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原基因遗传倾向 被引量:6
1
作者 魏向龙 王谷亮 +1 位作者 李迪元 赵光胜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2-43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遗传倾向。方法应用聚合 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及四角分析法检测并比较各组ACE和AGT基因多态的频数和优势比(95%可信区间)。结 果A...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遗传倾向。方法应用聚合 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及四角分析法检测并比较各组ACE和AGT基因多态的频数和优势比(95%可信区间)。结 果ACE基因DD/Ⅱ基因型及D/I等位基因在各组间均无差异(P>0.05);而AGT基因TT/MM及TM等位基因在高血 压父母与正常血压父母的正常血压子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优势比分别为18.0(3.09~104.9)和2.69(1.63~4.45), 其余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GT基因M235T突变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可能是汉族人群易患高血压的候选 基因(遗传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肽基二肽酶A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Meta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钟兴 许娴 +2 位作者 王长江 王佑民 黄大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对中国汉族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ACE)内含子16插入(Ⅰ)/缺失(D)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联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和糖尿病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比值比(OR)为统计量,应用REVMAN4.2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 目的对中国汉族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ACE)内含子16插入(Ⅰ)/缺失(D)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联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和糖尿病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比值比(OR)为统计量,应用REVMAN4.2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数据合并。结果相关文献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研究共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729例,糖尿病对照组903例,数据合并结果DD/(ID+Ⅱ)OR值为1.80,95%可信区间(CI)为1.29~2.50。Ⅱ/(ID+DD)OR值为0.67,95%CI为0.54~0.84。结论汉族人群ACEI/D多态性与DR有关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D基因型增多,Ⅱ基因型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现象(遗传学) 基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遗传学 肽基二肽酶a/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基因I/D和ACE2基因A9570G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亚珠 李瑛 +6 位作者 范晋奇 徐艳萍 肖培林 龙毅 凌智瑜 李芝峰 殷跃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04-908,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A9570G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相关性。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入选305例患者,其中房颤患者148例(房颤组),基础疾病与房颤患者匹配的非房颤患者157例(对...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A9570G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相关性。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入选305例患者,其中房颤患者148例(房颤组),基础疾病与房颤患者匹配的非房颤患者157例(对照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的ACE基因I/Dey ACE2基因A9570G多态性的基因型。结果房颤组ACE基因I/D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841;OR=0.948,95%CI 0.680~1.322,P=0.755),且不同I/D基因型患者的左房前后径和右房横径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P=0.887,P=0.664)。在男性人群中,ACE2基因A9570G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OR=1.631,95%CI 0.880~3.023,P=0.119),但在男性房颤患者中,G基因型的左房前后径及右房横径(分别为40.1±6.4、40.1±5.7mm)明显大于A基因型患者(分别为37.0±4.4、36.5±4.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10);在女性人群中,ACE2基因A9570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286;OR=1.415,95%CI 0.885~2.264,P=0.146),在女性房颤患者中,ACE2基因A9570G不同基因型的左房前后径和右房横径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P=0.924,P=0.432)。结论 ACE基因I/D和ACE2基因A9570G多态性与房颤的相关性均不明显。但在男性房颤患者中,ACE2基因A9570G多态性中G基因型可能是预测心房增大的一个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肽基二肽酶A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肾双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重要靶器官ACE2表达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兰芳 李峰 +2 位作者 朱炳阳 廖端芳 陈临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4-907,共4页
目的:本实验观察在肾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鼠重要靶器官脑、心肌、肾、主动脉组织中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2(ACE2)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ACE2的变化规律,为防治高血压提供新的研究作用靶点。方法:建立双肾双夹... 目的:本实验观察在肾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鼠重要靶器官脑、心肌、肾、主动脉组织中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2(ACE2)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ACE2的变化规律,为防治高血压提供新的研究作用靶点。方法:建立双肾双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研究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靶器官组织中ACE2的表达。结果:2周末高血压组血压明显升高,4周末高血压组心脏体重比明显升高,高血压组重要靶器官心、脑、肾、主动脉中ACE2的表达随高血压的时程发展明显减少。结论:双肾双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重要靶器官组织中ACE2表达减少,提示ACE2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并与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高血压 肾血管性 肽基二肽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 被引量:8
5
作者 宋成文 谢守珍 +6 位作者 唐瑛 王晶 连俊红 杨李 陈枝岚 吴超英 王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中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酶切及电泳...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中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酶切及电泳分型等方法对45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和45例非高血压妊娠妇女(对照组)的AGT基因M235T多态、ACE基因I/D多态、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1)AGTM235T多态的TT基因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ACE基因DD、ID、II型在两组中分布无明显差异。(3)AT1R基因A1166CAA、AC、CC型在两组中分布无明显差异。(4)子痫前期组具备TT基因型者,其合并DD基因型的95%CI为1.473~31.919,合并1166C等位基因C的95%CI为1.316~18.991。结论:AGT变异基因235T与子痫前期发生有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子痫前期的易感基因。ACE基因DD型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限于携带有M235T等位基因的患者。携带有AT1R基因C等位基因和AGT基因TT型的妇女子痫前期发病危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血管紧张素原 肽基二肽酶A 受体 血管紧张素 Ⅰ型 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靳钰 邱春光 +2 位作者 侯允天 王志方 刘志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06-908,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国河南豫北地区汉族原发性高血压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心房颤动(房颤) 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3例,分为房颤组405例和窦性心律组398例,采用PCR-RFLP方... 目的 探讨中国河南豫北地区汉族原发性高血压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心房颤动(房颤) 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3例,分为房颤组405例和窦性心律组398例,采用PCR-RFLP方法进行ACE基因I/D多态性分析.结果 房颤组DD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25.9% vs 13.1%),ID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窦性心律组(38.8% vs 50.3%,P〈0.05).与携带II+ID基因型者比较,携带DD基因型高血压患者房颤的风险增加(OR=2.13,95%CI:1.60-3.29,P〈0.05),携带DD基因型的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明显扩大,LVEF明显降低(P〈0.05).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发生存在相关性,DD基因型可能使高血压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基二肽酶A 诱变 插入 高血压 心房颤动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内皮素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郭志新 任桂卿 许笑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43-444,共2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 ,ACE)和血浆内皮素 (endothelin ,ET)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直接放射免疫法测定 5 5例糖尿病患者和 30名正常人血清ACE和血浆ET水平。结果...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 ,ACE)和血浆内皮素 (endothelin ,ET)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直接放射免疫法测定 5 5例糖尿病患者和 30名正常人血清ACE和血浆ET水平。结果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ACE和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患者 ,且随着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加重 ,血清ACE和血浆ET水平显著增高。糖尿病患者血清ACE和血浆E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肽基二肽酶A 内皮素 糖尿病 血管病变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脑卒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文新 季洪赞 +4 位作者 朱武生 李华 徐格林 任苏虹 周国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26-82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6例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分为脑血栓组(126例)和脑出血组(60例),另选75例同期住院的非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ACE第16内含子中长度为2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6例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分为脑血栓组(126例)和脑出血组(60例),另选75例同期住院的非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ACE第16内含子中长度为287bp碱基片段的插入/缺失情况,并分别测定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脑卒中组D等位基因频率为41.9%,对照组为3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脑卒中组DD型基因频率为21.5%,对照组为9.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脑血栓组和脑出血组D等位基因和DD型基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脑卒中相关,其DD型基因和D等位基因是老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肽基二肽酶A 多态现象 遗传 基因频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病情进展的联系 被引量:2
9
作者 胡伟新 刘志红 +4 位作者 唐政 俞雨生 姚小丹 陈朝红 黎磊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27-329,共3页
82例IgA肾病(IgAN)患者,根据肾功能的变化分为两组:A组(31例),随访10年以上肾功能保持正常;B组(51例),肾功能不全组,根据随访时间及病程不同(≥10年,6~9年,≤5年)再分为B1,B2,B3组,比... 82例IgA肾病(IgAN)患者,根据肾功能的变化分为两组:A组(31例),随访10年以上肾功能保持正常;B组(51例),肾功能不全组,根据随访时间及病程不同(≥10年,6~9年,≤5年)再分为B1,B2,B3组,比较各组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类型分布的差异。结果:I、DI、DD型A组分别占32.3%、41.9%、25.8%,B组分别占21.5%、51.0%、27.5%(P>0.05)。DI型在B组中的分布频率高于A组,分别为B172.7%、B250.0%、B344.4%。15例进入终末期肾衰(ESRF)者DI型占66.7%,I型占13.3%,但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本组病例肾功能不全及ESRF者中DI型分布频率高于肾功能正常者,其与IgAN进展间的关系,有待扩大病例数和前瞻性研究加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基二肽酶A 肾病 IGA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多态性与苯那普利降压水平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卿 唐迅 +10 位作者 余灿清 陈大方 田君 曹洋 范雯怡 曹卫华 詹思延 吕筠 郭晓霞 李立明 胡永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298,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2,ACE2)基因rs2106809多态性与服用苯那普利后血压变化情况的关联,以及rs2106809与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1receptor,AGTR1)和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2,ACE2)基因rs2106809多态性与服用苯那普利后血压变化情况的关联,以及rs2106809与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1receptor,AGTR1)和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位点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在1831名高血压患者服用苯那普利2周的基础上,分析rs2106809与血压变化指标的关联,使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分析rs2106809与AGTR1基因8个位点和AGT基因3个位点的交互作用。结果:rs2106809与女性服药后收缩压和脉压差变化情况相关,与男性脉压差变化情况相关,携带T等位基因者降压幅度较大。在男性收缩压变化情况的分析中发现了多基因参与的交互作用模型。结论:rs2106809可能以独立危险因素或交互作用组分的形式影响苯那普利的降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基二肽酶A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遗传药理学 血压 广义多因子降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在高盐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综合征小鼠肾脏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男 韩雅玲 +4 位作者 闫承慧 张效林 赵昕 张玉婕 李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87-791,共5页
目的采用高盐高脂饮食喂养C57BL/6小鼠建立代谢综合征(MS)模型,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 2)及血管紧张素(1-7)[Ang(1-7)]在MS导致的肾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56只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正常饮食(ND),高盐(HSD... 目的采用高盐高脂饮食喂养C57BL/6小鼠建立代谢综合征(MS)模型,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 2)及血管紧张素(1-7)[Ang(1-7)]在MS导致的肾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56只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正常饮食(ND),高盐(HSD)饮食,高脂(HFD)饮食,高盐高脂(HSFD)饮食,以及分别采用依那普利20mg/(kg·d)+高盐高脂饮食(HSFD-E),缬沙坦50mg/(kg·d)+高盐高脂饮食(HSFD-V),缬沙坦50mg/(kg·d)+Ang(1-7)Mas受体抑制剂A-779 150ng/(kg·d)+高盐高脂饮食(HSFD-VA)。16周后检测血压、体重、血糖及尿蛋白排泄率等基础代谢指标,然后颈动脉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AngⅡ及Ang(1-7)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中ACE 2及Ⅲ型胶原的表达,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结果高盐高脂饮食喂养16周后,C57BL/6小鼠血压、内脏脂肪重量与体重比、血脂、血糖以及尿蛋白排泄率等各项代谢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肾脏出现明显纤维化改变;血清AngⅡ水平升高,Ang(1-7)水平降低(P<0.01);肾脏组织中ACE2表达降低(P<0.05)。给予缬沙坦干预可明显缓解高盐高脂引起的代谢异常,肾脏损伤程度减轻,肾脏和血清中ACE2及Ang(1-7)表达增加(P<0.05)。给予依那普利或缬沙坦+A-779干预后上述指标与未干预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高盐高脂饮食喂养C57BL/6小鼠可成功建立MS模型。AngⅡ受体1阻滞剂缬沙坦能够缓解高盐高脂导致的代谢异常和肾脏损伤,其对肾脏的保护机制可能与Ang(1-7)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X 肽基二肽酶A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1-7) 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肥厚性心肌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玲 王瑜 李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84-98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捅入/缺失(I/D)多态性与肥厚性心肌病(HCM)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OVI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VIP数据库,搜集ACEI/D多态性qHCM关系的研究义献...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捅入/缺失(I/D)多态性与肥厚性心肌病(HCM)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OVI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VIP数据库,搜集ACEI/D多态性qHCM关系的研究义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累计病例1114例,对照164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ACEI/D多态性与HCM易感性的相关性在4个比较模型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vsⅠ:OR=1.49,95%CI 1.20-1.84;DDvs(ID+Ⅱ):OR=1.56,95%CI 1.17~2.08;(DD+ID)vsⅡ:OR=1.76.95%CI 1.30~2.38;DDvsⅡ:OR=2.20,95%CI 1.44-3.37]。亚组分析提示,ACEI/D多态性与HCM的相关性在亚洲人群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欧洲人群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人群中ACEI/D多态性与HCM的易感性相关,D等位基因和DD基因型可能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在欧洲人群中I/D多杰件与HCM的发病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基二肽酶A 基因多态性 心肌病 肥厚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ACE和Chymase基因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建萍 黄明方 +5 位作者 罗助荣 张慧敏 章文莉 张志刚 兰小鹏 盖晓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和Chymase基因的多态性与心房颤动(A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5年12月-2008年5月在福州总医院住院的88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LVH患者。纳入其中128例AF患者作为AF组,按年龄、...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和Chymase基因的多态性与心房颤动(A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5年12月-2008年5月在福州总医院住院的88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LVH患者。纳入其中128例AF患者作为AF组,按年龄、性别、左心室体重指数等临床资料进行1∶2配比,选择256例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CE基因的I/D多态性,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Chymase基因的CMA/B多态性。结果ACE基因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在AF组和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11.020,P=0.004;χ2=9.327,P=0.002)。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与Ⅱ型纯合子相比,DD型纯合子使高血压LVH患者发生AF的风险增加2.6倍(OR=2.649,95%CI:1.47~5.31)。Chymase基因CMA/B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AF组和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E基因I/D多态与高血压LVH患者AF的发生显著相关,DD基因型增加AF发生的风险。Chymase基因CMA/B多态与高血压LVH患者AF的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肥大 左心室 肽基二肽酶A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的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春萍 吴郡 +1 位作者 刘伟国 陈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00-70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栓塞后24 h组,栓塞后1周组,每组8只;以明胶海绵溶液经颈静脉注入制备大鼠肺栓塞模型,对照组注入同等体积生理盐水。3组大鼠分别于1周(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栓塞后24 h组,栓塞后1周组,每组8只;以明胶海绵溶液经颈静脉注入制备大鼠肺栓塞模型,对照组注入同等体积生理盐水。3组大鼠分别于1周(对照组)、栓塞后24 h、栓塞后1周时处死。经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取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活性测定;取肺组织制备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动脉栓塞情况。结果对照组,栓塞24 h组,栓塞1周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分别为(14.2±4.1)mm Hg(1 mm Hg=0.133 kPa)(、26.1±7.5)mm Hg(、26.1±6.8)mm Hg(P<0.05);动脉血氧分压分别为(94.1±8.8)mm Hg(、80.5±5.8)mm Hg(、80.4±13.8)mm Hg(P<0.05);3组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分别为(30.5±7.2)U/L(、53.5±15.9)U/L(、45.8±17.4)U/L(P<0.05)。光镜下观察,栓塞后24 h组肺组织切片均可见多个肺动脉管腔内海绵明胶栓塞,有继发红血栓形成,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栓塞后1周组大鼠部分肺动脉管腔内海绵明胶溶解。结论急性肺栓塞大鼠肺动脉压升高的同时,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明显升高,其程度可能与肺血管床阻塞的范围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肽基二肽酶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350G/A及胃促胰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建民 朱莉 +3 位作者 殷屹刚 阮中宝 顾爱芹 林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2-915,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350G/A及胃促胰酶基因多态性在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高血压人群、健康体检者中的分布,探讨高血压患者LVH发生的分子遗传机制。方法选取高血压住院患者205例,根据有无L...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350G/A及胃促胰酶基因多态性在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高血压人群、健康体检者中的分布,探讨高血压患者LVH发生的分子遗传机制。方法选取高血压住院患者205例,根据有无LVH,分为LVH组105例和原发性高血压组100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01例作为对照组,利用PCR-RFLP进行检测ACE2350G/A及胃促胰酶基因CMA/B多态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VH组ACE2350基因AA基因型(25.7%vs 13.9%)和A等位基因频率(51.4%vs 39.6%)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MA/B基因G、A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2350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LVH发生显著相关,AA基因型增加LVH的发生风险,A等位基因频率为LVH发生的危险基因。CMA/B基因与高血压患者LVH发生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基二肽酶A 糜蛋白酶类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表达与血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逸南 葛志明 +3 位作者 姜虹 李方 李臣文 张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8-820,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在20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istar Kyoto大鼠(WKY)肾脏组织的表达以及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ACE2mRNA的含量,应用放免法测定肾脏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在20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istar Kyoto大鼠(WKY)肾脏组织的表达以及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ACE2mRNA的含量,应用放免法测定肾脏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结果:20周龄SHR的血压明显高于WKY(P<0·05),SHR肾脏组织ACE2的表达显著低于WKY(P<0·01),而SHR肾脏组织AngⅡ的浓度显著高于WKY(P<0·05)。结论:ACE2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可能通过改变SHR肾脏中AngⅡ水平调节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基二肽酶A 血管紧张素Ⅱ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载脂蛋白E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洪英 和姬苓 +2 位作者 杨月明 袁利和 程景丽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rtein E,ApoE)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80例脑出血患者和90名健康对照者的ApoE和ACE基因...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rtein E,ApoE)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80例脑出血患者和90名健康对照者的ApoE和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ApoE和ACE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组ApoE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E的DD基因型频率为35.0%,D等位基因频率为51.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5.6%、38.9%,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E的DD基因型的患者患脑出血的OR值为2.923(95%CI:1.406-6.079);同时携带ACE基因DD型和ApoE E3/4基因型的患者患脑出血的OR值为3.428(95%CI:1.045-11.237)。结论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可能是脑出血发病的独立遗传因素;与ApoE基因多态性间具有协同致脑出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载脂蛋白E类 肽基二肽酶A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经典轴ACE-AngⅡ-AT1及新轴ACE2-Ang(1-7)-Mas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晓亚 刘瑞霞 阴赪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554-1557,共4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一种经典的循环酶通路,在胰腺功能活动调解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RAS的认识不断加深,发现RAS轴不仅包括经典轴ACE-AngⅡ-AT1轴,还包括新轴ACE2-Ang(1-7)-Mas轴。已有多项研究证实,ACE2-Ang(1-7)...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一种经典的循环酶通路,在胰腺功能活动调解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RAS的认识不断加深,发现RAS轴不仅包括经典轴ACE-AngⅡ-AT1轴,还包括新轴ACE2-Ang(1-7)-Mas轴。已有多项研究证实,ACE2-Ang(1-7)-Mas轴能对抗RAS经典轴的作用。综述了胰腺局部RAS两条轴各自的组成、功能及两者的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类 肽基二肽酶A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性别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曼 王文刚 +2 位作者 侯宇 杨帆 胡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 D)多态性与不同性别原发性高血压 (EH)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析 1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 6 0名正常对照组的ACE基因型。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缺失纯合子 (DD)基因型...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 D)多态性与不同性别原发性高血压 (EH)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析 1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 6 0名正常对照组的ACE基因型。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缺失纯合子 (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且男女两性相比 ,原发性高血压组男性DD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女性 (P <0 .0 5 ) ,收缩压水平亦显著高于女性 (P <0 .0 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与ACE基因I D多态性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伴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肽基二肽酶A 基因多态性 EH 聚合酶链反应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一侧颈动脉去外膜后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安才 汪俊元 +3 位作者 曹晓霞 李俊 吴明 成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1-315,共5页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去除一侧颈动脉外膜后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8只13周龄雄性SHR作为SHR对照组,8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WKY组)。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大鼠右侧颈动脉外膜,左侧作假手术对照。4周后,...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去除一侧颈动脉外膜后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8只13周龄雄性SHR作为SHR对照组,8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WKY组)。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大鼠右侧颈动脉外膜,左侧作假手术对照。4周后,电磁流量计测量双侧颈动脉血流量,放免法测定血浆及双侧颈动脉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取双侧颈动脉制成光镜标本,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颈动脉管腔横截面积(LA)、内弹力层围绕面积(IELA)、外弹力层围绕面积(EELA),评价内膜和中膜增生程度。RT-PCR法检测颈动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mRNA(ACE2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ACE2 mRNA、蛋白激酶C-ζ(PKC-ζ)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蛋白表达。结果:(1)SHR对照组双侧血管内膜比WKY组明显增生(P<0.01),中膜面积显著大于WKY组(P<0.05,P<0.01);去外膜侧内膜增生较外膜完整侧显著(P<0.05);(2)SHR对照组去外膜侧血流速度明显少于WKY组和SHR对照组外膜完整侧(均P<0.01);(3)SHR对照组血浆及双侧颈动脉AngⅡ浓度均明显高于WKY组(P<0.01),去外膜侧颈动脉AngⅡ浓度明显高于外膜完整侧(P<0.01);(4)SHR对照组双侧血管ACE2 mRNA表达均显著少于WKY组(P<0.01),去外膜侧ACE2 mRNA表达显著少于外膜完整侧(P<0.01);(5)SHR对照组PKC-ζ和ERK1/2在双侧血管的表达均显著高于WKY组(P<0.01),去外膜侧PKC-ζ和ERK1/2表达显著高于外膜完整侧(P<0.01)。结论:SHR去除一侧颈动脉外膜后血管内膜增生明显,中膜面积增大,血流速度减慢;这一变化可能与ACE2 mRNA表达减少、PKC-ζ和ERK1/2蛋白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颈动脉 蛋白激酶C 肽基二肽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