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齿苋结合态多酚和自由态多酚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浩毓 赵惠玲 李宏全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78,共9页
[目的]研究马齿苋结合态多酚和自由态多酚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马齿苋结合态多酚和自由态多酚与HepG-2细胞在体外培养,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周期... [目的]研究马齿苋结合态多酚和自由态多酚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马齿苋结合态多酚和自由态多酚与HepG-2细胞在体外培养,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酶标仪检测Caspase酶活力。[结果]结果表明,马齿苋多酚对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促进作用与一定范围的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36h、0.4g·L^-1处理条件下,马齿苋自由态多酚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仅为15.7%,而马齿苋结合态多酚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达到73.8%;马齿苋结合态多酚作用下,HepG-2肝癌细胞光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处理后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Caspase-3、Caspase-8、Caspase-9酶活性也显著提高,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马齿苋结合态多酚可能通过激活膜受体通路和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通路诱导HepG-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结合态多酚(BPPO) hepg-2人肝癌细胞 抗癌 细胞增殖抑制 诱导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1A5通过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肝癌进展
2
作者 邹金华 王惠 张冬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84,共16页
目的探讨SLC1A5高表达在泛癌种的临床意义及其促进肝癌进展的机制。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会(ICGC)等数据库探讨SLC1A5在泛癌种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EPIC、CIBERSORT、T... 目的探讨SLC1A5高表达在泛癌种的临床意义及其促进肝癌进展的机制。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会(ICGC)等数据库探讨SLC1A5在泛癌种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EPIC、CIBERSORT、TIMER算法分析SLC1A5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分析SLC1A5联合M2型巨噬细胞浸润水平与肿瘤预后的关系。利用慢病毒过表达系统构建过表达SLC1A5肝癌细胞株;利用小干扰RNA(siRNA)构建沉默SLC1A5(NC组、si-SLC1A5-1组、si-SLC1A5-2组)的肝癌细胞株;CCK-8增殖实验检测SLC1A5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过表达SLCA5稳转株(NC组,SLC1A5过表达组)构建肝癌皮下瘤模型,体内水平探讨SLC1A5对肝癌增殖的影响;利用共培养体系验证干扰和过表达SLC1A5肝癌细胞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结果SLC1A5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SLC1A5在大多数肿瘤中均显著高表达(P<0.05),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SLC1A5高表达与多癌种不良预后相关(P<0.05)。在13个癌种中显示SLC1A5与免疫评分呈正相关,二者相关性在低级别胶质瘤(LGG)、肝癌(LIHC)及甲状腺癌(THCA)中最显著(P<0.05)。多癌种显示SLC1A5与巨噬细胞浸润水平呈正相关(P<0.05),该相关性在LGG及LIHC中最显著;而在包括肺鳞癌、胰腺癌、胃癌在内的5种肿瘤中,二者呈负相关(P<0.05)。生存分析发现SLC1A5高表达且M2型巨噬细胞高浸润水平的患者生存预后最差(P<0.05);SLC1A5与免疫抑制相关基因、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表达呈正相关,该相关性在LGG、LIHC中最显著(P<0.05)。不同肝癌细胞株均高表达SLC1A5,过表达SLC1A5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干扰SLC1A5则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体内实验验证过表达SLC1A5促进肝癌增殖。SLC1A5与M2型巨噬细胞极化分子标志物表达呈正相关,过表达SLC1A5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并抑制T细胞分泌IFN-γ。结论SLC1A5与多种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及免疫浸润水平相关;SLC1A5通过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T细胞功能来促进肝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癌 SLC1A5 M2型巨噬细胞 肝癌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白草酮调控Kruppel样因子5-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A2通路对肝癌细胞生长和免疫逃逸的影响
3
作者 王山 万金良 +3 位作者 赵中华 杨静 赵杰 郝延璋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80-1486,共7页
目的 探讨三白草酮(Sch)调节Krüppel样因子5(KLF5)-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A2(EphA2)通路对肝癌细胞生长和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 Huh-7细胞分为肝癌组、Sch低、中、高剂量组(Sch-L组、Sch-M组、Sch-H组)、Sch-H+KLF5激活剂的阴性对照... 目的 探讨三白草酮(Sch)调节Krüppel样因子5(KLF5)-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A2(EphA2)通路对肝癌细胞生长和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 Huh-7细胞分为肝癌组、Sch低、中、高剂量组(Sch-L组、Sch-M组、Sch-H组)、Sch-H+KLF5激活剂的阴性对照(OE-NC)组、Sch-H+KLF5激活剂(OE-KLF5)组。5-溴-2-脱氧尿嘧啶(EdU)染色和CCK-8、划痕实验、Transwll分别检测Huh-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Western blot检测Huh-7细胞中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迁移侵袭增强子(MIEN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KLF5、EphA2蛋白。将上述6组Huh-7细胞分别与处于激活状态的CD8+T细胞共同培养在96孔板中,并命名为肝癌共培养组、Sch-L共培养组、Sch-M共培养组、Sch-H共培养组、Sch-H+OE-NC共培养组、Sch-H+OE-KLF5共培养组,检测共培养体系中CD8^(+)T细胞杀伤率及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与肝癌组相比,Sch-L组、Sch-M组、Sch-H组EdU阳性率、OD450值、细胞侵袭数及PCNA、MIEN1、MMP-2、PD-L1、KLF5、EphA2蛋白降低,迁移距离变短(P <0.05);与Sch-H组、Sch-H+OE-NC组相比,Sch-H+OE-KLF5组EdU阳性率、OD450值、细胞侵袭数及PCNA、MIEN1、MMP-2、PD-L1、KLF5、EphA2蛋白升高,迁移距离变长(P <0.05)。与肝癌共培养组相比,Sch-L共培养组、Sch-M共培养组、Sch-H共培养组CD8+T细胞对Huh-7细胞的杀伤率及上清液中IFN-γ、TNF-α、IL-4水平升高(P <0.05);与Sch-H共培养组、Sch-H+OE-NC共培养组相比,Sch-H+OE-KLF5共培养组CD8+T细胞对Huh-7细胞的杀伤率及上清液中IFN-γ、TNF-α、IL-4水平降低(P <0.05)。结论 Sch可能通过抑制KLF5-EphA2通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和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白草酮 肝癌 免疫逃逸 Kruppel样因子5-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A2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抑制Nrf2/HIF-1α促进缺氧肝癌细胞增敏作用
4
作者 陈源 王美慧 +1 位作者 李伟 许学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0,共8页
目的探讨缺氧微环境下青蒿琥酯增加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的敏感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建立肝癌细胞缺氧耐药模型,采用MTT检测缺氧微环境下青蒿琥酯对肝癌细胞抑制率的影响及主要死亡方式。试剂盒检测胞内GSH、ROS、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 目的探讨缺氧微环境下青蒿琥酯增加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的敏感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建立肝癌细胞缺氧耐药模型,采用MTT检测缺氧微环境下青蒿琥酯对肝癌细胞抑制率的影响及主要死亡方式。试剂盒检测胞内GSH、ROS、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铁离子水平;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加入青蒿琥酯后铁死亡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缺氧微环境下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敏感性下降,青蒿琥酯能有效增强这一敏感性;青蒿琥酯通过增加肝癌细胞ROS水平(P<0.05,P<0.01,P<0.001)促进索拉非尼诱导的铁死亡发生。进一步分析揭示青蒿琥酯能抑制Nrf2的mRNA和蛋白水平(P<0.05,P<0.01,P<0.001)并下调HIF-1α的表达(P<0.05,P<0.01,P<0.001)。结论缺氧微环境下青蒿琥酯可能通过抑制Nrf2调控HIF-1α蛋白水平增加胞内氧化应激水平,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的发生,从而增加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铁死亡 肝癌细胞 索拉非尼 ROS NRF2 HI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8a通过Wnt3a/β-catenin影响巨噬细胞M2型极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韩光宇 张鼐鹏 +2 位作者 兰秀芬 孙丽莉 张慧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90-797,共8页
目的探讨miR-148a通过Wnt3a/β联蛋白(β-catenin)影响巨噬细胞M2型极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84名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相应的邻近非肿瘤肝组织中miR-148a、CD206、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水平;将THP-1... 目的探讨miR-148a通过Wnt3a/β联蛋白(β-catenin)影响巨噬细胞M2型极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84名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相应的邻近非肿瘤肝组织中miR-148a、CD206、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水平;将THP-1细胞分为空白组(常规培养)、M2组(200 nmol/L佛波酯、20 ng/mL IL-4、20 ng/mL IL-13)、M2联合阴性对照(miR-NC)组(在M2组基础上转染miR-NC)、M2联合miR-148a模拟物(miR-148a mimics)组(在M2组基础上转染miR-148a mimics)、M2和miR-148a mimics联合Wnt3a组(在M2联合miR-148a mimics组基础上,加入100μg/L Wnt3a处理);CCK-8、EdU法检测HuH7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0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中miR-148a、CD206、IL-10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Wnt3a、β-catenin表达。结果肿瘤组织CD206、IL-10 mRNA、Wnt3a、β-catenin表达高于非肿瘤肝组织,miR-148a降低;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IL-10 mRNA表达明显增加;与空白组相比,M2组A_(450)值、EdU阳性率、CD206、IL-10 mRNA表达、上清液中IL-10水平、Wnt3a、β-catenin表达增加,凋亡率、miR-148a降低;与M2组、M2联合miR-NC组相比,M2联合miR-148a mimics组A_(450)值、EdU阳性率、CD206、IL-10 mRNA表达、上清液中IL-10水平、Wnt3a、β-catenin表达降低,凋亡率、miR-148a增加;Wnt3a逆转了过表达miR-148a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过表达miR-148a抑制巨噬细胞M2型极化进而阻止肝癌细胞增殖,可能与抑制Wnt3a/β-catenin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miR-148a M2型极化 肝癌细胞 增殖 Wnt3a/β-cateni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缀合酶E2C对肝癌细胞干细胞样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6
作者 刘庭君 吴俊如 +4 位作者 陈柳燕 林宇晨 张珂珂 洪健 廖薮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5-1065,共11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中泛素缀合酶E2C(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C,UBE2C)的表达、预后价值及其对HCC细胞干性的影响和调控机制。方法:(1)采用TCGA和GEO数据库,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HCC组织UB...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中泛素缀合酶E2C(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C,UBE2C)的表达、预后价值及其对HCC细胞干性的影响和调控机制。方法:(1)采用TCGA和GEO数据库,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HCC组织UBE2C的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并在107例HCC患者术后标本中进行验证;运用GEPIA数据库分析UBE2C和类固醇受体辅激活因子(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SRC)的相关性。(2)体外实验探究UBE2C对H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CCK8、集落形成、划痕及细胞成球实验检测UBE2C对HCC细胞增殖、迁移及干细胞特性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和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UBE2C与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3)构建在体模型(裸鼠皮下瘤模型)探究UBE2C对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UBE2C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CGA数据库P<0.05;GEO数据库P<0.01),且UBE2C高表达的HCC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均显著缩短(P<0.05),与HCC临床标本结果一致。GEPIA数据库分析显示,UBE2C和SRC呈正相关(P<0.01)。(2)体外实验结果表明,UBE2C可显著促进HC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且UBE2C可能通过调控SRC活性而影响STAT3在Y705位点的磷酸化水平,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干性特征。(3)体内实验进一步证实,抑制UBE2C可以减缓体内肿瘤的生长。结论:UBE2C促进HCC细胞增殖和迁移,并通过与STAT3结合调控HCC细胞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缀合酶E2C 细胞 肝癌细胞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黄酮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秀云 陈建业 +2 位作者 杨映雪 胥正敏 唐华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6期1320-1322,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TFA处理HepG-2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Bc1-2、Bax的表达。...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TFA处理HepG-2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Bc1-2、Bax的表达。结果:TFA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随着TFA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Bcl-2的表达量明显降低,而细胞凋亡促进蛋白Bax的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TFA对HepG-2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与Bcl-2的表达和上调细胞凋亡促进蛋白Bax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黄酮(TFA) 肝癌细胞hepg-2 细胞凋亡 SURVIVIN BC1-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多糖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璐 毕富勇 吕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研究银耳多糖(Tremdla Polysacchadd,TP)对肝癌HepG-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TP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梯状DNA电泳检测细胞凋亡,半定量RT-PCR检测bcl-2和survivin的表达。结... 目的:研究银耳多糖(Tremdla Polysacchadd,TP)对肝癌HepG-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TP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梯状DNA电泳检测细胞凋亡,半定量RT-PCR检测bcl-2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TP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细胞有明显染色质凝集、凋亡小体等现象;电泳出现梯状DNA现象;抗凋亡基因bcl-2和survivin表达下调。结论:TP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而抗凋亡基因bcl-2和survivin下调可能是其诱导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细胞凋亡 基因 bcl-2 银耳多糖 肝癌hepg-2细胞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总黄酮对人肝癌HepG-2细胞及裸鼠异种移植瘤的药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汪正飞 杨祝仁 +2 位作者 张轶雯 李清林 赵岩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615-2620,I0016,共7页
目的:三叶青抗肝癌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基础,而三叶青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Radix Tetrastigmae,TF)提取物的抗癌活性尤其显著。本研究从细胞-动物实验明确三叶青总黄酮抗肝癌作用,为三叶青治疗肝癌建立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通过C... 目的:三叶青抗肝癌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基础,而三叶青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Radix Tetrastigmae,TF)提取物的抗癌活性尤其显著。本研究从细胞-动物实验明确三叶青总黄酮抗肝癌作用,为三叶青治疗肝癌建立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三叶青总黄酮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药物的IC50,确定TF的高、中、低剂量。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染色HepG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epG2细胞凋亡率。通过建立人肝癌细胞系HepG2移植瘤裸鼠模型,观察TF对HepG2移植瘤裸鼠模型的体质量、肿瘤生长体积、抑瘤率的影响。结果:TFIC50为3.247 mg/m L,TF的高、中、低的剂量分别为5、1.25、0.312 5 mg/m L;与对照组比较,TF高、中、低浓度剂量48 h后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TF高、中、低浓度剂量24 h后均有明显促进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TF的高、中、低剂量的抑瘤率分别为64.07%、53.64%、46.69%,TF高剂量对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优于CTX(环磷酰胺),而TF中、低剂量对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弱于CTX。结论:三叶青总黄酮(高、中、低浓度)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对肝癌细胞的凋亡均有明显促进的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TF高剂量(15g/kg)对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优于CTX,而TF中、低剂量(7.5、3.75 g/kg)对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弱于CT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三叶青 TF hepg-2细胞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注射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DNA拓扑异构酶Ⅰ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华 孙宇 崔晓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7-201,共5页
背景与目的:华蟾素注射液是传统抗肿瘤中药制剂,目前药效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华蟾素注射液对DNA拓扑异构酶Ⅰ(topoisomerase Ⅰ,TOPOⅠ)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还原法(MTT)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 背景与目的:华蟾素注射液是传统抗肿瘤中药制剂,目前药效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华蟾素注射液对DNA拓扑异构酶Ⅰ(topoisomerase Ⅰ,TOPOⅠ)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还原法(MTT)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RT-PCR法检测对HepG-2细胞TOPOⅠ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TOPOⅠ介导的负超螺旋PBR322 DNA解旋反应检测华蟾素对TOPOⅠ酶活性的影响;采用负超螺旋PBR322 DNA检测华蟾素对DNA的直接抑制作用。结果:华蟾素注射液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并将HepG-2细胞阻滞于S期;RT-PCR检测表明,华蟾素注射液可下调TOPOⅠmRNA表达,表现浓度依赖效应;对TOPOⅠ介导的负超螺旋PBR322 DNA解旋反应有抑制作用;对负超螺旋PBR322 DNA没有直接抑制作用。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能够抑制HepG-2细胞增殖,影响DNA拓扑异构酶Ⅰ酶的mRNA表达及活性可能为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TOPOⅠ 肝癌 hepg-2细胞 PBR322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抗人肝癌HepG-2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传军 于志坚 +1 位作者 吕亚莉 蔡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7期1763-1767,I0013-I0015,共8页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影响,探讨其抗人肝癌HepG-2细胞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选用人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倒置显微镜及hoechst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大蒜素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大蒜素...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影响,探讨其抗人肝癌HepG-2细胞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选用人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倒置显微镜及hoechst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大蒜素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大蒜素作用后细胞增殖活性改变并计算抑制率(IR)。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大蒜素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了解大蒜素作用后HepG-2细胞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大蒜素作用24 h后人肝癌HepG-2细胞形态发生改变,表现为细胞缩小变圆,突起消失,分部稀疏,细胞核浓缩,边缘化,且随着大蒜素浓度增加,上述改变逐步明显。Hoechst染色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对照组细胞核呈均匀一致的荧光,而实验组可观察到细胞凋亡形态变化,表现为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聚,边缘化,部分碎裂,呈致密的颗粒状强荧光。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大蒜素(12.5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在不同时间(24 h、48 h、72 h)作用于HepG-2细胞后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与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大部分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提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大蒜素组G0-G1期比例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表明大蒜素作用后细胞Bax表达水平上升,Bcl-2/Bax比例下降,Caspase-3表达上升。结论:大蒜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大蒜素浓度的增高,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活性逐步降低,凋亡率逐步上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大蒜素抑制肝癌细胞增值诱导其凋亡与G0-G1期阻滞有关,经大蒜素作用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分子机制涉及上调Bax、Caspase-3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hepg-2细胞 增殖 凋亡 BCL-2 BAX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素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秀娟 侯喆 +1 位作者 白雪莹 季宇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研究杨梅素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和SRB法分析杨梅素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仪分别观察杨梅素诱导HepG-2细胞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分析杨梅素诱导HepG-2细胞凋... 目的研究杨梅素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和SRB法分析杨梅素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仪分别观察杨梅素诱导HepG-2细胞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分析杨梅素诱导HepG-2细胞凋亡机制。结果杨梅素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IC50值为207.99μmol·L-1;杨梅素不同剂量组作用72 h后,HepG-2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凋亡特征,且HepG-2细胞G2/M期比例上升。HepG-2细胞中p-AKT,p-ERK和p-BAD蛋白随着剂量的增加表达水平均下降,AKT和ERK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杨梅素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并可将HepG-2细胞阻滞于G2/M期;通过下调p-AKT,p-ERK和p-BAD蛋白表达而起促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hepg-2细胞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信号转 导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拓扑异构酶Ⅰ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龚敏 梁鑫淼 崔晓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1-325,共5页
背景与目的:榄香烯(elemene,ELE)是传统抗肿瘤中药制剂,目前药效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ELE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DNA拓扑异构酶Ⅰ(topoisomeraseⅠ,TOPOⅠ)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氯唑蓝还原法(MTT)观察ELE对HepG-2细胞增... 背景与目的:榄香烯(elemene,ELE)是传统抗肿瘤中药制剂,目前药效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ELE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DNA拓扑异构酶Ⅰ(topoisomeraseⅠ,TOPOⅠ)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氯唑蓝还原法(MTT)观察ELE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ELE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RT-PCR法检测ELE对HepG-2细胞TOPOⅠ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TOPOⅠ介导的负超螺旋PBR322DNA解旋反应检测ELE对TOPOⅠ酶活性的影响;采用负超螺旋PBR322DNA检测ELE对DNA的直接抑制作用。结果:ELE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其抑制效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阻滞HepG-2细胞于S期,呈剂量依赖性;下调TOPOⅠ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特性;对TOPOⅠ介导的负超螺旋PBR322DNA解旋反应有抑制作用;对负超螺旋PBR322DNA没有直接抑制作用。结论:ELE能够抑制HepG-2细胞增殖;影响TOPOⅠ的表达及活性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TOPOⅠ 肝癌 hepg-2细胞 PBR322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拓扑异构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龚敏 梁鑫淼 崔晓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9-843,共5页
目的探讨榄香烯(elemene,ELE)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以及DNA拓扑异构酶Ⅰ和Ⅱ(TOPOⅠ、TO-PO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ELE对HepG-2细胞形态学的影响;采用噻唑蓝还原法(MTT)观察ELE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Annex... 目的探讨榄香烯(elemene,ELE)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以及DNA拓扑异构酶Ⅰ和Ⅱ(TOPOⅠ、TO-PO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ELE对HepG-2细胞形态学的影响;采用噻唑蓝还原法(MTT)观察ELE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RT-PCR法检测ELE对HepG-2细胞TOPOⅠ和TOPOⅡ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LE对HepG-2细胞TOPOⅠ和TOPO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ELE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下调TOPOⅠ、TOPOⅡmRNA及蛋白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ELE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下调TOPOⅠ、TOPOⅡ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hepg-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TOPOⅠ TOPOⅡ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对肝癌细胞株HepG-2恶性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跃辉 刘妍 +4 位作者 王甲甲 胡锦跃 周国华 谢平丽 李官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52-756,共5页
目的: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能力及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GABA与人肝癌细胞HepG-2作用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速度,并测定其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软琼脂细胞集落... 目的: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能力及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GABA与人肝癌细胞HepG-2作用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速度,并测定其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软琼脂细胞集落形式实验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细胞的恶性表型。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细胞的生长速度,且呈剂量依赖性,其细胞周期分布也发生改变,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增多;对照组细胞和各浓度组细胞的平均倍增时间分别为39.0,30.6,30.0,27.3,26.6和38.2 h,软琼脂细胞集落形成率依次为3.2%,4.2%,5.4%,6.6%,6.5%,3.5%,Balb/c裸鼠成瘤实验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肿瘤平均质量依次为0.285和1.382 g,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ABA能促进细胞增殖,并引起细胞恶化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hepg-2细胞 肝癌 增殖 恶性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鞭草总黄酮靶向拓扑异构酶Ⅱ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先佳 任丽平 金少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47-1152,共6页
目的探讨马鞭草总黄酮靶向拓扑异构酶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机制。方法采用质量浓度为50、100、200 mg·L^(-1)的马鞭草总黄酮处理HepG-2细胞,TUNEL-DAPI双染色法检测HepG-2细胞凋亡;超螺旋p BR322 DNA松弛实验分析TopⅡ活性;Rea... 目的探讨马鞭草总黄酮靶向拓扑异构酶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机制。方法采用质量浓度为50、100、200 mg·L^(-1)的马鞭草总黄酮处理HepG-2细胞,TUNEL-DAPI双染色法检测HepG-2细胞凋亡;超螺旋p BR322 DNA松弛实验分析TopⅡ活性;Real time PCR法分析TOP Ⅱα、TOP Ⅱβ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Bcl-2、Bax、TOP Ⅱα、TOP Ⅱβ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质量浓度为50、100、200 mg·L^(-1)的马鞭草总黄酮能促进HepG-2细胞凋亡(P<0.05),抑制TopⅡ的活性,降低TOP Ⅱα、TOP ⅡβmRNA表达水平(P<0.05);马鞭草总黄酮可通过抑制Bcl-2、TOP Ⅱα、TOP Ⅱβ蛋白,增加Bax和caspase-3蛋白水平,诱导细胞凋亡(P<0.05)。结论马鞭草总黄酮抑制TopoⅡ活性是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直接因素,并通过Bcl-2/Bax/caspase-3信号通路启动级联反应,是其体外抗肿瘤作用的重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鞭草总黄酮 hepg-2 细胞凋亡 Top Bcl-2/Bax/caspase-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桦褐孔菌诱导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伟平 侯睿 +1 位作者 王昊月 陈正爱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药用真菌经发酵后可获得多种次生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的含量远高于人工栽培的药用真菌。文中初步探讨发酵桦褐孔菌(FIO)对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实验设置对照组(相同体积不含药物培养基)、UIO组(200 mg/L)、FIO组(200 mg... 目的药用真菌经发酵后可获得多种次生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的含量远高于人工栽培的药用真菌。文中初步探讨发酵桦褐孔菌(FIO)对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实验设置对照组(相同体积不含药物培养基)、UIO组(200 mg/L)、FIO组(200 mg/L)。硫酸苯酚法、Folin-Ciocalteu法、比色法测定未发酵、发酵桦褐孔多糖、萜类和多酚的含量;MTT法、流式细胞仪观察FIO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结果 FIO多糖含量[(10.140±0.849)mg/mL]较UIO中[(7.161±0.305)mg/mL]明显升高(P<0.01)。FIO三萜含量[(1.774±0.001)mg/mL]较UIO中[(1.358±0.004)mg/mL]明显升高(P<0.01)。FIO多酚[(9.979±0.022)mg/mL]较UIO[(6.314±0.237)mg/mL]明显升高(P<0.01)。Annexin V/PI双染结果显示,UIO组、FIO组均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与对照组HepG-2细胞凋亡率(4.3%)比较,UIO组、FIO组(23.14%、27.37%)均升高(P<0.05),且FIO组较UIO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UIO组、FIO组G0/G1期细胞比率显著升高(P<0.01),同时S期和G2/M期细胞数目所占总细胞数目比例均显著下降(P<0.01);与UIO组相比,G0/G1期细胞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O相对于UIO可更好地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桦褐孔菌 hepg-2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alinin A对肝癌耐药细胞生长和TNF-α/TRAF6/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18
作者 林自中 王家瑞 +2 位作者 时慧娟 黄金艳 蒋利和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48-2752,共5页
目的探究Vialinin A对肝癌耐药细胞HepG2/ADM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CCK-8法筛选Vialinin A干预浓度,同时检测阿霉素、5-氟尿嘧啶、顺铂、长春新碱的抑制作用。将HepG2/ADM细胞分为对照组和Vialinin A 20、30、40μmol/L组,CCK-8法检测细... 目的探究Vialinin A对肝癌耐药细胞HepG2/ADM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CCK-8法筛选Vialinin A干预浓度,同时检测阿霉素、5-氟尿嘧啶、顺铂、长春新碱的抑制作用。将HepG2/ADM细胞分为对照组和Vialinin A 20、30、40μmol/L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RT-qPCR法检测细胞BCRP、MDR1、MRP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CRP、MDR1、MRP1、TNF-α、TRAF6、TAK1、NF-κB p65、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同时验证TNF-α对Vialinin A的逆转作用。结果Vialinin A可以抑制HepG2/ADM细胞增殖活力,IC50值为(31.52±2.76)μmol/L。与对照组比较,Vialinin A 20、30、40μmol/L组HepG2/ADM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_(2)/M期,BCRP、MDR1、MRP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Vialinin A 30、40μmol/L组细胞TNF-α、TRAF6、TAK1、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P<0.01),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使用10 ng/mL TNF-α处理细胞48 h后可以有效逆转30μmol/L Vialinin A的作用。结论Vialinin A对HepG2/ADM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耐药基因表达和TNF-α/TRAF6/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alinin A 肝癌 耐药 HepG2/ADM细胞 TNF-α/TRAF6/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_2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19
作者 李璐 毕富勇 +1 位作者 吕俊 吴明彩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0-33,共4页
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K2(VK2)对肝癌具有抑制作用,但目前VK2的抗肝癌的机理尚不明确。VK2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具体做法如下: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VK2(0、5、10、20和40μmol/L)... 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K2(VK2)对肝癌具有抑制作用,但目前VK2的抗肝癌的机理尚不明确。VK2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具体做法如下: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VK2(0、5、10、20和40μmol/L)处理培养1~3d,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各时期的各组细胞的活力;收集20μmol/LVK,作用24h和48h后的HepG-2细胞和对照细胞,抽提DNA电泳检测;收集20μmol/LVK,作用48h后的HepG-2细胞和对照细胞,抽提总RNA,半定量RT—PCR检测抗凋亡基因survivin、bcl-2和促凋亡基因bax的mRNA表达水平。各VK2处理组的活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VK2处理的细胞其DNA电泳结果呈明显的梯状条带;与对照组相比,VK2处理组细胞的抗凋亡基因survivin和bcl-2的RT—PCR产物电泳的目的条带相对灰度值(目的基因灰度/GAPDH灰度)明显减少(P〈0.05),而促凋亡基因bax则无明显变化(P〉0.05)。VK2通过下调抗凋亡基因survivin和bel-2/bax的桌浊水平诱导肝痛HenG-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2 hepg-2细胞 细胞凋亡 SURVIVIN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UBE2S通过增加癌细胞干性促进肝癌的进程机制
20
作者 陈浩 李振汉 +3 位作者 王明婷 卢林明 唐乾利 罗良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464,共10页
目的探究UBE2S在肝癌微环境不同细胞类型的特异性表达及对肝癌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使用TCGA数据库分析肝癌中UBE2S转录水平及其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差异,使用CPTAC数据库分析UBE2S蛋白水平差异。使用TISCH单细胞测序数据挖掘UBE2S在不同... 目的探究UBE2S在肝癌微环境不同细胞类型的特异性表达及对肝癌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使用TCGA数据库分析肝癌中UBE2S转录水平及其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差异,使用CPTAC数据库分析UBE2S蛋白水平差异。使用TISCH单细胞测序数据挖掘UBE2S在不同细胞类型中的表达,并分析细胞通讯的强度以及细胞群各自的关键转录因子。免疫组化验证UBE2S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多色免疫荧光检测UBE2S在肝癌细胞以及T细胞的表达情况。利用shRNA敲低肝癌细胞HCC-LM3中的UBE2S,分为shCtrl(对照组)、shUBE2S-1(敲低组1)、shUBE2S-2(敲低组2)3个组,利用克隆形成实验、悬浮成球实验检测UBE2S敲低对HCC-LM3干性影响。结果UBE2S在TCGA数据库中非配对肿瘤组织中高表达(P<0.001),配对肿瘤组织中也高表达(P<0.001),随着肿瘤分级增高,转录水平逐渐增高(P<0.001);在CPTAC数据库中肝癌组织UBE2S蛋白水平表达也增高(P<0.001);肝癌中UBE2S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降低(P<0.001);TP53突变组UBE2S转录水平更高(P<0.001)。单细胞测序结果显示,UBE2S在T细胞等细胞群高表达;内皮与上皮及成纤维细胞之间的细胞交互强度较高,SMAD1等转录因子可能是Tprolif细胞关键转录因子。与正常组织相比,UBE2S在肝癌组织高表达;且在肝癌细胞和T细胞中均有较高表达。克隆形成实验显示:与shCtrl组相比,敲低UBE2S能减少肝癌细胞克隆形成数目(shUBE2S-1,P<0.05、P<0.01;shUBE2S-2,P<0.01、P<0.05);悬浮成球实验显示:与shCtrl组相比,敲低UBE2S能减少肝癌细胞肿瘤球形成数目(shUBE2S-1,P<0.05、P<0.01;shUBE2S-2,P<0.01、P<0.01)。结论UBE2S在肝癌组织T细胞中高表达,与预后不良相关,且其能促进肝癌细胞干细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测序 UBE2S 肝癌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