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府逐瘀汤对大鼠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因子MC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光勇 潘茜 金鑫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951-953,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淤汤和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大鼠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glomerula endothelial cells,GECs)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相关作用... 目的:观察血府逐淤汤和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大鼠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glomerula endothelial cells,GECs)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对大鼠GECs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制备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GECs炎性因子MCP-1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活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施加AGEs刺激因素后MCP-1表达量明显增高,呈剂量(100 mg/L,200 mg/L,400 mg/L)依赖效应;15%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AGEs(200 mg/L)的作用,MCP-1的表达量下降;200 mg/L AGEs作用下,大鼠GECs的MCP-1表达量明显增加,成时间依赖效应,同时促进NF-κB活化。结论:AGEs通过促进NF-κB活化,使大鼠GECs的MCP-1蛋白表达量增加,血府逐瘀汤可抑制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糖基化终末产物 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安胎冲剂对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VEGF/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李元琪 李伟莉 +3 位作者 储继军 余欣慧 吴俊 陆莎莎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441-2448,共8页
目的基于VEGFR-2沉默探讨补肾安胎冲剂(后文简称BSAT)对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placent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PMVECs)的影响,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 目的基于VEGFR-2沉默探讨补肾安胎冲剂(后文简称BSAT)对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placent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PMVECs)的影响,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探索其治疗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构建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随后采用转染小干扰RNA(siRNA)技术沉默VEGFR-2基因表达,并给予补肾安胎冲剂含药血清或空白血清干预,将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血清组(PBS+空白血清)、siRNA空白血清组(PBS+VEGFR-2 siRNA+空白血清)、siRNA NC空白血清组(PBS+NC siRNA+空白血清)、siRNA药物血清组(PBS+VEGFR-2 siRNA+BSAT含药血清)、药物血清组(PBS+BSAT含药血清)予对应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VEGF、VEGFR-2、PI3K、Akt mRNA及蛋白表达,观察在VEGFR-2基因沉默时,补肾安胎冲剂是否能通过PI3K/Akt通路介导血管新生。结果空白血清组和siRNA NC空白血清组相比,VEGF、VEGFR-2、PI3K、Akt mRNA及蛋白无明显差异(P>0.05);药物血清组细胞VEGF、VEGFR-2、PI3K、Akt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血清组(P<0.05)。与空白血清组相比,siRNA空白血清组VEGF、VEGFR-2、PI3K、Akt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siRNA药物血清组与siRNA空白血清组相比,VEGF、VEGFR-2、PI3K、Akt有明显上升(P<0.01),补肾安胎冲剂能显著提高VEGF/PI3K/Akt的低表达。结论补肾安胎冲剂通过激活HPMVECs中VEGFR-2,靶向上调PI3K/Akt表达,介导血管新生,促进母胎界面血管重构,从而对RSA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胎冲剂 复发性流产 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申燕 尹爱萍 +1 位作者 冯学亮 解立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3-404,共2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G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变化、二者的相关性及免疫抑制剂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GD患者及对照者血清IL-13和VEGF的含量。结果GD... 目的研究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G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变化、二者的相关性及免疫抑制剂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GD患者及对照者血清IL-13和VEGF的含量。结果GD患者血清IL-13和VEG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540,P<0.01)。未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血清IL-13、VEG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服用者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3和VEGF共同参与GD的发病机制,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免疫抑制剂可降低血清IL-13和VEGF的含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 细胞介素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大鼠原代肾小球系膜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德光 李学旺 +4 位作者 李航 陈丽萌 文煜冰 段琳 李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7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原代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原代培... 目的:探讨原代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原代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VEGF表达及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TGF-β1刺激对VEGF表达的作用。结果:原代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VEGF164、120mRNA,TGF-β1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其表达,在12h表达最高,分别为刺激前3.17、2.925倍,有统计学差异(P<0.001)。在剂量反应曲线上,2ng/mlTGF-β1刺激作用最强,VEGF164、120mRNA表达分别为未刺激组的2.82、2.45倍,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与VEGFmRNA表达一致,大鼠原代肾小球系膜细胞仅见VEGF164蛋白表达,2ng/mlTGF-β1呈时间依赖性的增加VEGF164蛋白表达,24h达高峰,为刺激前的2.37倍。结论: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VEGF表达可能是TGF-β1介导肾脏损害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肾小系膜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肾小球疾病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桢华 白旭 廖蕴华 《内科》 2012年第2期163-165,共3页
内皮细胞损伤是血管病变的始动环节。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导致的血管病变已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肾脏疾病与内皮细胞损伤之间的关系仍未受到足够重视。引起肾脏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主要包括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两个方面... 内皮细胞损伤是血管病变的始动环节。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导致的血管病变已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肾脏疾病与内皮细胞损伤之间的关系仍未受到足够重视。引起肾脏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主要包括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两个方面,包括免疫炎症反应、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肾小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抑制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相关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潘茜 于丹 +3 位作者 王哲 井欢 王莹 高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8期713-715,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和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on Ⅱ,AngⅡ)对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glomerula endothelial cells,GECs)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 -1)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对大...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和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on Ⅱ,AngⅡ)对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glomerula endothelial cells,GECs)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 -1)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对大鼠GECs 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制备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采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大鼠 GECs 炎性因子 MCP -1和 NADPH 氧化酶 p47phox 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施加 AngⅡ刺激因素后 MCP -1表达量明显增高,呈剂量(10^-7-10^-5 mol/ L)依赖效应;15%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 AngⅡ(10^-5 mol/ L,12 h)的作用,MCP -1的表达量下降;同时10^-5 mol/ L AngⅡ作用下 NADPH 氧化酶 p47phox 蛋白的表达也增加,呈时间(6-24 h)依赖效应;15%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抑制 p47phox蛋白的表达。结论:AngⅡ通过活化 NADPH 氧化酶通路,促进大鼠 GECs 炎症因子 MCP -1的表达;血府逐瘀汤可抑制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血管紧张素Ⅱ 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昆肾喜胶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及对内皮细胞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罗伯珣 张卫平 王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3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海昆肾喜胶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效果及对内皮细胞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的89例CG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 目的探讨海昆肾喜胶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效果及对内皮细胞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的89例CG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给予海昆肾喜胶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两组均给予治疗3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及外周血CD4+、CD8+、CD4+/CD8+水平。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Scr、BUN、ET-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NO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4+水平和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昆肾喜胶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CGN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 海昆喜胶囊 来氟米特 内皮细胞功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兰通过保护糖萼核心蛋白缓解高糖诱导的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9
8
作者 盖丰丰 方立明 +5 位作者 谢圣芳 黄厚才 钟荣玲 何丹丹 姚源璋 王硕朋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观察泽兰对肾小球内皮细胞(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s,GECs)糖萼核心蛋白的影响,揭示泽兰缓解高糖诱导GECs损伤的机制。方法:高糖环境下培养大鼠GECs,予泽兰及厄贝沙坦含药血清处理2 d,收集处理后的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大鼠G... 目的:观察泽兰对肾小球内皮细胞(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s,GECs)糖萼核心蛋白的影响,揭示泽兰缓解高糖诱导GECs损伤的机制。方法:高糖环境下培养大鼠GECs,予泽兰及厄贝沙坦含药血清处理2 d,收集处理后的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大鼠GECs糖萼核心蛋白Syndecan-1、Glypican-1和CD31、α-SMA表达,RT-PCR法检测mRNA水平。结果:高糖环境培养下,大鼠GECs糖萼核心蛋白Syndecan-1、Glypican-1、CD31及其mRNA表达下降,α-SMA及其mRNA表达增加(P<0.05);而泽兰及厄贝沙坦含药血清则可上调Syndecan-1、Glypican-1、CD31及其mRNA表达(P<0.05),抑制α-SMA及其mRNA表达(P<0.05);泽兰对Syndecan-1、Glypican-1的保护作用优于厄贝沙坦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厄贝沙坦对α-SMA的抑制作用更显著(P<0.05)。结论:泽兰通过保护糖萼核心蛋白缓解高糖诱导的GECs损伤,为泽兰治疗DN提供了又一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兰 糖尿病 肾小内皮细胞 糖萼 SYNDECAN-1 Glypica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尿酸对肾小球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泉 周奕奕 +1 位作者 樊星 韩鸿玲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8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高浓度尿酸对肾小球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取传5~15代、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RGEC),接种于6孔板,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生理浓度尿酸组、中浓度尿酸组、高浓度尿酸组。各组分别给予0... 目的探讨高浓度尿酸对肾小球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取传5~15代、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RGEC),接种于6孔板,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生理浓度尿酸组、中浓度尿酸组、高浓度尿酸组。各组分别给予0、4、8、16 mg/d L尿酸干预24 h,分别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核因子κB(NF-κB)p56 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结果阴性对照组、生理浓度尿酸组e NOS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中浓度尿酸组、高浓度尿酸组,ICAM-1、MCP-1、NF-κB p65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ROS含量均明显高于中浓度尿酸组、高浓度尿酸组(P均<0. 05),而阴性对照组与生理浓度尿酸组、中浓度尿酸组与高浓度尿酸组上述指标比较P均> 0. 05。结论高浓度尿酸可能通过增加氧化应激途径中ROS产生和抑制e NOS表达,以及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炎症因子分泌等,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肾小内皮细胞损伤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通脉片与苯那普利对人肾小球内皮细胞外基质抑制作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立中 周仲瑛 +2 位作者 金妙文 谢福安 陈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 :探讨降糖通脉片与苯那普利对人肾小球内皮细胞外基质 (ECM )不同成分的抑制作用强度。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内皮细胞技术和血清药理学方法 ,观察具有清热化瘀、滋阴补气功效的中药降糖通脉片及苯那普利对内皮细胞ECM不同... 目的 :探讨降糖通脉片与苯那普利对人肾小球内皮细胞外基质 (ECM )不同成分的抑制作用强度。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内皮细胞技术和血清药理学方法 ,观察具有清热化瘀、滋阴补气功效的中药降糖通脉片及苯那普利对内皮细胞ECM不同成分的影响。结果 :降糖通脉片具有抑制内皮细胞ECM成分中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 (LN)和Ⅳ型胶原 (ColⅣ )的作用 ,该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苯那普利对ECM中FN、ColⅣ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不及降糖通脉片作用明显。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通脉片 苯那普利 肾小内皮细胞外基质 肾小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尿酸对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增殖、NO合成及ET-1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连希艳 张瑜 +2 位作者 赵劲涛 黄胜华 李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2期122-124,I0003,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观察不同浓度尿酸(UA)抑制肾小球内皮细胞(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s,GECs)增殖及对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分泌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GECs)进行实验,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UA(0、2、4、...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观察不同浓度尿酸(UA)抑制肾小球内皮细胞(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s,GECs)增殖及对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分泌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GECs)进行实验,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UA(0、2、4、8、16mg/dl)作用48 h对GECs增殖的影响。用ELISA方法评价不同浓度UA(0、2、4、8、16mg/dl)作用48 h对GECs培养液中NO、ET-1浓度的影响。结果:UA呈剂量依赖性抑制GECs增殖,浓度为8、16 mg/dl的UA组与对照组(0 mg/dl U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GECs合成NO,各组U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尿酸呈浓度依赖性刺激GECs分泌ET-1,其中8 mg/dl和16 mg/dl尿酸浓度组于对照组(0 mg/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可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并引起NO合成减少及ET-1分泌增加,尤其高于生理浓度的尿酸刺激组(≥8 mg/dl)上述作用更加明显,可能是尿酸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肾小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环境下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变化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妍君 罗朋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低氧环境对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MGEC)透通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GEC,将细胞分为低氧1组、低氧2组、抑制剂1组、抑制剂2组和对照组。低氧1、2组分别在10%、5%氧浓度的低氧环境中培养36 h;抑制剂1、2组... 目的观察低氧环境对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MGEC)透通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GEC,将细胞分为低氧1组、低氧2组、抑制剂1组、抑制剂2组和对照组。低氧1、2组分别在10%、5%氧浓度的低氧环境中培养36 h;抑制剂1、2组细胞先加入重组人VEGF抑制剂继续培养48 h,然后分别在10%、5%氧浓度的低氧环境培养36 h;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不做特殊处理。各组细胞分别于低氧处理0、12、24、36 h测算单层MGEC对白蛋白的通透率,反映细胞通透性;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小鼠MGEC中的VEGF mRNA。结果低氧1组、低氧2组培养0、12、24、36 h时细胞通透率逐渐升高,同组不同时点相比,P均<0.05;低氧1、2组培养12、24、36 h细胞通透率高于抑制剂1、2组及对照组(P均<0.05)。低氧处理12、24、36 h低氧2组细胞通透率高于低氧1组。低氧1、2组培养0、12、24、36 h时细胞中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均逐渐升高,组内不同时点相比,P均<0.05;低氧1、2组培养12、24、36 h细胞中VEGF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抑制剂1、2组及对照组,且低氧2组VEGF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低氧1组(P均<0.05)。结论低氧环境下小鼠MGEC通透性升高,可能与细胞中VEGF mRNA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损伤 肾小内皮细胞 细胞通透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RhoGTP酶/Rho激酶系统信号通路在低氧诱导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金兰 孙雪 +2 位作者 张志强 王燕 梅峰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10期683-687,共5页
目的低氧对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rat 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s,rGECs)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的表达和转分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低氧培养箱培养rGECs,根据低氧培养时间将细胞随机分为5组... 目的低氧对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rat 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s,rGECs)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的表达和转分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低氧培养箱培养rGECs,根据低氧培养时间将细胞随机分为5组,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GF-β1及转分化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在低氧培养细胞中在合适的时间分别加入RhoA/ROCK阻滞剂和TGF-β1受体阻滞剂,分别再次测定:①细胞培养液中TGF-β1表达;②转分化相关蛋白表达;③RhoA/ROCK活性变化。结果①随着低氧培养时间的延长,rGECs增殖活性增加,72h活性最大(F=546.63,P<0.001);②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的TGF-β1(F=16.320,P<0.001)和α-SMA(F=5.032,P=0.009)表达升高,而CD-31(F=9.882,P<0.001)表达降低;③经RhoA/ROCK阻滞剂和TGF-β1受体阻滞剂阻滞后α-SMA蛋白表达下降(相对表达量由1.423分别下降至0.750、0.434),CD-31蛋白表达升高(相对表达量由0.741分别上升至0.779、0.934)。结论研究发现低氧可致rGECs增殖活性增加,促进rGECs向间质细胞转分化。并通过细胞信号阻滞剂研究发现低氧可能通过TGF-β1-RhoA/ROCK信号通路促进rGECs向间质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大鼠肾小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RhoA/ROC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损伤中内皮-微血管系统改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畅 饶向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6期548-551,共4页
关键词 急性损伤 微血管系统 内皮损伤 肾小管上皮细胞 急性肾小管坏死 血流动力学变化 肾小滤过率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2对低氧环境下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佳佳 罗朋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3-717,共5页
目的热休克蛋白72(heat shock protein,HSP72)在机体受到低氧刺激时表达增加,有抗细胞凋亡作用,文中主要研究低氧环境下HSP72对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glomerulurs endothelial cells,GENC)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氯化钴(Co Cl2)模... 目的热休克蛋白72(heat shock protein,HSP72)在机体受到低氧刺激时表达增加,有抗细胞凋亡作用,文中主要研究低氧环境下HSP72对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glomerulurs endothelial cells,GENC)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氯化钴(Co Cl2)模拟低氧,按不同干预方式将GENC细胞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DMSO组、低氧+HSP72抑制剂组、低氧+HSP72激动剂组,用流式细胞仪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及蛋白HSP72的表达。结果与常氧组GENC细胞凋亡率、HSP72表达[(2.21±3.80)%、(0.23±0.09)]比较,低氧组、低氧+DMSO组、低氧+HSP抑制剂组、低氧+HSP激动剂组[(24.54±3.59)%、(0.82±0.15),(29.25±1.63)%、(0.80±0.17),(36.07±1.19)%、(0.43±0.08),(18.10±2.59)%、(1.05±0.07)]均明显升高(P<0.05);与低氧+DMSO组比较,低氧+HSP抑制剂组GENC细胞凋亡率升高,HSP72表达降低,低氧+HSP激动剂组细胞凋亡率降低,HSP72表达升高(P<0.05);低氧组、低氧+DMSO组GENC细胞凋亡率、HSP7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氧可引起GENC凋亡增加,且随着缺氧时间延长而增加;HSP72表达量的增减可导致细胞凋亡减少或增加,是低氧环境下影响GENC凋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肾小内皮细胞 低氧 HSP7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细胞癌组织中内皮抑素、VEGF、MVD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爱民 单金海 +2 位作者 成波 刘利维 韩瑞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肾细胞癌(RCC)组织中内皮抑素、VEGF、微血管密度(MVD)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50例肾细胞癌(RCC)及30例正常肾组织的内皮抑素、VEGF、CD34。结果内皮抑素和VEGF在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 目的观察肾细胞癌(RCC)组织中内皮抑素、VEGF、微血管密度(MVD)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50例肾细胞癌(RCC)及30例正常肾组织的内皮抑素、VEGF、CD34。结果内皮抑素和VEGF在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和20%,在肾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和74%,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P均<0.05)。内皮抑素和VEGF表达水平在高分期的病例中呈高表达,与低分期的病例比较,P<0.05。RCC组织中的MVD均值为(35.62±11.38)条/HP,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的(18.71±9.53)条/HP,P<0.01。临床分期为Ⅲ~Ⅳ期RCC组织MVD为(41.29±10.65)条/HP,显著高于Ⅰ~Ⅱ期的(24.74±7.83)条/HP,P<0.01。内皮抑素和VEGF与MVD的表达有关(P均<0.05)。结论RCC组织中内皮抑素、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升高。三者可作为评估RCC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胞 内皮抑素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细胞癌组织中内皮抑素、MVD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单金海 成波 +3 位作者 谭波 张爱民 刘利维 韩瑞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9-21,共3页
目的检测肾细胞癌(RCC)组织中内皮抑素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50例RCC组织及30例正常肾组织中的内皮抑素及CD34。结果正常肾脏组织中内皮抑素阳性表达率为36.7%,RCC组织中为76%... 目的检测肾细胞癌(RCC)组织中内皮抑素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50例RCC组织及30例正常肾组织中的内皮抑素及CD34。结果正常肾脏组织中内皮抑素阳性表达率为36.7%,RCC组织中为76%,二者相比,P〈0.01。内皮抑素在Ⅲ~Ⅳ期RCC中的表达情况与Ⅰ~Ⅱ期RCC相比,P〈0.05。RCC组织中的MVD均值为(35.62±11.38)条/HP,明显高于正常肾脏组织的(18.71±9.53)条/HP,P〈0.01。Ⅲ~Ⅳ期RCC组织中的MVD为(41.29±10.65)条/HP,显著高于Ⅰ~Ⅱ期的(24.74±7.83)条/HP,P〈0.01。RCC组织中的Endostatin与MVD有相关性(P〈0.05)。结论 RCC组织中内皮抑素表达上调,MVD升高。二者可作为评估RCC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胞 内皮抑素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间质微血管病变对肾疾病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峰 胡伟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1期1034-1036,共3页
肾间质微血管病变在肾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作者综述了支持肾间质微血管的丢失是肾疾病进展特征的有关证据 ,指出影响肾间质微血管病变的因素 。
关键词 间质 纤维化 微血管病变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钟晓容 庄永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7期642-644,共3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脏疾病 受体结合 肾小细胞 VEGF 内皮细胞 血管通透性 微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黄合剂含药血清对高糖环境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李梅 贺玉珍 +2 位作者 尹燕志 牟授菡 鞠建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1期1020-1021,共2页
关键词 肾小系膜细胞增殖 高糖环境 含药血清 慢性衰竭 合剂 微血管并发症 系膜细胞增生 肾小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