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rpoB、KatG、rpsL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四邑 邱望龙 +1 位作者 潘智灵 李福元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1-343,共3页
目的 应用PCR SSCP技术快速检测耐INH ,RFP ,SM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KatG、rpoB、rpsL基因突变 ,评价其在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方面的价值。方法  32株耐INH、RFP、SM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及 2 5株结核分支杆菌敏感分离株用PCR SSC... 目的 应用PCR SSCP技术快速检测耐INH ,RFP ,SM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KatG、rpoB、rpsL基因突变 ,评价其在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方面的价值。方法  32株耐INH、RFP、SM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及 2 5株结核分支杆菌敏感分离株用PCR SSCP方法分别检测 ,rpoB、KatG、rpsL基因突变。结果  32株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中 ,rpoB、KatG、rpsLPCR扩增产物PCR SSCP分别有 2 8株 (87.5 % )rpoB基因 ,19株 (5 9.3% )KatG基因和 2 3株 (71.9% )rpsL基因电泳条带与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H3 7Rv电泳条带相比有明显差异 ,而 2 5株结核分支杆菌敏感株的PCR SSCP条带与结核分支杆菌H3 7Rv相似 ,特异性为 10 0 %。结论 PCR SSCP方法敏感、特异 ,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rpoB、KatG、rpsL耐药基因突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耐药性 聚合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快速筛选结核杆菌的利福平耐药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吴为群 张扣兴 +3 位作者 谢灿茂 严英硕 王晓波 容中生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探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 (RFP)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分别检测了 4 0株RFP药物敏感及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先用PCR扩增rpoB基因 ,... 目的 :探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 (RFP)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分别检测了 4 0株RFP药物敏感及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先用PCR扩增rpoB基因 ,随后用SSCP方法鉴定其扩增产物有无突变 ,并与药敏试验结果作对照分析。 结果 :所有临床分离株均观察到rpoB基因PCR扩增产物。 4 0株RFP敏感的临床分离株SSCP带谱与结核分枝杆菌H3 7RV标准株相同 ,4 0株RFP耐药株中37株检测到突变图谱。与Bactec结果对照 ,用PCR SSCP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FP耐药性的敏感性为 93% ,特异性为10 0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耐RFP是其rpoB基因突变所致。PCR SSCP技术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RFP药物敏感性的直接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聚合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利福平 药物耐受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p53基因突变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旺 蒋游晖 +2 位作者 林子豪 江华 李友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 :分析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p5 3基因突变高发区第 4~ 8外显子的突变及其意义。 方法 :取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和非增生瘢痕各 12例 ,分别采用相应正常皮肤对照 ,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 目的 :分析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p5 3基因突变高发区第 4~ 8外显子的突变及其意义。 方法 :取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和非增生瘢痕各 12例 ,分别采用相应正常皮肤对照 ,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检测 p5 3基因的突变情况。  结果 :12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标本中有 9例 p5 3基因外显子 4、5、6、7出现突变 ,非增生瘢痕标本和正常皮肤标本均未检出突变。 结论 :p5 3基因突变是瘢痕疙瘩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瘢痕疙瘩 基因突变 凋亡 聚合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郦明芳 范乐明 +2 位作者 管晓翔 李崇勇 陈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chainreaction-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PCR-SSCP)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chainreaction-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PCR-SSCP)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FH)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提取FH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PCR-SSCP及DNA序列分析。结果:对1家2例临床诊断为FH的患儿及其父母从基因水平明确了诊断。LDL受体基因突变是位于第6外显子的移框突变。结论:PCR-SSCP可以从基因水平对FH患者明确诊断,并可对先证者家系成员早期诊断,以便提供咨询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聚合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基因突变 诊断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基因点突变
5
作者 汪渊 朱光能 +4 位作者 左莉 储兵 卜丽佳 周青 桂淑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21-323,共3页
关键词 多聚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基因点突变 P53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用于渤海地区鱼种鉴定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潇 曲焱焱 +4 位作者 张丕乔 张津 张丽华 黄大亮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3-676,共4页
以渤海湾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9种海鱼(小黄鱼、花鲈、蓝点马鲛、鲐、钝吻黄盖鲽、棘头梅童鱼、许氏平鲉、高眼鲽和长蛇鲻)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对其进行鱼种鉴定。首先提取... 以渤海湾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9种海鱼(小黄鱼、花鲈、蓝点马鲛、鲐、钝吻黄盖鲽、棘头梅童鱼、许氏平鲉、高眼鲽和长蛇鲻)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对其进行鱼种鉴定。首先提取其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对其细胞色素b的特定片段(464bp)进行扩增,然后选择DdeⅠ、HaeⅢ和NlaⅢ3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并利用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得到酶切产物的特异图谱和确切的片段大小,从而有效区分了9种海鱼。研究结果表明,PCR-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在鱼种鉴定上具有精确、鉴别和快速三大优势,可为鱼类食品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芯片实验室 物种鉴定 细胞色素B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鉴别当雄高山牦牛肉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睿茜 其美次仁 +3 位作者 李家鹏 韦忆萱 李金春 王守伟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7-52,共6页
通过比对5个不同地区牦牛线粒体基因的差异,筛选出用于鉴定当雄高山牦牛的1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将这些SNP位点作为引物3′端,同时引入引物碱基错配理念,设计出8对特异性引物,构建出2个三重和1... 通过比对5个不同地区牦牛线粒体基因的差异,筛选出用于鉴定当雄高山牦牛的1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将这些SNP位点作为引物3′端,同时引入引物碱基错配理念,设计出8对特异性引物,构建出2个三重和1个二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体系,建立一种基于SNP位点和多重RT-PCR技术鉴别当雄高山牦牛肉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较好、简便快捷、结果直观可靠,能够有效鉴别当雄高山牦牛肉;方法中3个RT-PCR反应体系扩增产物对应的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m)范围分别为反应体系A:73.1~75.2、76.0~77.3、79.0~80.0℃,反应体系B:69.5~72.8、75.0~77.9、78.5~80.0℃,反应体系C:76.1~78.1、79.5~80.7℃;根据3个反应体系中熔解曲线峰的有无以及Tm是否符合取值范围来判定样品是否为当雄高山牦牛肉;市售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中当雄高山牦牛肉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雄高山牦牛 品种鉴别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 熔解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染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一种快速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新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东 史景泉 +1 位作者 罗元辉 鲁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0-151,共2页
银染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一种快速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新方法Silverstain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Arapidandsimplemethodtodetectge... 银染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一种快速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新方法Silverstain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Arapidandsimplemethodtodetectgenepointmutations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染技术 基因 聚合反应 单链构象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同位素PCR-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军 汪慧民 +1 位作者 李满枝 吴荫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50-553,共4页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SSCP)问世以来,成为研究基因突变的工具。特别是在分子肿瘤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于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的研究。常规PCR-SSCP采用同位素标记PCR产物,测序板电泳分离突变,在操作和费用上...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SSCP)问世以来,成为研究基因突变的工具。特别是在分子肿瘤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于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的研究。常规PCR-SSCP采用同位素标记PCR产物,测序板电泳分离突变,在操作和费用上有种种局限,文章建立了一种非同位素PCR-SSCP技术:通过不对称PCR获得单链,普通PAGE分离,经银染检出突变。用这种方法,还研究了四株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HK1和SUNE1中肿瘤抑制基因p53基因突变。证实CNE1,CNE2在exon8,HK1在exon5有突变,并发现新建立的细胞株SUNE1在exon8有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构象多态性 基因突变 鼻咽癌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布依族和壮族群体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焕文 庄志雄 +4 位作者 梁海荣 李荣成 何云 农艺 黄月葵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2-434,438,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5个外显子核苷酸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银染技术检测3个民族(汉族、布依族和壮族)634名正常人PARP-1基因多态性。【结果】在3个民族634名正... 【目的】探讨人类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5个外显子核苷酸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银染技术检测3个民族(汉族、布依族和壮族)634名正常人PARP-1基因多态性。【结果】在3个民族634名正常人血标本的5个外显子扩增产物SSCP电泳条带中,219名汉族人PARP-1基因5个外显子均未检出多态性条带;203名布依族和212名壮族人PARP-1基因的5个外显子扩增产物中分别有2例的外显子20检出1条多态性条带,其余4个外显子扩增产物未见多态性条带。【结论】PARP-1基因第20外显子上可能存在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布依族 壮族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1 基因多态性 聚合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银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A、B、C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及骨髓移植受供者基因配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丹 刘海燕 +2 位作者 于妍 王申五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96-100,共5页
用与HLA-A、B、C座位第二外显子两末端稳定部位互补的,对引物扩增基因组DNA得到HLA-A、B、C三座位的第二外显子包含高变区在内的196bp片断,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以此检测HLA-Ⅰ类基因多态性的一致性,为20例骨髓移植供受者对配型,其... 用与HLA-A、B、C座位第二外显子两末端稳定部位互补的,对引物扩增基因组DNA得到HLA-A、B、C三座位的第二外显子包含高变区在内的196bp片断,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以此检测HLA-Ⅰ类基因多态性的一致性,为20例骨髓移植供受者对配型,其中11对相合,9对不合。与其它配型结果比较表明,HLA-Ⅰ类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配型在区分同胞供受者Ⅰ类抗原多态性上有较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HLA-Ⅰ类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活性探针确定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的拷贝数目变异
12
作者 胡笑梅 周晨 +5 位作者 张品正 陈阳 李佳文 马雨凯 王佳琪 郭志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5-902,共8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 CNV)在体外诊断和精准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其常用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无法区分具有单核苷酸差异的CNV。本研究利用交叉活性探针定... 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 CNV)在体外诊断和精准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其常用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无法区分具有单核苷酸差异的CNV。本研究利用交叉活性探针定性与定量检测具有单核苷酸差异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 CNV)。rs76711854所在以及下游9 514 bp长度片段通过PCR方法扩增获得,其基因型通过一代测序确认。此SNP的定性与定量分别通过探针法的定量PCR和数字PCR方法检测。rs76711854所在的CNV在针对G基因型探针出现分层,并在针对GA不同基因型的探针中均表现出A/G比例2:1。检测长度超过其下游9 kb以及更长的92 kb和203 kb的DNA片段,发现此CNV存在于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中,而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中此203 kb范围拷贝数一致。本研究开发出以rs76711854位点的G/A片段为例,通过不同通道交叉定量检测的CNV方法,并推断DU145细胞的此处为多拷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链式反应 拷贝数变异 单核苷酸多态性 交叉扩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13
作者 胡宏阁 陈辉 +2 位作者 金学民 李晓文 徐国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361-363,368,共4页
目的筛查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患者的线粒体DNA碱基突变,研究LHON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分子生物学改变。方法对3个疑似LHON家系进行调查,知情同意后,抽取了30个母系成员的血样,对照组32个血样均来自... 目的筛查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患者的线粒体DNA碱基突变,研究LHON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分子生物学改变。方法对3个疑似LHON家系进行调查,知情同意后,抽取了30个母系成员的血样,对照组32个血样均来自无视力障碍的正常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3个家系的30个母系成员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11个位点的突变筛查。结果3个家系的母系成员共41人(男23人,女19人),发病20例,发病率48·78%,男女比例3∶1,平均发病年龄28.73岁。3个家系患者发病年龄随传代数的增加而减小,呈现遗传早发现象。含11778、11696两个位点的片段1,实验组30例检测结果全部为异常,对照组32例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结果全部正常。含14459、14482、14484、14498位点的片段2实验组30例中仅有1例检测结果为异常,对照组32例SSCP检测结果全部正常。含3394、3460两个位点的片段3和含4136、4160、4216三个位点的片段4,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样本均未发现异常。结论LHON患者发病年龄随传代数的增加而提前,具有遗传早发现象;综合国内的文献资料和我们的研究结果,我国LHON患者以携带11778点突变占绝大多数;所检测3个家系母系成员有共同的突变位点,但只有部分发病,其中已发病者可确诊为LHON患者,未发病的母系成员为该病的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聚合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CR-指纹图和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对骨髓移植供、受体进行HLA-D区配型
14
作者 阎征 马恩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15-421,共7页
为探讨HLA血清学分型与DNA配型结果的相关性,本文建立了HLA-DQA、DQB、DPB、DRB位点聚合酶链反应-指纹图(PCR-F)、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配型方法,并用PCR-F、PCR-SSCP对21对骨髓供、受者进行了基因配型。与血清学结果... 为探讨HLA血清学分型与DNA配型结果的相关性,本文建立了HLA-DQA、DQB、DPB、DRB位点聚合酶链反应-指纹图(PCR-F)、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配型方法,并用PCR-F、PCR-SSCP对21对骨髓供、受者进行了基因配型。与血清学结果比较,其中10对血清学配型一致的供、受体,在DQA位点PCR-F、PCR-SSCP有8对相合,在DRB位点有7对相合。提示在配型中,应用PCR-F和PCR-SSCP可发现血清学不易检测出的基因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指纹图 聚合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HLA-DNA 配型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在对虾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15
作者 丁■ 郑莲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7-81,共5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现代生物学领域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本文介绍了这种技术在对虾病毒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包括病原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寄生部位确定、同源性分析、DNA多态性分析、基因克隆与探针制备等。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 对虾 病原 病毒 流行病 寄生部位确定 同源性分析 DNA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西兰柔鱼与北太平洋柔鱼的品种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
16
作者 衣洁菡 赵爱华 +3 位作者 王金荣 郭德慧 李燕青 仲米存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84,共5页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新西兰柔鱼和北太平洋柔鱼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通过多重序列比对检测2种鱿鱼之间的多态性位点。根据2种鱿鱼的特异性...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新西兰柔鱼和北太平洋柔鱼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通过多重序列比对检测2种鱿鱼之间的多态性位点。根据2种鱿鱼的特异性位点分别设计2种鱿鱼的品种特异性引物,并利用多重PCR实现2种鱿鱼品种的特异性鉴定和区分。结果表明:建立的品种特异性PCR鉴别体系对新西兰柔鱼和北太平洋柔鱼分别扩增出214 bp和339 bp的品种特异性条带,该方法的检测限低至0.1 ng,且能检测出新西兰柔鱼中1%的北太平洋柔鱼掺入,并能有效检测市场上2种鱿鱼及其复配鱼糜制品的原料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 新西兰柔鱼 北太平洋柔鱼 多态性位点 品种特异性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癌与锰超氧化物歧化酶信号肽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17
作者 于波 阎春林 廖康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7-229,共3页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检测了 52例皮肤癌和 50名正常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MnSOD)信号肽基因的多态性位点 V- 9A。结果,皮肤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具有较高的- 9A等位基因频率和 A/A基因型频率,表明 ...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检测了 52例皮肤癌和 50名正常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MnSOD)信号肽基因的多态性位点 V- 9A。结果,皮肤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具有较高的- 9A等位基因频率和 A/A基因型频率,表明 MnSOD信号肽基因的多态性位点 V- 9A与皮肤癌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癌 锰超氧化物歧化 聚合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 MNSOD 信号肽基因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乳蛋白多态性对奶酪凝乳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谈婷 罗毅皓 +1 位作者 孙万成 孙祥祥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9,共10页
为了检测青海部分地区7家不同牧场牦牛乳κ-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基因多态性,作者分析了基因多态性对奶酪凝乳特性的影响。通过提取牦牛乳体细胞,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tion fragment... 为了检测青海部分地区7家不同牧场牦牛乳κ-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基因多态性,作者分析了基因多态性对奶酪凝乳特性的影响。通过提取牦牛乳体细胞,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phism,PCR-RFLP)分析技术,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及酶切,对电泳条带进行基因分型;提取牦牛乳蛋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各样品与标准品色谱图,对出峰时间和出峰形状进行基因分型。利用流变仪测定不同基因型牦牛乳凝乳过程中流变特性,记录奶酪凝乳时间,计算奶酪得率。牦牛乳κ-酪蛋白基因有AA型、AB型和BB型3种基因型,3种基因型与凝乳特性的分析表明,在凝乳时间方面A等位基因为有利等位基因。牦牛乳αs1-酪蛋白存在AA型、AB型和BB型3种类型,3种基因型与凝乳特性的分析表明,在凝乳时间、奶酪得率、最大动力黏度和最大剪切速率方面B等位基因为有利等位基因。以上结果表明,青海7家牧场牦牛乳κ-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均存在基因多态性,κ-酪蛋白A等位基因和αs1-酪蛋白B等位基因是影响牦牛乳凝乳特性的主效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 蛋白质多态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链式反应 凝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荷斯坦奶牛甘油二酯酰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奶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驭纬 谭志东 +3 位作者 付贤圣 赵玲龙 杨海兵 杨胜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6-61,共6页
甘油二酯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1,DGAT1)是控制甘油三脂合成的关键酶。近年来DGAT1基因被鉴定出来,被认为是奶牛乳脂率的一个重要功能候选基因。该研究以贵州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利用奶牛DGAT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甘油二酯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1,DGAT1)是控制甘油三脂合成的关键酶。近年来DGAT1基因被鉴定出来,被认为是奶牛乳脂率的一个重要功能候选基因。该研究以贵州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利用奶牛DGAT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R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了奶牛DGAT1基因第8外显子的碱基突变。结果共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588、0.3824和0.0588,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为0.7549和0.2451;该碱基突变对305d校正产奶量和乳脂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乳蛋白率影响不显著(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AA和AB型对305d校正产奶量和乳脂率均显著高于BB型(P<0.05)。结果显示,DGAT1基因突变对贵州荷斯坦奶牛泌乳性状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其泌乳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荷斯坦奶牛 甘油二酯酰基转移基因 产奶性能 单链构象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基因配型的单链构型多态性银染分析
20
作者 张玉琴 李国选 +2 位作者 于妍 焦丽欣 王申五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用PCR/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银染方法做HLA-D基因配型。取供、受者DNA,对HLA-DQA、DRB、DQB及DPB位点作PCR(第2外显子多态部分),然后对产物进行SSCP,电泳条带经银染后分析结果,以确定供、受者HLA-D基因型是否一致,银染较之溴化乙锭染... 用PCR/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银染方法做HLA-D基因配型。取供、受者DNA,对HLA-DQA、DRB、DQB及DPB位点作PCR(第2外显子多态部分),然后对产物进行SSCP,电泳条带经银染后分析结果,以确定供、受者HLA-D基因型是否一致,银染较之溴化乙锭染色灵敏度高25倍左右,为骨髓移植前进行HLA-DQA、DRB、DQB及DPB基因配型提供了较为灵敏的非放射性的手段。该方法亦可应用于其它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基因配型 单链构型多态性 聚合反应 DNA银染 溴化乙锭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