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勇 王继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8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9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行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5例进行了完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9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行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5例进行了完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6个月(6-28个月)。结果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术后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70 min;失血量平均250 ml。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正常。无严重功能障碍和疼痛,疗效满意并且确切。功能评分:优30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94.2%。结论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良好,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 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及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张兴华 崔若承 焦旭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ALP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AL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X)]、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65.39±3.48)min、手术切口长度(5.48±1.61)cm、住院时间(8.08±1.37)d、下床活动时间(7.98±1.21)d均短于对照组的(82.43±5.50)min、(14.87±1.86)cm、(15.23±1.52)d、(14.03±1.39)d,术中出血量(143.59±22.33)ml、术后引流量(55.30±13.89)ml均少于对照组的(247.29±22.37)、(98.48±13.78)ml(P<0.05)。治疗后,研究组PⅠNP(85.20±3.26)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23±3.31)ng/ml,CTX(488.82±24.35)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6.04±30.32)ng/L(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康复时间,改善骨代谢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临床应该进行更多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防旋髓内钉 股骨解剖锁定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锁定钢板治疗合并外侧壁骨折的股骨转子间骨折
3
作者 彭硕 黄菲菲 +2 位作者 夏丽伟 黄坚汉 蒙诗景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96-800,共5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外侧壁骨折块后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31例合并外侧壁骨折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15例单纯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男3例,女12例...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外侧壁骨折块后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31例合并外侧壁骨折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15例单纯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男3例,女12例;年龄(75.87±7.46)岁;另16例采用PFNA内固定后再应用预弯好的3.5 mm螺孔锁定钢板内固定外侧壁骨折,男4例,女12例;年龄(76.15±9.47)岁。术后随访观察记录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尖顶距(tip-apical distance,TAD)、术后负重站立时间、骨折复位情况。术后6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17(12±5)个月。两组术后即刻颈干角为111°~132°(119.3±8.3)°。骨折复位效果:PFNA组,优11例,可2例,差1例;PFNA+锁定钢板组,优12例,可3例,差1例。PFNA组1例发生螺旋刀片经股骨头切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AD及术后负重站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Harris各项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FNA辅助锁定钢板内固定合并外侧壁骨折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可较好恢复外侧壁完整性,提高PFNA内固定的稳定性,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外侧 不稳定型骨折 锁定钢板 股骨防旋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联合缝线锚钉加强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岳诚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联合缝线锚钉加强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联合缝线锚钉加强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联合缝线锚钉加强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联合缝线锚钉加强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大结节不良事件发生率、Neer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大结节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功能、活动范围、解剖复位评分分别为(30.56±3.20)、(25.26±3.26)、(22.75±1.24)、(8.65±0.1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8.23±2.52)、(23.29±3.15)、(20.73±1.22)、(7.65±0.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联合缝线锚钉加强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大结节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Neer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缝线锚钉加强固定 肱骨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合并膝骨关节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5
作者 万乾 邬春虎 +3 位作者 尹华东 朱晓峰 刘彧 喻友亮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985-990,共6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锁定加压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PFLCP)治疗老年合并膝骨关节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5...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锁定加压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PFLCP)治疗老年合并膝骨关节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5例老年合并膝骨关节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PFNA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61~88(77.0±6.4)岁;左侧17例,右侧19例;改良Evans分型,Ⅱ型3例,Ⅲ型19例,Ⅳ型10例,Ⅴ型4例。PFLCP组29例,男11例,女18例;年龄60~92(78.8±6.5)岁;左侧14例,右侧15例;改良Evans分型,Ⅱ型2例,Ⅲ型18例,Ⅳ型7例,Ⅴ型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6个月和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6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24(16.9±3.6)个月。PFNA组和PFLCP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57.6±6.8)、(77.4±6.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8.3±50.3)、(156.3±22.9)ml;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4.0±2.5)、(8.1±2.0)d;术后半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45.3±8.6)、(36.3±7.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4%(7/36)、34.5%(10/29),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60.8±6.7)、(59.0±8.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FLCP相比,PFNA治疗老年合并膝骨关节炎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卧床时间短、短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在患肢膝关节可耐受牵引时,可作为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膝骨关节炎 股骨防旋髓内钉 锁定加压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标准伽玛-Ⅲ型带锁髓内钉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8
6
作者 骆亮亮 郑曙翘 《安徽医学》 2015年第4期463-465,共3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与标准伽玛-Ⅲ型带锁髓内钉(Gamma-Ⅲ)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分别采用LPFP和Gamma-Ⅲ治疗。其中LPFP组21例,男性...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与标准伽玛-Ⅲ型带锁髓内钉(Gamma-Ⅲ)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分别采用LPFP和Gamma-Ⅲ治疗。其中LPFP组21例,男性7例,女性14例,年龄60~85岁,平均(75.8±6.9)岁。Gamma-Ⅲ组16例,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62~83岁,平均(71.5±7.3)岁。比较两组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情况。结果3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0.6个月(6~12个月),全部患者骨折愈合,恢复外伤前行走功能。两组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FP以及Gamma-Ⅲ均能有效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外侧 股骨锁定钢板 伽玛-Ⅲ型带锁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外侧壁破裂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郭金库 王巍 +3 位作者 何飞熊 谢俊 吴盼 金乾坤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3期375-376,380,共3页
目的分析辅助锁定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外侧壁破裂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l5例外侧壁破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牵引床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15... 目的分析辅助锁定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外侧壁破裂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l5例外侧壁破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牵引床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15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3个月(12~21个月),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35.2分(32~68分),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81.9分(72~9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4,P<0.05),其中优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0.00%.术后1年Harris评分平均85.5分(75~9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8,P<0.05).其中优4例,良8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80.0%.结论对外侧壁破裂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锁定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临床效果满意,不会延迟骨折愈合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低,是治疗该类损伤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部骨折 外侧 股骨髓内钉 辅助锁定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端滑动加压技术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外侧壁骨折患者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廷申 李秀勤 +5 位作者 邹明 方勇 马成才 梁盼盼 方英磊 华长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6-21,共6页
目的 探讨近端滑动加压技术在股骨转子间骨折(IFF)并外侧壁骨折患者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IFF并外侧壁骨折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 目的 探讨近端滑动加压技术在股骨转子间骨折(IFF)并外侧壁骨折患者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IFF并外侧壁骨折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行PFNA术,试验组在PFNA术中使用近端滑动加压技术,对照组行常规PFNA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恢复情况与骨折复位效果,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6个月采血,检测两组血清骨形态生成蛋白-2(BMP-2)、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分别在术后当日及术后3、6、12个月对两组进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比较两组股骨颈干角的变化,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另选取30份人工股骨标本,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NA术组和近端滑动加压技术联合PFNA术组,每组15份。进行相应干预后进行扭转荷载试验与压缩荷载试验,比较两组扭转1.5°时的扭转刚度、扭矩,以及荷载800 N时的压缩刚度、位移情况。结果 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6个月血清BMP-2、BALP水平均高于术前,术后6个月高于术后3个月,试验组术后3、6个月的血清BMP-2、BALP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后当日,术后6、12个月高于术后3个月,试验组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股骨颈干角均低于术后当日(P<0.05)。两组复位效果、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滑动加压技术联合PFNA术组扭转1.5°时扭转刚度、扭矩高于PFNA术组,荷载800 N时的压缩刚度高于PFNA术组,压缩位移低于PFNA术组(P<0.05)。结论 在PFNA术中近端采用滑动加压技术,能促进IFF并外侧壁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生物力学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壁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抗旋髓内钉 滑动加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外侧单皮质锁定解剖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胡卫兵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4期637-638,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外侧单皮质锁定解剖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8月开封市祥符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股骨外侧单皮质锁定解剖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8月开封市祥符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股骨外侧单皮质锁定解剖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股骨外侧单皮质锁定解剖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可在不增加失血量的前提下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股骨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股骨外侧单皮质锁定解剖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1
10
作者 谢晓敏 陈宇飞 +2 位作者 周晓庆 贾斌 苟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90-93,共4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6年3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6年3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A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B组患者采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于术后1年随访,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无死亡病例。B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血量、住院天数、术后负重时间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显示,A组术后愈合较慢,且钢板较易断板;B组愈合良好,正位片显示患侧骨折无移位。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B组临床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恢复快、手术操作简单、稳定性强、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防旋髓内钉 股骨解剖型锁定钢板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余英剑 李桂涛 +3 位作者 洪翔 曹瑞治 刘恒 陈伟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9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方式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效果差异,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IFF患者60例,...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方式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效果差异,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IFF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MIPPO技术结合LCP方式治疗,对照组采取PFNA治疗。术后两组患者进行系统康复训练,随访1年,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4.7±11.4)min、(267.9±79.4)mL、(83.4±7.9)d、(17.5±1.1)周,均优于对照组[(79.4±12.1)min、(336.2±84.5)mL、(103.3±9.5)d、(18.9±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15.9±2.3)d]与对照组[(16.7±2.5)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22例(73.3%),良5例(16.7%),一般2例(6.7%),差1例(3.3%),对照组分别为16例(53.3%)、5例(16.7%)、5例(16.7%)、4例(13.3%),观察组优良率[90.0%(27/30)]明显优于对照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2/30)]与对照组[10.0%(3/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IFF生物力学稳定,有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临床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 锁定加压钢板 股骨防旋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靳丹 郭强 封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0期3-3,共1页
2006年以来,我们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锁定钢板 股骨 固定术治疗 解剖 固定治疗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和股骨近端锁定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防内固定松动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玉松 张国富 张健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2期78-79,共2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和股骨近端锁定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防内固定松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锁定髓内钉措施加以治疗,对照... 目的分析和总结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和股骨近端锁定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防内固定松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锁定髓内钉措施加以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措施加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年的随访,研究组患者内固定松动发生3例(6.0%),对照组患者内固定松动发生8例(1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为(88.8±7.7)分,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为(70.7±6.2)分,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其施行股骨近端锁定髓内钉加以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 股骨锁定髓内钉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庄培峰 黄建军 +1 位作者 朱祖巍 王小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5期102-105,共4页
目的比较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2011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近端防旋髓内... 目的比较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2011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近端防旋髓内钉组(60例)和近端锁定钢板组(60例)。观察两组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防旋髓内钉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锁定钢板组,防旋髓内钉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锁定钢板组,防旋髓内钉组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大转子部疼痛不适、髋关节内翻均低于锁定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旋髓内钉 锁定钢板 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白晓兵 赵建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0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骨外科2012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髓内钉组40例和锁定钢板组4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骨外科2012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髓内钉组40例和锁定钢板组4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髓内钉组手术时间[(60.0±4.1)mini、下地行走时间[(14.2±2.5)d]、骨折愈合时间[(10.4±1.0)周]均短于锁定钢板组[(65.7±5.2)min、(28.4±5.0)d、(12.7±1.3)周],术中出血量[(154.4±14.6)mL]少于锁定钢板组[(171.8±15.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优良率(100.0%)高于锁定钢板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锁定钢板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创伤小,恢复快,预后水平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抗旋髓内钉 锁定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宇 周环玉 欧阳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2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术。方法对2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术。方法对2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6良8可2优良率92.3%。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老年性骨折疏松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锁定钢板 骨质疏松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2
17
作者 楼肃亮 许超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2期147-148,共2页
对于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内固定方法,但对粉碎性、复杂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延伸至梨状窝的骨折,以及合并有髋关节囊内和囊外的骨折,因容易发生并发症,疗效常不理想。锁定加压钢板(LCP)在治疗复杂性粉碎性骨... 对于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内固定方法,但对粉碎性、复杂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延伸至梨状窝的骨折,以及合并有髋关节囊内和囊外的骨折,因容易发生并发症,疗效常不理想。锁定加压钢板(LCP)在治疗复杂性粉碎性骨折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时能够形成很好的角度稳定性,已有越来越多的成功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钢板治疗 股骨 骨质疏松性骨折 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方法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0期3772-3773,共2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LP组(34例)和PFNA组(34例)。AL...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LP组(34例)和PFNA组(34例)。ALP组患者接受ALP治疗,PFNA组患者接受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结果 PFNA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长较ALP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AL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均无脱落病例,PFNA组患者手术优良率较AL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ALP相比,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较显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股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康 罗增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8期56-57,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实施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应... 目的比较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实施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PFNA实施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72.18±5.10),短于对照组的(74.16±4.34)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91, 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104.26±18.67)ml、(41.36±5.37)min,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120.03±25.14)ml、(47.16±8.13)min;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561、4.209, 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00%(11/5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8/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5, 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PFNA的治疗效果显著,虽然完成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相近,但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旋型股骨髓内钉 股骨解剖型锁定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艳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0期75-76,共2页
目的 讨论锁定钢板在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36例股骨近端骨折治疗过程,并使用Harris评分系统,就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以计算治疗优良率.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未发生切口感染情况.骨折均愈合.愈... 目的 讨论锁定钢板在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36例股骨近端骨折治疗过程,并使用Harris评分系统,就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以计算治疗优良率.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未发生切口感染情况.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7~23周,平均15.4周.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20月,平均13.7月.随访结果未发现下肢短缩、外旋畸形、髋内翻、关节僵直等,亦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使用Harris评分,优、良、可例数分别有28例、7例和1例,无差例数,优、良、可分别占患者的比例为77.8%、19.4%和2.8%,治疗优良率为97.2%.结论 使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不易发生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股骨骨折 锁定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