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季铵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无规聚合物的合成与杀菌性能
1
作者 李微雪 刘利慧 +5 位作者 曹勇 李敬远 董立亭 杨翔华 雷良才 李海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33,共4页
在碳酸钾催化下,碳酸二甲酯与甘油发生酯交换合成碳酸甘油酯,再以碳酸甘油酯、2-溴异丁酰溴为原料,发生醇解反应合成2-氧代-1,3-二氧戊环-4-基-(甲基-2-溴-2-甲基丙酸甲酯)(ODMBMP)。借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氯化亚铜(CuCl)/... 在碳酸钾催化下,碳酸二甲酯与甘油发生酯交换合成碳酸甘油酯,再以碳酸甘油酯、2-溴异丁酰溴为原料,发生醇解反应合成2-氧代-1,3-二氧戊环-4-基-(甲基-2-溴-2-甲基丙酸甲酯)(ODMBMP)。借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氯化亚铜(CuCl)/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以ODMBMP为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无规共聚,合成环状碳酸甘油酯单封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无规聚合物(PMMA-co-GMA)。最后,以PMMA-co-GMA和三甲胺盐酸盐为原料,通过开环季铵化反应生成具有水溶性的季铵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无规聚合物(QPMMA-co-GMA)。采用红外光谱(IR)、凝胶色谱(GPC)、核磁共振氢谱(1 H-NMR)等技术对合成物质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利用最小杀菌浓度(MBC)法,测定合成的QPMMA-coGM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浓度80mg/L时,杀菌率为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甘油 原子转移自由基 (甲基丙烯酸-co-甲基丙烯酸) 季胺化PMMA-co-GMA 杀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2微米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柯从玉 李菲 +2 位作者 贾新刚 张群正 张会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5-439,共5页
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粒径为0.8μm的聚苯乙烯种子,再通过一步溶胀法制备了亚2μm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微球。研究了溶胀倍数、稀释剂比例、聚合温度、搅拌速度以及致孔剂等因素对溶胀、聚合过程和最终产物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粒径为0.8μm的聚苯乙烯种子,再通过一步溶胀法制备了亚2μm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微球。研究了溶胀倍数、稀释剂比例、聚合温度、搅拌速度以及致孔剂等因素对溶胀、聚合过程和最终产物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溶胀倍数为8~16,SDS 0.1%,PVA 0.5%、溶胀和聚合物温度分别为30~35℃以及70~74℃。聚合时间为18~24h、搅拌速度为120~200r/min的条件下可合成出粒径为1.8μm的单分散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微球、分散系数为0.2。而且,无孔亚2μm聚合物微球比多孔聚合物微球具有更好的耐压性,最高耐压力可以达到28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2 分散合法 一步溶胀法 甲基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g-GMA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索延辉 陈志成 +1 位作者 孙树林 张会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21,共5页
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接枝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接枝共聚物(ABS-g-GMA)改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缺口冲击韧性。动态力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以及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GMA引入到ABS中,随GMA含量的增加,PBT与ABS... 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接枝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接枝共聚物(ABS-g-GMA)改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缺口冲击韧性。动态力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以及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GMA引入到ABS中,随GMA含量的增加,PBT与AB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互靠近,PBT的熔点降低,共混体系的扭矩、温度提高,这些结果表明GMA提高了PRT与ABS之间的相容性;增容反应导致ABS在PBT基体中均匀、稳定分散,有利于共混物性能的改善;交联反应导致交联聚集网状结构的生成,使共混物性能变差。冲击强度结果表明,1%(质量含量,下同)GMA含量就可以导致PBT/ABS-g-GMA共混物冲击韧性显著改善,当ABS-g-GMA1含量为30%时, 共混物冲击强度高达850 J/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接枝共 增韧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GMA磁微球的纳米机械免疫传感器的片上磁分离
4
作者 高鹏 姚素英 +2 位作者 常津 李二茂 王伟才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8,共6页
应用具有磁性和抗体双重靶向功能的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磁微球,设计出新型微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借助微平面电感线圈,实现在液相环境中,加电流时磁微球吸附,去电流时磁性微球解析并重新分布,解决传统微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的不足.着重... 应用具有磁性和抗体双重靶向功能的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磁微球,设计出新型微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借助微平面电感线圈,实现在液相环境中,加电流时磁微球吸附,去电流时磁性微球解析并重新分布,解决传统微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的不足.着重研究片上磁分离机理,梁上微电感线圈结构,微磁场对磁微球的吸引,设计并优化出满足新型微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所需线长200μm、宽10μm、线间距厚10μm、1μm的钛金材料蛇形微平面电感线圈.通过生物磁分离实验,验证了设计及优化的结果,实现了用于生物分子分离的片上磁分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传感器 甲基丙烯酸 片上磁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菌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色谱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韩艳婷 马晋琴 +1 位作者 岳宣峰 张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50,共5页
以单分散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PGMA/EDMA)微球作为基质载体,溶菌酶为模板分子,β-环糊精和丙烯酰胺为复合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表面印迹法制备了溶菌酶分子印迹聚合物;以此聚合物为固定相进行前沿色谱分析和... 以单分散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PGMA/EDMA)微球作为基质载体,溶菌酶为模板分子,β-环糊精和丙烯酰胺为复合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表面印迹法制备了溶菌酶分子印迹聚合物;以此聚合物为固定相进行前沿色谱分析和识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溶菌酶具有特异识别能力,基于此可以分别实现溶菌酶与牛血清白蛋白、卵白蛋白及肌红蛋白的色谱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PGMA/EDMA) 溶菌酶 分子印迹 色谱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的合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勇林 王梦元 +4 位作者 姚军善 刘超 叶妮雅 雷良才 李海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5-98,110,共5页
借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和环氧功能基团的大分子后修饰反应合成具有梳型结构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首先,采用ATRP方法,以2-溴代丙酸乙酯(EPN-Br)为引发剂,氯化亚铜(CuCl)/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 借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和环氧功能基团的大分子后修饰反应合成具有梳型结构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首先,采用ATRP方法,以2-溴代丙酸乙酯(EPN-Br)为引发剂,氯化亚铜(CuCl)/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无规共聚,合成二元无规共聚物P(MMA-co-GMA);然后,在催化剂BF3/Et2O的作用下,无规共聚物P(MMA-co-GMA)的环氧基团开环,与单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mPEG)发生接枝(grafting-onto)反应,获得具有梳型结构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采用红外光谱(IR)、凝胶色谱(GPC)、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技术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的特点是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可控性好,后修饰反应获得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效率高,为研究接枝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供了物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 (甲基丙烯酸-co-甲基丙烯酸) 单甲基封端的乙二醇 两亲性梳型接枝共物P(MMA-co-GMA)-g-m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能化接枝共聚物增容PA6/PS共混物的研究
7
作者 谭志勇 王丹丹 +2 位作者 穆兴文 陈敏 张会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38,共5页
将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通过乳液聚合接枝到聚丁二烯(PB)上,形成核壳结构接枝共聚物PB-g-PS和官能化接枝共聚物PB-g-(St-GMA),并考察了其对聚酰胺6/聚苯乙烯(PA6/PS)共混物相容性的影响。对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动态力学... 将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通过乳液聚合接枝到聚丁二烯(PB)上,形成核壳结构接枝共聚物PB-g-PS和官能化接枝共聚物PB-g-(St-GMA),并考察了其对聚酰胺6/聚苯乙烯(PA6/PS)共混物相容性的影响。对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入1%官能化单体GMA后,共混物的平衡扭矩增加,PA6与PS两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差值变小,分散相尺寸明显减小,PB-g-(St-GMA)可以改善PA6/PS共混物的相容性。继续增加PB-g-(St-GMA)中GMA含量时,共混物相容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6 苯乙烯 苯乙烯接枝丁二烯共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接枝丁二烯共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弱阴离子交换无孔聚合物固定相的制备及用于蛋白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被引量:2
8
作者 强克娟 朱金霞 +1 位作者 卜春苗 龚波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1,15,共5页
将粒径为3.0μm无孔单分散亲水性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树脂(PGMA/EDMA)的表面经不同的化学方法改性,制备了两种不同配基的弱阴离子交换(WAX-Ⅰ和WAX-Ⅱ)色谱填料。在同等色谱条件下,比较了两种填料对蛋白质的分离性能,发现WAX-Ⅰ型... 将粒径为3.0μm无孔单分散亲水性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树脂(PGMA/EDMA)的表面经不同的化学方法改性,制备了两种不同配基的弱阴离子交换(WAX-Ⅰ和WAX-Ⅱ)色谱填料。在同等色谱条件下,比较了两种填料对蛋白质的分离性能,发现WAX-Ⅰ型填料分离性能优于WAX-Ⅱ。详细考察了WAX-Ⅰ型弱阴离子交换色谱填料流动相pH值、流速及有机溶剂等对蛋白质保留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流动相流速为3mL/min时,4种标准蛋白可在2min内基线快速分离,蛋白质的保留符合阴离子交换色谱规律。该填料可以用于生物工程产品的快速分离和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孔单分散交联甲基丙烯酸树脂 弱阴离子交换色谱 固定相 蛋白质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离抗凝血酶Ⅲ的高效亲和色谱填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莹歆 上官棣华 +1 位作者 赵睿 刘国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3-206,共4页
以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微球 ( PGMA)为基质 ,利用还原氨化方法将肝素键合在其表面上 ,得到一种以肝素为配基的高效亲和色谱填料 ,该填料对抗凝血酶 的亲和容量为 1 .2 mg/g,对抗凝血酶 和人血清白蛋白的回收率分别为 96.9%和 94 .4 ... 以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微球 ( PGMA)为基质 ,利用还原氨化方法将肝素键合在其表面上 ,得到一种以肝素为配基的高效亲和色谱填料 ,该填料对抗凝血酶 的亲和容量为 1 .2 mg/g,对抗凝血酶 和人血清白蛋白的回收率分别为 96.9%和 94 .4 % .利用前沿色谱法测定了肝素与抗凝血酶 之间的表观解离常数为 1 .96× 1 0 - 5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亲和色谱 肝素 抗凝血酶Ⅲ 填料 分离 制备 表征 纯化 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大孔亲水弱阳离子交换填料的制备及其对鱼精蛋白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春霞 周晶 龚波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1-196,共6页
以自制的5.0μm单分散大孔亲水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PGMA/EDMA)微球为基质,对其表面进行化学改性,合成弱阳离子交换色谱填料(WCX)。详细考察了该填料对标准蛋白质的分离性能、表面亲水性能、稳定性和重现性以及流速对蛋白保留的影... 以自制的5.0μm单分散大孔亲水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PGMA/EDMA)微球为基质,对其表面进行化学改性,合成弱阳离子交换色谱填料(WCX)。详细考察了该填料对标准蛋白质的分离性能、表面亲水性能、稳定性和重现性以及流速对蛋白保留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色谱填料对蛋白的分离性能、重现性及稳定性良好;在流速为3mL/min时,采用线性梯度洗脱,6min内可分离4种标准碱性蛋白质,以溶菌酶测定的该填料的动力学吸附容量为29.86mg/g。将其用于鱼精蛋白的分离纯化,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纯化后鱼精蛋白的纯度为99.2%;与商品Shodex IEC SP-825强阳离子交换色谱柱比较,纯化结果几乎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大孔亲水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微球 弱阳离子交换填料 蛋白质纯化 鱼精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亲水性强阳离子交换色谱填料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吉众 黄嫣嫣 +3 位作者 杨博 常建华 刘国诠 赵睿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0-316,共7页
以具有双孔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PGMA)微球为基质,以葡萄糖进行表面亲水改性,制备了强阳离子交换色谱填料,并将其用于复杂生命体系中生物大分子的快速而高效的分离、分析与纯化。葡萄糖亲水改性增进了填料的生物相容性,提高了蛋... 以具有双孔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PGMA)微球为基质,以葡萄糖进行表面亲水改性,制备了强阳离子交换色谱填料,并将其用于复杂生命体系中生物大分子的快速而高效的分离、分析与纯化。葡萄糖亲水改性增进了填料的生物相容性,提高了蛋白质样品的回收率;双孔结构及较高的比表面积赋予填料良好的柱渗透性和样品负载量。以标准蛋白质为样品,考察了该填料对生物样品的分离性能。以100 mm×4.6 mm的色谱柱分离4种蛋白质,在6 min内实现了基线分离;以溶菌酶为样品,填料的吸附容量为39.5 g/L,在蛋白质快速分离纯化分析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阳离子交换 固定相 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微球 葡萄糖改性 蛋白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韧性PET/PBT合金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2
12
作者 曹宇飞 孙树林 +3 位作者 沙莎 郭菲 郝润佳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7-140,共4页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POE-g-GMA)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共混物的增韧改性,同时考察了PET、PBT组成变化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15%~20%(质量分数,下同)...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POE-g-GMA)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共混物的增韧改性,同时考察了PET、PBT组成变化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15%~20%(质量分数,下同)的POE—g-GMA共混体系发生脆韧转变,冲击强度最高可达890J/m,实现超韧;基体的剪切屈服和橡胶粒子的空洞化是增韧PET/PBT共混物主要形变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 熔融接枝 乙烯-辛烯共 增韧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亲水两性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大分子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龚波林 任丽 +1 位作者 阎超 胡文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1-836,共6页
采用分散聚合与溶胀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及高分子溶液致孔技术,成功地制备了粒径为5.0μm大孔和超大孔结构的单分散亲水性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树脂,并进行了结构表征.将该树脂经胺化后再与1,3-丙磺酸内酯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两性离子... 采用分散聚合与溶胀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及高分子溶液致孔技术,成功地制备了粒径为5.0μm大孔和超大孔结构的单分散亲水性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树脂,并进行了结构表征.将该树脂经胺化后再与1,3-丙磺酸内酯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两性离子交换(强阳-强阴型)高效液相色谱填料.研究了该填料对标准蛋白分离性能及流动相中有机溶剂、流速和pH值对蛋白保留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流速为3mL/min时,采用线性梯度洗脱,在4.0min内可同时快速基线分离3种酸性和2种碱性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亲水性交联甲基丙烯酸树脂 两性离子交换填料 蛋白质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性氨基吡啶树脂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从交 刘美玲 李海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42-1045,共4页
将氨基吡啶功能基引入亲水性大孔球状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PGMA),合成了高亲水性的氨基吡啶螯合树脂(PGMA-AP),考察了该树脂对Hg2+、Pb2+、Cu2+、Ni2+等重金属离子的静态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树脂对上述4种重金属离子在25... 将氨基吡啶功能基引入亲水性大孔球状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PGMA),合成了高亲水性的氨基吡啶螯合树脂(PGMA-AP),考察了该树脂对Hg2+、Pb2+、Cu2+、Ni2+等重金属离子的静态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树脂对上述4种重金属离子在25℃时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2.145、1.715、1.023和0.654mmol/g,最佳吸附pH值为4.5~5.0,吸附性能随温度升高而改善,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该树脂对上述重金属离子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 氨基吡啶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极性POE弹性体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15
作者 夏茜 孙树林 +1 位作者 杨海东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0-173,共4页
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引入到乙烯-辛烯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POE)用于提高其强度,加入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接枝的POE(gPOE),提高POE的极性及其与PBT之间的相容性。红外光谱(FT-IR)证实GMA成功接枝到POE分子链上;gPOE提高了共... 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引入到乙烯-辛烯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POE)用于提高其强度,加入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接枝的POE(gPOE),提高POE的极性及其与PBT之间的相容性。红外光谱(FT-IR)证实GMA成功接枝到POE分子链上;gPOE提高了共混物的黏度和相容性,PBT在共混体系中均匀分散,粒径细化到0.5μm^1μm;拉伸性能结果表明,PBT为30份,gPOE为35份时,共混物拉伸应变仍可达到近700%,断裂强度可达14MPa左右,是纯POE的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辛烯共 甲基丙烯酸 接枝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