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壳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尚靖昊 靳钊 +1 位作者 邵华锋 孔令毅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2,共10页
二氧化硅微球是核酸提取、核酸检测的重要试剂,然而亚微米级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较难制备。本文通过制备单分散的羟基及羧基表面改性的聚苯乙烯微球,并以其为核,在其表面生长二氧化硅壳层,制备了一系列粒径在250 nm~1μm之间的单分散... 二氧化硅微球是核酸提取、核酸检测的重要试剂,然而亚微米级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较难制备。本文通过制备单分散的羟基及羧基表面改性的聚苯乙烯微球,并以其为核,在其表面生长二氧化硅壳层,制备了一系列粒径在250 nm~1μm之间的单分散聚苯乙烯-二氧化硅核-壳微球,为制备新型单分散核酸提取试剂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对制备的复合微球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分别以丙烯酸、丙烯酸2-羟乙酯作为功能单体和苯乙烯共聚,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了单分散的羧基化或羟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通过调控体系内电解质浓度可以实现微球粒径在250 nm~1μm之间的可控化制备。进而以羧基化或羟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模板制备核-壳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通过TG表征可知,以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制备的核-壳微球二氧化硅的质量占整体的52.97%;以羟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模板制备核-壳微球二氧化硅的质量占整体的48.10%。以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制备的亚微米级核-壳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微球时,二氧化硅壳层更加致密,相容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结构 复合 无皂乳液聚合 聚苯乙烯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模板与SiO_2空心微球可控性制备 被引量:5
2
作者 石莉萍 刘纯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5-709,共5页
利用无皂聚合和乳液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胶体模板.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胶体模板粒径分别控制为363,349,160和56 nm,实现了模板粒径的可控制备.利用制备的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系列胶体模板,以偏硅酸钠为前驱体,煅烧去除模板后... 利用无皂聚合和乳液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胶体模板.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胶体模板粒径分别控制为363,349,160和56 nm,实现了模板粒径的可控制备.利用制备的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系列胶体模板,以偏硅酸钠为前驱体,煅烧去除模板后,制备了不同粒径及壁厚的二氧化硅空心微球.所制备的样品粒径在69~405 nm之间,壁厚在11~27 nm之间变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乳液模板、核壳复合材料及二氧化硅空心球形貌进行了表征,提出了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模板与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粒径调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空心 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 模板 硅酸钠 核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分布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雅琼 许文林 鲁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27-529,共3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 ,研究了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极性溶剂中分散聚合的工艺条件对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表明 ,通过控制工艺条件 ,可以制得粒径均匀的共聚物微球。
关键词 窄分布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聚物 制备 分散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二乙烯苯-甲基丙烯酸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固相萃取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申书昌 马柏凤 徐雅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9-265,共7页
以苯乙烯、二乙烯苯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聚乙烯醇为分散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具有亲脂和弱阳离子交换性能的球形固相萃取填料,并确定了最佳的聚合反应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聚合物结构和微... 以苯乙烯、二乙烯苯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聚乙烯醇为分散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具有亲脂和弱阳离子交换性能的球形固相萃取填料,并确定了最佳的聚合反应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聚合物结构和微球的形貌,通过氮气吸附法测定了填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以氰草津、西玛津、阿特拉津和特丁津4种三嗪类除草剂为目标化合物,通过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联用技术,考察了样品溶液的酸度、过柱流量及洗脱剂的体积对萃取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固相萃取条件。测定了制备的固相萃取填料的吸附容量和小柱的穿透体积。氰草津、西玛津、阿特拉津和特丁津的检出限分别为0.26,0.63,0.42,0.31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乙烯-甲基丙烯酸聚合物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三嗪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聚合制备聚(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苯乙烯)单分散微球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召 顾相伶 +1 位作者 朱晓丽 孔祥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2-896,共5页
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作交联剂,苯乙烯作共聚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在乙醇或其与水的混合溶剂中沉淀聚合制备了交联聚合物微球.研究了反应时间、交联剂用量以及溶剂中水含量对聚合过程及微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TA用量在单... 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作交联剂,苯乙烯作共聚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在乙醇或其与水的混合溶剂中沉淀聚合制备了交联聚合物微球.研究了反应时间、交联剂用量以及溶剂中水含量对聚合过程及微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TA用量在单体质量的5%-35%之间且反应时间不低于6h时可制得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当PETA用量低于20%时,所得微球的粒径随PETA用量的增加逐渐减小,粒径分布逐渐变窄;此后继续提高PETA用量,微球粒径又逐渐增大,粒径分布逐渐变宽.向反应介质中加入水,可明显提高微球产率及单体转化率,但其体积分数达30%时,所得微球分散性变宽.在此基础上对微球的形成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 沉淀聚合 乙醇-水混合溶剂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铝-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4
6
作者 蔡佩君 唐永建 +1 位作者 冯长根 张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55-658,共4页
 以Al2O3 PS复合材料为原料,采用乳液微封装法制备出掺杂Al2O3的PS空心微球。三相溶液分别是两个水相:蒸馏水(W1相)、5wt%PVA水溶液(W2相)和3wt%Al2O3 PS溶液(O相,苯和三氯甲烷混合物作溶剂)。所得微球表面粗糙度低于50nm。
关键词 三氧化二铝-聚苯乙烯复合 制备 复合材料 乳液封装法 PS空心 ICF 惯性约束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级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改性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9
7
作者 包建民 闫志英 李优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060-3067,共8页
微米级多孔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是目前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微球粒径通常在1μm至数百微米,干燥状态下内部有几埃甚至几千埃的孔隙,具有球形度好、比表面积大、骨架密度低、吸附性强、力学强度高、与不同极性的... 微米级多孔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是目前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微球粒径通常在1μm至数百微米,干燥状态下内部有几埃甚至几千埃的孔隙,具有球形度好、比表面积大、骨架密度低、吸附性强、力学强度高、与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兼容性好等诸多优点,在生物医学、分析化学、环境保护、催化剂载体以及电子产品等领域中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除了具有高分子微球的一般特点外,还有物理及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好、生产成本低、工业应用前景广等优点,同时微球的苯环反应活性高,易于进行一系列的功能化反应,从而扩大其应用领域。基于上述优点,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多孔聚合物微球。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使得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和功能化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逐渐出现了多种微球制备方法。悬浮聚合法是制备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传统方法,其操作简单,产物后处理方便,但是得到的微球粒径呈多分散性。种子溶胀法被普遍认为是制备单分散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较好的方法,该方法在制备表面功能化、单分散大粒径的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沉淀聚合法也可以用来制备单分散的微球,但是该方法制备的微球交联度低、产量低,而且不易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功能性微球。近几年利用微工程乳化技术制备微球的报道越来越多,包括微孔膜/微通道乳化法和微流控技术。这类方法制备的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单分散性良好,粒径、孔径等重现性好,为制备多孔聚合物微球开辟了新的方向。与此同时很多研究者致力于功能性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开发,通过在微球上引入各种功能基团改善微球的疏水性、溶解性和生物亲和性等,制得的不同特性的微球可应用于高效色谱填料、催化剂载体、生物医学、吸附剂等领域。本文首次详尽地分析和综述了微米级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方法和改性方法,讨论了影响微球孔径及孔分布的重要因素,并总结了该类微球近几年的应用研究状况,最后对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级多孔聚苯乙烯-乙烯 悬浮聚合 种子溶胀 沉淀聚合 工程乳化 功能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磨擦学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江贵长 官文超 郑启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44-1047,共4页
由自由基聚合合成了 1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易溶于碱性水、甲醇、四氢呋喃等溶剂。用FTIR、UV 2 40等进行了结构表征。TEM分析表明 ,其在水溶液中为平均粒径约 40nm的理想球形。四球机实验结果表明 ,一定浓... 由自由基聚合合成了 1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易溶于碱性水、甲醇、四氢呋喃等溶剂。用FTIR、UV 2 40等进行了结构表征。TEM分析表明 ,其在水溶液中为平均粒径约 40nm的理想球形。四球机实验结果表明 ,一定浓度 (质量分数为 0 5 % )的富勒烯共聚物可有效增强抗磨能力。磨斑表面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 ,磨痕浅 ,磨斑小。随着富勒烯三元共聚物含量的增加 ,摩擦系数从基础液 (质量分数为 2 %的三乙醇胺水溶液和质量分数为 0 5 %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锌 )的 0 2 3 3快速下降到最小值0 0 61 5 ,承载能力从基础液的 1 3 5N上升至最大值 490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纳米 合成 磨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C_(60))-苯乙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润滑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江贵长 官文超 郑启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5-28,共4页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苯乙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该聚合物易溶于碱性水、甲醇、四氢呋喃等溶剂。采用FTIR、UV-240等进行结构表征。TEM分析表明其在水溶液中形貌为理想的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6nm。四球机试验测试结...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苯乙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该聚合物易溶于碱性水、甲醇、四氢呋喃等溶剂。采用FTIR、UV-240等进行结构表征。TEM分析表明其在水溶液中形貌为理想的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6nm。四球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该富勒烯共聚物可有效增强抗磨能力。对其磨斑表面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磨痕变浅,磨斑减小,有效地降低了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合成 润滑性能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碲化镉量子点/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复合纳米微球的原位聚合与光学性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孙洁 沈宸 陆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8-991,共4页
通过原位种子聚合构筑了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s)/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复合纳米微球。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对其形貌、结构、光学吸收性质及光致发光性... 通过原位种子聚合构筑了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s)/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复合纳米微球。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对其形貌、结构、光学吸收性质及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位聚合的CdTe/PEDOT-PSS复合物具有规则的球状结构,其吸收光谱是两个单独组分的吸收光谱的加和,发射光谱中550nm左右的峰是电荷转移的结果,显示了CdTe/PEDOT-PSS复合微球作为光电器件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镉量子点 聚(3 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 复合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铁-单宁酸配合物微球在棉织物上的结构生色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小威 韦天琛 +2 位作者 李亦江 邢铁玲 陈国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37,共6页
针对目前基于多巴胺制备结构色织物的过程耗时及成本高的问题,采取单宁酸替代多巴胺快速实现结构色效果,制备了聚苯乙烯/铁-单宁酸配合物(PS/TA-Fe^(3+))微球,并通过重力沉积法在棉织物表面构建无规密堆积的非晶胶体阵列。采用马尔文纳... 针对目前基于多巴胺制备结构色织物的过程耗时及成本高的问题,采取单宁酸替代多巴胺快速实现结构色效果,制备了聚苯乙烯/铁-单宁酸配合物(PS/TA-Fe^(3+))微球,并通过重力沉积法在棉织物表面构建无规密堆积的非晶胶体阵列。采用马尔文纳米粒度分析仪、场发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显微角分辨光谱仪对聚苯乙烯(PS)微球、PS/TA-Fe^(3+)微球和结构色织物进行了表征,探究了适宜的单宁酸和Fe^(3+)用量,表征了结构色织物表面PS/TA-Fe^(3+)微球的排列、结构生色效果及PS/TA-Fe^(3+)涂层的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单宁酸用量为10%、单宁酸与Fe^(3+)的量比为10∶1时,制备的PS/TA-Fe^(3+)微球粒径均匀、单分散性较好,结构色织物颜色柔和明亮,不具备角度依赖性,且具有良好的耐洗涤和耐摩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生色 结构色织物 聚苯乙烯/铁-单宁酸配合物 非晶胶体阵列 无规密堆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的新方法 被引量:44
12
作者 申艳玲 杨云峰 +1 位作者 高保娇 李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0-583,共4页
使用Lewis酸催化剂,用自制的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BCMB),在室温下对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白球)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制得了氯含量接近17%的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氯球);通过红外光谱法与佛尔哈德分析法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与... 使用Lewis酸催化剂,用自制的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BCMB),在室温下对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白球)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制得了氯含量接近17%的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氯球);通过红外光谱法与佛尔哈德分析法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与组成;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氯甲基化反应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种因素对白球氯甲基化过程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1)影响白球的氯甲基化程度;(2)抑制或促进分子链之间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进一步交联,影响微球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1 4-二氯甲氧基丁烷 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 氯甲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钛复合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3
13
作者 罗付生 韩爱军 +1 位作者 杨毅 李凤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0-42,共3页
根据微粒子设计的原理 ,通过使用搅拌磨和干式冲击设备在微米级 (d50 为 5 0 μm )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微球上包覆一层纳米级 (d50 为 10 0nm)的TiO2 粒子 ,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所得微粒子的形貌 ,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扫描了其紫外吸... 根据微粒子设计的原理 ,通过使用搅拌磨和干式冲击设备在微米级 (d50 为 5 0 μm )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微球上包覆一层纳米级 (d50 为 10 0nm)的TiO2 粒子 ,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所得微粒子的形貌 ,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扫描了其紫外吸收谱图 ,发现经复合后的纳米TiO2 粒子的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 ,且经复合处理后TiO2 粒子的紫外吸收能力增强了 3倍~ 10倍。并介绍了该复合粒子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聚甲基丙烯酸甲酸-二氧化钛 复合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共聚法合成功能性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11
14
作者 熊颖辉 李红 +3 位作者 李慧芝 申剑仁 钟至荣 何杰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2-506,共5页
以葡萄糖水溶液为分散介质、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加入稳定剂聚乙烯醇(PVA),用悬浮共聚法合成了含羧基的功能性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简称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葡萄糖、主单体苯乙烯(St)、功能单体AA、稳定剂PVA、... 以葡萄糖水溶液为分散介质、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加入稳定剂聚乙烯醇(PVA),用悬浮共聚法合成了含羧基的功能性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简称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葡萄糖、主单体苯乙烯(St)、功能单体AA、稳定剂PVA、交联剂二乙烯苯(DVB)、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含量对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聚合条件为:葡萄糖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5%~7.0%;St,AA,DVB,AIBN,PVA分别占总物料质量的20%~25%,100%,0.10%,0.25%,1.00%;温度79℃;反应时间10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平均直径为50~70μm,分散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共聚 葡萄糖水溶液 功能单体 丙烯酸 苯乙烯 功能性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和聚苯乙烯磺酸钠调控制备多孔碳酸钙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伟林 黄文柯 +1 位作者 黄崇秋 曾杏彬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72,共6页
多孔碳酸钙微球是一种良好的新型缓释载体,在药物缓释、农药控释、涂层防护、橡胶抗老化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合成具有丰富纳米孔道的碳酸钙微球是实现缓释的关键。以氯化钙和碳酸钠为反应原料,选用聚丙烯酸(PAA)为表面活性剂、聚苯... 多孔碳酸钙微球是一种良好的新型缓释载体,在药物缓释、农药控释、涂层防护、橡胶抗老化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合成具有丰富纳米孔道的碳酸钙微球是实现缓释的关键。以氯化钙和碳酸钠为反应原料,选用聚丙烯酸(PAA)为表面活性剂、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为晶型调控剂,通过复分解法制备出球霰石型多孔碳酸钙微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粒度分析仪、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热重分析仪等手段对获得产物进行表征分析,并研究PAA、PSS浓度对碳酸钙微球形貌和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搅拌速率为600 r/min、PAA和PS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0 g/L和3.6 g/L时,可制备出粒径均一、形貌良好、孔隙率较大的多孔碳酸钙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聚苯乙烯磺酸钠 多孔碳酸钙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亚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玉 孟秀红 +1 位作者 马骏 王海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20,共5页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亚微米级聚苯乙烯(PS)微球,考察了苯乙烯(st)单体浓度、引发剂过硫酸钾(K2S2O2)浓度、离子强度(氯化钠浓度)与Ps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关系。然后通过加入微量乳化剂或肛环糊精对无皂乳液聚合法进行改进...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亚微米级聚苯乙烯(PS)微球,考察了苯乙烯(st)单体浓度、引发剂过硫酸钾(K2S2O2)浓度、离子强度(氯化钠浓度)与Ps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关系。然后通过加入微量乳化剂或肛环糊精对无皂乳液聚合法进行改进,研究了改进效果。结果表明,Ps微球的粒径随st单体浓度和氯化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K2S2O2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通过调节这3种原料的浓度,可制得粒径在450~1000nm且单分散系数小于0.08的Ps微球,但产品收率较低,仅为30%左右。在相同的合成条件下,加入微量乳化剂可制得粒径在100~350nm且单分散系数小于0.05的PS微球,产品收率提高到75%左右;加入微量序环糊精可制得粒径在300nm左右且单分散系数小于0.08的PS微球,产品收率可达80%且反应时间大幅缩短,由原来的12h缩减到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聚苯乙烯 乳化剂 Β-环糊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制备羧基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及其表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清浩 郭金春 +3 位作者 冷嘉鹏 段朋 刘红彦 陈立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0,共3页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为单体、烯丙基荧光素为荧光染料,采用一步法制备了两种粒径均一、表面羧基化的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其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为单体、烯丙基荧光素为荧光染料,采用一步法制备了两种粒径均一、表面羧基化的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其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两种羧基化共聚荧光微球单分散性好、荧光性能好且稳定,表面成功引入了羧基;聚合在共聚荧光微球中的荧光素与烯丙基荧光素性质一致,证实了共聚荧光微球和烯丙基荧光素在乙醇和甲苯中具有不同荧光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一步法 羧基聚苯乙烯共聚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载药微球的释放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盛 罗志敏 +1 位作者 薛丽群 马秀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4-76,80,共4页
对合成的壳聚糖-聚丙烯酸及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微球用扫描电镜进行形貌观察,并测定了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微球的热稳定性.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拟蛋白药物,研究了载有BSA的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微球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聚... 对合成的壳聚糖-聚丙烯酸及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微球用扫描电镜进行形貌观察,并测定了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微球的热稳定性.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拟蛋白药物,研究了载有BSA的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微球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聚丙烯酸共聚物外形呈片层状;而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微球为致密微球,粒径约在100~400nm之间,具有较好的分散性,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微球在温度区间(0~135℃)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载有BSA的磁性微球在模拟肠液中刚开始时有一个突释过程,之后缓慢释放,在6h左右达到了平衡,最终释放率可达到80.5%;而在模拟胃液中几乎没有释放,平衡释放率只有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丙烯酸 磁性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复合微球的合成及药物吸放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震乾 包永忠 +1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2-585,共4页
采用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悬浮聚合过程中滴加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乳液聚合组分的悬浮-乳液耦合聚合方法,制备了大粒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MMA/PHEMA)复合微球。PMMA/PHEMA复合微球表面以HEMA乳液聚合物为... 采用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悬浮聚合过程中滴加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乳液聚合组分的悬浮-乳液耦合聚合方法,制备了大粒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MMA/PHEMA)复合微球。PMMA/PHEMA复合微球表面以HEMA乳液聚合物为主,且具有微孔结构。PMMA/PHEMA复合微球在水和苄醇中的平衡溶胀率大于PMMA微球。PMMA/PHEMA复合微球48 h异丁苯丙酸负载百分比为35.6%,PMMA为27.6%。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时间达到360 h,释放量占负载总量的82%;而PM-MA微球的释放时间为216 h,释放量仅占负载总量的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复合 药物吸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交联聚乙烯醇微球表面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及接枝微球对含氮代谢及药物分子吸附特性的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正国 高保娇 +1 位作者 雷青娟 陈志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64-1568,共5页
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微球,利用其表面大量的羟基,与铈盐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现了甲基丙烯酸(MAA)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制备了接枝微球CPVA-g-PMAA。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zeta电位... 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微球,利用其表面大量的羟基,与铈盐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现了甲基丙烯酸(MAA)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制备了接枝微球CPVA-g-PMAA。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zeta电位测定等法,对接枝微球的化学结构及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初步考察了接枝微球CPVA-g-PMAA对代谢分子肌酐(Cr)及药物分子5-氟尿嘧啶(5-FU)的吸附性能,分析了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较大的pH值范围内,接枝微球CPVA-g-PMAA的zeta电位为绝对值较大的负值,即其表面携带高密度的负电荷。受静电相互作用的驱动,接枝微球CP-VA-g-PMAA对含N的Cr及5-FU分子表现出很强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甲基丙烯酸 接枝聚合 肌酐 5-氟尿嘧啶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