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调控成骨成血管功能促进颌骨缺损愈合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刘志凯 刘航航 +3 位作者 刘士博 李帛伦 刘瑶 罗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7,共9页
目的 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在体内外条件下对小鼠成骨成血管功能及颌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 使用SIRT1特异性激活剂及抑制剂干预小鼠胚胎前体成骨细胞(MC3T3-E1)及小鼠颌骨缺损,采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 目的 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在体内外条件下对小鼠成骨成血管功能及颌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 使用SIRT1特异性激活剂及抑制剂干预小鼠胚胎前体成骨细胞(MC3T3-E1)及小鼠颌骨缺损,采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免疫印迹、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等多种方式,研究SIRT1对MC3T3-E1细胞成骨成血管因子表达、小鼠颌骨缺损愈合及颌骨缺损成骨成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 细胞实验中SIRT1激活时可促进MC3T3-E1细胞成骨成血管因子表达和ALP活性;动物实验中SIRT1激活可促进颌骨缺损的愈合,同时增强颌骨缺损区域成骨成血管功能;抑制SIRT1活性时则会抑制上述过程。结论 SIRT1可通过调控小鼠颌骨成骨成血管功能促进颌骨缺损的愈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血管生成 颌骨缺损 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节蛋白1β与卡托普利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学惠 朱秀英 +1 位作者 贵英英 赵国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01-1506,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蛋白1β(neuregulin-1β,NRG-1β)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青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蛋白1β(neuregulin-1β,NRG-1β)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青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衰组、NRG组、卡托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采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穿刺造瘘法制备心衰模型。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心功能;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程度,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血管紧张素II(Ang II)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左室心肌的超微结构。结果:与心衰组比较,NRG组、卡托普利组及联合用药组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和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0.05);TGF-β1和α-SM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电镜下显示,NRG组、卡托普利组及联合用药组心肌纤维化程度较心衰组明显减轻,而与NRG组和卡托普利组相比,联合用药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神经调节蛋白1β与卡托普利单用及联合应用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纤维化,且联合用药的疗效优于单独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节蛋白1β 卡托普利 心力衰竭 肌纤维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肌原纤维生成调节因子-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礽 刘秀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5-248,共4页
人肌原纤维生成调节因子-1(myofibrillogenesis regulator 1,MR-1)是一个新近报道的人类功能基因,定位于2q35,mRNA全长755bp,编码一段14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在心肌、骨骼肌、肾和肝中高表达。该基因与稍迟报道的发作性非运动源性运... 人肌原纤维生成调节因子-1(myofibrillogenesis regulator 1,MR-1)是一个新近报道的人类功能基因,定位于2q35,mRNA全长755bp,编码一段14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在心肌、骨骼肌、肾和肝中高表达。该基因与稍迟报道的发作性非运动源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nonkinesigenic dyskinesia,PNKD)基因三条转录剪接异构体中最短的PNKD-3在定位和序列上几乎完全一致。较长的剪接异构体MR-1L(PNKD-1)只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特异性表达,位于该亚型1号外显子上的碱基突变是导致PNKD的直接原因;MR-1S(PNKD-3)则被发现参与了心肌肥大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肌肉收缩相关装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原纤维生成调节因子-1 运动障碍 心肌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其在乳鼠心肌细胞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晓礽 刘秀华 +2 位作者 宋泉声 李婷 韩文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制备抗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hMR-1)的多肽抗体,并对其纯度、特异性、效价及适用性进行检测和鉴定。方法:TMHMM、DNAstar等软件分析hMR-1蛋白序列,选取2段优势抗原序列合成多肽并与钥孔戚血蓝素(KLH)偶联,混合后免疫家兔。抗血清... 目的:制备抗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hMR-1)的多肽抗体,并对其纯度、特异性、效价及适用性进行检测和鉴定。方法:TMHMM、DNAstar等软件分析hMR-1蛋白序列,选取2段优势抗原序列合成多肽并与钥孔戚血蓝素(KLH)偶联,混合后免疫家兔。抗血清经过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得到多克隆抗体。用ELISA法检测效价,Western blotting和细胞免疫荧光(immunocytofluorescent,ICF)法鉴定其特异性和适用范围,并观察其在乳鼠心肌细胞中的应用情况。结果:(1)抗体效价达1∶105,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与预测分子量17kD相符的条带,ICF图像背景低,阳性结构清晰。(2)乳大鼠心肌细胞实验发现荧光信号浓集于核周,过表达hMR-1后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空载对照和正常对照。结论:制备的抗hMR-1多肽抗体效价及特异性可用于Western blotting及ICF实验,可识别人源性和大鼠源性抗原表位,该工作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新基因hMR-1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纤维生成调节因子1 抗体 乳鼠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SIRT1/PGC-1α影响牛肌管细胞线粒体生物发生和肌纤维类型转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静月 董鹏程 +6 位作者 左惠心 梁荣蓉 毛衍伟 张一敏 杨啸吟 罗欣 朱立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以牛肌管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白藜芦醇探究其对牛肌管细胞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噻唑蓝法和比色法对细胞活力和相关代谢酶活力进行测定,对成肌调节因子、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s,MyHCs)以及线粒体生物... 以牛肌管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白藜芦醇探究其对牛肌管细胞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噻唑蓝法和比色法对细胞活力和相关代谢酶活力进行测定,对成肌调节因子、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s,MyHCs)以及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分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处理显著提高了Myf5、Myf6、MyoG和MyoD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促进了牛肌管细胞分化。白藜芦醇处理显著提高了慢肌纤维蛋白(slow MyHC)的表达,降低了快肌纤维蛋白(fast MyHC)表达,同时上调了MyHC I和MyHC IIa基因表达水平,下调了MyHC IIx和MyHC IIb基因表达水平(P<0.05)。白藜芦醇还能显著提高牛肌管细胞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P<0.05),此外,白藜芦醇显著提高了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 coactivator-1α,PGC-1α)、核呼吸因子(nucleus respiratory factors,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添加SIRT1抑制剂6-氯-2,3,4,9-四氢-1H-咔唑-1-甲酰胺(1H-carbazole-1-carboxam,EX527)后,显著削弱了白藜芦醇诱导的肌纤维类型转化(P<0.05),白藜芦醇对SIRT1、PGC-1α、NRF-1和TFAM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被EX527显著削弱(P<0.05)。综上所述,白藜芦醇通过激活SIRT1/PGC-1α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发生,进而促进牛肌管肌纤维类型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牛肌管细胞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 肌纤维类型转化 线粒体生物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的表达和抗体制备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天伯 胡洋 +2 位作者 冯爽 左增艳 王以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研究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MR-1)的表达,获得MR-1蛋白,制备MR-1抗体,为MR-1生物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利用大肠杆菌质粒pGEX-5X-1、pET30a(+)及pET24a(+),分别构建MR-1及其两端与不同标签序列融合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和... 目的研究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MR-1)的表达,获得MR-1蛋白,制备MR-1抗体,为MR-1生物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利用大肠杆菌质粒pGEX-5X-1、pET30a(+)及pET24a(+),分别构建MR-1及其两端与不同标签序列融合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和BL21-CodonPlus(DE3)-RIL中比较N端和/或C端融合标签序列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凝胶蛋白电泳及电洗脱制备目的蛋白,免疫家兔。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所制备抗体的滴度和免疫原性。结果利用GST或T7-tag序列在其N端融合,使MR-1在大肠杆菌BL21-CodonPlus(DE3)-RIL得到表达。利用所表达获得的MR-1-T融合蛋白,制备了针对此蛋白的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所制备抗体滴度达到1∶105,Westernblot显示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用于检测天然细胞中的MR-1蛋白。结论MR-1蛋白需在N端与GST或T7-tag序列融合方可实现表达。利用在大肠杆菌表达纯化的蛋白所制备的抗体可用于MR-1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 融合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Smads信号通路在SIRT1抗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婷 陈军 +2 位作者 庞牧 杨昊 张俊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 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1,SIRT1)对压力超负荷致大鼠心肌纤维化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在体实验通过不完全结扎大鼠腹主动脉,使压力负荷增加诱导... 目的 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1,SIRT1)对压力超负荷致大鼠心肌纤维化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在体实验通过不完全结扎大鼠腹主动脉,使压力负荷增加诱导心肌纤维化,给予SIRT1激活剂后,左室心肌组织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间质纤维化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组织TGF-β1/Smads蛋白表达。提取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给予AngⅡ或AngⅡ加SIRT1激活剂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及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collagenⅠ/Ⅲ,Col1α1/3α1)、SIRT1及TGF-β1/Smads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压力超负荷模型组大鼠心肌间质出现显著的纤维化,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增加,Col1α1/3α1、TGF-β1/Smads表达明显增多,SIRT1表达减少;给予SIRT1激活剂SRT1720干预后可改善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肌间质纤维化,下调Col1α1/3α1、TGF-β1/Smads表达,上调SIRT1的表达;同时,相关性分析显示SIRT1的蛋白表达与TGF-β1的表达呈负相关。另外,SRT1720亦可抑制AngⅡ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增殖、Col1α1/3α1及TGF-β1表达的增加。结论 激活SIRT1对压力超负荷导致的心肌纤维化及AngⅡ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可能通过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抑制或逆转心肌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压力超负荷 肌纤维 TGF-β1/Smads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节蛋白1对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表达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庞毅恒 桂春 陈力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45-1948,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NRG-1)对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s)表达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方法:培养HCASMCs,实验使用第3代细胞。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Erb B的表达和磷酸化。在正常、缺氧缺血清或NRG-1(100μg/L)处...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NRG-1)对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s)表达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方法:培养HCASMCs,实验使用第3代细胞。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Erb B的表达和磷酸化。在正常、缺氧缺血清或NRG-1(100μg/L)处理条件下,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的改变。结果:Erb B2、Erb B3和Erb B4均能在HCASMCs中表达,加入NRG-1后,这3种Erb B的磷酸化水平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在缺氧缺血清组HCASMCs中VEGF和Ang-1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Ang-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与缺氧缺血清组比较,NRG-1处理组的HCASMCs表达VEGF和Ang-1进一步显著增加(P<0.05),而Ang-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HCASMCs能表达Erb B2、Erb B3和Erb B4,加入NRG-1增强Erb B2、Erb B3和Erb B4的磷酸化。缺氧缺血清和NRG-1处理均能增加VEGF和Ang-1在HCASMCs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节蛋白1 人冠脉平滑肌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苷通过上调SIRT3和SDF-1延缓大鼠心肌纤维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懿 吴铮铮 +1 位作者 潘先花 马璇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6-781,共6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苷对阿霉素诱导心肌纤维化与免疫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对照组(常规喂养)、阿霉素组(腹腔注射2. 5 mg/kg阿霉素,2次/周)、白藜芦醇苷组(腹腔注射50 mg/kg白藜芦醇苷,1次/...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苷对阿霉素诱导心肌纤维化与免疫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对照组(常规喂养)、阿霉素组(腹腔注射2. 5 mg/kg阿霉素,2次/周)、白藜芦醇苷组(腹腔注射50 mg/kg白藜芦醇苷,1次/日,其余处理同阿霉素组)、尼克酰胺组(腹腔注射500 mg/kg尼克酰胺,2次/周,其余处理同白藜芦醇苷组)。Van Gieson染色法观察心肌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组织1型胶原蛋白(Col1)、Col3表达,酶标法检测心肌羟脯氨酸(HYP)含量,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10含量,反转录PCR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SIRT3、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SIRT1、SIRT3、SDF-1与TGF-β的蛋白水平。结果阿霉素促进心肌纤维化,降低心肌组织中IL-10的水平并抑制SIRT3、SDF-1 mRNA与蛋白表达,增加TNF-α、IL-1的水平并促进TGF-βmRNA与蛋白表达。白藜芦醇苷明显抑制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纤维化效应,降低HYP与Col3水平,同时增加GSH与SOD含量,降低MDA含量。显著增加阿霉素诱导后心肌细胞SIRT3、SDF-1 mRNA与蛋白水平,抑制TGF-β表达,尼克酰胺能抑制白藜芦醇苷上述作用。结论白藜芦醇苷可通过上调SIRT3表达提高抗心肌纤维化能力,降低阿霉素诱导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苷 肌纤维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 白细胞介素1(IL-1)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99a-5p通过靶向SIRT1促进心肌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灼 朱杰宁 +7 位作者 肖珍 胡志琴 唐春梅 符永恒 林秋雄 吴书林 杜昶 单志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81-1787,共7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199a-5p(miR-199a-5p)对心肌成纤维细胞中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作用的靶基因。方法:原代分离并体外培养成体C57BL/6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99a-5p与潜在靶基因沉默信息... 目的:研究微小RNA-199a-5p(miR-199a-5p)对心肌成纤维细胞中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作用的靶基因。方法:原代分离并体外培养成体C57BL/6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99a-5p与潜在靶基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3’端非翻译区(3’-UTR)的结合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SIRT1以及纤维化标志物胶原蛋白(Col)1a1、Col3a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中,Col1a1、Col3a1和α-SMA的表达增强,miR-199a-5p表达上调。在心肌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miR-199a-5p可以增强Col1a1、Col3a1和α-SMA的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199a-5p与SIRT1 3’-UTR有结合作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证实miR-199a-5p可在转录水平抑制SIRT1表达。过表达miR-199a-5p和沉默SIRT1均能一致性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中Col1a1、Col3a1和α-SMA的表达。抑制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中NF-κB激活,可显著降低miR-199a-5p表达。结论:SIRT1是miR-199a-5p的作用靶基因,并介导miR-199a-5p促进纤维化标志物Col1a1、Col3a1和α-SM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纤维 纤维细胞 微小RNA-199a-5p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条件下HIF-1促进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曲伟栋 赵华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4-236,共3页
关键词 HIF-1 血管生成作用 低氧条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低氧诱导因子 转录调节因子 适应性反应 动物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通过TGF-β1/ERK信号通路调控原位荷瘤人肺癌裸鼠的淋巴管生成的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陶涛 汪国文 +1 位作者 李其才 黎传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40,共7页
目的 探究人参皂苷Rg3(GS-Rg3)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调控原位荷瘤人肺癌裸鼠淋巴管生成的机制。方法 60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GS-Rg3组和ERK抑制剂(SCH772984)组。GS-Rg3组和SCH77298... 目的 探究人参皂苷Rg3(GS-Rg3)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调控原位荷瘤人肺癌裸鼠淋巴管生成的机制。方法 60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GS-Rg3组和ERK抑制剂(SCH772984)组。GS-Rg3组和SCH772984组建立人肺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GS-Rg3组小鼠使用GSRg3灌胃,SCH772984组小鼠腹腔注射ERK抑制剂SCH772984。观察各组小鼠建模和淋巴转移情况。并分析各组肿瘤组织中淋巴管生成情况、TGF-β1/ERK信号通路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病理学检查证实肺癌以及肺癌淋巴转移。GS-Rg3组和SCH772984组小鼠出现淋巴转移的比例、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GS-Rg3组和SCH772984组无显著差异。使用podoplanin蛋白标记淋巴管,GS-Rg3组和SCH772984组podoplanin蛋白表达水平和淋巴管相对密度显著低于模型组,GS-Rg3组和SCH772984组无显著差异。GS-Rg3和SCH772984可以显著抑制TGF-β1/ERK通路的激活。GS-Rg3组和SCH772984组的VEGF-C、VEGF-3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低,GS-Rg3组和SCH772984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GS-Rg3可以通过下调TGF-β1/ERK信号通路的转导水平抑制VEGF-C、VEGF-3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淋巴管的生成降低肺癌的淋巴转移率,其作用水平与SCH772984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人参皂苷RG3 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淋巴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2结构域突变的SF1酵母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与PNRC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彬 陈敏 +2 位作者 李渝萍 陈健 周度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14-616,共3页
目的 探讨激活功能 2 (AF 2 )结构域在孤儿核受体辅活化富含脯氨酸的受体辅调节蛋白 (PNRC)相互作用的意义。方法 采用PCR和DNA重组技术构建了野生型SF1和AF 2结构域突变的SF1的酵母表达质粒pGBT9 SF1/HBDD和pGBT9 SF1/HBD/AF 2del... 目的 探讨激活功能 2 (AF 2 )结构域在孤儿核受体辅活化富含脯氨酸的受体辅调节蛋白 (PNRC)相互作用的意义。方法 采用PCR和DNA重组技术构建了野生型SF1和AF 2结构域突变的SF1的酵母表达质粒pGBT9 SF1/HBDD和pGBT9 SF1/HBD/AF 2del并采用酵母双杂合分析比较了它们与PNRC的相互作用强弱。结果 SF1/HBD能与野生型PNRC及其N 末端缺失突变体PNRC2 70 3 2 7,PNRC2 78 3 0 0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 ,而AF 2缺失的SF1/HBD不与这些PNRC片段发生相互作用。结论 功能性的AF 2结构域是SF1与PNRC相互作用所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生成因子1 富含脯氨酸的核受体辅调节蛋白 辅活化子 激活功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lt-1基因片段对缺氧、高糖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及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
14
作者 江丹 吴强 +4 位作者 宋蓓雯 张敏 杜新华 贾丽丽 陆斌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0-815,共6页
目的比较可溶性血管内皮生成因子受体1(sFlt-1)胞外第2~3区和第2~4区对缺氧、高糖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 1/2)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从人胎盘组织cDNA文库中扩增... 目的比较可溶性血管内皮生成因子受体1(sFlt-1)胞外第2~3区和第2~4区对缺氧、高糖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 1/2)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从人胎盘组织cDNA文库中扩增出sFlt-1胞外第2~3区和第2~4区,连接入pcDNA3.1载体后电泳,并进行测序鉴定;以羧甲基化葡聚糖(CMD)纳米磁颗粒为基因载体分别携带2种重组质粒,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UVECs)后分别进行正常、缺氧和高糖条件下的培养。MTT法检测各组人UVECs的增生;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UVECs的迁移;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人UVECs ERK1/2信号通路下游特异性磷酸化激酶ERK 1/2(p-ERK 1/2)蛋白的表达。结果经过pcDNA3.1/sFlt-1(2-3)或pcDNA3.1/sFlt-1(2-4)转染的人UVECs在缺氧和高糖条件下的增生、迁移及p-ERK 1/2蛋白的表达较转染前均明显下降(P<0.01);2种重组质粒对缺氧和高糖条件下人UVECs增生、迁移及ERK 1/2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lt-1受体胞外第2~3区和第2~4区均可抑制缺氧和高糖条件下人UVECs的增生、迁移及ERK1/2信号通路的转导,且2种受体基因片段的作用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成因子受体1 基因转染 增生 迁移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H-1在女性生殖和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红 丁晓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327,共5页
肝受体类似物-1(liver receptor homolog-1,LRH-1;NR5A2)是转录因子家族中的新成员,表达于肝、肠、胰腺和卵巢,尤其在卵巢高表达,参与胚胎发育的调节.近年来发现LRH-1还表达于人类乳腺中未分化脂肪组织的间质层,可能参与前脂细胞功能调... 肝受体类似物-1(liver receptor homolog-1,LRH-1;NR5A2)是转录因子家族中的新成员,表达于肝、肠、胰腺和卵巢,尤其在卵巢高表达,参与胚胎发育的调节.近年来发现LRH-1还表达于人类乳腺中未分化脂肪组织的间质层,可能参与前脂细胞功能调节或脂肪细胞分化.因此对LRH-1的研究有助于揭示LRH-1与人类生殖及疾病的关系,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受体类似物-1 类固醇生成因子1 孤儿核受体 干细胞多能性调节基因 芳香化酶(P450arom) 胚胎发育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在不明原因型复发性流产中的潜在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子维 曹雯雯 +1 位作者 王云瑞 冯晓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66-1473,共8页
不明原因型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又称为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目前认为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为母胎界面免疫失衡、滋养细胞侵入异常以及胎盘血管生成异常。现有研究已经揭示了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 不明原因型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又称为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目前认为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为母胎界面免疫失衡、滋养细胞侵入异常以及胎盘血管生成异常。现有研究已经揭示了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1,SIRT1)基因在生殖领域和调节免疫性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关于SIRT1在改善URSA中的作用机制,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SIRT1可能是通过调节组蛋白和关键转录因子的乙酰化过程,影响机体氧化应激和细胞自噬,从而参与URSA发生发展的众多反馈回路和网络。最终,SIRT1可起到调节滋养层细胞侵入和母胎界面血管生成的作用;同时,可以通过控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而改善妊娠期间母体过度的免疫炎症反应。SIRT1的活性决定了其去乙酰化的能力,对于下游通路和蛋白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因此提高其活性对于改善URSA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与白藜芦醇可以激活SIRT1,对SIRT1及其下游靶蛋白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URSA潜在的治疗剂。该文基于SIRT1功能,综述了SIRT1在URSA发生机制中的潜在作用以及外源性靶向激活SIRT1的药物,以期对临床研究中URSA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滋养细胞 血管生成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