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ADP核糖聚合酶-1及其抑制剂在肿瘤细胞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强 卢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612-1615,共4页
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在DNA单链断裂的碱基切除修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多种肿瘤中过度表达且过度表达者预后较差。利用合成致死原理,对于因BRCAl或BRCA2基因突变而同源重组修复DNA双链断裂缺陷的肿瘤细胞,抑制其PARP-1活... 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在DNA单链断裂的碱基切除修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多种肿瘤中过度表达且过度表达者预后较差。利用合成致死原理,对于因BRCAl或BRCA2基因突变而同源重组修复DNA双链断裂缺陷的肿瘤细胞,抑制其PARP-1活性将导致肿瘤细胞死亡PARP抑制剂对于携带BRCA基因突变肿瘤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临床应用价值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得到了证实。PARP-1可能会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核糖聚合 聚adp核糖聚合酶类抑制剂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联合卡铂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陶泉玮 夏向阳 +1 位作者 马群超 杨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6-510,共5页
目的: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ABT888联合卡铂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s凋亡的影响。方法:M1Tr法检测不同浓度卡铂与ABT888合用对MDA—MB-435s细胞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卡铂单用、ABT888单用... 目的: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ABT888联合卡铂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s凋亡的影响。方法:M1Tr法检测不同浓度卡铂与ABT888合用对MDA—MB-435s细胞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卡铂单用、ABT888单用、卡铂与ABT888合用时细胞的凋亡率和凋亡相关蛋白的改变。结果:卡铂与ABT888合用能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并具有协同作用,卡铂和ABT888合用组MDA-MB-435S细胞的凋亡率(26.3%±1.5%)高于卡铂组(18.6%±1.6%,P〈0.01)和ABT888组(14.7%±2.3%,P〈0.01)。卡铂联合ABT888可使乳腺癌MDA-MB-435s细胞内抗凋亡因子Bel-2表达减少,促凋亡因子Bax表达增多,c—Caspase-3增多。结论:卡铂与ABT888合用能抑制乳腺癌MDA—MB-435s细胞的生长,提高细胞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药物疗法 adp核糖聚合/拮抗抑制 adp核糖聚合/药理学 卡铂/药理学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抑制剂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森荣 毛小荣 +1 位作者 肖萍 陈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943-946,共4页
目的观察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抑制剂AG-014699和AZD228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细胞抑制作用和凋亡,初步探讨PARP-1抑制剂诱导Hep G2细胞凋亡的机制,为肝癌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靶点。方法 MTT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AG-014699和AZD228... 目的观察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抑制剂AG-014699和AZD228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细胞抑制作用和凋亡,初步探讨PARP-1抑制剂诱导Hep G2细胞凋亡的机制,为肝癌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靶点。方法 MTT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AG-014699和AZD2281对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p G2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casepase3和casepase8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AG014699和AZD2281均有抑制Hep G2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但Hep G2细胞对两种PARP-1抑制剂的敏感性不同,用MTT法检测48 h AG-014699和AZD2281的IC50分别约为20、400μmol/L。因AZD2281不敏感,未做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用10、30、50μmol/L的AG-014699能诱导Hep G2细胞凋亡,48 h时凋亡率最高达(31.00±2.13)%,明显高于对照组(0.900±0.01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50μmol/L的AG-014699作用Hep G2细胞48 h后的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水平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 PARP-1抑制剂AG-014699和AZD2281均能抑制Hep G2细胞增殖,但敏感性不同,AG-014699可诱导Hep G2细胞凋亡,通过上调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水平来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adp核糖聚合 抑制 HEP G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的功能及其抑制剂潜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慧源 孙宏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43-747,共5页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是人体重要的酶之一,参与染色质松弛、信号转录、DNA修复和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PARP过度激活则引起细胞坏死,从而介导多种病理过程。因此,抑制PARP可能会起到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本文综述了PARP的功能...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是人体重要的酶之一,参与染色质松弛、信号转录、DNA修复和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PARP过度激活则引起细胞坏死,从而介导多种病理过程。因此,抑制PARP可能会起到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本文综述了PARP的功能及PARP抑制剂的潜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 抑制 DNA损伤修复 细胞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齐静(综述) 刘宁波(综述) 赵路军(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21-524,共4页
肿瘤基因的不稳定性使其更容易产生并积累DNA损伤,但同时也会导致肿瘤DNA损伤修复功能发生部分丢失,使其更依赖于尚存的DNA修复路径,充分修复放化疗所致的DNA损伤,导致放化疗抵抗。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 肿瘤基因的不稳定性使其更容易产生并积累DNA损伤,但同时也会导致肿瘤DNA损伤修复功能发生部分丢失,使其更依赖于尚存的DNA修复路径,充分修复放化疗所致的DNA损伤,导致放化疗抵抗。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可以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HRD)肿瘤细胞中充分修复DNA损伤,产生协同细胞杀伤的作用。目前,多种PARP抑制剂(PARP inhibitor,PARPi)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审批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多项临床试验也正在评估PARPi单药或联合放化疗是否可以使更多患者获益,以及毒性是否可以耐受,研究对象也从卵巢癌扩大到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肺癌、胰腺癌、腹膜肿瘤、头颈部肿瘤、脑瘤、鳞状细胞癌及肉瘤等。本文对已应用于临床的PARPi研究情况及面临的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抑制 PARP DNA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功能与其抑制剂的作用及耐药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雨 周筱 王嘉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29-838,共10页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1,PARP1)是细胞中重要的修饰酶,其最广为人知的作用是通过自身PAR修饰,募集以XRCC1为首的多种DNA损伤修复效应蛋白质,参与DNA单、双链损伤修复。PARP1还能通过促进复制叉停滞与核...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1,PARP1)是细胞中重要的修饰酶,其最广为人知的作用是通过自身PAR修饰,募集以XRCC1为首的多种DNA损伤修复效应蛋白质,参与DNA单、双链损伤修复。PARP1还能通过促进复制叉停滞与核小体解聚,为DNA损伤修复提供有利条件,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近年来,除DNA损伤修复方面的作用,还发现PARP1能影响细胞凋亡、自噬与炎症通路,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PARP抑制剂(PARP inhibitor,PARPi)是一种靶向PARP1,与细胞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缺陷表型共同作用,产生合成致死效应的抗肿瘤药物。该药物可捕获PARP1并抑制其活性,一方面直接干扰PARP1参与的DNA损伤修复通路,另一方面也抑制了PARP1介导的DNA损伤修复通路选择和复制叉停滞,使细胞基因组不稳定。然而,在临床治疗中常发现肿瘤细胞对PARPi不敏感。肿瘤细胞对PARPi耐药与自身基因突变高度相关,这些基因分别作用于细胞HR修复途径、PARP1循环途径、复制叉稳定性和药物主动外排等方面,在耐药肿瘤患者中确定具体的突变位点,将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本文旨在对PARP1的功能作一综述,并重点介绍PARPi的作用机制和与肿瘤耐药相关的突变基因及其耐药机制,以期加深对细胞中PARP1介导的DNA损伤修复通路的认识,并为将来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抑制 DNA损伤修复 合成致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治疗卵巢癌: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艺霖 徐晓娟 陈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8-621,共4页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的出现,开启了维持治疗卵巢癌的新篇章,使大部分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影像学可对患者进行非侵入性全面评估,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就PARPi作用原理及影像学有关PARPi治疗卵巢癌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抑制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萘酚对脂肪酸诱导的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田蜜 雷琪 +1 位作者 鄢韵升 李龙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5-301,共7页
目的探讨山萘酚对脂肪酸诱导的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的作用。方法以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MS-1细胞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DMSO)对照组、脂肪酸组(0.25mmol/L软脂酸+0.5 m... 目的探讨山萘酚对脂肪酸诱导的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的作用。方法以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MS-1细胞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DMSO)对照组、脂肪酸组(0.25mmol/L软脂酸+0.5 mmol/L油酸)、山萘酚组(50μmol/L)、脂肪酸+山萘酚组、PARP-1抑制剂(8μmol/L BYK204165)+脂肪酸组和PARP-1抑制剂+脂肪酸+山萘酚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凋亡水平、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脂肪酸处理后,MS-1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同时,脂肪酸也增加了细胞内NO的含量,升高了总NOS(tNOS)、诱导型NOS(iNOS)和结构型NOS(cNOS)的活性(P<0.05);促使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下降(P<0.05);并增强了PARP-1、iNOS和c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而山萘酚干预后,各项指标的水平均得以改善(P<0.05);而且,利用PARP-1抑制剂BYK204165预处理1h,山萘酚对脂肪酸的拮抗效应更为显著,各项检测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酸可直接引起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而山萘酚具有拮抗脂肪酸毒性的作用,且抑制PARP-1的表达水平能增强山萘酚的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萘酚 脂肪酸 胰岛 微血管 血管内皮 adp核糖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ADP核糖聚合酶在结直肠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晶晶(综述) 孙琦 刘斌(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00-1404,共5页
近年来DNA修复途径成为癌症治疗的热门靶点,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作为DNA修复的关键酶得到了广泛研究,目前上市的PARP抑制剂(PARP inhibitor,PARPi)药物,在乳腺及卵巢等肿瘤中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结直肠癌... 近年来DNA修复途径成为癌症治疗的热门靶点,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作为DNA修复的关键酶得到了广泛研究,目前上市的PARP抑制剂(PARP inhibitor,PARPi)药物,在乳腺及卵巢等肿瘤中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结直肠癌(CRC)具有异质性,其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多途径、多基因参与及多步骤的过程,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在中国逐年上升。研究发现,PARP1与CRC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密切相关,本文从PARP1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PARPi的作用机制、PARP1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PARP1与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关系、PARPi与CRC治疗的关系等5个方面对PARPi在CRC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综述,为临床治疗CRC寻找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核糖聚合(PARP) 结直肠癌(CRC) PARP抑制(PARPi) 合成致死 放疗与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对肺癌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东 刘长庭 +1 位作者 于晓妉 刘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01-1303,1307,共4页
目的评价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联合紫杉醇(TAX)对肺癌细胞株H1299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TSA和(或)TAX处理H1299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TAX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随后将H1299细... 目的评价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联合紫杉醇(TAX)对肺癌细胞株H1299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TSA和(或)TAX处理H1299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TAX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随后将H1299细胞分成4组:对照组,常规培养细胞36h;TAX组,TAX(10nmol/L)处理细胞24h;TSA组,TSA(300nmol/L)处理细胞12h;TF组,TSA(300nmol/L)处理细胞12h后,加入TAX(10nmol/L)处理24h。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对细胞进行Hochest33342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人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剪切蛋白和p21蛋白表达。结果TSA预先作用12h可以使TAX对H1299细胞的IC50由110.6±38.7nmol/L下降至63.7±11.8nmol/L(P<0.05)。与对照组比较,TAX和TF组细胞存在明显的G0/G1期阻滞,但4组的细胞凋亡率均很低(P>0.05)。TSA、TAX及TF组可见以死亡为主的细胞核改变现象,凋亡小体很少。4组均未检测到PARP剪切蛋白。与对照组比较,TSA、TAX及TF组的p21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增加(P<0.05);与TAX组比较,TSA组和TF组的p21蛋白明显增加(P<0.05),且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HDAC抑制剂TSA可提高TAX对肺癌细胞H1299的毒性,促进细胞死亡,但其机制与细胞凋亡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脱乙酰基 曲古抑菌素A 肺肿瘤 紫杉酚 pGTP结合蛋白质 adp核糖聚合 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损伤修复蛋白PARP1聚ADP-核糖基化有丝分裂蛋白BUB3调控HeLa细胞的有丝分裂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雪 徐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682-1692,共11页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蛋白聚ADP-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对HeLa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荧光、活细胞成像检测PARP1对HeLa细胞有丝分裂进程的影响。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蛋白聚ADP-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对HeLa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荧光、活细胞成像检测PARP1对HeLa细胞有丝分裂进程的影响。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胞免疫荧光检测PARP1对HeLa细胞染色体稳定性的影响。使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共沉淀检测HeLa细胞有丝分裂期PARP1的蛋白表达及酶活性变化。使用蛋白质组质谱分析方法鉴定与PARP1在有丝分裂期具有特异性相互作用的蛋白并进行免疫共沉淀及聚ADP-核糖基化实验验证。结果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敲低PARP1或使用奥拉帕尼抑制PARP1的酶活性后,HeLa细胞对诺考达唑诱导的有丝分裂阻滞反应显著下降(P<0.05)。活细胞成像结果显示,敲低PARP1后HeLa细胞的平均有丝分裂时间缩短(P<0.01)。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敲低PARP1后非整倍体细胞和多极纺锤体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有丝分裂期PARP1的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其酶活性显著增加。蛋白质组质谱鉴定和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PARP1与有丝分裂检查点复合体(mitotic checkpoint complex,MCC)的主要组成蛋白BUB3在有丝分裂期具有特异性相互作用,并且BUB3可以发生聚ADP-核糖基化修饰。结论DNA损伤修复蛋白PARP1可能通过上调其酶活性并聚ADP-核糖基化MCC蛋白BUB3以调控HeLa细胞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并维持其染色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修复 有丝分裂 adp-核糖聚合1 PARP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抑制剂对Lewis肺癌细胞及移植瘤放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维 段碧霞 曾丽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3,共8页
背景与目的受电离辐射的肿瘤细胞DNA损伤主要为单链断裂(single strand break,SSB)与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DSB),其中SSBs发生的频率数十倍于DSBs,而SSBs多能通过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等因... 背景与目的受电离辐射的肿瘤细胞DNA损伤主要为单链断裂(single strand break,SSB)与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DSB),其中SSBs发生的频率数十倍于DSBs,而SSBs多能通过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等因子进行修复。相关新药Olaparib(PARP1/PARP2/PARP3抑制剂)靶向作用于细胞SSBs损伤修复,其联合化疗的临床研究取得令人鼓舞结果。本实验旨在研究Olaparib对Lewis肺癌细胞及移植瘤放疗增敏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Olaparib对Lewis细胞10%抑制浓度(1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10)值,克隆形成实验验证Olaparib联合放疗的体外增敏作用;成瘤小鼠分为空白对照、Olaparib、放疗(radiotherapy,RT,2 Gy×5 d)、Olaparib+RT组,动态测量各组移植瘤体积变化;流式细胞术比较各组细胞体外凋亡率,TUNEL法比较移植瘤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组DNA损伤相关蛋白γH2AX,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表达。结果 Olaparib对Lewis细胞IC10值为4.4μmol/L,克隆形成实验测得Olaparib放疗增敏比为1.211;移植瘤初体积(处理前)增长4倍所需天数,Olaparib+RT组显著高于单纯RT组(P<0.001);流式及TUNEL法检测Lewis细胞体内外凋亡率均Olaparib+RT组高于RT组(P<0.05);Olaparib+RT组细胞及移植瘤中γH2AX、Bax、Caspase-3显著高于RT组,Bcl-2显著低于RT组(均P<0.05)。结论 Olaparib对Lewis肺癌细胞及移植瘤起到显著放疗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受照肿瘤细胞DNA双链断裂形成,上调Bax/Bcl-2促凋亡体系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抑制 放疗增敏 DNA损伤修复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DNA损伤反应途径:PARP抑制剂抗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郑宇静 左彤彤 封宇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细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复杂的DNA损伤反应防御机制是维护基因组稳定性的重要途径,DNA损伤反应通路缺陷可导致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DNA损伤反应通路是一个复杂的信号通路,包括DNA损伤修复、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等,DNA损伤... 细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复杂的DNA损伤反应防御机制是维护基因组稳定性的重要途径,DNA损伤反应通路缺陷可导致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DNA损伤反应通路是一个复杂的信号通路,包括DNA损伤修复、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等,DNA损伤反应通路已经成为新的抗肿瘤药物靶点。目前,已经开发多种DNA损伤反应通路相关的抑制剂,特别是对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肿瘤,利用协同致死现象而开发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广泛应用于肿瘤个体化治疗。该文重点对DNA损伤反应通路抑制剂中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的作用分子机制、临床治疗、耐药性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反应通路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抑制 协同致死 靶向治疗 乳腺癌易感基因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中的临床应用及若干焦点问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文婷 陈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0-643,共4页
卵巢癌是极具挑战性的妇科恶性肿瘤。目前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就诊时多为晚期,近20年其5年总生存率无明显改善。初始治疗后的反复复发最终进展为铂耐药,治疗难度及方案的选择越来越困难。近年来,大量研究致力于卵巢癌的靶向治疗。聚腺... 卵巢癌是极具挑战性的妇科恶性肿瘤。目前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就诊时多为晚期,近20年其5年总生存率无明显改善。初始治疗后的反复复发最终进展为铂耐药,治疗难度及方案的选择越来越困难。近年来,大量研究致力于卵巢癌的靶向治疗。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oly-ADP ribose polymerase inhibitors,PARPi)的应用使上皮性卵巢的治疗正在发生迅速变化。本文就PARPi相关基因检测的现状,对初治、复发卵巢癌的维持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后线治疗以及相关焦点问题进行总结,以期为PARPi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抑制 维持治疗 后线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1抑制剂与其他药物联用克服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施锦渝 柏英 +3 位作者 彭珂文 张文慧 朱启华 徐云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3-530,共8页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在DNA修复和细胞凋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ARP-1抑制剂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耐药性的出现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本文就PARP-1抑制剂与其他药物联用克服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在DNA修复和细胞凋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ARP-1抑制剂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耐药性的出现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本文就PARP-1抑制剂与其他药物联用克服耐药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临床上现有的药物组合方法及其疗效,并对药物联用策略进行了评价与展望,提出双靶点或多靶点药物的开发将成为克服PARP-1抑制剂耐药性、拓宽适应证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1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1抑制 抗肿瘤 耐药性 药物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1促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抑制剂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涵柽 张吉翔 +2 位作者 李娇 魏舒纯 董卫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3-508,共6页
肝纤维化(HF)是慢性肝损害的重要病理过程,若广泛的肝内细胞DNA持续损伤和结缔组织增生可形成肝硬化,最终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癌变甚至死亡。由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系统[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s]在肝内细胞DNA损伤与修复... 肝纤维化(HF)是慢性肝损害的重要病理过程,若广泛的肝内细胞DNA持续损伤和结缔组织增生可形成肝硬化,最终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癌变甚至死亡。由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系统[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s]在肝内细胞DNA损伤与修复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PARP-1)。于此,该文通过对PARP-1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发现其在肝内细胞DNA损伤与修复中,可通过NAD+及能量代谢调节线粒体稳态、调控炎症信号通路NF-κB、激活转录激活蛋白1(AP-1)和抑制AMPK-mTOR通路,进而促进HF,表明PARP抑制剂(PARPI)在抗HF中具有良好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1 DNA损伤与修复 PARP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抑制剂用于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维持治疗的血液学毒性概述 被引量:8
17
作者 冯征(综述) 吴小华(审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9-304,共6页
卵巢癌是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年来,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oly (ADP-ribose)polymerase inhibitors,PARPi]作为一类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为卵巢癌患者带来获益,并被国内外多项临床指南、规范推荐用于铂敏感复发... 卵巢癌是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年来,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oly (ADP-ribose)polymerase inhibitors,PARPi]作为一类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为卵巢癌患者带来获益,并被国内外多项临床指南、规范推荐用于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的维持治疗及术后的维持治疗。但与此同时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尤其是血液学毒性值得关注。从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出发,对比目前已上市的3种PARPi的特征及其血液学毒性差异,以期为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敏感复发 卵巢癌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抑制 血液学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中的应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快速更新推荐解读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文翔 段远琼 尹如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37,共4页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于2020年发布了《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中的应用ASCO指南》,为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 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中的规范应用提供指导[1]。2022年9...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于2020年发布了《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中的应用ASCO指南》,为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 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中的规范应用提供指导[1]。2022年9月基于最新公布且可能影响临床决策的几大研究数据更新,ASCO对该指南进行了快速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临床决策 PARP抑制 ASCO 卵巢癌 数据更新 规范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柄花素保护BV2小胶质细胞糖氧剥夺再灌注损伤及其机制研究
19
作者 韦丁玲 王湄 +2 位作者 王文秀 曹丽平 何前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49,共6页
目的:探讨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N)对糖氧剥夺再灌注(glucose and oxygen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刺激的BV2小胶质细胞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聚(ADP-核糖)糖水解酶[poly(ADP-Ribose)glycoh... 目的:探讨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N)对糖氧剥夺再灌注(glucose and oxygen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刺激的BV2小胶质细胞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聚(ADP-核糖)糖水解酶[poly(ADP-Ribose)glycohydrolase,PARG]信号通路及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建立OGD/R BV2细胞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OGD/R组、10μm FN组、OGD/R+10μm FN处理组、OGD/R+抑制剂PJ34(10μm)处理组、OGD/R+抑制剂Ethacridine lactate(7.5μm)处理组。采用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 method,IF)检测BV2细胞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kappa B p65,NF-κB p65)蛋白核转移及p53、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蛋白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Western blot,WB)PARP1/PARG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结果:WB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进行糖氧剥夺6 h后再进行复糖复氧培养1 h,细胞中PARP1、PARG表达明显升高(P=0.000);与OGD/R组相比,在OGD/R后加入FN处理,BV2细胞中PARP1(P=0.000)和PARG(P=0.000)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Iduna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00);在OGD/R后加入PARP抑制剂PJ34处理后,PARP1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0),但PARG和Iduna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61);在OGD/R后加入PARG抑制剂Ethacridine lactate处理后,BV2细胞中PARG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0),但PARP1和Iduna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72)。IF结果显示,与OGD/R组相比,OGD/R后加入FN,细胞中p53、AIF、TLR4、NF-κB p65表达均明显下降,且NF-κB p65核转移明显减少;在OGD/R后加入PARP抑制剂PJ34或PARG抑制剂Ethacridine lactate,p53、AIF、TLR4表达同样下降,NF-κB p65核转移也明显减少。ELISA结果显示,与OGD/R组BV2细胞相比,在OGD/R后加入FN处理,细胞中IL-1β(P=0.004)和TNF-α(P=0.040)表达明显降低,但INF-γ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6);在OGD/R后加入PARP抑制剂PJ34处理后,BV2细胞中促炎因子INF-γ(P=0.000)、IL-1β(P=0.021)和TNF-α(P=0.00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或PARG抑制剂Ethacridine lactate处理后,BV2细胞中促炎因子INF-γ、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亦明显降低(P=0.000)。结论:FN可抑制糖氧剥夺BV2小胶质细胞中神经炎症,其机制涉及PARP1/PARG信号通路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柄花素 BV2小胶质细胞 糖氧剥夺再灌注 adp核糖聚合1抑制 (adp-核糖)糖水解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修饰与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毅 卢韵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其治疗手段有限。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修饰(PARylation)是由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催化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ARylation通过影响蛋白质在细胞内的移位、聚集、蛋白质活性和细胞死亡,参与脑卒...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其治疗手段有限。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修饰(PARylation)是由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催化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ARylation通过影响蛋白质在细胞内的移位、聚集、蛋白质活性和细胞死亡,参与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运动神经元病等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PARP抑制剂通过抑制蛋白PARylation,在药物临床前试验和临床试验Ⅰ期都展现了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然而,寻找作用更特异的、符合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治疗药动学特点的新型PARP抑制剂,将是抗神经退行性药物研发的新方向。本文就PARylation与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核糖化作用 adp核糖聚合 神经退行性疾病 抑制/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