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和着色性干皮病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小杰 许崇安 +2 位作者 张晔 李琳 刘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着色性干皮病基因(XPD)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含铂二药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130例以铂类药物为基础化疗方案的晚期NSCLC患者ERCC1 118C/T、C8092A与XPD...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着色性干皮病基因(XPD)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含铂二药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130例以铂类药物为基础化疗方案的晚期NSCLC患者ERCC1 118C/T、C8092A与XPD Asn312Asp、Lys751Gln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化疗2个周期后,130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3.8%(44/130),其中部分缓解(PR)44例(33.8%),疾病稳定(SD)54例(41.6%),疾病进展(PD)32例(24.6%)。ERCC1 118C/T+T/T基因型化疗ORR(52.4%)是C/C基因型(41.8%)的3.300倍[95%CI(1.104,9.864),P=0.003]。XPD Asp312Asn、Lys751Gln(或Gln751Gln)基因型化疗ORR(62.5%)是其他基因型的(29.2%)的3.922倍[95%CI(1.320,11.649),P=0.010]。ERCC1 118C/T(或T/T)、XPD Asp312Asn与Lys751Gln(或Gln751Gln)基因型化疗ORR(58.0%)是ERCC1 118C/C、XPD Asp312Asp与Lys751Lys基因型的(31.8%)的3.571倍[95%CI(1.082,11.793),P=0.032]。应用SHEsis分析软件发现以其他单体型组为参照,A-C单体型化疗ORR显著提高(P=0.039)。结论 ERCC1 118C/T和XPD Asp312Asn、Lys751Gln多态性与晚期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着色性干皮病基因 多态性 核苷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ERCC1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高峰 邓首军 +2 位作者 王巍伟 郭刚 陈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31-2133,2138,共4页
目的肿瘤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的阳性表达与铂类耐药的相关性,本研究探讨ERCC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切除的113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水平,其中58... 目的肿瘤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的阳性表达与铂类耐药的相关性,本研究探讨ERCC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切除的113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水平,其中58例接受含铂方案的新辅助化疗。采用χ2检验、Log rank分析和COX风险模型等分析ERCC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ERCC1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ERCC1的阳性率在新辅助化疗组为46.7%要高于对照组21.05%,(χ2=3.770,P=0.048)。ERCC1阳性表达患者39例,有效率为53.85%。ERCC1阴性表达患者74例,有效率为51.35%。新辅助化疗后ERCC1(-)患者中位生存期(MST)为53个月,ERCC1(+)患者MST为37个月,ERCC1(-)和ERCC1(+)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8.3%和44.4%,(χ2=0.033,P=0.856);5年生存率分别为为22.5%和18.5%,(χ2=0.096,P=0.757),它们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ERCC1表达水平和TNM分期是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诱导NSCLC表达ERCC1,ERCC1高表达患者新辅助化疗客观缓解率低,ERCC1是影响该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 肿瘤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C1蛋白检测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志强 韩宝惠 +7 位作者 沈策 金先桥 董竞成 万欢英 唐洁 沈洁 顾爱琴 姜丽岩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8-333,共6页
背景与目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ERCC1)参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铂类化疗药物的耐药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ERCC1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在晚期NSCLC患者... 背景与目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ERCC1)参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铂类化疗药物的耐药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ERCC1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在晚期NSCLC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从2006年8月-2009年7月,共入组222例晚期(Ⅲb-Ⅳ期)NSCL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CC1蛋白在患者肺癌组织的表达。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个体化治疗组(n=147)及标准治疗组(n-75)。标准治疗组采用含铂化疗方案健择川顷铂或诺维本/顺铂。个体化治疗组中ERCC1蛋白高表达的患者采用非铂化疗方案健择/诺维本,ERCC1蛋白低表达的患者采用健择朋顷铂或诺维本/顺铂化疗方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有效率、总生存期及疾病进展时间。两组问比较采用X^2检验。1年生存率和生存期的比较采用Lifetable和Kaplan-meier方法分析。结果:随访数据截至2012年9月30日。标准治疗组的有效率为26.6%,个体化治疗组为27.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1)。标准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为40.0%,个体化治疗组为4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79,P=0.24)。标准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2个月(95%CI:8.67-11.73个月),个体化治疗组为13.3月(95%CI:12.46-14.14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标准治疗组的疾病进展时间为4.8个月(95%CI:4.12-5.48个月),个体化治疗组的疾病进展时间为4.7个月(95%CI:3.88-5.5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5)。结论:个体化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较标准治疗组有所延长,但ERCC1蛋白的检测指导晚期NSCLC的个体化治疗并未体现出有效率、生存期及疾病进展时间方面的优势,分子指标的检测能否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化疗方案有待于更深入的临床研究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蛋白表达 个体化治疗 核苷切除修复交叉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ERCC1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崧雯 周彩存 +1 位作者 徐清华 严令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51-255,共5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的阳性表达与铂类耐药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ERCC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切除的73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的阳性表达与铂类耐药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ERCC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切除的73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水平,其中33例接受含铂方案的新辅助化疗。采用χ2检验、Logrank分析和COX风险模型等分析ERCC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结果ERCC1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4.25%。ERCC1的阳性率在新辅助化疗组(48.48%,16/33)要高于对照组(20.45%,9/40)(χ2=6.008,P=0.025)。ERCC1阳性组新辅助化疗客观缓解率31.3%,阴性组为58.8%(χ2=2.528,P=0.112);MST分别为36月和54月(P=0.118);3年生存率分别为43.8%和47.1%(χ2=0.029,P=0.866);5年生存率分别为18.8%和23.5%(χ2=0.414,P=0.520)。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ERCC1表达水平、TNM分期和新辅助化疗与否是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结论新辅助化疗可诱导NSCLC表达ERCC1,ERCC1高表达患者新辅助化疗客观缓解率低,ERCC1是影响该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核苷切除修复交叉互补1 新辅助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C1表达对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丁征平 张杰 邵晋晨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22-525,共4页
背景与目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ng,ERCC)基因家族能对核苷酸进行切除和修复以减少DNA的损伤。如果损伤性的核苷酸切除修复机制受损,可增加基因组的不稳定性,进而导致肿瘤发生更多的恶性表型行... 背景与目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ng,ERCC)基因家族能对核苷酸进行切除和修复以减少DNA的损伤。如果损伤性的核苷酸切除修复机制受损,可增加基因组的不稳定性,进而导致肿瘤发生更多的恶性表型行为。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价肿瘤ERCC1的表达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手术切除后患者的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CC1在肿瘤中的表达,以评估ERCC1表达对118例接受过根治性切除的I期NSCLC患者生存率的意义。结果肿瘤ERCC1表达阳性与阴性的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86.12%、65.46%,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多变量分析表明,ERCC1高表达对较长生存期具有独立预测性。结论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中,ERCC1阳性表达者的生存率较阴性表达者高。可见,完整的DNA修复机制可减少导致肿瘤恶性潜能的基因畸变的积累,从而减少复发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核苷切除修复交叉互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C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中肺耐药蛋白和P-糖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孔易 贝雪艳 +2 位作者 徐树雷 陈龙 郑纪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539-3542,共4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tion gene 1,ERCC1)C19007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中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和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相关性,以评估ERCC1基因多态...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tion gene 1,ERCC1)C19007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中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和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相关性,以评估ERCC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86例大肠癌患者ERCC1 C19007T位点基因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6例大肠癌中LRP、P-gp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各基因型间的关系。结果:ERCC1 C19007T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别为C/C型占53.49%、C/T型占40.70%以及T/T型占5.81%。LRP在C/T+T/T基因型组的阳性表达率为90.00%,高于在C/C基因型组的阳性表达率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P-gp在两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C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化疗敏感性有关,临床检测ERCC1 C19007T位点基因型可能有助于指导大肠癌的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基因多态性 核苷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耐药蛋白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C1在中晚期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文华 孙奇 陆妹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136-3138,共3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鼻咽癌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7例中晚期鼻咽癌组织及48例癌旁组织中的ERCC1的表达情况。结果:ERCC1在鼻咽癌... 目的:探讨中晚期鼻咽癌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7例中晚期鼻咽癌组织及48例癌旁组织中的ERCC1的表达情况。结果:ERCC1在鼻咽癌组织中低表达55例(51.4%),高表达52例(48.6%),而在癌旁组织中,ERCC1低表达30例(62.5%),高表达18例(37.5%),两组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CC1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综合分期有关,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T分期、N分期均无关。结论:ERCC1表达可能成为鼻咽癌个体化治疗的分子检测指标,ERCC1检测对鼻咽癌的预后、疗效预测、制定化疗方案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核苷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C1和BRCA1表达与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因素及铂类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杜培 王沂峰 +2 位作者 张晓薇 陈礼全 陈国勤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7-751,共5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的表达与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以评价ERCC1和BRCA1基因对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铂类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48例接受卵...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的表达与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以评价ERCC1和BRCA1基因对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铂类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48例接受卵巢癌分期手术及满意或较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CC1及BRCA1的表达,并分析ERCC1及BRCA1基因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特征、临床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ERCC1的表达与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BRCA1的表达与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耐药者ERCC1高表达率高于敏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者BRCA1高表达率高于敏感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C1在卵巢上皮性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9.58%,BRCA1在卵巢上皮性癌中阳性表达率为25.00%。结论 ERCC1的表达与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有关,与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均无关,BRCA1的表达与原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ERCC1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与临床含铂类化疗方案的敏感性有关;BRCA1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耐药 肿瘤 卵巢 乳腺癌易感基因1 核苷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不同作用机制耐药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建荣 黄茂 +1 位作者 陆国础 吴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91-1096,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耐药相关蛋白--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π,GST-π)、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耐药相关蛋白--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π,GST-π)、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tion group1,ERCC1)蛋白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nvisio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64例病理确诊为NSCLC患者组织中LRP、GST-π、ERCC1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将其与患者的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铂类化疗效果等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LRP、GST-π、ERCC1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56.3%、60.9%和54.7%;NSCLC低分化组中LRP阳性表达率较高(85.0%),GST-π表达比例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ERCC1蛋白在鳞癌中表达显著增高(80.0%),Survivin蛋白在腺癌中表达显著增高(81.5%),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RP与GST-π的表达呈正相关(R=0.262,P=0.036);回归分析表明LRP、ERCC1蛋白表达与化疗效果有关;且ERCC1蛋白阴性患者中,LRP阳性表达患者的化疗有效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NSLCL中,4种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不同;LRP、GST-π存在协同表达;联合检测ERCC1蛋白、LRP能更好的预测NSCLC对铂类化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耐药相关蛋白 谷胱甘肽-S-转移酶Π 核苷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