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汉族、布依族和壮族群体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唐焕文 庄志雄 +4 位作者 梁海荣 李荣成 何云 农艺 黄月葵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2-434,438,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5个外显子核苷酸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银染技术检测3个民族(汉族、布依族和壮族)634名正常人PARP-1基因多态性。【结果】在3个民族634名正... 【目的】探讨人类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5个外显子核苷酸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银染技术检测3个民族(汉族、布依族和壮族)634名正常人PARP-1基因多态性。【结果】在3个民族634名正常人血标本的5个外显子扩增产物SSCP电泳条带中,219名汉族人PARP-1基因5个外显子均未检出多态性条带;203名布依族和212名壮族人PARP-1基因的5个外显子扩增产物中分别有2例的外显子20检出1条多态性条带,其余4个外显子扩增产物未见多态性条带。【结论】PARP-1基因第20外显子上可能存在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布依族 壮族 腺苷二磷酸核糖-1 基因多态性 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银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与DNA双链断裂修复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利俊 马丽 李莉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0-626,共7页
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是细胞最严重的DNA损伤形式。细胞通过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途径修复DNA双链断裂损伤。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poly(ADP-rib... 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是细胞最严重的DNA损伤形式。细胞通过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途径修复DNA双链断裂损伤。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poly(ADP-ribosyl)ation,PARylation)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这个过程由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家族(poly(ADP-ribose)polymerases,PARPs)催化完成。PARP1作为PARPs家族最重要的成员,其在DNA损伤应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PARP1在DSBs修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参与DSBs的早期应答反应及其具体修复途径,可依据KU蛋白的存在与否发挥不同的特定作用。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PARP1在DNA双链断裂修复方面的潜在作用,将为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二磷酸-核糖1 DNA双链断裂 同源重组 非同源末端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3抑制PARP-1活性缓解多巴胺能神经元炎症损伤 被引量:2
3
作者 蒋德旗 梁瑞兰 +2 位作者 蒋丽林 勾玲 徐兰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10-1516,共7页
目的研究多巴胺能神经元SIRT3表达对小胶质细胞活化所致其炎症损伤的抵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建立多巴胺能神经元MN9D细胞与小胶质细胞BV-2共培养体外炎症损伤模型。将MN9D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IRT3组、SIRT3+PJ34(PARP-1抑制剂)... 目的研究多巴胺能神经元SIRT3表达对小胶质细胞活化所致其炎症损伤的抵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建立多巴胺能神经元MN9D细胞与小胶质细胞BV-2共培养体外炎症损伤模型。将MN9D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IRT3组、SIRT3+PJ34(PARP-1抑制剂)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酯化钙黄绿素与氯化钴共孵育法分析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PTP)开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IRT3过表达则使SIRT3组MN9D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降低,SIRT3和SOD_(2)基因表达明显增多,PARP-1、TNF-α及IL-1β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明显变小,线粒体膜电位上升,mPTP开放和ROS生成减少,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T3+PJ34组MN9D细胞PARP-1活性抑制后,除SIRT3和IL-1β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外,其它考察指标的变化趋势在SIRT3组基础上进一步增大,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RT3表达能够缓解小胶质细胞激活所致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炎症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改善线粒体功能,减少ROS生成抑制PARP-1活性及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能神经元 SIRT3 腺苷二磷酸核糖-1 神经炎症 核转录因子-ΚB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_(1-42)诱导小胶质细胞的炎性上清液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PARP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贺显君 索爱琴 +2 位作者 许予明 张杰文 李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1-1193,共3页
目的:探讨Aβ1-42诱导小胶质细胞的炎性上清液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生长良好的1940小胶质细胞与终浓度为125nmol/L的Aβ1-42共孵育4h,取上清液。将培养7d的大鼠神经... 目的:探讨Aβ1-42诱导小胶质细胞的炎性上清液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生长良好的1940小胶质细胞与终浓度为125nmol/L的Aβ1-42共孵育4h,取上清液。将培养7d的大鼠神经细胞分为3组,A组加入炎性上清液,B组加入Aβ1-42,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培养12、24、48与72h。运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观察神经细胞的凋亡,应用比色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并采用WesternBlot检测A组培养不同时间PARP的表达情况。结果:终浓度125nmol/L的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上清液能够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培养48h及72h后,3组细胞Caspase-3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22.203,P=0.042,F时间=19.883,P=0.048),其中A组培养48h及72h后Caspase-3活性较B、C组升高(P均<0.05);A组可检测到PARP降解。结论:Aβ1-42诱导小胶质细胞的炎性上清液可以通过活化Caspase-3,降解其底物诱发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2 小胶质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CASPASE-3 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中PARP-1的表达及其与EMT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灿灿 尉蔚 +1 位作者 林雪艳 田永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5-431,共7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OC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PARP-1、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转录调控因子Snail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高效PARP-1抑制剂PJ34处理SKOV3细胞后PARP-1、E-cadherin、vimentin和Snail蛋白的表达。结果:PARP-1、vimentin和Snail在EOC中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而E-cadherin则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PARP-1、E-cadherin、vimentin和Snail与EOC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和病理类型无关。E-cadherin表达与PARP-1表达呈负相关(P<0.05),vimentin、Snail表达与PARP-1表达呈正相关(P<0.05)。EOC中PARP-1、vimentin和Snail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E-cadher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低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PJ34处理SKOV3细胞后,PARP-1、vimentin和Snail的蛋白水平明显下降,E-cadherin的蛋白水平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PARP-1通过调控E-cadherin、vimentin和Snail的表达促进EOC上皮间质转化。PARP-1及其参与的上皮-间质转化在EOC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腺苷二磷酸核糖-1 E-钙黏蛋白 波形蛋白 SNAIL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1与NF-κB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哲 李燕 +1 位作者 吕树卿 田永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76-679,共4页
目的:研究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卵巢良性肿瘤、3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和50例卵巢癌原发灶中的PARP-1和NF-... 目的:研究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卵巢良性肿瘤、3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和50例卵巢癌原发灶中的PARP-1和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①PARP-1蛋白和NF-κBp65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在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ARP-1和NF-κBp65蛋白与卵巢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③卵巢癌组织中PARP-1与NF-κBp65表达呈正相关(r=0.596,P<0.05)。结论:PARP-1和NF-κB在卵巢癌组织中过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ARP-1可能通过作用于NF-κB促进卵巢上皮性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肿瘤 腺苷酸二磷酸核糖-1 核转录因子κB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氢醌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性状及PAR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高羽亭 刘林华 +3 位作者 黄明元 梁海荣 范洪学 唐焕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氢醌(HQ)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生物学性状及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基因表达的影响,阐明低剂量HQ对骨髓的毒效应。方法:磷酸盐缓冲液(PBS)溶解HQ,以PBS处理组为对照组,分别以2.5、5.0和10.0μmol... 目的:探讨低剂量氢醌(HQ)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生物学性状及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基因表达的影响,阐明低剂量HQ对骨髓的毒效应。方法:磷酸盐缓冲液(PBS)溶解HQ,以PBS处理组为对照组,分别以2.5、5.0和10.0μmol·L-1HQ染毒大鼠BMSCs为处理组。应用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能力,通过磷脂结合蛋白(Annexin V)/碘化丙啶(PI)标记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PARP-1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与PBS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提高(P<0.05);染毒48 h后,5.0和10.0μmol·L-1HQ组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染毒48 h后,2.5、5.0和10.0μmol·L-1HQ组细胞PARP-1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0.92、0.56(P<0.05)和0.45倍(P<0.05)。结论:低剂量HQ能抑制大鼠BMSCs凋亡和PARP-1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醌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腺苷二磷酸核糖-1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柔比星诱导乳腺癌细胞PARP-1活性上调依赖于Kif4A蛋白低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辉 鲁常青 +2 位作者 田波 李青 陈铜兵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4-812,共9页
背景与目的:化疗作为乳腺癌术后治疗的重要手段,由其引发的耐药现象备受关注,而耐药的出现与DNA损伤修复异常增强密切相关。驱动蛋白家族成员4A(kinesin family member 4A,Kif4A)和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 背景与目的:化疗作为乳腺癌术后治疗的重要手段,由其引发的耐药现象备受关注,而耐药的出现与DNA损伤修复异常增强密切相关。驱动蛋白家族成员4A(kinesin family member 4A,Kif4A)和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1]是重要的DNA损伤修复分子。本研究探讨Kif4A在多柔比星诱导乳腺癌细胞PARP-1活性上调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多柔比星处理后乳腺癌MDA-MB-231和MCF-7细胞Kif4A蛋白表达及PARP-1活性的变化;并检测高表达Kif4A蛋白后,乳腺癌细胞PARP-1蛋白表达及其活性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多柔比星联合PARP-1抑制剂3-氨基苯酰胺(3-Aminobenzamide,3-ABA)干预后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多柔比星能上调PARP-1活性并诱导乳腺癌细胞Kif4A蛋白低表达,两者都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高表达Kif4A后,PARP-1活性被明显抑制,细胞凋亡数增加,而多柔比星能部分逆转由Kif4A高表达而引起的PARP-1活性抑制。多柔比星和3-ABA都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联合使用能增加细胞凋亡,与单独使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还显示,多柔比星、PARP-1抑制剂3-ABA及高表达的Kif4A诱导的MDA-MB-231细胞凋亡数高于MCF-7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柔比星诱导乳腺癌细胞PARP-1活性上调依赖于细胞Kif4A蛋白低表达,Kif4A有望成为逆转多柔比星耐药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蛋白家族成员4A 腺苷酸二磷酸核糖-1 多柔比星 MCF-7细胞 MDA-MB-231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1在肺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罗超 喻鹏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149,共9页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核酶,其活化参与了肺部炎症性疾病的信号转导过程。本文从PARP-1的结构与功能、参与炎症信号调节、调控肺部炎症疾病及抑制剂研究进展等方面对PARP-1与...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核酶,其活化参与了肺部炎症性疾病的信号转导过程。本文从PARP-1的结构与功能、参与炎症信号调节、调控肺部炎症疾病及抑制剂研究进展等方面对PARP-1与肺部炎症疾病的调控及其治疗前景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阐明肺部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该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二磷酸核糖-1 炎症 信号转导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DS对SIN-1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PARP-1/AI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曦 尹金宝 +5 位作者 钟志超 范洪领 许黎娟 郑原印 蔡仕宁 常全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49-1552,共4页
目的观察氯通道阻断剂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DIDS)对NO诱导的大鼠离体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离体培养12 d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吗啡斯德酮亚胺(3-morpholinosyndnomine,SIN-1)处理组、S... 目的观察氯通道阻断剂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DIDS)对NO诱导的大鼠离体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离体培养12 d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吗啡斯德酮亚胺(3-morpholinosyndnomine,SIN-1)处理组、SIN-1+DIDS组。对各组神经元分别在相应的时间点用MTT法测定细胞生存率、Hoechst 33258测定凋亡百分数、免疫化学荧光分析检测凋亡信号蛋白PARP-1/AIF的变化、Western blot分析凋亡蛋白Caspase-3的变化。结果 DIDS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IN-1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减少凋亡发生数目,并能抑制损伤所引起的Caspase-3的激活、削弱PARP-1/AIF的表达。结论氯通道可能参与了NO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氯通道阻断剂DIDS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削弱PARP-1/AI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二异硫氰基芪-2 2'-二磺酸(DIDS) 一氧化氮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1(PARP-1) 凋亡诱导因子(AIF) 凋亡 氯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化疗前后肿瘤组织中PARP-1的表达及其与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小珍 陈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414-1416,1420,共4页
目的:研究卵巢癌化疗前后肿瘤组织中PARP-1的表达及其与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TC方案)化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4个周期时分别采集肿瘤组织,测定PARP-1、上皮间质转化标志分子... 目的:研究卵巢癌化疗前后肿瘤组织中PARP-1的表达及其与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TC方案)化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4个周期时分别采集肿瘤组织,测定PARP-1、上皮间质转化标志分子、血管新生分子的mRNA表达量。结果:化疗后,卵巢癌组织中PARP-1、Snail、ZEB1、N-cadherin、Vimentin、VEGF、VEGFR-1、VEGFR-2、Ang-2、Tie-2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化疗前,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化疗前;化疗后PARP-1低表达卵巢癌组织中Snail、ZEB1、N-cadherin、Vimentin、VEGF、VEGFR-1、VEGFR-2、Ang-2、Tie-2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PARP-1高表达卵巢癌组织,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PARP-1高表达卵巢癌组织。结论:TC方案化疗能够通过抑制卵巢癌病灶内PARP-1的表达来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及血管新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腺苷二磷酸核糖-1 上皮间质转化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PARP-1/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晓红 徐勇 陈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25-1433,共9页
目的:通过构建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模型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DPN大鼠坐骨神经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激活核因子-κB(poly ADP-ribose polymera... 目的:通过构建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模型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DPN大鼠坐骨神经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激活核因子-κB(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nuclear factor kappa-B,PARP/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84只,随机选12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DPN模型。建模成功后,抽取7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胰岛素组,甲钴胺组,利拉鲁肽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胰岛素组给予胰岛素治疗,甲钴胺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给药组给予不同剂量利拉鲁肽治疗,共治疗8周。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和血糖,测定神经反应速度,ELISA检测炎症因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ARP-1、NF-κB蛋白表达,EMSA检测NF-κB转录活性。选择RSC96细胞建立高糖环境下细胞损伤模型,应用基因芯片预测PARP-靶基因,并通过转染PARP-1进行检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利拉鲁肽治疗后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血糖显著降低,神经反应速度提高(P<0.05);大鼠实验和细胞实验显示利拉鲁肽给药后细胞炎症因子含量及PARP和NF-κB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高剂量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利拉鲁肽抑制了NF-κB的转录活性;PARP-1转染组炎症因子和PARP-1、NF-κ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中剂量组(P<0.05),PARP-1/NF-κB是GLP-1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大鼠抗炎症作用的重要靶点。结论:利拉鲁肽可以降低DPN大鼠坐骨神经PARP-1和NF-κB的表达水平,从而降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起到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坐骨神经损伤 腺苷二磷酸核糖-1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构建parp-1基因低表达的石英恶性转化细胞模型
13
作者 郭伟 宋珊珊 +5 位作者 田琳 高艾 牛丕业 左昕 朱钟慧 吴惠慧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5-649,共5页
目的构建多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基因低表达的石英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M-16HBE)模型。方法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ing,RNAi)技术建立parp-1基因低表达的M-16HBE模型;采用反转... 目的构建多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基因低表达的石英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M-16HBE)模型。方法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ing,RNAi)技术建立parp-1基因低表达的M-16HBE模型;采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法检测不同组别(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质粒转染组)M-16HBE的parp-1基因mRNA表达情况;应用MT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生活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质粒转染组M-16HBE的parp-1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量约为正常细胞的4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M-16HBE的parp-1基因mRNA表达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质粒转染细胞的增生能力显著增强,S期细胞比例升高了7.8%,G2期细胞比例下降了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rp-1基因低表达M-16HBE模型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腺苷酸二磷酸核糖-1基因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1抑制剂与其他药物联用克服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施锦渝 柏英 +3 位作者 彭珂文 张文慧 朱启华 徐云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3-530,共8页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在DNA修复和细胞凋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ARP-1抑制剂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耐药性的出现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本文就PARP-1抑制剂与其他药物联用克服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在DNA修复和细胞凋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ARP-1抑制剂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耐药性的出现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本文就PARP-1抑制剂与其他药物联用克服耐药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临床上现有的药物组合方法及其疗效,并对药物联用策略进行了评价与展望,提出双靶点或多靶点药物的开发将成为克服PARP-1抑制剂耐药性、拓宽适应证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二磷酸核糖-1 腺苷二磷酸核糖-1抑制剂 抗肿瘤 耐药性 药物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1抑制剂通过激活SIRT1-PGC-1α轴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侯亚儒 舒新乐 +2 位作者 张霞 李森 雍文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40-2544,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实验模型,探讨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抑制剂是否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减轻COPD大鼠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 目的:通过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实验模型,探讨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抑制剂是否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减轻COPD大鼠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探究SIRT1-PGC-1α轴作为PARP-1抑制剂作用新靶点的可能性。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作为健康组,剩余大鼠构建COPD实验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PARP-1抑制剂处理组、PARP-1抑制剂+PGC-1α抑制剂组,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ELISA检测大鼠肺组织TNF-α、IL-6、IL-1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SIRT1、PGC-1α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IRT1、PGC-1α蛋白表达。结果:健康组大鼠肺组织结构完整,与健康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产生结构损伤,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IL-6含量均显著升高,血清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含量显著降低,SIRT1、PGC-1α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PARP-1抑制剂处理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恢复,炎症细胞减少,TNF-α、IL-1β、IL-6含量均显著降低,血清中MDA含量显著降低,SOD含量显著升高,SIRT1、PGC-1α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与PARP-1抑制剂处理组相比,PARP-1抑制剂+PGC-1α抑制剂组炎症细胞数量增加,TNF-α、IL-1β、IL-6含量均显著升高,血清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含量显著降低,SIRT1、PGC-1α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PARP-1抑制剂可通过激活SIRT1-PGC-1α轴,缓解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有效缓解CO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磷酸腺苷核糖-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1 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1促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抑制剂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涵柽 张吉翔 +2 位作者 李娇 魏舒纯 董卫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3-508,共6页
肝纤维化(HF)是慢性肝损害的重要病理过程,若广泛的肝内细胞DNA持续损伤和结缔组织增生可形成肝硬化,最终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癌变甚至死亡。由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系统[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s]在肝内细胞DNA损伤与修复... 肝纤维化(HF)是慢性肝损害的重要病理过程,若广泛的肝内细胞DNA持续损伤和结缔组织增生可形成肝硬化,最终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癌变甚至死亡。由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系统[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s]在肝内细胞DNA损伤与修复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PARP-1)。于此,该文通过对PARP-1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发现其在肝内细胞DNA损伤与修复中,可通过NAD+及能量代谢调节线粒体稳态、调控炎症信号通路NF-κB、激活转录激活蛋白1(AP-1)和抑制AMPK-mTOR通路,进而促进HF,表明PARP抑制剂(PARPI)在抗HF中具有良好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腺苷二磷酸核糖-1 DNA损伤与修复 PARP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1抑制剂PJ34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7
作者 高清河 李金雨 +3 位作者 赵力 于忠英 杨镇有 庄园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 polymerase-1,PARP-1]抑制剂PJ34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PJ34处理PC-3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PAR... 目的:观察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 polymerase-1,PARP-1]抑制剂PJ34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PJ34处理PC-3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PARP-1蛋白表达,annexin V-FITC/IP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侵袭等相关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结果:PJ34组分别作用72 h、48 h、24 h后,PARP-1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control组(t=4.647,P=0.009 7;t=4.816,P=0.008 5;t=17.28,P<0.000 1)。PJ34组凋亡率为(17.64±4.49)%,与control组凋亡率的(3.83±0.7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1,P=0.006)。Control组和PJ34组细胞迁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7,P<0.000 1),细胞侵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1,P<0.000 1)。结论:PJ34通过抑制PARP-1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腺苷二磷酸核糖-1 生物行为学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氨基苯甲酰胺联合顺铂抑制骨肉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亚东 徐西强 +2 位作者 彭飞 虞冀哲 吴华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7期852-855,共4页
目的探讨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抑制药3-氨基苯甲酰胺(3-aminobenzamide,3-AB)联合顺铂对骨肉瘤细胞U2OS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CCK-8法检测单独应用顺铂及与3-AB联合应用时U2OS细胞增殖的抑... 目的探讨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抑制药3-氨基苯甲酰胺(3-aminobenzamide,3-AB)联合顺铂对骨肉瘤细胞U2OS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CCK-8法检测单独应用顺铂及与3-AB联合应用时U2OS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分析细胞周期。结果 3-AB与顺铂联用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比单独应用顺铂低,增敏比1.76,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3-AB联合顺铂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较单纯3-AB、顺铂处理的凋亡率高,细胞周期分析结果示3-AB联合顺铂处理较单纯顺铂处理S期阻滞时间更长。结论 PARP-1抑制药3-AB能增强顺铂对骨肉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氨基苯甲酰胺 顺铂 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抑制药 骨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晶体结构设计全新PARP1抑制剂的合成及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诱导凋亡机制的研究
19
作者 符雷蕾 张岚 +2 位作者 姚大红 刘博 欧阳亮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3-1063,共1页
目的基于共晶体结构设计合成全新骨架的PARP1抑制剂并研究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本研究中,我们基于共晶技术筛选和药效团、分子对接等虚拟筛选,发现了一系列二氢双苯氧卓类化合物可以作为PARP1抑制剂,然后通过结构优化,... 目的基于共晶体结构设计合成全新骨架的PARP1抑制剂并研究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本研究中,我们基于共晶技术筛选和药效团、分子对接等虚拟筛选,发现了一系列二氢双苯氧卓类化合物可以作为PARP1抑制剂,然后通过结构优化,发现了一个具有新颖化学结构和与PARP1蛋白有独特结合作用的化合物编号为OL-1(2-(11-(3(-dimethylamino)propylidene)-6,11-dihydrodibenzo[b,e]oxepin)-2-yl)acetohydrazide)。结果 OL-1具有很强的活性(对PARP1的酶活抑制IC50=0.079μmol·L-1),同时也抑制PARP调节的芳基化作用及BRAC1基因突变的MDA-MB-436细胞增殖。并且OL-1能够抑制与癌症转移密切相关的细胞转移,在MDA-MB-436细胞移植瘤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抗癌活性,且没有明显的毒性。结论 OL-1有一定潜力应用于将来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 晶体结构 PARP1抑制剂(OL-1) 三阴性乳腺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1基因沉默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黏附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薇 唐怡 +1 位作者 王娅兰 徐剑侠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8-334,共7页
目的探讨单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转移酶-1[mono(ADP-ribosyl)transferase-1,ART1]基因沉默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黏附、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携带ART1-shRNA的慢病毒感染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将细胞分为实验组(感染ART1-sh... 目的探讨单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转移酶-1[mono(ADP-ribosyl)transferase-1,ART1]基因沉默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黏附、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携带ART1-shRNA的慢病毒感染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将细胞分为实验组(感染ART1-shRNA慢病毒的CT26细胞),NC-shRNA对照组[感染阴性对照慢病毒(negative-control-shRNA,NC-shRNA)CT26细胞]及未处理组(未经处理的CT26细胞);RT-PCR检测CT26细胞ART1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RT1、RhoA、integrinβ1蛋白表达的变化;用细胞基质黏附、运动和侵袭实验观察ART1-shRNA对CT26细胞基质黏附、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获得稳定沉默ART1基因的CT26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实验组ART1mRNA和ART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RhoA、integrinβ1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细胞黏附、运动、侵袭抑制率分别为70.72%,52.20%和60.00%。结论单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转移酶-1(ART1)基因沉默可降低CT26细胞的黏附、运动、侵袭能力,该作用可能与ART1沉默后下调RhoA和integrinβ1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转移-1(ART1) 慢病毒 结肠癌 黏附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