同种异体小鼠慢性移植肾失功(chronic renal allograft dysfunction,CAD)模型,并使用IGT灌胃干预,通过组织学染色评估移植肾损伤及纤维化程...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iguratimod,IGT)在慢性移植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构建并鉴定了同种异体小鼠慢性移植肾失功(chronic renal allograft dysfunction,CAD)模型,并使用IGT灌胃干预,通过组织学染色评估移植肾损伤及纤维化程度,通过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及qRT⁃PCR等方法检测IGT干预后的CAD小鼠移植肾中纤维化指标和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macrophage⁃to⁃myofibrolast transition,MMT)的变化。使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诱导小鼠原代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发生MMT并使用IGT干预,转录组测序用于探索IGT调节MMT的下游分子机制。结果:同种异体小鼠CAD模型出现了显著的移植肾间质纤维化,免疫荧光染色显示MMT相关标志物在移植肾中显著上调,IGT可显著减轻16周时CAD小鼠的移植肾间质纤维化,并减少MMT细胞的数量。体外实验表明IGT可显著减缓TGF⁃β诱导的MMT,细胞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IGT可能通过诱导铁死亡相关通路抑制MMT、减轻纤维化。结论:IGT可能通过诱导铁死亡相关通路抑制MMT并减轻移植肾间质纤维化。这可能为IGT在同种异体肾移植中的应用提供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莫德 慢性移植失功 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 纤维化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管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2
作者 陈芳 成芳 +4 位作者 项倩彤 郭思佳 查晓军 王德光 周海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5-600,共6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建立肾小管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TEMT)模型。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TGF-β1处理组,利用TGF-β1处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24 h,分别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建立肾小管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TEMT)模型。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TGF-β1处理组,利用TGF-β1处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24 h,分别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分子标记的表达变化;应用划痕和Transwell assay方法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F-β1处理组HK-2细胞呈梭形,上皮细胞标记分子E-cadherin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间质细胞标记分子骨架蛋白Vimentin和β-catenin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亦明显增强。结论 TGF-β1刺激后HK-2细胞促进上皮细胞转化为间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小管上皮细胞 分化 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反应因子参与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分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娄未娟 何丽洁 +4 位作者 孙文娟 李翠香 殷继鹏 孙世仁 王汉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反应因子(SRF)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将54只清洁级(SPF级)SD大鼠中36只行单侧输尿管结扎(UUO组),另外18只为假手术组(Sham组)。在UUO术后3 d和14 d分别处死18只大鼠并留取肾脏组... 目的:探讨血清反应因子(SRF)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将54只清洁级(SPF级)SD大鼠中36只行单侧输尿管结扎(UUO组),另外18只为假手术组(Sham组)。在UUO术后3 d和14 d分别处死18只大鼠并留取肾脏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SRF、E-cadherin、α-SMA和Snail的表达变化。结果:UUO组3 d和14 d的肾组织中SRF、α-SMA和Snail表达显著增高(P<0.05),其中SRF在3 d和14 d的阳性率分别为83.3%、94.4%,假手术组为5.56%;E-cadherin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SRF可能参与了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小管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F 小管上皮细胞-分化 肾小管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S2在1型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翼 高永棣 +2 位作者 董蓉 俞佳丽 查艳(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391-2395,共5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2在1型糖尿病肾病(T1DN)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MT)的作用。方法:2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T1D组(n=21)。T1D组单次空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00 mg/kg,48 h后随机血糖...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2在1型糖尿病肾病(T1DN)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MT)的作用。方法:2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T1D组(n=21)。T1D组单次空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00 mg/kg,48 h后随机血糖测定结果≥16.7 mmol/L,确诊为1型糖尿病(T1D)。建模成功后,将21只T1D小鼠随机分为3组:T1DN组(n=7)、联合组(贝那普利联合胰岛素用药,n=7)、胰岛素组(胰岛素单独用药,Insulin,n=7)。持续给药8周后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尿和肾组织,分别进行生化、病理和相关蛋白与mRNA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3.81±0.24)mmol/L,(32±4.68)μg/24 h]相比,T1DN组血糖、尿蛋白[(21.70±2.26)mmol/L,(286±42.41)μg/24 h]均明显增高(P<0.001),联合组血糖、尿蛋白[(11.84±0.69)mmol/L,(173±17.83)μg/24 h]均明显下降(P<0.001),而Insulin组[(13.05±0.81)mmol/L]血糖明显下降(P<0.001),但对尿蛋白[(262±34.40)μg/24 h]作用不明显。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肾组织结构完整,肾间质未见胶原纤维沉积;T1DN组肾组织结构破坏,间质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增多(P<0.001);联合组上述病变明显减轻(P<0.001),Insulin组减轻效果不明显。T1DN组肾组织中FN和SOCS2表达明显增加,E-cadherin表达明显减少(P<0.001);联合组E-cadherin表达明显增加,FN和SOCS2表达明显减少(P<0.001);Insulin组的效果不明显。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1DN小鼠肾组织中SOCS2的表达水平与肾组织胶原纤维沉积量和FN呈正相关,与E-cadherin呈负相关。结论:SOCS2在T1DN肾组织的EMT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上皮-细胞分化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对盒基因2对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里 南晓娟 吴玉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5-569,F0003,共6页
目的:观察体外转染配对盒基因2(PAX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标志物的影响,探讨PAX2诱导转分化的作用,为肾纤维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分为对照组、空载组(转染pGC-Fu空质粒)和转染组(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GC-FU-... 目的:观察体外转染配对盒基因2(PAX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标志物的影响,探讨PAX2诱导转分化的作用,为肾纤维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分为对照组、空载组(转染pGC-Fu空质粒)和转染组(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GC-FU-GFP-PAX2质粒转染至细胞中)。转染72h后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PAX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转染72h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肌动蛋白(α-SMA)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pGC-FU-GFP-PAX2转染72h后,转染组细胞绿色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且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形态伸长;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组PAX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5);Real-time PCR检测,转染组细胞的PAX2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5);转染组细胞中的E-cadherin染色较空载组和对照组明显减弱;α-SMA染色较空载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强。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组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5);α-SM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5);Real-time PCR检测,转染组细胞中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5);α-SMA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PAX2转染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后E-cadherin表达减少,α-SMA表达增加,PAX2可能在体外诱导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盒基因2 小管上皮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骨桥蛋白对大鼠移植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挺 徐东亮 +5 位作者 周强平 鲁佩 殷长军 张炜 徐正铨 顾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823,共6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shRNA干扰质粒在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模型中对大鼠移植肾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初步探讨OPN在慢性移植物...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shRNA干扰质粒在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模型中对大鼠移植肾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初步探讨OPN在慢性移植物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F344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行原位异体肾移植术,建立大鼠CAN模型(Allo组),以Lewis大鼠做供、受体作为同系移植对照(Syn组),以基于流体力学为基础的肾脏基因转染方法转染质粒到移植肾(RNAi组),采用空质粒作为对照(EV组),于术后12周处死各组动物,取移植肾标本进行HE和马松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移植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进行观察。同时行Western blot检测移植肾组织OPN的表达,并对其灰度比作统计分析。结果:RNAi组OPN表达显著低于Allo组。Allo组和EV组大鼠移植肾组织形态学符合慢性移植肾肾病改变。RNAi组移植肾形态学变化较Allo组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yn组相比,Allo组主要在肾小管上皮及肾间质强表达α-SMA,而肾小管上皮E-Cadherin表达较Syn组明显下降。与之相比,RNAi组α-SMA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上调。结论:OPN在大鼠CAN模型移植肾中表达上调,OPN体内RNA干扰能够减少OPN在移植肾的表达,并且OPN的RNA干扰能缓解移植肾的病理学改变,抑制移植肾小管上皮细胞EMT。提示OPN与CAN的发生有潜在相关性,其可能通过促进肾小管上皮发生EMT途径影响CAN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上皮分化 纤维化 慢性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t2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成芳 李艺 +4 位作者 刘军辉 王小龙 侯世会 官涛 黄云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52-658,共7页
目的探讨Slit2/ROBO1信号通路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EMT)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进行高糖浓度梯度实验,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1、对照组2和高糖组1、高糖组2;同时进行高糖时间梯度实... 目的探讨Slit2/ROBO1信号通路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EMT)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进行高糖浓度梯度实验,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1、对照组2和高糖组1、高糖组2;同时进行高糖时间梯度实验,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高糖24h组、高糖36h组和高糖48h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K-2细胞中Slit2、ROBO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变化,筛选出最佳高糖刺激浓度和时间。采用Slit2过表达质粒及阴性对照质粒转染HK-2细胞,验证转染成功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高糖组、高糖+空载组及高糖+Slit2组,经最佳高糖浓度及时间刺激后提取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纤维连接蛋白及α-SMA的表达变化。结果在高糖浓度梯度实验中,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1、高糖组2的Slit2表达明显下降(分别为0.647±0.048、0.210±0.023vs.1.000±0.050),ROBO1表达明显下降(分别为0.703±0.041、0.303±0.022vs.1.000±0.057),纤维连接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分别为1.953±0.042、2.997±0.078vs.0.990±0.059),α-SMA表达明显增加(分别为1.767±0.012、2.427±0.059vs.1.033±0.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组1相比,高糖组2的Slit2、ROBO1表达下降,纤维连接蛋白和α-SMA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糖时间梯度实验中,与正常组相比,高糖36h组、高糖48h组的Slit2表达明显下降(分别为0.557±0.020、0.450±0.055vs.0.943±0.032),ROBO1表达下降(分别为0.600±0.023、0.227±0.028vs.1.000±0.058),高糖24h组、高糖36h组、高糖48h组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增加(分别为1.247±0.052、1.733±0.084、2.780±0.090vs.0.970±0.040),α-SMA表达增加(分别为1.277±0.041、1.767±0.120、2.537±0.078vs.1.033±0.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24h组相比,高糖36h组、高糖48h组的Slit2表达下降(分别为0.557±0.020、0.450±0.055vs.0.893±0.034),ROBO1表达下降(分别为0.600±0.023、0.227±0.028vs.0.930±0.025),纤维连接蛋白及α-SMA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36h组相比,高糖48h组的Slit2和ROBO1表达下降,纤维连接蛋白和α-SMA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糖环境下,Slit2过表达及阴性对照质粒转染成功后,观察Slit2过表达对肾小管EMT的影响发现,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高糖+空载组、高糖+Slit2组的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增加(分别为2.760±0.012、2.667±0.027、1.460±0.034vs.1.000±0.058),α-SMA表达水平增加(分别为2.487±0.048、2.557±0.037、1.270±0.017vs.1.000±0.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空载组相比,高糖+Slit2组的纤维连接蛋白和α-SMA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it2和ROBO1的表达下降参与了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过程,过表达Slit2可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T2 ROBO1 上皮分化 高糖 HK-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dgehog信号通路通过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调控乳腺癌细胞侵袭 被引量:8
8
作者 任徽 郭华 +3 位作者 陈明伟 魏光兵 樊林 李徐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time RT-PCR,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DA-231和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SHH、SMO和Gli-1蛋白和mRNA表达。通过小干扰RNA转染MDA-231,以未... 目的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time RT-PCR,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DA-231和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SHH、SMO和Gli-1蛋白和mRNA表达。通过小干扰RNA转染MDA-231,以未转染细胞为正常对照组,转染siRNA Control为阴性对照组,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靶向沉默SMO基因的效果,Transwell小室侵袭试验检测各组MDA-231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Gli-1、Snail、MMP-9、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变化。结果人乳腺癌细胞MDA-231高表达SHH、SMO和Gli-1。通过RNA干扰技术靶向沉默MDA-231细胞SMO基因,其细胞侵袭能力显著下调,其Gli-1、Snail、MMP-9、Vimentin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增强。结论 Hedgehog通路的异常激活与乳腺癌细胞侵袭相关,其机制可能与诱导乳腺癌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侵袭 肿瘤 HEDGEHOG通路 上皮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8通过激活PKC/ERK信号通路促进肾癌细胞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 被引量:7
9
作者 毕良宽 林天歆 +6 位作者 许可慰 韩金利 黄海 张彩霞 董文 刘皓 黄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81-986,共6页
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EMT)在肿瘤转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肾癌发生EMT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IL-8是一个重要的炎症趋化因子,研究表明肾癌细胞可以分泌IL-8,但IL-8是否参与肾癌细胞EMT的调节目前尚无报道.我们研究发现,IL-8可以... 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EMT)在肿瘤转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肾癌发生EMT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IL-8是一个重要的炎症趋化因子,研究表明肾癌细胞可以分泌IL-8,但IL-8是否参与肾癌细胞EMT的调节目前尚无报道.我们研究发现,IL-8可以促进肾癌细胞形态发生间质化改变,IL-8刺激后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下降,N-钙黏蛋白表达上调.另外,IL-8可以促进肾癌细胞侵袭,但对肾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显示,IL-8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PKC)引起细胞外调节性激酶(ERK)磷酸化.因此,我们认为IL-8可能通过PKC/ERK信号通路促进肾癌细胞发生EMT,这可能是肾癌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8 上皮细胞-细胞 蛋白激酶C 细胞外信号调节性激酶(E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i-1在缺氧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徐奇 雷建军 +4 位作者 徐勤鸿 段万星 盛薇 王康 魏光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0-804,819,共6页
目的探讨Gli-1在缺氧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EMT)及侵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缺氧培养乳腺癌MDA-MB-231细胞,以常氧培养作为对照。Transwell小室侵袭试验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HIF-1α... 目的探讨Gli-1在缺氧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EMT)及侵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缺氧培养乳腺癌MDA-MB-231细胞,以常氧培养作为对照。Transwell小室侵袭试验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HIF-1α、Gli-1、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shRNA稳定转染乳腺癌细胞,再次通过Transwell小室侵袭试验检测缺氧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IF-1α、Gli-1、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缺氧可明显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并上调HIF-1α、Gli-1和vimentin蛋白,下调E-cadherin蛋白。靶向沉默Gli-1基因后,缺氧失去了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EMT的诱导作用。结论缺氧通过上调Gli-1表达活化Hedgehog通路,诱导乳腺癌细胞侵袭及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侵袭 上皮-分化 缺氧 Gli-1 HEDGEHOG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2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和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叶盼盼 姚克 +1 位作者 谭健 汤霞靖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09-813,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生和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LECs株HLE-B3,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TGF-β2进行处理,分别采用MTT法测定其对细胞增生的影响;采用PI细胞周期染色分析检测细胞周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生和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LECs株HLE-B3,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TGF-β2进行处理,分别采用MTT法测定其对细胞增生的影响;采用PI细胞周期染色分析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应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分别检测connexin43、fibronectin及integrinβ1等转分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经TGF-β2处理后的细胞增生受到抑制,呈TGF-β2质量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connexin43表达随TGF-β2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fibronectin及integrinβ1的表达则随TGF-β2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上升。结论TGF-β2抑制了LECs的增生,显著下调LECs connexin43的表达,促进了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对后发性白内障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生长因子 上皮分化 后发性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通过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减轻梗阻性肾病肾纤维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波 汝峰 +1 位作者 陈湘 陈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1-608,共8页
目的:探讨细胞自噬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噬是否可以通过调节EMT进程影响梗阻性肾病肾纤维化进展。方法:构建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肾纤维化模... 目的:探讨细胞自噬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噬是否可以通过调节EMT进程影响梗阻性肾病肾纤维化进展。方法:构建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肾纤维化模型,并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UUO+低剂量雷帕霉素组、UUO+高剂量雷帕霉素组。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结构,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胶原沉积;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锌指转录因子1(Snail 1)表达以反映细胞EMT,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 3II,LC3II)表达以反映细胞自噬。构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处理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模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TGF-β1组、TGF-β1+Snail 1 siRNA组;为探讨自噬对EMT的影响,再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雷帕霉素组、Beclin 1 siRNA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cadherin、α-SMA、Snail 1、LC3II、I型胶原(collagen I)和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n)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的肾损伤明显加重;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的肾组织中胶原沉积明显增加;与UUO组比较,UUO+高剂量雷帕霉素组和UUO+低剂量雷帕霉素组胶原沉积明显减轻。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肾组织中E-cadherin水平明显降低,α-SMA及LC3II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UUO组比较,UUO+高剂量雷帕霉素组和UUO+低剂量雷帕霉素组Ecadherin和LC3II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分别P<0.01和P<0.05),α-SM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分别P<0.01和P<0.05)。TGF-β1组中Snail 1、α-SMA、collagen I和fibronectin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cadher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TGF-β1组比较,TGF-β1+Snail 1 siRNA组E-cadherin的表达显著增加,α-SMA、 collagen I和fibronectin表达均显著减少(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组LC3II及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α-SMA及Snail 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Beclin 1 siRNA组LC3II及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α-SMA及Snail 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自噬在梗阻性肾病肾纤维化的EMT调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激活自噬可以通过抑制EMT而减轻肾纤维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上皮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整合素Echistatin对糖尿病兔后发性白内障模型中晶状体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迎迎 谭少健 +1 位作者 梁皓 钱光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观察去整合素Echistatin对糖尿病兔晶状体摘出术后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的影响,探讨Echistatin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间质转分化及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四氧嘧啶耳缘静... 目的观察去整合素Echistatin对糖尿病兔晶状体摘出术后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的影响,探讨Echistatin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间质转分化及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四氧嘧啶耳缘静脉注射建立糖尿病兔模型,随机分组并行晶状体摘出术,术毕前房分别注入0.2 mL高压灭菌蒸馏水(对照组),7.5 mg·L-1Echistatin(7.5 mg·L-1组)、10.0 mg·L-1Echistatin(10.0 mg·L-1组),每组又分为10 d和6周2个时间点(n=4)。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各组糖尿病兔术后10 d和6周PCO分级情况,同时摘取术眼应用RT-PCR法检测晶状体后囊膜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Ⅳ型胶原mRNA表达情况。结果术后10 d,各组间α-SMA mRNA和IV型胶原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周,Echistatin干预组PCO分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4);7.5 mg·L-1Echistation组α-SMA mRNA表达为3.97±0.76,对照组为9.06±3.40,10.0 mg·L-1组为6.80±3.15,7.5 mg·L-1组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02、0.024);Ⅳ型胶原mRNA表达对照组为30.88±20.13,7.5 mg·L-1组为8.62±6.99,10.0 mg·L-1组为5.76±6.73,Echistatin干预组Ⅳ型胶原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05、0.002)。结论去整合素Echistatin对糖尿病兔晶状体摘出术后PCO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晶状体后囊膜上α-SMA和Ⅳ型胶原的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混浊 糖尿病 去整合素 上皮-分化 胶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CCHC12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光霞 陈芳 +3 位作者 卢亚敏 牛丽霞 侯瞻 赵连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0-197,共8页
目的 探讨ZCCHC12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分化型甲状腺腺癌患者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组,另选取该院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 目的 探讨ZCCHC12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分化型甲状腺腺癌患者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组,另选取该院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PKA/cAMP反应元素结合蛋白(CREB)和p21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UM-CELL-0097、TPC-1和FTC-133细胞系中CREB和p2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取TPC-1细胞和FTC-133细胞,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TPC-1或FTC-133细胞)、NC si组(转染non-specific siRNA)、ZCCHC12 si组(转染ZCCHC12siRNA)、ZCCHC12si+NCpc组(转染ZCCHC12siRNA后,转染pcDNA.3.1)、ZCCHC12si+CREBpc组(转染ZCCHC12 siRNA后,转染pcDNA.3.1-CREB)、ZCCHC12 si+NC si组(转染ZCCHC12 siRNA后,转染non-specific siRNA)、ZCCHC12si+p21si组(转染ZCCHC12siRNA后,转染p21siRNA),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ZCCHC12、CREB、P21、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化型甲状腺癌组血清中CREB含量升高(P<0.05),p21含量降低(P<0.01)。与HUM-CELL-0097细胞比较,TPC-1和FTC-133细胞中CREB含量升高(P<0.01),p21含量降低(P<0.01)。与NC si组比较,ZCCHC12 si组E-cadherin、p21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CREB、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及细胞迁移数降低(P<0.01)。ZCCHC12 si+CREB pc组p2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ZCCHC12si+NCpc组降低(P<0.01),逆转了干扰ZCCHC12对p21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与ZCCHC12si+NCsi组比较,ZCCHC12 si+p21 si组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及细胞迁移数明显升高(P<0.01),逆转了干扰ZCCHC12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结论 干扰ZCCHC12可通过CREB/p21信号通路有效抑制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和侵袭,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CCHC12 P21 分化型甲状腺癌 上皮-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il在IgA肾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静 高慧敏 +1 位作者 王弦 秦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9-635,共7页
目的探讨在组织和细胞水平上Snail的表达与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的关系;观察转染Snail基因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miRNA表达谱的变化,以... 目的探讨在组织和细胞水平上Snail的表达与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的关系;观察转染Snail基因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miRNA表达谱的变化,以深入阐明EMT机制中miRNA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nail及EMT相关蛋白vimentin、SMA、E-cadherin在40例Ig A肾病患者肾穿刺组织中的表达。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Snail、E-cadherin、vimentin、SMA在HK-2细胞正常对照组、空转染组、Snail基因转染组中的表达,进一步借助基因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g A肾病组织中Snail与vimentin及SMA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且TIF程度越高,Snail蛋白表达越强。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nail转染组Snail、vimentin、SMA在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芯片结果表明,Snail转染HK-2细胞后,筛选出5个明显差异表达的miRNA,预测出5 026个可能的潜在靶基因。结论 Snail表达与肾小管EMT及TIF关系密切,可作为新靶点,在EMT防治中起重要作用;差异表达的miRNAs可能参与Snail促进EMT及TIF过程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管上皮细胞 SNAIL 上皮- 免疫组织化学 miRNA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肾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涛 张涛涛 +11 位作者 吴旺宇 耿浩 刘杰 王弦 万阳 张志华 马嘉兴 方露 钱伟伟 李恩来 张志辉 于德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60-1765,共6页
目的比较吸烟对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上皮标志蛋白[E-钙黏素(E-cadherin)]与间质标志蛋白[N-钙黏素(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影响,分析吸烟暴露量和戒烟时间与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目的比较吸烟对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上皮标志蛋白[E-钙黏素(E-cadherin)]与间质标志蛋白[N-钙黏素(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影响,分析吸烟暴露量和戒烟时间与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是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病例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吸烟情况后,选取肾透明细胞癌患者60例,其中吸烟(吸烟组)和非吸烟(非吸烟组)患者各30例。同时收集患者肿瘤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患者肾癌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方法检测肾癌组织切片中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染色并按染色强度和面积进行分级。结果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吸烟组肾癌患者E-cadherin表达较非吸烟组下降(P<0.05),然而vimentin表达升高(P<0.05)。与吸烟<20包-年组患者相比,吸烟>20包-年组患者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vimentin表达升高(P<0.05)。IHC结果表明,吸烟组和非吸烟组患者vimentin的IHC评分分别为(4.17±1.05)和(3.17±1.02),吸烟组评分高于非吸烟组(P<0.01)。与吸烟<20包-年组患者相比,吸烟>20包-年组患者肾癌组织中vimentin的IHC评分升高(P<0.05),而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的IH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能够诱导肾癌细胞发生EMT,并且EMT可能在吸烟诱导肾癌发生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吸烟暴露量可以促使肾癌细胞发生EMT,吸烟对于EMT的诱导效应是长期存在的,短期戒烟对于EMT的发生可能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透明细胞癌 上皮- E-钙黏素 N-钙黏素 波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84在TGF-β_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芝祥 陈阳 +1 位作者 秦贤杰 姚微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研究miRNA-184(miR-184)在转化生长因子β_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_2,TGF-β_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μg·L^(-1)、1μg·L^(-1)、5μg·L^(-1)、10μg... 目的研究miRNA-184(miR-184)在转化生长因子β_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_2,TGF-β_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μg·L^(-1)、1μg·L^(-1)、5μg·L^(-1)、10μg·L^(-1)、15μg·L^(-1))TGF-β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转分化相关分子波形蛋白(Vimentin)、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的表达;应用qRT-PCR检测miR-184在不同浓度(0μg·L^(-1)、1μg·L^(-1)、5μg·L^(-1)、10μg·L^(-1)、15μg·L^(-1))TGF-β_2、不同作用时间(0 h、6 h、12 h、24 h、48 h)TGF-β_2(10μg·L^(-1))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TGF-β_2浓度的增加,细胞胞浆中Vimentin荧光强度增强;E-Cadherin蛋白表达逐渐减少,各组细胞间E-Cadherin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617,P<0.01);Vimentin蛋白表达逐渐增加,各组细胞间Vimentin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923,P<0.01)。随着TGF-β_2浓度的增加,细胞中miR-184相对表达量增多,在10μg·L^(-1) TGF-β_2诱导组达到峰值;随着TGF-β_2诱导时间的延长,细胞中miR-184相对表达量增加,在24 h表达达到峰值。结论 TGF-β_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时细胞内miR-184表达增加,并与诱导浓度和时间有关,为进一步研究miR-184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生长因子-β_2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miRNA-184 上皮-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间质转化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伟铭 姚建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4-76,共3页
上皮间质转化在发育和纤维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上皮间质转化发生的过程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尤其是细胞外基质、生长因子、粘附分子及基因调控对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并就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因上皮间质转化致成... 上皮间质转化在发育和纤维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上皮间质转化发生的过程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尤其是细胞外基质、生长因子、粘附分子及基因调控对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并就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因上皮间质转化致成纤维细胞增多,从而导致肾纤维化的可能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 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2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艳 朱玉广 +3 位作者 钟莹莹 杜孝楠 张荣 孙学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0-674,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对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增殖及诱导HLECs间质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LECs,培养基加入不同质量浓度TGF-β2进行干预,采用MTT法测定TGF-β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对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增殖及诱导HLECs间质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LECs,培养基加入不同质量浓度TGF-β2进行干预,采用MTT法测定TGF-β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00ng/LTGF-β2作用后E-钙黏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F-肌动蛋白(F-actin)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E-cadherin、α-SMAmRNA的表达。结果:经TGF-β2处理后的HLECs增殖受到抑制;TGF-β2减弱HLECsE-cadherin的表达,相对表达量为(10.674±3.233),较对照组的(23.352±4.192)减弱(t=4.232,P=0.013)。TGF-β2增加HLECsα-SMA和F-actin的表达,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613±4.272)、(15.857±4.121),较对照组的0、(4.272±1.538)增强(Z=12.537,P<0.001;t=7.186,P=0.004)。RT-PCR结果显示,TGF-β2组HLECsE-cadherin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321±0.081),较对照组的(0.983±0.248)减弱(t=3.491,P=0.008);TGF-β2组细胞α-SMAmRNA相对表达量为(0.632±0.158),较对照组的(0.097±0.028)增强(t=5.365,P=0.005)。结论:TGF-β2可以抑制HLECs的增殖,诱导HLECs间质转分化,可能参与后囊膜混浊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生长因子Β2 晶状体上皮细胞 分化 E-钙黏素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F-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2(TGF-β_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miRNA-29b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亚军 闫峰 +2 位作者 叶巍 朱欣悦 黄振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层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miRNA-29b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使用不同浓度TGF-β2刺激RPE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后... 目的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层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miRNA-29b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使用不同浓度TGF-β2刺激RPE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RT-PCR检测成纤维化相关分子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on,FN)、神经钙粘连蛋白(nerve calcium adhesion protein,N-Cadherin)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TGF-β2及不同时间TGF-β2(5μg·L^(-1))刺激RPE细胞后miRNA-29b的表达。结果 TGF-β2刺激后的RPE细胞形态呈纤维化改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μg·L^(-1)、5μg·L^(-1)、10μg·L^(-1)),随着TGF-β2浓度的增加FN、N-Cadherin及相应mRNA随之增加,1μg·L^(-1)、5μg·L^(-1)、10μg·L^(-1)组与对照组(0μg·L^(-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TGF-β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μg·L^(-1)、1μg·L^(-1)、5μg·L^(-1))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RPE细胞miRNA-29b表达的降低,1μg·L^(-1)、5μg·L^(-1)、10μg·L^(-1)组与对照组(0μg·L^(-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在TGF-β2浓度为5μg·L^(-1)时miRNA-29b表达量最低。TGF-β2在一定时间范围内(0 h、3 h、6 h、12 h)以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RPE细胞miRNA-29b表达的降低,3 h、6 h、12 h、24 h、48 h组与0 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一定范围内TGF-β2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RPE细胞miRNA-29b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iRNA-29b与TGF-β2在RPE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细胞 上皮-分化 化生长因子-Β2 miRNA-29b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