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30
1
作者 杨大平 唐茂林 +1 位作者 SteveF.Morris Christopher R.Geddes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研究背阔肌肌皮穿支血管在皮肤内的走行和分布面积,探索背阔肌穿支皮瓣的切取范围和预测该穿支皮瓣的成活面积。方法:(1)选用10具新鲜尸体,采用改良氧化铅-明胶灌注技术进行动脉灌注。解剖胸背动脉穿支血管(口径大于0.5mm)。分别拍... 目的:研究背阔肌肌皮穿支血管在皮肤内的走行和分布面积,探索背阔肌穿支皮瓣的切取范围和预测该穿支皮瓣的成活面积。方法:(1)选用10具新鲜尸体,采用改良氧化铅-明胶灌注技术进行动脉灌注。解剖胸背动脉穿支血管(口径大于0.5mm)。分别拍摄X线片以显示胸背动脉在背阔肌内和其穿支血管皮肤内的形态和分布。测定穿支血管的数量、口径及其供应区域的面积。(2)在解剖研究基础上应用了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肢体和躯干皮肤缺损共6例。结果:发现胸背动脉发出3~6支肌皮穿支胸背动脉血管供应皮肤。其中最大的胸背动脉穿支起自外侧支,位于腋后襞下6~8cm。其以下从外侧支发出的穿支数可多达3个,每间隔1.5~4cm发出穿支。每个穿支斜行3~5cm穿过肌肉达皮肤。穿支动脉口径约为0.3~0.6mm,均有两条伴行静脉。临床应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6例,皮瓣最大面积为20cm×12cm,最小为15cm×8cm。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14个月,皮瓣外形均满意,无需二次手术修薄皮瓣。供区隐蔽,无背阔肌功能障碍。结论:本研究为预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成活面积及安全可靠地切取该穿支皮瓣提供解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 胸背动脉 肌皮动脉穿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穿支皮瓣在乳房再造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明华 曾昂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26-633,共8页
与游离穿支皮瓣相比,带蒂穿支皮瓣分离技术更加简单,安全系数更高,而且供区畸形更小。近年来,应用带蒂穿支皮瓣技术已经成为乳房再造手术一种新的选择,甚至是一些患者的首选方案。常用的带蒂穿支皮瓣有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肋间动脉穿支皮... 与游离穿支皮瓣相比,带蒂穿支皮瓣分离技术更加简单,安全系数更高,而且供区畸形更小。近年来,应用带蒂穿支皮瓣技术已经成为乳房再造手术一种新的选择,甚至是一些患者的首选方案。常用的带蒂穿支皮瓣有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肋间动脉穿支皮瓣(外侧肋间动脉穿支皮瓣、前侧肋间动脉穿支皮瓣)等,其他可用的选择包括前锯肌动脉穿支皮瓣,腹壁上动脉穿支皮瓣,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等。为了提高手术设计的精确性,术前需要评估穿支血管的质量,并对其定位穿支。皮瓣的设计相比游离皮瓣手术而言,显得更加重要。虽然带蒂穿支皮瓣在乳房再造领域的作用尚不能取代游离皮瓣的金标准地位,但随着"损伤最小化"重建概念的日渐推广,带蒂穿支皮瓣将会成为乳房再造领域里的一种新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穿 乳房再造 穿 胸背动脉穿 肋间动脉穿 前锯动脉穿 腹壁上动脉穿 胸外侧动脉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