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表达水平研究
1
作者 郝晋瑶 汤祥瑞 +1 位作者 程德均 关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血清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omal Polymerase 1,PARP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 目的 探讨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血清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omal Polymerase 1,PARP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表达的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三二〇一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确诊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240例为研究组,根据LVEF的不同分为高射血分数组88例、中射血分数组96例和低射血分数组56例。选择同期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三二〇一医院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以及血清PARP1和Nrf2水平,对比不同LVEF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别及血清PARP1和Nrf2水平,分析血清PARP1和Nrf2水平与老年心律失常患者LVEF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LVE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31±10.57)%vs(61.25±18.57)%,P=0.000]。高射血分数组、中射血分数组、低射血分数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射血分数组患者主要为室性心动过速。研究组血清PAR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9.53±3.18)μg/L vs(6.74±1.43)μg/L,P=0.000],血清Nrf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94±0.37)μg/L vs(1.85±0.31)μg/L,P=0.000]。低射血分数组血清PARP1水平明显高于中射血分数组和高射血分数组,血清Nrf2水平明显低于中射血分数组和高射血分数组(P<0.05),中射血分数组血清PARP1水平明显高于高射血分数组,血清Nrf2水平明显低于高射血分数组(P<0.05)。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血清PARP1水平与LVEF呈明显正相关(r=0.564,P=0.000),Nrf2水平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r=-0.486,P=0.000)。结论 低LVEF心律失常患者易发严重室性心动过速,且与血清PARP1正相关,Nrf2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室性早搏复合征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多(adp核糖)聚合1 NF-E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ADP核糖聚合酶1在人类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相关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孔萌萌 陆东东 陈宇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0期930-932,共3页
目的研究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在人类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预后相关因子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66例手术切除的人类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ARP-1的表达,并分析乳腺癌患者的康复相关因子与PARP-... 目的研究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在人类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预后相关因子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66例手术切除的人类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ARP-1的表达,并分析乳腺癌患者的康复相关因子与PARP-1表达间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94.9%(62/66)的癌组织中PARP-1 mRNA表达上调,90.9%(60/66)的癌组织中PARP-1蛋白表达上调。临床分期越晚、肿瘤分化程度越差,PARP-1的标记指数(LI)、表达指数(EI)越大;单纯癌、浸润癌患者中PARP-1的LI、EI值较大;乳腺癌转移患者的PARP-1的LI、EI值显著高于非转移患者。结论PARP-1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的分期、病理分级、病理类型、肿瘤转移等临床预后相关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核糖聚合1(parp-1) 乳腺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多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余娴 程翔 +6 位作者 廖玉华 谢江娇 姚瑞 陈勇 丁英俊 唐婷婷 黄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57-1961,共5页
目的:探讨1型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1)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3-AB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加1.7%蛋氨酸、普通饲料加1... 目的:探讨1型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1)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3-AB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加1.7%蛋氨酸、普通饲料加1.7%蛋氨酸同时每天腹腔注射3-AB20mg·kg-1和普通饲料,饲养45d。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结构的改变;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检测大鼠胸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Ach)与硝普钠(SNP)的反应;检测大鼠胸主动脉PARP1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喂以高蛋氨酸饲料45d可诱导Hhcy。与模型组相比3-AB组大鼠NO水平明显升高而ET-1水平明显降低(P<0.01)。病理形态学观察模型组主动脉内膜病变明显,3-AB组病变程度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胸主动脉对Ach引起的最大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EDR)明显减弱(0.26±0.03vs0.89±0.11,P<0.01);而3-AB组EDR反应较模型组显著改善(0.57±0.12vs0.26±0.03,P<0.01)。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主动脉PARP表达明显升高(P<0.05),3-AB组PARP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PARP抑制剂3-AB有效地改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管早期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adp核糖聚合 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ADP核糖聚合酶-1及其抑制剂在肿瘤细胞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强 卢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612-1615,共4页
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在DNA单链断裂的碱基切除修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多种肿瘤中过度表达且过度表达者预后较差。利用合成致死原理,对于因BRCAl或BRCA2基因突变而同源重组修复DNA双链断裂缺陷的肿瘤细胞,抑制其PARP-1活... 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在DNA单链断裂的碱基切除修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多种肿瘤中过度表达且过度表达者预后较差。利用合成致死原理,对于因BRCAl或BRCA2基因突变而同源重组修复DNA双链断裂缺陷的肿瘤细胞,抑制其PARP-1活性将导致肿瘤细胞死亡PARP抑制剂对于携带BRCA基因突变肿瘤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临床应用价值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得到了证实。PARP-1可能会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核糖聚合 adp核糖聚合类抑制剂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多聚ADP核糖聚合酶Ⅰ的原核表达与活性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海磊 吴巧 葛晓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66-872,共7页
采用RT-PCR技术获得了拟南芥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PARP1基因的全长cDNA,转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化宿主菌Origami(DE3),加入终浓度为0.3mmol/L IPTG,在16℃下诱导可获得较多的可溶重组蛋白。纯化TRX-P... 采用RT-PCR技术获得了拟南芥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PARP1基因的全长cDNA,转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化宿主菌Origami(DE3),加入终浓度为0.3mmol/L IPTG,在16℃下诱导可获得较多的可溶重组蛋白。纯化TRX-PARP1,在反应液中加入NAD+和断裂DNA,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TRX-PARP1分子量可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产生向上的弥散,表明蛋白质连上了ADP核糖分子;与此对比,作为参照的标签蛋白TRX无此现象。实验结果显示原核表达拟南芥PARP1能够催化自身多聚ADP核糖化修饰,为深入研究植物多聚ADP核糖聚合酶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翻译后修饰 adp核糖聚合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ADP核糖聚合酶1在人类乳腺纤维腺瘤中的表达
6
作者 王旭 林哲洙 +3 位作者 张春苗 姚凡 佟伟民 金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4-786,共3页
目的研究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在人类乳腺纤维腺瘤中的表达,探讨纤维腺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6例人类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包括有乳腺癌家族史的26例和无乳腺癌家族史的130例)和40例腺瘤旁组织中PARP-1的表达... 目的研究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在人类乳腺纤维腺瘤中的表达,探讨纤维腺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6例人类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包括有乳腺癌家族史的26例和无乳腺癌家族史的130例)和40例腺瘤旁组织中PARP-1的表达,并对其表达进行比较。结果8.3%(13/156)的纤维腺瘤组织中PARP-1表达阳性,40例腺瘤旁组织中未发现PARP-1的表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有乳腺癌家族史的纤维腺瘤患者中26.9%(7/26)PARP-1表达阳性,无乳腺癌家族史的纤维腺瘤患者中4.6%(6/130)PARP-1表达阳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有乳腺癌家族史的纤维腺瘤患者PARP-1表达上调,与腺瘤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ARP-1可能参与乳腺纤维腺瘤,特别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乳腺纤维腺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核糖聚合1 乳腺纤维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治疗卵巢癌: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艺霖 徐晓娟 陈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8-621,共4页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的出现,开启了维持治疗卵巢癌的新篇章,使大部分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影像学可对患者进行非侵入性全面评估,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就PARPi作用原理及影像学有关PARPi治疗卵巢癌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抑制剂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ADP核糖聚合酶在结直肠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晶晶(综述) 孙琦 刘斌(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00-1404,共5页
近年来DNA修复途径成为癌症治疗的热门靶点,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作为DNA修复的关键酶得到了广泛研究,目前上市的PARP抑制剂(PARP inhibitor,PARPi)药物,在乳腺及卵巢等肿瘤中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结直肠癌... 近年来DNA修复途径成为癌症治疗的热门靶点,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作为DNA修复的关键酶得到了广泛研究,目前上市的PARP抑制剂(PARP inhibitor,PARPi)药物,在乳腺及卵巢等肿瘤中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结直肠癌(CRC)具有异质性,其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多途径、多基因参与及多步骤的过程,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在中国逐年上升。研究发现,PARP1与CRC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密切相关,本文从PARP1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PARPi的作用机制、PARP1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PARP1与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关系、PARPi与CRC治疗的关系等5个方面对PARPi在CRC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综述,为临床治疗CRC寻找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核糖聚合(parp) 结直肠癌(CRC) parp抑制剂(parpi) 合成致死 放疗与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萘酚对脂肪酸诱导的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9
作者 田蜜 雷琪 +1 位作者 鄢韵升 李龙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5-301,共7页
目的探讨山萘酚对脂肪酸诱导的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的作用。方法以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MS-1细胞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DMSO)对照组、脂肪酸组(0.25mmol/L软脂酸+0.5 m... 目的探讨山萘酚对脂肪酸诱导的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的作用。方法以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MS-1细胞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DMSO)对照组、脂肪酸组(0.25mmol/L软脂酸+0.5 mmol/L油酸)、山萘酚组(50μmol/L)、脂肪酸+山萘酚组、PARP-1抑制剂(8μmol/L BYK204165)+脂肪酸组和PARP-1抑制剂+脂肪酸+山萘酚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凋亡水平、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脂肪酸处理后,MS-1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同时,脂肪酸也增加了细胞内NO的含量,升高了总NOS(tNOS)、诱导型NOS(iNOS)和结构型NOS(cNOS)的活性(P<0.05);促使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下降(P<0.05);并增强了PARP-1、iNOS和c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而山萘酚干预后,各项指标的水平均得以改善(P<0.05);而且,利用PARP-1抑制剂BYK204165预处理1h,山萘酚对脂肪酸的拮抗效应更为显著,各项检测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酸可直接引起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而山萘酚具有拮抗脂肪酸毒性的作用,且抑制PARP-1的表达水平能增强山萘酚的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萘酚 脂肪酸类 胰岛 微血管 血管内皮 adp核糖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布依族和壮族群体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焕文 庄志雄 +4 位作者 梁海荣 李荣成 何云 农艺 黄月葵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2-434,438,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5个外显子核苷酸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银染技术检测3个民族(汉族、布依族和壮族)634名正常人PARP-1基因多态性。【结果】在3个民族634名正... 【目的】探讨人类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5个外显子核苷酸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银染技术检测3个民族(汉族、布依族和壮族)634名正常人PARP-1基因多态性。【结果】在3个民族634名正常人血标本的5个外显子扩增产物SSCP电泳条带中,219名汉族人PARP-1基因5个外显子均未检出多态性条带;203名布依族和212名壮族人PARP-1基因的5个外显子扩增产物中分别有2例的外显子20检出1条多态性条带,其余4个外显子扩增产物未见多态性条带。【结论】PARP-1基因第20外显子上可能存在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布依族 壮族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1 基因多态性 聚合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银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酶对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的调节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佳 林玲 王娅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大肠癌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酶[Poly(ADP-ribose)glycohydrolase,PARG]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检测人大肠癌组织中PARG、PARP的表达;以PARG抑制剂丹... 目的初步探讨大肠癌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酶[Poly(ADP-ribose)glycohydrolase,PARG]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检测人大肠癌组织中PARG、PARP的表达;以PARG抑制剂丹宁酸(Gallotannin,GLTN)为处理因素,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小鼠结肠腺癌CT26细胞中PARG、PARP表达变化。结果PARG和PARP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0 01,P<0.05);流式细胞计数显示,用GLTN处理后,小鼠结肠腺癌CT26细胞中PARG、PARP的阳性细胞率分别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中PARG和PARP的表达有相关性,PARG抑制剂可以抑制PARG及PARP表达,PARG可能对PARP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 大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聚合酶──在DNA损伤修复及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瑛 孙志贤 吴祖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8-312,共5页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erase,PARP)是存在于多数真核细胞中的一个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酶,它可催化组蛋白H1等重要核蛋白及它自身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作用.细胞受到外界损...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erase,PARP)是存在于多数真核细胞中的一个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酶,它可催化组蛋白H1等重要核蛋白及它自身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作用.细胞受到外界损伤因子作用时,DNA发生链断裂,PARP结合到DNA断裂口,其催化活性被激活,修饰受体蛋白,进而引发一系列级联反应这种性质使PARP有可能作为细胞内的分子感受器和传感器,启动细胞内对损伤作出反应的信号传导机制,从而根据细胞受损程度决定细胞的命运:修复或是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二磷酸 核糖聚合 DNA损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联合卡铂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陶泉玮 夏向阳 +1 位作者 马群超 杨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6-510,共5页
目的: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ABT888联合卡铂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s凋亡的影响。方法:M1Tr法检测不同浓度卡铂与ABT888合用对MDA—MB-435s细胞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卡铂单用、ABT888单用... 目的: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ABT888联合卡铂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s凋亡的影响。方法:M1Tr法检测不同浓度卡铂与ABT888合用对MDA—MB-435s细胞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卡铂单用、ABT888单用、卡铂与ABT888合用时细胞的凋亡率和凋亡相关蛋白的改变。结果:卡铂与ABT888合用能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并具有协同作用,卡铂和ABT888合用组MDA-MB-435S细胞的凋亡率(26.3%±1.5%)高于卡铂组(18.6%±1.6%,P〈0.01)和ABT888组(14.7%±2.3%,P〈0.01)。卡铂联合ABT888可使乳腺癌MDA-MB-435s细胞内抗凋亡因子Bel-2表达减少,促凋亡因子Bax表达增多,c—Caspase-3增多。结论:卡铂与ABT888合用能抑制乳腺癌MDA—MB-435s细胞的生长,提高细胞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药物疗法 adp核糖聚合类/拮抗剂和抑制剂 adp核糖聚合类/药理学 卡铂/药理学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抑制剂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森荣 毛小荣 +1 位作者 肖萍 陈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943-946,共4页
目的观察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抑制剂AG-014699和AZD228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细胞抑制作用和凋亡,初步探讨PARP-1抑制剂诱导Hep G2细胞凋亡的机制,为肝癌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靶点。方法 MTT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AG-014699和AZD228... 目的观察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抑制剂AG-014699和AZD228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细胞抑制作用和凋亡,初步探讨PARP-1抑制剂诱导Hep G2细胞凋亡的机制,为肝癌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靶点。方法 MTT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AG-014699和AZD2281对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p G2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casepase3和casepase8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AG014699和AZD2281均有抑制Hep G2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但Hep G2细胞对两种PARP-1抑制剂的敏感性不同,用MTT法检测48 h AG-014699和AZD2281的IC50分别约为20、400μmol/L。因AZD2281不敏感,未做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用10、30、50μmol/L的AG-014699能诱导Hep G2细胞凋亡,48 h时凋亡率最高达(31.00±2.13)%,明显高于对照组(0.900±0.01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50μmol/L的AG-014699作用Hep G2细胞48 h后的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水平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 PARP-1抑制剂AG-014699和AZD2281均能抑制Hep G2细胞增殖,但敏感性不同,AG-014699可诱导Hep G2细胞凋亡,通过上调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水平来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adp核糖聚合 抑制剂 HEP G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的功能及其抑制剂潜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慧源 孙宏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43-747,共5页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是人体重要的酶之一,参与染色质松弛、信号转录、DNA修复和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PARP过度激活则引起细胞坏死,从而介导多种病理过程。因此,抑制PARP可能会起到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本文综述了PARP的功能...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是人体重要的酶之一,参与染色质松弛、信号转录、DNA修复和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PARP过度激活则引起细胞坏死,从而介导多种病理过程。因此,抑制PARP可能会起到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本文综述了PARP的功能及PARP抑制剂的潜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 抑制剂 DNA损伤修复 细胞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不良反应管理指导意见 被引量:1
16
作者 浙江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 浙江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 +14 位作者 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筹)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泌尿专业委员会 黄萍 郑小卫 沈源明 张英丽 周峰 吕卫国 朱笕青 张大宏 丁国庆 金百冶 王晓稼 张瑾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5-774,共10页
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和疲劳等。血液系统不良反应防治要点包括定期监测血常规,在常规治疗无效时转至血液科就诊,警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消... 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和疲劳等。血液系统不良反应防治要点包括定期监测血常规,在常规治疗无效时转至血液科就诊,警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防治重点包括服药时间正确、食物清淡、饮水适量,及时对症处理、预期性恶心呕吐预防等;疲劳的原因多样,在处理前应充分评估原因,并根据需要给予按摩疗法、心理社会干预等非药物治疗和哌甲酯、西洋参等药物治疗。此外,尼拉帕利和氟唑帕利会导致高血压、高血压危象及心悸,使用过程应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及时对症处理,必要时进行多学科会诊。当患者用药期间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时,应行高分辨率CT、支气管镜等检查排查肺炎,必要时停止PARP抑制剂,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治疗。最后,还应重视PARP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管理、患者自我管理和定期监测随访,以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抑制剂 parp 不良反应 临床管理 专家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齐静(综述) 刘宁波(综述) 赵路军(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21-524,共4页
肿瘤基因的不稳定性使其更容易产生并积累DNA损伤,但同时也会导致肿瘤DNA损伤修复功能发生部分丢失,使其更依赖于尚存的DNA修复路径,充分修复放化疗所致的DNA损伤,导致放化疗抵抗。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 肿瘤基因的不稳定性使其更容易产生并积累DNA损伤,但同时也会导致肿瘤DNA损伤修复功能发生部分丢失,使其更依赖于尚存的DNA修复路径,充分修复放化疗所致的DNA损伤,导致放化疗抵抗。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可以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HRD)肿瘤细胞中充分修复DNA损伤,产生协同细胞杀伤的作用。目前,多种PARP抑制剂(PARP inhibitor,PARPi)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审批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多项临床试验也正在评估PARPi单药或联合放化疗是否可以使更多患者获益,以及毒性是否可以耐受,研究对象也从卵巢癌扩大到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肺癌、胰腺癌、腹膜肿瘤、头颈部肿瘤、脑瘤、鳞状细胞癌及肉瘤等。本文对已应用于临床的PARPi研究情况及面临的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抑制剂 parp DNA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与DNA双链断裂修复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利俊 马丽 李莉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0-626,共7页
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是细胞最严重的DNA损伤形式。细胞通过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途径修复DNA双链断裂损伤。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poly(ADP-rib... 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是细胞最严重的DNA损伤形式。细胞通过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途径修复DNA双链断裂损伤。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poly(ADP-ribosyl)ation,PARylation)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这个过程由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家族(poly(ADP-ribose)polymerases,PARPs)催化完成。PARP1作为PARPs家族最重要的成员,其在DNA损伤应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PARP1在DSBs修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参与DSBs的早期应答反应及其具体修复途径,可依据KU蛋白的存在与否发挥不同的特定作用。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PARP1在DNA双链断裂修复方面的潜在作用,将为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1 DNA双链断裂 同源重组 非同源末端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损伤修复蛋白PARP1聚ADP-核糖基化有丝分裂蛋白BUB3调控HeLa细胞的有丝分裂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雪 徐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682-1692,共11页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蛋白聚ADP-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对HeLa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荧光、活细胞成像检测PARP1对HeLa细胞有丝分裂进程的影响。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蛋白聚ADP-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对HeLa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荧光、活细胞成像检测PARP1对HeLa细胞有丝分裂进程的影响。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胞免疫荧光检测PARP1对HeLa细胞染色体稳定性的影响。使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共沉淀检测HeLa细胞有丝分裂期PARP1的蛋白表达及酶活性变化。使用蛋白质组质谱分析方法鉴定与PARP1在有丝分裂期具有特异性相互作用的蛋白并进行免疫共沉淀及聚ADP-核糖基化实验验证。结果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敲低PARP1或使用奥拉帕尼抑制PARP1的酶活性后,HeLa细胞对诺考达唑诱导的有丝分裂阻滞反应显著下降(P<0.05)。活细胞成像结果显示,敲低PARP1后HeLa细胞的平均有丝分裂时间缩短(P<0.01)。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敲低PARP1后非整倍体细胞和多极纺锤体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有丝分裂期PARP1的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其酶活性显著增加。蛋白质组质谱鉴定和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PARP1与有丝分裂检查点复合体(mitotic checkpoint complex,MCC)的主要组成蛋白BUB3在有丝分裂期具有特异性相互作用,并且BUB3可以发生聚ADP-核糖基化修饰。结论DNA损伤修复蛋白PARP1可能通过上调其酶活性并聚ADP-核糖基化MCC蛋白BUB3以调控HeLa细胞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并维持其染色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修复 有丝分裂 adp-核糖聚合1 parp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功能与其抑制剂的作用及耐药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雨 周筱 王嘉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29-838,共10页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1,PARP1)是细胞中重要的修饰酶,其最广为人知的作用是通过自身PAR修饰,募集以XRCC1为首的多种DNA损伤修复效应蛋白质,参与DNA单、双链损伤修复。PARP1还能通过促进复制叉停滞与核...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1,PARP1)是细胞中重要的修饰酶,其最广为人知的作用是通过自身PAR修饰,募集以XRCC1为首的多种DNA损伤修复效应蛋白质,参与DNA单、双链损伤修复。PARP1还能通过促进复制叉停滞与核小体解聚,为DNA损伤修复提供有利条件,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近年来,除DNA损伤修复方面的作用,还发现PARP1能影响细胞凋亡、自噬与炎症通路,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PARP抑制剂(PARP inhibitor,PARPi)是一种靶向PARP1,与细胞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缺陷表型共同作用,产生合成致死效应的抗肿瘤药物。该药物可捕获PARP1并抑制其活性,一方面直接干扰PARP1参与的DNA损伤修复通路,另一方面也抑制了PARP1介导的DNA损伤修复通路选择和复制叉停滞,使细胞基因组不稳定。然而,在临床治疗中常发现肿瘤细胞对PARPi不敏感。肿瘤细胞对PARPi耐药与自身基因突变高度相关,这些基因分别作用于细胞HR修复途径、PARP1循环途径、复制叉稳定性和药物主动外排等方面,在耐药肿瘤患者中确定具体的突变位点,将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本文旨在对PARP1的功能作一综述,并重点介绍PARPi的作用机制和与肿瘤耐药相关的突变基因及其耐药机制,以期加深对细胞中PARP1介导的DNA损伤修复通路的认识,并为将来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抑制剂 DNA损伤修复 合成致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