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抗体的检测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霞 赵金霞 +3 位作者 孙琳 李茹 刘湘源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了解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ue B1,BRAF)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RA患者112例、健康对照73例、其他风湿病患者112例,以重组人... 目的:了解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ue B1,BRAF)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RA患者112例、健康对照73例、其他风湿病患者112例,以重组人BRAF蛋白为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BRAF抗体水平,并收集RA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抗BRAF抗体的阳性率在RA患者组为53.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1%,P<0.01)和除骨关节炎(34.2%)组以外的其他风湿病组(强直性脊柱炎11.8%,系统性红斑狼疮20.1%,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7.9%,P均<0.01);RA患者血清中抗BRAF抗体滴度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风湿病组(P均<0.01)。(2)抗BRAF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3.6%和84.3%。(3)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抗体、抗角蛋白抗体和抗核周因子抗体阴性RA患者的抗BRAF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6%、38.2%、30.3%和31.0%。(4)RA患者的抗BRAF抗体水平与患者的年龄、病程、C反应蛋白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抗BRAF抗体有助于RA的诊断,并可作为其他自身抗体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蛋白的检测与类风湿关节炎 被引量:1
2
作者 金银姬 赵金霞 +3 位作者 孙琳 杨麟 邢瑞 刘湘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7-950,共4页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ue B1,BRAF)蛋白水平,探讨该蛋白在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纳入RA患者78例、其他风湿病患者96例、...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ue B1,BRAF)蛋白水平,探讨该蛋白在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纳入RA患者78例、其他风湿病患者96例、健康对照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BRAF蛋白水平,分析BRAF蛋白与RA患者临床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RA患者血清中BRAF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风湿病组(P<0.01)及健康对照组(P<0.01),BRAF蛋白与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及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 A)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其他临床、实验室指标及细胞因子无相关性。将RA患者分为BRAF蛋白升高组及正常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组在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患者血清中BRAF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提示BRAF蛋白可能参与RA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危险因素 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 BRAF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gA型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3
作者 金银姬 孙琳 +1 位作者 赵金霞 刘湘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1-635,共5页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IgA型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ue B1,BRAF)抗体水平,探讨IgA型抗BRAF抗体在RA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IgA型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ue B1,BRAF)抗体水平,探讨IgA型抗BRAF抗体在RA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RA患者61例、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患者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16例、痛风患者16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21例、健康对照22例,以重组的BRAF蛋白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IgA型抗BRAF抗体水平,分析IgA型抗BRAF抗体与RA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A组患者血清中IgA型抗BRAF抗体滴度明显高于SLE组(P=0.011)、痛风组(P<0.001)、OA组(P<0.001)和健康对照组(P<0.001)。RA组与SS组相比,IgA型抗BRAF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2)。在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多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阴性的RA患者中仍可以检测到IgA型抗BRAF抗体。RA患者血清中IgA型抗BRAF抗体水平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无相关性。将RA患者分为IgA型抗BRAF抗体升高组及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患者血清中IgA型抗BRAF抗体水平显著高于SLE、痛风、OA及健康对照组,且可在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及抗角蛋白抗体阴性的RA患者中升高,提示IgA型抗BRAF抗体可能参与RA的发病过程,且可能有助于血清阴性RA患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 IgA型抗BRAF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特征的深度学习预测直肠癌患者的BRAF基因突变状态
4
作者 胡鸿博 赵升 +2 位作者 姜昊 张莹 姜慧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基因(B-Raf proto-oncogene serine/threonine kinase,BRAF)突变状态与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评估影像组学模型预测结直肠癌患者BRAF基因突变情况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20年6月...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基因(B-Raf proto-oncogene serine/threonine kinase,BRAF)突变状态与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评估影像组学模型预测结直肠癌患者BRAF基因突变情况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外显子测序鉴定BRAF基因突变状态。通过生存分析评估BRAF基因突变与直肠癌预后的关系。从260名接受多参数MRI的直肠癌患者中提取7388个特征模块,包括术前T1加权图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T2加权图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和对比增强T1加权图像(contrast-enhanced T1-weighted imaging,CE-T1WI)。随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构建了放射组学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等指标评估模型效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9例BRAF突变患者和171例BRAF野生型患者。两组在肿瘤恶性分期、年龄、性别等临床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5年生存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BRAF突变组生存期低于BRAF野生型组(P<0.001)。所构建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29,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分析的Kappa统计量为0.87,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基于CNN的放射组学特征模型在区分直肠癌患者BRAF突变状态方面表现优异,为未来无创筛查BRAF突变状态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磁共振成像 影像特征 深度学习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基因 卷积神经网络 影像组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区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驱动基因表达情况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乔秀丽 艾丹 +2 位作者 梁洪陆 穆殿斌 郭其森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0,共7页
背景与目的分子生物学靶向治疗已逐渐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分析山东地区NSCLC多种驱动基因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为筛选分子靶向治疗目标人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荧... 背景与目的分子生物学靶向治疗已逐渐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分析山东地区NSCLC多种驱动基因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为筛选分子靶向治疗目标人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荧光探针PCR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chinoderm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like 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EML4-ALK)、肉瘤致癌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ROS proto-oncogene 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OS1)、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gene,KRAS)基因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阳性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EGFR基因突变阳性率为36.70%,主要为19、21外显子突变,突变人群主要为女性、腺癌、不吸烟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ML4-ALK融合基因重排阳性率为9.37%。人群特征主要为60岁以下不吸烟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突变与病理类型和性别间无明显差异。ROS1融合基因重排阳性率为3.67%,均为60岁以下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份病例标本开展KRAS基因检测,阳性标本数2例,阳性率为8.70%。2份阳性标本均为60岁以上病例,男女各占1例,病理类型均为腺癌,均无吸烟史。此外,未发现有两种基因同时突变的病例。结论 EGFR、EML4-ALK、ROS1、KARS基因在NSCLC患者中存在较高的突变率,且具有不同的人群特征,在选择靶向治疗人群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肉瘤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MS-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KRAS、BRAF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邵璐 侯丹阳 +3 位作者 冷再君 徐修才 伍权 操乐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69-1673,共5页
目的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组织标本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基因(KRAS)和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驱动基因突变使用特异引物双扩增实时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ARMS-PCR)检测的可行性;了解KRAS和BRAF基因突变患... 目的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组织标本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基因(KRAS)和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驱动基因突变使用特异引物双扩增实时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ARMS-PCR)检测的可行性;了解KRAS和BRAF基因突变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为NSCLC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89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甲醛固定石蜡包埋标本(FFPE),采用FFPE样品DNA分离试剂盒(离心柱型)提取DNA,使用sARMS-PCR同时进行KRAS及BRAF基因突变检测。结果1 KRAS基因突变21例(21/89);其中KRAS基因7种热点突变中,检出6种热点突变,均位于第12、13位密码子,1例同时检出存在G12D及G12V位点突变,1例同时检出存在G12C及G12V位点突变;未发现G12S突变型;2 BRAF基因突变1例(1/89),突变位点为V600E,为女性,黏液腺癌;3未见KRAS和BRAF基因同时突变现象。结论临床使用sARMS-PCR技术检测NSCLC患者KRAS和BRAF基因突变有较强敏感性,且石蜡组织标本取材方便,可以作为两种基因的临床检测方法;K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年龄、吸烟史、病理分型等均无明显相关性,KRAS基因突变与性别相关,男性高于女性;KRAS与BRAF基因是独立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基因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同源体B1 特异引物双扩增即时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含欢 刘斌云 +7 位作者 霍真 边巴扎西 王倩 多布啦 尼玛卓玛 达珍 王寒 郭平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2,共9页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SMARCA4)/Brahma相关基因1、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P5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表...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SMARCA4)/Brahma相关基因1、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P5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BRAF、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改变情况,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病例64例,全部病例均进行SMARCA4、BRAF、P53、PD-1、PD-L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NTRK1、NTRK2、NTRK3融合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PCR检测。结果64例结直肠癌病例男女比例1.21∶1,平均年龄(56.59±13.27)岁;46例(71.88%)位于结肠,18例(28.12%)位于直肠;60例(93.75%)为腺癌,4例(6.25%)为其他类型;11例(17.19%)为T1或T2期,53例(82.81%)为T3或T4期;24例(37.50%)出现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方面,64例中1例(1.56%)SMARCA4部分肿瘤细胞表达减弱或缺失,4例(6.25%)BRAF肿瘤细胞阳性表达,35例(54.69%)P53为突变型表达;45例(70.31%)PD-1肿瘤相关免疫细胞阳性比例分数<10%,19例(29.69%)≥10%;52例(81.25%)PD-L1联合阳性分数<10,12例(18.75%)≥10。64例NTRK1、NTRK2、NTRK3融合基因检测均为阴性;4例(6.25%)检测到BRAF V600E基因突变;1例SMARCA4表达缺失病例未检测到SMARCA4基因改变。PD-L1的表达与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和PD-1的高表达呈显著正相关(χ^(2)=10.223,P=0.001;χ^(2)=11.979,P=0.001)。结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较少出现SMARCA4表达减弱或缺失及NTRK融合基因改变,少数病例有BRAF V600E基因突变,Pan-TRK和BRAF免疫组织化学可作为NTRK融合基因及BRAF基因突变的初筛方法。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的病例中更容易出现PD-L1蛋白高表达,这部分患者有望获益于免疫治疗。P53突变与PD-L1表达无相关性,PD-1的高表达和PD-L1的高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结直肠 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 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影像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贾露露 崔雅琼 黄刚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9-162,共4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目前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基因分型对CRC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和预后分析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影像基因组学通过提取及分析大量的图像特征,建立肿瘤基因型和影像学表型之间的联系,可以在...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目前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基因分型对CRC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和预后分析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影像基因组学通过提取及分析大量的图像特征,建立肿瘤基因型和影像学表型之间的联系,可以在术前无创地预测肿瘤相关的基因型。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分析图像特征与CRC基因型的相关性,为CRC基因型的诊断和预测提供了更精准的信息。本综述将对基于CRC的影像基因组学的临床应用、发展前景以及目前在工作中展现出来的缺陷进行总结,以便于临床工作者更好地了解CRC的影像基因组学,并将其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新的诊疗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 影像组学 影像基因组学 分子分型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 微卫星不稳定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语馨 张乐蒙 陈建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8-425,共8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治疗方法,但其在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中的疗效仍存在争议。现有研究显示:ICIs的疗效可能与不同的驱动基因类型、程...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治疗方法,但其在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中的疗效仍存在争议。现有研究显示:ICIs的疗效可能与不同的驱动基因类型、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表达水平、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等相关,同时可能需要参考其他因素,如临床特征、免疫细胞密度等。ICIs单药或联合治疗可能会在一部分驱动基因阳性NSCLC患者中发挥作用,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筛选出这些患者,这或许是晚期NSCLC治疗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驱动基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V-Ki-Ras2 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 BRAF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S突变结直肠癌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少华 黎哲宁 +3 位作者 王薇 卫奕凡 洪永刚 郝立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9-986,共8页
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s arcoma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是一类与肿瘤关系密切的基因,其表达水平的高低是提示肿瘤患者预后、放化疗效果等的重要指标。RAS突变是人类肿瘤中最为常见的致癌驱动突变,其中KRAS... 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s arcoma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是一类与肿瘤关系密切的基因,其表达水平的高低是提示肿瘤患者预后、放化疗效果等的重要指标。RAS突变是人类肿瘤中最为常见的致癌驱动突变,其中KRAS突变占比高达85%。KRAS突变位置主要集中在第12、13、61、146位密码子。密码子G12作为4个热点中突变频率最高的密码子又分为多种亚型,其中G12D突变最常见,其次是G12V、G12C等。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KRAS突变频率较高的肿瘤之一。G12D和G12V是CRC中常见的两种突变亚型。KRASG12C抑制剂上市之后,其他靶向治疗药物也相继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研究总结KRAS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临床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包括靶向治疗药物、化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细胞毒类药物、铁死亡及其他治疗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等。其中,在靶向治疗药物方面,本综述探讨了KRASG12C抑制剂(sotorasib、adagrasib、D-1553、IBI351等)、抗血管生成药物(单克隆抗体如贝伐珠单抗、雷莫芦单抗等)、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舒尼替尼等的临床应用。而在免疫治疗药物方面,亦有诸多进展,如ARETHUSA临床试验发现,替莫唑胺使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缺失、RAS突变的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患者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增大,为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创新性思路;再如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可用于一线治疗RAS突变、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不可切除的mCRC。相关研究显示联合用药有较好的治疗潜力和可控的安全耐受性。本综述通过探讨KRAS突变的机制及临床研究及治疗的最新进展,以期为KRAS突变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 结直肠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BRAF突变靶向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夏 钟殿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35-640,共6页
靶向治疗是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基因是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 靶向治疗是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基因是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融合和ROS1基因重排之后,NSCLC又一个重要的驱动基因。BRAF V600E突变占BRAF基因突变的一半以上,是晚期NSCLC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主要对BRAF基因突变类型及相关靶向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F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夏 钟殿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83-589,共7页
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中,约2%-4%有BRAF基因突变,该型肿瘤恶性程度高、化疗有效率低、预后差。尽管BRAF抑制剂及MEK抑制剂联合治疗在BRAF V600E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中成效显著,已被写入美国国家综合... 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中,约2%-4%有BRAF基因突变,该型肿瘤恶性程度高、化疗有效率低、预后差。尽管BRAF抑制剂及MEK抑制剂联合治疗在BRAF V600E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中成效显著,已被写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指南,但两药联合副作用发生率高,耐药之后尚无有效治疗策略,且针对非V600E突变患者仍缺乏靶向治疗方案。本文将针对BRAF突变型NSCLC免疫标志物表达情况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疗效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为延长患者生存提供更多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F融合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肖平 钟殿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82-788,共7页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突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被批准用于BRAF V600突变患者的一线治...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突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被批准用于BRAF V600突变患者的一线治疗。BRAF除了突变外,还可以发生融合,随着基因检测的发展,BRAF融合的检出逐渐增多,但是对于BRAF融合的治疗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本文从BRAF融合的临床特点、作用机制、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加强对BRAF基因融合的认识,为BRAF融合在NSCLC患者的治疗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总苷对肺癌大鼠肺组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辜正策 邓小婧 李璐池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研究赤芍总苷对肺癌大鼠肺组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赤芍总苷组,观察3组大鼠体质量的变化情况,比较3组大鼠肺指数和肺组织形态变化,及大鼠肺组织中存活素(Survivin)、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表达及mRNA... 目的:研究赤芍总苷对肺癌大鼠肺组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赤芍总苷组,观察3组大鼠体质量的变化情况,比较3组大鼠肺指数和肺组织形态变化,及大鼠肺组织中存活素(Survivin)、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表达及mRNA的表达。结果:在同一时间点,3组大鼠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3组大鼠的体质量增长幅度比较,赤芍总苷组大鼠显著高于模型组,并且赤芍总苷组大鼠的末期体质量也显著重于模型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大鼠肺指数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同时肺组织出现了明显的恶化;与模型组比较,赤芍总苷组大鼠的肺指数显著降低(P<0.05),并且肺组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3组大鼠的Survivin和Kras比较,模型组阳性表达显著增多,mRNA表达也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赤芍总苷组大鼠的阳性表达和mRNA表达都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赤芍总苷可有效抑制肺癌大鼠肺组织中Survivin和KRAS基因的表达,同时抑制微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总苷 肺组织 肺指数 存活素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 微血管生成 阳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脑动静脉畸形KRAS突变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15
作者 李昊 许宏远 +1 位作者 押小龙 曹勇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6期611-615,共5页
目的探究散发性脑动静脉畸形组织中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突变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散发性动静脉畸形(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BAVM)术后病变... 目的探究散发性脑动静脉畸形组织中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突变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散发性动静脉畸形(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BAVM)术后病变组织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 n-fixation and paraffin-embedding,FFPE)样本和对应患者的临床信息,从FFPE样本中提取DNA,通过PCR扩增KRAS的指定区域(以chr12:25398284为靶点)并进行超深扩增子测序。根据是否存在KRAS突变分为突变组和无突变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5例BAVM患者的FFPE样本。其中63例(43.4%)存在KRAS体细胞突变。其中41例(28.3%)中检测到c.35G→A(G12D)突变,14例(9.7%)中检测到c.35G→T(G12V)突变。此外,还发现了几种罕见报道的KRAS突变,包括c.34G→T(G12C)突变8例(5.5%)、c.34G→A(G12S)突变7例(4.8%)、c.35G→C(G12A)突变2例(1.4%)、c.34G→C(G12R)突变1例(0.7%)。KRAS基因突变组与无突变组的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43.4%的BAVM患者存在KRAS基因突变,其中G12D是最常见的KRAS突变类型。此外,还发现了一些罕见报道的突变类型,包括G12C和G12A等。未发现KRAS突变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