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晓刚 孟奎 +1 位作者 吴波 周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51-154,F003,F004,共6页
目的 :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方法 :对 2例肾上皮样AML的临床资料、随访结果及组织病理进行分析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了黑色素瘤相关抗原 (HMB4 5 )、(Pan)melanomamarkerAb 1、角蛋白 (CK... 目的 :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方法 :对 2例肾上皮样AML的临床资料、随访结果及组织病理进行分析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了黑色素瘤相关抗原 (HMB4 5 )、(Pan)melanomamarkerAb 1、角蛋白 (CK)、平滑肌肌动蛋白 (SMA)、上皮膜抗原 (EMA)、波形蛋白 (VIM)、肿瘤抑癌基因 (p5 3)、增殖细胞核抗原 (PC NA)、细胞增殖标记 (Ki6 7)等在肾上皮样AML的表达 ,并与国外报道的 2 8例进行比较。 结果 :组织学特点 :瘤细胞呈上皮样或短梭形 ,细胞质为嗜酸性 ,核大 ,较深染、异形 ,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相。瘤细胞排列密集成片 ,伴大片坏死 ,瘤组织中散在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 :HMB4 5和 (Pan)MelanomaMarkerAb 1阳性 ,上皮标记EMA、CK阴性。 结论 :在未出现远处转移前 ,肾上皮样AML一般属潜在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黑色素相关抗原(HMB45) (Pan)Melanoma MARKER Ab-1 增殖细胞核抗原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透明细胞癌MRI鉴别诊断 被引量:2
2
作者 郭锐 康素海 +3 位作者 李达 钟燕 王海屹 叶慧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MRI影像特征是否能够区别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与肾透明细胞癌(cc RCC)。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法,病例组为12例EAML,对照组为48例肾透明细胞癌。研究的MRI征象包括T2WI信号、假包膜、囊变坏死、三期动... 目的:探讨常规MRI影像特征是否能够区别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与肾透明细胞癌(cc RCC)。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法,病例组为12例EAML,对照组为48例肾透明细胞癌。研究的MRI征象包括T2WI信号、假包膜、囊变坏死、三期动态增强扫描。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单向有序列联表,分析MR影像特征在EAML和cc RCC两种肿瘤中的差异。结果:与cc RCC相比,T2WI肿瘤实性部分为不均匀低信号、无假包膜和皮髓期峰值强化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8、0.000和<0.05。结论:与cc RCC相比,肿瘤实性部分T2WI不均匀低信号、无假包膜和髓质期峰值强化是EAML在MR图像上的相对特征性表现,有助于EAML与cc RCC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透明细胞癌 鉴别诊断 磁共振成像 肾脏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治 被引量:13
3
作者 石泓哲 李长岭 +4 位作者 寿建忠 王栋 管考鹏 韩苏军 温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7-210,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2004年起被WHO单独分类在肾脏肿瘤中,但其真正的生物学行为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本院诊治的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 背景与目的: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2004年起被WHO单独分类在肾脏肿瘤中,但其真正的生物学行为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本院诊治的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7例。男性3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28(23-55)岁。有首发症状4例,体检发现3例。4例肿物局限于肾内,1例侵犯肾盂并侵犯肾静脉形成静脉瘤栓,1例同时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侵犯肾盂并同期发现肝多发转移和肺多发转移。术前诊断肾癌5例,诊断少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2例。结果:肿瘤假包膜均不明显,大体标本测量最大径2.5-14cm,中位最大径5cm。肿物切面质硬,多结节状,灰白至灰黄红色,有向肾周脂肪浸润性生长倾向,2例浸润腰大肌,2例浸润肾盂,1例形成肾静脉瘤栓,1例肾周淋巴结转移。7例镜下均见到特征增生的上皮样细胞;病理免疫组化染色后均表现黑色素细胞标志物HMB45、Melan-A强阳性,平滑肌细胞标志物SMA弱阳性,上皮细胞标志物cK阴性。病理诊断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后患者随访3-36个月,中位随访12个月,7例患者目前均存活。4例复诊未发现复发及转移征象。2例术后出现远处转移并行手术切除。1例术前发现肝、肺多发转移患者接受舒尼替尼靶向治疗3个月后,疗效评价部分缓解(PR),继续治疗3个月后肿瘤进展,疗效评价为疾病进展(PD)。结论: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需要和肾癌及少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病理免疫组化黑色素细胞标志强阳性为特征表现。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术后有复发和转移可能。手术和靶向治疗可能成为转移灶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 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和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富聪聪 夏禹 +4 位作者 王传卓 李飞 孟帆 黄玮 潘诗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52-755,共4页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12例患者的影像表现特征。结果12例均为单发,CT平扫病灶密度不均,实质部分密度略高于肾实质,增强CT扫描皮质期病灶实质明显强化,髓质期减退,病灶内...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12例患者的影像表现特征。结果12例均为单发,CT平扫病灶密度不均,实质部分密度略高于肾实质,增强CT扫描皮质期病灶实质明显强化,髓质期减退,病灶内脂肪成分及液化部分不强化;彩超提示全部为实性或呈囊实混合回声,病灶内可见液性回声,边界模糊,CDFI均检出血流信号。因此认为EAML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多种检查做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 CT 彩色多普勒超声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长径≤3cm)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8
5
作者 罗敏 蔡文超 +1 位作者 张玮 包强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95-1301,共7页
目的:探讨长径≤3cm的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早期EAML的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共27个病灶)肾脏EAML(长径≤3cm)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资料,其中1例合并结节性硬化。术前2... 目的:探讨长径≤3cm的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早期EAML的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共27个病灶)肾脏EAML(长径≤3cm)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资料,其中1例合并结节性硬化。术前23例均行超声及CT检查,6例行MRI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结果:(1)部位:27个病灶中,位于肾皮质近包膜下19个(其中16个病灶的主体位于肾轮廓外),肾实质邻近包膜及肾窦4个,位于肾髓质2个,肾窦旁2个。(2)大小及形态:长径<1.0cm的病灶2个(A组),1.0~2.0cm的15个(B组),2.0~3.0cm的10个(C组);4个病灶形态不规则,23个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3)超声表现:18个病灶呈高低混杂回声,超声造影均呈流出型强化。(4)CT表现:平扫显示20个病灶呈稍高密度,6个病灶内含有脂肪密度呈等低混杂密度,1个病灶呈等密度;增强后24个病灶呈流出型、1个呈平台型、2个呈流入型强化;可见皮质掀起征16个,黑星征9个,条索征19个;(5)MRI表现:3个病灶的边缘部分在反相位图像上的信号较同相位减低;5个病灶在T2WI上呈等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流出型强化,1个病灶在T2WI上呈等高信号、增强后呈平台型强化;(6)诊断符合率:B超、CT及MRI在A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0/2)、50%(1/2)及0%(0/1);B组分别为40%(6/15)、73.33%(11/15)及100%(3/3);C组分别为60%(6/10)、80%(8/10)及100%(2/2)。结论:肾EAML(长径≤3cm)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多种影像检查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 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峰 张长宝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5期495-495,共1页
关键词 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肾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及肺动脉瘤栓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慧慧 崔翼靖 +2 位作者 王晓冰 陈昕 杨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5-1045,共1页
患者女,52岁,右腰部酸胀2年,17天前突发右腰部绞痛,向右下腹放散,伴恶心、呕吐。超声心动图:下腔静脉内径2.1cm,其内见宽约0.6~0.9cm条索状回声,附着于下腔静脉右侧壁;右心房内见2.4cm×1.6cm较强附加回声。
关键词 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诊治分析(附7例报告)
8
作者 盛佳雁 肖成武 +5 位作者 王林辉 徐斌 杨庆 高莉 汪剑 康钦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46-1448,共3页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Upithelimd angiomyolipoma,EAML)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的亚型,为-种罕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因EAML短期内即会出现其他器官转移,呈现侵袭性生物学行为,逐渐引起人们对它的重新认识,因而被认...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Upithelimd angiomyolipoma,EAML)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的亚型,为-种罕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因EAML短期内即会出现其他器官转移,呈现侵袭性生物学行为,逐渐引起人们对它的重新认识,因而被认为是-种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例E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 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 临床特点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小龙 魏海霞 +2 位作者 韩哲 赵杰 姚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al angiomyolipoma,EAML)的临床病理特征,进一步认识本疾病。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7月至2012年8月2例肾EAM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合复习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及...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al angiomyolipoma,EAML)的临床病理特征,进一步认识本疾病。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7月至2012年8月2例肾EAM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合复习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都为女性,平均年龄47.5岁,均为左肾EAML。无明显阳性体征,2例在B超和CT均发现肾占位,其中1例CT强化不均匀,1例增强检查呈渐进性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略减低。分别行左肾部分切除术和根治性左肾切除术。组织形态学的主要特征均呈明显的上皮样分化。结论:分析结果提示:EAML生物学行为与经典型肾AML不同特征在于浸润性生长方式、细胞学异型性,CT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但病理结合免疫组化能够确诊,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其预后大多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性为主型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RI误诊为肾细胞癌囊性变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涛 刘爱连 +3 位作者 赵莹 刘昀松 董宛 华正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6-137,共2页
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PJ-KS-KY-2019-167),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患者男,31岁,主诉“体检B超发现左肾占位”入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诉任何不适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胸部X线片未见任何异常。
关键词 肾脏 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 磁共振成像 肾细胞癌 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MayoⅣ级瘤栓1例
11
作者 李远超 杨萌 +6 位作者 王英宝 杨芳 杨洋 张琳 毕晓方 张宏景 王春晖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93-594,共2页
患者女性,29岁。因“胸闷、胸痛1周”于外院行腹部CT检查提示右肾占位性病变合并下腔静脉栓塞、左肺栓塞,后于2024年3月转至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诊治。病程中患者无腰腹部疼痛,无发热、盗汗,无肉眼血尿等不适。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 MayoⅣ级 高度侵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结节性硬化症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次出血1例
12
作者 李文军 朱红 +1 位作者 孔铭新 许英霞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6-678,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17岁时确诊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母亲及姐姐均患此病。2017年因症状性癫痫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颅脑CT平扫提示两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钙化结节(图1①)。2018年3月行腹部CT平扫时发现... 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17岁时确诊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母亲及姐姐均患此病。2017年因症状性癫痫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颅脑CT平扫提示两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钙化结节(图1①)。2018年3月行腹部CT平扫时发现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血管平滑肌脂肪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性肾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急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效果
13
作者 王栋 张卉 周冰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超选性肾动脉造影栓塞术在急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例RAML破裂患者术前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肿瘤破裂出血,同时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急诊超选择肾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7 d患者血... 目的探讨超选性肾动脉造影栓塞术在急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例RAML破裂患者术前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肿瘤破裂出血,同时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急诊超选择肾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7 d患者血红蛋白、心率及血压,观察术后症状及并发症,评价栓塞效果。结果手术成功12例,1例大龄患者因失血性休克继发多脏器衰竭治疗无效死亡。术后患者血红蛋白、心率及血压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出血停止。术后3个月随访,肾功能正常,未见再次出血。结论超选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急性RAML破裂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介入栓塞术 血管平滑肌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吸除术治疗1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分析
14
作者 谢剑伟 殷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1-573,共3页
本文报道并分析了1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诊疗过程,结果显示,腹腔镜下吸除术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安全有效,该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富脂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关键词 腹腔镜下吸除术 血管平滑肌脂肪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特点及介入治疗现状
15
作者 唐伟国(综述) 刘源(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lmyolipoma,AML)是一种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部分与结节性硬化复合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有关。临床无特征性症状,可表现为腰腹不适、疼痛、发热或血尿等,瘤体破裂出血可致休克...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lmyolipoma,AML)是一种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部分与结节性硬化复合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有关。临床无特征性症状,可表现为腰腹不适、疼痛、发热或血尿等,瘤体破裂出血可致休克。脂肪成分的存在使影像学成为AML的诊断方法。近年来,介入技术包括选择性动脉栓塞(selective arterial embolization,SAE)、消融等用于治疗AML,有效减少并发症并保护肾功能。本文重点就AML的影像学特点以及介入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 特征性症状 结节性硬化 影像学特点 选择性动脉栓塞 肾脏良性肿 介入技术 arter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综合征相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16
作者 张天铭 王满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少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征,临床较为少见,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结节性硬化综合症相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运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状态,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少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征,临床较为少见,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结节性硬化综合症相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运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状态,并复习相关文献,提高认识有助于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和合理的家族健康管理方案,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 血管平滑肌脂肪 结节性硬化综合征 TSC1基因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下腔静脉瘤栓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克伟 刘茁 +4 位作者 邓绍晖 张帆 叶剑飞 王国良 张树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623,共7页
目的:总结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合并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瘤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该类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和瘤栓取出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4月至2023年3月诊断... 目的:总结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合并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瘤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该类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和瘤栓取出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4月至2023年3月诊断为RAML合并IVC瘤栓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人口统计学和围手术期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方式、随访时间等,并比较经典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lassical angiomyolipoma,CAML)合并IVC瘤栓患者与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合并IVC瘤栓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共纳入11例患者,其中CAML合并IVC瘤栓患者7例,EAML合并IVC瘤栓患者4例。女性9例(9/11,81.8%),男性2例(2/11,18.2%),平均年龄(44.0±17.1)岁。9例患者(9/11,81.8%)出现临床症状,包括腰痛、血尿、腹部包块等局部症状及体质量减轻、发热等系统性症状,2例(2/11,18.2%)RAML合并IVC瘤栓患者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由体检发现。11例患者中10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伴IVC瘤栓取出术,其中开腹手术3例(3/10,30.0%),腹腔镜手术2例(2/10,20.0%),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5例(5/10,50.0%);另外1例患者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和瘤栓取出术。EAML合并IVC瘤栓的患者相较于CAML合并IVC瘤栓患者出现系统性临床症状(100%vs.0%,P=0.003)的比例更高,术中出血量[400(240,3050)mL vs.50(50,300)mL,P=0.036]更多,并且出现肿瘤坏死(75%vs.0%,P=0.024)的比例更高,但手术时间[(415.8±201.2)min vs.(226.0±87.3)min,P=0.05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AML伴IVC瘤栓患者相比,EAML伴IVC瘤栓患者出现系统性症状和肿瘤坏死的比例更高。此外,对于特定的CAML伴IVC瘤栓患者可以进行肾部分切除术和瘤栓取出术以更好地保留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 肾部分切除术 栓取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家安 倪管崟 +3 位作者 印于 杨俊 詹一 倪才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0-564,共5页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是一种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多由体检偶然发现,或者当肿瘤破裂出血及肿瘤增大出现相关症状时被发现。选择性动脉栓塞术(SAE)现已成为RAML主要治疗手段。在RAML急性破裂出血时,SAE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此外,...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是一种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多由体检偶然发现,或者当肿瘤破裂出血及肿瘤增大出现相关症状时被发现。选择性动脉栓塞术(SAE)现已成为RAML主要治疗手段。在RAML急性破裂出血时,SAE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此外,SAE对预防RAML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方面已被证明是安全的、有效的。本文着重对SAE治疗RAML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栓塞材料的选择、疗效评价、并发症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手术时机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克伟 邓绍晖 +3 位作者 刘茁 张洪宪 马潞林 张树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6-331,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时机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破裂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6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31例RAML破裂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人...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时机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破裂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6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31例RAML破裂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人口学和围手术期资料,将出血后小于7 d手术定义为近期手术组,出血后7 d至6个月手术定义为中期手术组,出血后超过6个月手术定义为远期手术组,比较组间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收集到行RAML破裂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共3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6.2±11.3)岁。近期手术组7例,中期手术组12例,远期手术组12例。肿瘤直径方面,远期手术组患者显著低于近期手术组[(6.6±2.4)cm vs.(10.0±3.0)cm,P=0.039];手术时间方面,远期手术组显著低于中期手术组[(157.5±56.8)min vs.(254.8±80.1)min,P=0.006],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方面,远期手术组低于中期手术组[35(10,100)mL vs.650(300,1200)mL,P<0.001],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输血量方面,远期手术组显著低于中期手术组[0(0,0)mL vs.200(0,700)mL,P=0.014],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天数方面,远期手术组显著低于中期手术组[5(4,7)d vs.7(6,10)d,P=0.011],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RAML破裂出血的患者,6个月以上再行手术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时间,手术时间相对最短,术中出血量相对最少,因此更推荐待保守治疗血肿机化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 破裂出血 保留肾单位手术 手术时机 手术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明丽 朱晴 +3 位作者 胡月 刘琦尧 张镰竞 杨冬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4-259,共6页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超声声像图的特殊表现及其生物学行为,为临床医生正确诊断RAML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侵袭性经典型RAML伴假性动脉瘤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病理学特征分析其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其生物学行为特点,并结...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超声声像图的特殊表现及其生物学行为,为临床医生正确诊断RAML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侵袭性经典型RAML伴假性动脉瘤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病理学特征分析其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其生物学行为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女性,60岁,因腰部不适于当地医院行CT检查时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就诊本院。专科查体和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左肾增大,上极囊实性肿块伴假性动脉瘤形成(源于叶间动脉);增强CT影像提示左肾上极肾癌可能性大,瘤体内动脉瘤形成,伴左侧肾上腺受侵。行腹腔镜下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具有侵袭性行为的经典型RAML。结论:经典型RAML可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伴假性动脉瘤形成是RAML超声声像图的特殊表现,与其他肾脏肿瘤较难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 侵袭性 假性动脉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