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液白细胞介素-6、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的时相性变化 被引量:21
1
作者 苏全生 田野 +3 位作者 孙君志 熊若虹 王东辉 华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进行不同性质和强度的跑台运动后血液白细胞介素-6(IL-6)、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M)含量不同时相的变化,结合观察比目鱼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各指标与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关系.方法: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72只... 目的:观察大鼠进行不同性质和强度的跑台运动后血液白细胞介素-6(IL-6)、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M)含量不同时相的变化,结合观察比目鱼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各指标与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关系.方法: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8)、运动1组(B组,n=32)和运动2组(C组,n=32),B、C组又分别分为运动后即刻组、24h组、48h组和72h组.B、C两组大鼠均进行一次性跑台运动,其中B组跑速15~16m/min,坡度为0°,运动60分钟;C组跑速19~21m/min,坡度为-16°,运动90分钟.运动后取大鼠股动脉血测定IL-6、CK及CK-MM水平,并通过电镜和光镜观察比目鱼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B、C两组大鼠运动后骨骼肌超微结构均发生明显损伤,且以运动后24小时较为严重,B组损伤较C组轻微.(2)两运动组大鼠运动后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运动前,C组差异更显著,IL-6在运动后48小时达到峰值.(3)运动后即刻两运动组大鼠血液CK及CK-MM均出现峰值,其变化时相性相似.C组运动后24小时CK活性较运动后即刻显著下降,而CK-MM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血清CK和CK-MM均可作为评价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指标.CK-MM变化可能与肌肉损伤的关系更加紧密.血浆IL-6可能与由剧烈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有关,提示可以考虑作为评价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肌肉损伤 超微结构 肌酸激酶同工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B型钠尿肽原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对肺炎患儿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2
作者 唐慎华 贾秀红 +2 位作者 李建厂 李晓梅 张燕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4-697,共4页
目的评价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诊断肺炎患儿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检测13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138例肺炎未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和61例健康儿童的血清NT-pro BNP和CK-MB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目的评价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诊断肺炎患儿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检测13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138例肺炎未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和61例健康儿童的血清NT-pro BNP和CK-MB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NT-pro BNP和CK-MB对诊断肺炎患儿心力衰竭的价值。结果三组间血清NT-pro BNP和CK-M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最高,其次为肺炎未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清NT-pro BNP和CK-MB在肺炎患儿中诊断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和0.72,两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7。结论在肺炎患儿中,血清NT-pro BNP和CK-MB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心力衰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心力衰竭 N末端B型钠尿肽原 肌酸激酶同工MB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血清标志物——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谷草转氨酶等临床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苏汉文 李栋 +1 位作者 李艳 李凝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17-41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标志物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 谷草转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损伤早产儿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的变化 被引量:15
4
作者 蒋海燕 刘利军 +1 位作者 何海英 刘东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D)发生率及临床表现;研究WMD早期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10月临床资料完整的早产儿病例,生后24、72、120 h采静脉血,应用化学发...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D)发生率及临床表现;研究WMD早期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10月临床资料完整的早产儿病例,生后24、72、120 h采静脉血,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100B蛋白与NSE,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K-BB。据颅脑超声检查分为WMD组(18例)及无WMD作为对照组(53例)。结果早产儿中WMD发生率为25.35%。WMD组惊厥、呼吸暂停、肌张力改变所占比例均高于无WMD组(P均<0.05)。WMD组生后24、72、120 h S100B蛋白含量均高于无WMD组(P均<0.05);WMD组生后24 h NSE含量高于无WMD组(P<0.01),72、120 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WMD组生后24、72、120 h CK-BB含量均高于无WMD组(P均<0.05)。结论 WMD早产儿S100B蛋白、NSE及CK-BB在生后24 h内均升高,S100B蛋白与CK-BB升高持续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损伤 S100B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及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与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梁芳芳 孙景辉 韩燕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22-824,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4例患儿分为病毒性心肌炎组、疑似心肌炎组及非心肌炎组,所有患儿入院次日晨空腹采静脉血,分别测定cTnI...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4例患儿分为病毒性心肌炎组、疑似心肌炎组及非心肌炎组,所有患儿入院次日晨空腹采静脉血,分别测定cTnI、CK-MB和hs-CRP三个指标。结果病毒性心肌炎组的cTnI和CK-MB阳性率及hs-CRP的测定值均显著高于非心肌炎组(P<0.01);病毒性心肌炎组cTnI和CK-MB阳性率与疑似心肌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心肌炎组与疑似心肌炎组及非心肌炎组hs-CRP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个指标cTnI、CK-MB和hs-CRP诊断VMC的灵敏度依次为cTnI(81.4%)>CK-MB(71.2%)>hs-CRP(62.7%),特异度为hs-CRP(81.8%)>cTnI(50.9%)>CK-MB(43.6%)。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VMC诊断的特异度(85.5%)分别高于应用cTnI、CK-MB和hs-CRP单一指标。结论联合应用cTnI、CK-MB和hs-CRP进行检测,能更准确诊断VMC,为建立一种联合检测以提高对VMC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Ⅰ 肌酸激酶同工 高敏C反应蛋白 病毒性心肌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酸激酶同工酶及其基因与耐力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多奇 龚莉 胡扬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4-496,共3页
关键词 肌酸激酶同工 耐力 CKMB 基因 神经组织 体育科学 生物医学 相互转化 磷酸肌酸 生命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艾艳秋 李宁 +3 位作者 张卫 金峰 李丽伟 耿红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3-80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PHC组1(P1组)和PHC组2(P2组),每组15例。P1和P2组于体外循环前10min经中心静脉分别给予PHC0.04和0.08mg...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PHC组1(P1组)和PHC组2(P2组),每组15例。P1和P2组于体外循环前10min经中心静脉分别给予PHC0.04和0.08mg/kg,C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体外循环前、主动脉开放即刻、主动脉开放后30min、4h和24h收集桡动脉血,检测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结果:主动脉开放后,3组患者各时点cTn-I和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Tn-I:F时间=43.908,P<0.001;CK-MB:F时间=188.526,P<0.001),但P1组和P2组血浆cTn-I和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Tn-I:F组间=4.608,P=0.016;CK-MB:F组间=17.402,P<0.001)。结论:PHC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0.04和0.08mg/kgPHC所产生的心肌保护作用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心肌肌钙蛋白I 心肌再灌注损伤 肌酸激酶同工MB 心脏瓣膜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快速检测试剂的研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曾毅 马群超 +5 位作者 刘利朋 张亚杰 周志祥 肖飞 张晓光 常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68-1072,共5页
为了实现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减少死亡率,建立一种基于近红外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快速检测技术.该检测方法使用激发光和发射光分别为777、792 nm的Dylight800作为荧光标记物,通过测量T线峰面积与C线峰面积的比值计... 为了实现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减少死亡率,建立一种基于近红外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快速检测技术.该检测方法使用激发光和发射光分别为777、792 nm的Dylight800作为荧光标记物,通过测量T线峰面积与C线峰面积的比值计算样品中CK-MB的浓度,实现了低成本、快速定量检测.通过25例临床标本检测并将结果与生化仪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发现,本研究中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8.建立的CKMB检测试剂可以满足急诊病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快速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肌酸激酶同工CK-MB 近红外荧光 床旁检测(P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后脑利钠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变化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崔丽杰 李占全 +4 位作者 袁龙 张薇薇 赵鸿梅 彭妍钰 丁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及术后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48h后帆浆脑利钠肽(BN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及rhBNP的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A...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及术后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48h后帆浆脑利钠肽(BN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及rhBNP的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A组)和牛理盐水对照组(B组)。两组患者均行直接PCI术,A组:PCI术中及术后静脉应用rhBNP,先按1.5μg/kg负荷剂量静脉推注(〉3min),后按0.01μg·kg^-1·min“静脉滴注,持续48h;B组:PCI术中及术后应用牛理盐水静脉滴注同期对照。同时观察静脉应用过程中患者有无血压下降、头痛、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两组在PCI术前、术后检测血浆BNP及CK—MB浓度。结果(1)B组血浆BNP浓度高峰在PCI术后24h出现。在PCI术后156h两组血浆BNP浓度[B组(137±24)ng/L,A组(115±3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2)A组术后60h CK—MB较B组明显降低(P〈0.0S)。(3)相关分析显示,BNP与性别(r=0.303,P=0.024)、年龄(r=0.522,P〈0.001)呈正相关,与体质量(r=-0.504,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r=-0.317,P=0.032)呈负相关。(4)A组在应用rhBNP中出现不良反应14例,B绀为1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4)。结论AMI患者PCI同术期应用rhBNP安全可行;应用rhBNP可能减轻心肌损伤;血浆BNP浓度女性较男性高,与年龄旱正相关,与体质量、LVEF旱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利钠肽 肌酸激酶 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熊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活性的检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万儒 李家烈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450-1452,共3页
目的对圈养的健康四川黑熊血清中的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活性进行测定,建立起黑熊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活性的生化参考指标,为研究黑熊积累资料,并为黑熊的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酶促反应速率原理,结合分光光度法... 目的对圈养的健康四川黑熊血清中的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活性进行测定,建立起黑熊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活性的生化参考指标,为研究黑熊积累资料,并为黑熊的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酶促反应速率原理,结合分光光度法,对CK和CK-MB的活性进行人工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求出酶活性的平均值、变异系数和期望值置信区间.结果在30℃条件下,雄性黑熊CK活性平均值为162.70 U/L,变异系数为11.90%,期望值置信区间为148.90~176.50 U/L;CK-MB活性平均值为17.4 U/L,变异系数为17%,期望值置信区间为15.26~19.54 U/L;雌性黑熊CK活性平均值为149.3 U/L,变异系数为8%,期望值置信区间为140.68~157.92 U/L;CK-MB活性平均值为15.8 U/L,变异系数为18.6%,期望值置信区间为13.70~17.90 U/L.结论所得结果可以作为健康黑熊的部分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熊 肌酸激酶 同工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源性胸痛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耀东 孙奇 +5 位作者 胡歌杨 徐航 程秀琴 李勍 吕文魁 徐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756-1758,1761,共4页
目的探讨心源性胸痛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关联性。方法收治因急性胸痛症状发生在最近的12h内且持续时间至少30min的汉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450例患者,入院即刻采血,使用H-FABP试剂盒定性检测H-FA... 目的探讨心源性胸痛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关联性。方法收治因急性胸痛症状发生在最近的12h内且持续时间至少30min的汉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450例患者,入院即刻采血,使用H-FABP试剂盒定性检测H-FABP,采用BeckmanCoulterDC-800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CK-MB等心肌标志物。将H-FABP试剂盒检测结果与CK-MB结果进行比较,分别计算不同民族、不同时间窗H-FABP和CK-MB的Pearson列联系数,比较它们的关联性。结果所有患者的H-FABP和CK-MB的Pearson列联系数r=0.7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h以内时间窗的H-FABP和CK-MB的Pearson列联系数r=0.6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2h时间窗的H-FABP和CK-MB的Pearson列联系数r=0.8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患者的H-FABP和CK-MB的Pearson列联系数r=0.8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患者的H-FABP和CK-MB的Pearson列联系数r=0.6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民族患者的H-FABP和CK-MB的Pearson列联系数r=0.4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时间窗为0~12h的不同民族的心源性胸痛患者H-FABP和CK-MB均具有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 胸痛 关联性 Pearson列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对垂体后叶素兔致心肌损伤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译匀 汤翠翠 +2 位作者 苏晓乾 杨波 孟尽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兔垂体后叶素心肌损伤的药物预处理作用。方法健康中国白兔40只,雌雄不限,体重1.5~2.5kg,随机均分为五组:A组静注生理盐水0.3ml/kg;B组静注垂体后叶素2.5U/kg;C组静注吗啡3.3mg/kg,30min后静注2.5U/kg垂体后叶素;D...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兔垂体后叶素心肌损伤的药物预处理作用。方法健康中国白兔40只,雌雄不限,体重1.5~2.5kg,随机均分为五组:A组静注生理盐水0.3ml/kg;B组静注垂体后叶素2.5U/kg;C组静注吗啡3.3mg/kg,30min后静注2.5U/kg垂体后叶素;D组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3.3μg.kg-1.min-130min;E组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3.3μg.kg-1.min-130min后静注2.5U/kg垂体后叶素;各组容量为0.3ml/kg。观察记录给予垂体后叶素前即刻(T0,缺血前,A、D组为给药前)、给予垂体后叶素后(缺血后,A、D组为给药后)1min(T1)、2min(T2)、3min(T3)、5min(T4)、10min(T5)、20min(T6)MAP,记录T0、缺血后24h(T7)、48h(T8)瑞芬太尼对心肌梗死兔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及心肌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与T0时比较,T2、T3时B组MAP明显升高,T5、T6时B、D和E组MAP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T2、T3时B、E组MAP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B组比较,T1、T2时D组MAP明显降低(P<0.01)。与E组比较,T2、T3时C、D组MAP明显降低(P<0.01或P<0.05)。T7、T8时B、C和E组血清CK-MB含量明显高于T0时和A组(P<0.01)。T7、T8时C、D和E组血清CK-MB含量明显低于B组,且D组血清CK-MB含量明显低于E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可影响兔垂体后叶素造成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降低兔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模型血清CK-MB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预处理 瑞芬太尼 吗啡 肌酸激酶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与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祝伟 王广州 郭晓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4期1293-1294,共2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关系,探讨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对40例正常新生儿、4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4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的CK-MB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正常组新生儿的CK-MB水平与生理... 目的观察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关系,探讨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对40例正常新生儿、4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4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的CK-MB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正常组新生儿的CK-MB水平与生理性黄疸组、病理性黄疸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理性黄疸组与病理性黄疸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胆红素可引起心肌损害,血清CK-MB可作为胆红素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一个重要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同工 胆红素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酸激酶同工酶及其亚型的快速测定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玻 杨振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3-176,178,共5页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同时测定肌酸激酶(CK)同工酶及其亚型(CK-MB亚型、CK-MM亚型),其特点是以不连续缓冲液体系为基础,在较低电压条件下,30min完成分离过程,能同时报告CK-MB同工酶,CK-MB_1,CK...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同时测定肌酸激酶(CK)同工酶及其亚型(CK-MB亚型、CK-MM亚型),其特点是以不连续缓冲液体系为基础,在较低电压条件下,30min完成分离过程,能同时报告CK-MB同工酶,CK-MB_1,CK-MB_2以及CK-MM_1,CK-MM_2,CK-MM_3的百分含量。CK-MB和CK-MM同工酶的亚型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2U/L,3.2U/L。该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无需特殊仪器、操作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同工 亚型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提取纯化和重组 被引量:1
15
作者 万士林 张在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对肌酸激酶(CK)同工酶进行纯化和重组。方法酶的制备和分子重组技术。结果纯化及重组后的CK-MM、CK-MB、CR-BB比活性分别为930000,692000,481000U·g-1(37℃);SDS-PAG... 目的对肌酸激酶(CK)同工酶进行纯化和重组。方法酶的制备和分子重组技术。结果纯化及重组后的CK-MM、CK-MB、CR-BB比活性分别为930000,692000,481000U·g-1(37℃);SDS-PAGE分析,CK-MM、CK-MB均呈现单带,而CK-BB为双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同工 分离 提纯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的简易分离和纯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万士林 张在和 季秀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152-152,共1页
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的简易分离和纯化万士林,张在和,季秀生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M)的分离和纯化对CK同工酶的检测方法的建立有重要意义,但文献报道中CK-MM分离纯化所需设备条件较高或时间较长,本文在普通实验条件... 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的简易分离和纯化万士林,张在和,季秀生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M)的分离和纯化对CK同工酶的检测方法的建立有重要意义,但文献报道中CK-MM分离纯化所需设备条件较高或时间较长,本文在普通实验条件下建立的CK-MM分离纯化方法,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型 肌酸激酶 同工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书峰 金军 +2 位作者 赵建华 杨晓明 田利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升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特点。方法 根据 CK活性正常但 CK-MB活性升高或正常将病人分为 CK- MB异常组 (n=42 )和正常组 (n=42 ) ,比较两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T(c Tn T)阳性发生率、左心室收缩...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升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特点。方法 根据 CK活性正常但 CK-MB活性升高或正常将病人分为 CK- MB异常组 (n=42 )和正常组 (n=42 ) ,比较两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T(c Tn T)阳性发生率、左心室收缩功能、住院期间和一年内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及一年内心绞痛复发率。结果  CK- MB异常组中 CK - MB于症状出现 3~ 4h开始升高 ,12~ 17h达峰值 ,2 0~ 34 h回到正常 ;CK- MB异常组与 CK - MB正常组比较 ,c Tn T阳性率增加 (P<0 .0 1) ,左心室收缩功能差 ,住院期间和一年内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及一年内心绞痛复发率均增高 (P<0 .0 5 )。结论  CK- MB活性升高提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心肌损伤和具有较差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肌酸激酶同工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死亡 血清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比较
18
作者 王邦宁 刘敏 +4 位作者 骆志刚 陈大年 高丹屏 沈玉芳 黄其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比较射频消融术 (RFCA)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含量变化 ,对RFCA后微小心肌损伤 (MM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5例行RFCA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患者 ,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进行上述 2项指标连续... 目的 比较射频消融术 (RFCA)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含量变化 ,对RFCA后微小心肌损伤 (MM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5例行RFCA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患者 ,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进行上述 2项指标连续动态监测。 2 0例体检正常人做对照组。结果 RFCA前 35例患者cTnI、CK MB均在正常范围。cTnI在RFCA后即刻升高 ,由RFCA前 (0 11±0 0 2 ) μg/L升至 (0 5 8± 0 2 5 ) μg/L ,4h达峰值 (1 2 5±0 5 6 ) μg/L ,48h恢复到RFCA前水平。RFCA后即刻cTnI浓度平均升高达 (5 0± 2 9)倍 ,高于CK MB升高倍数 (P <0 0 1) ,cTnI达峰值时较RFCA前升高 (10 8± 4 5 )倍 ,明显高于CK MB的升高倍数 (P <0 0 1)。RFCA后cTnI升高超过界值占 94 2 %(33/35例 ) ,高于CK MB升高超过界值的比例 (P <0 0 1)。结论 RFCA可造成局部心肌坏死 ,通过连续动态监测血清cTnI含量变化得到证实。cTnI达峰早、即刻及峰值升高倍数明显高于CK MB ,是检测RFCA导致MMD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血清 心肌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 含量 比较 室上性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亚型对判别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早期开通的意义
19
作者 张书星 吴元姚 +3 位作者 康宝 陆宗良 陈纪林 徐义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65-267,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清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MM-CK)亚型即MM1-CK、MM3-CK对相关冠状动脉早期开通的意义。方法: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溶栓治疗前及给予溶栓剂后30、90、150和2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清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MM-CK)亚型即MM1-CK、MM3-CK对相关冠状动脉早期开通的意义。方法: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溶栓治疗前及给予溶栓剂后30、90、150和210分钟分别采血,用等电聚焦法分离血清MM-CK亚型。经光密度计扫描得出各亚型活性百分率,计算血清MM3-CK/MM1-CK值、每小时血清MM3-CK%的变化差值(ΔMM3-CK%)。并于溶栓治疗开始90分钟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开通组在给予溶栓剂后30分钟,血清MM3-CK%即明显上升,至90分钟达均值高峰。此时若以血清ΔMM3-CK%≥10.0%作为判别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开通的临界值,其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100.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只需在给予溶栓剂后30、90分钟取两次血测定血清MM-CK亚型,计算血清ΔMM3-CK%≥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同工 AMI 溶栓疗法 MM-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晓东 李永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0-570,共1页
关键词 肌酸激酶同工 急性心肌梗死 同工检测 肌红蛋白 白及 心电图检查 应用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