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0期3772-3773,共2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LP组(34例)和PFNA组(34例)。AL...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LP组(34例)和PFNA组(34例)。ALP组患者接受ALP治疗,PFNA组患者接受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结果 PFNA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长较ALP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AL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均无脱落病例,PFNA组患者手术优良率较AL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ALP相比,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较显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邓庚德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1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四川省宜宾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接受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 目的:研究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四川省宜宾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接受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这30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30例患者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骨折部位完全愈合的用时、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这30例患者手术的平均用时为(1.8±0.3)h,其术中平均的出血量为(280±30)ml,其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均为一级愈合,其骨折部位完全愈合的平均用时为(12.6±1.8)个月,其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3.34%,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结论 :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及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张兴华 崔若承 焦旭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ALP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AL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X)]、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65.39±3.48)min、手术切口长度(5.48±1.61)cm、住院时间(8.08±1.37)d、下床活动时间(7.98±1.21)d均短于对照组的(82.43±5.50)min、(14.87±1.86)cm、(15.23±1.52)d、(14.03±1.39)d,术中出血量(143.59±22.33)ml、术后引流量(55.30±13.89)ml均少于对照组的(247.29±22.37)、(98.48±13.78)ml(P<0.05)。治疗后,研究组PⅠNP(85.20±3.26)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23±3.31)ng/ml,CTX(488.82±24.35)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6.04±30.32)ng/L(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康复时间,改善骨代谢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临床应该进行更多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防旋髓内钉 股骨解剖锁定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1
4
作者 谢晓敏 陈宇飞 +2 位作者 周晓庆 贾斌 苟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90-93,共4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6年3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6年3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A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B组患者采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于术后1年随访,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无死亡病例。B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血量、住院天数、术后负重时间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显示,A组术后愈合较慢,且钢板较易断板;B组愈合良好,正位片显示患侧骨折无移位。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B组临床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恢复快、手术操作简单、稳定性强、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防旋髓内钉 股骨解剖锁定钢板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靳丹 郭强 封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0期3-3,共1页
2006年以来,我们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锁定钢板 股骨 固定术治疗 解剖 固定治疗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8期3338-3339,共2页
目的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解剖型锁定钢板(AL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召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PFNA组和ALP组,每组43例。PFNA组接... 目的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解剖型锁定钢板(AL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召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PFNA组和ALP组,每组43例。PFNA组接受股骨近端PFNA内固定治疗,ALP组接受股骨近端ALP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PFNA组切口长度短于ALP组,术中出血量小于ALP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A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提高,PFNA组Harris评分均高于A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FNA组和AL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0%(4/43)、27.91%(12/43),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ALP,将PFNA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有效减小手术创伤,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加快骨折愈合,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治疗 防旋髓内钉 解剖锁定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康 罗增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8期56-57,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实施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应... 目的比较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实施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PFNA实施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72.18±5.10),短于对照组的(74.16±4.34)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91, 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104.26±18.67)ml、(41.36±5.37)min,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120.03±25.14)ml、(47.16±8.13)min;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561、4.209, 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00%(11/5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8/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5, 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PFNA的治疗效果显著,虽然完成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相近,但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旋股骨髓内钉 股骨解剖锁定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骨硬化蛋白、DKK-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范警华 张道玲 +1 位作者 黄菲 张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6期151-155,共5页
目的比较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及对血清骨硬化蛋白(SO)、血清Dickkopf-3(DKK-3)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滕州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 目的比较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及对血清骨硬化蛋白(SO)、血清Dickkopf-3(DKK-3)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滕州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PFNA组(n=50),ALP组(n=50),PFNA组采用PFNA治疗,ALP组采用ALP治疗,分别比较两组一般指标、治疗前后Harris评分、术后负重时间、并发症、SO及DKK-3水平。结果PFNA组切口长度短于ALP组,下地负重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ALP组,术中失血量少于ALP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Harris评分均明显上升(P<0.05),且PFNA组高于ALP组(P<0.05);ALP组与PFN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0.00%,8.00%,PFN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ALP组(P<0.05);治疗前两组DKK-3与SO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DKK-3与SO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PFNA组DKK-3与SO水平低于ALP组(P<0.05)。结论与ALP相比,PFNA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DKK-3与SO水平,促进骨质修复,抑制骨吸收,减少骨量丢失,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防旋髓内钉 股骨解剖锁定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血清骨硬化蛋白 血清Dickkopf-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合并膝骨关节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9
作者 万乾 邬春虎 +3 位作者 尹华东 朱晓峰 刘彧 喻友亮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985-990,共6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锁定加压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PFLCP)治疗老年合并膝骨关节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5...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锁定加压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PFLCP)治疗老年合并膝骨关节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5例老年合并膝骨关节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PFNA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61~88(77.0±6.4)岁;左侧17例,右侧19例;改良Evans分型,Ⅱ型3例,Ⅲ型19例,Ⅳ型10例,Ⅴ型4例。PFLCP组29例,男11例,女18例;年龄60~92(78.8±6.5)岁;左侧14例,右侧15例;改良Evans分型,Ⅱ型2例,Ⅲ型18例,Ⅳ型7例,Ⅴ型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6个月和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6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24(16.9±3.6)个月。PFNA组和PFLCP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57.6±6.8)、(77.4±6.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8.3±50.3)、(156.3±22.9)ml;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4.0±2.5)、(8.1±2.0)d;术后半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45.3±8.6)、(36.3±7.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4%(7/36)、34.5%(10/29),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60.8±6.7)、(59.0±8.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FLCP相比,PFNA治疗老年合并膝骨关节炎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卧床时间短、短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在患肢膝关节可耐受牵引时,可作为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膝骨关节炎 股骨防旋髓内钉 锁定加压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余英剑 李桂涛 +3 位作者 洪翔 曹瑞治 刘恒 陈伟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9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方式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效果差异,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IFF患者60例,...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方式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效果差异,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IFF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MIPPO技术结合LCP方式治疗,对照组采取PFNA治疗。术后两组患者进行系统康复训练,随访1年,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4.7±11.4)min、(267.9±79.4)mL、(83.4±7.9)d、(17.5±1.1)周,均优于对照组[(79.4±12.1)min、(336.2±84.5)mL、(103.3±9.5)d、(18.9±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15.9±2.3)d]与对照组[(16.7±2.5)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22例(73.3%),良5例(16.7%),一般2例(6.7%),差1例(3.3%),对照组分别为16例(53.3%)、5例(16.7%)、5例(16.7%)、4例(13.3%),观察组优良率[90.0%(27/30)]明显优于对照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2/30)]与对照组[10.0%(3/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IFF生物力学稳定,有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临床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 锁定加压钢板 股骨防旋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外侧单皮质锁定解剖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卫兵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4期637-638,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外侧单皮质锁定解剖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8月开封市祥符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股骨外侧单皮质锁定解剖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8月开封市祥符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股骨外侧单皮质锁定解剖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股骨外侧单皮质锁定解剖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可在不增加失血量的前提下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股骨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股骨外侧单皮质锁定解剖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S、解剖型锁定钢板及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0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针(Dynamic hip screw pin,DHS)、解剖型锁定钢板及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差别。方法将2005年6月至2008年8月就诊于我科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分为3组,分别给予DH...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针(Dynamic hip screw pin,DHS)、解剖型锁定钢板及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差别。方法将2005年6月至2008年8月就诊于我科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分为3组,分别给予DHS、解剖型锁定钢板及PFN内固定法治疗,分别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DHS组、解剖型锁定钢板组及PFN组的优良率依次为79.16%、88.46%及85.71%,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解剖型锁定钢板组及PFN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少于DHS组。结论三种治疗方法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其在降低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失血方面,解剖型锁定钢板及PFN优于D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针 解剖锁定钢板 股骨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守宝 杨峰 +3 位作者 张振清 崔文峰 曹霞 崔丙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8期1203-1204,共2页
股骨髁上骨折是老年外伤中常见的膝关节周围骨折,大多为粉碎性骨折而且移位明显,保守治疗难以达到对位满意效果,手术也较困难,术后功能康复一般较差。本科对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5例老年股骨髁上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后应用股骨... 股骨髁上骨折是老年外伤中常见的膝关节周围骨折,大多为粉碎性骨折而且移位明显,保守治疗难以达到对位满意效果,手术也较困难,术后功能康复一般较差。本科对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5例老年股骨髁上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后应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规范化康复锻炼,获得较理想的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髁上骨折 股骨 老年 固定治疗 锁定钢板 膝关节周围骨折 解剖 粉碎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维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3期280-28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6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术进行治...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6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进行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应用DHS内固定术相比,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较好,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解剖锁定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岳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5期2742-2744,共3页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将获嘉县中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将获嘉县中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9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较对照组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优良率为84.91%(45/53),观察组优良率为98.11%(52/53),观察组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98%(9/53),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7%(2/53),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解剖钢板内固定,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减轻机体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肱骨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 解剖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磊 宋良玉 沙广钊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8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25例患者分为锁定组和解剖组。其中,解剖组... 目的:探讨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25例患者分为锁定组和解剖组。其中,解剖组有12例患者,锁定组有13例患者。为解剖组患者使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锁定组患者使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Harris的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和术中的出血量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锁定组患者Harris的评分明显高于解剖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锁定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解剖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内固定 股骨粉碎性骨折 解剖钢板内固定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在老年骨质疏松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凌长敦 庞国栋 +4 位作者 黄志宁 卜加展 黄宏岖 刘永君 黄寿崇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0期188-189,共2页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外固定系统之一,它独特的钉板螺纹结构起到内支架作用,保持固定的颈干角,近端螺钉经导向导针置入,固定后颈干角不会丢失,骨与钢板间有一定的间隙,不破坏骨膜,可以微创置入钢板,出血少。同...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外固定系统之一,它独特的钉板螺纹结构起到内支架作用,保持固定的颈干角,近端螺钉经导向导针置入,固定后颈干角不会丢失,骨与钢板间有一定的间隙,不破坏骨膜,可以微创置入钢板,出血少。同时在固定过程中不会造成复位丢失,也不会因为固定操作而造成骨质丢失,有效的钉板锁定结构不会造成脱钉、髋内翻发生。因固定稳定性好,术后一般不需要制动,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活动,在骨质疏松的固定上有更好的优势,对于高龄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等适宜选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解剖锁定钢板 老年骨质疏松粗隆间骨折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永杰 张洪庆 翁贞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6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术为...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为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36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临床治愈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27.8%),为有效的患者有15例(占患者总数的41.7%),为无效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30.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9.5%;在治疗组36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临床治愈的患者有14例(占患者总数的28.9%),为有效的患者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52.8%),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8.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解剖锁定钢板固定 肱骨骨折 临床疗效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锁定钢板形态构建股骨近端骨折外固定架三维模型的研究
19
作者 蒋奎娄 申倩 +1 位作者 袁毅 陈贵全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2年第3期287-291,301,共6页
运用三维建模软件(UG NX 10.0)设计新型股骨近端骨折外固定架模型,并使用新鲜股骨尸体标本模拟实验操作。结果表明,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形态设计的外固定架能提高克氏针钻入股骨颈的准确性,减少透视及软组织切开损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 运用三维建模软件(UG NX 10.0)设计新型股骨近端骨折外固定架模型,并使用新鲜股骨尸体标本模拟实验操作。结果表明,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形态设计的外固定架能提高克氏针钻入股骨颈的准确性,减少透视及软组织切开损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易操作性,对于不耐受手术、身体情况差等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形态 股骨骨折 固定 三维模 转子间骨折 股骨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NA与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亮宇 孙科研 白石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恢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47例行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手术...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恢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47例行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观察组153例行PFNA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及相关指标,同时对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预后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手术时间均占有明显优势,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出院时间、负重行走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SAS、SDS及ADL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对于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PFNA内固定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创伤,加速了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锁定钢板 老年股骨骨折 骨折愈合时间 PF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