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绞股蓝皂苷LI通过代谢脂肪酸通路下调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B抑制结肠癌生长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文宇 张红卫 +4 位作者 唐德才 陈芳园 蒋华 闵海燕 丁洁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9,共8页
目的探讨绞股蓝皂苷LI(Gypenoside LI)通过调控脂质酸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B(CPT1B)来抑制结肠癌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Gypenoside LI干预结肠癌RKO和SW620细胞,并通过CCK-8法、细胞划痕... 目的探讨绞股蓝皂苷LI(Gypenoside LI)通过调控脂质酸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B(CPT1B)来抑制结肠癌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Gypenoside LI干预结肠癌RKO和SW620细胞,并通过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细胞克隆实验以及细胞活死染色等方法,全面评估了Gypenoside LI对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同时,利用人结肠癌组织微阵列芯片(TMA),结合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分析了CPT1B在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siRNA转染SW620细胞,运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RNA转染后的CPT1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此外,通过体内实验建立了裸鼠结肠癌模型,探讨了Gypenoside LI对结肠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体外实验表明,Gypenoside LI能有效抑制RKO和SW62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5,P<0.001),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此外,通过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发现,CPT1B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而Gypenoside LI通过抑制CPT1B,促进ROS堆积(P<0.001),体内实验进一步证实,Gypenoside LI能够抑制裸鼠结肠癌的生成,并降低CPT1B的表达(P<0.001)。结论本研究揭示了Gypenoside LI通过下调CPT1B抑制结肠癌生长的机制,增加活性氧类(ROS)的堆积,引起脂肪酸氧化代谢的障碍,最终导致结肠癌细胞凋亡,这些发现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皂苷LI 肉碱棕榈转移1B 结肠癌 脂肪酸代谢 药物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鼢鼠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基因的进化和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杜波 胡庆飞 +2 位作者 马凡 魏登邦 安志芳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90,共10页
为深入了解高原鼢鼠(Eosplax baileyi)高原适应性的生物学基础,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分析高原鼢鼠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A,CPT-1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和趋同进化位点,利用qRT-PCR方法测定不同海拔条件... 为深入了解高原鼢鼠(Eosplax baileyi)高原适应性的生物学基础,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分析高原鼢鼠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A,CPT-1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和趋同进化位点,利用qRT-PCR方法测定不同海拔条件下(3700 m和2700 m)高原鼢鼠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中CPT-1A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高原鼢鼠CPT-1A基因与盲鼹鼠(Nannospalax galili)的同源性最高;高原鼢鼠、盲鼹鼠和裸鼹鼠(Heterocephalus glaber)3种地下鼠CPT-1A存在明显的趋同进化位点;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原鼢鼠背部脂肪组织中CPT-1A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不同组织之间的比较发现,肝脏组织中CPT-1A基因表达量最高。以上结果提示,高原鼢鼠CPT-1A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适应性突变,低氧上调高原鼢鼠脂肪组织中CPT-1A基因的表达,这可能与高原鼢鼠适应地下寒冷、低氧和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洞道生境有关,是高原鼢鼠适应地下洞道生境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肉碱棕榈酰基转移1a 基因进化 基因表达 低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DGAT1)基因促进滞育态七星瓢虫的脂质积累
3
作者 陈俊杰 韩舜达 +4 位作者 董文静 郭鹏辉 刘晓晓 刘照涵 张礼生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2,130,共11页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是一种典型的优良捕食性天敌昆虫,广泛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领域。该昆虫以滞育态成虫越冬,滞育态雌虫腹部脂质大量积累,存活时间显著延长。脂质积累是昆虫进入滞育状态的主要生理特征之一,积累的脂质...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是一种典型的优良捕食性天敌昆虫,广泛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领域。该昆虫以滞育态成虫越冬,滞育态雌虫腹部脂质大量积累,存活时间显著延长。脂质积累是昆虫进入滞育状态的主要生理特征之一,积累的脂质为昆虫种群在滞育期和滞育解除后的基本代谢活动提供营养和能量,以应对能量物质匮乏的不利环境,从而确保其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本试验的前期研究发现,滞育态七星瓢虫腹部积累的脂质主要是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O-acyltransferase,DGAT)是TAG合成最后一步的催化酶,也是唯一限速酶。然而,人们对昆虫中的DGAT知之甚少。本研究从七星瓢虫基因组中筛选到了一个注释为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1,DGAT1)的基因序列。以七星瓢虫为研究对象克隆了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基因(CsDGAT1)的ORF阅读框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分析了该基因在滞育诱导雌虫和非滞育雌虫中的表达特征;利用RNAi技术干扰CsDGAT1基因,测量了干扰后雌虫体内TAG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七星瓢虫CsDGAT1蛋白与异色瓢虫的CsDGAT1蛋白亲缘关系较近,并且含有8个保守的活性组氨酸位点。在非滞育条件下,CsDGAT1基因在雌虫脂肪体和卵巢中表达量较高;在滞育诱导条件下,CsDGAT1在雌虫脂肪体和中肠中表达量较高。与非滞育条件下的雌虫相比,CsDGAT1基因在滞育诱导的雌虫的脂肪体和中肠中表达量显著增加。RNA干扰CsDGAT1基因后,雌虫体内TAG含量显著降低,脂肪积累减少。本研究发现CsDGAT1基因在滞育态七星瓢虫的脂质积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入探究七星瓢虫滞育的脂肪积累机制研究奠定基础。为开发诱导天敌昆虫滞育等技术提供理论支撑,对推进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的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1 脂质积累 滞育 表达特征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例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缺乏症患儿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彦 邱文娟 +4 位作者 张惠文 陈婷 徐烽 顾学范 韩连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探讨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CPT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CPT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和基因检测资料,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血酰基肉碱水平,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法检测基因变异。结果:6例CPT2缺乏症患儿中男性... 目的:探讨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CPT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CPT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和基因检测资料,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血酰基肉碱水平,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法检测基因变异。结果:6例CPT2缺乏症患儿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确诊年龄为32个月(15 d~9岁)。其中1例无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异常、2例迟发型、3例婴儿型。3例由新生儿筛查确诊;3例因临床表现就诊,起病时有发热、肌肉乏力伴肌酶增高。5例患儿表现为游离肉碱降低,棕榈酰基肉碱、十八碳烯酰肉碱升高。6例患儿检测到CPT2基因变异8个位点(携带双位点突变4例,携带单位点突变2例),3种为已知变异(p.R631C、p.T589M和p.D255G),5种为新报道变异(p.F352L、p.R498L、p.F434S、p.A515P、c.153-2A>G)。经PolyPhen2和SIFT软件预测,5个新报道变异中c.153-2A>G和p.F352L为疑似致病变异,p.R498L、p.F434S和p.A515P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结论:CPT2缺乏症临床表型多样,通过新生儿血串联质谱筛查及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确诊后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碱棕榈酰基转移2缺乏症 临床特征 CPT2基因 串联质谱技术 游离肉碱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动脉粥样硬化后血管平滑肌层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的表达变化
5
作者 许明生 刘伏元 +2 位作者 李红旗 崇爱国 严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2478-2480,共3页
目的:观察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后血管平滑肌层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arnitine patmitoyl transferase,CPT-1)mRNA表达变化,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去探讨AS形成的机制。方法:通过高胆固醇喂养建立兔AS模型,设对照组(普通饲料,... 目的:观察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后血管平滑肌层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arnitine patmitoyl transferase,CPT-1)mRNA表达变化,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去探讨AS形成的机制。方法:通过高胆固醇喂养建立兔AS模型,设对照组(普通饲料,n=8)、高脂组(高胆固醇饲料,n=9),第9周和第20周检测血清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第25周留取兔升主动脉、胸主动脉标本,病理形态学观察升主动脉组织学变化并进行病理形态学定量分析;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层CPT-1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饮食诱导兔高胆固醇血症和AS模型,外周血TC、TG、LDL升高,病理组织学显示内膜(I)/中层(M)厚度比值(I/M)、I+M、内膜/中层面积比值(SI/SM)增大,AS血管平滑肌层CPT-1表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固醇喂养明显升高兔血脂水平,AS血管平滑肌层CPT-1表达显著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 致动脉粥样化动脉硬化 平滑 血管 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训练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及脂代谢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垂华 蔡颖 +3 位作者 张文亮 谢康玲 刘元 刘遂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4-138,153,共6页
目的:观察游泳训练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肝脏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MCAD)mRNA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游泳训练改善ApoE基因敲... 目的:观察游泳训练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肝脏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MCAD)mRNA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游泳训练改善ApoE基因敲除小鼠胰岛素抵抗(IR)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8周雄性ApoE基因敲除小鼠26只,随机分为:高脂运动组(n=13)和高脂静止组(n=13)。高脂运动组小鼠给予高脂饮食加游泳训练12周,高脂静止组除不进行游泳训练外,余同高脂运动组。另以健康雄性C57BL/6J(n=10)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12周。干预12周后,测各组小鼠空腹胰岛素(FIN)、空腹血糖(FPG)、并以HOMA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确定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HDL)、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LDL)、游离脂肪酸(FFA)含量;RT-PCR法测肝脏组织中PPAR-γ、CPT-1、MCADmRNA表达水平。结果:运动训练干预12周以后: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高脂静止组体重显著增加(P<0.05);与高脂静止组比较,高脂运动组体重显著下降(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高脂静止组FIN、FPG、Homa-IRI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与高脂静止组相比较,高脂运动组FIN、FPG、Homa-IRI明显降低(P分别<0.05、0.01、0.01)。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高脂静止组TC、LDL、FFA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与高脂静止组相比较,高脂运动组TC、LDL、FFA水平明显降低(P分别<0.05、0.05、0.01),HDL水平明显升高(P<0.05)。④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高脂静止组PPAR-γ、CPT-1、MCADmRNA表达明显降低(P均<0.01);与高脂静止组相比较,高脂运动组PPAR-γ、CPT-1、MCADmRNA表达明显增加(P均<0.01)。结论:游泳训练可能通过上调肝脏组织PPAR-γ表达、进而上调CPT-1、MCAD的表达,改善小鼠脂代谢,从而改善ApoE基因敲除小鼠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运动 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肉碱棕榈转移-1 中链酰基A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假丝酵母肉毒碱乙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删除及功能鉴定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利华 陈献忠 +2 位作者 陈振 沈微 樊游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80-887,共8页
缺乏高效基因删除技术是限制热带假丝酵母菌株代谢工程育种的重要因素。论文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基因删除技术并利用该技术成功删除了肉毒碱乙酰基转移酶的两个等位基因。首先PCR扩增标记基因(URA3)的3'端324 bp序列作为基因删除辅助序... 缺乏高效基因删除技术是限制热带假丝酵母菌株代谢工程育种的重要因素。论文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基因删除技术并利用该技术成功删除了肉毒碱乙酰基转移酶的两个等位基因。首先PCR扩增标记基因(URA3)的3'端324 bp序列作为基因删除辅助序列(gda序列),同向插入到URA3基因的5'端,在此基础上构建两端含有CAT基因同源臂序列的基因删除突变盒,转化宿主菌XZX,获得CAT基因单拷贝和双拷贝敲除的突变株。PCR鉴定和DNA测序结果表明,获得的URA3基因弹出后的突变株,仅在基因组重组位点上残留一个gda序列。进一步鉴定了突变株的生理性能,单拷贝敲除菌株CAT活性较亲本下降80%,但在葡萄糖或烷烃上的生长性能并不受显著影响。双拷贝缺失菌株CAT活性完全丧失,不能利用烷烃生长,同时在葡萄糖培养基中的生长受到显著影响,最终生物量达到7.56(OD600),仅为出发菌株的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假丝酵母 肉毒碱酰基转移 基因敲除 URA3基因 基因删除辅助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分化相关蛋白通过蛋白激酶C和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促进THP-1巨噬细胞蓄积脂质 被引量:5
8
作者 袁中华 刘晓辉 +10 位作者 王中群 贾薇 Niu Xi-lin 黄谙非 刘录山 易光辉 王佐 任重 唐朝克 田国平 杨永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3-842,共10页
目的:探讨脂肪分化相关蛋白促进THP-1巨噬细胞蓄积脂质的机制。方法:使用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新西兰兔12周,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然后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兔主动脉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及蛋白激酶C的表达。THP-1巨... 目的:探讨脂肪分化相关蛋白促进THP-1巨噬细胞蓄积脂质的机制。方法:使用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新西兰兔12周,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然后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兔主动脉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及蛋白激酶C的表达。THP-1巨噬细胞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孵育不同的时间,使细胞负荷胆固醇酯后,用RT-PCR的方法观察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及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的表达,用PepTag assay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分光光度法观察蛋白激酶C的活性。在负荷胆固醇酯的THP-1巨噬细胞中分别加入蛋白激酶C的激动剂佛波酯和抑制剂钙磷酸结合蛋白,观察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同时使用油红O染色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脂质的变化。瞬时转染pcDNA3.1-HA-adi表达载体到THP-1巨噬细胞,复制高表达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细胞模型。在负荷、不负荷胆固醇酯或ACAT抑制剂存在的状态下,观察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及细胞内胆固醇酯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兔主动脉病变处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及蛋白激酶C表达均显著增加。负荷胆固醇酯的THP-1巨噬细胞中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及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上调,蛋白激酶C的活性升高。荷脂细胞与蛋白激酶C激动剂共孵育后,可以协同增强上调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效应,细胞内脂质增多;如果荷脂细胞同时与蛋白激酶C抑制剂共孵育,可以有效抑制荷脂所致的脂肪分化相关蛋白高表达,细胞内脂质减少。高表达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THP-1巨噬细胞能够使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增加,促进细胞内胆固醇酯蓄积。加入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抑制剂后,这些作用被减弱。结论: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可能是通过蛋白激酶C活性的改变影响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内脂质的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分化相关蛋白 蛋白激C 酰基A 胆固醇酰基转移 THP-1细胞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elin对THP-1细胞泡沫化过程中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彦富 成蓓 +4 位作者 万晶晶 梅春丽 刘玮 柯丽 何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00-1703,共4页
目的:研究单核/巨噬细胞分化成为泡沫细胞过程中ghrelin对人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表达以及细胞内胆固醇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源单核细胞系(THP-1),由佛波酯(PMA)作用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后者可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 目的:研究单核/巨噬细胞分化成为泡沫细胞过程中ghrelin对人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表达以及细胞内胆固醇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源单核细胞系(THP-1),由佛波酯(PMA)作用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后者可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存在条件下进一步转变为泡沫细胞。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ghrelin预孵2 h后再加入ox-LDL,油红O染色法观察细胞内脂滴含量,运用RT-PCR法检测ACAT-1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CAT-1蛋白表达,采用酶法,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结果:Ghrelin可明显减少THP-1源性泡沫细胞内脂滴的形成,显著降低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并能显著降低单核/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中ACAT-1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且此干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Ghrelin可能通过ACAT-1转录翻译水平的下调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酰基A 胆固醇酰基转移1 泡沫细胞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形鲳鲹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玲玲 王忠良 +4 位作者 陈刚 汤保贵 张健东 黄建盛 周晖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7-15,共9页
采用RACE-PCR克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Ⅰ,CPTⅠ)c DNA序列全长,并对其编码氨基酸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卵形鲳鲹CPTⅠ基因(Gen Bank登录号KP987456)c DNA序列全长... 采用RACE-PCR克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Ⅰ,CPTⅠ)c DNA序列全长,并对其编码氨基酸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卵形鲳鲹CPTⅠ基因(Gen Bank登录号KP987456)c DNA序列全长2 841 bp,其开放阅读框(ORF)为2 363 bp,编码787个氨基酸,3'非编码区(URT)335 bp,5'非编码区142 bp;生物信息预测显示CPTⅠ基因编码的蛋白无信号肽序列,脂溶指数高达85.63,亲水性平均值(GRAVY)为-0.213,具有2个跨膜区螺旋,在第312和367氨基酸残基处存在N-糖基化位点,在19个丝氨酸(Ser)、9个苏氨酸(Thr)和14个酪氨酸(Tyr)残基上可能发生磷酸化;二级结构中α螺旋(Alpha helix)占比例最大,为40.66%;该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其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线粒体中;分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卵形鲳鲹CPTⅠ蛋白与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as)的同源性最高,达94%,与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金鲷(Sparus aurata)的次之,均为93%,与人(Homo sapiens)、鼠(Mus musculus)等的同源性较低(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肉碱棕榈酰基转移I 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磷脂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BnPDAT1)表达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谭太龙 冯韬 +3 位作者 罗海燕 彭烨 刘睿洋 官春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8,共7页
为探究甘蓝型油菜中BnaPDAT1基因表达特性与油脂合成之间的关系。选用2个含油量具有显著差异的甘蓝型油菜双低品系855(49. 72%)和868(35. 06%),以qRT-PCR方法检测BnaPDAT1各拷贝在两品系油菜中的表达规律,同时以薄层层析(TLC)和气相色谱... 为探究甘蓝型油菜中BnaPDAT1基因表达特性与油脂合成之间的关系。选用2个含油量具有显著差异的甘蓝型油菜双低品系855(49. 72%)和868(35. 06%),以qRT-PCR方法检测BnaPDAT1各拷贝在两品系油菜中的表达规律,同时以薄层层析(TLC)和气相色谱(GC)检测两品系油菜中TAG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授粉后种子中BnaPDAT1基因及其3个拷贝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花、叶片中均有BnaPDAT1表达,三拷贝表达存在差异,但表现整体调控的特点。两品系油菜叶(Bna A10. PDAT1除外)和授粉后20 d的种子中BnaPDAT1及其3个拷贝表达量具有极显著差异,其余各时期两品系间表达差异规律不明显,BnaPDAT1在高含油量品系855中授粉后20 d表达量为全生育期最高值(11. 100 9),是868的5. 07倍;叶中表达量8. 858 6,为868的7. 34倍,表达特性与Bna C09. PDAT1相似。两品系油菜种子TAG含量变化均呈S型,授粉20 d后油脂合成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授粉后35 d进入缓慢增长期;授粉后30 d以前TAG含量品系间差异不大,授粉后35 d开始出现差异,授粉后40 d差异进一步扩大并趋于稳定。BnaPDAT1基因表达和种子TAG含量变化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但高含油品系中BnaPDAT1基因表达值明显高于低含油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磷脂二酰甘油酰基转移(BnaPDAT1) 基因 表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上调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内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振东 贾俊琴 +2 位作者 张旋 王庸晋 王殿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13-2618,共6页
目的观察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单核细胞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中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的表达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CAT-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偶联比色法检测细胞... 目的观察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单核细胞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中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的表达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CAT-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偶联比色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结果不同浓度的ADMA(0,3.75,7.5,15,or30μmol/L)对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作用不同时间(6、12、24h)后,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内ACAT-1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细胞内总胆固醇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ADMA在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抑制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内ACAT-1可能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单核细胞THP-1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酰基A 胆固醇酰基转移-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斯坦牛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基因外显子8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进化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贤慧 常玲玲 +6 位作者 吴正常 李蕊 朱怡慧 毛永江 倪海球 郭娉婷 杨章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7,共4页
为了检测荷斯坦牛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1,DGAT1)基因外显子8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预测分析碱基突变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讨论不同物种间DGAT1的进化关系。本研究利用PCR-SSCP综合测序... 为了检测荷斯坦牛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1,DGAT1)基因外显子8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预测分析碱基突变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讨论不同物种间DGAT1的进化关系。本研究利用PCR-SSCP综合测序方法检测DGAT1基因外显子8的SNPs位点,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DGAT1蛋白的基本性质和结构功能,并分析不同物种间DGAT1氨基酸同源性及构建其进化树。PCR-SSCP分析结果显示,DGAT1基因外显子8存在1个双突变位点,即M694和M69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该双突变不影响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结构,但能引起蛋白质功能域组成发生改变;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荷斯坦牛DGAT1氨基酸序列与绵羊同源性最高(99.1%),与黑猩猩同源性最低(6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牛 酰基甘油酰基转移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渥曼青霉素阻断罗格列酮对人巨噬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心 成蓓 +2 位作者 王洪星 何平 葛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088-1090,共3页
目的:研究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巨噬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yl-Co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1,ACAT-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目的:研究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巨噬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yl-Co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1,ACAT-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在RPMI 1640培养基中培养人单核细胞株(THP-1),加入佛波酯培养48h,细胞贴壁呈巨噬细胞样分化。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罗格列酮组和罗格列酮+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组,运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观察巨噬细胞ACA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罗格列酮可明显抑制ACA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加入磷酯酰肌醇三磷酸激酶(phosphate dylinositol 3-kinase,PI3K)信号途径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后ACAT-1表达较罗格列酮组高,较空白对照组低。结论:PPAR-γ配体罗格列酮通过PI3K途径抑制ACAT-1表达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烷二酮类 青霉素类 PPARΓ 1-磷脂酰肌醇3-激 酰基A:胆固醇酰基转移-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终产物对THP-1巨噬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启红 徐强 +1 位作者 张红 司良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630-1633,共4页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products,AGEs)对THP-1巨噬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yl coenzyme 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1,ACAT-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modified bovine ...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products,AGEs)对THP-1巨噬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yl coenzyme 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1,ACAT-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modified bovine serum albumin,AGE-BSA)与佛波酯(PMA)诱导分化72h的THP-1巨噬细胞共同孵育,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巨噬细胞ACA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MA诱导72h后,THP-1细胞停止增殖,由单核细胞分化成为巨噬细胞。用50、100、200和400mg/L AGE-BSA处理巨噬细胞后,细胞ACAT-1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增加;ACAT-1蛋白表达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也逐渐增加,二者较对照牛血清白蛋白组明显增加(P<0.05)。用200mg/LAGE-BSA作用巨噬细胞0、12、24、36h和48h后,细胞ACAT-1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ACAT-1蛋白表达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也逐渐升高,较0h明显增加(P<0.05)。结论AGEs可上调THP-1巨噬细胞ACA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这可能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基化终产物 酰基A:胆固醇酰基转移-1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精脒/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2与HIF-1α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维威 张献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中精脒/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2(spermidine/spermine-N1-acetyltrans-ferase2,SSAT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 88只成年SD...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中精脒/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2(spermidine/spermine-N1-acetyltrans-ferase2,SSAT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 88只成年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8)、假手术组(n=40)和心肺复苏组(n=40)。其中假手术组和心肺复苏组再分为1、8、24、48、72 h 5个亚组,每亚组8只。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脑组织中HIF-1αmRNA和HIF-1α、SSAT2蛋白的表达。结果 SSAT2的表达在复苏后明显降低,1 h[(0.314±0.027),P<0.01]表达最低,随后逐渐升高(P<0.01),至72 h[(0.731±0.024),P>0.05]时回升到正常对照组水平(0.736±0.02),而假手术组SSAT2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HIF-1αmRNA的表达在复苏后1 h[(0.245±0.021),P<0.05]时降低,但8 h[(0.430±0.019),P<0.05]时明显增强,后24 h[(0.387±0.018),P<0.05]、48 h[(0.385±0.019),P<0.05]下降,至72 h时回落到正常对照组水平(0.343±0.022);但HIF-1α蛋白在复苏后1 h[(0.755±0.012),P<0.01]显著增高,随后逐渐下降(P<0.01),至72 h[(0.033±0.002),P<0.01]时仅轻度增高,而在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能检测出HIF-1α表达。SSAT2表达与HIF-1α表达在复苏后72 h内呈负性相关(r=-0.945,P<0.01),SSAT2表达与HIF-1αmRNA表达在复苏后8~48 h呈负相关(r=-0.614,P=0.01)。结论在心肺复苏后一定时间内,大鼠脑组织SSAT2表达减弱,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两者呈负相关表达,提示SSAT2对HIF-1α蛋白、HIF-1αmRNA可能起负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脒/精胺-N1-乙酰基转移2 缺氧诱导因子-1α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 心肺脑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碳二元酸发酵与肉毒碱乙酰基转移酶酶活动力学研究
17
作者 高弘 李春 +2 位作者 乔岚 华玉涛 曹竹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60,共4页
在利用热带假丝酵母发酵生产十三碳二元酸(DCA13)的过程中,建立了用荧光法测定酵母体内肉毒碱乙酰基转移酶(CAT)酶活的方法,方法简单,重现性高,测量精确。研究了热带假丝酵母中CAT酶活动力学与产酸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代谢前期细胞以... 在利用热带假丝酵母发酵生产十三碳二元酸(DCA13)的过程中,建立了用荧光法测定酵母体内肉毒碱乙酰基转移酶(CAT)酶活的方法,方法简单,重现性高,测量精确。研究了热带假丝酵母中CAT酶活动力学与产酸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代谢前期细胞以生长为主,CAT酶活较高可提供更多的生长动力,而代谢后期细胞进入产酸期,CAT酶活与产酸速率的变化趋势成反比,即产酸速率高时,CAT的酶活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碳二元酸(DCA13) 热带假丝酵母 β-氧化 肉毒碱酰基转移(C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ox-LDL对人单核细胞株U937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成蓓 王毅 +3 位作者 何平 吴剑萍 狄鸣 王洪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3-425,428,共4页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对人单核细胞U937酰基辅酶A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1(ACAT1)mRNA表达和蛋白质翻译的影响。方法 U937细胞培养到足够数量后 ,细胞计数传代分组 :①对照组 :加等量的培养...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对人单核细胞U937酰基辅酶A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1(ACAT1)mRNA表达和蛋白质翻译的影响。方法 U937细胞培养到足够数量后 ,细胞计数传代分组 :①对照组 :加等量的培养基 ;②TNF α组 :加入TNF α ,使其终浓度为 10ng/ml;③ox LDL组 :加入ox LDL ,终浓度为 10 0 μg/ml。应用RT PCR检测ACAT1mRNA表达 ,蛋白定量应用免疫印迹法。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TNF α组ACAT1mRNA表达显著增加 (0 5 73± 0 0 32vs0 990± 0 0 2 2 ,P <0 0 1) ,而ox LDL组ACAT1mRNA表达水平 (0 5 5 4± 0 0 2 6 )无显著变化。 3组之间ACAT1酶蛋白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TNF α能促进A CAT1mRNA表达 ,但未见TNF α和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OX-LDL 单核细胞株 U937胆固醇 酰基转移1 基因表达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基转移酶KAT3b与ABCE1乙酰化在食管癌中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梁宗英 杨阳 +4 位作者 孙光蕊 赵宝山 辛国华 张乐 侯继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6-323,共8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是中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表观遗传学上的乙酰化修饰参与并调控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乙酰基转移酶参与的肿瘤蛋白的乙酰化修饰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探...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是中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表观遗传学上的乙酰化修饰参与并调控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乙酰基转移酶参与的肿瘤蛋白的乙酰化修饰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探讨食管癌中乙酰基转移酶3b(acetyltransferase 3b,KAT3b)的表达及ATP结合盒转运子E1(ATP-combined box transporter E1,ABCE1)蛋白乙酰化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在食管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食管癌标本及癌旁组织各5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BCE1和KAT3b蛋白表达,采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检测KAT3b蛋白表达和ABCE1蛋白乙酰化水平,采用生物信息学预测KAT3b以ABCE1为底物发生乙酰化的情况,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fluorescence immunohistochemistry,IF)验证ABCE1和KAT3b在癌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分析ABCE1乙酰化与KAT3b的相关性及两者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构建下调KAT3b si-RNA,采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食管癌EC109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KAT3b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采用Co-IP实验检测细胞内KAT3b表达和ABCE1蛋白乙酰化水平。结果:食管癌组织中ABCE1和KAT3b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P<0.05);ABCE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发生了乙酰化,且ABCE1蛋白乙酰化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生物信息学预测乙酰基转移酶KAT3b可以催化ABCE1为底物发生乙酰化,且IF证实ABCE1和KAT3b蛋白在癌组织中同时呈现高表达状态;食管癌组织中ABCE1乙酰化和KAT3b表达具有相关性,两者呈正相关;ABCE1乙酰化及KAT3b与食管癌分期、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与性别及年龄无关。体外实验显示,在食管癌细胞内RNA干扰KAT3b后,可抑制KAT3b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ABCE1蛋白乙酰化水平也显著下降。结论:在食管癌病变过程中KAT3b与ABCE1乙酰化具有相关性,KAT3b高表达可能是催化ABCE1发生乙酰化的重要上游分子,在食管癌诊治中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转移3b ATP结合盒转运子E1 乙酰化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甾醇-O-酰基转移酶1介导的线粒体分裂促进血管钙化
20
作者 徐婷 杨力 +1 位作者 黄薇 余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96-1402,共7页
目的阐明甾醇-O-酰基转移酶1(SOAT1)介导的线粒体分裂在血管钙化(VC)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分成4组:si-NC+Con(SOAT1阴性对照siRNA转染到VSMCs中)、siNC+β-甘油磷酸(β-GP)(SOAT1阴性对照siRNA转染到VSMCs中)、si-... 目的阐明甾醇-O-酰基转移酶1(SOAT1)介导的线粒体分裂在血管钙化(VC)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分成4组:si-NC+Con(SOAT1阴性对照siRNA转染到VSMCs中)、siNC+β-甘油磷酸(β-GP)(SOAT1阴性对照siRNA转染到VSMCs中)、si-SOAT1+Con(SOAT1 siRNA转染到VSMCs中)和si-SOAT1+β-GP(SOAT1 siRNA转染到VSMCs中)。进行CCK-8、伤口愈合试验和茜素红染色评估VSMCs的增殖、迁移、成骨分化。分析VSMCs的线粒体形态和氧化应激水平。20只C57BL/J小鼠随机分为四个不同的组,每组5只:对照组(Ctrl组)、5/6肾切除加高磷酸盐饮食治疗组(NTP组)、NTP+si-NC组和NTP+si-SOAT1组。免疫荧光分析小鼠主动脉侏儒相关转录因子2(RUNX2)、SOAT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在β-GP中培养的不同时间段(0、1、3、5、7 d和14 d),VSMCs中成骨标记RUNX2、SOAT1的蛋白水平以时间依赖性方式逐渐增强(P<0.05),和VSMCs收缩标记α-SMA以时间依赖性方式逐渐降低(P<0.05)。与si-NC+Con组相比,si-NC+β-GP组细胞增殖率、EdU阳性细胞比率、细胞迁移和茜素红染色强度显著增加(P<0.05)。与si-NC+β-GP组相比,si-SOAT1+β-GP组细胞增殖率、EdU阳性细胞比率、细胞迁移和茜素红染色强度显著降低(P<0.05)。si-SOAT1+β-GP组RUNX2、SOAT1的蛋白水平显著低于si-NC+β-GP组(P<0.05),和α-SMA的蛋白水平显著高于si-NC+β-GP组(P<0.05)。与si-NC+Con组相比,si-NC+β-GP组细胞线粒体断裂和线粒体产生的ROS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si-NC+β-GP组相比,si-SOAT1+β-GP组细胞线粒体断裂和线粒体产生的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Ctrl组相比,NTP组和NTP+si-NC组主动脉中茜素红染色阳性面积、RUNX2、SOAT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NTP+si-NC组相比,NTP+si-SOAT1组主动脉中茜素红染色阳性面积、RUNX2、SOAT1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高浓度的磷酸盐暴露会诱导VC,这种有害作用可能与SOAT1介导的线粒体分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醇-O-酰基转移1 线粒体分裂 血管钙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