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6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烷偶联剂修饰GO/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吴胜利 田野 +3 位作者 白一男 武一夫 田鑫 董元清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2,共11页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因摩擦系数较高限制了其在摩擦环境中的应用,为此,通过石墨烯增强PMMA材料本体强度的方法来降低PMMA表面的摩擦系数,并拓展其应用领域。首先,为提高石墨烯与PMMA的相容性,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并用...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因摩擦系数较高限制了其在摩擦环境中的应用,为此,通过石墨烯增强PMMA材料本体强度的方法来降低PMMA表面的摩擦系数,并拓展其应用领域。首先,为提高石墨烯与PMMA的相容性,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并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GO进行修饰,最后采用原位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备KH570-GO改性的PMMA复合材料(KH570-GO/PMMA)。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针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KH570-GO/PMMA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对比PMMA与KH570-GO/PMM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摩擦性能,并对石墨烯降低PMMA摩擦系数的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当PMMA中添加MMA单体质量0.06%的KH570-GO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到76.2 MPa,较纯PMMA提高了13.4%,摩擦系数从0.7显著降低至0.25;随着KH570-GO添加量的继续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出现明显下降,当KH570-GO添加量达到单体质量的0.2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仅为59.2 MPa。以上结果表明,适量KH570-GO的加入不仅能够提高PMMA的力学性能,还通过石墨烯在摩擦界面处的石墨化作用形成润滑膜,显著改善PMMA的摩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力学性能 摩擦性能 摩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
2
作者 张甜梦 蔡雄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5,共7页
文中基于同轴型微流控装置,以光引发聚合的方式制备了粒径可控且均一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研究了聚乙烯醇(PV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乙二醇、连续相流速、毛细管尖端直径及外管缩颈大小对微球粒径大小及均一性的影响。通... 文中基于同轴型微流控装置,以光引发聚合的方式制备了粒径可控且均一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研究了聚乙烯醇(PV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乙二醇、连续相流速、毛细管尖端直径及外管缩颈大小对微球粒径大小及均一性的影响。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球形貌,测量微球粒径,结果发现,随着PVA或SDS用量的增加,微球粒径减小,且分散剂对微球的粒径分布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而乙二醇对微球粒径影响不显著,连续相流速的增大、内管尖端直径的减小、外管缩颈程度增加均会导致微球粒径减小。文中所制备的微球粒径范围为65~316μm,变异系数(CV)可小于3%。研究结论对不同尺寸且粒径均一的PMMA微球及其他高分子微球的可控制备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微球 甲基丙烯酸甲酯 均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处理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德生 袁伟群 +2 位作者 王珏 严萍 杨士勇 《绝缘材料》 CAS 2007年第2期51-53,共3页
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高于和低于其玻璃化温度(Tg)进行退火处理,分别研究了其介电常数的频谱、温谱和表面直流闪烙电压的变化,考察了其玻璃化转变和偏光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其介电常数和表面直流闪烙电压提高。这些性能的改善源... 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高于和低于其玻璃化温度(Tg)进行退火处理,分别研究了其介电常数的频谱、温谱和表面直流闪烙电压的变化,考察了其玻璃化转变和偏光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其介电常数和表面直流闪烙电压提高。这些性能的改善源自于退火处理后(尤其在Tg附近处理),在PMMA内部形成了立构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退火处理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侯远赫 吴宇辉 +3 位作者 牟悦 孙辉 张家龙 刘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76-1586,共11页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溶液聚合制得一系列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聚合速率、PMMA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剂质量、聚合温度和引发剂浓度是影响聚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溶液聚合制得一系列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聚合速率、PMMA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剂质量、聚合温度和引发剂浓度是影响聚合速率的主要因素,而RAFT试剂浓度和结构可调控PMMA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对于甲基丙烯酸甲酯体系,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结果表明,RAFT试剂“激活”过程的Gibbs自由能变(ΔG)是评估RAFT试剂对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ΔG越小,表明RAFT试剂越容易被“激活”,控制效果越好。提出了一种快速判断RAFT试剂可行性的理论计算依据,降低了RAFT试剂的实验开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溶液 密度泛函理论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生产及市场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春艳 姜月伟 徐兵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8,15,共5页
介绍了国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生产和市场现状,包括生产厂家、产品牌号、市场消费等。简述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生产技术及市场发展方向,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生产 市场 生产技术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分离法制备多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胶囊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建平 李丹 +4 位作者 康召青 高阳 李伟 王学晨 张兴祥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44,共6页
以具有温敏性的线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为致孔剂,在十八烷(n-Oc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SMA)水溶液微乳液体系中用相分离法制得包覆有n-Oct的多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胶囊,采用扫描电... 以具有温敏性的线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为致孔剂,在十八烷(n-Oc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SMA)水溶液微乳液体系中用相分离法制得包覆有n-Oct的多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胶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等手段分别考察了这种多孔PMMA微胶囊.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多孔微胶囊粒径在2.0-4.0μm,呈多孔微球状,当PNIPAm的添加质量为0.3-1.2 g时,多孔PMMA微胶囊表面孔隙数量稍有增加,而当增加MMA的用量或者增加PNIPAm相对分子质量时,多孔PMMA微胶囊表面孔隙数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异丙基丙烯酰胺 相分离法 多孔pmma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对氰酸酯树脂(BADCy)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凤萍 李春雪 +1 位作者 祝保林 王君龙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32,26,共7页
通过异步合成法,将预聚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用于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BADCy),制备了改性BADCy。文章通过对材料进行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动态热机械分析(DMA)、SEM、FTIR分析,探讨不同PMMA添加量对改性BADCy力学性能的影响。结... 通过异步合成法,将预聚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用于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BADCy),制备了改性BADCy。文章通过对材料进行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动态热机械分析(DMA)、SEM、FTIR分析,探讨不同PMMA添加量对改性BADCy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纯BADCy相比,当PMMA的质量分数为20%时,改性BADCy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58.5%和88%,环氧树脂(EP)与BADCy相分离消失,玻璃化温度(Tg)基本保持不变,同时改性BADCy的粘性较低,有助于固化浇铸成型。通过使用TGA、DSC等测试手段探讨不同PMMA添加量对材料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MMA质量分数为20%时,改性BADCy的热失重温度、质量保持率基本不变,固化热降低,反应可控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 甲基丙烯酸甲酯 异步合成 增韧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DNA分析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5
8
作者 杜晓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379-3382,共4页
生物分析是微流控芯片分析最具进一步发展及商品化前景的分支领域之一。报道了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DNA分析系统的研制。采用简易热压法自制的PMMA芯片,以小型光纤式激光诱导荧光为检测器,以四触点可切换1800V高压电源... 生物分析是微流控芯片分析最具进一步发展及商品化前景的分支领域之一。报道了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DNA分析系统的研制。采用简易热压法自制的PMMA芯片,以小型光纤式激光诱导荧光为检测器,以四触点可切换1800V高压电源为电驱动系统,以2%羟乙基纤维素(HEC)为筛分介质,通过用于DNA分析的TO-PRO-3荧光染料和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670nm截止滤光片的选择,构建了微流控芯片DNA分析系统。芯片凝胶电泳分离φX174-HaeⅢRFDNA片段,以603bp片段计算理论塔板数n为1.14×106.m-1,271/281bp的分离度R为1.2。建立的PMMA微流控芯片DNA分析系统具有制作和运行成本低,芯片可重复使用,分析重现性好等特点。该研究可用于制作微型化便携式DNA分析仪,应用于临床诊断、疾病筛查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微流控芯片 DNA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成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电泳芯片的微型DNA分析仪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茜 熊强 +6 位作者 姜成涛 李彩霞 孙爱梅 KEITH MITCHELSON 邢婉丽 叶健 程京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6-511,共6页
在低成本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电泳芯片上,利用双通道共聚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实现了单链DNA快速高效的分离检测.选用0.8mm厚度的PMMA薄片加工微管道,一方面降低了检测限,另一方面提高了散热性能.通过线性聚丙烯酰胺筛分胶液以... 在低成本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电泳芯片上,利用双通道共聚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实现了单链DNA快速高效的分离检测.选用0.8mm厚度的PMMA薄片加工微管道,一方面降低了检测限,另一方面提高了散热性能.通过线性聚丙烯酰胺筛分胶液以及使用纤维素衍生物对微管道表面进行动态修饰等条件的优化,芯片完成了高分辨率、高重现性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等位基因的快速分型检测.两个STR位点D13S317和CSF1PO的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allelicladder)和实际样本的PCR扩增产物均在3min内达到了基线分离,表明低成本的PMMA电泳芯片在法医学及临床医学领域的基因分析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芯片 双通道共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背景荧光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中直流条件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沿面闪络实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涛 徐玉琴 +4 位作者 赵一民 胡志亮 赵蓓蓓 谢庆 王川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1-45,共5页
为研究直流条件下沿面闪络现象及其对绝缘材料的影响,搭建沿面放电系统,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了不同电极间距下的沿面放电实验,并对放电前后材料表面的形貌特征、水接触角和表面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加电压过程中,电极附... 为研究直流条件下沿面闪络现象及其对绝缘材料的影响,搭建沿面放电系统,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了不同电极间距下的沿面放电实验,并对放电前后材料表面的形貌特征、水接触角和表面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加电压过程中,电极附近会出现浅紫色光晕,随着放电距离的增大,闪络电弧的波动性和强度增强。放电后,电极之间形成明显的放电痕迹,越靠近阴极,痕迹越明显。随着放电次数的增加,材料表面呈现淤泥状,粗糙度增大,水接触角降低。材料表面的C1s含量降低,O1s含量升高,大量的C-C键断裂,生成C-O键、O-C=O键等亲水性基团,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亲水性。分析表明:材料表面微观形貌和表面元素对闪络电压有一定影响,对材料改性以提高闪络电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距离 绝缘 直流电源 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沿面闪络 物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网络稳定铁电液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牛小玲 刘卫国 蔡长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1-33,共3页
通过热引发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网络稳定铁电液晶(PNSFLC)材料。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了由不同含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制备的PNSFLC样品的网络织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0~30V的电压条件下研究了PNSFLC样品的电光性能... 通过热引发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网络稳定铁电液晶(PNSFLC)材料。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了由不同含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制备的PNSFLC样品的网络织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0~30V的电压条件下研究了PNSFLC样品的电光性能。采用阿贝折射仪在0~70℃范围内,研究了PSFLC的折射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MMA)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网络结构由稀疏至致密。当MMA含量为7%时,所制备的PNSFLC样品的电光响应比小分子液晶的电光性能成线性好,且该MMA含量的PNSFLC样品的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物网络稳定铁电液晶 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热光性质 电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胶体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热敏型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安朴英 路爽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5-300,共6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聚乙烯醇为保护胶体、染料隐色体为芯材、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壁材,制备了热敏型微胶囊.利用红外光谱仪、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了保护胶体不...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聚乙烯醇为保护胶体、染料隐色体为芯材、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壁材,制备了热敏型微胶囊.利用红外光谱仪、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了保护胶体不同质量分数下制备的微胶囊的结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形貌、热稳定性、玻璃化温度和热敏释放性能等.实验表明,保护胶体质量分数为4.5%时,所制备的微胶囊的平均粒径最小,为189.7 nm,粒径分布最均匀,呈规则的球形,包覆率为95.0%,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热敏释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型微胶囊 保护胶体 染料隐色体 交联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继纯 李晴媛 +2 位作者 付梦月 张玉柱 罗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共3页
综述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耐热性能、耐磨损性能、阻燃等方面改性研究的途径及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各种改性方法的特点,并展望了PMMA改性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改性 耐热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6
14
作者 张启卫 章永化 +2 位作者 陈守明 熊红兵 龚克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74-877,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以硅酸钠为原料制备聚硅酸 /四氢呋喃溶胶 ,再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及少许偶联剂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MPTMS) )混合 ,经聚合、缩合和溶胶 -凝胶过程制备了有机 /无机两相间有— C—Si—O—键的杂化...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以硅酸钠为原料制备聚硅酸 /四氢呋喃溶胶 ,再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及少许偶联剂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MPTMS) )混合 ,经聚合、缩合和溶胶 -凝胶过程制备了有机 /无机两相间有— C—Si—O—键的杂化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硅 (PMMA/Si O2 )。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分析了杂化材料的结构 ;用 TGA和 DSC测试了材料的热性能及体系中 Si O2 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制备的 PMMA/Si O2 杂化材料中 ,有机 /无机两相间的相容性好 ,不产生相分离 ,材料透明 ,透光率可达 80 %左右 ,且杂化材料的热稳定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Tg)都比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制备 溶胶-凝胶 硅酸 甲基丙烯酸甲酯 杂化材料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2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反应 被引量:14
15
作者 徐惠 史建新 +2 位作者 翟钧 苟国俊 孙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30,共4页
利用表面接枝的方法,在纳米TiO2上接枝偶联剂-γMPS(3-(三甲氧硅基)丙基异丁烯酸)形成"杂化"单体,通过加入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粒子表面发生自由基聚合,形成PMMA/γ-MPS/TiO2纳米复合粒子。通过IR、元素分析、TG... 利用表面接枝的方法,在纳米TiO2上接枝偶联剂-γMPS(3-(三甲氧硅基)丙基异丁烯酸)形成"杂化"单体,通过加入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粒子表面发生自由基聚合,形成PMMA/γ-MPS/TiO2纳米复合粒子。通过IR、元素分析、TGA等方法表征了PMMA/-γMPS/TiO2纳米复合粒子的结构,定量研究了TiO2/-γMPS单体接枝率和转化率,PMMA/-γMPS/TiO2纳米复合粒子的接枝率及其相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MMA以化学键的形式连接在纳米TiO2粒子表面并具有较高的接枝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纳米TIO2 甲基丙烯酸甲酯 纳米复合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稀土复合发光材料的结构及耐水性能 被引量:13
16
作者 彭蕾蕾 罗勇悦 +4 位作者 淡宜 张立 张强 夏士美 张小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2-154,158,共4页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稀土复合发光材料。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失重(TG)测定,研究了复合发光材料的结构、发光特性和耐水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发光材料中聚合物分子与稀土分子之间通过键合的方式结合...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稀土复合发光材料。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失重(TG)测定,研究了复合发光材料的结构、发光特性和耐水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发光材料中聚合物分子与稀土分子之间通过键合的方式结合;复合发光材料与稀土发光材料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波长范围相近,表现出相似的发光特性;复合发光材料的耐水性优于稀土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稀土 发光材料 乳液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玉玮 袁盛辉 +1 位作者 王静媛 汤心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71-275,共5页
本文对(蓖麻油-聚乙二醇)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U/PMMA)互穿聚合物网络(IPN)体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IPN的力学性能受网络化学构型控制.在PU/PMMA为25/75时,应力-应变曲线出现屈服点,产生类似皮革行为,并在此点抗张强度最高,... 本文对(蓖麻油-聚乙二醇)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U/PMMA)互穿聚合物网络(IPN)体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IPN的力学性能受网络化学构型控制.在PU/PMMA为25/75时,应力-应变曲线出现屈服点,产生类似皮革行为,并在此点抗张强度最高,表现明显的协同效应.动态力学性能及电镜均证明该体系相分离十分严重,通过加入扩链剂及网间交联剂能显著改善两组分相容性,其中网间交联剂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酯 pmma IPN PU 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品中单体残留量 被引量:11
18
作者 马明 周宇艳 +3 位作者 程欲晓 周韵 清江 张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18-1320,共3页
提出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甲基丙烯酸甲酯残留量的方法。选择顶空平衡温度和时间分别为90℃和30mi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样品经N,N-二甲基乙酰胺溶解后,用HPINNOWAX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甲基丙烯酸... 提出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甲基丙烯酸甲酯残留量的方法。选择顶空平衡温度和时间分别为90℃和30mi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样品经N,N-二甲基乙酰胺溶解后,用HPINNOWAX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浓度在1.00-250mg·L-1 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5mg·kg-1。在3个浓度水平上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89.0%~10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法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原位超声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国财 王贞平 +2 位作者 熊金钰 吉小利 王艳丽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40,共4页
超声作用于低熔点金属镓。使其超细化为纳米级的镓粒子,并采用无引发剂的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出G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纳米复合粒子,并分析了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纳米镓的形态和结构因有无表面改性剂而不同;乳液聚合得到的纳米... 超声作用于低熔点金属镓。使其超细化为纳米级的镓粒子,并采用无引发剂的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出G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纳米复合粒子,并分析了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纳米镓的形态和结构因有无表面改性剂而不同;乳液聚合得到的纳米镓复合粒子是核壳结构型。粒子大小为50-80nm。内核金属镓粒径为30-50nm,与聚合物存在一定的化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纳米镓粒子 超声 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分析芯片的简易热压制作法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杜晓光 关艳霞 +1 位作者 王福仁 方肇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962-1966,共5页
提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MMA)微流控分析芯片的一种简易热压制作法 ,研究了镍基、单晶硅和玻璃 3种阳模制备芯片及芯片的封合条件 .采用扫描电镜 ( SEM)和电荷耦合检测器 ( CCD)对 PMMA芯片的微通道及其横截面形貌进行了表征 .SEM图和 ... 提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MMA)微流控分析芯片的一种简易热压制作法 ,研究了镍基、单晶硅和玻璃 3种阳模制备芯片及芯片的封合条件 .采用扫描电镜 ( SEM)和电荷耦合检测器 ( CCD)对 PMMA芯片的微通道及其横截面形貌进行了表征 .SEM图和 CCD图表明实现了热压封接 .测定了 PMMA芯片的伏安曲线和电渗流 ,其电渗流值与文献报道值基本一致 .本法制作的 PMMA芯片用于电泳分离 Cy5荧光染料 ,峰高RSD为 2 .2 % ( n=1 1 ) ,理论塔板数 7.4× 1 0 4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微流控芯片 热压法 形貌表征 电泳分离 芯片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