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雾吸入性肺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表达异常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傅祖红 杨宗城 +2 位作者 胡振红 吴江平 刘志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8-519,共2页
为探讨烟雾吸入性肺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 (SPA)表达异常机制。本实验采用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 ,研究吸入伤后肺氧化应激及SPAmRNA表达情况。提取SPA转录因子(TTF1) ,采用EMSA实验 ,研究氧化应激对TTF1与SPA基因调控区DN... 为探讨烟雾吸入性肺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 (SPA)表达异常机制。本实验采用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 ,研究吸入伤后肺氧化应激及SPAmRNA表达情况。提取SPA转录因子(TTF1) ,采用EMSA实验 ,研究氧化应激对TTF1与SPA基因调控区DNA结合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 ,烟雾吸入伤后肺组织过氧化氢 (H2 O2 )含量显著增加 ,SPAmRNA表达下降 ;EMSA实验显示 ,H2 O2 剂量依赖地抑制TTF1与SPA基因调控区DNA结合活性。研究表明 ,氧化应激对TTF1活性抑制可能是烟雾吸入性肺损伤SPA表达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吸入性肺损伤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结合蛋白a 基因表达 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醚对肺泡Ⅱ型细胞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永旺 杨天德 +3 位作者 郝嘉 刘桥义 陶军 史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556-558,共3页
目的 通过原代培养的正常及受H2 O2 损伤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ATⅡcell) ,探讨异氟醚 (Iso)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 A)的影响。方法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培养 32小时后 ,被分为六组 :对照组 (不加任何药物 )、0 2 8... 目的 通过原代培养的正常及受H2 O2 损伤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ATⅡcell) ,探讨异氟醚 (Iso)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 A)的影响。方法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培养 32小时后 ,被分为六组 :对照组 (不加任何药物 )、0 2 8mmol/LIso组、2 8mmol/LIso组、75 μmol/LH2 O2 组、75 μmol/LH2 O2 +0 2 8mmol/LIso组和 75 μmol/LH2 O2 +2 8mmol/LIso组 ,继续培养 3小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Ⅱ型上皮细胞内和培养液中SP A含量。结果 Iso降低正常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和培养液中SP A含量 ;经H2 O2 作用后 ,SP A含量亦显著减少 ,异氟醚增强H2 O2 的作用。结论 Iso可降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SP A的功能 ,尤其是在过氧化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基因多态性与肺炎易感性、炎症反应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何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668-1671,共4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基因多态性与肺炎易感性、炎症反应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出生且诊断为肺炎的新生儿作为肺炎组,非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测定SP-A基因rs1059054和rs1136454位点的多态性、血清中炎症细胞... 目的:研究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基因多态性与肺炎易感性、炎症反应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出生且诊断为肺炎的新生儿作为肺炎组,非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测定SP-A基因rs1059054和rs1136454位点的多态性、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外周血炎症转录因子的表达量。结果:肺炎组新生儿rs1059054位点CC基因型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CT、TT基因型的构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rs1136454位点AA基因型的构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AG、GG基因型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SP-A基因rs1059054位点CC基因型肺炎患儿血清中PCT、sTREM1、TNF-α、IL-6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RORγt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CT基因型、TT基因型肺炎患儿,外周血中SOCS1、Foxp3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CT基因型、TT基因型肺炎患儿;SP-A基因rs1136454位点AA基因型肺炎患儿血清中PCT、sTREM1、TNF-α、IL-6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RORγt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AG基因型、GG基因型肺炎患儿,外周血中SOCS1、Foxp3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AG基因型、GG基因型肺炎患儿。结论:新生儿SP-A基因rs1059054位点CC基因型会增加肺炎易感性并加重炎症反应,rs1136454位点AA基因型会降低肺炎易感性并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 基因多态性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氧调节早产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和肺泡表面活性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4
作者 卢衍敏 卢红艳 +3 位作者 刘姜艳 常明 王秋霞 唐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7-771,共5页
目的探讨高氧状态下早产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2)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和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SP-B、SP-C、SP-D的表达及两者相关性。方法原代培养早产大鼠AEC2,利用950 mL/LO_2建立高氧细胞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空气... 目的探讨高氧状态下早产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2)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和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SP-B、SP-C、SP-D的表达及两者相关性。方法原代培养早产大鼠AEC2,利用950 mL/LO_2建立高氧细胞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和高氧实验组。分别于空气及高氧暴露后24、48、72 h,收获各组细胞。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C/EBPα和SP-A、SP-B、SP-C、SP-D mRNA及蛋白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随培养时间延长,空气组细胞C/EBPαmRNA及蛋白表达逐渐降低,SP-A、SP-B、SP-C、SP-D mRNA和蛋白水平及AEC2增殖逐渐升高。高氧组细胞C/EBPα、SP-A、SP-B、SP-C、SP-D mRNA和蛋白水平及AEC2增殖呈先递增后递减趋势。与空气组相比,高氧组细胞C/EBPα、SP-A、SP-B、SP-C、SP-D mRNA和蛋白水平及AEC2增殖在高氧48 h明显增加。高氧组细胞C/EBPα蛋白水平与SP-A、SP-B、SP-C、SP-D蛋白水平及AEC2增殖呈正相关(r=0.96、0.98、0.92、0.97、0.90)。结论高氧暴露早期,C/EBPα可促进肺泡表面活性蛋白分泌,参与机体保护性调节作用,但随高氧暴露时间延长,丧失代偿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2) C/EBPΑ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 增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曾凌空 李文斌 +4 位作者 潘睿 单瑞艳 周玉荣 张佳 常立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诊断病例为病例组,并按1∶2比例收集胎龄和出生体重相匹配的无明显感染...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诊断病例为病例组,并按1∶2比例收集胎龄和出生体重相匹配的无明显感染症状早产儿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分析技术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SPB-18A/C及SPB1580C/T多态性,观察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并复习文献比较本研究汉族与其他种族人群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2008至2010年NRDS组91例,对照组182名进入分析。①SPB-18A/C基因在NRDS组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1.0%、40.7%和48.4%,对照组分别为6.6%、31.3%和62.1%;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DS组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1.3%vs22.3%)。②SPB1580C/T基因在NRDS组TT、T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5%、63.7%和45.1%,对照组分别为30.8%、6.6%和48.4%;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DS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9.1%vs70.9%)。③本研究汉族人、美国人、巴西人和丹麦人SPB1580等位基因C频率分别为79%、35%、41%和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日本人群等位基因C频率(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汉族人、巴西人、美国人和丹麦人SPB-18等位基因A频率分别为31%、58%、57%和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汉族人群SPB-18A/C及SPB1580C/T基因多态性是NRDS的危险因素。不同种族人群SPB1580C/T和SPB-18A/C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 基因多态性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表面活性蛋白D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韩芳 王辉 +3 位作者 倪银 孙仁华 屠越兴 江玲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541-1544,共4页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ARDS患者79例。根据患者28 d内存活情况,将7...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ARDS患者79例。根据患者28 d内存活情况,将79例患者分为存活组56例和死亡组23例。另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20例,作为对照组。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分别于诊断后24 h内(D1)、第3天(D2)、第5天(D3)及第7天(D4)采取静脉血和BALF各2 ml;对照组成年人在体检日采取静脉血和BALF各2 ml。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和BALF中的SP-D水平。结果 (1)3组不同时间点血清中SP-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总=73.26,P<0.0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97.01,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68.29,P<0.05)。(2)3组不同时间点BALF中SP-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总=98.71,P<0.0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376.91,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25.08,P<0.05)。结论 ARDS患者血清中SP-D水平从第5天开始较对照组上升,且死亡组较存活组上升高;存活组水平在第7天下降,死亡组持续上升。ARDS患者BALF中SP-D水平在诊断初期即高于对照组;第5天时存活组水平降低,死亡组继续上升;第7天时死亡组有所下降。血清和BALF中SP-D水平的动态变化对ARDS患者的临床诊疗和预后判定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 血清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金黄地鼠实验性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莉 阮英茆 +1 位作者 孟颖 陈颖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9-284,共6页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穴PS雪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穴COPD雪的防治作用。方法通过给金黄地鼠吸入烟雾或气道内注入弹性蛋白酶两种方法,经1~3个月建立COPD动物模型,并应用外源性PS进行防治。对动物肺组织行光镜、电镜观察及显微微机图像...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穴PS雪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穴COPD雪的防治作用。方法通过给金黄地鼠吸入烟雾或气道内注入弹性蛋白酶两种方法,经1~3个月建立COPD动物模型,并应用外源性PS进行防治。对动物肺组织行光镜、电镜观察及显微微机图像分析进行形态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穴SP-A雪的表达情况。结果吸烟3个月及气道内注入弹性蛋白酶1和3个月,动物有明显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病理变化。应用PS防治1个月,肺组织病变无明显改善;防治3个月后,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数量明显多于模型组,SP-A的表达比模型组增加穴P<0.01雪。结论经3个月的外源性PS干预,可减轻吸烟及弹性蛋白酶对肺组织的损伤,保护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结构和分泌PS的功能,从而可有效减轻COPD的肺部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烟 弹性蛋白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汪隽瑛 方凤 +1 位作者 刘枫 蒋瑾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55-1257,共3页
目的 :探讨哮喘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 A(SP- A)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2 6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哮喘组。卵白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 ,激发哮喘后 ,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Western印迹法测定支气... 目的 :探讨哮喘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 A(SP- A)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2 6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哮喘组。卵白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 ,激发哮喘后 ,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Western印迹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 F)中 SP- A含量 ;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肺组织及气道中 SP- A的变化 ;测定 BAL F中总磷脂 (TPL)、饱和磷脂 (DSPC)和总蛋白质 (TP)含量 ;膜天平测量 BAL F中 PS表面活性。结果 :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哮喘组 BAL F中 SP-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0 .0 0 1) ;SP- A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哮喘组大鼠肺及细支气管 SP- A表达明显减弱 (P<0 .0 1) ;哮喘组 BAL F中 TPL及 DSPC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TP含量显著增加 (P<0 .0 5 ) ;哮喘组 BAL F中 PS表面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0 1) ,BAL F中 PS表面活性与 DSPC及 SP- 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r=0 .72 5 ,r=0 .95 6 ,P<0 .0 1) ,与 T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r=- 0 .6 5 4 ,P<0 .0 1)。 结论 :哮喘大鼠 SP- A表达明显下降 ,SP- A下降可使哮喘时 PS活性更易被血浆蛋白抑制 ,表面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 哮喘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血清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的影响及己酮可可碱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郝嘉 肖颖彬 +3 位作者 郭红 钟前进 王学峰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血清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 A)的影响和己酮可可碱 (PTX)对其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 3组。将培养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AT Ⅱ )分别与CPB术前 (对照组 )、术后 (损伤组 )血清共同孵育 ,PTX组除AT Ⅱ与CPB术后血...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血清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 A)的影响和己酮可可碱 (PTX)对其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 3组。将培养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AT Ⅱ )分别与CPB术前 (对照组 )、术后 (损伤组 )血清共同孵育 ,PTX组除AT Ⅱ与CPB术后血清外 ,再加入 1 0 0mmol/L的PTX。检测AT Ⅱ形态改变和SP A、SP A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损伤组细胞形态改变 ,SP A、SP AmRN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TX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CPB术后血清能影响AT Ⅱ中SP A翻译和转录 ,这可能是术后肺表面活性物质 (PS)质和 /或量异常的重要原因。PTX能减轻CPB后血清对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肺泡上皮细胞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已酮可可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尔凡 杨宗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5-218,共4页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的作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重庆400038)谢尔凡杨宗城Efectsofsurfactant-asociatedproteinsonpulmonarysurfac...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的作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重庆400038)谢尔凡杨宗城Efectsofsurfactant-asociatedproteinsonpulmonarysurfactantsystemXIEEr-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系统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 PS 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肺发育不同阶段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陈玥 杜江 +1 位作者 赵倩 封志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在人胚胎肺发育成熟过程中表达的特征.方法取11~36周人胎肺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胚肺各个发育阶段的成熟度,免疫组化检测SP-D时相性表达特征.结果人胚胎发育12周肺组织开始表达SP-D...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在人胚胎肺发育成熟过程中表达的特征.方法取11~36周人胎肺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胚肺各个发育阶段的成熟度,免疫组化检测SP-D时相性表达特征.结果人胚胎发育12周肺组织开始表达SP-D,定位于胚肺支气管上皮和肺泡Ⅱ型细胞(AECⅡ)胞质内,在胚肺发育小管期和囊泡期逐渐表达增强;开始由支气管近端逐渐向肺泡Ⅱ型细胞迁移.肺发育末期至出生后,SP-D均在AECⅡ中稳定表达. 结论SP-D随着胎肺发育成熟,表达逐渐增强,阳性细胞开始出现于胚肺支气管上皮细胞,逐渐定位于肺泡Ⅱ型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发育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 肺泡Ⅱ型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戴长宗 王德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972-2974,共3页
肺表面活性物质(Ps)能降低液一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减少呼吸作功:机械通气是许多外科干预治疗的手段.但也能增加或加重已有的肺部损伤.导致肺过度膨胀并伴随PS异常及炎症改变。1PS的结构与功能1.1PS的结构特征PS主要来源于肺泡Ⅱ... 肺表面活性物质(Ps)能降低液一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减少呼吸作功:机械通气是许多外科干预治疗的手段.但也能增加或加重已有的肺部损伤.导致肺过度膨胀并伴随PS异常及炎症改变。1PS的结构与功能1.1PS的结构特征PS主要来源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typeⅡepithelialcells,AECⅡ),PS是一个由类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其脂质成分中的80%~85%为磷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 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外科干预治疗 结构特征 蛋白质组成 表面张力 肺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麻醉管理三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议方 韩如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4-975,共2页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全肺灌洗术 麻醉管理 治疗 表面活性物质 气体交换障碍 罕见疾病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蛋白沉积症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乾德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6期661-661,共1页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进行性胸闷 蛋白质类 肺泡上皮 主要表现 呼吸困难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蛋白沉积症细胞学病理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9
15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病理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胸部病理学组 +1 位作者 易祥华 朱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5-391,共7页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少见的弥漫性肺疾病,以肺泡巨噬细胞功能障碍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肺泡腔内积聚为特征[1-2]。其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明确诊断依赖病理检查[1]。肺活检阴性以及有禁忌症患者...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少见的弥漫性肺疾病,以肺泡巨噬细胞功能障碍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肺泡腔内积聚为特征[1-2]。其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明确诊断依赖病理检查[1]。肺活检阴性以及有禁忌症患者往往依赖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学检查协助诊断[3-4];有禁忌症不能获得BALF的患者痰液沉淀物的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可协助PAP的诊断[5-11]。因此细胞学检查在PAP诊断中占重要地位,但细胞学诊断在标本采集、涂片、切片制作、染色、形态学判读和诊断等方面与组织学不同,操作不规范性制约了PAP的细胞学诊断水平[11]。为此,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病理工作委员会携手上海市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胸部疾病学组,制定了PAP细胞学病理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细胞学 超微结构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氨溴索对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犬体内SP-A、SP-B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毅 邹曰坤 +2 位作者 蒋富强 张齐 刘于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对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ALI)犬体内肺表面活性蛋白A和B(SP-A、SP-B)含量的影响。方法:胸腔注入海水制备犬AL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G)及氨溴索治疗组(AG),AG犬在海水浸泡10min后静脉注射12mg/kg的氨...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对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ALI)犬体内肺表面活性蛋白A和B(SP-A、SP-B)含量的影响。方法:胸腔注入海水制备犬AL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G)及氨溴索治疗组(AG),AG犬在海水浸泡10min后静脉注射12mg/kg的氨溴索,CG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观察伤后不同时间点血清及肺组织中SP-A、SP-B含量的变化。结果:致伤后6h后氨溴索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清中SP-A、SP-B含量均较实验前明显增高(P<0.01),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氨溴索治疗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P-A、SP-B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氨溴索能诱导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ALI犬肺内SP-A、SP-B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海水浸泡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sp—B) 氨溴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F-1、SP-A在肺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彩霞 王晓 +2 位作者 吕淑慧 聂美楠 王桂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评价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肺腺癌中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他们在肺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组织学和临床资料证实的肺原发性腺癌40例、转移性腺癌13例,采用免疫组化EnV ision法检... 目的评价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肺腺癌中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他们在肺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组织学和临床资料证实的肺原发性腺癌40例、转移性腺癌13例,采用免疫组化EnV ision法检测TTF-1及SP-A的表达情况。结果40例肺腺癌中有32例表达TTF-1、27例表达SP-A;13例转移性腺癌中只有1例肝细胞癌胞质表达TTF-1、无SP-A表达。TTF-1和SP-A在肺腺癌中表达的敏感性分别为80%和67.5%、特异性均为100%。结论TTF-1在肺腺癌中表达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排除甲状腺癌可能后,可作为鉴别肺原发性和转移性腺癌的可靠标记;而SP-A敏感性较低且随分化程度降低表达下降,故TTF-1对肺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优于S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甲状腺转录因子-1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G_1对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申海涛 吕平 +4 位作者 张祥宏 邢欣 邢凌霄 严霞 王俊灵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9-106,共8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黄曲霉毒素G1(AFG1)对可能作用的靶细胞SD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损伤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酶消化法原代培养SD大鼠AT-Ⅱ,纯化后培养36h,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5,1.0和2.0mg.L-1)的AFG1处理。AFG1作用24h后,收集细胞... 目的进一步研究黄曲霉毒素G1(AFG1)对可能作用的靶细胞SD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损伤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酶消化法原代培养SD大鼠AT-Ⅱ,纯化后培养36h,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5,1.0和2.0mg.L-1)的AFG1处理。AFG1作用24h后,收集细胞和培养基上清液及细胞爬片,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物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透射电镜方法观察AT-Ⅱ超微结构的改变、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检测Fluo-3/AM负载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免疫细胞化学、CLSM及流式细胞术(FCM)方法检测AT-Ⅱ特异分化标志物肺表面分泌蛋白C(SP-C)表达情况。结果给予不同浓度AFG1处理后,体外培养AT-Ⅱ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8±3)%,(80±9)%和(72±8)%,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101±2)%(n=6,P<0.01);培养上清液中LDH和AKP活力明显增高;透射电镜观察可见上皮细胞板层小体出现空化,线粒体肿胀、空泡化等损伤性变化。CLSM结果显示,AFG10.5,1.0和2.0mg.L-1处理组,AT-Ⅱ细胞内平均钙离子荧光强度分别为200±21,225±14和229±12,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161±28(n=6,P<0.01),有明显浓度依赖关系(r=0.849);免疫细胞化学、CLSM及FCM检测结果显示AFG1处理组AT-ⅡSP-C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结论AFG1对体外培养的大鼠AT-Ⅱ具有明显致损伤作用,同时增加细胞[Ca2+]i、降低SP-C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类 肺泡 上皮细胞 表面活性蛋白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巍 佟玉静 +1 位作者 刘雪雁 薛辛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61-564,共4页
目的探讨高氧致新生大鼠慢性肺疾病(CLD)发生时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损伤程度,研究高氧对AEC-Ⅱ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高氧诱导新生鼠CLD模型,80只Wistar新生鼠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的超微结构,免疫组... 目的探讨高氧致新生大鼠慢性肺疾病(CLD)发生时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损伤程度,研究高氧对AEC-Ⅱ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高氧诱导新生鼠CLD模型,80只Wistar新生鼠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的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方法、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肺组织表面活性蛋白C(SP-C)蛋白及mRNA表达的动态改变。结果高氧后1 d,AEC-Ⅱ细胞器形态出现变化,随时间延长,细胞结构和形态发生严重改变,直至坏死;实验组肺损伤SP-C 3 d表达明显减少,7 d后开始增多,14 d、21 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氧肺损伤新生鼠肺泡AEC-Ⅱ形态结构明显改变,高氧严重影响了AEC-Ⅱ的部位,引起AEC-Ⅱ向AEC-Ⅰ转化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电镜 表面活性蛋白 慢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支气管肺泡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和分选 被引量:2
20
作者 钱莘 安江洪 +2 位作者 敖绪军 孙建国 陈正堂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75-778,共4页
目的对正常成年小鼠肺内支气管肺泡干细胞(bronehoalveolar stem cell,BASC)进行克隆培养、鉴定和流式细胞仪分选。方法用胶原酶和分散酶联合消化小鼠肺组织制备肺单细胞悬液,并经免疫磁珠分选Sca-1^+细胞;胶原蛋白和小鼠Swiss-3T... 目的对正常成年小鼠肺内支气管肺泡干细胞(bronehoalveolar stem cell,BASC)进行克隆培养、鉴定和流式细胞仪分选。方法用胶原酶和分散酶联合消化小鼠肺组织制备肺单细胞悬液,并经免疫磁珠分选Sca-1^+细胞;胶原蛋白和小鼠Swiss-3T3成纤维细胞系包被培养板;无血清乳腺上皮细胞培养基培养Sca-1^+细胞;双重免疫荧光染色Clara细胞抗原(CCA)和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SP-C)鉴定BASC,并用流式细胞仪分选BASC。结果通过胶原酶和分散酶联合消化小鼠肺组织,平均每只成年小鼠可得到有核细胞总数(1.6~1.8)×10^7;经磁珠分选后的Sca-1^+细胞纯度明显高于未经分选的肺Sca-1^+细胞[分别为(87.3±5.9)%、(9.6±1.8)%,P〈0.05];在无血清乳腺上皮细胞培养基中Sca-1^+细胞在第4天可形成BASC克隆和其他不表达CCA、SP-C的细胞克隆;流式细胞仪检测CD45^-CD31^-Sca-1^+CD34^+细胞占肺细胞总数的0.7%~1.1%,根据此分子标记能够分选出高纯度的BASC。结论通过胶原酶和分散酶联合消化,免疫磁珠分选的Sca-1^+细胞在无血清乳腺上皮细胞培养基中能够形成非纯化的BASC克隆,而流式细胞仪可以分选出高纯度的BA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Clara细胞抗原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