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脯氨酰寡肽酶促进口蹄疫病毒在PK15细胞中的复制
1
作者 王姿逸 茹毅 +9 位作者 卢炳州 杨洋 赵陇和 李亚军 李建斌 李明桂 马坤 冷非凡 郝荣增 郑海学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93-4603,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宿主蛋白脯氨酰寡肽酶(prolyl oligopeptidase,POP)在PK15细胞中对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复制的影响。首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FMDV感染P... 本研究旨在探究宿主蛋白脯氨酰寡肽酶(prolyl oligopeptidase,POP)在PK15细胞中对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复制的影响。首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FMDV感染PK15细胞后POP蛋白的表达变化。进一步构建POP真核表达质粒,通过病毒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过表达POP对FMDV复制的影响;合成针对POP基因的特异性siRNA,利用TCID50、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siRNA对POP表达的干扰效果及POP被干扰后对FMDV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FMDV感染PK15细胞后对宿主细胞POP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没有显著影响,而过表达POP能显著促进FMDV在PK15细胞中复制水平,并且病毒复制水平随着POP的剂量递增呈现剂量依赖式增加;siRNA-S112显著下调内源性POP表达,进而显著抑制FMDV的复制。本研究首先在宿主细胞水平揭示了POP蛋白对FMDV复制的影响,证明POP对FMDV复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POP促进FMDV的复制及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 口蹄疫病毒 病毒复制 PK15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脯氨酰内肽酶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模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2
作者 熊静平 张跃新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7-1104,共8页
目的 探究脯氨酰内肽酶(PREP)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模型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18只健康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SH组和NASH+迷迭香酸(RA)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饲予普通饲料16周,... 目的 探究脯氨酰内肽酶(PREP)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模型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18只健康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SH组和NASH+迷迭香酸(RA)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饲予普通饲料16周,NASH组及NASH+RA组饲予高脂饮食16周,第9周NASH+RA组予加PREP抑制剂RA灌胃,100 mg/kg,1次/d,干预8周。造模和干预结束后处死小鼠,检测不同组别小鼠的血清炎症指标、肝脏甘油三酯(TG)浓度,观察肝脏脂质、炎症、肝纤维化的改变,并计算NAFLD活动度(NAS)积分,应用Western Blot、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PRE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蛋白和mRNA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和Dunnett’s-T3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及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 NASH+RA组小鼠血清IL-6、TNF-α、TG水平均较NASH组显著降低(P值均<0.05),NASH+RA组肝脂肪变性、肝细胞水肿较NASH组明显减轻,炎细胞浸润较NASH组减少,肝组织病变明显好转。NASH+RA组NAS积分与NASH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NASH组血管周围胶原纤维增多,偶见纤维桥连,NASH+RA组的肝脏纤维化与NASH组比较,血管周围胶原纤维稍减少。NASH组肝脏胶原面积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NASH+RA组胶原面积百分比较NASH组无明显下降(P>0.05)。NASH+RA组较NASH组PPAR-γ、FGF21、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值均<0.05),而PREP蛋白相对表达量较NASH组明显降低(P<0.05)。NASH+RA组较NASH组PPAR-γ mRNA、FGF21 mRNA、SIRT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值均<0.05),PREP mRNA相对表达量较NASH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PREP通过调控PPAR-γ-FGF21-SIRT1信号通路降低炎症水平,改善小鼠NA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脯氨 小鼠 近交C57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抑制剂胡桃醌对宫颈鳞癌SiHa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巍 金瑛 +5 位作者 朱文赫 李妍 罗军 芦晓静 陈默然 姜艳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讨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抑制剂胡桃醌对宫颈鳞癌Si H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促凋亡的机制。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i Ha细胞,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剂量(10、20、50、80及100μmol/L)胡桃醌给药组,共6组。采用MTT法观... 目的:探讨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抑制剂胡桃醌对宫颈鳞癌Si H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促凋亡的机制。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i Ha细胞,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剂量(10、20、50、80及100μmol/L)胡桃醌给药组,共6组。采用MTT法观察胡桃醌对Si Ha细胞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出半数抑制浓度(IC50=20.4μmol/L),依据IC50确定胡桃醌的有效浓度;选取与IC50接近的浓度(20μmol/L)通过Hoechst 33258及流式细胞术测定胡桃醌对Si Ha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8、9以及抑癌基因PTEN的蛋白水平。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echst 33258检测表明,20μmol/L胡桃醌处理细胞12 h后可出现明显的细胞核典型凋亡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说明胡桃醌可诱导Si Ha细胞出现早期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0μmol/L胡桃醌处理细胞12 h后,cleaved caspase-3、8、9及PTEN的蛋白水平明显增加。结论:胡桃醌可以抑制Si Ha细胞的活力,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caspase途径并增加抑癌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醌 脯氨顺反异构 细胞凋亡 SI H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椎动物Cyclophilin A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及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任丽倩 刘薇 +2 位作者 李文博 刘文军 孙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36-745,共10页
Cyclophilin A(简称CypA)由PPIA(Peptidylprolyl isomerase A)基因编码,是典型的Cyclophilin家族蛋白,具有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在蛋白质的折叠和转运、信号转导、炎症、免疫调节、细胞凋亡及病毒复制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 Cyclophilin A(简称CypA)由PPIA(Peptidylprolyl isomerase A)基因编码,是典型的Cyclophilin家族蛋白,具有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在蛋白质的折叠和转运、信号转导、炎症、免疫调节、细胞凋亡及病毒复制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重点探讨了不同脊椎动物CypA的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及其遗传变异。根据Gen Bank数据库PPIA基因的序列信息,克隆了脊椎动物的PPIA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其中鼠耳蝠(Myotis davidi)和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的PPIA基因序列为首次报道。利用大肠杆菌表达GST-Cyp A融合蛋白并进行亲和层析,切除GST标签后再进行分子筛层析,获得纯化的CypA蛋白。利用胰糜蛋白酶偶联法测定CypA的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发现12种脊椎动物CypA的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同时,通过一系列遗传变异和分子进化分析,发现12种脊椎动物CypA的酶活位点、CsA结合位点等重要功能域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而且其结构和在染色体中的基因定位也非常保守。研究结果表明,脊椎动物CypA的关键功能域高度保守,这是CypA维持其酶活及生物学功能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动物 CYCLOPHILIN A 脯氨顺反异构 分子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slyD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薇 刘松艳 +5 位作者 王曼宇 衣菲 田秋丰 陈志宝 刘思国 于申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0,共5页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ases)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中,主要生物功能是专一性催化已磷酸化的丝/苏-脯氨酞顺/反异构。为研究大肠杆菌PPIases sly D基因缺失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改进的Red重组方法构建大肠杆菌BL21株的sly D...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ases)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中,主要生物功能是专一性催化已磷酸化的丝/苏-脯氨酞顺/反异构。为研究大肠杆菌PPIases sly D基因缺失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改进的Red重组方法构建大肠杆菌BL21株的sly D缺失株,命名为BL21Δsly D;并通过突变株的形态学变化、生长特性、生化代谢特性、耐酸性、耐渗透压能力、耐温度缺氧能力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缺失株生长速率、耐高温缺氧能力与亲本株相比差异不显著,然而突变株的耐酸性与耐渗透压能力则显著低于亲本株(p<0.01),表明大肠杆菌PPIases sly D基因可能影响双组份调控系统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构建的大肠杆菌sly D基因缺失株BL21Δsly D为进一步研究大肠杆菌sly D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脯氨顺反异构 生物学特性 环境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PR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田焱 张怡 +1 位作者 禹晶晶 张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03-1406,共4页
目的探讨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eptidyl 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Pin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与病程相关蛋白的(PR)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湘雅医院 2010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50例子... 目的探讨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eptidyl 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Pin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与病程相关蛋白的(PR)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湘雅医院 2010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50例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in1及PR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及Spearman相关系数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in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33/50),其表达阳性率随着病理分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递减(高分化组93.3%,中分化组 84.6%,低分化组36.4%),浅肌层浸润组pin1阳性表达率(77.4%)显著高于深肌层浸润组(47.4%),淋巴结转移组pin1阳性表达率(28.6%)显著低于淋巴结未转移组(72.1%)。pin1与PR阳性表达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 pin1蛋白表达增高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望与PR一起成为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脯氨顺反异构 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基因全长cDNA的电子克隆及同源建模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海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925-3927,共3页
[目的]研究对紫花苜蓿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基因全长cDNA进行电子克隆及同源建模的方法。[方法]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相对保守的特点,利用NCBI数据库,对公共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筛选和重叠群装配,获得拼接cDNA序列,经过ORFFinder分析后... [目的]研究对紫花苜蓿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基因全长cDNA进行电子克隆及同源建模的方法。[方法]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相对保守的特点,利用NCBI数据库,对公共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筛选和重叠群装配,获得拼接cDNA序列,经过ORFFinder分析后获得相应蛋白质的全长序列,并利用Swiss-Mode服务器预测各原子坐标,进而利用Swiss-PdbViewer生成三维空间模型。[结果]采用该方法成功获得紫花苜蓿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基因的完整cDNA序列,全长为1880bp,mPPI蛋白质编码68AA,分子量约为7829.9Da,理论等电点pI=8.99,原子组成为C338H547N103O103S4,摩尔消光系数280nm处为4595,不稳定系数为42.16,脂肪系数为83.24,总平均亲水性为-0.456。[结论]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序列对跨物种间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筛选和拼接,是基因克隆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脯氨顺反异构(PPI) 电子克隆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隐孢子虫亲环素型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基因克隆与分析
8
作者 付芹芹 杨光 +6 位作者 王穗湘 孙小会 郭志云 张丽菊 陈川 刘国宁 荆春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85-889,共5页
目的克隆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南京株(NJ)亲环素型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基因,测序并分析C.parvumNJ株与其他隐孢子虫分离株CyP-type PPIase基因序列的差异以及亲缘关系。方法根据GenBank上C.parvumIowa II株CyP-type PPIase基因序列,设... 目的克隆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南京株(NJ)亲环素型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基因,测序并分析C.parvumNJ株与其他隐孢子虫分离株CyP-type PPIase基因序列的差异以及亲缘关系。方法根据GenBank上C.parvumIowa II株CyP-type PPIase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应用巢式PCR扩增目的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对重组子进行双酶切和菌落PCR鉴定并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parvum NJ株CyP-type PPIase基因与其它隐孢子虫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结果巢式PCR扩增获得特异的目的基因,双酶切和菌落PCR鉴定获得正确的重组子,测序表明,扩增基因组DNA序列为746bp,含有目的基因ORF全长570bp,编码190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我国C.parvum NJ株与国外分离的Iowa II株CyP-type PPIase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9%的同源性。进化树分析表明,C.parvumNJ株与Iowa II株CyP-type PPIase基因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与脑膜炎双球菌的亲缘关系最远。结论成功克隆C.parvumCyP-type PPIase基因,C.parvumCyP-type PPIase基因在氨基酸水平高度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隐孢子虫 亲环素型脯氨顺反异构基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对喉癌细胞系Hep-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辉 李章富 +2 位作者 温行 刘剑利 李福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81-689,共9页
目的探讨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对喉癌细胞系Hep-2细胞中心体扩增以及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喉癌细胞系Hep-2细胞,构建、转染Pin1 siRNA并分组。Pin1过表达分为转染pcDNA3.1组(NC组)、转染pcDNA3.1-Pin1组(Pin1组)、转染pc... 目的探讨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对喉癌细胞系Hep-2细胞中心体扩增以及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喉癌细胞系Hep-2细胞,构建、转染Pin1 siRNA并分组。Pin1过表达分为转染pcDNA3.1组(NC组)、转染pcDNA3.1-Pin1组(Pin1组)、转染pcDNA3.1-Pin1后加核转录因子(NF-κB/p65)抑制剂(BAY11-7082)组(Pin1+7082组)。Pin1干扰分为转染阴性对照组(NC组)、转染siRNA组(Si-Pin1组)、转染siRNA后加NF-κB/p65激活剂(IL-1β)组(Si-Pin1+IL-1β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Pin1、CDK2及NF-κB/p65蛋白表达,实时PCR检测Pin1及CDK2基因表达,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中心体扩增及NF-κB/p65核转位,流式细胞仪检测Hep-2细胞周期、凋亡、克隆形成,CCK-8实验检测Hep-2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及划痕实验检测Hep-2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Pin1过表达促进中心体复制异常、克隆形成、细胞迁移、细胞周期G1/S转化,NF-κB/p65核转位以及CDK2的表达;NF-κB/p65抑制剂能够减弱这些效应。下调Pin1表达能够抑制中心体异常复制、克隆形成、细胞迁移、细胞周期G1/S的转化,NF-κB/p65入核以及CDK2的表达;NF-κB/p65激活剂能够逆转这些作用。结论Pin1可能经NF-κB通路上调CDK2的表达来影响Hep-2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顺反异构1 喉癌细胞系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0c调控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对喉癌Hep-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温行 李章富 +3 位作者 王辉 孙绍华 郭星 李福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2,28,共7页
目的探究miR-200c对喉癌Hep-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miR-200c是否通过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在喉癌中发挥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实时PCR检测喉癌组织中miR-200c的表达水平;miR-200c相关小RNAs瞬时转染喉癌Hep-2细胞,Transwell实验... 目的探究miR-200c对喉癌Hep-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miR-200c是否通过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在喉癌中发挥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实时PCR检测喉癌组织中miR-200c的表达水平;miR-200c相关小RNAs瞬时转染喉癌Hep-2细胞,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中心体的异常扩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200c与PIN1的结合;Western blotting检测PI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iR-200c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Transwell结果显示,miR-200c能够抑制Hep-2细胞的迁移,免疫荧光实验显示,miR-200c能够减弱细胞中心体的异常扩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PIN1是miR-200c的靶基因之一;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iR-200c可在翻译水平抑制PIN1的表达;miR-200c能够通过调控PIN1PIN1抑制喉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和减弱细胞中心体的异常扩增。结论 miR-200c通过调控PIN1抑制喉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并减弱中心体异常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MIR-200C 脯氨顺反异构 迁移 中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士乳杆菌X-脯氨酰-二肽酰基-氨基肽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宇星 祝倩 +4 位作者 朱坤 周慧敏 孙杨赢 曾小群 潘道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56-160,共5页
提取并纯化瑞士乳杆菌X-脯氨酰-二肽酰基-氨基肽酶(Pep X),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采用超声波破碎瑞士乳杆菌菌体获得含有Pep X的粗酶液,粗酶液经过硫酸铵沉淀、Sephacryl S-300 HR层析、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切胶回收蛋白纯... 提取并纯化瑞士乳杆菌X-脯氨酰-二肽酰基-氨基肽酶(Pep X),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采用超声波破碎瑞士乳杆菌菌体获得含有Pep X的粗酶液,粗酶液经过硫酸铵沉淀、Sephacryl S-300 HR层析、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切胶回收蛋白纯化瑞士乳杆菌Pep X。纯化后Pep X经SDS-PAGE测定分子质量并研究酶学性质。得到电泳纯的PepX,酶比活力62.24U/mg,单体分子质量大约26kD,最适酶反应pH7.0,最适酶反应温度37℃。Co2+对PepX有激活作用,Zn2+、Ni2+、Mn2+、Fe3+对Pep X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EDT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MSF对Pep X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说明Pep X为金属依赖性的丝氨酸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脯氨-二基-氨基(Pep-X) 纯化 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杆菌产X-脯氨酰-二肽酰基-氨肽酶活性对契达干酪抗氧化活性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铭琪 张秀秀 +4 位作者 李晓东 刘璐 张宏达 张宏伟 白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17-125,共9页
选取4株(干酪乳杆菌1.0319、瑞士乳杆菌1.0612、鼠李糖乳杆菌1.0911、植物乳杆菌1.0202)具有X-脯氨酰-二肽酰基-氨肽酶(X-prolyl-dipeptide acyl-aminopeptidase,Pep X)活性的乳杆菌,经过3次紫外诱变,诱变出具有高活性Pep X的菌株(UV-C3... 选取4株(干酪乳杆菌1.0319、瑞士乳杆菌1.0612、鼠李糖乳杆菌1.0911、植物乳杆菌1.0202)具有X-脯氨酰-二肽酰基-氨肽酶(X-prolyl-dipeptide acyl-aminopeptidase,Pep X)活性的乳杆菌,经过3次紫外诱变,诱变出具有高活性Pep X的菌株(UV-C3、UV-H3、UV-R3、UV-P3),将其添加到契达干酪中,分析在干酪成熟期间Pep X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变化,建立二者间的相关性,并研究添加产Pep X乳杆菌对干酪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杆菌所产Pep X活性对契达干酪抗氧化活性及品质具有显著影响,且二者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着干酪成熟时间的延长,干酪的Pep X活性及抗氧化活性逐渐上升,且在第90天达到最大值,其中,添加UV-R3菌株所产的Pep X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最大值为10.16 U/g,其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还原能力)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最大值分别为68.43%、67.56%、0.6843。在120 d后,随着酪蛋白的水解,干酪的苦味肽大量产生,且质构情况显著降低。在第120天时,干酪的风味感官得分达到最大值,均超过9.0分,因此可在成熟120 d后进行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X-脯氨-二基-氨 活性 抗氧化活性 成熟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脯氨酰寡肽酶功能及抑制剂研究进展
13
作者 冯芬 张春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0-303,共4页
脯氨酰寡肽酶(prolyl oligopeptidase,POP)又称为脯氨酰内肽酶,是一种脯氨酸后切割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负责短神经肽和肽激素的成熟和降解,与神经相关性疾病密切相关。POP的活性位点位于三联体催化结构域和β-螺旋桨结构域的界面。PO... 脯氨酰寡肽酶(prolyl oligopeptidase,POP)又称为脯氨酰内肽酶,是一种脯氨酸后切割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负责短神经肽和肽激素的成熟和降解,与神经相关性疾病密切相关。POP的活性位点位于三联体催化结构域和β-螺旋桨结构域的界面。POP抑制剂具有神经保护、抗遗忘和增强认知的特性,同时对肿瘤、高血压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就POP的功能、作用机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 学功能 学功能 帕金森病 肿瘤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虫酰肼对不同抗性棉铃虫种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希宝 张靖 芮昌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81-1388,共8页
【目的】明确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相关联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分子机制,更有效地开展棉铃虫抗药性的快速监测。【方法】用LC40甲氧虫酰肼处理棉铃虫3龄初幼虫,测定处理前、后抗性种群GST的... 【目的】明确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相关联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分子机制,更有效地开展棉铃虫抗药性的快速监测。【方法】用LC40甲氧虫酰肼处理棉铃虫3龄初幼虫,测定处理前、后抗性种群GST的活性及5种GST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并比较一种Delta基因GSTd1的编码区序列。【结果】经测序、比对,抗甲氧虫酰肼种群(R-methoxyfenozide)和同源对照种群(S-methoxyfenozide)GSTd1基因编码区序列相同,表明其编码的酶结构没有发生改变。甲氧虫酰肼处理前,R-methoxyfenozide种群的GST比活力显著高于Smethoxyfenozide种群;而药剂处理后,两种群的GST比活力均降低,但R-methoxyfenozide种群的活性可以快速回升。药剂处理前,R-methoxyfenozide种群的GST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S-methoxyfenozide种群。药剂处理对不同抗性种群GST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差异较大。除了GSTs1,S-methoxyfenozide种群GST基因表达量均降低,其中GSTd2和GSTe2可以缓慢回升。GSTs1表达量在36 h内没有明显变化,但在48 h显著升高。R-methoxyfenozide种群的GST基因表达量均先降低,然后迅速恢复,除GSTe2基因外,R-methoxyfenozide种群的基因初始表达量和药剂处理后的最终表达量均显著高于S-methoxyfenozide种群。【结论】棉铃虫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与GST比活力增强有关,而GST比活力的增强主要源于多个GST基因的过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甲氧虫 谷胱甘S-转移 活性 基因表达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蛤抗癌多肽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康劲翮 冷波 +4 位作者 贺量 范成成 王勤 石艳 陈清西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6,共4页
从文蛤体中分离纯化得到了抗癌多肽,研究该多肽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文蛤抗癌多肽对该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地研究其抑制作用机理和抑制效应类型,结果表明:随着文蛤多肽加入量的... 从文蛤体中分离纯化得到了抗癌多肽,研究该多肽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文蛤抗癌多肽对该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地研究其抑制作用机理和抑制效应类型,结果表明:随着文蛤多肽加入量的增大,该酶活力呈指数下降,测得导致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IC50)为112.9μg/cm3,该多肽对酶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可逆过程,抑制机理表现为混合型抑制类型,对游离酶(E)的抑制常数(KI)和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分别为77.03和697.44μg/cm3,说明文蛤抗癌多肽与游离酶的结合导致酶活力的丧失,明显的强于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效应,底物的存在对该酶被文蛤抗癌多肽抑制作用起了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抗癌多 N-乙-Β-D-氨基葡萄糖苷 抑制作用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的纯化及对重组蛋白质折叠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明波 孟文华 马贤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7-251,共5页
脯氨酰异构是蛋白质折叠反应的限速步骤之一,体内被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所催化.为了研究PPI在重组蛋白体外折叠复性中的作用,我们自猪肾脏中纯化了PPI,并对重组蛋白的酶促折叠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PI催化... 脯氨酰异构是蛋白质折叠反应的限速步骤之一,体内被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所催化.为了研究PPI在重组蛋白体外折叠复性中的作用,我们自猪肾脏中纯化了PPI,并对重组蛋白的酶促折叠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PI催化的重组蛋白的折叠反应主要是提高了它们的折叠速率,而不增加正确折叠率和比活性,PPI在很低的浓度下即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蛋白 折叠 脯氨 顺反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肽结合乙醇脱氢酶及胆碱乙酰转移酶在糖尿病小鼠海马内表达的时程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颖 李森 +1 位作者 赵志炜 赵咏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β淀粉样肽结合乙醇脱氢酶(amyloid-βpeptide-binding alcohol dehydrogenase,ABAD)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 transferase,ChAT)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小鼠海马CA1区表达的时程变化,探讨DM脑病发...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β淀粉样肽结合乙醇脱氢酶(amyloid-βpeptide-binding alcohol dehydrogenase,ABAD)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 transferase,ChAT)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小鼠海马CA1区表达的时程变化,探讨DM脑病发病的相关机制。方法 48只雄性昆明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C,n=24)和DM组(n=24)。小鼠禁食12 h后,按200 mg/kg腹腔注射新鲜配制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3 d后尾部测非禁食血糖,大于15 mmol/L者为DM模型复制成功。分别在造模后1周、4周及8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C组与DM组小鼠海马CA1区ABAD及ChAT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 1)ABA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组小鼠海马CA1区ABAD阳性细胞数量少,染色浅;而造模后1周、4周、8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ABAD阳性细胞数量较C组增多,染色深。细胞计数结果显示,1周、4周及8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ABAD阳性细胞数量(18.50±2.72,21.10±2.47,18.90±2.08)比C组(14.30±2.63,15.30±3.13,14.10±3.07)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组小鼠海马CA1区ChAT阳性细胞数量多,染色深;而造模后1周、4周及8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ChAT阳性细胞数较C组减少,染色变浅。细胞计数结果显示,1周、4周及8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ChAT阳性细胞数量(21.20±2.15,19.60±3.50,21.30±3.20)比C组(25.50±3.63,26.40±3.37,26.30±4.88)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M早期(1周)小鼠海马内即出现ABAD表达增加,并持续至实验终点(8周),同时DM小鼠海马内ChAT表达明显减少。ABAD可能参与DM小鼠胆碱能神经元的变性过程,在DM脑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海马 β淀粉样结合乙醇脱氢 胆碱乙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激活小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英 邹晓华 +3 位作者 付再林 方慧 陈素红 吕圭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在体内对小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mGST-Ⅰ)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苯巴比妥75 mg·kg-1诱导小鼠CYP2B后,ip CP,测定9 h内mGST-Ⅰ酶活性,观察二巯基丁二醇(DTT)对酶激活的逆转作用和巯基烷化...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在体内对小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mGST-Ⅰ)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苯巴比妥75 mg·kg-1诱导小鼠CYP2B后,ip CP,测定9 h内mGST-Ⅰ酶活性,观察二巯基丁二醇(DTT)对酶激活的逆转作用和巯基烷化剂N-乙基马来酰亚胺(NEM)对酶再激活效应,用SDS-PAGE和负染凝胶法评价CP对mGST-Ⅰ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P引起小鼠微粒体中mGST-Ⅰ活性增加;NEM在mGST-Ⅰ半胱氨酸-49-巯基(cys-49-SH)上的活化效应减弱,而CP引起的mGST-Ⅰ激活效应不被二硫键还原剂DTT逆转。激活的mGST-Ⅰ电泳图谱未见蛋白分子量变迁及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大剂量CP致mGST-Ⅰ激活效应机制主要是酶分子cys-49-SH上单个巯基的修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 微粒体 谷胱甘S-转移 二巯基丁二醇 N-乙基马来亚胺 半胱氨酸-49-巯基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肽对肺组织CTP:磷酸胆碱二胞苷酰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管茶香 周伏文 +3 位作者 罗自强 秦晓群 张长青 孙秀泓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 :观察血管活性肠肽 (VIP)对肺组织微粒体中CTP :磷酸胆碱二胞苷酰转移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无血清成年大鼠肺组织培养 ,提取标记有1 4C的反应产物CDP -胆碱 ,液闪测定1 4C放射性强度 ,反映CTP :磷酸胆碱二胞... 目的 :观察血管活性肠肽 (VIP)对肺组织微粒体中CTP :磷酸胆碱二胞苷酰转移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无血清成年大鼠肺组织培养 ,提取标记有1 4C的反应产物CDP -胆碱 ,液闪测定1 4C放射性强度 ,反映CTP :磷酸胆碱二胞苷酰转移酶活性。观察VIP对该酶影响的量 效关系与时 效关系以及蛋白激酶C抑制剂H 7和钙调蛋白阻断剂W 7预处理后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①浓度为 3× 10 - 8mol·L- 1 的VIP可引起微粒体CTP :磷酸胆碱二胞苷酰转移酶的活性增强 ,并随着VIP浓度增加 ,酶活性增加 (P <0 .0 1)。②用 3× 10 - 7mol·L- 1 VIP作用 8h ,酶的活性开始显著增强 (P <0 .0 1) ,随着作用时间延长 ,酶活性逐渐增加。③H 7和W 7可显著抑制 3× 10 - 7mol·L- 1 的VIP对CTP :磷酸胆碱二胞苷酰转移酶活性的增强作用。结论 :肺内神经肽VIP可促进成年大鼠肺组织微粒体中CTP :磷酸胆碱二胞苷酰转移酶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组织 CTP 磷酸胆碱二胞苷转移 活性 影响 血管活性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基因反义R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仇灏 金美芳 +4 位作者 周迎会 孙其昌 刘可人 沈宏杰 吴士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8,共6页
反义封闭人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p-GalNAc-T2)的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SGC7901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有影响.在对几株肿瘤细胞的pp-GalNAc-T2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后,以高表达pp... 反义封闭人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p-GalNAc-T2)的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SGC7901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有影响.在对几株肿瘤细胞的pp-GalNAc-T2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后,以高表达pp-GalNAc-T2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方法扩增两段不同长度pp-GalNAc-T2基因片段,构建反义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通过G418筛选,建立一系列旨在封闭胃癌细胞SGC7901ppGalNAc-T2基因表达的亚细胞克隆.通过流式细胞术、荧光显微镜、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反义封闭pp-GalNAc-T2基因RNA表达后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以及TGF-β1、MMP2表达水平的变化.反义封闭pp-GalNAc-T2基因表达后,胃癌细胞SGC7901 pp-GalNAc-T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分裂增殖减慢,表明反义封闭pp-GalNAc-T2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增殖有影响.结果还显示,反义封闭pp-GalNAc-T2基因表达可使TGF-β1、MMP2基因在mRNA与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增加,提示pp-GalNAc-T2基因表达可能对胃癌细胞SGC7901浸润转移产生影响.以上结果表明,pp-GalNAc-T2基因在肿瘤细胞中广泛表达,并可能与肿瘤的增殖及浸润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氨基半乳糖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SGC790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