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7篇文章
< 1 2 1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肺部介入的光纤光栅三维力传感器设计
1
作者 刘艳红 苗亚洲 +2 位作者 张宽 陈鹏冲 霍本岩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支气管曲折复杂的环境对肺部介入手术中柔性机器人末端力感知造成了较大的困难,现有的力传感器难以满足其要求。根据肺部介入手术的需求,为柔性机器人提供精确、实时的末端力反馈,设计了分段式光纤光栅三维力传感器,并对其结构进行了有... 支气管曲折复杂的环境对肺部介入手术中柔性机器人末端力感知造成了较大的困难,现有的力传感器难以满足其要求。根据肺部介入手术的需求,为柔性机器人提供精确、实时的末端力反馈,设计了分段式光纤光栅三维力传感器,并对其结构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了解耦算法,完成传感器内部4根光栅受到三维力时波长变化的解耦,从而实现对横向力与轴向力的检测。设置温补光栅进行温度补偿,设计了补偿策略,降低了温度变化对传感精度的影响。最后,对所设计的光纤光栅力传感器进行了校准与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光纤光栅三维力传感器的横向力灵敏度系数分别为431.3 pm/N与517.6 pm/N,轴向力灵敏度系数为153.5 pm/N,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26、0.025、0.041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器人 光纤光栅 肺部介入手术 温度补偿 三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部感染控制窗结合自主呼吸试验时机下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及对肺功能、血气指标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姚园场 胡长新 肖文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 探讨基于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结合自主呼吸试验(SBT)时机下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86例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 目的 探讨基于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结合自主呼吸试验(SBT)时机下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86例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切换点的选择分为对照组43例,选择PIC确定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时机,实验组43例选择PIC-W+SBT确定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时机。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值、PaCO_(2)、SaO_(2)显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PaO_(2)值、再次插管率、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机械通气总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肺部感染控制窗结合自主呼吸试验时机下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耐受性好,降低再次插管率、病死率,且在改善肺功能、血气指标及降低并发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感染控制窗 自主呼吸试验 序贯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对应预防策略分析
3
作者 王淑 聂明 刘建敏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心力衰竭(HF)患者发生肺部感染(PI)的高危因素及对应预防策略。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88例危重症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选患者是否发生PI将其分为感染组(76例)和未感染... 目的探讨危重症心力衰竭(HF)患者发生肺部感染(PI)的高危因素及对应预防策略。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88例危重症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选患者是否发生PI将其分为感染组(76例)和未感染组(112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危重症HF患者发生PI的高危因素。结果感染组年龄≥60岁、吸烟、有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糖尿病史、抗生素或激素滥用、左室射血分数(LVEF)<35%、LVEF 35%~54%的患者占比高于未感染组,住院时间长于未感染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危重症HF患者发生P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吸烟、COPD史、糖尿病史、抗生素或激素滥用、LVEF<35%、住院时间长(OR=2.221、6.456、2.479、1.929、1.931、2.479、2.408,P<0.05)。结论危重症HF患者发生P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吸烟、COPD史、糖尿病史、抗生素或激素滥用、LVEF<35%、住院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危重症 肺部感染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重症患者超声指导目标导向性肺部护理证据总结
4
作者 王新博 洪思学 +5 位作者 李艳超 王颖 鲁梅珊 孙建华 徐园 李奇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4期397-402,共6页
目的检索、提取、评价及整合超声指导成人重症患者肺部护理的最佳证据。方法采用“6S”证据模型,检索指南网、学会网站及国内外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20日。由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小组人员综合判... 目的检索、提取、评价及整合超声指导成人重症患者肺部护理的最佳证据。方法采用“6S”证据模型,检索指南网、学会网站及国内外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20日。由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小组人员综合判断,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依据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证据预分级系统(2014版)进行证据分级。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其中临床指南3篇,临床决策2篇,专家共识9篇,专家建议1篇,系统评价3篇,meta分析1篇。从护士应用肺部超声的可行性、应用肺部超声的基础、常见正常或异常肺部征象、肺部超声指导护理实践、效果评价及局限性6个方面汇总,最终形成了26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出关于肺部超声指导危重症患者肺部护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依据。临床医护人员应谨慎考虑证据的适宜性和可行性,为成人重症患者制定超声指导的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肺部护理 危重症患者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部超声评分的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预测模型的构建
5
作者 李登峰 黄家虎 +3 位作者 李廷俊 吕勇 金珍珍 连少峰 《临床荟萃》 202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基于部超声评分(Lung ultrasound score,LUS)联合炎症指标构建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2024年1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中国科学技术大... 目的基于部超声评分(Lung ultrasound score,LUS)联合炎症指标构建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2024年1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及界首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历数据,根据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RMPP组和非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组(non-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n-RMPP)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采用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对模型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87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其中RMPP组498例,n-RMPP组378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US评分(OR=1.276,95%CI 1.196~1.362)、C-反应蛋白(CRP)(OR=1.098,95%CI 1.062~1.119)、D-二聚体(D-D)(OR=2.683,95%CI 1.923~3.742)、乳酸脱氢酶(LDH)(OR=1.015,95%CI 1.013~1.018)是儿童RMPP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显示肺部超声评分或各炎症指标单独预测RMPP均有较好预测价值,联合预测效能最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95%CI 0.958~0.979),敏感度97.4%,特异度84.7%。结论基于LUS联合炎症指标的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为临床诊断儿童RMPP提供很好的依据。便于儿科医生早期识别及干预,改善RMPP的危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难治性 儿童 肺部超声评分 炎症指标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超声评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吴江云 刘岷 韩菲燕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27-131,共5页
目的分析肺部超声评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71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肺部超声扫描,记录肺部超声评分。比较不同胸部X线(CXR)分级、不同时间点、不同撤机结果患儿的肺部超声评分、吸气峰压(PIP)、吸... 目的分析肺部超声评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71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肺部超声扫描,记录肺部超声评分。比较不同胸部X线(CXR)分级、不同时间点、不同撤机结果患儿的肺部超声评分、吸气峰压(PIP)、吸入氧气浓度(FiO2);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肺部超声评分对NRDS患儿病情的诊断价值。结果治疗前,CXR分级越高患儿肺部超声评分及PIP、FiO2参数越高(P<0.01)。随着治疗的延续患儿肺部超声评分逐渐降低,撤机成功患儿肺部超声评分低于撤机失败患儿(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肺部十四分区超声评分诊断NRDS病情的价值较高。结论肺部超声评分可有效判断NRDS患儿病情程度,并可评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部超声评分 病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微生物群在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宋佳怡 邵莹莹 +3 位作者 王浩东 刘才骥 王晨 崔安凤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2期143-145,共3页
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病因复杂、以弥漫性肺部炎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严重时会演变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主要发病机制为炎症反应[1],病理表现为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弥漫性损伤、炎细胞大量浸润、肺泡-毛细血管... 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病因复杂、以弥漫性肺部炎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严重时会演变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主要发病机制为炎症反应[1],病理表现为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弥漫性损伤、炎细胞大量浸润、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破坏、肺水肿形成、气体交换受限和急性缺氧,病死率高达40%[2]。然而,目前临床主要的抗炎对症治疗效果有限,这也是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探讨其诱发炎症反应的主要诱因及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对症治疗 主要发病机制 肺泡上皮细胞 肺部炎症 临床综合征 炎细胞 急性肺损伤 急性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在肺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陈红 惠思 陈苗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分析肺部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在肺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9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晚期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肺部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在肺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9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晚期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肺部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乐观、坚韧、力量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功能、心理能力、社交能力、精神/信仰、环境状态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部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在肺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增强其心理弹性,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晚期 肺部康复训练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产儿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
9
作者 赵晨静 曹慧丽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究早产儿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2157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多因素... 目的探究早产儿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2157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多因素分析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预测模型预测肺部感染的价值。结果(1)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早产儿感染率为1.62%。(2)单因素分析:感染组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1 min Agar评分≤7分、有基础疾病、精神反应差早产儿比例高于非感染组,白蛋白高于非感染组,机械通气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吸氧时间长于非感染组(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胎龄(OR=0.226,95%CI:0.073~0.698)、出生体重(OR=0.259,95%CI:0.096~0.701)、机械通气时间(OR=6.698,95%CI:2.754~16.291)、精神反应(OR=3.864,95%CI:1.267~11.786)、深静脉置管(OR=3.116,95%CI:1.291~7.523)是早产儿发生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4)logistic预测模型:Logit(P)=-9.276-0.226 X_(1)-0.259 X_(2)+6.698;X_(3)+3.864 X_(4)+3.116 X_(5),其中X_(1)为胎龄;X_(2)为出生体重;X_(3)为机械通气时间;X_(4)为精神反应;X_(5)为深静脉置管。(5)ROC分析:预测早产儿肺部感染的AUC为0.912(95%CI:0.869~0.947),预测敏感度为83.57%,特异度为89.11%。结论早产儿肺部感染发生风险较高,与胎龄较小、精神反应、深静脉置管、出生体重较低、机械通气时间较长等存在联系,据此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可靠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指导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结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CT动态监测指导老年肾功能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的临床价值
10
作者 解美超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5期65-68,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肾功能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时,动态监测其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肾功能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0例,入院治疗时间均为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 目的:分析老年肾功能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时,动态监测其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肾功能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0例,入院治疗时间均为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则根据血清PCT动态监测结果指导选择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入院1周时,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观察组入CRP、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更短(P<0.05),抗生素费用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二重感染率、死亡率均更低(P<0.05)。结论:老年肾功能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时,应用血清PCT动态监测指导用药,能让患者二重感染率及死亡率明显降低,对患者预后进行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肺部感染 老年患者 抗生素 血清降钙素原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病一品”专科管理联合渐进式肺部训练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王先莉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究“一病一品”专科管理联合渐进式肺部训练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核工业四一七医院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90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对照组常规护... 目的:探究“一病一品”专科管理联合渐进式肺部训练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核工业四一七医院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90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一病一品”专科管理联合渐进式肺部训练。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8)。护理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病一品”专科管理联合渐进式肺部训练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一病一品”专科管理 渐进式肺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激活素A和肾上腺髓质素前体水平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12
作者 李薇 许昌海 +2 位作者 李保银 孙畅 崔岩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激活素A(ACTA)和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肺部感染(PI)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100例作为PI组,同时按照连续纳... 目的探讨血清激活素A(ACTA)和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肺部感染(PI)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100例作为PI组,同时按照连续纳入的原则选择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未并发PI患者100例作为非PI组。采用临床PI评分(CPIS)评估PI组病情,将PI组进一步分为轻度PI组(6~7分)34例、中度PI组(8~9分)38例、重度PI组(10~12分)28例。根据术后1年情况,将PI组进一步分为不良预后组30例、良好预后组70例。收集PI患者临床资料;采集PI组确诊时和非PI组住院期间复查时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CTA、pro-ADM。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ACTA、pro-ADM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预后的影响。绘制ROC曲线,评价血清ACTA、pro-ADM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PI组血清ACTA、pro-ADM水平高于非PI组[(46.24±5.66)ng/L比(17.29±4.67)ng/L;(3.08±0.34)nmol/L比(1.09±0.27)nmol/L,P<0.05]。PI组三组比较,轻度PI组、中度PI组、重度PI组血清ACTA、pro-ADM水平依次升高[(40.80±4.31)ng/L比(47.28±3.42)ng/L比(51.45±3.43)ng/L;(2.75±0.21)nmol/L比(3.09±0.19)nmol/L比(3.46±0.17)nmol/L,P<0.05]。两组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CPIS评分、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YHA分级Ⅲ~Ⅳ级、CPIS评分高、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体外循环时间长、ACTA高、pro-ADM高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ACTA联合pro-ADM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二者单独预测[0.880比0.784比0.785,P<0.05]。结论血清ACTA、pro-ADM水平升高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PI患者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肺部感染 激活素A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量湿化氧疗对ICU老年肺部感染合并Ⅱ型呼衰呼吸机依赖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13
作者 王权 马明珠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 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对ICU老年肺部感染合并Ⅱ型呼衰呼吸机依赖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研究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邓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ICU老年肺部感染合并Ⅱ型呼衰呼吸机依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 目的 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对ICU老年肺部感染合并Ⅱ型呼衰呼吸机依赖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研究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邓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ICU老年肺部感染合并Ⅱ型呼衰呼吸机依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气管切开后接受常规湿化氧疗,研究组经气管切开处接高流量氧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两周的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氧疗前后痰液黏稠度,血氧指标、生命体征指标,以及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气管切开处温度、相对湿度高于对照组,而痰痂形成率低于对照组,且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均P<0.05);氧疗后研究组患者痰液黏稠度Ⅰ度占比高于对照组,Ⅲ度占比低于对照组(均P<0.05);氧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指标水平均相较于氧疗前上升,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而氧疗后两组患者心率(HR)均相较于氧疗前下降,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3个月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流量湿化氧疗应用于ICU老年肺部感染合并Ⅱ型呼衰呼吸机依赖患者中,可提升气管切开处相对温度、气管切开处相对湿度,减少吸痰次数,降低痰液黏稠度,改善血氧指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预后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湿化氧疗 老年 肺部感染 Ⅱ型呼吸衰竭 呼吸机依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肺部感染的关系
14
作者 袁聪 井梦昕 常欢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38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溶栓治疗,依照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肺部感染组...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38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溶栓治疗,依照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肺部感染组(30例)与无肺部感染组(108例),对IL-10启动区域-1082、-819、-592基因分型进行检测,比较肺部感染组和无肺部感染组基因型频率,分析IL-10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溶栓后继发肺部感染风险的关联性。结果30例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4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0株,71.43%)占比高于革兰阳性菌(10株,23.81%)、真菌(2株,4.76%)(P<0.05)。肺部感染组IL-10-1082位点AG基因型、-592位点中AA基因型比率高于无肺部感染组;肺部感染组与无肺部感染组-819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L-10-1082 AG与GG型基因型是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基因型,OR值为1.806(95%CI:1.106~2.948);IL-10-592 AA基因型是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基因型,OR值为1.637(95%CI:1.176~2.280)。结论IL-10启动区域-1082 AG与GG型基因型以及-592 AA基因型是脑梗死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溶栓效果 肺部感染风险 白细胞介素-10 基因多态性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化痰活血方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和志刚 李雪艳 +2 位作者 项广宇 钱哲 尤书德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725-728,共4页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活血方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许昌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3例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1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及醒脑开...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活血方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许昌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3例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1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及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组(52例)加用清肺化痰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包括治疗前后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变化、排痰量、中医证候总积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WBC恢复正常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46%)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PIS评分及排痰量、中医证候总积分与NIHSS评分、WBC、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PIS评分、排痰量、中医证候总积分、NIHSS评分、WBC、CRP、PCT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WBC恢复正常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咳嗽与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化痰活血方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恢复较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肺部感染 清肺化痰活血方 醒脑开窍针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马得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丰县中医医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纤维...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丰县中医医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CT、CRP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水平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 左氧氟沙星 支气管扩张症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超声培训在重症监护室护士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本涛 董天菊 +6 位作者 刘颖 黎张双子 乔国瑾 罗尚荣 董燕 龙瑶 余丽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7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培训及应用肺部超声评估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20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重症肺炎肺部超声技术培训的实施时间为节点,分为培训前和培训后。比较在培训前...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培训及应用肺部超声评估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20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重症肺炎肺部超声技术培训的实施时间为节点,分为培训前和培训后。比较在培训前后护士对重症肺炎患者的肺部超声知识掌握度及肺部征象检出情况。结果培训后,ICU护士肺部超声专业基础知识、肺炎征象图形识别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护士对于各类肺部征象的识别准确率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培训的ICU护士具有一定的肺部超声专业知识,能够较为准确地应用超声进行肺部评估,可实时监测肺部情况,增强肺部征象的检出准确率,从而指导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在疾病早期预警干预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部超声 肺部评估 重症肺炎 肺部征象检出 胸部超声知识掌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性目标护理干预对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宁 尚明娇 +1 位作者 马原 王静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134-136,共3页
目的 探讨阶段性目标护理干预对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呼吸内科和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86例,前瞻性研究将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均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 目的 探讨阶段性目标护理干预对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呼吸内科和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86例,前瞻性研究将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均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阶段性目标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心理状态、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护理前,两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气指标Sa O2、Pa O2高于对照组(P<0.05),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67%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段性目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减轻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症肺部感染 阶段性目标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颅内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晓华 熊叶 +1 位作者 聂艳良 钟富军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颅内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介入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颅内动脉瘤... 目的:分析医院颅内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介入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颅内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痰标本性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115例并发肺部感染的颅内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痰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0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1株(占50.50%,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3株(占42.5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7株(占6.93%);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氨苄西林、四环素、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60.00%),对米诺环素、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曲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红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60.00%),对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20.00%)。结论:颅内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且病原菌呈多重耐药,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以避免多重耐药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肺部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肺部超声重力依赖失充气表型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20
作者 王茜 尹万红 +4 位作者 邹同娟 铁馨 朱俊臣 陈侣林 曾学英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4期314-319,共6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不同肺部超声表型的临床特征,探讨肺部超声重力依赖肺失充气表型对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155例,按... 目的分析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不同肺部超声表型的临床特征,探讨肺部超声重力依赖肺失充气表型对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155例,按照28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124)和死亡组(n=31),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顾分析肺部超声重力依赖失充气表型对患者28 d预后结局的影响。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重力依赖性和非重力依赖失充气表型与28 d预后生存的关系。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白细胞介素-6、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h)、间质性失充气、实变性失充气、不张性失充气、存在重力依赖性失充气改变与患者28 d预后结局相关(P<0.05),进一步通过多因素Cox分析校正后发现存在间质性失充气肺部超声模式、机械通气时间和存在重力依赖性失充气改变与患者不良预后结局相关(P<0.05),重力依赖肺失充气表型的死亡风险是非重力依赖肺失充气表型的的2.003倍(HR=2.003,P=0.028,95%CI=1.112-6.387)。结论重力依赖肺失充气肺部超声表型可作为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肺部超声表型 重力依赖失充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