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钙磷水平对禾花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骨骼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娇 黄凯 +5 位作者 介百飞 江林源 莫翠琴 于凯 郭睿婕 吴耀庭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2,共9页
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不同钙磷水平对禾花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骨骼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以氯化钙为钙源设2个钙水平:0、0.5%(A、B),以磷酸二氢钾为磷源设4个磷水平:0、0.5%、1.0%、1.5%(1、2、3、4),采用交叉组合制备A1(0钙... 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不同钙磷水平对禾花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骨骼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以氯化钙为钙源设2个钙水平:0、0.5%(A、B),以磷酸二氢钾为磷源设4个磷水平:0、0.5%、1.0%、1.5%(1、2、3、4),采用交叉组合制备A1(0钙、0磷)、A2(0钙、0.5%磷)、A3(0钙、1.0%磷)、A4(0钙、1.5%磷)、B1(0.5%钙、0磷)、B2(0.5%钙、0.5%磷)、B3(0.5%钙、1.0%磷)、B4(0.5%钙、1.5%磷)8组等氮饲料,选择初始体重为(4.46±0.02) g的禾花鲤1 440尾,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养殖60 d。试验结果表明:(1)禾花鲤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在钙磷水平分别为0.5%、1.5%(B4)时达最大值,显著大于A4和B1组(P<0.05)。饲料系数(FCR)在钙磷水平分别为0.5%、1.5%时达最小值,显著低于A4和B1组(P<0.05)。(2)饲料磷水平升高显著降低禾花鲤粗脂肪含量(P<0.05)。粗蛋白含量随饲料磷升高而增加,与不添加钙组相比,添加钙减少蛋白质沉积。鱼体钙含量随磷水平升高而增加,但B4组禾花鲤钙含量显著低于B3组(P<0.05)。(3)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在钙磷水平分别为0.5%、1.0%时达最小值。总胆固醇(T-CHO)含量随饲料磷水平升高呈降低趋势。(4) X光片显示,A1组脊椎骨发生融合,A3、A4和B1组尾脊椎骨发生不同程度畸形。(5)当饲料钙水平为0时,饲料磷水平升高可缓解肝细胞空泡化,当磷水平为1.5%时造成脂肪堆积和核偏移;当钙水平为0.5%时,饲料磷水平升高可减少肝细胞损伤,且肝细胞完整性更好。综上所述,建议禾花鲤饲料钙磷水平分别为0.5%、1.0%~1.5%,有利于禾花鲤的生长及鱼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花鲤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骨骼 肝脏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菜籽粕对草鱼生长、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陈路斯 王恒志 +5 位作者 米海峰 张璐 林贝贝 张新党 张剑伟 邓君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260-4276,共17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国产95型菜籽粕(C95RM)、国产200型菜籽粕(C200RM)、冷生榨菜籽饼(CMM)、印度菜籽粕(IRM)和加拿大菜籽粕(CRM)对草鱼生长、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大小均匀、体格健壮草鱼幼鱼(初始平均体... 本研究旨在比较国产95型菜籽粕(C95RM)、国产200型菜籽粕(C200RM)、冷生榨菜籽饼(CMM)、印度菜籽粕(IRM)和加拿大菜籽粕(CRM)对草鱼生长、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大小均匀、体格健壮草鱼幼鱼(初始平均体重1.8 g)990尾,随机分为11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20%(C95RM-Ⅰ、C200RM-Ⅰ、CMM-Ⅰ、IRM-Ⅰ、CRM-Ⅰ组)和35%添加水平(C95RM-Ⅱ、C200RM-Ⅱ、CMM-Ⅱ、IRM-Ⅱ、CRM-Ⅱ组)下5种不同类型菜籽粕等蛋白质替代基础饲料中豆粕配制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20%菜籽粕添加水平下,IRM-Ⅰ组摄食率(FI)和饲料系数(F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日增重系数(DGC)、蛋白质效率(PER)和蛋白质沉积率(PP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MM-Ⅰ、IRM-Ⅰ和CRM-Ⅰ组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200RM-Ⅰ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95RM-Ⅰ、CMM-Ⅰ、IRM-Ⅰ和CRM-Ⅰ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95RM-Ⅰ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5%菜籽粕添加水平下,CMM-Ⅱ、IRM-Ⅱ和CRM-Ⅱ组FI和F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DGC、PER和PP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200RM-Ⅱ、CMM-Ⅱ和IRM-Ⅱ组血浆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95RM-Ⅱ、CMM-Ⅱ、IRM-Ⅱ和CRM-Ⅱ组血清IgM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MM-Ⅱ和IRM-Ⅱ组血清补体3(C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RM-Ⅱ和CMM-Ⅱ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和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组织学观察发现,20%添加水平的CMM和IRM会造成肝细胞损伤,且替代比例越高,损伤越严重。综上所述,当菜籽粕添加水平为20%时,IRM导致草鱼氧化应激反应并降低非特异性免疫力,从而抑制其生长性能,IRM在草鱼饲料中的添加水平应小于20%;当菜籽粕添加水平为35%时,IRM、CMM和CRM导致草鱼氧化应激反应并降低非特异性免疫力,破坏肝脏完整性从而导致生长性能下降,CMM和CRM草鱼饲料中的添加水平应控制在2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粕 草鱼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非特异性免疫力 肝脏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大黄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冯建 王萍 +3 位作者 何娇娇 娄宇栋 党慧 邓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93-350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探索发酵豆粕替代大黄鱼幼鱼饲料中鱼粉的适宜比例。以鱼粉、小麦蛋白粉为主要蛋白质源,鱼油、大豆油和大豆卵...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探索发酵豆粕替代大黄鱼幼鱼饲料中鱼粉的适宜比例。以鱼粉、小麦蛋白粉为主要蛋白质源,鱼油、大豆油和大豆卵磷脂为主要脂肪源,配制含40%鱼粉的基础饲料。以发酵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0(R0组,作为对照组)、15%(R15组)、30%(R30组)、45%(R45组)、60%(R60组)、75%(R75组)的鱼粉,并在除对照组饲料外的各饲料中添加适量晶体氨基酸(赖氨酸和蛋氨酸),配制6种等氮(蛋白质水平为45%)等脂(脂肪水平为10%)的试验饲料。养殖试验在海水网箱(1.5 m×1.5 m×2.0 m)中进行,每种试验饲料投喂3个网箱,每个网箱放养60尾初始体重为(10.49±0.03)g大黄鱼幼鱼,养殖时间持续56 d。结果表明:各组大黄鱼幼鱼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有下降趋势;与R0组相比,R15、R30、R45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饲料系数(FCR)无显著变化(P>0.05),进一步提高鱼粉替代比例(R60、R75组),SGR、WGR显著降低(P<0.05),FCR显著升高(P<0.05);各组全鱼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全鱼粗灰分含量有上升的趋势;各组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有下降趋势,谷丙转氨酶活力有升高趋势;通过肝脏组织学观察发现,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超过30%后会造成肝脏细胞的损伤,替代比例越高损伤越严重。综合各项测定指标,本研究认为:发酵豆粕替代饲料(含40%鱼粉)中30%的鱼粉较为适宜,过高的替代比例会造成大黄鱼幼鱼肝脏组织病变,导致生长速度、存活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幼鱼 发酵豆粕 生长性能 体成分 血清生化指标 肝脏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动植物蛋白质源替代鱼粉对青鱼幼鱼形体指标、组织脂肪酸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林一帆 邵仙萍 +4 位作者 金燕 张易祥 吴成龙 王春琳 叶金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32-745,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复合动植物蛋白质源替代鱼粉对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幼鱼形体指标、全鱼和肌肉常规营养组成、脂肪酸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将肉骨粉和酵母发酵豆粕按重量1∶1的比例组成复合蛋白质源...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复合动植物蛋白质源替代鱼粉对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幼鱼形体指标、全鱼和肌肉常规营养组成、脂肪酸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将肉骨粉和酵母发酵豆粕按重量1∶1的比例组成复合蛋白质源,分别替代0(对照组)、20%、40%、60%、80%和100%的鱼粉蛋白质,并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各组分别记为D0、D20、D40、D60、D80和D100)。选取平均体重为(8.50±0.11) g的青鱼幼鱼72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每组分别投喂以上6种试验饲料,并在室内循环水系统中进行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肥满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D80和D100组肝体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20、D40和D60组的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 D40、D60、D80、D100组全鱼和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随着饲料中鱼粉被替代比例的增加,全鱼中C20∶5n-3和C22∶6n-3含量逐渐减少,且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全鱼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也逐渐下降。4)随着饲料中鱼粉被替代比例的增加,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逐渐减少,各试验组肌肉中C22∶6n-3、PUFA和n-3PUF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5)D80和D100组血清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40、D60、D80和D100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通过肝脏组织学观察发现,当饲料中鱼粉被替代比例超过20%时,会出现肝脏损伤,且更高的替代比例会加重肝脏损伤。综合以上指标,本研究认为肉骨粉和酵母发酵豆粕复合后可替代20%的鱼粉,而不影响组织脂肪酸组成和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骨粉 酵母发酵豆粕 青鱼 脂肪酸组成 血清生化指标 肝脏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酶协同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晓瑛 陈绍坚 +5 位作者 黄文 王国霞 黄敏 吴浩敏 曹俊明 孙育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48-2863,共1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协同发酵豆粕(FSBE)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nides)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采用等氮(50%粗蛋白质)等脂(10%粗脂肪)原则,在对照饲料(T0,50%鱼粉)基础上,用FSBE分别... 本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协同发酵豆粕(FSBE)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nides)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采用等氮(50%粗蛋白质)等脂(10%粗脂肪)原则,在对照饲料(T0,50%鱼粉)基础上,用FSBE分别替代10%(FSBE10)、20%(FSBE20)、30%(FSBE30)和40%(FSBE40)鱼粉,并用豆粕(SB)替代30%鱼粉作为负对照饲料(SB30)。选取初始体均重为(5.08±0.01)g的大口黑鲈60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分别投喂6种试验饲料,饲喂8周。结果表明:1)FSBE替代鱼粉比例>20%时,终末体均重、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下降(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FSBE替代鱼粉比例>10%时,蛋白质效率和脂肪效率显著降低(P<0.05)。FSBE30组摄食率和饲料系数显著高于SB30组(P<0.05),而蛋白质效率和脂肪效率则相反(P<0.05)。各试验组间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2)随着FSBE替代比例升高,肝体比和脏体比显著下降(P<0.05)。FSBE30组脏体比和腹脂率显著高于SB30组(P<0.05)。3)随着FSBE替代比例升高,粗脂肪、钙含量显著下降(P<0.05)。除水分外,粗蛋白质、灰分和总磷含量均下降(P>0.05)。FSBE30组仅总磷含量低于SB30组(P>0.05)。4)FSBE替代鱼粉比例>20%时,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和谷草转氨酶(GPT)活性显著升高(P<0.05)。SB30组血清GPT活性显著高于FSBE30组(P<0.05)。5)随着FSBE替代比例升高,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溶菌酶(LZM)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升高(P<0.05)。除T-AOC和LZM外,FSBE30组中其他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均显著高于SB30组(P<0.05),且MDA含量、AKP、ACP及LZM活性在2组间差异显著(P<0.05)。6)FSBE替代鱼粉可造成空泡化肝细胞数量增加,并引起炎性细胞灶性浸润程度加剧。SB30组肝脏血窦扩张及其局部血管周围可见炎性细胞灶性浸润程度较FBSE30组明显。综上所述,FSBE过高比例替代鱼粉可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肝脏组织形态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在鱼粉含量为50%的饲料中,FSBE替代鱼粉比例≤20%不会对大口黑鲈生长和饲料利用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酶协同发酵豆粕 大口黑鲈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 免疫和抗氧化 肝脏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提取物对鳜鱼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抗氧化能力及肝脏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东来 刘凡 +7 位作者 汪福保 李庆荣 邝哲师 邢东旭 邹宇晓 刘振兴 杨琼 廖森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7-1159,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桑叶提取物(MLE)对鳜鱼(Siniperca chuatsi)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抗氧化能力及肝脏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择驯化后体质健壮的鳜鱼[体重(42.35±0.07)g]540尾,随机分为4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桑叶提取物(MLE)对鳜鱼(Siniperca chuatsi)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抗氧化能力及肝脏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择驯化后体质健壮的鳜鱼[体重(42.35±0.07)g]540尾,随机分为4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MLE1组)、5(MLE5组)和10 g/kg(MLE10组)的MLE。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5尾鱼。试验期72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MLE对鳜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饲料中MLE添加水平提高,鳜鱼的成活率逐渐升高。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MLE对鳜鱼的肝体指数、肠体指数和肥满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脏体指数随着MLE添加水平升高而降低,MLE添加水平为10 g/kg时脏体指数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MLE1组鳜鱼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提高(P<0.05),MLE5组鳜鱼血清ALT和溶菌酶(LYZ)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TP含量显著降低(P<0.05),MLE10组血清AST和LYZ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TP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MLE1组鳜鱼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MLE5组鳜鱼血清中GSH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MLE10组鳜鱼血清中GSH和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随着饲料中MLE添加水平升高,鳜鱼肠道褶皱增多,绒毛高度和数量增加,肠道空腔率降低,当MLE添加水平为10 g/kg时,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添加1~10 g/kg的MLE能够改善肝细胞空泡化现象。综上所述,在鳜鱼配合饲料中添加1~10 g/kg的MLE不影响鳜鱼的生长性能,但随着MLE添加水平的提高,鳜鱼的成活率不断提高;添加适量的MLE能够提高鳜鱼血清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改善鳜鱼的肝脏和肠道健康。根据本试验结果,鳜鱼配合饲料中MLE的推荐添加水平为1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 桑叶提取物 生长性能 免疫能力 抗氧化能力 肝脏和肠道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肝康胶囊对高血脂鹌鹑血脂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新梅 周珉 +3 位作者 姜惟 薛博瑜 方旭 方泰惠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4期631-632,共2页
目的 :观察脂肝康胶囊对高血脂鹌鹑的影响。方法 :对由高血脂饲料喂食的鹌鹑灌胃给药 ,观察鹌鹑的血脂和肝脏组织形态变化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脂肝康胶囊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下降、肝脏脂肪变性减... 目的 :观察脂肝康胶囊对高血脂鹌鹑的影响。方法 :对由高血脂饲料喂食的鹌鹑灌胃给药 ,观察鹌鹑的血脂和肝脏组织形态变化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脂肝康胶囊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下降、肝脏脂肪变性减轻。与东宝肝康组比较 ,无显著差异。结论 :脂肝康胶囊能降低高脂血症鹌鹑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并能明显减轻肝脂肪变性 ,对高血脂性脂肪肝有显著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肝康胶囊 鹌鹑 高血脂性脂肪肝 血脂 肝脏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肥猪饲粮中枸芪多糖替代抗生素效果的评估 被引量:7
8
作者 郝壮 刘凤华 +2 位作者 李祯 霍金金 李建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3-431,共9页
本试验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1‰的枸芪多糖代替抗生素,从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与风味、肝脏组织形态学、抗氧化能力等方面对枸芪多糖替代抗生素的效果进行评估。选用体重[(35±2)kg]相近的60头120日龄健康藏香黑猪作为试验动物,随... 本试验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1‰的枸芪多糖代替抗生素,从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与风味、肝脏组织形态学、抗氧化能力等方面对枸芪多糖替代抗生素的效果进行评估。选用体重[(35±2)kg]相近的60头120日龄健康藏香黑猪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金霉素(5 mg/kg)与黄霉素(80 mg/kg),枸芪多糖组饲喂基础饲粮+1‰枸芪多糖,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枸芪多糖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与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屠宰率与平均背膘厚均有所增加(P>0.05),背最长肌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棕榈油酸、油酸、顺-11-二十碳烯酸、顺,顺-11,14-二十碳二烯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必需脂肪酸含量增多(P>0.05),氨基酸总量以及必需氨基酸与鲜味氨基酸含量增加(P>0.05),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丙二醛(MDA)含量降低(P>0.05)。由此得出,枸芪多糖可以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改善猪肉风味,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并可代替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芪多糖 育肥猪 生长性能 猪肉风味 肝脏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