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枸杞多糖对Hcy诱导的小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王佩佩 岳云 +4 位作者 曹丽翠 李宏伟 刘丽 李航鹰 王晓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2-549,共8页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小鼠肝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C3H/An小鼠肝细胞(NCTC 1469),采用不同浓度的Hcy(0、50、100、200、500μmol/L)处理NCTC 1469细胞,使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Hcy对细胞活...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小鼠肝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C3H/An小鼠肝细胞(NCTC 1469),采用不同浓度的Hcy(0、50、100、200、500μmol/L)处理NCTC 1469细胞,使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Hcy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设置:(1)对照组(采用10%马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与Hcy组(采用100μmol/L Hcy溶液处理48 h),收集细胞。采用细胞活力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AST、ALT活性,RT-qPCR检测YAP1(Yes相关蛋白1)、DNMT1、DNMT3a、DNMT3b mRAN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YAP1蛋白的表达,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CR)检测YAP1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率。(2)对照组、LBP组、Hcy组与Hcy+LBP组,LBP组采用4 mg/ml LBP溶液处理2 h,Hcy组、Hcy+LBP采用100μmol/L Hcy溶液处理48 h,46 h时Hcy+LBP组加入4 mg/ml LBP溶液处理,收集细胞。采用RT-qPCR检测YAP1、DNMT1、DNMT3a、DNMT3b mRAN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YAP1、Bax、Bcl-2蛋白的表达,AST/ALT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AST、ALT活性。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YAP1启动子区DNA甲基化CpG岛。结果根据MTT法检测结果,选择100μmol/L Hcy处理NCTC 1469细胞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Hcy组细胞凋亡率增高(P<0.01),ALT、AST活性增高(P<0.001),YAP1 mRAN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01),YAP1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率增高(P<0.01),DNA甲基化酶DNMT1、DNMT3a及DNMT3b mRNA相对表达水平增高(P<0.01或P<0.001)。与Hcy组比较,Hcy+LBP组DNA甲基化酶DNMT1、DNMT3a及DNMT3b 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01),YAP1 mRAN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或P<0.001),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ALT、AST活性降低(P<0.001)。结论YAP1表达降低可能是Hcy诱导的小鼠NCTC 1469细胞损伤的关键过程,YAP1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可能是Hcy引起YAP1表达变化的分子机制。LBP可能通过正向调节YAP1的表达改善Hcy引起的小鼠NCTC 1469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同型半胱氨酸 肝细胞损伤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肽对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肝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铭 罗静 +2 位作者 宋文奎 苏伟明 吉宏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5-32,共8页
肌肽是一种新型的食品补充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已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功能饮料、美容等领域,但肌肽对肝损伤修复的研究与应用鲜有报道。该文旨在研究肌肽对肝损伤的修复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肌肽预处理正常人肝细胞(normal human ... 肌肽是一种新型的食品补充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已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功能饮料、美容等领域,但肌肽对肝损伤修复的研究与应用鲜有报道。该文旨在研究肌肽对肝损伤的修复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肌肽预处理正常人肝细胞(normal human hepatocyte,L-02)12 h,400 mmol/mL叔丁基过氧化氢(tert butyl hydrogen peroxide,TBHP)处理L-02细胞4 h,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流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定量分析氧化信号通路与凋亡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表明,肌肽预处理显著降低了L-02细胞外液ALT、AST活性,抑制ROS形成,提高细胞内GSH含量,显著抑制L-02细胞凋亡,上调核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Nrf2)、醌氧化还原酶1(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 2,Bcl-2)的蛋白表达,下调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lch like ECH 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磷酸化氨基末端激酶(amino-terminal kinases phosphorylation,p-JNK)、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3)的蛋白表达。肌肽通过调控Keap1-Nrf2与JNK-Cas-3信号通路有效修复TBHP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肽 叔丁基过氧化氢 肝细胞损伤 L-02细胞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Keap1-Nrf2 JNK-Cas-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抗环磷酰胺所致大鼠肝细胞损伤作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宫新江 丁虹 +3 位作者 邱银生 贾珍容 屈文 何映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1期1114-1116,共3页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OA)对环磷酰胺所致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检测实验大鼠肝细胞上清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肝细胞MTT值。结果环磷酰胺可使肝...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OA)对环磷酰胺所致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检测实验大鼠肝细胞上清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肝细胞MTT值。结果环磷酰胺可使肝细胞上清液ALT、AST及LDH活力升高,肝细胞MTT值减小,齐墩果酸能抑制上述变化。结论齐墩果酸可抗环磷酰胺所致肝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环磷酰胺 肝细胞损伤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SOD通过GSK-3β影响HO-1和Drp1的抗氧化应激减轻MTX相关肝细胞损伤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卓 陈梦璇 +5 位作者 汪苇杭 刘其摇 李耐萍 贺波 蒋永芳 马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91-1199,共9页
目的: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最常见的药物,其致病机制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氧化应激有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可以通过清除超氧自由基达到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 目的: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最常见的药物,其致病机制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氧化应激有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可以通过清除超氧自由基达到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属于SOD的一种。本研究拟观察Mn-SOD是否影响MTX对肝细胞的损伤,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细胞系L-02,并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加入同体积无血清培养基)、MTX组(加入40μg/孔MTX)、MTX+NC组(加入40μg/孔MTX+转染空白质粒)和MTX+SOD组(加入40μg/孔MTX+转染Mn-SOD质粒)。分别应用全自动生化仪和real-time RT-PCR法检测每组细胞培养上清的ALT、AST和miR-122的水平,评估各组肝细胞受损伤的程度;使用线粒体超氧化物(mitochondrial superoxide indicator,MitoSOX)荧光探针标记各组细胞内超氧化物,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beta,GSK-3β)、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线粒体分裂蛋白质(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和Mn-SOD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TX组和MTX+NC组肝细胞培养上清中ALT、AST和miR-122水平明显升高(P<0.05),MTX+SOD组较MTX组和MTX+NC组显著降低(P<0.05)且与空白对照组相当。MitoSOX染色显示:MTX组和MTX+NC组的超氧化物最丰富,MTX+SOD组明显减少且与空白对照组差别不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TX组和MTX+NC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MTX+SOD组与MTX组和MTX+NC组比较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到空白对照组和MTX+SOD组细胞Mn-SOD、p-GSK-3β和HO-1高水平表达,而MTX组和MTX+NC组细胞Mn-SOD、p-GSK-3β和HO-1比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Drp1则完全相反,在MTX组和MTX+NC组中高表达,在空白对照组和MTX+SOD组中则是低表达。结论:细胞内Mn-SOD水平的降低导致超氧化物蓄积,通过GSK-3β影响HO-1和Drp1水平,使线粒体裂解损伤,诱导细胞凋亡,这是MTX引起肝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将Mn-SOD导入细胞内高表达,可清除药物产生的超氧化物,通过GSK-3β影响HO-1和Drp1水平,从而激活线粒体、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最终抑制肝细胞凋亡。因此,通过外源导入SOD来阻断或逆转MTX相关肝细胞损伤是一条潜在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氨甲蝶呤 肝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对LPS诱导鸡肝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复方甘草酸单胺的修复效应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腾飞 田静 +2 位作者 耿智霞 李会敏 余祖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9-316,共8页
旨在探索LPS诱导鸡肝细胞损伤过程中抗菌药物的影响及复方甘草酸单胺(CAG)的修复作用。选用半原位灌流法分离鸡肝细胞,原代培养48h,筛选LPS最佳致肝细胞损伤剂量;固定其最佳致损半量,并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恩诺沙星、氟苯尼考、阿莫西林... 旨在探索LPS诱导鸡肝细胞损伤过程中抗菌药物的影响及复方甘草酸单胺(CAG)的修复作用。选用半原位灌流法分离鸡肝细胞,原代培养48h,筛选LPS最佳致肝细胞损伤剂量;固定其最佳致损半量,并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恩诺沙星、氟苯尼考、阿莫西林,观察致损效果;LPS(30μg·mL-1)+恩诺沙星(80μg·mL-1)致损24h,给予不同浓度CAG,检测细胞存活率及ALT、AST、SOD、GSH、MDA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LPS≤50μg·mL-1,肝细胞损伤不明显,LPS≥60μg·mL-1,肝细胞存活率极显著降低(P<0.01),ALT、AS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LPS(30μg·mL-1)各组随恩诺沙星、氟苯尼考、阿莫西林添加量增加,肝细胞损伤程度相应加大,LPS(30μg·mL-1)+恩诺沙星(80μg·mL-1)、LPS(30μg·mL-1)+氟苯尼考(40μg·mL-1)、LPS(30μg·mL-1)+阿莫西林(60μg·mL-1)可达肝细胞损伤标准。CAG剂量依赖性(25、50、100、200、400μg·mL-1)抑制LPS(30μg·mL-1)+恩诺沙星(80μg·mL-1)引起的ALT、AST、MDA活性和肝细胞早期凋亡比率的升高,提高SOD、GSH及肝细胞存活率。结果提示,LPS可致肝细胞损伤;抗菌药物使LPS更易诱发肝损伤;CAG通过抗氧化,并抑制细胞凋亡对鸡肝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S 恩诺沙星 氟苯尼考 阿莫西林 复合式肝细胞损伤 复方甘草酸单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提物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杨雁 陈敏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4-294,共1页
目的研究黄芪总提物 (TEA)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Ⅳ型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用CCl4 和H2O2 体外分别诱导肝细胞损伤 ,检测肝细胞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 (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目的研究黄芪总提物 (TEA)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Ⅳ型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用CCl4 和H2O2 体外分别诱导肝细胞损伤 ,检测肝细胞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 (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活性以及培养上清液中天门冬氨酸转换酶 (AST)和/或丙氨酸氨基转换酶 (ALT)水平。结果 (1)TEA(5~80mg·L-1)可明显降低或恢复由CCl4 升高的肝细胞MDA含量及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ST水平 ,还可使CCl4 降低的肝细胞GSH含量和GSHpx活性升高或恢复 ;(2)TEA(5~80mg·L-1)可使H2O2升高的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水平和肝细胞MDA含量明显降低或恢复 ,还可使H2O2降低的肝细胞GHS含量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或恢复。结论提示TEA对体外肝细胞损伤有直接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提取 肝细胞损伤 保护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黄酮对CCl_4所致小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师 陈健 孙爱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53-356,共4页
以研究竹叶黄酮对CCl4所致小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为目的,通过建立CCl4损伤肝细胞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竹叶黄酮对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肝糖元含量... 以研究竹叶黄酮对CCl4所致小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为目的,通过建立CCl4损伤肝细胞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竹叶黄酮对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肝糖元含量的影响,并观察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各剂量组肝组织石蜡切片的病变情况。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ALT、AST、MDA显著升高(p<0.05),肝糖元含量、GSH-Px和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在各剂量竹叶黄酮的影响下,ALT、AST和MDA含量下降(p<0.05),GSH-Px、SOD活性和肝糖元含量显著升高(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肝组织病变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本实验证明竹叶黄酮对CCl4所致小鼠肝细胞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黄酮 肝细胞损伤 CCL4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在缺氧/复氧诱导的肝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与TLR4/NF-κB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何雕 张国庆 +3 位作者 郑道峰 魏续福 刘锐 吴忠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98-1403,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在缺氧/复氧(hypoxia reoxygenation,H/R)诱导的大鼠肝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建立BRL-3A细胞(大鼠肝细胞株)H/R模型。建模前分别用RES和TLR4抑制剂(HTA125)预处理细胞。建模完成...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在缺氧/复氧(hypoxia reoxygenation,H/R)诱导的大鼠肝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建立BRL-3A细胞(大鼠肝细胞株)H/R模型。建模前分别用RES和TLR4抑制剂(HTA125)预处理细胞。建模完成后,检测细胞存活率及细胞凋亡,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及炎症因子含量,检测细胞TLR4、NF-κB p65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及NF-κB p65入核情况。结果 H/R条件使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受损细胞明显增多,ALT、IL-1β含量增多(P<0.01),TLR4和NF-κB p65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1),p65入核细胞比例提高(P<0.01)。经RES及HTA125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细胞凋亡比例显著缩小(P<0.01),受损细胞减少,ALT、IL-1β含量降低(P<0.01),TLR4和NF-κB p6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65入核细胞比例下降(P<0.01)。结论 RES可以减轻H/R诱导的BRL-3A肝细胞损伤,该作用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缺氧/复氧 肝细胞损伤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7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在缺氧/复氧诱导的肝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朱迪 李婷婷 +2 位作者 陈青松 牟童 汤成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3-460,共8页
目的探讨IL-37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在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诱导的肝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在不同极化类型的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中IL-37 mRNA和... 目的探讨IL-37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在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诱导的肝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在不同极化类型的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中IL-37 mRNA和蛋白质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过表达IL-37的细胞株,qRT-PCR检测CD206、CD86、ARG1和iNOS 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163、CD86蛋白质水平。通过Transwell法将THP-1细胞与人肝细胞L02细胞共培养并构建H/R模型,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L02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含量,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THP-1细胞中STAT6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 M2型巨噬细胞中IL-37 mRNA及蛋白质水平上调。IL-37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IL-37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与L02细胞共培养,在H/R状态下显著提高肝细胞存活率(P=0.015),并降低细胞凋亡率和ALT、AST水平(P<0.001),减轻细胞损伤。Western blot提示过表达IL-37的THP-1细胞中STAT6蛋白质磷酸化水平上调(P<0.01)。结论 IL-37能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并对H/R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TAT6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7 巨噬细胞 缺氧/复氧 肝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灵胶囊抗肝细胞损伤的药效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晓莉 石玉 +3 位作者 王胜春 陈苏宁 胡咏武 李晓玮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9-563,共5页
目的:研究五灵胶囊抗肝细胞损伤的药效成分及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将已知的对照品作对照,测定五灵胶囊中所含相应成分的含量;以体外D GlaN、LPS诱导的大鼠原代肝细胞为靶细胞,经细胞培养观察五灵胶囊及对照品对肝细胞... 目的:研究五灵胶囊抗肝细胞损伤的药效成分及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将已知的对照品作对照,测定五灵胶囊中所含相应成分的含量;以体外D GlaN、LPS诱导的大鼠原代肝细胞为靶细胞,经细胞培养观察五灵胶囊及对照品对肝细胞损伤后的保护作用。结果:在与对照品对照条件下,经HPLC分析五灵胶囊中各成分的滞留时间与各对照品时间一致;五灵胶囊和其他3种对照品可使D GlaN、LPS诱导损伤原代肝细胞的ALT、LDH L、MAO、GSH ST、MDA水平显著降低,有效地拮抗D GlaN和LPS对肝细胞的损伤;在受损肝细胞内测定五灵胶囊的化学成分有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结论:HPLC分析和细胞药效学证实,初步推断五灵胶囊抗肝细胞损伤的部分有效成分是乙素、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而且这些成分对肝细胞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灵胶囊 有效成分 肝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聚糖对实验性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索安 李跃华 +1 位作者 朱丽 吴翠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葡聚糖 核因子 细胞原代培养 肝细胞损伤 保护作用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损伤对钙离子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煦亭 沙继宏 惠宁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11-411,共1页
关键词 肝细胞损伤 细胞钙离子 离子分布 抗氧化机制 临床意义 重金属中毒 药物代谢 氧自由基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卓然 张秀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2,共3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等。肝细胞损伤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肝细胞变性,也称为亚致死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损伤 脂肪 酒精性 损伤机制 亚致死性损伤 临床病理 纤维化 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茵芩制剂血清对小鼠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和基 杨丽英 +1 位作者 陈强 黄志坚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4-86,共3页
采用H2O2建立小鼠原代肝细胞的体外损伤模型,小鼠灌胃含复方茵芩制剂药物血清后,检测不同时期肝细胞培养上清液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来研究其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 采用H2O2建立小鼠原代肝细胞的体外损伤模型,小鼠灌胃含复方茵芩制剂药物血清后,检测不同时期肝细胞培养上清液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来研究其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正常细胞组相比,模型组的SOD活性低于药物血清组(P<0.01);模型组的MDA含量高于药物血清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AST和ALT活性高(P<0.01),而药物血清组变化不明显.在损伤的肝细胞中添加药物血清的第3-7天,与模型组相比,药物血清组AST活性在第3-5天均较低(P<0.01),第6天差异不显著(P>0.05);ALT活性在第3-6天均较低(P<0.01).可见,含药的血清可减轻H2O2对肝细胞的损伤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茵芩制剂 药物血清 体外肝细胞损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对醋氨酚诱导的离体小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继尧 孙红 于吉人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小鼠肝细胞上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醋氨酚诱导的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与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cGMP)的关系。方法:以两步灌流法分离小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以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内cGMP...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小鼠肝细胞上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醋氨酚诱导的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与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cGMP)的关系。方法:以两步灌流法分离小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以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内cGMP和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结果:IL1β可减轻醋氨酚诱导的转氨酶漏出,增加肝细胞内cGMP含量,一氧化氮合酶阻断剂LNMMA可完全阻断IL1β的抗损伤作用。结论:IL1β对醋氨酚诱导的肝细胞损伤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一氧化氮、cGMP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氨酚 细胞介素1 肝细胞损伤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慢性感染致肝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绪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20-122,共3页
HCV慢性感染致肝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传染科张绪清综述李梦东审校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健康问题,半数以上的HCV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病。然而,HCV慢性感染致肝细胞损伤的机理仍不明确... HCV慢性感染致肝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传染科张绪清综述李梦东审校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健康问题,半数以上的HCV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病。然而,HCV慢性感染致肝细胞损伤的机理仍不明确,本文将综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炎病毒 感染 肝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肝内浸润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表达在肝细胞损伤及病毒清除中的意义
17
作者 余永胜 臧国庆 潘钰卿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1-173,共3页
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 1(LFA - 1)在慢性乙肝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的表达及意义。利用免疫组化技术 ,对 5 1例不同类型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内浸润淋巴细胞LFA - 1的表达状况进行观察 ,并同时检测肝内HBcAg表达状况。慢性HBV感染... 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 1(LFA - 1)在慢性乙肝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的表达及意义。利用免疫组化技术 ,对 5 1例不同类型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内浸润淋巴细胞LFA - 1的表达状况进行观察 ,并同时检测肝内HBcAg表达状况。慢性HBV感染者肝内浸润淋巴细胞存在不同程度的LFA - 1表达 ,9例HBV感染的无症状携带者 ,肝内散在的淋巴细胞未见LFA - 1表达 ,在 42例慢性乙性肝炎中 ,其中 3 8例肝组织浸润淋巴细胞LFA - 1表达 ,阳性率为 90 4%。阳性表达的淋巴细胞多位于肝组织病变明显区域及其周围肝组织 ,LFA - 1表达强度与肝炎的程度有关 ,其中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浸润淋巴细胞LFA - 1表达较慢性中度乙型肝炎显著增强 ,慢性中度乙型肝炎LFA - 1表达较慢性轻度乙型肝炎显著增强。肝内浸润淋巴细胞LFA - 1表达阳性组、强阳性组较弱阳性及阴性组相比 ,肝内HBcAg阳性表达减少。慢性乙肝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LFA - 1的表达参与了乙型肝炎的发病过程 ,不仅参与肝细胞的损害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 内浸润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表达 肝细胞损伤 病毒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H对抗X射线照射后L02肝细胞损伤作用
18
作者 刘发全 张积仁 徐小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对抗辐射照射后正常细胞损伤。方法 L0 2正常肝细胞在 2 5Gy、5 0Gy、7 5GyX射线照射后立即加入NADH培养 2 4h ,检测细胞生存率、细胞内H2 O2 水平、bcl 2和Bax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N...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对抗辐射照射后正常细胞损伤。方法 L0 2正常肝细胞在 2 5Gy、5 0Gy、7 5GyX射线照射后立即加入NADH培养 2 4h ,检测细胞生存率、细胞内H2 O2 水平、bcl 2和Bax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NADH能够对抗X射线对L0 2细胞的生长抑制 ,减少辐射后细胞内H2 O2 水平 ,并且能够增加受照L0 2细胞bcl 2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和减少Bax阳性细胞表达率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NADH能够对抗X射线对L0 2肝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其作用与减少细胞内H2 O2 水平 ,增加bcl 2和减少Bax阳性细胞百分数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辐射防护 氧活性中间体 肝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复方对脂性肝细胞损伤与高脂血症的保护作用
19
作者 巫冠中 章娟 黄维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60-265,共6页
目的:研究降糖复方对脂肪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性损伤与鹌鹑高脂血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诱导鹌鹑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以及采用棕榈酸与油酸混合脂肪酸诱导HepG2细胞发生脂肪损伤变性,结合含药血清学,检测细胞与血清中TG、丙二... 目的:研究降糖复方对脂肪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性损伤与鹌鹑高脂血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诱导鹌鹑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以及采用棕榈酸与油酸混合脂肪酸诱导HepG2细胞发生脂肪损伤变性,结合含药血清学,检测细胞与血清中TG、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聚集情况;检查鹌鹑动脉内膜病理变化。结果:降糖复方明显减少高血脂鹌鹑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和抑制内膜病变程度,降低HepG2细胞内脂质堆积,降低细胞与血清中TG、MDA的含量,并调节SOD活性。结论:降糖复方显著抑制细胞的脂质蓄积,减轻鹌鹑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复方 HEPG2 脂性肝细胞损伤 鹌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肝片治疗药物性肝细胞损伤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学禄 罗杏娟 江彩珍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5期805-806,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护肝片治疗药物性肝细胞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药物性肝细胞损伤诊断标准:丙氨酸转氨酶(ALT)>2倍正常值上限或ALT/碱性磷酸酶(ALP)≥5。笔者对药物治疗妇科病时并发肝细胞损伤22例患者,给予护肝片每次4片,每日3次治... 目的:回顾性分析护肝片治疗药物性肝细胞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药物性肝细胞损伤诊断标准:丙氨酸转氨酶(ALT)>2倍正常值上限或ALT/碱性磷酸酶(ALP)≥5。笔者对药物治疗妇科病时并发肝细胞损伤22例患者,给予护肝片每次4片,每日3次治疗。结果:疗效判定:治疗后ALT或ALT/ALP值降至正常为治愈;升高值下降二分之一及以上为有效;升高值下降不足二分之一为效果不明显;未下降为无效。护肝片治疗1个月为1疗程,每疗程结束复查肝肾功能1次,正常后停药,若治疗1个疗程无效或有效但4个疗程仍未降至正常改用其他治疗方案。本组患者治愈率81.8%,有效率18.2%。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护肝片治疗药物性肝细胞损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损伤 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