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肉毒神经毒素A(BoNT/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景林 康琳 贾宏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 :制备抗肉毒毒素A(BoNT/A)的单克隆抗体 (mAb)。方法 :用纯化的重组BoNT/A Hc片段免疫BALB/c小鼠 ,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Sp2 /0融合 ,经间接ELISA筛选和克隆化制备杂交瘤细胞系 ,及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等方法对mAb进行特异性鉴定。结... 目的 :制备抗肉毒毒素A(BoNT/A)的单克隆抗体 (mAb)。方法 :用纯化的重组BoNT/A Hc片段免疫BALB/c小鼠 ,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Sp2 /0融合 ,经间接ELISA筛选和克隆化制备杂交瘤细胞系 ,及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等方法对mAb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 :获得 3株杂交瘤细胞株 :命名为4A8、2F7和 4F2 ,IgG亚类鉴定均为IgG1,腹水mAb的效价在 1× 10 -4~ 1× 10 -6之间。其中 ,4A8和 4F2能稳定分泌抗BoNT AmAb,并可特异性地识别重组BoNT/A和天然BoNT/A ,特别是 4A8可保护小鼠抵抗 10LD50 BoNT/A的攻击。结论 :成功地制备 3株特异性抗BoNT/AmAb ,并有 1株属于中和性mAb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神经毒素a 杆菌毒素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神经毒素A诱导与神经离断咬肌变化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刘慧敏 赵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80-2383,共4页
目的探讨比较离断神经后与肉毒神经毒素A(BTA)诱导下兔咬肌萎缩的变化,指导安全应用BTA,为临床提供实验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75只,随机取25只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另50只平均分为A组和B组进行咬肌萎缩实... 目的探讨比较离断神经后与肉毒神经毒素A(BTA)诱导下兔咬肌萎缩的变化,指导安全应用BTA,为临床提供实验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75只,随机取25只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另50只平均分为A组和B组进行咬肌萎缩实验:A组右侧离断咬肌神经干,B组右侧咬肌为实验侧注射BTA(3μg/kg),左侧均为对照侧。行超声检测、质量测量及肌细胞组织化学检测比较肌肉变化。结果术后两组实验侧咬肌厚度及质量均显著减小,分别减小至正常的50.80%、66.80%及54.07%、56.16%。两组实验侧肌纤维类型及肌细胞结构无明显变化。结论 BTA对咬肌的化学去神经诱导肌萎缩作用较离断神经产生的作用为弱,BTA诱导骨骼肌萎缩主要是在注射部位的靶肌,无明显扩散作用。BTA对肌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离断 肉毒神经毒素a 咬肌 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杆菌神经毒素面部注射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对策
3
作者 曾悦 邹先彪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0,共6页
肉毒杆菌神经毒素注射在医疗美容领域应用广泛,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非手术治疗方式,随着接受肉毒杆菌神经毒素注射的受术者数量不断增加,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绝对数量也逐渐增多。本文综述了肉毒杆菌神经毒素注射的常见不良反应、并发症,... 肉毒杆菌神经毒素注射在医疗美容领域应用广泛,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非手术治疗方式,随着接受肉毒杆菌神经毒素注射的受术者数量不断增加,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绝对数量也逐渐增多。本文综述了肉毒杆菌神经毒素注射的常见不良反应、并发症,并探讨了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对策,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以提高肉毒杆菌神经毒素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神经毒素 不良反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杆菌神经毒素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王佳琪 吴奕霖 李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45-1456,共12页
肉毒杆菌神经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BoNT)在头颈部美容手术中的应用已广为人知。然而,近年来其治疗范围已显著扩展至该解剖区域的功能性和病理性疾病。本文综述了BoNT作为多种头颈部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涵盖运动障碍性疾病(如喉部... 肉毒杆菌神经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BoNT)在头颈部美容手术中的应用已广为人知。然而,近年来其治疗范围已显著扩展至该解剖区域的功能性和病理性疾病。本文综述了BoNT作为多种头颈部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涵盖运动障碍性疾病(如喉部、颅颈、中耳内、口颌及颈部肌张力障碍)、周围神经功能异常(多系统萎缩、偏头痛、面神经麻痹后联带运动及痉挛)以及上消化道功能紊乱(如喉切除术后并发症、环咽肌吞咽困难、咽食管憩室、逆行性环咽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流涎症及味觉出汗综合征)等诸多领域。BoNT通过其高度特异性的神经调节作用,为传统药物或手术难以处理的疾病提供了可逆、微创且效价显著的治疗选择。本文系统回顾BoNT在上述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注射策略、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应用前景,旨在为耳鼻喉头颈外科医师提供全面的临床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神经毒素 头颈部肌张力障碍 偏头痛 头颈部术后并发症 唾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型A肉毒杆菌神经毒素重链对Neuro-2a细胞的促神经突起再生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高美玲 王红 +2 位作者 张彩云 兰婧 李夏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21-2227,共7页
目的:观察血清型A肉毒杆菌神经毒素重链(botulinum neurotoxin serotype A heavy chain,Bo NT/A HC)对Neuro-2a细胞的促神经突起再生作用并探讨与其相关的细胞内信号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Bo NT/A H... 目的:观察血清型A肉毒杆菌神经毒素重链(botulinum neurotoxin serotype A heavy chain,Bo NT/A HC)对Neuro-2a细胞的促神经突起再生作用并探讨与其相关的细胞内信号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Bo NT/A HC(0.01 nmol/L、0.1 nmol/L、1 nmol/L和10 nmol/L)进行干预,于24 h、48 h和72 h时收集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再计算细胞突起长度及有突起细胞的百分比;在此基础上,选择最有效的Bo NT/A HC浓度作为处理剂量加入细胞培养液,于Bo NT/A HC作用后不同时点收集全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ERK1/2及p-Akt的蛋白水平。结果:当Bo NT/A HC浓度为0.1 nmol/L、1 nmol/L和10 nmol/L时,细胞突起的长度及有突起细胞的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皆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其中1 nmol/L效果最显著。在细胞培养液内加入1 nmol/L Bo NT/A HC后,p-ERK1/2的蛋白水平呈增加趋势,其中Bo NT/A HC作用60 min后,p-ERK1/2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p-ERK1/2变化趋势类似,细胞培养液内加入1 nmol/L的Bo NT/A HC后,p-Akt的蛋白水平也呈增加趋势,其中Bo NT/A HC作用15 min和60 min时,p-Akt增加显著(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Bo NT/A HC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突起再生和生长;Bo NT/A HC对Neuro-2a细胞的促神经突起再生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激活与神经再生相关的信号蛋白ERK1/2和Akt的磷酸化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型A杆菌神经毒素重链 Neuro-2a细胞株 神经突起再生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C、D型肉毒神经毒素基因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兴民 孟筱琦 王成怀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为了建立检测C、D型肉毒神经素基因的PCR方法。方法用人工合成的两对寡核苷酸引物于同一反应管中扩增C、D型肉毒素基因的一段DNA片断,建立了用于C、D型肉毒神经毒素基因检测的多重PCR方法。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对... 目的为了建立检测C、D型肉毒神经素基因的PCR方法。方法用人工合成的两对寡核苷酸引物于同一反应管中扩增C、D型肉毒素基因的一段DNA片断,建立了用于C、D型肉毒神经毒素基因检测的多重PCR方法。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梭状芽胞杆菌属的10种26株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特异性及灵敏度进行了检查。结果当样本中同时含有C、D型的模板DNA时用该PCR系统可同时扩增出C、D型的目的片段,分别为999bp和404bp,其它各型肉毒酸梭菌及其它梭菌均为阴性,灵敏度较C、D型分别扩增偏低,C型为450pg,D型为10pg。结论该PCR系统可用于C、D型肉毒梭菌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毒素 基因检测 C型 D型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杆菌神经毒素重链干预大鼠脊髓损伤后蛋白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兰婧 王红 +2 位作者 白娟 王亚芳 李夏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25-2132,共8页
目的:初步观察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基础上局部注射小剂量A型肉毒杆菌神经毒素重链(BoNT/A HC)后对局部蛋白表达谱的影响,为探讨BoNT/A HC干预在体神经损伤后相关蛋白表达及其干预神经再生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复制大鼠单侧腰段脊髓损伤... 目的:初步观察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基础上局部注射小剂量A型肉毒杆菌神经毒素重链(BoNT/A HC)后对局部蛋白表达谱的影响,为探讨BoNT/A HC干预在体神经损伤后相关蛋白表达及其干预神经再生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复制大鼠单侧腰段脊髓损伤模型;采用SDS-PAGE及双向电泳观察不同剂量BoNT/A HC(2μg、4μg、6μg和8μg)对脊髓损伤后局部(包括损伤部位及其近头端部分脊髓组织)蛋白表达谱的干预作用。结果:大鼠单侧腰段脊髓损伤2 d时局部脊髓组织结构明显破坏崩解,损伤波及左侧脊髓灰质及白质;脊髓损伤局部SDS-PAGE及考马斯亮蓝染色显示,于损伤同时局部一次性注射不同剂量BoNT/A HC后,某些蛋白表达与单纯损伤组相比明显不同,而与正常组基本一致;双向电泳结果进一步显示,损伤局部注射6μg BoNT/A HC后2 d和20 d时,在不同等电点及不同蛋白分子量水平上,有10余种蛋白表达与单纯损伤组明显不同,呈向正常转化的趋势。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局部注射BoNT/A HC一定时间可影响损伤局部蛋白表达谱的变化,这种变化呈现由损伤造成的蛋白表达变化被转向正常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A型杆菌神经毒素重链 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中表达神经肉毒素A及其功能研究
8
作者 NDIKUBWIMANA Jean de Dieu 邵侃凯 +1 位作者 高晓冬 中西秀树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7-92,共6页
肉毒神经毒素(BoNT)是肉毒梭菌产生的神经毒素,是最强大的毒素之一。为了研究肉毒神经毒素A在酵母中的活性及功能,在酿酒酵母细胞中表达BoNT/A LC,观察其对酵母生长影响以及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方法研究其在酵母中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B... 肉毒神经毒素(BoNT)是肉毒梭菌产生的神经毒素,是最强大的毒素之一。为了研究肉毒神经毒素A在酵母中的活性及功能,在酿酒酵母细胞中表达BoNT/A LC,观察其对酵母生长影响以及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方法研究其在酵母中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BoNT/A抑制野生型酵母的生长;在酿酒酵母细胞中BoNT/A具有水解酶活性,当其活性位点突变后,BoNT/A突变体的表达不会抑制酿酒酵母的生长;过量表达酵母的SNAP25同源基因SEC9可以回补BoNT/A轻链过表达的酵母的生长。在BoNT/A轻链表达的酵母细胞中,其催化活性可以通过酵母的生长来检测。因此,这类特殊的酵母细胞可以用来分析BoN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神经毒素a(BoNT/A) 酿酒酵母 SEC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神经毒素:一个老毒素的新密码 被引量:2
9
作者 曾巧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共9页
肉毒梭菌长期进化形成了独特的旱地(草地)和湿地两套自然循环机制,厌氧和产芽胞是成就其自然循环最合理的进化选择.肉毒梭菌本身无侵袭力,致病性全取决于毒素,即肉毒神经毒素(肉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s,BoNTs,botulin),致野生及家... 肉毒梭菌长期进化形成了独特的旱地(草地)和湿地两套自然循环机制,厌氧和产芽胞是成就其自然循环最合理的进化选择.肉毒梭菌本身无侵袭力,致病性全取决于毒素,即肉毒神经毒素(肉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s,BoNTs,botulin),致野生及家养脊椎动物肉毒中毒(botulism).据肉毒素抗原性将其分为不同的血清型(毒素型),目前已鉴定的毒素血清型已超过40个,产生肉毒素的细菌按遗传关系可分为7个种.毒素抗原性虽不同,但空间结构均相似,均含3个功能域:HC受体结合域、HN穿膜域和LC活性域.BoNTs-LC具Zn^(2+)依赖蛋白酶活性,降解外周运动神经元的突触融合复合体蛋白,从而阻断神经递质释放,致肌肉麻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毒素 梭菌 血清型 致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神经毒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建营 施玉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21,共6页
肉毒神经毒素(botulinumneurotoxin)是世界已知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它通过酶切在递质释放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SNARE蛋白,抑制神经递质释放,阻断突触传递.综述了有关肉毒受体研究的进展.这些研究表明,肉毒的结合位点有低亲和力的和高亲和... 肉毒神经毒素(botulinumneurotoxin)是世界已知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它通过酶切在递质释放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SNARE蛋白,抑制神经递质释放,阻断突触传递.综述了有关肉毒受体研究的进展.这些研究表明,肉毒的结合位点有低亲和力的和高亲和力的两种.肉毒的结合过程分两步,它首先与细胞表面的神经节苷脂结合,形成低亲和力的聚合体,然后再与高亲和力的蛋白受体——synaptotagmin结合,形成牢固的三聚体结构,并由内吞进入细胞.这种解释肉毒结合过程的双受体学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文中列举和评述了支持该学说的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毒素 双受体学说 神经节苷脂 SYNAPTOTAGM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神经毒素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自有 陈赛贞 +1 位作者 周金明 梁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2-240,共9页
肉毒神经毒素(BoNT)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大的生物毒素,分为血清型A^G,具有高专一性地使表面神经末梢迟缓性麻痹的特点。由于BoNT具有简单易得和特殊的作用机制,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美容和临床治疗及研究,存在由于过量使用引起中毒的风险。同... 肉毒神经毒素(BoNT)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大的生物毒素,分为血清型A^G,具有高专一性地使表面神经末梢迟缓性麻痹的特点。由于BoNT具有简单易得和特殊的作用机制,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美容和临床治疗及研究,存在由于过量使用引起中毒的风险。同时,由于其高毒性,BoNT也是潜在的恐怖分子比较青睐的生化武器。因此,对于BoNT抑制剂的研究刻不容缓。本文综述了BoNT的结构及其引起中毒的分子机制,重点综述了近年来靶向A型BoNT轻链锌活性位点的8-羟基喹啉类、异羟肟羧酸类小分子抑制剂、A型BoNT轻链共价结合的不可逆小分子抑制剂、靶向A型BoNT轻链外结合位点的小分子非竞争抑制剂,以及靶向B、E型BoNT轻链的小分子抑制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毒素 神经毒素 迟缓性麻痹 小分子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反向遗传学原理构建B、E型肉毒神经毒素基因型特异性靶片段
12
作者 李莹 杨春莉 +3 位作者 赵莹 郭瑜琪 刘昌政 周晓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82-1386,1390,共6页
目的利用反向遗传学原理构建B、E型肉毒神经毒素(BoNT)基因型特异性靶片段质粒、菌株。方法自GenBank获取BoNT基因序列,利用DNAMAN、Lasergene、Vector NTI等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和BLAST等网上数据分析平台进行综合分析,以锚定BoNT/B... 目的利用反向遗传学原理构建B、E型肉毒神经毒素(BoNT)基因型特异性靶片段质粒、菌株。方法自GenBank获取BoNT基因序列,利用DNAMAN、Lasergene、Vector NTI等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和BLAST等网上数据分析平台进行综合分析,以锚定BoNT/B与BoNT/E基因中的型特异性靶片段,分别设计合成5条和10条DNA短链,经重叠PCR扩增获得完整的靶片段,纯化后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质粒提取后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分析了全球已报道的60条BoNT基因序列(A、B、E、F型),于BoNT/B与BoNT/E基因中,分别锚定了215bp和360bp的靶片段,并设计合成其特异的检测引物对,经酶切、测序确证,成功合成具有型特异性的BoNT/B与BoNT/E靶片段。结论获得含有型特异性BoNT/B与BoNT/E靶片段的重组质粒pMD18-T-BoNT/B,pMD18-T-BoNT/E及其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遗传学 神经毒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毒素重组抗原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13
作者 付强 莫玲 +2 位作者 苗立中 王艳 李金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0期10567-10568,10577,共3页
肉毒中毒是肉毒杆菌引起的一种致死性的神经麻痹性疾病,应对肉毒中毒的最有效方法是预防或疫苗接种,肉毒毒素Hc段是研制亚单位疫苗的首选。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能够将肉毒毒素Hc片段在大肠杆菌或酵母表达系统中进行大规模表达。阐述了这2... 肉毒中毒是肉毒杆菌引起的一种致死性的神经麻痹性疾病,应对肉毒中毒的最有效方法是预防或疫苗接种,肉毒毒素Hc段是研制亚单位疫苗的首选。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能够将肉毒毒素Hc片段在大肠杆菌或酵母表达系统中进行大规模表达。阐述了这2种表达载体在肉毒毒素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及发酵生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菌 神经毒素 毕赤酵母 高密度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